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初唐-第2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憾的是,她的女红天赋不高,最多也就是绣绣印象派作品而已。

    我只给了她们一个设计理念,画了一个草图,其他的交给绿蝶他们,没曾想不到两天,布娃娃就给这三位给合力整了出来,让二妹和闺女高兴地都快不想睡觉了,夜里都非要抱着布娃娃在怀里方肯闭眼,至于老三,都七岁了,也来跟我儿子争木马骑,让人头疼,只能让房成也照样给他打了一具。

    过完年了,不过,我的事儿更多了,因为,第一届大唐

    军事学院冬季运动会已经经过了紧锣密鼓的准备之后,轰轰烈烈的展开了,光是田径项目就分了几种。第一种:短跑项目,分为一百米、一百一十米栏、二百米,四百米,然后是中长跑,分为一千米、三千米和五千里。

    另外还有就是游泳一千五百米,骑马一万米,跑步一万米地铁人三项,嗯?铁人三项是夏季运动会的,现在只能暂丢一边,毕竟大冬天的。谁也没那心情跳冰水里受虐,况且大冬天的。河面都结了冰,你总不能让大活人学鱼钻冰水里潜泳吧?那绝对是死亡运动。举行了的话,怕是俺这脑袋都保不住。

    -------------…

    所以只能打消了在冬季运动会举行这一项目的念头,马球、唐式足球、唐式橄榄球、角抵、自由搏击、跳远,跳高、跳绳,排球、篮球、羽毛球……而且现在是冬天,我还有招,速度滑冰。还有滑雪,同样的是超长距离滑雪和短距离速降滑雪。花样实在是太多了,光是小项就有近五十项,当然,禁止任何人敢学第一届大唐

    军事学院夏季运动会的那半打青春版程叔叔那种啥都报名,那会活活把人给累死的。

    每个人只允许参加五个项目。当然集体项目不计入,也就是说大伙都能报五个单项,加上五个集体项目。如今学院的人可不少。一万多人,另外由于李靖伯父和着程叔叔等一帮外聘教职工也叫嚣着要参加进来,没办法,只好安排了一些老年体育活动,比如门球、台球、麻将、纸牌等等适合年纪大,身体不太灵便地老人玩的动作,可谁曾想,这帮子老家伙没一个领我地情,非要组建一个马球队,吹嘘自个当年如何如何,我本不想答应,生怕这群大唐的老妖精出个啥子意外,李叔叔还不把我地皮给扒了,赶紧去打李叔叔来主持公道,可谁曾想,不去找还好,一去找,自个撞上了李叔叔的虎口,李叔叔也同样奋勇争选,报名参选,还好,被劝了大半天,总算是同意只参加一项,也就是马球。

    特意辟出了一块地皮来作为比赛场管,这也就是根据后世的简易场地进行设计的,整个场地都是学院里那帮吃饱了没事干的兵痞花了整整一个多月的时间建设出来的,因为是冬天,所以没有使用水泥,四面都是用泥搭地宽台阶,便于大伙坐下观赏,大约有六排位置,四个角都是留开,作为出入口。大概能容纳近两万人观看比赛,如果人挤人的话,能容易纳四五万人。

    这里是专门用于马球、唐式足球和唐式橄榄球的比赛场地,另外,边上留出了宽约三十米的跑道线,是专门供田径运动员们使用的场地。

    不过,由于皇帝陛下亲自参与比赛的消息在长安传开之后,长安老百姓都起了看戏地心劲,好些个无聊人士都凑了过来,原本我们起意堆筑出来的大型田径混合场地还真起了大用,上至皇亲贵戚,下到平老老百姓,全都凑热闹的挤了进来,把整个大场地挤得满满当当地,偶尔男男女女都有,这一点上,可以看得出大唐的风气是前所未有的开放。

    

    军事学院的演员们激烈的对抗性表演很是得大家的喜欢,那鼓子喊加油的劲头甚至不亚于后世奥运会的各国拉拉队,只不过,他们也不知道该给谁加油,反正让两边死掐,掐得热闹就成,不过,经过了我们这些学院头目的紧急磋商之后,决定在各处都安插解说员,分布一些关于各个项目的基本比赛规则,有的小老百姓不识字,没关系,宣读给他们听,提高他们观看比赛的热情劲,而且,观众越多,欢呼声越高,下面的比赛者也越卖力,形成了双赢局面。

    当李叔叔率领离退休干部马球队出场的时候,全场起立的欢呼声让李叔叔激动地一个劲地挥着手中的马球杆,洋洋得意之极。而且李叔叔不知道出于是宣传大唐军民一家亲,还是为了摆显他的马球技术,反正擅自越权把我们的赛程改得乱七八糟的,为了照顾李叔叔的情绪,为了让他能看到新的运动项目,只能把原定三天的比赛时间延长了五天方才结束,而且,程叔叔等老流氓瞅见学员们滑冰觉得新鲜,也跳去上,还好,大冬天的,都穿得厚实,程叔叔摔了个大马趴之后放弃了在冰面上与学员们争雄的念头,不过,倒是对那种用来给裁判当交通工具的马拉雪撬上了心思,一帮老兵痞,包括李叔叔,全不把咱们的运动会当回事,倒像是变成了他们的游乐场。裁判们自然不敢跟这些个军衔都是将军和大将军的人争地盘,只能灰溜溜地交出了自己的座骑,供这帮老兵痞撒野。

    “大人,您还是别生气了,反正陛下和大将军他们高兴就成。”边上,席君卖小心翼翼地递话过来劝慰我道。

    -------------…

    气的两眼发黑,心里恶气难耐的我恶狠狠地咬着瞅着一帮老流氓霸占了裁判的雪撬车,在雪地上大呼小叫地奔驰着,摇了摇头:“我能气什么,算了,由这帮老爷们,随他们玩去。反正明天找他们要体育经费的时候他们也该会给得痛快一点。”

    体育经费,这是我发明的新名词,学院的资金虽然获得了李叔叔的大力支持,但也不是说你想拿来咋花就咋花的,每一次买什么东西,都要去找李靖伯父签字,通过了他的审核,批准了,我才能往学院的财务那里支取钱帛,虽然麻烦,我倒也觉得没什么,只不过这一次办运动会的经费,还是我费尽了唇舌,才好不容易从李靖伯父的嘴里硬掏出来的三千贯,作为奖金、比赛用球等一系列的活动费用,若非是我朝里边私下里垫了近千贯,那我们大唐这五十个体育小项至少要削减十个。

    不过,通过了这一次的体育活动之后,至少让李靖伯父放了话,如果在举办类似的活动,学院及他本人都会大力地支持,而李叔叔也同样首肯,并且提议,等到第二届夏季运动会的时候,会让大唐帝都的十六卫都各派出一支代表队来进行参赛,按李叔叔的那堂而皇之的话来说是:既增强大家伙争强好胜之心,又能锻炼队伍,激励士气,何乐而不为?最主要的就是他们还能看热闹,靠!一帮子无耻之徒!

    教书育人,这才是我的本行,不过,我同样也大受打击,原因是今年年初新调拔了一批新人进入了鸿胪寺,这帮子死读书的国学学生说什么我大唐泱泱之大国,华夏中国,向来以仁义礼信待人,对待他国也好,敌国也好,都同样应该用这样的办法,当然,然后被我用雄辩给驳得哑口无言,顶着一脸的唾沫星子屁也吭不出一个。

    “怎么了,都安静了?还有谁不服,还有谁觉得他有道理,可以站出来继续跟本官再来争辩一场,若能赢我,本官愿意登报向你们道歉。”喝了一口水,看着这十余位年青的学子,心里很生气,怎么搞的,大唐的国学里怎么尽出这些个玩意,我更恨那个大唐的教育部长、国子祭酒孔颖达孔老头子,瞧瞧他都教出来的是什么玩意?

第608章 鱼饵

    看来,大唐的教育事业,已经快到了作出改革的重要关口了,再这么整下去,大唐的朝气和开放,还有大唐的进取和积极拓展精神会给这些个儒生给一点一点的消磨掉。

    不管怎么说,如今我也是个文化人,大唐有名望的文豪,虽然我没有开宗立派,但是在士林的声望绝对也是有相当的支持者。不说别的,光是那本大唐时代周刊,就替我赚取了不少的名声,不仅仅是士子们交口称赞。

    更何况我当年在曲江楼上,当着吐蕃国相的面,一首慷慨激昂的《出塞曲》,那“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成名绝句被无数文人骚客传唱,更是激起了大江南北的士子们爱国热情和对我这个爱国志士的崇敬。

    如今,我的两个出版社里可是网罗了不少的精英人士,最出名的一个,就是少年得志的骆宾王,这家伙可是我好不容易才淘到手中,去年秋试,他借了路费才来到的长安,可是他虽是薄有才名,无奈在长安少有交集,不过,因为他的一个同乡正好在我的编辑部里打工,于是就把他介绍到这儿来。

    没曾想,他到了这里之后,正可谓是如鱼得水,春试不中之后,就干脆留在了编辑部里,成为了我手中的一员得力干将。当然,被我留下的这些人,都是认同我的达、崇贤馆学士李延寿、秘书丞、礼部侍郎令狐德棻等人虽然对我很反感。认为我是他们读书人中的耻辱。

    当然,给予我支持的同样不在少数,例如同样是著名学者的左庶子,进侍中于志宁;少有才名的中书舍人、给事中许敬宗;另外还有一位学识渊博,通晓天文、地理、医药、制图、

    军事、历史、

    文学、哲学乃至五行、龟蓍、历算、象戏等地超级牛人:太常丞,太子司更大夫吕才。

    双方各持一词,一开始是为我的所作所为进行争论,孔颖达更是大加抨击我的外交政策,说我这个人无德行。无德行?好嘛,这话一出口,终于激起了众怒,废话,造出了偏宜的纸、印出偏宜的书,让天下贫苦读书人能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另外,多次帮助那些落榜地士气,刊印文选、发放稿酬等一系列的行为让他们根本就没办法剥夺士人们对我的好感,反而被这些不怕老虎地初生之犊给骂得狗血淋头。

    他们只好转移目标,至少对我的才名和我的才华表达了认同,对我的人品不再敢加以攻击,而把方向对准了我的文化观念,不过,咱们这边也没一个是善良之辈,接招呗!《大唐时代周刊》给予了双方一个辩论的舞台。我一般情况下都不会跳将出来加入到争论之中,只是继续发表我的各类学术报告,研究科题目,摆着一副正人君子的嘴脸,学者的派头,循循善诱地教化着,诱惑着那些热血青年改换门庭。

    说来令我欣慰的是,别说是大唐时代周刊,就算是报纸上也全是轰轰烈烈的论战,但是风气开放的大唐朝政对此采取的是默许的态度,朝野上下都用一种审视的目光来看待一切,

    因为他们开明,他们不会因言而治罪,不为因为学术争论甚至政治走向的争论来治罪,这不愧是我最欣赏的时代。

    不过,这两天,最引起轰动的就是我新发表的一篇文章。别说是学术界,也别说士子、书生了,就连国学馆、弘文馆、崇贤馆等大唐各大学馆都乱成了一锅粥,学生们吵闹的那股子架势差点把天都给掀翻去了似的。

    而我,丢出这篇文章之后,依旧继续过着我深入简出、陪老婆吹牛打屁,逗着小孩子玩乐,偶尔去应差的逍遥生活。另外,天暖和了,我还得把我的新院子的最后项目:通天宝塔给修整好。由于玻璃的制成,让李漱疯狂,嗯,必须要用疯狂才能形容这个漂亮妞对金钱和享受的执着,新院子里所有的窗户一律全部采用玻璃,照她的原话说,一睁眼,就能瞅见外边的花花草草的,那一天的精神头都要好得多。

    这样一来,可苦了玻璃坊的工匠了,加班加点地整着平板玻璃,不过还好,目前玻璃坊已经被李叔叔革令重新选址,同样,建到了武研院距离不远的渭河边上,并且比原来的工坊大上了数倍,不过,戒备之森严比之以前更甚,李叔叔很美其名曰:按贤婿你的说法就是保密,有我大唐的将士给你家的玻璃坊站岗,这下子,你可就安心的收钱了,再说了,老夫拿了你的分红,力都不出一把也说不过去……

    -------------…

    就在我刊登了那篇文章之后的第四天,李治又来窜门子了,我斜躺在榻位上,把老三老四隔在榻位里边,免得两个小家伙一会掉下来,回头朝着正在抿着茶水的李治笑道:“怎么了?什么风把你给吹我家来了。”

    李治毫不客气,也没有一点架子地一屁股就坐到了榻上,自个给自个倒了一杯茶水一饮而尽,抹了抹嘴瞪了我一眼:“俊哥儿,你可是好有闲情雅致啊,捅了那么大的一个漏子,一转眼,人就窝在家里边装小媳妇,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怎么了?莫非小治你觉得为师做错了不成?”我示意丫头们把孩子带出门去,坐正了身子,朝着李治笑道。

    李治摇了摇头:“错是肯定不错,我父皇这几日,天天都拿着你那篇文章,一个劲地夸好,本来嘛,读书人读书是为了什么?不就是考取了功名。”李治再伸两手指头,挟起了枚青果子丢进了嘴里刚砸巴两口,脸挤成了一团,赶紧吐了,饮了口茶水漱口,方自又道:“考取了功名,能光宗耀祖,也要为百姓做一些事情,那么,他们就不该死读书,读死书,因为一读学习知识,一面为我大唐社稷着想才是,见了这篇文章,治对俊哥儿对我大唐的拳拳之忠,令治实在是感怀至深。俊哥儿上边的结语更是让治每每念起,必有所得: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我笑着摇了摇头:“我说小治啊,你上我这儿来,该不会就是为了拍我的马屁吧?”

    “俊哥儿你这话可太不地道了,这可是我的肺腑之言,到了你的嘴里边怎么就变了味了。”李治愤愤地道。手中的山水画绸折扇摇个不停。

    “好了好了,别夸了,这几日,怕是夸我的人也多,骂我的人也不少吧?”我伸了个大懒腰朝着李治笑言道,活动了下腰杆,躺了一下午了,身上还觉得不对劲,浑身发痒,看样子我还真是个劳碌命。哼,不说别的,光凭这副对联,绝对能让本公子在士林的名望更上一层楼,当天那位东林党的老大也就是建了一所东林书院,写了这么一副对子,方名震天下的。如今,我只不过先丢了一个鱼饵出去,日后,别说一所书院,凭我的财力、物力、政治影响……

第609章 亮招

    李治点了点头:“嗯,不少,不过,骂俊哥儿你的,大都是那些个老儒生,年轻的大都是站在您这一边的,这两日,大唐日报可是天天都脱销啊,我府里边订的三份报纸,全给他们给瓜分得一干二净。不过俊哥儿,今天我可不是光是来你这儿溜达的,最主要就是父皇这几日一直在忙着处理政事,没法抽空,所以让我来问问你,你那上面提的考试改革到底要整么改法。不过,我父皇可没让我这么说,只是让我自个悄悄问问您,不过,我信得过俊哥儿,就直接把话给挑明了说。”

    我身形一顿瞅了李治一眼,大唐的科举制度,我已经插过手了,比如我婆娘的提议的科举糊名制,撰抄制,它们已经试用了两次,效果不错,不过,李叔叔看样子觉得还不够,好几次都跟老爷子提过,科举制度不能完全继承了隋朝的科举制就算完事,还得改进。

    李叔叔不让我爹来问我,而让李治来问,看样子,李叔叔希望这事能让我跟自己的徒弟好好地交个底,毕竟都是年轻人,我还是李治的老师,说话至少要比蹲我老爷子跟前自吹自擂随时担心挨揍要随便得多,很多话,我可以跟李治说,跟我的婆娘说,跟我的儿子女儿说,但是,在长辈跟前,总会有所保留,第一,出于尊重,第二,出于忌讳。李治这么一说,我倒还真不好随便便两句话把他给忽悠回去了。“这说起来,可就多了。不过,为师倒先要问问你,我大唐取士,为的是什么?为的是让这些考取了功名地士子继续做学问,还是想让他们为国家,为朝庭,为百姓效力?”我坐了下来,很严肃地向李治问道。

    “为我大唐江山社稷效力。”李治想也没想就答了我的问题。“嗯,很好,那我想问问。就打一个最简单的比方,一个县有百姓两万户。你去当了县令,你就得需要知道一个百姓一年需要多少米粮才能得心糊口。当地的水田有多少,旱地有多少,若是遭了灾害,需要多少粮食米面才可以救急,当地出产什么,缺什么……”十七八个问题全丢了过去,李治当下就傻了眼。吭哧半天:“俊哥儿,您说的这些个,治确实答不上来,可跟科举改革能有多大的关系?”

    -------------…

    我听了这话,不由得摇头叹气,这根墙头草还真是没长大。连这里边的道理都分辨不出来。李治似乎也有所悟,不过,他依旧是一副死脑筋:“俊哥儿。您说的这些,咱们大唐的常科不也还开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