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英雄-第3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单在于他们敢打敢拼,还在于他们有好运气。很多时候,技能是最不重要的,合适经商的性格和习惯稍微重要一点,但运气却是最要紧的。这些人里面有宝啊,贷款的话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能耐,而公私合营,把他们的公司在几年内扩大十倍乃至百倍,这些人能力才能得到完全发挥。”

“你这可是让他们发财啊。”徐华封道。“你就不怕工厂扩那么大,他们管不了?”

“这就是商学院毕业生的用处了。”杨锐道,“学校出来的毕业生虽说不能掌舵,但是做个水手长、轮机长,那是一定能做好的。有这些人在,那公司扩的再大,也可以完全控制,而且这些大掌柜也是要培训的,他们有运气有天赋,再给他们培训完整的技能,外加一大堆合格的水手长、轮机长之类,这船出洋就不怕了。这些人发财,国家也受益,毕竟国家有股份在里头,同时还能收税。这样做,也是算是几全齐美,我们总不能宁与洋人,不给家人吧?”

“好吧,竟成,我明白了。”徐华封道,“成立一个标准委员会,召集全国的工厂主来京开会培训,推行公私合营,这几件大事我回去就办!你这边还有什么要交代的?”

“要交代的多呢。”杨锐笑道,“可一时想不起来啊。反正是千头万绪,我就只能抓主干了,剩下的事情只能是劳烦华封先生了。”

“怎敢说劳烦,”徐华封笑道,“我是做梦都想着这一天啊。不过工业这边很缺钱啊,美国那边有消息能贷到多少钱吗?”

“美国那边还没有消息。”杨锐道,被徐华封一打岔,他忽然想说但一时却是忘记了,只等徐华封走后,他才想起来实验室的事情没有说。

八年前在沪上成立的实验室,现在规模已经变得极大,王季同那边交过来的数据,现在全世界复兴会下属实验室已经有两千多人,这还不包括外聘的洋人,若是加上洋人将要超过三千人。工厂主要嘉奖封爵,实验室的科研人员也是要嘉奖封爵的,为了应对大规模封封,礼部那边除了在明朝原有的公、侯、伯三个爵位上增加了男爵、子爵,又另外增加了士,这就可以分封更多的于国有功者。只是,这些爵位的特权是极小的,更多也就是个名声。

“下面还要见谁?”杨锐想完实验室和爵位,问向自己的新秘书李子龙。

“总理,已经下班了,不要见谁了,各处来的电报也没有紧急的,可以明日一早再看。”李子龙道,“不过吏部那边送来几套官服,还有一封文件,说是要您亲看的。”

“哦。”杨锐想到了陈广寿那边的官服和岗位说明书,“那文件就先放着吧,官服呢?”

“刚才您和华封先生谈话的时候,官服正好被二夫人看见了,现在已经被二夫人领进内宅了……”李子龙道,虽然寒仙凤还没有过门,但宅子了对她称呼却已经是二夫人了。

“那你也下班吧。”杨锐说道,说完就出了屋子,去了内宅。

皇帝找的是前明宗室,那自然官服也有明朝影子,杨锐进内宅见到官服的时候,寒仙凤和程莐正在看,她们之间倒是相处的挺融洽,全然不像宫廷剧里那种斗来斗去的模样。看见她们一个比划着官服,一个戴了官帽,杨锐远远的便咳嗽了一声,两人见他来,忙的叫一声竟成。不过程莐叫了之后便说要看孩子回房去了,只留下寒仙凤拿着官服的站在那里。

“不错!有些好看。”杨锐看着寒仙凤道,“咦,怎么会怎么多,不就是一套吗,怎么还有女式的帽子,难道是送错了?”

杨锐奇怪一套衣服变成好几套衣服,寒仙凤则解释道,“一品的官服有朝服、公服、祭服、公服,帽子是姐姐的,命妇不单是有帽子,衣服也是有好几套的。”她边说却边摸索着衣服,看得出她对这些衣服很是羡慕,但再羡慕她也只是妾,衣服是没份的。

杨锐不明白女人的心思,看过红红的官服,又拿起一顶乌纱帽,弹了一弹两边的噗头,道,“这不会是照抄宋朝的官服来的吧,这帽子怎么会有这么长的噗头?”而后又拿起一根腰带,发现居然是玉做的,于是感叹道,“这一个人的官服要花多少钱?怕是没几百两下不了台吧。”

寒仙凤心中哀伤,但面对杨锐还是笑的,她拿起拿顶乌纱帽道,“这叫帽翅,说是皇上怕廷议的大臣们交头接耳,这才用细铁条装了上去,一旦谁的帽翅断了或者弯了,那就要打板子的。”

“哦,原来是这样。”杨锐终于明白宋朝的官员的帽子为什么会这么长的角了。他端详帽子片刻,再看了看衣服,道,“衣服挺好看的,就是帽子不好,要改!要改!”

戊卷第五十八章户部

当杨锐在家里无比轻松摆弄乌纱帽的时候,工业部官署里,几十个留学生正在聆听徐华封的有关工业标准的讲话,当他说到‘猪也能下鸡蛋’的奇论时,官衙里顿时有很多人笑了起来。其他人觉得匪夷所思,但专攻机械的王季绪、李复几等十多个留洋博士却觉得脑子忽然开了窍,一种说不出的东西被灌了进来,以致徐华封后面的话语他们根本就没有听见去。

直等到会散了,他们依然不走,诸人走光之后,王季绪领头,追问着徐华封道:“华封先生,这成组技术到底是指什么?”

王季绪是王季同的弟弟,剑桥大学工科博士,虽然比李复几晚获得博士学位,但因为王季同的关系,工科这些留学生都以他为首。徐华封其实为人很是和蔼,即便不是王季绪,他也会耐心解答,他看着王季同等人笑道,“你们坐,你们坐,这个成组技术就是把零件标准化、规范化,按照竟成的说法,生产有两种类型,一是流程型的,比如炼钢、化工,二是装配型的,比如拖拉机、汽车、轮船,甚至是枪支军火,都是属于这个类型。

竟成的比方‘猪也能下蛋’,并不完全恰当,但意思也不是完全不对。汽车是零件装配成的,轮船也是,只要零件相同,那么汽车厂也能生产造船零件,只要零件的工艺、材质、标准是一样的,这就是竟成说的‘猪也能下蛋’的意思。”

“华封先生,我们都明白这个意思,可是这怎么做啊?”造船毕业的陈石英问道,船台的利用率是船厂效率的关键,若是汽车厂也能生产轮船配件,那么船厂的生产效率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竟成只跟我说,要把各种零件按照不同材质、形状、加工工艺编码,成为零件族,但具体怎么做,他倒没有细说。”徐华封不无遗憾的道,现在杨锐见谁的时间都有限,短短的几个小时,给他科普柔性生产概念已经格外有效率了,剩余的那些东西根本没有时间说。

徐华封实事求是说自己不知道,只让这十几个工科生心悬的高高的,一干人离了官衙回到宿舍,饭也不吃,只聚在一起商议如何实现这个所谓的成组技术,但几十年之后的管理科技凭空是无法想象出细节的,是以一夜下来毫无所得。官员想不透上司的主意,以后在想就是,但几个博士想不透学术上的问题,只会登门求教。于是王季绪领头,求着徐华封带着他们几个人来郑亲王府见竟成先生,徐华封见此也乐于相帮,当日中午便带着着诸人来了。

“竟成,这就是小徐的弟弟,见芦,英国剑桥大学工学博士;这是李泽民,德国波恩大学理学博士;这是刘庆云,柏林工业大学工学博士;这是张继业,柏林业大学工学博士;这是朱启烈,莱比锡大学工学博士;这是杨恩洪,莱比锡大学理学博士……”十几个工科、理科博士花了不少时间介绍,徐华封却是越说越上瘾,到最后连没有来的那几个学士也介绍了一下。

“竟成,你昨日跟我说的东西,我回去一宣布,他们这些人都睡不着了,今日求着我带他们来,想再听听你所说的成组技术,所以啊,我就只有挑吃饭的时候来了,”他说完又看向和杨锐一起吃饭的虞辉祖谢缵泰,笑道,“不耽误你们谈事吧?”

徐华封少有如此说话,虞辉祖笑道,“工业部的事情最大,我们这些人筹钱可就是为了工业部的,华封先生你带这么多进士来,我们能不靠边吗?”

博士、硕士、学士,这三种西洋的学位按照礼部的规定,在新朝的级别对应进士、举人、秀才,不过也不是拿到学位就有功名,礼部会对学位获得者进行考核,通过者才能有功名。这种新举人和新进士和以前的举人进士一样,是有俸禄的,工业部的新进士、新举人最多,户部、外交部见此是要退让的。

杨锐看到这一圈博士就激动的很,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同济大学堂毕业外派出去的,八年时间,终于是成才了,他和蔼道,“既然含章兄、重安兄没有意见,那我们的会议就推迟半个小时,不过,现在是吃饭时间,大家先吃饭,先吃饭。”他招呼完,又想到一个事情,叫过秘书道,“你记一下,我要在近期和归国的留学生召开一次座谈会,会议的主题就是如此建设新中国,把这件事情安排在临时政府成立的后几天,不要太晚。”

“明白了。总理!”李子龙看着难得笑意盈盈的杨锐,郑重的点头。

成组技术在没有数控机床计算器的时代,只能部分实现柔性制造,而实现的方法在于对零部件进行分类,分类到最后就是编码。杨锐生产管理的大部头上有专门章节说到成组技术,是以他对于博士们问题对答如流,在解答完所有问题的之后,他还让秘书调出这部分文件,授权让他们阅读,如此才把博士们打发完了。

工业部的事情玩了,可等他回头和虞辉祖、谢缵泰等人商议财政问题的时候,时间已经过了三个小时。他不无歉意的道,“真是一不小心就说多了,让财神爷久等了,罪过,罪过。”

虞辉祖和谢缵泰一笑,道,“竟成你就别抱歉了,我和重安都谈完了。你就放心吧,户部定不会拖后退,钱这方面绝无问题。”

虞辉祖如此自信,杨锐笑道,“那你就说说吧,财政这边能弄到多少钱?”

“户部的钱主要是税收、债券、借款、还有就是没收满人及贪官的家产,不算借款的情况下,减去暂时拿不出钱的外国债券四千三百万两和外资银行存款一千三百万两,今年的收益在四亿五千万两左右,可要是洋人以不承认我们为名,拒付关税,那就只有四亿一千万了。这里面,一亿五千万是开国债券,另外两亿两千万是税收,剩下四千万是没收所得。”虞辉祖汇报着这几个数字,其实他还没有算东北三千万军费,这再一减,那就只有三亿八千万两了。

“因为只是半年,同时军队和官员数量不多,今年政府运作需要一亿五千万两左右,减去军费开支,今年能有两亿两左右的结余;今年有债券和没收,但明年就只靠税收了,若是各地农会组建顺利,各种专卖制度也进展顺利,那明年税收可以超过四亿两,财政结余可以有一亿七千万以上;明年四亿税收,后年就应该达到五亿两,结余应该超过两亿。也就是说,在14年之前,能投入到实业的资金将在五亿七千万两以上。

之前在香港开会的时候,估计投入实业的数字是加上借款最多不超过六亿两,现在回想起来,这是因为没有算开国债券,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偏差。这只是近三年的结余,若是加上14年三亿结余,这四年时间能投入实业的钱将超过八亿七千万两。”八亿多两明显是个大数目,虞辉祖说的很是激动。

他激动杨锐却没有激动,不借外债,这十年光靠自己能筹集八亿多两,减去对日作战的军费五亿两,那只有三亿多两投入实业,这和当初的预想是一样的,而要想达到五亿的投资规模,就要对外借贷一亿五千万两左右,只是公使团对复兴会很有意见,四国银行团怕是除了美国,其他三国是不会借款。

真的有必要花五亿两和日本打一战吗?杨锐不知道怎么就想到了这个问题,不过他一转念就确定务必要和日本打一战。这不光是复兴会的统治问题,民族工业的生存空间问题,最重要的这是给美国人的投名状。不和日本人翻脸,美国人不高兴,美国人不高兴,即使一战时中国能生产足够的商品,也未必可以从一开始就源源不断的卖给英法等国,历史上日本能挣那么多钱,与英日同盟以及日本协约国的身份有很大的关系,不能通过美国做转口贸易,即使有投资诸多实业,那也将收益了了,挣二十亿不要想,十亿都困难。

这个时代商业环境还不如后世,杨锐定下心思之后如此感悟。政治,或者更确切的说,战争是商业贸易的前提,便如后世十块钱资本要有五块钱用于营销一样,这个时代十块钱资本要有五块钱用于政治或者战争,要不然,另外五块钱的实业投资将毫无收益。

“含章兄,外国借款接洽的如何?能接到两亿吗?”杨锐问道,这是大事,他一直都记着。

“已经洽谈过了,排除四国银行团,还有三个借款来源,两亿两照说是没有问题的。”虞辉祖自信满满的说道,“一是有美国的洛克菲勒,和我们是老关系了,他乐意对我们借款,借款的金额可以达到两亿美元,方式是在美国金融市场发行债券,年息五厘,九七折卖出债券,九五折交付,十年期,担保是全国财政,附带的条件还在商议,主要他想要一定年限或范围的石油专卖权和石油探矿权;

二是俄国道胜和比利时银行的俄比财团,他们的借贷数额较小,只有一千万英镑,年息五厘,九七折交付,抵押是全国财政和京张铁路。俄国人是想我们向他借款以修筑张家口竖穿蒙古连接乌兰乌德的张乌铁路,还有横穿西域的兰西铁路,这两条铁路加起来三千五百公里,大概要一亿五千万两才能修成,现在外蒙俄国没有拿到,就想着借款修这两条铁路,这就是这一千万英镑借款的附件条件。

三是德国那边,德华银行传信说,只要我们能和德奥结盟,德国将会免除之前的军火贷款,还能低息贷款三亿马克给我们,并给予全力的外交支持。我看这个是最不稳妥的,德国还是太小气了,三亿马克只有一千两千万两,军费都不够。”

“德国现在造军舰也造的没钱了。”杨锐对德国的贷款也是不看好,“但为了给英法施压,也可以和他们谈一谈。按照以前说的,对付美国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打击日本,对付英法最好的办法就是亲近德奥,但这个亲近一定要注意分寸,真要是把英法惹恼了,以后就麻烦了。”

“现在我们就是这个原则,”谢缵泰说道,“德国给满清的那几笔贷款,除去用掉的那些军火,剩余的部分我们可以适当的承认,只有和德国之间的障碍也就解开了。”

“可以承认多少?”杨锐也觉得军火贷款承认不承认不是大问题,关键是复兴会不要下不了台。

“七成,剩余的军火贷款未用部分在两千万马克左右,总的贷款有三千五百万,另外还有五百万马克被人侵吞了。这笔钱已经追了回来,但因为存在德华银行,取不出来。”虞辉祖道。

“那就承认它!”杨锐道,“但是前提是要求德国承认新政府,这个德国能同意吗?”

“如果不私下许诺站在德奥立场,估计德国人不会答应。”谢缵泰道。

“那就要求德国人把之前中断的计划继续下去。”杨锐说道,他还对于潜艇念念不忘,“另外潜艇和飞艇我们还要购买一些,这点他们总不能不同意吧。”

“这个难度不大。”谢缵泰道,“现在满清没了,德国人除了交好我们,实在是找不到其他人了。竟成,我有个感觉,那就是德皇一向重视和中国建立良好关系,庚子的时候,他说黄祸论,还对前来中国作战的士兵发表了一通声色俱厉的讲演,但当满清派载沣去德国谢罪的时候,德皇却给予特别的礼仪,并没有让载沣难堪;德中美结盟不说,就是在我们大举义的前夕,德国皇太子还准备前来中国访问。如此总总,只能说德皇基于特别的考虑,一直对中国情有独钟。”

“有道是远交近攻,德国和我们就是处于这样的情况,”前几天麦金德的陆权说把杨锐的一些记忆唤醒,他对于外交想法和以前开始不同了,“但美国是说英语的,英美存在天然的同盟基础,所以我们和德国永远都不可能结盟。”

听到杨锐居然下了这样的断语,谢缵泰道,“那我们能和谁结盟?”

“现在最好是和美国结盟,但太平洋虽然广袤,却也太小了,别看如今日美相争,可几十年之后,就是中美相争了。到时候的情况就会和现在完全相反,美国不再是拉我们打压日本,而是拉日本打压我们。”杨锐说着他想法,他其实是参照后世的情况说的。

“要是这样……”谢缵泰思索道,“那和日本的关系处理起来就很要讲究了。”

“确实如此。”杨锐也不得不承认,虽然这符合理性但却有悖于感情,“要么我们实力强大,把日本灭了,成立一个亲中的政府,让他们变成我们的傀儡,但这基本不可能。我们没有那么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