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途-第8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前,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洪常委是一个干实事的人。

领导器重的人大致有几种,一种是信得过的人,比如像黄这样的人,彼此交情长感情深知根识底,李向东不管担任什么职务?不管到哪里?只要想到需要人帮忙,就会想到他。一种是老黄牛式的人,不管你让他负责什么工作,他都能尽心尽力去干,而且,还干得有模有样。再一种是溜须拍马的人,懂得讨领导欢心,好事未必干得成,干坏的事却不少,但领导还是开心,还是觉得这人有能力有水平。

李向东想,洪常委是不是属于第二种人?这种人领导未必最信任最喜欢,但领导乐意让他去做事放心让他去做事,而且,你还不用太多顾虑他的情绪,考虑在某些方面怠慢了他。每一个领导都希望手下有几个这样的人,却放心让他去干实事,又不需要给予他多少回报,他们似乎更热衷于在干实事中很到一种满足。

他想,如果,洪常委是这样的人,前任书记器重他也情有可原,李向东到任后,他又主动靠李向东的岸便也顺理成章,他想到的并不是自己能得到多少好处,而是希望能有机会干一两件实事!

第1802章秘密行动

李向东太需要这样的人了。

目前,急着向李向东靠过来的大致应该有两类人,一类是像冯玉如这样不得志的人。领导变了,环境变了,也希望新一届领导对自己的看法也有所改变。这类人不是没有能力,但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毛病。你能做事,为什么前任不器重你?至少你也做了前任不喜欢的事。李向东自认为自己也是一个能干事的人,但以前每每经历挫折每每领导不赏识,多是自己犯错的时候。一个能干事的人,领导不会不喜欢,领导就算不把你提上去,也不会把你压下来。一类便是像洪常委这样的人。这类人把官场看得很透彻,他能干事,又知道该怎么干事为谁干事。如果说,这类人已经是成熟的官人,是一点不过分的。

在官场,不是老百姓叫好的事都能马上干的。

老百姓希望所有需要干的事一下子都干好,明天一觉醒来,太阳升起的时候,这世界就变得非常美好!

但这实际吗?饭还要一口一口的吃!一口吃不出大胖子!性急喝不了热粥汤!老百姓也懂这个道理,但真正运用这个道理的时候,他们又忘得干干净净了。如果,一个官人也把这道理忘得干干净净,他的境界就太普通了。

那么,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就决定了你的思想成熟不成熟。你希望干的事也必须是领导希望干的事,领导让你干你就干,领导不让你干,你可以争取可以向领导提出你的建议和看法,如果,领导不采纳还是不让你干,你就只能保留意见,就只能放下你很想要干的事,去干领导叫你去干的事。

在这一点上,冯玉如就显得不成熟。一旦李向东发挥他的作用,还要时不时留意他会不会再犯以前的错误?今天,他按你的要求做了某一件事,明天,或许又会自以为是地去干某一件你不想要他干的事。

而洪常委却是围绕着领导去干事的,他是在领导的指挥下,发挥他的能力和水平,当然,他也会有自己的观点,但未必会固执地坚持,只要领导拿定主意,他就能弃舍自己的观点,按照领导的思路去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每一个领导都希望自己手下拥有大批这样的人干实事的人。

当然,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某种局限,如果,领导有眼光想干实事,就能干出老百姓急需要干的事,如果领导有某些杂念,可能就会干出一些有碍于地方发展的事来。这是怎么用人的制度问题,不是一时半会能够解决的问题。否则,怎么会有“一个好领导造福一方”的说法?

李向东看着洪常委,心里暗暗高兴却不露声色,问:“你怎么着手查其中的黑幕,怎么打击赌球风?”

他还要进一步了解洪常委,他不能只是因为洪常委有这么个看法,就认定他真心想要帮自己干实事,他还要知道洪常委的作法,既然,你向我提出这个问题,你不可能没想到解决的办法。你怎么解决?你解决的办法实际不实际能不能用?是暂时想出来的,还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这非常关键,你是假心假意,还是诚心诚意?一眼就看得出来。

洪常委说,我个人的意见是,这事牵扯面大,还是先秘密行动为好,不宜按传统的作法搞人海战术,一开始就大张旗鼓动全民动员。这么做,只能打草惊蛇,还没真正行动起来,各种阻力和压力就蜂拥而至。我不是不相信你李书记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而是不希望你一到东江市,就要承受来自上下左右的压力。既然是查,就需要不动声色,就需要被查的对象不知情。搞得大张旗鼓,那些人会躲避风头,私底下串通想好应对的办法。

洪常委说,我不主张把所有参与赌球风的人都查个水落水石,这不实际,涉及的人太多,搞得人心惶惶不利于稳定。我主张杀一儆百,查出一两个,严厉处罚,该撤职就撤职,该判刑就判刑。到那时候,证据确凿,就是有人想要阻止想要施加压力也不得不有所顾忌。

洪常委说,我们再借势对球赛市场进行规范管理,推动排球运动健康有序发展。我更注重这一点,我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这个结果,还球迷们一个公开竞技的球市,而不是要查谁做掉谁。你刚到东江市,出现大批人员落马对你也有影响。虽然不会把他们的**算在你的帐上,甚至于,还会夸奖你强硬铁腕,但毕竟还是会让人对你有一种望而生畏的恐惧。

李向东对洪常委的顾忌打消了一半。他的目的是李向东非常认同的,在保证稳定的情况下,查处打击赌球风,不是为了作掉谁,也不需要扫除一大片,更注重于排球运动健康有序发展。他的作法是李向东非常赞许的,不动声色,不制造麻烦,一旦时机成熟,证据确凿再采取公开行动。他的考虑周全也是李向东感到放心的,他为李向东减轻了有可能来自上下左右的压力,同时,也消除了各种猜测,至少李向东并不是利用打击赌球风否定上任,清除上任的党羽。

而且,更让李向东兴奋的是,洪常委的作法与他来东江市前的想法不谋而合,通过这次查赌球风,重点查断桥事件的**人,把这些人拉下落马送进监狱。

李向东问:“有没考虑过,由谁协助你来查这起赌球案吗?”

他知道,洪常委不可能亲自查案,必须要有具体办事人,或公安或纪委。

洪常委笑了笑,说:“最好不是常委局长。”

他像是担心李向东误会,马上又说,我只是从有利于工作考虑。他也是常委,由我负责这项工作,他可能会有看法。李向东说,这件事,在查出结果前,我们这个层面,只有你我知道。至于公安由谁负责,我们再考虑,当然,还是由你物色人选。他不想太早把强哥推出来。

洪常委说:“我只要十个八个人就够了。”

李向东说:“而且是靠得住的人,守得住秘密的人。”

洪常委似乎早就准备,说:“强哥怎么样?公安那边由他负责,公安的人也由他定。”

李向东并不急着表态,问:“说说你的理由。”

洪常委说:“强哥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早几年,因为没能当常委局长,并不是因为他的能力,但考虑到他的情绪,还是让他担任了公安局的政委。”

他说,虽然,他与常委局长有分歧,但在这件事上,我倒觉得,正因为他们有分歧,让他负责反而有利。至少他不会向常委局长汇报。如果,让某一位副局长负责,我们不要他汇报,他可能也会偷偷汇报。

他说,我认为,越晚让常委局长知道越好。

李向东再次问:“你这么多顾忌真没有其他原因?”

洪常委说:“真没有。完全是为了更有利于工作。”

他说,他这人很小气,如果知道你让我负责这事,又动用他的人,我担心他会做些小动作,不让抽调的人全力投入。

李向东这才说:“就这么定吧!强哥那边由你通知布置,让他根据赌球风的特点制定一个侦查方案。哪一天,我们再碰头,一起商量从哪入手。”

他心里已经很清楚该从哪入手,但他还不能明说。他还要弄清楚,断桥事件有可能会涉及到什么人?你怎么就敢担保不会涉及到洪常委?

第1803章九人排球

李向东去看了一场球赛。看球赛前,他要文仔了解一下,交通部门有没有球队,球队水平去到哪里?他要文仔了解这几年,交通部门的领导班子有没有调整过?换言之,就是断桥事件可能涉及的人有没有调离交通部门?当然,即使交通部门有球队,领导班子的人员没有调离,他们也不一定就会参与赌球,不一定就能抓到把柄。不过,这些表面情况总得弄清楚,更深入的事情就应该由强哥他们去查了。这就是说,李向东可以不把借打击赌球风作掉断桥事件的人的想法告诉洪常委,但也要告诉强哥。

文仔告诉李向东,今晚就有交通部门球队的比赛,李向东便叫文仔弄两张票一起去看看。他告诉文仔,不要惊动其他人,更不要惊动体育局的人。文仔本想去购票处买票,但到了那里才知道,票已经在几天前就买完了,想想在东江市也没熟人,又不想要市委办的人出面弄两张,担心他们狐假虎威咋咋唬唬票还没到手就把他出卖了,对方就知道这两张票是市委书记秘书叫弄的。于是,他便打电话给强哥,强哥笑着说:“没想到,李书记也喜欢看球赛。”

文仔说:“我也不知道,跟他这么些时间,也没听说他喜欢看球赛,而且还是排球赛。”

那时候,洪常委还没向强哥传达与李向东谈话的精神,他却敏感地意识到了什么,问:“不会是为了工作吧?”

文仔心一跳,就发现自己多嘴了,虽然,他不知道李向东为什么去看球赛,但也感觉到他并非纯粹为了看球。他忙解释说,应该不会吧?一个市委书记为了工作跑去看球赛,似乎太亲自亲为了?李书记应该不是那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人。他说,或许,他真喜欢看排球,只是我们青山市没有排球比赛,所以,我不知道他有这兴趣。

强哥那边也不再提这事,像是被文仔掩盖过去了。他只是说:“你说,要那个位置的票。”

文仔说:“票不用太好,不要近主席台。书记只是想当一般观众去看球赛。”

强哥说:“明白了。”

文仔又叮嘱道:“你一个人知道这票是书记要的就好了。”

强哥笑了,说:“当秘书的是不是都嘴碎爱唠叨?你不是说得很清楚吗?书记只想像普通观众那样看球赛,还那么重重复复。”

文仔就对着电话“嘿嘿”笑,说:“不是每个人都像强哥这么精明的,有的人少说一句都不明白,就是说明白了也听不明白,所以,我这小秘书不管是对谁,都那么嘴碎爱唠叨。”

强哥说:“当秘书的嘴碎爱唠叨好,多说没错,多说传达领导的意图才更清楚。”

他说,这事你放心,等一会我叫司机给你送过去。他又问了一句,是交通部门那场球吧?文仔连连说,是的,是的。强哥那边还没放下电话又跟文仔谈帮李向东找住房的事,他说已经找到了两处,环境都不错。问文仔什么时候去看一看。他说,我带你去认认路,等李书记有时间,你再带他正式看,毕竟是他自己住,你这秘书做不了主。

文仔觉得这似乎不妥,强哥明显想巴结李向东,而李向东似乎也愿意他巴结,有这机会让他们多接触也好,就说:“还是你直接带李书记去看吧!我帮你约时间。”

强哥说:“不是我要批评你,这事怎么能这么处理?有我在场李向东说话不方便,很多想说的话都不会说出来,还是你领会他的意图再向我传达。”

文仔不禁佩服强哥考虑事情的周到,心里便想,幸好在东江市能够遇到强哥这样的热心人,帮自己的忙不说,还能在他那里学到许多东西。

强哥弄的那两张票位置很普通,在主席台上方,离主席台有十几行的座位。文仔心里很清楚,强哥很费了一番苦心,如果,在主席台对面,却有可能会被坐主席台的人看见,这在主席台上面,坐主席台的人是怎么也不会回头看的。李向东到东江市还没组织参加过大型会议,认出他的只有坐主席台那些人。

球赛还没开始,但场内的气氛却很足,各队的铁杆穿着各自球队颜色的衣服,拉起了横幅,摇动着小旗,响起小喇叭,还有那么几个人头额像日本武道士似的扎着布条,指挥球迷们高呼必胜的口号,呐喊声小喇叭声此起彼落,近万人的体育场馆震耳欲聋。

李向东说:“一场市内比赛也这么热闹,球迷也这么疯狂。”

文仔说:“这就是排球彩票的吸引力!”

他说,球迷喜欢排球是基础,喜欢自己的球队是情感,但又买了彩票预定哪个队输赢,球赛的结果与他们就更有直接关系切肤之痛,把宝压在自己喜欢的球队上,就希望自己的球队能赢球能为自己赢钱。

在李向东提出要看球赛之前,文仔对彩票对球赛还一窍不通,这会儿却做足了功课。李向东说,如果,是一场强弱悬殊的比赛,弱队的球迷们对球队再有感情,多希望自己的球队赢球,也不会盲目地把注压在球队这边吧?文仔说,彩票虽然只是压输赢,但非常复杂,可以演变出许多花样,比如,可以压弱队赢一局,赢两局,还可以压赢的是第几局。李向东说,三比零呢?文仔说,通输,凡是压弱队赢的,不管是盘赢还是局赢都全军覆没,同样道理,强队也可以压盘赢和局赢。他说,还有一种人是两边都压的。压某队第一局赢,又压另一队第一局输,由此类推,一场比赛便有翻出许多花样。

李向东说:“原来可以有这么多变化。”

文仔便说:“这才是更吸引人的地方。”

李向东说:“这就是说,不管双方是强强对决,还是强弱悬殊,这彩票都有得玩。”

文仔说:“正是这个原因,整个赛季,每一场球赛都这么爆满,球票也早早就抢购一空。”

李向东问:“你这票不是现买的吗?”

文仔笑了笑,说:“是强哥给弄他。”

李向东说:“又是他。”

文仔说:“在东江市,我认识的人还不多,放心要帮忙的人也只有他。”

李向东想起了什么,问:“你什么时候研究起彩票这玩意了?”

文仔“嘿嘿”笑,说:“现学的。你说要来看球赛,我总不能跟着你来干瞪眼吧?”

他也插了一句,问:“以前怎么不知道你喜欢看球类比赛?”

李向东说:“我在家里看电视你怎么知道?”

文仔说:“平时,也没见你说关于球赛的话题啊!”

李向东笑着说:“我是只看不议论。”

这时候,文仔看见了强哥。他倒背着手站在球场下面的大门边四处张望,像是在注视场内秩序,偶尔,还会向他们这边看几眼。文仔便想起找住房的事,想问李向东什么时候有时间,却见他伸手掏手机。这么喧哗的环境,根本就不可能说电话,李向东“喂”了几句,把手机挂了,便按手机键发信息,文仔知道应该是杨晓丽打过来的电话。

球赛开始了,呐喊声小喇叭声更是一浪高过一浪。不管哪支球队输赢一个球,球场里都是一片声音的海洋,但发球的哨声一响,球迷们仿佛也听到了命令,立时一片寂静,不仅声音静了,旗也不摇了,人都坐了下来,就只听见球场上,运动员的跑动声、喝叫声和击球声。李向东突然发现有什么不妥,球场上的运动员怎么好像多了许多,认真算了一下,才发现,各方下场打球的运动员竟有九个人。

第1804章看出点门道道

文仔告诉李向东,现在的六人排是由九人排进化过来的。可以说,九人排是六人排的前身,是排球运动的传统形式。他说,九人排相对六人排来说,没有太多规则,每位运动员的站位比较固定,不像六人排那样,每赢一个球就要跑位,前排退到后排,后排转到前排,位置没站好就要丢分,他说,这种相对简单的形式容易掌握,更容易广泛流传,也不用要求每个运动员都是全家,既会扣杀又会拦网还要能救球能发球。他说,由于站位固定,每支球队只要有那么一两个得力的主攻手,有一个了得的发球手,就可以置对手于死地。

虽然,李向东不会打排球,但像所有他这个年纪的人一样,也喜爱过排球也曾对排球有过狂热。那时候,还年青,那时候,国家女排在世界排坛叱咤风云,辉煌不断。凡有女排比赛就守在电视机前,看球赛,听解说员一个球一个球地进行技术分析。或是那时候的解说员太敬业,或是那时候的解说员是从广播电台转过来的,习惯嘴不停地说,因此,对排球知识的普及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如今,李向东把这些封存的记忆挖出来,与文仔这那番解释相比较,便看出一点门道道了。果然,每队前面一排那三人都是高个子,要么跃起拦网,要么跃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