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一切随着仲道的死亡而变更加伤感了,可是蔡琰却不觉得这些没有意义。这应该就是陆判要自己体味的人生的意义所在吗?
上辈子的自己可曾敢想这一切?冷静到漠然的王炎不会为了一个男人而做这么多,她无论做什么都会从最坏的那面去想,然后不敢尝试。借得通透,其实就是胆怯和懒惰。当 什么都害怕而不敢尝试时,原来自己已经错过了这么多的风景。
“什么时候都不要哭!”这是仲留给她地最后一句话。是啊。父亲要自己哭;而八杆子打不着地刘豹也希望自己能哭;身边地素儿也不止一次地哭着哀求着她。求她哭出来就 好了。为什么仲道在最后拼命留住一口气来。告诉自己。什么时候都不要哭?这里面不是应该是他最了解自己。最爱自己吗?可是下午蔡圭即使那么担心她。却一直保持着笑意。 不肯说一句可能会让她难过地话时。她突然明白了。原来仲道不是不让自己哭。而是要自己笑。
董祀再次审视着蔡琰。当习惯了之后。实亲近地人之间。容貌是最无关紧要地事了。所以蔡琰新寡归来。董祀虽然刻意地掩饰。但他实际上是很兴奋地。蔡琰重新回到自己地 身边了。他也下定决心不再让人抢走她。
但现在他发现一个悲哀地事实。那就是这不是自己地那个蔡琰了。她刚刚说了一句最爱她地人是仲道。原来在她心里。最爱她地是仲道。不是自己。仲道似乎用一年地时间在 她心里种下了一粒种子。而这粒种子在仲道死后迅速地成为了一道灵魂。充满了蔡琰地整个内心深处。让她一下子变得更有生气了。他也说不清。如此鲜活地蔡琰是好还是坏
他很清楚。他若是想得到蔡琰。将要付出更多了。
蔡琰新寡地生活倒是悠然起来。蔡夫人可能是听到蔡琰说要搬出去。于是害怕了。不再提拜贴地事。蔡琰地耳朵终于清静了。很多事想清楚了。心情也好了起来。谁说失去了 就是不幸。原来把仲道放在心里。让他在自己心里生根发芽。也是一种很幸福地感觉。
早起跟素儿和阿蒙一起锻炼一下。顺便听阿蒙说草原地生活。若是刘豹说。蔡琰可能不会相信。可是阿蒙说起。倒真地有些风吹草低见牛羊地意思了。她也喜欢听他说他们去 打猎地事。就好像草原伸手就能抓到兔子。闭眼放一箭就能射下老鹰。
听得蔡琰悠然神往,不禁想到,若是将来不打仗了,也许能去玩玩。她可是把素儿都送去和番了,总能有点福利不是。偷看同样一脸向往的素儿,蔡琰真不好意思打击她,旅 游和长住是两码事。有时会想想,要提醒吗?看看花园,已经有些枝繁叶茂的意思了。春天来了,自己就算提醒了,素儿会相信吗?
吃罢早饭就看看书,把自己前世能记得起的东西努力的记下来,争取不要忘记前世好容易填鸭下去的知识。虽然少得可怜,但这让蔡琰倒是很愉快,谁说她不学无术了,好歹 自己念了那么多年书,现在又在蔡邕的教导之下,好歹也是学贯古今、中外了。当然还会没事拉着素儿去学学野外生存训练,好容易出去和番了,总不能什么也准备一下,该会的 总得都教教的,不然不被习惯弄死,也得被其恶劣的生存环境弄死。
晚饭后还是会在卫府一样,在腿上绑上沙袋逛园子。
学着卫夫人上假山下假,不逛出一身汗决不收兵。一段日子下来,她的气色倒是越来来好了。
蔡邕始时觉得有点怕怕的,生怕是女儿受刺激过度了,还想要不要请个大夫回来看看蔡琰的。结果董祀却很平静的请求他们拒绝别人,他会好好的照顾蔡琰下半生时,他们才 平静下来,董祀从小跟蔡琰一起长大,蔡琰有什么不妥,董祀是最最清楚的,想必是两人有了默契,于是一个没事了,一个静静的等着孝期过去。
老俩口放心了,现在他们谁也不信了,看来看去,还是觉得董祀最好,既然他开了口,自然要忙不迭的答应他,连蔡邕说抱歉的话董祀都不听,这更让蔡邕放心了,蔡家似乎 终于一扫阴郁。
“小姐,老爷让您去一下。”母亲身边的丫环过来请她。
蔡琰忙起身,一般蔡到前是不会叫自己的,怎么会大白天的找自己?虽然奇怪,但还是笑笑跟着出去,素儿本也要跟着的,却被蔡琰按下,在自己的家里,不用人跟。素儿便 再坐下教新来的小丫头学针线,她只有三年时间来训练新人,自然也要为蔡琰准备得妥妥贴贴的。
蔡家主院里,倒显得有些繁忙和忙碌,夫人正忙着让人备车,一边叫人收拾衣物和行李,看得蔡夫人要搬家一般。
“爹,这是干嘛?”
“国相被杀了,你和你娘快收拾一下,快去陈留找董祀。”蔡一脸忧虑。刚刚收到消息,王允利用吕布与董卓之间的矛盾,终于成功的挑唆着吕布杀死了董卓。现在长安城里 一片混乱,百姓虽拍手称快,可是蔡邕内心却矛盾重重,现在能做的先把妻子女儿送出去,而他自己决定留下。不管如何,董卓对自己不错,此时走了,让世人说自己是无情无义 之辈;再说此时逃走只怕天下人就真的以为自己与董卓一党了,为了家族的名誉,还有两个女儿的将来,他都只能留下。
“那您呢?不跟我们一起走?”蔡琰一惊,马上喊住了母亲,像看外星人一样的看着蔡邕,这位还真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老头脑子没坏吧?这是自己的亲爹吗?好吧 !她承认,虽然心里她仍旧觉得上辈子的王老爹更亲,但这位好歹也算是亲的,不能太不给面子,最后还是努力放缓了语调,“这些年您虽然受他照顾,但他毕竟……不是好人。 ”
“琰儿,为父一生教学无数,世人说是最好的为蔡门九子,然在父心中,最最得意的学生其实是你。但最失败的也是你。”蔡轻的叹了口气,即使是知道女儿最终还是软化的 语调,但她的意思毫不保留的写在她的脸上。
第八章 走与留
“我学了您的学识,可是却永远也学不到您的风骨?”蔡琰知道他在说什么,可惜的是,她受党教育多年,从少先队起到入党之后,学会唯一的一件事就是,‘趋吉避凶,随 波逐流’罢了。所以风骨这么高尚的东西,在她身上压根就从来没有过。蔡邕想教,但根都烂了,他上哪去挽救去?再说谁能比党还强大?
“对!”蔡邕笑了,看女儿很能正视问题,他很欣慰。他却不知道的是,蔡琰两辈子最大的优点就是,‘认错很快,就是不改’!
蔡邕望天长长的叹息了一声,腆着有些突起的肚子,背手渡起步来,似乎在思索怎么教育蔡琰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但想了半天还是对蔡琰温和的笑了笑,“你真的很聪 明,但也许是你太聪明了。”
蔡琰看着蔡邕那胖乎乎的没什么皱纹的脸,心里有些说不出的滋味。蔡邕是厚道的人,自己从小到大也没有看过他疾言厉色的对谁说过什么重话。他是谦和的君子,凡事都不 会说太直接,点到即止,时时处处的给人留有余地,现在对自己的女儿也是这般和蔼,还照顾着她的情绪,真是个好人。
蔡琰明白蔡邕的意思,在他看来,自己是太聪明了,聪明说白了就是滑头,不肯真的为什么而执着。更不要说什么‘理想、大义、为国为民’这些了。一般来说,史上的大英 雄其实都是有些一根筋的人,不可能是聪明人。当然,其实换个角度来说,蔡琰也知道自己这样的也不能算是聪明,最多算是点小聪明罢了。
蔡邕不是那种在蔡看来很迂腐的读书人,但有些时候,他却又自己的坚持。比如说对董卓就是这样,这几年,蔡邕虽然少管朝事,可是很多事却是避不开的,好在董卓不管对 别人如何,但对蔡邕倒是言听计从,几乎从不反驳蔡邕的建议,即使是想让献帝称自己为尚父时,也是被蔡邕拦了下来。
其实有时候读书人是很讲义气的,蔡邕这辈子其实最受重用和被尊重,就是在董卓的手下这几年,士为知己者死啊!蔡邕自然不敢公开真的说董卓是自己的知己,但现在董卓 出了事,听说还被点了天灯!家中无论大小老幼都一律处斩。着在蔡邕看来就是过分了,出于道义和良心,他都不愿在此时逃避。
老头宦海沉浮这么多年,经历了那么多事,哪里不知道此时的长安就是个火药库,谁去谁倒霉。可是有了道义和良心在,他就不得不留下面对。不然,将来别说没面目见朋友 ,就是自己的学生和子女都是没脸见的。
是,所以不管您怎么想,长安您不能留。等过些日子,事态平静些了再说。”蔡琰坚定的看着父亲。
董卓在朝时父亲虽然在虎口之下也救下了不少人,做了不少事,但董卓从始至终对父亲的尊重都是此时反对者的借口,‘董卓逆党’这个包袱其实是躲不掉的。此时此刻留下 来,那些人也不会说出更好听的话来,蔡琰总抱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什么时候先保住命,以图后着才是正确的抉择。
再说蔡琰也不知道这段历史到底是怎么结束的,所以此时她能想到的就只能是,让老头躲起来,逃出长安再说,本来历史就是强者的游戏,老头只要活着,就能想怎么写就怎 么写。但她也知道,这个理由只会让老头更加愤怒,但又实在找不到更好的理由,只好给蔡夫人使了一个眼色,让她来劝蔡邕别去惹这个大麻烦。
蔡夫人一向很听蔡琰的话,再说,本来在她看来董卓死了,压在心头的大石也就放下了,现在他手上有的是黄金、珠宝,也想像董祀那样在曹操的地盘上买个小山,当当地地 主婆,过点清闲日子多好。于是刚刚还劝蔡邕这次正好时机,向朝廷请辞回乡,现在听蔡琰这么坚持,自然也就站在蔡琰这边了。
“老爷,琰儿说得对,不如等等看,现在长安已经很乱了,国相的人马一定不会善罢甘休的。两方对垒,只怕真的很麻烦的。”蔡夫人是和蔡邕一起得到的消息,自然对外头 的情况比蔡琰知道得要多点,更有说服力。
蔡琰深吸一口气,愤然的看着父亲,她历史再差,也知道后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哪里轮得到蔡邕这些清流说话?若在这时还想着保有风骨,就是死路一条。此时不说,让 他冲出去与王允斗,就算不死,将来也一定能和曹操斗,那就置全家于不顾,蔡琰决心一定要让老爷子看清事实,别做无谓的挣扎。
蔡邕没看妻子,她没读过什么书,她的见识到哪他很清楚,所以不用说,但是蔡琰就不同,府中四千卷藏书倒背如流的女儿,怎么可以这样?
“爹,这是乱世,咱们管不了,不管是董卓还是别人,说到底他们争的就是一个权,一个天下而已。你是读书人,由他们成王败寇,打个你死我活就好了。您以为仅凭一人之力,可能力挽狂澜吗?何苦去沾染那持污水,弄脏自己的羽毛?”
“沾染那池污水,弄脏自己的羽毛?”蔡邕喃喃的重复了一遍,苦笑起来。原来这就是蔡琰的心里话,这些年来,她不在意门第,认真苦读,虽不轻易开口说话,但对时事又 颇有见地,自己一直那么的欣赏她。不止一次的在心里叹息,为什么她不是个儿子,那么蔡氏一门将又出一杰,会多么的荣耀?
结果,她这些年来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怕‘沾染那池污水,弄脏自己的羽毛’?她读书除了为自己之外,就从来没想过其他。原来蔡邕一生最最得意的弟子、爱女是个自私透 顶的家伙。
蔡琰从父亲的眼中看到失望与痛苦,她理解不了,但她还是会屈服,这个老头是她父亲,上辈子已经过早的失去父亲,她这辈子不想失去,默默的跪在了蔡邕的面前。
“知道错在哪吗?”看到蔡琰跪下了,蔡邕轻叹了一声。
“不该以一己之私,而罔顾大义。”蔡琰很老实,虽然并不认同老头留下是什么天下的大义所在,但还是说了。现在她必须把老头哄高兴了,老实的跟她走。她只是一个女子 ,她管不了天下,她只想管住父亲。
“女儿太自私,不应该只是怕父亲为大义牺牲,而置父亲的名声于不顾。只是四年前父亲能为了全族之人的命接了董卓的诏,此时难不成不能为了母亲河我们姐妹而再牺牲一 次?”看蔡邕的面色略缓,她再次打出了亲情牌,怎么说在老爷子心里,蔡夫人还有自己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他总不能真的舍下来吧!
“你也说了,那次是全族人的性命,为父再也不该也不会断了家族的香火。只是此次,最多只是为父的一条命罢了,再惺惺作态,就真是贪生怕死之辈了。”蔡邕也说得很平 静,四年前的那次奉诏至今还是他心时的一道抹不去的创伤,对他来说,这就是污点,他不想带着这个遗憾委曲的死去。再说,留下本来就是为了妻女族人啊,真的背上一个骂名 ,以后蔡家子孙还怎么做人?
“琰儿,你起来吧!”蔡夫人抹去眼里的泪,夫妻二十年,此时此刻她却比看着聪明的女儿更了解丈夫的心,也不说什么,直接走到门口吆喝起小子们来,“还愣着干嘛,把 东西放回去!”
蔡琰看着母亲,突然恍惚回到上辈子当她还是王炎的小时候,记得那天她从楼下跟小伙伴玩完了,回到家找吃的。
却看到王老妈在开衣柜,却不是找什么,过了一会儿,王老妈把头靠在衣柜的门上,默默的流着泪。夕阳那时打在老妈的身上,形成一道美丽的光润。那天王老妈刚刚送王老 爹回部队,那时公元一九七九年,王老爹的部队接到了去云南边境的通知。
王老妈其实是个很平凡的女子,自私、小器、强势,也没多少文化,更加没有什么大是大非的世界观。王老爹和王老妈一生大仗、小仗不断,几次王炎姐妹都还以为这个家指 不上了呢。可是那次王老妈只是平静的送走了王老爹,背后一个人垂泪罢了。
后来长大了,也不知道为什么还是会常常想起那件事,虽然最终老爹也捞着仗打,安全的回家。但她后来也翻阅了不少那次战役的资料,其惨烈程度超乎想象。每当这时她就 会莫名的松了一口气,庆幸老爹没真拉上去。
于是更加迷惑,以王老妈的性子,怎么就那么平静的送他走了,什么话也没说?那时她不可能知道,老爹此去会捞不着仗打?当然后来她也没问过老妈为什么就是了,每每回 忆这事,都会被老妈啐,然后说她胡扯,那会她才一两岁,哪就记事了?
后来想想,估计是老太太害羞了,要指着老太太说爱情那是不可能的;崇高的爱国主义?也就更不可能的!说了她都不会信,老妈没那境界!于是久而久之,她也就淡忘了。
此刻,看蔡夫人一抹脸,当什么事也没发生过、没听到过一般的同意蔡邕留下,那表情和当年的老妈是何其的相似?蔡琰看到蔡夫人和蔡邕的脸,突然一下子明白了。
什么也不是,只是一味这事她的男人,她不能让自己的男人留有遗憾,哪怕也许从此再不相见,她却希望能看到他的笑脸。当然蔡夫人也有自己的坚持,他走不了,她会陪伴 着丈夫一起面对。
|派派小说论坛corner_ct手打,转载请注明|
第9章 危机应变
“琰儿,你快收拾一下,先去羊家,你们姐妹找机会快去陈留。”蔡夫人回过头来静静的吩咐着蔡琰。
蔡琰干脆坐下了,此时蔡邕不走,蔡夫人自然也不会走了,她也就不能走了。
蔡邕静静的看着妻子,嘴唇动动,最终没说下去。夫妇此时已经心意相通,现在的问题是,怎么把蔡琰送走。
“琰儿……”
“真有事时,总得有人接应的。”蔡琰淡淡的打断了父亲的话。这俩老头、老太太一个痴,一个傻,真有事时,还能指着老太太来想办法不成?两老头老太只能抱着团,一起 慷慨就义,而她绝不能让这事发生。
蔡邕怔了一下,马上明白了蔡琰的意思,夫人陪在自己的身边,也是抱着要殉葬的决心的。她虽这样想,可是自己却不能真的这么自私,有冷静的蔡琰在,至少夫人能有个寄 托,无奈的点点头。
蔡琰写了一封信给董祀,叫来董祀留下的保护家里的家将,让他快点去陈留交给他。让他直接报请曹操来长安接应父亲,此时董卓死了,曹操的反董联盟是不是也应该做点什 么,接收一下战斗果实?当然最好是能大军压境,这样蔡邕在长安才能安全。
安排完了外援,她看向了蔡夫人,蔡夫人抹去了刚刚又流下的泪花,清清嗓子,让人去请大小姐回来。蔡琰点点头,老太太看来还不糊涂,不管如何,家事要先安排好。
当夜娘仨加上蔡夫人的心腹嬷嬷,四人一起把府中细软、书籍移到了小宅的地窖之中。蔡夫人也是老成持重之人,在自己、蔡琰和蔡圭身上还各放了一些珠宝。用现代的话说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