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七五军嫂成长记-第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之前,这个孩子到的真是时候!

    郑美怡这两年身体养护的不错,所以这胎像自然也很安稳。这一点,文娟从她的面色上就已经看得见了。只是,想到众人还是对脉象更为信服,所以文娟做得更细致些。得了文娟的一句准话,陈庭和郑美怡不由大为放心。过了突如其来的惊喜过后,两人到底不是没有经历过大事,见识不凡的两人收敛些患得患失,手脚几乎不知道该怎么放的小心翼翼,自然欣喜的期待欢迎这个孩子的到来。

    一众人又说说笑笑欢闹了一会儿,估摸着快靠近沈家人上车的时间,陈庭招呼着亲自送这一家人去车站,郑美怡本也想亲自跟着,最后被文娟劝说下来:“嫂子,你现在不是一个人了,万事咱要小心点!车站人来人往的,太嘈杂,人员太多,您心意到了就成。我们也没带太多东西,陈哥一个人代表就行,您在这坐会儿,等陈哥接上你一起回去,前三个月正是要小心的时候,大意不得!”

    最终,郑美怡也知道自己如今需要注意,想着到时候去车站,也不知道是她去帮着沈家人,还是沈家人要担心照顾她,也就没有坚持再送人去车站,不过,郑美怡还是坚持,把沈家人送到楼下坐上车。

    因为是掐着时间点儿,陈庭送沈家人到了车站,没怎么耽搁,来往京都的火车就到站了,陈庭买了站台票,把沈家人送到火车上,最后叮嘱了几句:“京都居大不易,我知道你们夫妻俩都是有本事的人,不过刚进京都,你们还没站得住脚,要是遇到什么事儿,尽管往陈家送信儿。我们家老爷子一直想感谢文娟,都没有机会呢,都是自家人,你们可千万别客气!”他顺手把写了陈家地址叠好的纸条塞在沈卫国的上衣口袋里。

    他们家老爷子也是开国走过来的,在京都那边也是有几分面子,他爸虽然是老二,他也不是长子长孙,但是老爷子对他还是很看重,疼爱。当年他伤着的时候,老爷子比谁都痛心,如今他恢复如初,老爷子是万分的开怀,对于文娟一家也特别的感谢。

    “陈哥,您放心吧,真要是遇到什么事,我们夫妻无法应对,我们肯定不会客气的!”沈卫国和文娟轻轻点点头,夫妻俩都不是迂腐的人,不会真的事到临头,还死撑着。真有是麻烦了人家,回头再找补回来就是,事急从权。但是,一般的时候也不能随便拿小事闹腾他老人家,夫妻俩心里都有数。

    “路上大家伙都照顾好自己,咱们下次再会!”火车即将开动的铃声想起,陈庭赶忙最后嘱咐两句,才摆手再加下了火车,直至火车鸣笛远去,才下了站台出了车站,回了饭店,接上郑美怡,因为那还没完全消化的大喜事,夫妻俩自然又是一番乐呵。

    火车上,沈家人互相照顾,倒也顺遂,近乎一天一夜之后,在第二天下午一点左右,一家人平安抵达他们此行的目的地京都。火车到站后,他们有老人和孩子,所以沈家人就压后了一步,等大多数人都下车了才起身。文娟在前面抱着两个孩子先行,沈卫国在后面拎着行李,压后一步,让乐于帮忙的沈根深只拎着两个孩子随身奶瓶水壶小玩具这些临时用的小东西的手提袋走在中间,顾得自己就好。天子脚下,国家首都,一下火车踏上京都的土地,一家人就有了很大不同的感觉。

    “这边,文娟!”早早在站台上等着车到的秦飞扬同学,目不暇接的在人群中找到文娟一行人,不由招手唤道。几个大跨步,他赶至沈家人跟前,一副傲娇的对着文娟抱怨了一声,:“动作真慢,你可是下车了,这就是那两个小东西?”因为这两个小东西,本来文娟说好的京城行也一直拖到两年后的至今了。

    “沈叔好!”秦飞扬向老人礼貌的问好,顺便小心眼的,直接忽略沈卫国的存在。

    “来,给我抱一个!”秦飞扬伸出手,从文娟手里接过去一个孩子,帮文娟分担点儿重量。只是差不多是头次抱着这么小的小东西,他有点点犯触,手上动作不免有些僵硬。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等他慢慢长大后接触的基本上都是比他大的人,真正等他成年以后,接触到比他小一辈的人也都是会走会跑的,这么远他还不会走的小家伙,他还真是第一次抱。

    不过,知道秦飞扬的性子,文娟也知道他就是这么随口一说,并没有任何恶意,也就不计较他的语气了!

    “你放松点儿,抱得太紧了了,乐乐会不舒服的,你不用太紧张,乐乐不认生,不会欺负你的!”看着秦飞扬僵硬的护着乐乐的动作,文娟不由打趣嘱咐道。“乐乐爱热闹,你和他说说话,他的小身板硬着呢,你不用太拘束!”

    “知道了知道了,我还能不会抱个孩子吗!”秦飞扬别的没有,死鸭子嘴硬倒是很是在行。好在乐乐是个好搭就的孩子,秦飞扬抱得他不舒服了,他就搂着秦飞扬的脖子肩膀自己动动,寻个舒服的姿势自己调整,倒也没让秦飞扬打脸,这不由让秦飞扬多了三分喜欢。骄傲的对着文娟一挑眉,催促道:“走,车子在外面,沈叔,我在东来顺订了位置,咱们先去吃饭,吃过饭后,我再带你们去那边看房子!”

第二百零九章 新居

    东来顺的刷锅向来有名,大冬天吃这个正好,热热乎乎的暖暖身子。秦飞扬引着沈家人出了火车站,上车就直奔东来顺。东来顺里暖锅子翻腾,一进店就觉得温度上升好多,特别的暖和。秦飞扬要的是包厢,凭他大少爷的面子,东来顺的声音,哪怕再好,也有他的一席之地。进店直接报了他的名字,服务员把一行人带上了二楼的3号包厢,进屋落座,暖锅子,配菜就陆陆续续的上桌了。

    “这两个小东西现在能吃什么?我给他们要了肉糜粥,还有高汤软面条能不能吃?”秦飞扬虽然性子有些跳脱,但是办事向来靠谱,这样的小细节也都安排的周全,特别让人暖心。

    “能吃的,这两个小家伙,软烂点儿的东西都能吃,你多费心了!”文娟笑着谢道,把两个小家伙放到包厢休息区的长沙发上,屋里暖和,文娟就把他们外面的斗篷去掉,让他们自由的爬行,舒展舒展筋骨。车上到底空间有限,两个小家伙活动受限,可是拘着他们了!

    “前前后后你可没少帮忙,飞扬,客气的话你不喜欢我也不多说,咱来实际的。回头我们安顿好了,给你整点儿好东西谢你!”文娟笑着许诺道,秦飞扬是个可交的朋友,她没有见外的客气,却不能不表示。

    “那我等着!”秦飞扬心满意足的应下,文娟出手,就没有差的东西,他可是很稀罕,半点儿不和文娟客气。这辈子指望不上娶回家当媳妇,还不能让他满足一下口腹之欲。两年的时间,足够秦飞扬改变当时求而不得的急切心态,能够和文娟转换成特别一些朋友相处的态度。

    菜上齐了,秦飞扬就招呼着几人开始吃饭,文娟先把两个孩子的饭弄到空闲的小碗里晾凉,沈卫国接过去细细的喂两个孩子,让文娟先吃饭,秦飞扬看着沈卫国的态度和对文娟的照顾,心里才对沈卫国顺眼一点儿。到底,他钦慕过的好姑娘,也要配一个爱她疼她能够呵护照顾她的好男人,才让他多少甘心点儿。

    吃过饭稍作歇息,秦飞扬就再次带领沈家人去了他去年给沈家定下来的院子。现在国内的房子都是公家分配,能够寻摸到位置合适的好房子,他还真是费了些心思。当时他知道文娟的心思,有心多学点东西,所以他给文娟选的房子,也是靠近首都大学校区的,出门没多远骑个自行车也就一二十分钟就能到首都大学的校区,是个典型的四合院儿,两进的格局,正好,一家人住的也方便。房主是原先担惊受怕的满清遗老,国内的风气刚一缓和,他就趁这机会把房子处理了,直接出国去了。

    当时这个房子给秦飞扬的价格几乎就是白菜处理价,唯一的条件就是,让秦飞扬帮忙给他疏通一些关系,让他出国的事更加顺利一些。秦飞扬贴进去的就是些人情,当然,一看到房子,向来心思灵慧的文娟就知道,这里面肯定秦飞扬没少做事儿。她心里记下了,准备回头好好找补找补秦飞扬,不能白白受这样的大人情。

    房子是那些特殊年代收上去又被归还的,之前被人住过,不过好在住在这边的有还算是有文化的家庭,房屋建筑基本上都没怎么遭到破坏,国家归还的时候也没出现什么搬迁纠纷,房子是干净的到了秦飞扬手上,他找人给打理了一下,里外清理干净,缺漆少色的地方都添补整齐,缺砖少瓦的地方,都替换完整,院子里空落落的地方,该种上花的的地方,种上花苗,顿时里外焕然一新,陈旧一扫而空,只剩下岁月沉淀的典雅气息。

    这样古香古色的院子,配那现代简陋的家具可惜了。想了想,秦飞扬跑首都旧货市场和那些回收站也有不少上等木料的好家具,陪出来清一色的梨花木的家具填补进去,看上去雅致又不显沉闷。首都天冷,他还特意寻人给院子装了暖气通道,自己烧煤就能使用。反正文娟手头也不是没那来钱渠道,能用钱让人过得舒服点儿,他相信文娟不会拒绝这样的安排

    方方面面,当时秦飞扬一心想在文娟沈卫国面前博个表现,也是后来收到文娟一堆感谢好物的心满意足,几项交杂,这院子让他拾掇的,别提多舒坦。总之,领着文娟一家人里里外外串一遍,看着他们脸上露出来极为满意的表情,他心里万分的骄傲,觉得这家人眼光不错,也觉得当时费的心思全值了!

    带着沈家人熟悉过环境后,知道他们刚到要规整规整,秦飞扬就直接谢过沈家人的一再挽留告辞了。送走秦飞扬后,文娟让沈卫国把他们带的行李中的两床小被子,一床先铺到他们呆的二进东卧房里,把两个睡着的小东西搁下,再把另一床小被子盖到他们身上。首都的天儿,明显比老家那边要更冷一些,屋里暖气还没烧起来,文娟又在上面加盖了一件沈卫国的大袄,才出去安顿住宿。

    “爹,长者为大,您住正房主卧,我和卫国住东厢房,以后西厢房作客房就好!”想着刚才转悠的格局,文娟笑着安排道。这是个典型的四合院,前面一进是倒座房的格局,做厨房餐厅储物室一类的刚好,他们的主要活动范围还是在第二进。第二进是坐北朝南,三间高架连着两个耳房的正房并东西三间连起的厢房的格局,一家人完全住的开,文娟尊重老人,有老人在,自然是让老人住正房。

    “我住东厢房就好,以后孩子大了,刚好不用挪动太多就能安排开!”哪知,沈根深很有注意,觉得他一个老头子还住什么正房,直接拎着他的随身东西,往东厢房走去,儿媳妇有本事,这置办的房子,一个东厢房就抵得上家里他那三间大瓦房了,他一个老头子完全住的开,还多有空余呢。

第二百一十章 京大

    几经劝说,沈根深还是坚持己见,住房也就图老人开心,最终就这样定了下来。他们的行李都是提前邮寄过来的,秦飞扬操着心,已经帮他们送到二进的正房客厅里先放着,趁着两个小家伙睡着了,文娟赶紧带着沈卫国规整起来,要不然,晚上可是连个睡觉得地方都没有。

    铺床塞柜,各样东西各归各位,一家人也是忙活了好一通才规整的大差小不差,也已经是下午五六点钟了,最后锅炉里填上煤球,烧起了暖气,屋子里日益暖了起来,他们才算是告一段落,细节方面,还是等到满满根据需要细细调整。两个孩子睡醒了有一会儿了,喂了他们喝点儿水又吃了一顿奶粉先垫垫,文娟就把他们抱到沈根深房里,让老人帮忙先看着,她和沈卫国去面做饭去。

    秦飞扬提前帮他们添置的又些柴米油盐,够他们对付几天的,等她们去报到把粮食关系转过来,拿到那如今至关重要的供应本,以后生活也能更加方便些。北京这个时候已经供应了天然气,秦飞扬一向是走在前沿的,整改房子的时候直接就给沈家装上了,这还是文娟回转到这个年代,第一次用煤气灶这东西。不过,好在,沈卫国不是个没见识的,他倒是会用,顺便也就教了文娟,文娟也就当自己不会用,笑着听沈卫国教导,算是师出有名的学会了。

    上午吃得比较丰盛,看着家里的东西,想想,文娟就决定做个鸡蛋青菜面条。沈卫国和面擀面条,文娟则是打了鸡蛋,先热锅炒了鸡蛋,再把青菜也炒炒炝锅之后,填上水等着锅开下面条。不用锅上一把锅下一把,煤气灶对于后世记忆中用惯了的文娟来说,无疑更加游刃有余。

    夫妻俩合作愉快,没多久的时间,就整了一锅热腾腾香喷喷的面条出来。放盐之前,文娟先给两个小东西盛了一碗出来,等到大人的饭做好后,让沈卫国端到后面堂屋去吃饭,她顺便用小一些的锅子再把提前盛出来的面条,放两个蛋黄煮得更软烂一些后才再次盛出来端到后面,两个小东西的饭也成了。

    吃过饭,就着烧暖的屋子,一家人说说话,就各自安歇,消去这两天赶路坐车的疲惫。沈卫国本来有心问问,秦飞扬做事这般用心,好似有点儿莫名,但是又觉得,是自己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思想不端正,他相信媳妇,也就压下去打消了那点儿莫名的想法,谁还没几个朋友,他有自然媳妇也有交情好的朋友,是他大惊小怪了。

    等到天色大亮,一家人开始习惯京都早起的生活,沈家人在京都的生活,也就拉开了帷幕。两天的习惯期刚刚度过,文娟和沈卫国也就相继迎来了开学报到的日子。沈卫国的时间比文娟早一些,头天他去国防大学军事指挥系报道之后,次日,沈卫国带着两个孩子陪同文娟一块去素有京大之称的首都大学报名。

    就住在京大旁边,家里还有两个孩子,文娟没必要住校,也不放心住校,报名的时候,就直接办了走读的手续。有沈卫国的军人身份作证,文娟办理走读手续倒也顺遂,两人报完名之后,又带着两个穿戴严实的小家伙在京大里面走了走,熟悉熟悉文娟上课的路线。文娟报考的是比较轻松汉语文学系。这个学系的学业,对于向来记忆出众,文学素养不低的文娟来说,不是什么挑战,这也让她有了更多的时间可以研究她喜欢的医学药学,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孩子。

    她不是没有考虑过医学系,只是显然,医学系的课业太过繁忙,不适合坐主修科目,她也就选择了相对学业比较轻松的汉语文学,而且她也没打算日后做那繁忙顾不着家的医生。天幸得来的新生,文娟想让她的生活过得更有意义,更能享受生活一些,所以,对于未来她已经有了全然的规划,目前前世今生她盼来的孩子才是她未来好一段时间需要好好照顾的重点。

    对于文娟来说,这不是牺牲,她自己本身也乐在其中,享受那一份养育孩子的美好。听到孩子叫她妈妈,她觉得,那是她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刻之一。而文娟不知道的是,她和沈卫国抱着两个穿着打扮长相都是一模一样,可爱无敌的孩子走在京大校园的路上,也是一道很是美好的风景。这样洋溢着愉悦幸福的一家人,在这些很多千辛万苦挤过独木桥进入京大的学子看在眼里,多年上山下乡贫瘠的心里也不有精神一振,会心一笑,让他们对于日后的幸福,有了更深的向往与追求。

    文娟入学,只是为了一份后世有用的学历,顺便多学点儿东西,倒是对学校日渐浓郁的有些活动没有任何参加的兴趣,她与那些真心用来学习的学子一样,不是奔波在上课的路上,就是上完课就回家陪伴期待她回家的两个孩子,再不然,也就最多拐一趟图书馆,借阅一些对她有用的书籍,她的学校生活,简单而美好,也不用考虑太多,对于学校一些闹剧,比如说顶替,比如说家里农村妻子来闹,却是为了现在认识的所谓有共同思想共同进步的只是女青年要离婚,最终闹得一场处分这些事情,文娟直接过眼即忘,这个时代,有很多说不出对错,也有很多是非不分的过错,因为时代原因,最后看历史的人,也不过是一场叹息。

    对于文娟来说,与其看这样的热闹,还不如她在家好好陪伴一下两个孩子。转眼已经是阳春三月,快要满一周岁的两个孩子,爬行越来越有力气,时不时还想扶着东西迈动两步。新长了两颗牙齿,两个小家伙现在也是有八个牙齿的小朋友了。越来越可爱,爸爸妈妈也喊的越来越清楚,甚至,还有了些模糊的爷爷的声音。可以说,两个小家伙都在茁壮成长,家里时不时都是他们俩的欢声笑语。

第二百一十一章 鹅蛋

    这天,文娟下课回来已经是四五点钟了,她顺便在胡同口遇到兜售自家土产的农人哪里,买了一二十个大鹅蛋,还有些新鲜的青菜。最近国内风气松快乐些,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