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出现。
他们根本找不到能够让他们信服张晨的依据,对于两个年轻的创业者来说,技术层面的掌控能力远远超过了他们对金融形势的判断能力。
网络泡沫?
不错,自从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或者说自从他们踏入这个行业开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从各个方面都推动了互联网产业的快速膨胀。
尤其是随着98年纳斯达克指数的一路上扬,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大量的风险投资开始涌入互联网产业,极大地推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可以说,现在的互联网产业正是蒸蒸日上的时候。
网络泡沫?
这听起来更像是一个笑话。
在马华腾的创业团队中,张智东是一个很纯粹的技术人员,并没有将太多的关注点留在市场上,去关注需要怎样去运营公司,如何去获得投资和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
但是张智东却对技术有着近乎于痴迷的态度。他懂物极必反的道理,相对于马华腾而言。他要更理性一些。
张晨的这个问题他已经思考了很久,尽管不清楚张晨到底是依据什么来作出这样的判断。但是他隐隐觉得有一丝不对劲的地方。
“我觉得不是没有可能,现在互联网产业已经膨胀到了一个令人难以想象的程度,物极必反,如果没有大的转折出现的话,就只有一种结果,那就是崩溃。
但是…”
张智东的话并没有说完,似乎有些迟疑。
“嗯?”
“但是我觉得他似乎已经做好了某种准备。”
张智东的话让马华腾心里极为突兀地跳了一下,随即便开始在脑中不住地闪现出他所了解到的有关张晨的一幕幕。
准备?
什么准备?
难道他一直就在准备等着这一天?
如果是这样,那就真的太可怕了。
办公室里两人都没有说话。张智东偏向于理性,并没有思考到这一步,但是他懂得从最理性的逻辑上去进行推理,马华腾更偏向于一些发散性的思考。
张智东的话让他看到了很多从他的角度看不到的东西。
“我们现在应该想一想,如果他说的是真的我们怎么应对的问题,他手中掌握着公司超过百分之四十的股权,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司的发展。
其实我一直好奇,他掌控着白湖湾集团甚至其余三家潜力无限的企业,无论哪一家都是潜力无限。为什么会如此看好互联网行业。”
张智东很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也心存疑惑。
早在腾讯公司去年年底从深市搬迁到白鹤的时候,他其实就发现了在白鹤不止拥有一家网络公司,包括腾讯在内。还有另外一家目前国内颇有名气的电商企业。
除此之外,白湖湾集团甚至在白鹤市设立了专项资金,和政府共同扶持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目前在月半弯的商业大厦内,起码有超过百多家各种类型的网络和软件开发公司出于萌芽状态。
尽管并不清楚最终能够脱颖而出的有几家。但是作为国内最早进入互联网这个产业的创业者而言,他非常清楚。这代表的不是现在眼前能够看到的实力,而是一种前景。
可以说,国内除了像中关村这样的几个少数的科技城以外,月半弯在互联网领域的关注程度已经领先甚至远远超过了国内其他地方。
这对一个城市的发展定位而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也就是说,张晨在试图把月半弯建造成一座新的科技之城。
互联网泡沫究竟是衰亡还是新生?
有时候死亡也可能意味着新生,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极有可能意味着另外一座城市的衰亡。
令马华腾陷入思考的问题反倒不是张晨有关互联网泡沫的判断,而是改名后qq的发展方向问题。
在几天前,马化腾已经正式通过技术手段将公司线下所有原本oicq的产品名称正式改名为qq,根据张晨的建议,腾讯公司正式将腾讯公司开发出的专属浏览器绑定在qq软件中,采取可选择式使用。
除此之外,张晨以董事的名义建议他召集公司最强的技术力量组成了新的开发团队,开始同时全力攻关新一代的qq应用软件,包括了qq会员系统、地域系统、聊天室系统、单(多)人语音系统和视屏会议系统,并且成立专门的部门开始组建游戏开发系统。
在新的应用软件中,腾讯公司开始正式建立自己的门户网站,全域绑定qq邮箱和手机联系号码。
最重要的是,在qq用户刚刚突破第一个百万注册人数之际,张晨便在张智东有些不解的目光中,再次注资腾讯公司成立了新的技术部门,专门负责开发qq的国际版本和应用软件,这对于成立时间不长的腾讯公司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事实上,腾讯公司这一次发展方向上的转变和业务的扩张,对马华腾和张智东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在张晨之前。他们从来就没有想过在腾讯公司的业务尚不成熟之际就主动去挑战国际巨头们的业务范围。
这对于他们而言,无疑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超越。
张晨毕竟有着超越时代的眼光。在他看来,2000年网络泡沫的破裂。对于某些人而言是一场灾难,对于另外一部分人而言是一场旁观的热闹,但是只有少数人能够在这一次灾难中获得前所未有的机遇。
无论是腾讯还是阿里,以及极有可能马上就会诞生的百度,甚至那些进入游戏领域或者碰巧进入其他领域获得成功,类似于盛大、360等企业,他们都曾经获得过这个机会。
这一年3月初,腾讯公司开始正式将线下的通讯产品oicq改名为qq,在这之前。注册用户首次超过百万人,而同时期,微软公司的msn在全球已经拥有超过6000万用户,美国在线集团旗下的icq已经拥有超过2000万用户。
三月中旬。
当腾讯的技术实验室中,张智东正带着公司的技术人员研发第一代qq软件系统时,纳斯达克指数正式爆发了第一轮震荡。
而此时,腾讯集团的改名也致使qq也就是原来oicq的注册用户从百多万急促下降到了不到百万。
焦头烂额的马华腾甚至一度以为产品的改名将会致使腾讯公司走到破产的边缘。
就在腾讯已经退避到再无退路之际,张晨再次注资腾讯,将个人所占的股份从原本的百分之四十二提高到了百分之五十三。而此时已经是月底了。
四月初,就在互联网产业陷入暂时的休整期,世界范围内都在期待这个潜力无限的产业再次爆发出惊人力量的时候,纳斯达克指数就像被点爆一般再次下挫。
这一次再也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拯救这个被极度夸大的泡沫。整个互联网产业曾经的繁荣一去不复返,犹如江河之下。
也正是此时,张晨正式组建了腾讯集团董事会。并凭借所占有的绝大部分股份出任了集团董事长,由马华腾担任集团执行ceo。由张智东担任集团技术总裁。
新的腾讯集团成立的第一件事就是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第一代qq软件版本。在这款融合了各种新型应用软件的版本推出不到一周后,腾讯集团再次推出qq1。0的国际版本,容纳了包括英语和日语在内的五种语言。
一面是网络泡沫像是多米诺骨牌一般,以美国为中心,推倒整个世界互联网产业,一面却是腾讯集团不惜一切代价,在网络世界里全面播撒qq的种子。
四月底,随着第一代qq的出现,全新的功能和界面模式使得它开始迅速占领国内的即时通讯市场,仅仅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注册用户数便从一路下跌到将近一百余万飙升到超过五百万。
五月底,当整个互联网产业呈现出一片死灰,没有丝毫生气的时候,腾讯集团正式推出第一代qq的修订版本,这一次全面增加了电话绑定注册系统,并改进了大量的漏洞。
截止到2000年6月初的时候,qq比历史上提前达到了两千万注册用户数的大关。
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寒流就像一个笑话被击得粉碎,在中国的即时通讯市场上,腾讯集团就像逆流而上的斗士,一枝独秀,成为当时最为引人注目的互联网企业。
媒体开始纷纷将注意力从互联网泡沫破裂引发的产业大萧条上转移到这家迅速崛起的中国互联网公司身上。
当一些人都以为腾讯公司只不过昙花一现之际,六月底腾讯公司再次出手推出第一代qq产品的新版本,版。
这一次腾讯集团第一次将qq跟国内三家权威电视台的新闻版块绑定在一起,推出了全新的qq新闻版块,开始正式在门户网站的基础上开发出新的新闻界面,不仅如此,qq移动版本也正式开通。
面对外界的质疑。
这一次,张晨再次赌对了。
第314章震惊的西方世界
2000年的互联网市场,说是坐过山车一般也不为过。
年初三月的时候一度达到繁荣的极致,但是除了张晨和少数已经预测到危机即将降临的学者或机构以外,没有人知道在这场看似繁荣的发展背后,将会是一次令人绝望的崩溃和衰亡。
而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就像是一幕悲喜剧,只不过这一次是喜剧在前,悲剧在后。
很少有人料想得到。
仅仅是在极短的几个月时间内,泡沫的破灭就让整个产业蒸发掉超过数万亿美金的财富,这样的损失背后,带来的是更为严重和持久的整个产业的衰败,整个世界互联网行业在几个月的时间内都变得销声匿迹、衰败甚至死亡。
再也没有赞歌,没有掌声,更没有欢呼和喝彩,有的只是媒体一遍又一遍地指责和唱衰的言论。
互联网真的死了!
在中国,情况也同样不容乐观,随着一度繁荣到极致的互联网大厦开始在世界范围内逐一崩塌,随之而来的便是国内产业投资减少甚至消失,对待互联网产业,社会也开始经历一个从追捧到排斥和看空唱衰的过程。
但是,在媒体嘲讽和打压的唾沫中,在东方,在传统的中国,腾讯集团的逆流而上就像是死亡中的新生,在所有人诧异的目光中,展现出另外一种繁荣,那就是灰烬中的新生。
腾讯集团的逆流而上,不仅仅让国内的媒体和公众一片目瞪口呆。也让西方的目光第一次慎重看待这片被他们称呼为“科技荒漠”的国度。
到六月底。
当腾讯qq的注册用户数第一次突破3000万的关口时,已经再没有人会认为这只是昙花一现了。
即使是处于网络产业衰退中的aol。也开始为当初拒绝来自东方的那份申请而后悔不已,但是。这一切都为时已晚。
当整个世界的注意力都放在为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寻找理由和替代品时,在中国,腾讯集团却完成了第一次华丽丽的转身。
作为公司的董事长,张晨在7月初的时候,再次授权公司总裁马华腾宣布了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
这一次,腾讯集团率先在行业整顿和改革上迈出了前所未有的第一步,即使是后来,腾讯集团也从来没有做到过这一点。
七月初。
马华腾在腾讯总部召开新闻发布会。
正式宣布为了保护用户隐私,号召国内互联网全行业签订用户隐私保密协议和互联网安全协议。
这条信息一经披露出来。顿时就点爆了所有媒体的热情。
自从互联网在中国出现以来,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协议牵涉到这些内容,腾讯集团的举措无疑率先领先了不止一步,甚至是开了先河。
在这之前,整个互联网产业的运营都处于黑白之间的灰色地带,而这一次,却有人敢于打破这样的常规。
没有人看好腾讯这个无异于自毁长城的发展战略,但是令所有人诧异的是。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当icann预计中国的网民人数即将达到史无前例的两千万时。腾讯的注册用户数再次突破惊人的五千万大关,与此同时,qq国际版本在开发之后,正式通过东南亚地区国家的审核。开始进入世界领域。
随后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随着国际巨头们开始承受互联网泡沫带来的消极效应时,腾讯集团开始收获世界注册用户数接连突破百万、五百万到千万的成功。
当腾讯集团在年底宣布正式通过收购东南亚包括新家坡、印尼等国在内的本土即时通讯巨头或者联合合作等方式。占领绝大多数市场时,所有人都开始意识到。已经没有人能够阻止这家中国公司崛起了。
然而。
腾讯的脚步并没有因为这样的成功而停止。
2000年年底,随着腾讯成功进军东南亚市场。注册用户的大量攀升,张晨再次以个人名义进行注资。
随后腾讯集团香港分部立马建立新的公司服务器,整合运行数据,将国际版本正式从中文版本共用的服务器中独立出来,以避免信息的错乱。
之后便开始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正式建立国际qq个人空间页面,在张晨的建议下,腾讯集团以一种无比类似的方式将脸谱网的多数功能提前数年开发出来,不到三个月的时间,qq个人空间的注册用户便以一种令人恐怖的速度迅速超过千万之巨。
新的qq空间完全继承了张晨曾经见过的那种绑定qq用户名的版本,但是增加了全新的个人信息系统和交流系统,其精美、令人耳目一新的板面和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使其迅速成为最为时髦的个人主页。
这一个全新的创意,彻底让世界唱衰互联网产业的人惊呆了。
甚至有媒体开始公开在头条刊出类似于“互联网在中国上演王者归来!”“中国红色企鹅拯救互联网帝国”的标题。
无论如何,总之,腾讯集团成功了。
这只小企鹅在互联网崩溃的残渣和碎屑中,从步履蹒跚,到迅速茁壮成长,用了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
然而,随着中国互联网的衰落以及腾讯帝国的雏形渐渐塑造成型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媒体,都惊人地发现。
在遥远的中国,在那个一度被西方称为古老,传统,甚至愚昧和科技荒漠的国度里,随着计算机普及速度的增加以及互联网用户数量的迅速增长。
曾经一度繁荣,一度令人疯狂而又迅速崩溃衰亡的互联网产业,似乎选择了在这片土地上焕发新生。
在腾讯集团号召签订保密协议之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
一家听起来似乎名不见经传、被叫做阿里巴巴的互联网科技公司正式推出一个名为“淘宝”的电子贸易网站。
尽管在成立之初阿里巴巴声名不显。尽管在诞生之日淘宝貌不惊人,但是当它在推出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在悄声无息中成长为中国国内最大网上交易系统,甚至不知不觉中已经走出国界。布局世界电商市场时。
所有人才惊人地发现,除了腾讯集团以外,这家叫做阿里巴巴的网络科技公司竟然意外地成了千禧年中国第二家迅速崛起,一举成为为市场巨头的新秀。
在推动腾讯率先走国际化道路,放慢国内产业规模扩张之时,张晨迅速出手,和马云制定了当初签订合作协议时就已经商定好的发展框架。
第一步便是提前十多年分离阿里巴巴集团的业务部门,将其旗下的全球贸易业务和零售交易拆分出来单独成立一个部门,实行事业部管理制度。
并单独设置淘宝运营部。投入巨资成立技术研发中心,全力运营淘宝网,尽管马云一度质疑张晨的设想,但是当淘宝网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扩散并且取得成功时,他才明白,淘宝将会决定阿里的未来。
随即阿里集团正式成立董事局,张晨以先后两次融资获得踪迹百分之四十七的股份出任董事局主席,而马云和其余的公司高管则以相应股份成为集团董事,并由马云正式出任集团总裁。
腾讯和阿里的先后运作。不仅仅率先占据了因为互联网产业崩溃而出现的市场真空地带,并一举占领了大量的世界市场。
与此同时。
阿里集团和腾讯集团开始着手在世界范围内扩张业务范围,吸收大量因为网络危机而失业的优秀技术人才,甚至那些处于崩溃边缘或者已经破产的科技企业。也纷纷被这两个中国企业逐一击破、收购、吞并。
一直到此时,整个西方媒体才明白。
当火已经燃起来时,再想扑灭。就已经很难了。
而正当西方各国的媒体开始公开和中国国内的媒体大打口水仗,抨击中国互联网产业的“虚假”繁荣时。
中国互联网或者说张晨再一次出手了。
这一次。不仅仅是国内媒体意外地发现,在中国。互联网竟然以这样一种令人诧异的方式崛起,即使是国外的媒体也开始变得哑口无言起来。
在这样的成绩面前,除了满口的苦涩和打落牙齿往嘴里咽,他们别无选择。
因为中国人在这一场以美国为中心的产业崩溃中,不仅仅没有受损,甚至一举扭转了之前颓废的局势。
在促使阿里比历史中要提前数年推出淘宝,并且促使甚至改变腾讯发展战略的同时。
2000年的4月。
白湖湾集团正式联合腾讯集团和阿里集团出资成立ms…微星(micro…star)科技公司,白湖湾集团以出资的方式控股百分之五十的股份,阿里集团和腾讯集团则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均分剩下百分之五十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