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根攻略(完结+番外)by:殿前欢-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很快李延这位不好看的壮士,又被宝公子赶了出去。

  李延气鼓鼓地大步迈出帐子,抬头就见三丈外站着比他更精的苏银。

  日头转西,夕阳下的苏银泛白的娃娃脸带着薄醉风情。

  李延眼珠转转,小跑到苏银跟前:“那家伙没死,我没想到你会在箭头上花心思。我……错怪了你。为救我你伤得不轻,真对不住。要不我让你打上几拳消气吧!”

  “不用了。”苏银莞尔。

  “你不打,我良心会很愧疚的。”李延颇诚恳。

  “不用了。”

  “苏银,你是男人不?是男人,就捶我两下!”李延挺起肚皮。

  “真的不用了。”

  “来呀,你这个心思像大姑娘一样黏糊的人!”李延放出一句狠话,让银子的血沸腾了。他真的送了李延肩膀两拳。

  李延斜他,冷冷讽刺:“哟,说你姑娘家了吧,给我瘙痒呢?”

  话声落地,苏银已然出手,断然给李延的腹部留了几下老拳。

  这回够李延受的,捂着肚子蹲下好一阵。苏银知道出手重了,忍住背痛想过去扶李延,却被李延一手推开。

  “你不用再演戏。”

  苏银诧异,背上刺痛更加剧烈。

  只见李延缓缓起身,竖起一根手指,声音透出点阴冷:“到这种地步,请别当我傻子。我好歹也是大理寺少卿,你以为我真的想不明白,你和萧彻演的什么戏?”

  苏银拧眉头,整张脸都变了颜色。

  “没错,你是被逼无奈,说到哪里都是情有可原。可你知不知道,你自愿陪我去清阳城找阮宝玉时候,我有多感激,多愧疚!直到今天,我才知道,自己才是被利用的那个蠢人。按世间的道理,我是活该。可我私人感情上不能接受这个。”

  “李延……”

  “这世上所有对对错错,就像做买卖的用秤杆子称东西,没有绝对公平二字,只要是自己心里平了,买卖便自然成了。我现在是心里不平的。苏银,这趟买卖你做不成了!”

  随即李延又笑笑,“好了!苏银,我现在不欠你了,我可以理直气壮地讨厌你了。”

  两人僵了片刻,李延吐气,语气高昂:“天一亮我便离开这里,凌云壮志的苏将军千万别来相送了。”

  苏银欲拦李延,额头沁出几滴细汗,一大口一大口地吸气。

  李延退开半步,“苏银!我方才说得不够明白?那我说明白些,你我从此划清界限,桥归桥、路归路,各不相干!”

  李延说话算数,说走就走。走时长夜将尽,帛锦和萧彻正一块商量开进清阳城后,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得了报告,帛锦讪笑,别有深意地说了句:“我以为苏银会去追。”

  萧彻悻悻然摇首,抱臂后靠:“苏银肯定不会追的,只会自动请缨,尽快攻下京城,防止夜长梦多。”

  “看来先锋官非他莫属。”帛锦了然微笑。

  果然,两天后点卯时,初愈的苏银出列,主动询问何时进军。

  “兵家常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清阳关大战前,我军已经疲困,这次入城后,必须休整些日子。”帛锦寒脸,回绝的意图明显。

  “我愿意领兵先行!”苏银笃诚讨令。

  先锋苏银当然神勇,半月过后,又下两城。

  帛泠兵败如山倒。

  大军于十一月初九会师,终于兵临城下。

  帛锦收揽缰绳,傲然远望。城内城外风声虎虎。



 



作者有话要说:

啥也不说了,都来鄙视我吧~~~

PS:千里眼就是望远镜,古时候叫法。


虎虎不是错别字,咳咳


重要会议:大家商讨下帛泠皇帝怎么死才解恨,不过符合下剧情,别发射外太空就好:)





第四十二章

  终于走到了这一步。

  终于回到了这里。

  帛锦抬头望,天色已近黄昏。京畿城墙巍峨如昔,城头却草枯叶老,寒鸦“哇哇”返巢,什么都死气沉沉。

  阮宝玉走过来,与帛锦并肩:“侯爷当时寒坊地道还能用么?”

  “我问过萧彻,自我离开后,那边就被封杀了,地道口给堵上了。”银盔下的紫眸透着冷意,“其实耗到现在,京城几乎是无兵可用。帛泠死守就是在等援兵,我们必须在援兵到来前拿下皇城!”

  阮宝玉突然凑近,神经兮兮地笑道:“明日一早也能攻城的。”

  帛锦疑惑:“为何要拖到明早?”

  宝公子还没开腔回答,就有兵士冲来急报,说是西城门自己打开了,看架势不是暴君突围,而是百姓迎义军进城。

  帛锦吃了一惊,为防有诈,立即上马向西飞奔。

  赶到西城门,果然如此,大门敞开着,几乎都是老百姓。胆子小的躲着向城外张望,胆子大的就大咧咧站在城门口。为首的是个蒙面,英风带劲,看身形是位妇人。

  瞧见帛锦,便雌赳赳走过来,兰花指头一指:“我找苏银说话。”

  

  苏银催马出列,歪头眯眼盯着那妇人夸张的耳环瞧;蒙面的巾帼也想气焰英豪一把,将苏银揪下马头。谁知苏银颇为乖巧,先人一步自己跳下坐骑,躬身行礼。

  原来这位女英雄不是别人正是李延的娘,大尚书李夫人。

  而京城内时局正如帛锦说的,帛泠果真没啥兵了,皇帝早就放弃城郭,调兵力死守皇城。只留下几个看城的兵卒,目的是吓阻下老实百姓们。

  也是官兵多事,心慌了打西南流民撒气,碰上了几个不要命的,回家操起硬家伙冲出来,口里直吼:“造反啦,咱参加义军了!”

  西城这块儿本来就龙蛇混杂,一个反了,大家齐刷刷也跟着反了。

  “您老人家怎么也来了?”苏银问。

  “我很老么?”李夫人第一时间回瞪过去。

  苏银连忙识相地摇头不迭。

  紧接着,就听李夫人一声长叹:“还不是为了家里正找棺材睡的一老一小嘛!”

  原来,前段日子李延一回来就下了大牢,所幸时局动荡,朝廷上下都挺忙,所以没再遭什么罪。

  没料想到了今朝晌午,忠肝义胆的李大尚书跟其他大臣官员前后被帛泠请进了宫,从此生死难料。

  “我不知道这暴君又想出了什么招!”李夫人跺脚,“我就带着几个有点身手的家丁出来转转,看看有什么机会救他们父子。”

  其实,李夫人本打算劫狱的,可惜人手明显不够,正犯愁时听说西城暴动了。她就想,说不准能请到几个不要命,给她拣个便宜。

  于是,她蒙面领着家丁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到了城西,只见一片混乱,造反形势一片大好。李巾帼脑子一转,想起城门外最好使银子来了。要用银子,得先把银子放进来!于是她站上高处,半空握拳,大嗓门扯开,“参加义军!开城门迎义军啊!”

  一语点醒群架人,“说的对!开城门去!”

  “好!听这蒙面女侠的!”

  就这样,蒙面的李夫人万分自然地成了头目。

  李延找棺材睡,贤惠的苏银当然不答应,立即请命进城劫狱。

  帛锦按住阵脚点头首肯,苏银便一扬马鞭,扬尘而去,马蹄声声呼啸。

  萧彻则策马过来,嘴角上扬:“侯爷离开京城前的赌约,还算数不?”

  “自然算数。”

  “如此,我们宫里见。”萧彻笑容不变,拢拢厚重的大氅,催马领了自家人马跟进了城。

  “尚书夫人,您知道帛泠囚禁大臣为什么?”帛锦扭过脸又问,他想试着猜出帛泠的目的,做好相应的准备。

  “听说是……吃面。”

  “吃面?”

  “侯爷,今日是十一月十一,你的寿辰。”宝公子亮灿灿的眸子锁定帛锦,揭晓谜底。

  

  的确,帛泠将大臣悉数召进了宫,就是请大臣们吃面,吃寿面。帛锦的寿面。

  瓷碗里面很筋斗,色香都地道,却没人肯尝味道。

  帛泠皱眉,不紧不慢地踱下丹墀,走到殿堂正中央。

  “众卿为何不吃?”

  “陛下,战事迫在眉睫了,您就不要开此等玩笑了。”终于有大臣按耐不住,苦劝。

  帛泠闲雅地拨开眼前长长的冕旒,微微一笑:“朕不开玩笑。”

  “皇上,放手一搏也比坐以待毙强上百倍。”又一位大臣跪伏于地,额磕殿砖。

  “卿可以亲自提铜锣跑市街去敲,瞧瞧还有什么人可以被征用。”帛泠眼中笑意灼灼。

  君臣正僵持着,有宦官跪地:“陛下,西城暴动,叛军趁机开进了城,直奔皇城而来。”

  

  帛泠甩袖让小太监退下,自己缓缓走到一位手开始发抖的官员跟前,夺下筷子,抖开面条:“你不吃,是怕朕下毒,毒死你么?”

  “臣不敢。”

  “不敢,你也不吃。”一句砸地,帛泠反手一筷子戳入那臣子的眼,“噗”一声,当场扎穿了眼球。

  浅薄的血雾顿时喷了冕旒之上,有几颗血珠聚集在旒间玉珠底部,慢慢滚落在龙袍上,最后一路滑下,留下道道血印。臣子当即倒地而亡,哼都不哼就归了西。

  殿上顷刻徒留吸气声,帛泠转动筷子,端详着筷子端鲜血淋漓眼球,疲惫道:“滚,都给朕滚吧!”

  “皇上……”

  “滚!”

  

  久久,殿前终是只留帛泠一人。一切空空如也,帛泠低头,除了一身至尊龙袍,两手依旧空空如也。

  殿外,月色如水。

  殿内,帛泠阖目静静地听风穿冕旒间玉珠,音响玎珰。

  继位以来一直国事如麻。帛泠一直想做个好皇帝,可惜总是越走越错。

  大殿的残烛在夜风里乱摇,快灭了。

  好似他的心力将竭。

  身后这时有了许多足音,相当突兀。

  “不是叫你们滚吗?”帛泠转身,却见殿上多出了一群面目狰狞的歹人,为首的那厮面带微笑,长氅掠地。

  “你怎么会进来?”

  “我进宫多次且记性不错,哪边有小门,哪里守卫多,我都记得挺清楚。”萧彻爱抄捷径惯了。

  “你来做什么?”

  “我来取这个。”萧彻温和地笑笑,指指案桌上玉玺。

  帛泠放声讥笑:“就凭你?你是个什么东西?”

  萧彻挑眉,嘴角上扬度没减一分,“多年前萧家战败,伏地乞降之耻我一直铭刻在心。那时,我就发誓,以后这样的事绝不会再发生。”

  帛泠依然皮笑肉不笑。

  此际,外头传来厮杀声,闹哄哄的,看来帛锦已经开始行动了。

  “这玉玺,我要定了。”萧彻不客气去取印,帛泠快步横拦,却被萧彻的手下团团围住。

  萧彻得玉玺,轻而易举。

  帛泠赫然出招,杀气纵横。只可惜,萧彻带来是死士,个个精锐,况且人多,帛泠渐渐落了下风,很快被摁跪在地。

  膝盖离地半寸时,帛泠咬牙硬撑立起。

  第一跪,不成。

  再摁,再撑。

  第二跪,仍旧不成!帛泠背脊湿透,两褪瑟瑟发抖。

  萧彻眨眨眼笑道:“我先试用下玉玺。”

  “你敢!”

  玉玺终是落下,只是一瞬,便在空白的圣卷上悍然烙定。

  帛泠身子不由一软,同一时间,双膝跪地。

  第三跪!

  “如果你真是真命天子,为何会跪在我的面前?”萧彻毫无杂念的眼神,透出王者的威严。这威严,浑然天成。

  帛泠痛苦闭上眼睛,全身发抖。唯一能支撑他的信念,刹那风化殆尽。

  以往在在皆是空。

  这痛,如万箭攒心。

  

  萧彻眸底一片清明,挥手示意手下将帛泠带走。他则伸出手撩起玉玺,准备去寻帛锦说话。

  就当一切稳操胜券时,殿内倏地杀进一人。

  殿内,血腥气又浓了几分。

  这人,萧彻认得,他是去年晋升为羽林禁军正统领的——方倪。

  只见浑身血污的方倪怒嚎一声,提起沾满血的大刀,就向萧彻劈来。

  几名死士忙抽身保护。

  方倪立即劈势改为横扫,迫使其他人退开半步。方倪连忙趁机,砍伤压制帛泠的几个,一把抓住帛泠的胳膊,向殿门外推。

  好一招声东击西!

  “皇上,快逃!”方倪单手抽出宝剑送了过去。

  末路天子,猛觉眼眶泛红。没有抽抽搭搭的生离死别,他只点点头,拍了拍方倪的肩头,接过利刃,别转头杀进了茫茫夜色中。

  殿上死士们立马掠身想追,方倪额角青筋暴起,振臂横刀站定,无畏地堵在殿前。

  龙案边萧彻支颐,浅笑:“你势单力薄,拦得住他们吗?”

  “谁说我在拦你们?我这是在护驾!”殿堂卷起一股血风。

  人,立场不同。

  有时换个角度瞧,并非助纣为虐,而是真正忠肝义胆。

  

      就这样,天,说变就变。

  皇帝帛泠一夜倒台,逃逸在外;城里内内外外都死了很多人;朝廷嘴里的叛军眨眼变成了义军,已经有条不紊地开进了城。

  第二日,老百姓战战兢兢地打开房门,慢慢接受这些事实。

  又过了一天,天开始下雪,雪下得挺娘,一直不大,却净了很多血气。

  残山剩水里,伺机发难的竖子自然也多。他们高擎天子援军旗帜,千里迢迢赶来救驾。

  帛锦不敢掉以轻心,进城后就积极调派兵将,做好了以暴易暴,再杀成一片腥风血雨的打算。

  相反,帛泠倒开始悠闲。

  黄昏时分,他便站在管铭墓前,捏着已经烧着纸钱,平静地看它慢慢烧完,最后灰飞湮灭。

  “皇上,该动身了。”羽林兵劝慰声极低,小心翼翼。

  “你说得那么轻声做什么?怕死么?”帛泠眯眼,恨声道,“你们若是怕,不必冒死护驾了,立即滚吧。”

  几个羽林兵彼此对望了下,随即跪下一片,领头的那位坚定道:“陛下,吾等誓死效忠。但此刻情况危机,陛下该启程了!”

  现在城内一片混乱,正是逃出去与援军会和的最好时机。

  “知道了。”帛泠摆手,眸藏阴毒,“不过,朕在离城前,必须见一个人死。”飞雪里,天子脸色青白,犹如吃鬼噬魂的恶鬼。

  “我要帛锦在世间每一天都记得我,记得恨我。”

  就是这个想法。

  无须任何道理。

  帛泠毅然将手中冥纸的火苗捻灭。

  

  雪终是下大,茸茸而坠。

  阮宝玉不自觉地在发抖,这天忒冷。

  他呵气将手捂暖后,继续磨石磨,做豆腐。

  在外行军的日子十分辛苦,而杀回京城唯一的好处,就是不必再穴居野处,可以回到侯府安逸地和侯爷好上几天。

  “几月不见,成豆腐东施了?”李延不知何时站在门前,撇嘴嘲笑。双肩被雪花覆上一大片,衣摆略微带湿。

  宝公子相当友善地递上块干抹布,替他拭肩上的雪:“没你变得厉害啊。听说,苏银救你时,你光不溜丢的,啥也没穿。”

  “哪个杀千刀说的?当时不过是穿的少些,但绝对是有穿的。”李延旋即红脸辩白。

  阮宝玉宝光璀璨地一乐。

  “你见过哪个重犯会在刑房多穿的!”李延大怒。

  阮宝玉抖抖眉毛:“其实苏银救你,也算是他功德一件,对你——他没提什么要求吧?”

  “你有完没完?我不知道他心里打的什么算盘。想知道,你自己去问。”李延正经八百地剜了宝公子一眼,深深地。

  “好好好,不说了。你李大人本来就是个福大命大的人。”

  “那是自然。放心吧,就算我死,也会抽打着牛头马面风光上路的。”李延举臂握拳,展现勃勃英姿。

  阮宝玉叹息,对李延与苏银之间的事,不想推波助澜,于是他转回豆腐的话题,“阮侬这小子要来了,我准备做点他爱吃麻辣豆腐。”

  动荡时期,豆腐摊老板明智地扔下生意,也不知道混到哪里去了。对此,宝公子也无计可施,只好自己动手试试,并暗地市侩地安慰自己:正好省钱。

  “阮侬怎么这时候来?不安全。”

  “他爱闹腾呗。不过,侯爷已经派人去接应了,最快三天后就到。侯爷保证过,肯定能他们母子在大战前平安进城。他人在我身边,我也放心些。”

  “那真不巧,我正好要在大战前出城,避开这场战祸,估计是见不着阮侬了。”李延遗憾地埋下头,静静地帮宝公子磨豆。

  “为啥?”

  “我爹心寒啦,想早些离开,我家正卷铺盖,准备回老家。”李延摸摸鼻子,声音多多少少夹带了点忧国忧民腔调。

  宝公子怔了会儿,才轻问:“几时走?”

  “最快明天早上,最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