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初唐-第3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万挚意复仇的百济大军与专门来乘火打劫的倭**队涌入金城之后,就再也没有什么能阻止新罗的覆灭了,王宫的三千禁军皆尽战没,新罗女王善德临死不降,举火**,百济王可不会心慈手软地放过与自己的国家有着数百年之国仇的新罗王室,新罗王室诸人或掳或杀,几乎连渣渣都不剩,而新罗的国都在十万如狼似虎的侵略者的暴行之下,变成了一座火焰之城。

    等大唐的军队指挥官收拢了大军,开到了金城之时,新罗那经营了数百年的王都金城早已变成了一片火海废墟。

    而百济王与倭国的军队也已然列阵以待大唐的这五千精锐,经过交涉,唐军收获的不过是新罗王室成员一具具早已冰凉的尸体。

    既然新罗王室的人都死绝了,唐军这个时候跟十万联军之间就失去了互殴的理由,毕竟,唐军可是在崇山峻岭之中冒着满天的风雪爬了几天才赶到金城的,这个时候,拿五千疲惫不堪的精锐跟刚刚灭了新罗,斗志正盛的十万大军对敌,实为不智之举,而百济同样也不愿意与大唐发生激烈冲突,于是,双方很有默契地退出了战场。

    洛东江以东,金城以下之新罗旧地被倭人所瓜分,剩下的那一份,自然落入了百济之后,王室灭绝了,国土也给吞了,毅立了数百年不倒的新罗就这么莫明其妙地倒在了历史车轮之下,覆上了尘埃。

    —————————————

    新罗,已经不存在了……李叔叔看到了最新的一份情报的时候,有些伤感地叹息道,诸将师皆尽默然,虽然站在大唐帝国需要发展的立场上,大伙心里边都巴不得新罗王室死绝,可收到了这个消息之后,李叔叔还是觉得有些难过,其他人怕也是想到了贞观十八年大唐进攻高句丽之时,新罗还曾经出兵三万,虽然那三万人连高句丽的汉州都没攻陷,不过也总算是帮了咱大唐一点小忙。

    况且论起高句丽、百济、新罗这三个国家来,让李叔叔最有好感的,非新罗莫属。十之**,怕还是因为新罗国主是个漂亮妞的缘由,我原本想把这个猜测告诉了身边的苏定芳,不过看到苏定芳的表情不咋的,转念一想还是算了,毕竟,人家苏定芳的婆娘也是新罗妞。

    陛下,新罗既亡,咱们也该考虑下一步棋该怎么走了。逝者逝矣,正应了一句老话,世事无常。李道宗这位宗室名将可没李叔叔那么多愁善感,在边上提醒了李叔叔一句。

    李叔叔微微颔首:嗯,是朕有些头昏了,呵呵呵,不过,这也应了小房爱卿的那句话,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友谊,有的只有永恒的利益,既如此,朕自然要为我大唐的利益而考量!诸卿,来来来,都来这儿,咱们好好瞅瞅,下一步该如何打算?

    李靖伯父轻轻地摆了摆头:现在是冬季,越往后越冷,虽然我大唐辽东精锐已经都有了棉衣渡冬,可是冬天在辽东之这苦寒之地作战难度太大,况且大军在这个季节也难以集结,非战之损必重。

    老臣以为,还是那句话,等,至少要等到来年春天,再作打算不迟。到了那时候,我大唐可从辽东道征集栗末人和降胡为前驱,而我大唐的水军精锐,依旧按原计划,由海路进击倭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李靖伯父伸出了舌头,轻轻地舔了舔嘴皮子,可就是这么个不起眼的动作,让我瞬间头皮发麻,那一瞬间,仿佛李靖伯父已经幻化成了一头饥饿到了极点的白额吊睛虎,绿幽幽的虎目正打量着跟前肥美的猎物,随时会扑上去,把对方给扑倒,咬碎猎物的喉咙。

第711章 生是苏家人,死为苏家鬼

    李靖伯父的计策一出口,诸人皆尽称善。当然是个善策,既消耗了降胡与栗末人的人口,又能有人在前边当炮灰打头阵,而我大唐陆军只需出动两到三万大军,配合上数万仆从军,干掉百济,把爬上了半岛跳骚蹦达的倭国蟑螂赶下海,绝对是三个手指捏田螺,稳拿!

    “伯父大人言之有理,不过最大的问题是,出兵必有先后,我们应该先朝谁动手,是步骑先动呢?还是水军先动?总得先有个方略才是。”我也忍不住插了句嘴,没办法,谁让我是武研院的头头,战争一旦发生,武器弹**的供应就肯定不会像现在一般地按照顺序来进行供应。不管怎么打,武器的装备动输问题首先得解决,在我的心目,一向是火炮至上理论,在这个年代,如果大唐百战精锐能与火器部队配合好,怕是把全世界踏在脚下都没问题。

    李靖伯父没有答我的问,只是歪头望向李叔叔,毕竟李叔叔蹲在这儿,总指挥的名头自然落到李叔叔的脑袋上。

    李叔叔的手指头在沙盘地边框上敲击了好一会,才缓缓地道:“依朕看来,若是我大唐先击百济与新罗旧地的倭人军队,毕能胜之,但是,百济若溃,必退往倭地,这样一来,我大军后期对倭地之战,时间就必须会拉长,于我大唐的后勤不利。”

    “陛下之言甚善。”张亮这位水军总领赶紧挤到了李叔叔的跟前拍了记马屁。“陛下,臣以为,就由水军先动,我大军经由山东半岛成山角渡海沿半岛而下。先取儋罗岛,然后于筑紫岛登陆,倭人自乱也。”

    “唔。张卿之言也有道理。水军先动,也有好处,不过依朕之所见。不若我大唐水军据了儋罗岛之后斜行东北。进行横切,据半岛与倭地中间的津岛,断倭地与半岛之间的联系。我大唐步骑再由汉州挥师南下,就算是倭人想再由倭地出后而援,必须无望矣。且我大唐数万水军精锐也不是瞅着玩地。前,可击洛东江之敌。后。可直取筑紫、大倭丰秋津岛。”李叔叔唾沫横飞地拿手在沙盘上一一进行着指点半加以说明。我瞅了半天才看出来。儋罗岛就是后世的济州岛。而津岛就是对马岛,至于筑紫岛是九州的古称。而边上地伊豫之二名岛是四国岛。至于大倭丰秋津岛就是本州岛。

    “陛下这一招比微臣之策更加绝妙,臣佩服。”张亮很是心悦诚服地朝李叔叔恭手为礼道。李叔叔笑得都快显现酒窝了。扶起了张亮。“朕的想法,不过是灵机一动尔,呵呵呵,诸卿觉得如此布置如何?……”诸位将帅皆尽称善,算是把对百济和倭国的战略大方针敲定了。

    “好!”李叔叔拍了拍巴掌,提高了音量:“既然如此。就这么着吧。至于主帅之选。先等等再说吧,咱们现在做地这些事。毕竟都是私底下地。等事态明了之后再作定论。百济既然给了咱们开战的理由。不把他跟倭国一道给平了,还真对不起自个。”李叔叔非常痛快地进行了拍板。

    李靖伯父击掌感慨道:“若是能一战而定百济与倭地。我大唐以东之地,再无忧患矣,哈哈哈……老臣在些先恭贺陛下。愿我大唐帝国万胜!”“大唐帝国万胜!”我等自然专心致志地向李叔叔表达我等臣子的敬仰之情犹如涛涛江水。而这个时候,第一份从辽东传来地加急军报才刚刚呈入皇宫……

    军报终于赶到了长安,自然,李叔叔就必须根据军报里所呈述的军情作出相应的表达。第二天一大早,李叔叔就下令让所有在长安地各国使节赶到朝会大殿之上,李叔叔,这位大唐帝国的皇帝陛下粉墨登场了,拿起了昨天半夜收到地军报,愤怒而显得克制地声音把军报地内容诵读了一遍。

    “……朕怎么也没有想到,百济竟然会因失子之私怨而举国入侵新罗,还妄然与倭人联合,以图灭新罗之社稷,实在是今朕生气。”李叔叔阴着脸,把军报掷于地面,殿内中官自然小心地把军报拾了起来,往下传递,这下子,还不知道任何国内情况地百济使节和新罗使节顿时傻了眼了,互相瞅着对方,也不知道是该窜倒殿外抄块板砖来跟对方干上一架呢?还是该向李叔叔拍胸口保证没这回事。

    “陛下,新罗人竟然刺杀我国王子,还望陛下替我百济作主啊!”百济使臣心思倒也灵动,赶紧先跳了出来,争取站在道义的制高点。

    新罗使节自然也不甘示弱:“陛下,其中之缘由,尚未明晰,还望大唐皇帝陛下为我新罗作主彻查此事,小臣以为,我新罗绝不会干这等龌龊之事,戳其王子,除了泄私愤,我新罗能有何好处?!”

    这份军报很简单,只是把两国来使传到岑文本那里的消息公正地重述了一遍,没办法,想来新罗灭国的消息怕是还在道路上狂奔。

    李叔叔,摆出了一副虚心听讲地模样,两国使臣一个劲地发挥着口才,从呈述各自地观点转变到最后的相互攻击,然后其他属国地使节也插嘴进来,发表着各自的看法,把朝堂之上吵得乱成了一锅粥。

    李叔叔装死蹲在龙榻上看戏看了近一柱香之后,终于受不了了:“够了!这里是我大唐朝会之所,不是任尔等喧哗之地。你们吵吵嚷嚷成何体统?!”

    “臣有罪!”一帮子吵得起劲地使节和帮腔的官员们赶紧向李叔叔对自己地失礼行为表示报歉。“此事,不管如何?我大唐既然为尔等蕃国之宗主,自然要秉公处置此事,百济国主虽有丧子之痛,可怎么也不能这么干,发举国之兵,攻伐他国,这成何体统,我大唐既为宗主,自然会给你们做个公断,可是百济国主之行径,实在是令朕失望啊……”

    李叔叔望着百济使节的脸色越来越阴沉:“更令朕生气的是,百济国主竟然还敢联合倭人,他义慈倒底把不把朕放在眼里,把不把我大唐放在眼里!”李叔叔最后两声厉喝,让整个朝堂噤若寒蝉,百济使节更是脸色惨白,伏地向李叔叔请罪。“请大唐皇帝陛下息雷霆之怒,我主此事小臣没有收到任何消息,尚不敢枉测,不过,我百济一向对大唐恭敬,我主亦对大唐从不敢违,还望陛下先查明事情之缘由,再作论断。”

    谁都知道,狂妄到无知的倭国已经被大唐例为了头号打击对象,而且伟大的、英明的大唐帝国皇帝陛下已经下令,将倭国列为了必征之国,而百济竟然还胆敢去跟倭国蹲一块去掐别人,落谁的眼中,这都是百济自己活腻了找抽。

    李叔叔最后虽然没有最终地下令决断,但是李叔叔还是义正言辞地对百济与倭国的不正义行为大加抨击,并表达强烈的愤慨,和保持使用武力维护属国利益、维护大唐宗主国威仪的权力。

    紧接着数日,一封又一封的军报,让新罗使节原本轻松的嘴脸越来越哭丧,而百济国使节的嘴脸也同样很哭丧,新罗使节是为自己的祖国面临的危难而感到悲观,而百济国的使节则是为了大唐皇帝陛下越来越旺盛的怒火而感到战栗。

    贞观十九年十一月初,当一封写着新罗国灭,王室血脉尽绝的军报在朝堂之上宣读出来之后,新罗使节崔永白眼一翻,直接昏倒在了大殿之上,而百济国之使节也已心丧若死,李叔叔愤怒的咆哮声在整个大殿里边回荡着:“义慈小儿,安敢如此,新罗对我大唐一向恭顺,若尔百济亦是数百年之友邻谊邦,尔国举兵问罪倒也罢了,可朕怎么也没想到,义慈胆敢灭新罗之社稷!不把朕放在眼中,实在可恨,实在可恼……”

    李叔叔说唱表演俱佳,奥斯卡绝对也能拿个男主角的小金人,我跟裴行俭这时候也没了开玩笑的心情,小声地安慰着苏定芳。“我说定芳兄,您也别哭丧个脸,跟死了爹娘似的,嫂子嫁了你,这俗话说得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嘿嘿嘿,您莫瞪小弟,小弟不也就打个比方,大嫂也已经是大唐人了,所谓生为苏家人,死为苏家鬼,总不能为了这么丁点小事跟您闹别扭吧?”裴行俭劝慰人的本事实在是让我汗颜,这话我听得都想抽他两大耳括子,何况于身为当事人的苏名将兄。

第712章 狮子的劝戒

    苏名将兄给气的直鼓胸肌,两眼差点就朝裴行俭喷出了火焰。“少给老子添堵,娘的,要不是在朝会上,老子不捅你两刀才怪,新罗绝不绝关老苏屁事,不过眼下,你嫂子有了身孕,这些消息,我正犯愁怎么瞒住她,可不能让她在这时候出啥万一,老苏还等着抱儿子呢。”

    “啥?我说定芳兄,您可真是可以的,成亲没一年呢,都有了后了。不过你也太不仗义了,喜事儿都这么眶着兄弟们!莫非你怕咱们兄弟还能把你给吃穷了不成?!你可别忘记了,你的事儿还是小弟给帮忙的,咋的?把咱们兄弟都外外人了?!”我愤然地朝着苏定芳道。

    苏定芳这下没言语了,赶紧挤出个笑脸:“哎哟,俊哥儿你这话可太见外了,我这不是这两天给家里那婆娘闹心闹的吗?老苏啥人,再怎么的,也不能委屈了兄弟们是不?就这么说定了,明儿个,老苏请客,大伙全上望江楼。”

    “这还差不多。对了定芳兄,你猜猜,这回的主将会是谁?”我方自转怒为喜,凑苏定芳跟前嘀咕道。

    苏定芳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满有经验地道:“怕是江夏王殿下吧,我朝三位名帅,李绩大人去了剑南蹲着,剩下的也就是李靖老大人与这位宗室名将了,李靖老大人年纪已经七十开外了,做主帅怕是不成了,而那位辽东道的薛万彻薛大将军你们几个也知道那位将军的德行,每仗不是大败,便是大胜,如此极端之人。用以为帅,怕是不妥当,至于你那位岳岳父大人,怎么的也得比殿下差点。”

    苏定芳的分析很对,程叔叔是一员名将,也是悍将。不过,在用兵方面,却实要差李道宗和李靖一筹,要知道,李靖这位大唐军神几乎就没听说过有什么败绩。至于江夏王李道宗,用兵一向求稳。但也不乏进取地锐气。

    “定芳兄,咋不说你自个?”边上裴行俭递过来这一句话。得到的回答是我跟苏定芳齐齐的两对白眼。“老家伙们都在,哪有咱们这堆年青俊杰的份,想自个领军作战哪,怕是等咱们的孩子嘴上长毛了再说。”苏定芳很是惬意地把自个归类为一位大年年青俊杰,我在心中暗暗鄙视,这家伙都三十老几了,还跟我们这一票人混一堆。根本就是老豆腐翻脸。装嫩的主。同样,蹲在边上的裴行俭也用目光对苏定芳的言行加以鄙视。

    这个时候。被掐人中掐的都快出血的新罗使节已经苏醒了过来,伏地痛哭,以头抢地。希望李叔叔能申张正义,发大军灭百济,为新罗国和新罗王室报仇血恨。

    “……小臣愿意肝脑涂地,以为前驱,灭百济,报我家国之仇,更报陛下之恩泽。”新罗使节悲凉无助地凄嚎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对新罗悲惨地命运而心有戚戚,李叔叔拔身而起,一脸沉重地走到了这位新罗使节的身前,扶起了这位国破家亡地可怜人。

    “卿之忠勇,朕心甚慰,你且宽心便是,我大唐既为宗主之国,定然不会眼看着新罗遭此无妄灭国之祸,来人!”李叔叔很帅地一转身,目光严厉得如同两柄横刀,直刺百济之使。“将百济国之使节一干人等没入大理寺,待朕的大军,拿到了义慈小儿,再一同问罪!”李叔叔大手一挥,早已候在了门外的禁卫们齐声应诺,大步冲出了大堂之中,凶神恶煞地架起徒劳挣扎的百济使节就往外拖去,我望着被拖走的百济使节,心情愉快地咧了咧嘴,可怜的孩子,这下跟倭国的使节能凑成一对了,一块儿抱着哭吧,相信过不了多久,你们地国主们,也会跟你们蹲一个窝里,一起扯嗓子唉嚎。

    李叔叔出于对这位忠勇地新罗使节的安慰,封其为大唐正六品地朝议郎,赐金鱼袋以示奖励,很自然地就把新罗的官员自动地划归到了大唐王朝的政治机构系列以内,这也是李叔叔发出地一个信号:新罗王室既灭,其地也被百济倭国所瓜分,那么就代表,新罗国已经不会再有复国的可能。大唐为新罗报仇,也就是出于宗主国的责任和义务。

    李叔叔最后下达了旨意,宣告百济与倭国两个同流合污之国的无数罪状,认为他们这是对大唐宗主国身份的挑衅,对大唐军威的轻蔑,等待他们的,将会是大唐涛天的怒火与雪亮的长刀。

    同时,一帮属国也都相续表达,向李叔叔表达了他们对大唐的敬仰之情,并且对大唐帮助弱小,打击恶势力的行为而感到十分的激动与拥戴,不过,有些国家的表情就不咋样了,比如吐蕃、西突厥还有好几个兵强马壮的属国使节,吐蕃可是整天都对着周边的诸国一直在流着口水,总在盘算着是该咬对方的脖子还是咬腿,其余的西突厥等也差不多,随时都想咬向边上的弱小国家。

    可眼下,百济与倭国的行为已经触动了大唐的底线,李叔叔下达的旨意同时也是在向周边的几个强大的,极富野心的属国表达了某种意义上的警告,就像是一头不怀好意的雄狮剃着牙,正在慢条斯理地劝戒一只饥饿的,嘴里正叨着一只小鸡仔的黄鼠狼:乖,你要听话,别动不动吃这些可怜的小鸡仔,他们可都是我罩着的小弟,要是你吃了,我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