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醉枕山河-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约皇帝是最觉不出自己屁股下面椅子究竟有多好的人吧。

第九十一章 朝天子(中)

    林甫跟在皇帝后面,突然想起了和神仙姐姐在叶城的王府别院里,聊的那些往事,聊的那些段子,也不知道版本究竟和陛下的一不一样。

    在后面看着陛下两侧已经遮挡不住的白发,林甫不由得想起自己家那个脸上也逐渐开始被岁月留下痕迹的神仙姐姐。不知道她现在究竟在哪里,过得怎么样,有没有再被人骗了去,就如当年自己父亲骗她加入了周王朝。

    皇帝把自己关于那些年的感慨说了出来,而林甫却是不敢接话的,只能在心里暗暗想想,腹诽一番。虽然知道陛下因为当年的事情给了自己很多友情分,但真要让他和陛下去聊那些事情,到了这关头上,他林甫还是不敢的。

    跟着陛下走进御书房,皇帝施施然坐下,总算寻着一个空,好好端详一下自己这个侄子。

    仔细看看他的眉眼,依稀可以看到当年人的痕迹。比之林将军,倒是更像刘雉一些。

    皇帝想了想这小子的所作所为,倒也觉着正常,眼前这小子和他父亲真是一点也不像。

    听着陛下也发出了“一点儿也不像”的感慨,林甫不由得苦笑着回应,“王爷和叔父也是这么说的。”

    “那就对了。朕说的可不仅仅是相貌。连秉性为人你也和你父亲大不相同,倒是更像你母亲一些。”

    “母亲大人究竟是怎样的人,我却是不知道,慕姐姐的嘴巴实在是笨了一些。”

    皇帝想起当时那个随军而征,剑术一流却不怎么懂得人情世故的奇女子,忍不住笑了起来。

    上了年纪的人总是如此,当年的事情比什么都更能够打动这颗早已变得无情的帝王心。

    “自从朕坐上这把椅子,除了她,可就再也没有人敢坦坦荡荡地和朕说话了。”

    林甫也实在忍不住嗤笑出来,这倒是像极了神仙姐姐的作风,她觉不出别人的强弱,大概也分不清帝王和普通人究竟有什么区别吧。

    “你直起身子来,朕不喜欢你扮出这副样子。你既然敢在殿试上如此答这份卷子,就说明你根本不是怕朕的人。如此的话又何必再扮出一副惊惧的样子?”

    林甫暗暗叫苦,这皇帝陛下见着自己,想起了当年和自己父母亲还有神仙姐姐的往事,让自己站直了说话。

    那万一日后哪天对自己不满意了,想起这天他林甫一次面圣的时候,就曾经在御书房里站直了身子,把自己拖出去砍了那可如何是好?

    不过想归想,但也只好乖乖站直了身子。

    “朕且问你,为何要如此答这份卷子。”皇帝饶有兴趣地盯着林甫。

    林甫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第一次面圣就获得了如此大的殊荣,要知道能在陛下面前直着身子说话的,虽说这是私下里,但在这全天下都没有几个人。

    心中虽然有些忐忑,但也算是多了几分底气。加上这一晚上思索如何对答也想了很久,这便张口作答。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林甫开篇就用了张居正的话起了基调。

    这天下的事情,立律法并不难,哪个最后覆灭的王朝,它本身的法律都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其问题便是在于这律法明明放在这里,却是成了一纸空文。

    “我观卷上所问之事,所谓吏治,官吏贪污也好,科场舞弊也罢,不外乎在这一句,法之必行当中。如何惩处,如何杜绝,说到底都是如何保证心怀不轨之人如果违背了法律,就一定要受到惩罚。”

    “而卷宗上有两题近十问,小子又在家父履历上用多了笔墨,字数实在是不够用了。”林甫说到这里非常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他本写这一段是给皇帝看了,交上去之后才想起殿试定完前十次第之后才会拆封。

    “因而我觉得与其回答卷上出于避嫌,忌讳,种种原因问的含含糊糊的问题,倒不如我直接针对陛下的忧心之事进行回答。”

    林甫答完为什么要如此答卷,陛下半晌没有说话。

    等到小林公子被陛下看得有点发毛了,皇帝这才长出了一口气,“你卷中所说的有关都察院设立的一些事情,朕前些年设立都察院之时也如此想过,只是朕瞻前顾后没有下定决心,都察院起到的作用也是不痛不痒。而今看了你对今后局势的展望,却是觉得朕的顾虑实在显得多余了一些。”

    “陛下,士族权重,此事断无回旋的余地。时间愈长,只会给他们更多喘息的机会。”

    “兹事体大,朕虽然认同你这改革都察院的法子,却是有几件事还要问你。”这两三千字自然是没法写清言官体系的,因而在这个言官体系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方面,林甫只是在结尾按前世明朝的遭遇提及,并没有办法继续详述。

    可这一改革实在是一件大事,实行了小林公子的言官之法,都察院一两年内的权利将会飞速提升,与现在这个只能查查五品往下官员的都察院相比,那可是天差地别。

    陛下要施行林甫所提及的言官法自然也不是一时兴起,从他早几年就设立了都察院可以看出,皇帝陛下本人也是有着一套想法的。

    要用小林公子的方案,别的不说,小林公子自己就已经提及的弊端,那自然是要问问清楚的。

    要说起言官体制的弊端,那也是非常难以解决的。赋予了这些年轻的七品言官如此大的,风闻议事的权力,但这些小年轻们也是要为自己以后做打算的。

    若是在都察院干的时候,把别的大人得罪惨了,那日后的路到底怎么走那就是一个大问题了。

    但若是在都察院干的时候,不肯按律议论,弹劾那些官员,这都察院那就起不到监督作用。

    这些问题让此间世界的谁来答,恐怕一时半会儿都答不出个所以然来。所幸小林公子不但有前世史实为鉴,在他殿试上提出这一言官体系之后,这一晚上他也思索了很多有关这方面的问题,这才能够把这个问题答得有理有据。

第九十二章 朝天子(下)

    陛下所设立的都察院只有御史。大部分品秩不高,给予的权力也不够支撑都察院发挥其监督的职责。

    若按林甫的建议,赋予都察院规谏皇帝,左右言路,弹劾、纠察百司、百官,巡视、按察地方吏治等等职能的话。

    等于说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衙门,从皇帝到百官,从国家大事到社会生活,都在言官的监察和言事范围内。

    那么言官由于身份独特,职权特殊,多启用寒门士子的话,他们由于在朝堂当中没有背景和靠山,就会形成一个独特的言官群体。

    林甫参照前世明朝的情况来看,开始了自己如何选言官,如何用言官的长篇大论。

    “一是“必国而忘家,忠而忘身”,是那种舍小家为国家的一根筋。”

    “二是必须正派刚直,介直敢言,是那种敢于敢于以下犯上,只论对错不论人的直臣。”

    “三是学识突出,既通晓朝廷各方政务,又能博涉古今,否则一个门外汉去监督别人,那等于是添乱。”

    如此看来,多年来痛恨士族阶层的寒门士子们加入都察院是最好的。他们之中柳文长那种学识突出且刚直刚正的人所占比例不小,可以起到陛下意图打压士族们的效果。

    “陛下将历练了一两年的寒门士子们调入都察院任御史,他们自然会抓住那些行事张扬惯了的士族一顿猛打,陛下只需稍作牺牲作为榜样,即可树立起都察院的威信,让都察院获取足够的权利。”

    “而后增设六科给事中对应六部,与御史们互补,六部直接对六科负责,而六科直接对陛下负责。如此一来都察院从一个刚正不弯,上谏皇帝,下正百官的监察机构,通过六科官员的委任,逐渐就变成了陛下的个人机构。”

    如此以来则就能够完成陛下指哪打哪,削弱士族阶层的目的。

    在朝纲稳定之后,再引进张居正的考成法,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

    “最后,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属官员应办的事情定立期限,并分别登记在三本账簿上,一本由六部和都察院留作底册,另一本送六科,最后一本呈内阁。”

    “六部和都察院按账簿登记,逐月进行检查。对所属官员承办的事情,每完成一件须登出一件,反之必须如实申报,否则以违罪处罚;六科亦可根据账簿登记,要求六部每半年上报一次执行情况,违者限事例进行议处;最后内阁同样亦依账簿登记,对六科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

    “如此层层负责,层层上报,六部对六科负责,六科对内阁负责。”

    “那么都察院最后绕着弯子回来,又成了内阁下属。而失去了陛下作为后盾的都察院六科,自然就会慢慢失去其特殊性,变成一个普通的行政环节。”

    “而各科各部所行所做的事情,全都有据可查,如此层层负责,分三本记录,横跨六部,六科,内阁,就极大加大了官员们沆瀣一气的难度。”

    皇帝听着林甫滔滔不绝地从都察院威信树立,讲到六科设立打压士族,再到考成法裁减多余官员,转归内阁回收权力,听得是目瞪口呆。

    要么怎么说时代的局限性是最恐怖的,陛下天纵之才,也只想到了都察院御史这一步,还因为算不准士族反应和后续动作因而没有大力施行。

    此刻听了小林公子一长串逻辑清晰的系统介绍,由于林甫是顺着皇帝的思路想起的这一套明朝言官系统,因而皇帝理解起这一长串的内容来并不是那么困难。

    虽然这么一圈绕下来,最后内阁的权利稍微大了那么一些。但陛下心里清楚,有都察院越级议事的御史们在,内阁里的那些人不可能做到欺上瞒下一手遮天。

    而事实上,明朝的内阁首辅也没有一个是没被言官攻击过的,很多甚至都是倒台在言官的批判之中。

    “如此施为,各部各科层层递进,各事有据可查,内阁控制六科,六科督察六部,六部督察地方藩、臬等司及抚按官,再以两司督察府州县官。”,陛下沉吟道。

    “下层官员升迁贬谪自有直系上级负责,朕就只要点好内阁人选便算是一劳永逸,比之现在处处劳心伤神的情况实在方便太多。”

    天佑我大周!这是天佑我大周啊!

    陛下如此激动地想,这的确也是有原因的。林袁,林甫这一对父子出现的时机实在也是太巧妙了。

    一位在周这个诸侯国生死存亡的时期,挺身而出以自己卓绝的军事才能,挽救周皇朝于乱世。

    而十七多年后的今天,正在陛下为如何整顿权贵势力,肃清吏治,想要给自己的后代留下一个干干净净,上下整肃的朝廷的时候。林甫又以少年天才的身份出现,第一次面见自己就提出了如此合自己心意的肺腑之言。

    且从设想到结构,从计划到细节,从都察院改革到权力回收,那是详详细细,知无不言。

    这些年来,夏彦办事虽利索,却是常常不合陛下的心意,平日里也多有顶撞。

    岳淞很会做人,但手头上的功夫实在比夏彦是差了一些,在政务上不够聪明,否则陛下也不会一直留着夏彦。

    今天小传胪见的第一位,状元郎故人之子,面容俊秀,举止进退有据不卑不亢。提出的政治方针不仅合乎自己的心意,更是事无巨细地分析了多种可能,给出了解决方案。

    自从傅风雪退下之后,就再也没有这种即做实事做得够好,又能够摸清皇帝心里所想的人物了。

    此情此景,再念及当年的情分,陛下实在是满意之极。沉吟了片刻,开口说得话却是大大出乎林甫的意料。

    “当年的凶手。。。。。在东边。东汉见朕有东征之势,竟派高手奇袭林家,断我左膀右臂!”

    听得这一句,林甫眼神猛地一凌,耳朵顿时竖了起来,不知道这位千古一帝到底掌握了什么内幕。

    “犯案者行踪诡秘,就连朕,也始终没有查清具体身份。不过,这些也都不重要了,如今有你的计策方针,待得三五年后朕的朝堂,天下一片清明,便发兵东征,让他东汉,为你父母殉葬!”

    林甫闻言扑通一声瞬间就跪在了地上,三叩九拜口称谢万岁,心中却是充满了疑惑,陛下所言究竟是真是假?叶王爷和神仙姐姐的怀疑究竟是对是错?当年事究竟是陛下暗下的黑手,还是东汉阻挡大周铁蹄的手段?

    知道的消息越多,想不通的地方反而越多。林甫再应对了几句,便恭恭敬敬地退出了御书房。

    。

第九十三章 短毛猫(喵)

    等到林甫出了偏殿的时候,阶梯下面已经等了三个人了。

    袁玮,孙天文,江陵,按次序分别是二三四名。陛下单独召见进士,一般时间都是差不多的。所以传旨太监看规定时辰把进士们带进皇宫,一般来说只会是两位同届进士打个照面,不会有三个人碰到一起的情况。

    而今算上状元郎小林公子,这就是四位周历十四年最耀眼的人物碰在了一起,足以见得陛下与小林公子这第一次见面有多么高兴。聊着聊着竟然就忘记了时间,门外已经有三位候在了这里。

    这三位相互之间已经知道了名次,林甫却是不知道。不过这也不打紧,小林公子笑着冲袁玮拱了拱手。

    他林甫中了状元,倒也不在乎这位袁大才子究竟考得如何了。只是之前的确是低估了这位,没想到他在殿试中也至少是前四。

    林甫心里暗自想着,却是不知道这位自己不齿的袁大才子乃是榜眼,距离自己仅仅一步之遥。若不是林甫占了前世史实的便宜,这次科考的最终状元当真就是这位喜欢眠花宿柳的袁玮了。

    袁玮此刻更是诧异至极,他在国子监内只有江陵可以和他比肩,会试时居第三,但他从老师那里知道,这位小林公子是有江大人在帮他。

    所以说到底他其实没有把轻浮的小林公子放在眼里,只把孙天文当成了自己的对手。

    此次在偏殿前等了又等,一直等到下一位来的时候一看,正是孙天文,心中很是开心。等到再等来一位,这是江陵,心下已经暗暗自诩为状元了。

    却是根本想不到竟然从偏殿里走下来一位自己最不想见到的人物。

    他本以为是陛下还没有开始,却没有想到陛下乃是和状元郎相谈甚欢,根本就忘了后面的人还在等着!

    当然了,就算陛下记得,让你等着怎么了!难不成你有意见?

    袁玮自然是不敢有意见的,心中纵使有万般不服,只能苦笑着应下来,“林公子大才,袁某甘拜下风。”

    这一脸的苦笑的确是苦到了心底去了。他袁玮师从大学士,这些年来,学子当中可以与自己相比的就寥寥无几,更别说胜过自己的了。却是没有想到街上碰到的一个下场打架的武夫,竟然就成了会试殿试都完胜自己的那个人。

    多年来的骄傲被击破,心下的滋味自然是百味陈杂。

    四位碰面的地方是御书房偏殿门口,林甫当然不敢多逗留,逗了袁玮一两句,和江陵拱手示意,再与孙天文互相自我介绍了一下,一共说了三句四句话的样子就不敢再多停留了。

    虽说今后相识机会还有很多,但这白身之时,在御书房偏殿门口简短的认识,其中这惺惺相惜的交情可是难以估量的。虽说小林公子的关系很硬,但也需要多结交一些人物不是。况且林甫心中仍旧在怀疑陛下。

    跟着候在旁边的太监往外走,这一路上林甫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客居叶城的十来年,从来没见陛下有任何的表示。可如今见了面之后,陛下表现出来的样子,最后时刻的那沉吟,痛心,那承诺,语气,偏偏像是比较重情重义的人。

    感觉前后还是稍微有些矛盾。林甫思忖了一下,难道是因为自己现在连连高中,也提出了陛下需要的方案,所以陛下才念及了当年的事情?

    而当年自己的表现平平无奇,因而陛下觉得不需关注?虽然这样听起来无情一些,但就实际情况看来,似乎比较合乎情理。

    林甫低着头沉思了一会儿,跟着这位太监一路往回。

    快走到承天殿的位置,还是不由得十分惊叹于建筑的宏伟和气势。

    此间的皇宫因为武者的关系,比故宫更恢弘几分,尤其这上朝所用的承天殿,饶是心事重重的林甫,也不由自主地被它再次吸引住了目光。

    方才陛下出门来,打断了林甫对承天殿的观察,此刻再路过侧面,便又不由自主地沉迷了进去,这帝王居所,实在是震撼!

    宽广的空间内空旷得很,除了自己二人轻微的脚步声,一切都十分安静。

    突闻细微声音,林甫微微侧耳聆听,这步伐的声音有些奇怪,极为轻巧,闻声望去却是莞尔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