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途-第4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极,当然希望我们为他们奔波,但是,我们没理由跟着他们跑业务,有人甚至怀疑,我跟邮政部门私下有什么利益分配,才逼他们去忙这种份外工作。”

杨晓丽笑了笑,说:“你私下有没有利益分配?”

老副部长说:“没有,绝对没有,我搞了这么多年党报党刊征订工作,绝对没有得到过邮政部门的任何利益。”

杨晓丽说:“既然,没有,你为什么那么紧张呢?为什么不履行一个副部长的职责呢?难道他们还敢不听你的?”

老副部长说:“老实说吧,大家不仅有意见,而且意见还很大,如果单靠我布置他们干,他们也动,但只是应付应付做做样子,没有效果。以前,都是常委部长亲自下的指示,他们才不得去完成任务。”

杨晓丽说:“那现在,我先说通我的思想,都市场经济了,为什么还搞硬性摊派给我们下硬指标?为什么还要我们的干部跑前跑后忙征订?你搞了这么多年的党报党刊征订工作,你来说服说服我!”

老副部长说:“我那有这水平?那能说服得了你!”

他说,其实,我自己也不通。

他说,那年,陆副部长刚当副部长的时候,我就想把这项工作移交给他。他年青有冲劲,但他死活不接,我是没有办法,才又干下去的。

他说,这项工作,可以说是思想通要完成,思想不通也要完成。我到下面去发动,也是这么对他们说的,我说,订党报党刊是死任务,就象是搞计划生育一样,不完成不能。

杨晓丽笑了,说:“你这比喻不对。计划生育还有一票否则权,不征订党报党刊,我们能奈何人家什么?”

老副部长说:“是啊是啊!我们这样硬性要求人家,还不能向外说。其实,人家也是给面子我们才征订的。有时候,我们的面子不够,还要常委亲自打电话。”

杨晓丽真没想到会有这事,以前,在市县当副市长的时候,也听到一些单位埋怨每年要化多少钱征订报纸,当时自己还说,你们不订就是了嘛!既然订了,就不要到处乱说。现在,她才知道,原来是这么回事,表面说不准硬性摊派,私底下却下死任务,当成是一项政治任务要下面坚决执行。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站在什么立场就要说什么话,坐那个位置就要干什么事。不管杨晓丽思想通不通?你也要干,你还要装着思想很通的样子,跟人家讲大道理,讲征订党报党刊的重要性。

下午,杨晓丽便召开了一个党报党刊征订工作的紧急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市委办的一位分管党报党刊工作的副主任、宣传部科长以上干部,邮政部门副职以上领导。会议由杨晓丽亲自主持,邮政局长通报征订的情况,然后,由大家分析研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大家有什么好的对策。

杨晓丽有杨晓丽的工作方法,她要大家一起研究,一起商量出一个具体对策。照抄上任的作法不是她的风格,即使要按上任的作法去做,她也要走一条民主商议的程序,然后,再进行一些修改,这就成了继承,而不是照抄。

她说,大道理我就不说了,情况怎么样?大家都听了邮政局长的汇报,形势不容乐观。今天,我还接到了地级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的电话,他对我们的党报党刊征订工作非常不满意。

她说,往年,各区市(县)情况都一样,一开始,大家的征订工作都不理想,经过努力,进度才上去了。但是,今年形势却不一样,其他区市(县)势头非常好,有的地方已经基本完成任务,有的也任务过半,只有我们江边市,任务还不到三分之一。

只要有利于自己,有利于工作,什么话都可以说。

杨晓丽继续说,因此,今天召集大家开这个紧急会议,主要是分析原因?为什么其他区市(县)都上去了,我们江边市却落在后面?我们过去的方式方法对不对头?这很值得探讨。不能否定的一点是,其他区市(县)走的是一劳永逸的路,只要按这条路走,年年都不用化太大功夫,而我们江边市,以前走的是一条急功近利的路,只考虑当年,只考虑目前完成任务,却没有从长计议,所以,年年都要从头来,年年都要化大力气。

杨晓丽说,今天这个会,希望大家能从有利于工作考虑,多想好点子,多想新办法,争取为江边市征订党报党刊工作,找到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法。

她不仅说清了会议精神,而且,还巧妙地把前任给否定了。既然征订党报党刊工作滞后,这与前任的工作方式方法无关吗?

(连更新都不稳定,真就别写书了!)

第九三六章党报党刊

市委办副主任和几个副部长是不急着发表意见的。邮政部门那边也不发表意见,说什么?说困难吗?当然不能说,人家要帮你们扩大业务,就是有再大的困难也不能说,多少有想吓跑人家的意思,说没有困难吗?又不实际,更不能否定以前的作法,因此,不发表意见为妙,倒是那几个科长都觉得不应该揽这任务,都急着发表自己的意见。

有人说,我们的工作总强调要从实际出发,但是,征订党报党刊工作就有点不切合实际。机构改革进行了无数次,机构越精简越少,人员也越来越少,但是,征订报纸数却每年不断增加,我们叫谁去订?现在有一个普遍现象,在单位征订的是党报党刊,单位给我们私人也征订党报党刊,上班已经看了党报党刊,家里那份党报党刊其实是多余的,是浪费的,有这个钱,还不如给我们另订一份报纸。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有一户人家,四个大人,父母是退休干部,儿子媳妇也是机关干部,单位为了完成党报党刊的征订给他们订了同一样的报纸。每天四份报纸塞在信箱里,你叫人家怎么看?

有人说,我们也知道征订党报党刊,不能只局限于党政部门、机关干部,但是,我们现在的企业体制跟以前不一起了,国营企业、集体企业大多数都转制了,取而代之的是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这些企业,我们怎么要求人家多订党报党刊,人家认为订个三几份也就够了,我们再要发动人员,别说不让我们进企业的门,就是让我们进了,就是把我们当机关干部,有别于那些上门的推销员,人家搬出不准硬性摊派订书报的规定,以子矛攻子盾,更让我们难堪。

有人说,现在,我们的党报党刊天天都喊市场经济,天天都教育我们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但是,他们自己怎么样呢?他们自己有没有按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他们办报刊有没有考虑到读者?如果说他们也考虑读者,那只是考虑到党员干部这个层面,有的甚至只是考虑到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层面。有的报纸十数年一成不变,总是那副老面孔,别说群众不看,就是党员干部也未必看,作为宣传部的干部,不看这份报纸可能还不称职,但说老实话,又有几个人看?报纸怎么拿回来的,又怎么堆放在那里。

几个科长便哄地笑起来,显然,大家都知道是哪份报纸。

有人就说,党报党刊应该改版,应该贴近生活,应该少点官气,多点民趣。

有人就说,党报党刊不能依仗自己姓“官”,只是单方面要求基层宣传部门想办法扩大征订范围。

有人就说,办报成功的例子不是没有,有的非党报党刊,一纸风行,但是,他们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也不见得比我们的党报党刊弱。

会场有点乱了,有点声讨的意思。

杨晓丽敲了敲桌子,很严肃地说:“谈到哪去了?叫你们研究对策,你们却提困难,叫你们想办法解决自己的问题,却跑去指责党报党刊了!”

她说,这些是你们操心的事吗?你们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完成任务,如何完成上级下达的征订任务指标?发牢骚没有用!

她心里想,我就愿意吗?我就想去干这项工作吗?难道我就不知道不切合实际吗?不知道这么订报订刊有多浪费资源吗?

杨晓丽说:“你们是宣传部的干部,征订党报党刊是你们的职责,你们都那么多牢骚还怎么做好工作?也不怕其他单位的领导听了笑话?今天这些话,到这里为止,大家主要研究如何应对,如何更有力更切合实际地做好征订工作。”

老副部长说:“我想,目前扩大征订范围还不实际,还是按往年范围,按往年的作法,每个科室分派任务,划定具体负责的单位,一个单位,一个单位落实。每个科室这阵辛苦一下,到各单位去跑一跑,直接找一把手,死磨硬泡也要把任务完成。”

杨晓丽说:“还是老套套行得通吗?”

老副部长愣了一下。

杨晓丽说:“要找到真正的解决办法。首先,我表明自己的观点,征订工作一定要完成,但是,要我们的科长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跑不行,这像什么话?为了征订几张报纸,要我们的科长厚着脸皮上门求人,这和那些推销员有什么区别?以后,我们宣传部还有什么威信?以后还怎么指导下面开展工作?”

她这段话很得几位科长的心,他们又议论起来:有人说,我们宣传部虽然是没钱单位,但走出去人家也给几分面子,不要搞得我们连面子也没有了。

有人说,春节就要到了,每年春节又要开始了,我们又要组织协调其他单位开展春节文娱活动,人家看我们原来是那几个死皮赖脸来搞征订报纸的人,谁还听我们的?

其实,杨晓丽一听老副部长要各科室上门发动征订党报党刊的时候,就已经想到这个问题,宣传部的干部,说什么也是市委机关工作人员,每年要下去检查基层,每年要组织协调基层开展无数项活动,如果不维护他们的自身威信,谁还听你指挥?不能什么事都要部长亲自出马吧?

陆副部长提出了他的意见。他说:“一直以来,我对采用上门征订是有看法的。老部长负责这项工作,工作进展不理想,心里急,想尽快完成这项工作,不管负出什么代价,采用什么方法,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也要考虑方式方法,不能硬搬邮政部门的作法,不能把我们的科长干部与邮政部门的员工等同起来看待。”

他说这话的时候,老部长和邮政部门的人脸色都不好看,然而,其他人都觉得,他说到了点子上。很显然,这种上门征订完全是邮政部门的工作套路,邮政部门的员工上门是职责所在,是提高优质服务,宣传部的科长干部上门多少就有向人下跪的意思了。

陆副部长继续说:“我认为,各科室有个明确分工也是必要的,这样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但我们未必就要上门。其实,我们的科长们在机关工作了那么多年,对各单位的一把手基本都有些交往,彼此都认识,只要打个电话说清道理,邮政部门的同志再及时跟踪,上门征订,也会达到同样的效果。”

老副部长提出反对意见,说:“这不是加大力度,反而是削弱了力度。”

陆副部长说:“你听我把话说完。”

他说,我们几个副部长也按分管的科室进行一下分工,如果,科长这个层面解决不了,再由副部长解决。真到我们这个层面不能解决的,再由常委解决。我想,真要上交到常委那个层面,这个单位一把手也太不会做人了,钱又不是自己的,订几张报纸还要常委督促?

几位科长当然拥护这个办法。

有人说,行,这个办法行!打打电话,多少还有点下指示的意思。

有人说,只要不上门,多打几个电话也没关系。

有人说,只要不把我们与邮政部门的员工等同起来,干什么都行!

杨晓丽问市委办副主任和邮政局长:“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他们都摇摇头。

市委办负责的是各镇的征订工作,看似量大,其实工作并不复杂,十个八个镇,一轮电话给镇委书记就解决得七七八八了,再派人下去跟踪,也不一定就专门谈征订报纸的事,即使专门谈这事,那也是一件大事,每个镇的任务数三几百份,谈起来也大气。因此,他们的工作方法和宣传部不一样。那副主任也没必要说什么。

邮政局长当然有意见,正像老副部长说的那样,这力度显然是削弱了,有宣传部的人和邮政部门的员工一起上门征订,效果必然比邮政部门单独上门好得多。但杨晓丽反对这种作法,他知道自己说什么都没用。

杨晓丽说:“既然大家没什么意见,也没什么更好的办法,这事就先这么定了。大家不要以为不上门了,就不关心这件事。征订党报党刊的任务一定要完成,这一点不能含糊,回去后,一定要更加负责。”

会议结束后,最开心的应该属那几个科长。要知道,这口气他们忍了好多年都不敢说啊!

因此,他们都认为,杨晓丽维护了他们的尊严!

第九三七章手谕

杨晓丽没有想到,地级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担心她思想认识不到位,会不重视征订党报党刊工作,专门打电话给老江书记。这天,老江书记便把杨晓丽叫到了他的办公室。

因为刚开了有关征订工作的会议,会上又否定了过去的作法,杨晓丽开始还怀疑是老副部长搞的鬼。接到老江书记的电话后,杨晓丽先责问老副部长:“你是不是对今天的会有看法?”

老副部长一脸茫然,说:“没有啊!你说的完全正确,杨晓丽说:“有看法为什么会上不提?有事情为什么不内部解决?一定要捅到老江书记那去?”

老副部长忙为自己争辩,说:“没有啊!我没有啊!”

他说,这点小事,我怎么会捅到老江书记那去?就是再大的事,我也不会捅到外面去!

他说,开完后,我到各个科室走了走,发现大家都很高兴,很拥护你的作法,回来我想了想,你说的也对,我们的科长的确不能像推销员一样上门搞征订,我们宣传部的确不能搞得那么没丢人现眼。所以,我也觉得自己原来的作法很有问题。

老副部长说的是心里话。开始,他是多少有些不服气这个比自己年青二十年的女常委的,经过这大半年的接触,他发现,这可是一个强悍的女领导,干什么事都很要强,总要求下属按她的指示去办,如果,你稍有怠慢,她心里就给你记着一笔帐,说不定哪一天就跟你算。征订党报党刊这事,他就体会到了,她一点面子也不给他。他没必要再跟她斗,都快退休的人了,只想和和气气过了这几年。

杨晓丽问:“老江书记怎么就关心起这事呢?以前,他也经常过问这个事吗?”

老副部长说:“好像没有过。”

杨晓丽又问:“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老副部长说:“我也不清楚,不过,老江书记这么重视应该是好事。我们可以如实向他汇报情况,也让他知道,我们下面做了多少工作,遇到了多少阻力。”

他几乎是讨好似地说,越是有困难,阻力大,又能完成任务,这才体现出你杨常委领导有方。

这时候,他们正在去老江书记的办公室,下了电梯,却碰到了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本来,他脸上还平静,见了杨晓丽和老副部长,脸上的肌肉却绷紧了,看着老副部长问征订党报党刊是怎么回事?你们是怎么分配任务数的?我们组织部就算每个干部人手一份,也完成不了任务。

杨晓丽当然不清楚这些具体事,也看着老副部长,等他解释。

老副部长说:“一样,我们也一样。”

组织部长又追问道:“一样吗?我看不一样吧?你们宣传部的任务数才是我们的三分之一。”

杨晓丽也问老副部长:“这是怎么搞的?”

老副部长毕竟见多识广,在两个常委的追问下还能镇定。他说:“情况不一样,编制不一样。”

他也看着组织部长说,你也知道我们宣传部有多少人,编制本来就比你们少,任务数比你们少也很正常。我们在职干部才十几人,但任务数是二十多份,各科室一份,每个在职干部一份,退休老干部也人手一份。

他说,如果,也按这个要求给你们组织部下任务,你们的任务数应该还不止现在这个数。

组织部长怎么也没想得到老副部长会这么答他,会这么一副笑脸地答他,气得鼻子都有点歪了。

杨晓丽马上清醒过来,知道是怎么回事了,组织部长这番话是针对她来的,是要她承认在征订党报党刊工作中,宣传部出现了差错,要宣传部减少组织部的征订数。她笑了笑,对组织部长说:“如果,你再给我二十个编制,我们订阅的党报党刊会比你们还多。”

这么说了,她便大步向老江书记办公室走去,还不忘甩下一句话,欺负人也不看对象!

组织部长和宣传部长虽然都是市委常委,表面看级别是一样的,但就实权来说,宣传部长是稍逊组织部长的。或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组织部长才会责问老副部长责问杨晓丽,又或许是这个原因,杨晓丽才更介意他的责问,既然宣传部在订阅党报党刊工作中以身作则,你就没权来责问我。

老副部长赶上来的时候,杨晓丽说:“组织部的任务数要加码?像宣传一样对待。没理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