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身装着一口泉 作者:我要的是葫芦(起点13-05-19完结)-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十九章 山行

  “小浩叔,小浩叔,你看,这是我在你家院后边抓的老扁担,你看看多大,一扎多长呢”毛孩子好像邀功一样跑到正在树下打瞌睡的刘军浩跟前,将手中碧青的蚂蚱递过来。
  “嗯,好大,拿去喂老鳖吧,这玩意儿还不够火头塞牙缝”刘军浩有些不耐烦的说道,这个熊孩子几乎是每天必到,不是在自己的院子里掏鸟,就是在草地里抓蛐蛐,闹腾来闹腾去,每到吃饭时间都是他妈揪着耳朵拽回去的。
  自从那场暴雨过后,火头池的水蔓延的院子里到处都是,这下菜地也省了刘军浩浇水。
  可是还没有等他来得及兴奋呢,自己后院里的草也好像使了肥料一样发疯的长了起来,连带着那些蛐蛐、蚂蚱等虫子也个顶个的大,前几天从杨树上掉下来一个青虫,有小拇指那么粗,看的他一呆一呆的。
  不过这样一来连带着刘军浩家这片树上的鸟也多了,灰麻扎、白头小等等鸟儿一闹翻天了,一大清早就在树上唧唧喳喳的乱叫。
  看着满院子的荒草,他也有些头疼,琢磨这是不是养只羊,这样自己就省事多了。
  说干就干,恰好村里有一户家里有半大的羊羔要卖,刘军浩就掏了二百块钱买了一只,然后扔在后院里不管,让小皮看着它,别让它跑到前院吃蔬菜就行。
  连带着那几只半大的兔子也撒了出来,这小东西刚睁眼不久就看到的是人,加上毛孩子他们经常拽草喂,因此也不怎么害怕人,放出来之后,就一直在院子里乱窜。
  小皮也不知道是因为跟着自己吃了泉水滋养的蔬菜还是怎么地,越来越聪明了,很多事情都能领悟自己的意图,这人来刘军浩家串门子的人不住的啧啧称赞,能人喂能狗。
  泉水中的黄鳝越长越大,甚至开始产下了不少小黄鳝,还没有等这些小黄鳝长大,别的黄鳝已经将它们咬死了不少,他知道这是黄鳝在食物缺乏的情况下相互撕咬残食的现象,这让刘军浩心疼不已。
  泉水的范围就这么大,黄鳝越来越多,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无奈他只好在院子里挖了几条长长的水沟,将大一点的全部捞出来,扔到水池中去。
  这群经过泉水滋养的黄鳝好像攻击性很强,经常可以看到黄鳝一窜半尺高,将麻叶上的青虫吞到肚里。
  为了养好这些黄鳝,他还特意到镇上的书店订了几本养黄鳝的书,仔细的琢磨起来。
  别人这些日子忙着割麦打麦,他却显得无聊,就索性领着小皮到山间转悠去了,出门的时候恰好遇到毛孩子和几个一般大的孩子在河堤上疯,一听他要进山,纷纷来了兴趣,死皮赖脸的跟在刘军浩后边。
  这个时候正是一年当中,山中最热闹的时候,各种各样树木长得正茂盛,野藤遮天蔽日的。
  这群熊孩子从进山那一刻起就没有安静下来,不住的在田间山坡上揪一些地茄子吃,这东西是大青山常见的野果,味道一般,刘军浩小时候也常吃,吃了嘴巴染得紫红紫红的。
  山里野果多,能吃的也很多,像野板栗、野野葡萄、野梨子、野柿子、野樱桃、等等这个时候差不多到了快熟的时候,基本上都能吃了。
  山里的野果子基本都可以吃,但是不熟悉的东西最好不要碰,有很多也是有毒的。
  不过这群熊孩子都是在山里长大的,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也是门子溜熟。
  刚走了没多远,就看到前面的毛孩子大叫一声,“兔子!”然后这群熊孩子一溜烟的冲了出去,刘军浩害怕他们出事儿,也赶忙跟在后边。
  这群熊孩子见到兔子劲儿就大了,他在后边一溜烟的追也追不上,一直跑到了一个山谷中的时候,众人才停了下来,不知道谁叫了一声:“山葡萄”刘军浩才抬头呆呆的看着山谷中这一大片山葡萄,这山谷很不起眼,他还是第一次到,没有想到里边这么大一片山葡萄。
  这么大片的山葡萄还是第一次见到呢,将几颗大树上爬的密密麻麻的,一串一串挂着白霜,亮晶晶的,还没有等他动手,那群熊孩子已经蜂拥而上。
  夏秋季节的山葡萄已经成熟,水灵灵的特别甜。尤其是那些早熟的紫葡萄,一颗颗又大又圆,远远的望着,就好像成串的紫色玛瑙一般。农村人一般夸女孩子眼睛好看,都说像山葡萄一样。
  刘军浩也来了兴致,摘了几个葡萄尝尝,酸甜可口,竟然比一般的山葡萄还甜上几分,看这群熊孩子没有注意,他偷偷的背过几人去,利索的将那些紫色的山葡萄一串一串的拽下来,然后放进石锁中,他准备带回去酿酒喝。
  山葡萄营养价值极高,可以助消化,防止便秘,多吃葡萄、喝葡萄汁和适量饮用葡萄酒对人体健康很有好处,这里的农村妇女产前产后一般都吃山葡萄,据说回血快,还滋补。
  刚摘了十来串,就听到毛孩子在破口大骂,谁在打我。
  “哦,谁在打我的头!”一群孩子不住的嚷嚷,这个时候小皮也汪汪的叫起来。
  刘军浩抬头一看,原来是一群猴子蹲在枝头上,不住的用松塔朝下砸,看到小皮不住的叫,它们也在上边吱吱的乱叫起来,似乎说这里是它们的领地,山葡萄是它们的财宝。
  这群猴子手中的动作还真不含糊,不住的拽着拳头大小的松塔使劲的朝人头上扔,打的几个熊孩子抱头鼠窜。
  小皮在下边干瞪眼直叫,可是它不会爬树,实在是有心无力。
  刘军浩一不小心,脑袋上也挨了一松塔,拳头大的松塔搭在脑门上青疼青疼的,他也恼火了,大叫一声,抓起一大块石头就朝树上扔,那群熊孩子也反应过来,纷纷找石头往树上扔。
  人的力气比猴子可大多了,打的那群猴子吱吱乱叫,不住的往更高处躲闪着,然后继续朝他们的脑袋上扔松塔,砸的这群熊孩子根本毫无办法,直到他们离开山葡萄老远,那群猴子才住手,这让刘军浩非常的郁闷,但是却有无可奈何。
  这个时候,突然小皮又叫起来,拉着他的裤腿拽到一个大树下,然后叫的更欢了。
  这树上有什么?刘军浩不解其意,看了看了,一颗一人能够勉强搂抱的虫眼包树,除了树高点大点,也看不出什么异常呀,不知道小皮究竟瞎叫什么。
  虫眼包树是这里特有的一种树,秋天的时候树上会结出一粒粒黑色的小包,软软的,里边是空的,扒开皮经常可以看到很多米虫在里边,因此叫虫眼包树,这种树除了烧火没有什么作用,农村人进山一般都懒得理会它。
  可是小皮仍然一个劲儿的叫的很欢,不住的用爪子抓树干。
  难不成这树干有问题?刘军浩疑惑的敲了敲,梆梆作响,看样子这树干好像是空的。
  他伸手一抓,已经将一块树皮揭了下来。
  顿时一股醇香扑鼻而来,只看到暗红色的液体在树洞里边流淌,这是什么东西,他顿时来了兴致,忍不住的用手指头沾了一点抹在嘴上。
  葡萄酒?这个发现让他大吃一惊,这竟然是葡萄酒,他不敢肯定的用手捧了一点喝下去。口感很绵,感觉是顺着喉咙漫漫滑下的一样;还带着一点山楂的味道,非常爽口。
  这……这不会就是传说中的猴儿酒吧?

  第二十章 卖黄鳝

  他的脑海中突然冒出猴儿酒这三个字来,这东西他也是听村里的老人们说过,山里的猴子喜欢将山葡萄,山楂,野枸杞等许多猴子喜欢吃的果子放在一起发酵;酿出的酒就叫猴儿酒。
  猴子这东西特别机灵,酿出的酒比人酿的还好喝,只是猴儿酒特别难找可遇不可求,一般都酿在半山腰的山洞中,只有上山采药的汉子才偶尔发现一次。
  他没有想到自己运气这么好,顿时来了兴致,看得出来这树洞中的猴儿酒还不少呢,幸亏自己来的时候拿了几个大塑料袋子,原本是准备装山货的,现在派上了用场,他一连灌了两塑料袋,足足有十来斤才心满意足的松开手。
  回来的路上发现了一颗倒下的毛枸树,也许是前些日子才下过雨的原因,干枯的毛枸树上背阴的一面长了一大片木耳,刘军浩还没有来得及动手,柔嫩柔嫩的黑木耳被这群熊孩子一阵疯抢,已经剩下光秃秃的树干。
  还没有走到家中,就看到一台越野车停在自家门口,刘广聚陪着两个人在自己家门口的大树下蹲着乘凉,仔细一看却是王老板和一个同样戴着眼镜的老人,看样子又是来买自己这老鳖的。
  “小浩,你可算回来了,王老板都等你半天了”刘广聚一看到他就大声叫嚷。
  而其他两个人闻声也站了起来,刘军浩赶忙道歉,说自己到山里去了,说完掏出钥匙开门,将几个人让到院子里,然后搬了几把椅子,放在大树下。
  看三个人脑袋上汗津津的,他才想起自己刚刚弄得猴儿酒来,就跑到厨房中拿了几个碗,一人倒了一碗,浓郁的醇香立刻四散开来。
  “这是啥酒?!”几个人喝了之后直咂嘴,这葡萄酒喝起来味道特别纯,浓香满溢。
  “哦,我和那群毛孩子刚从山上弄得猴儿酒”
  “猴儿酒?!”那老人和王老板还是第一次听说。
  “狗日的,这就是猴儿酒?”刘广聚也很诧异,接着他给两个城里人解释了一下什么是猴儿酒。
  这个时候小皮也在桌子下边拽着刘军浩的裤腿狂叫不已,看样子也对这猴儿酒产生了兴趣。
  被它叫的有些烦,加上这次弄到猴儿酒小皮也算是功臣,刘军浩就拿了一个破碗,将猴儿酒倒了小半碗。
  小皮吧嗒吧嗒的用舌头添个净光,喝完还汪汪的直叫,让人看了只好笑,刘军浩万般无奈,只好又给它到了小半碗,谁知道这一倒反到出了事儿,小皮竟然喝醉了,一扭三晃的在院子里狂追起羊羔和兔子来,直追的羊羔咩咩直叫唤,最后躲进羊圈不敢出来。
  经王老板介绍刘军浩才知道原来这个姓赵的老人大有来头,竟然是省农科院的一个退休的教授,专门研究果树栽培技术的闲暇的时候喜欢搞一些水产养殖之类的课题消遣。
  他和王胜利的父亲是老朋友,因此经常让王胜利搜罗一些鱼类,这次听说他在大青山发现了一只奇特的老鳖和一条三四十斤重的大火头,顿时来了兴致,就让王胜利开着车送自己到大青山。
  王胜利原本就一直对那只老鳖念念不忘,当即开着车子将赵教授送了过来,看人家一个省城的大教授跑这么远来看一个老鳖,刘军浩也有些不好意思,慌忙进了屋子,说是将老鳖轰出来,实际上却是从泉水中将这只老鳖拿出来。
  “咦”赵教授见了这钵子大的老鳖也啧啧称奇,顿时来了兴致,要对这老鳖进行一番研究,说这老鳖既有可能是变异了。
  可是他研究了半天也没有研究出个所以然然,只好让王胜利拿出相机拍了几张照片,准备回去让自己专门搞水产养殖的同事看看。
  中午当然在刘军浩家吃饭,饭前他特意领王胜利看了看自己养的黄鳝,这黄鳝和一般的黄鳝没有啥区别,就是肥硕了一点,因此王胜利也没有在意。
  中午饭比较简单,他捉了三条小半斤的黄鳝,又偷偷从泉水中弄了几条鱼,然后收拾收拾再配上自己院子里的瓜果蔬菜,好歹算是拾掇了四个菜,虽然从卖相上看不怎么样,但是每个菜都是用洋瓷盆装着,分量特别足,农村人的实在可见一般。
  王胜利刚开始心中还有些不屑一顾,他天天搞水产,什么东西没有吃过,刚才听刘军浩将自己这黄鳝夸得天上少见地下难有的,心中很不以为然。
  结果只吃了一口,就感觉自己以前的那些水产都白卖了,以前常听人说,小暑黄鳝赛人参,他搞了十几年的水产也不相信,但是这次却信了,这黄鳝吃起来酥软无骨,嚼在嘴里特别烂,酥软中却透着滑腻,爽口中又带着浓香,吃一口他就立刻决定将刘军浩院子里的黄鳝包了。
  当然那些平时很常见的农家蔬菜吃起来也别有味道,加上刘军浩淘来的猴儿酒,一顿饭宾主尽欢,尤其是赵教授,虽然他搞了一辈子的果树栽培技术,经常在农村待,但是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有诗意的院子。
  看着刘军浩院子里绿树成荫,手臂长的豆角脆生生的挂满了架子,个顶个大的西红柿压的枝子都断了,还有绿油油的大辣椒,紫色的茄子……一切的一切都充满了农家的乐趣,他太中意这里了,甚至产生了在这里住下搞课题研究的念头。
  他搞了一辈子的研究,就是退休了也闲不下来,最近正在搞一个小型农家果园增收课题,就是研究一些附加值高、能够密集种植的果树,看到刘军浩家这么大的后院完全荒芜,他顿时来了兴致,决定暂时在农村住上一段时间。
  当天晚上王胜利也没有回去,他打电话让自己的朋友将水产车开了过来,准备将刘军浩家的黄鳝买个精光。
  第二天一大早,赵教授就起来在院子里打太极,年纪大了身体也不怎么好,睡眠质量就特别差,可是昨天晚上他睡得特别香,早上起来山风阵阵送爽,羊羔小狗在院子里不住的乱叫,加上那些不知名的小鸟在枝头间跳跃,让他的心中不知不觉舒畅起来,更加中意这里了,甚至有了在这里养老的念头……
  第二天上午八九点钟的时候,王胜利叫的水产车就开进了村子,又惹来一群人围观,毛孩则领着一大群熊孩子跳到水池中抓黄鳝,别看滑不溜秋的在水中游得特别快,但是这群熊孩子从小就在水里混,因此抓起黄鳝来个个都是高手,加上水中的黄鳝密度大,拿起网兜飞速的在水中掠过,一般都能捞上一两条。
  一上午的工夫抓了快二百斤,剩下的黄鳝变得机灵了许多,都钻到洞里,没有办法捉,这才让一群熊孩子住手。
  因为黄鳝质量高,加上王胜利想做长久生意,因此就给了个比较高的价格三十块钱一斤,这让围观了一上午的农村人都吸了一口凉气,这一会儿工夫就卖了五千多块,这可比种地强多了。
  刘军浩卖了这么多钱自然高兴,给上午帮忙的熊孩子一人十块钱辛苦费,让这群孩子也兴奋的又跳又叫。

  第二十一章 家里来人

  事实再次证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到一天的时间,刘家沟人人都知道刘军浩卖黄鳝发了笔小财,于是纷纷将自己家的房前屋后挖上水沟,然后又全家老少齐上阵,到池塘堰塘里捉起了黄鳝。
  刘军浩虽然知道自己的模式并不太适合在村里推广,但是也没有开口阻止,毕竟黄鳝这玩意儿挺贵的,村里人养也不需要啥本钱,如果真成了还能创收,他有些想当然的认为一户一年卖个几十斤,挣个千八块钱还是可以的。
  他其实也另有打算,自己照这个样子下去,恐怕也能成村子里先富起来的那部分,正好给村里做个榜样,像水产养殖这种东西,只有扩大生产,形成一定得规模才有优势,所以他也乐意看到村民们如此。
  当然也有几户村民懒省事,直接从刘军浩的水池中捉上几斤,然后让他算账,都是乡里乡亲的,刘军浩也就按每斤十块钱收费。
  他原本就是一个懒散的人,属于小富即安得类型,他对现在这种每天睡觉睡到自然醒,吃穿不愁的生活相当满意,而让他郁闷的是赵教授,好像真的准备在农村扎下根了,在刘军浩家住了两天就决定在刘家沟盖几间房子。
  刚开始赵教授还慌里慌张的跑到刘广聚家要他到镇里审批宅基地,结果刘广聚大手一挥,你看中哪个地方直接说,只要出钱,我秋后找几个人给你把房子盖了,审批宅基地?我们村就没有人审批过。
  刘广聚这话倒不是敷衍他,农村人盖房子没有那么多讲究,看中一块地,只要不是别人家宅子,不占着大路,你想怎么盖都行。
  赵教授听他这么一说,还是有点不放心,就和村里签了个协议,一旦出现问题,村里帮忙解决。
  不过他要在刘家沟盖房子的行为还是让大多数村民不理解,看赵教授的眼光怪怪的,都觉得这老头毛病,大城市住着多舒坦,他偏往上旮旯里钻。
  这事儿就连刘军浩也不理解,赵教授这些日子住他家,两人已经相当熟悉了,赵教授就让他叫自己赵叔,说这样亲热。
  “我说赵叔,您老到底是咋想的,在农村住两天尝个新鲜就算了,你还真准备在扎根农村了?”
  “你小子的眼光早过时了,现在的情况是农村人往城市跑,城里人往下乡住,刘家沟山好水好风景美,我还真准备在这里扎下根,养老了,过些日子等房子盖好,我就要把老伴接过来。”其实赵教授还有一个原因没有说,那就是他这么多年经常到处考察研究,饭也没怎么吃好过,肠胃一直有毛病。
  以前犯起病来手掌心经常发汗;脸色苍黄;也没有什么食欲;可是在刘家沟住了不到一个月,困扰他多年的肠胃病明显开始减轻,这些日子住在刘军浩家日子过得悠哉悠哉的,瓜果蔬菜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