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英雄-第4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华封安然抚须、谢缵泰面带浅笑、虞辉祖盯在一处,不断默算、蔡元培眼镜推了又推,欲言又止、杜亚泉则左顾右盼,有些不定、唯独秋瑾神色坚毅,语带金石之音,“我赞同万历计划!就和英日俄法好好战一场吧。中华女子定将奋勇当先。”

秋瑾又将女子摆了出来说事,杨锐只是一笑,他又看向其他几人,徐华封见他看来,笑道,“我同意!”谢缵泰也是点头,说道“我亦赞同。”杜亚泉见三人同意,和虞辉祖同时稽首,唯独蔡元培眼镜退了又推,来了一句,“就只剩我了吗?”

他这么说,几人都是笑,杨锐想嘲讽的时候,他又道:“要我同意可以,可有一个条件,那就是战后军费要减下来,全国小学教育要免费普及!”

他这边一带头,秋瑾也转了性子,道:“我也有一个条件,婚姻法一定要改为一夫一妻,妾真不许再纳了,多少花骨朵般的青春女子被老头儿纳了妾,何其可怜!欧美各国都是一夫一妻,唯我中华却是一夫多妻,实在是野蛮之极……”

杨锐不知道秋瑾何时喜欢念念碎了,当即果断道:“既然表决已完,天色也不早,肚子早就很饿,还是散会吧。”

杨锐一说提议,除蔡元培外几个爷们都使劲点头,一致表示肚子也很饿,而后跟着他一溜烟跑了,弄得秋瑾看着蔡元培气道:“你怎么不早提!”

蔡元培崇尚一夫一妻,但却一直死老婆,第二任妻子黄仲玉受其自杀和入狱刺激,前些年已经亡逝,他如今的妻子是以前爱国女校的学生周峻。他见秋瑾质问,很委屈道:“我怎么知道你那么快就答应了。哎。国家好不容易安定下来,又要打仗。”

“打仗就是为了安定。”秋瑾没有蔡元培忧国忧民的心思,利落的回了一句,便抱拳告辞了。

农历十月二十日的常委会议全票通过了万历计划。在次日的对日谈判中,谢缵泰不改初衷,依然坚持要日本道歉、赔款、惩办,使得谈判才开始世几分钟就结束了。与会的英国公使馆参赞麻穆勒一回公使馆就找到公使朱尔典道:“爵士,中国人一点也不退让。这应该是杨竟成的意思,他们真的是想挑起开战。”

“是的!这点我昨天就知道了。”朱尔典回想这昨日在总理府和杨锐的回面,杨锐对他的威胁毫不在意。他放下手中正在写的文书,再道:“现在是不列颠在远东力量最薄弱的时期,欧洲我们被德国人牵制,美国人又站在中国人这边,而俄国人据说和中国又签订了密约……”

“或者我们可以游说美国人放弃支持中国。”麻穆勒建议道。“他们在中国并无太多利益。”

“不,我们不能这样做。要想说服美国站在我们这边,那就要放弃英日同盟,不管从实际上。还是从时间上,我们都无法做到。我早就想伦敦汇报过,第三次英日同盟不应该签订!”朱尔典抱怨道,在签订第三次英日同盟的时候,他曾给伦敦去信数封,建议不再签订同盟条约。但伦敦担心日德、日俄会走近,便想出一个用同盟条约限制日本,再用英美仲裁条约去除英国同盟义务的高招,这虽然极为高明,但后果却使美国彻底倒向了中国。没有美国的贷款和外交支持。中国政府绝不会像现在这样张狂。

“那怎么办?”麻穆勒问道。“也许可以让俄国对中国施加压力。”

“可这无效!”朱尔典断然否决,“俄国现在虽然在扩军,但俄国绝不会同时与中国以及德国交恶,东方和西方俄国只能选择一面。要想俄国施压远东。那就要减轻德国对俄国的压力,而要想减轻德国对俄国的压力,那俄国西部铁路网建设和扩军就要停止,可这点法国人是绝对不愿意的,铁路网建设和扩军正是法国人为应对德国军事压力而出资支持的……”

“爵士,法国四月份的大选是民主共和党获胜。国会里全是反对扩大军备、反对与俄结盟的亲德议员,内阁情况也是这样。我想我们说服法国并不是难事。”麻穆勒道。他不自觉的开战站在伦敦的位置,以中日问题为核心来考虑问题。

“你不应该说格雷爵士才能说的话。”朱尔典批评道,“另外你还把事情弄错了,正是因为这些议员和阁员是亲德的,所以他们在对德关系上,只能以强硬立场出现。因为在法国人看来,他们对德国的每一个让步,哪怕是极小的让步,都会被法国人视为卖国。如果是反德阁员上台,那情况就会好办的多,他们的让步即便大一些也会被认为是一种策略。”

“爵士。真抱歉,我错了!”麻穆勒被朱尔典说的面红耳赤。但朱尔典却像是没有听到他的道歉,自言自语道:“这种情况很不好,那些反德的家伙,一定会做出什么疯狂举动,逼迫内阁坚定反德立场的。”

“你去请日本代表团的伊集院先生来吧。”朱尔典思虑半响,觉得还是见见日本和谈代表再说,但在麻穆勒出去之后,他忽然想到日本和谈代表伊集院彦吉是萨摩藩出身,心中忽然叹气。日本派萨摩藩出身的伊集院来谈判中日海战问题,这明显是日本政府对英国逼迫强令其参加和谈不满,中日两国政府都是铁了心要开战的。

PS:  注1:《台湾省通志。卷四。财政篇》,p150,计算所得。

注2:《满洲开发四十年史。上卷》;p117,估算所得

己卷第三十九章想法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清末英雄》更多支持!

和英国公使朱尔典所预料的一样,他并没有说服日本谈判代表团的代表伊集院彦吉,即便是他将来自军情五局的绝密情报:中国已秘密在德国建造大量潜艇,数量很可能接近百艘的消息透露出来,也无法对根本不信的伊集院彦吉的产生什么影响。曾任日本驻清公使的伊集院彦吉一到北京,就下定决心要使谈判破裂——他发现以前那个肮脏的、无序的、腐朽的城市已经不见,代之的是一个高效整洁、处处迸发出生计的城市。这才两年,如果是二十年那会如何?

伊集院彦吉被自己的这种想法吓了一跳,但却又深以为自己的推断无比正确,如果给中国二十年时间,那么东亚大陆将彻底和日本无缘,已经占领的朝鲜也会被中国夺回,日本将像四百年多年前丰臣秀吉一般,被中国军队赶下海。

看着朱尔典言辞涛涛,伊集院彦吉忽然问道:“公使阁下,您认为杨竟成在国力强大之后,会满足于中国的现状吗?”

伊集院彦吉素来彬彬有礼,这样将朱尔典的话打断还属第一次,朱尔典闻言之后却无言以对,而伊集院彦吉再问道:“公使阁下,要是日本进攻中国,贵国是不是会履行同盟的义务?”

伦敦只想到在签订同盟条约时防范与美交战,但从来没想到案板上的肉会跳起来反抗,特别是在自己最无力的时候反抗。朱尔典虽是驻华公使,但他不知道伦敦的策略,只好模棱两可的说道:“大不列颠从来就没有违背盟约的传统,我虽然是驻华公使,但这个问题最好还是由伦敦来回答吧。”

“感谢公使阁下!”伊集院彦吉鞠躬道,虽然朱尔典没有给他需要的答案,但他还是很礼貌。在和朱尔典道别之后,他与次日率团返回日本。十五日后,中日两国宣布断交。

阴云密布的天空忽然间狂风大作,漫天的乌云散去,只露出并不明亮的天空。雨前短暂的光亮照出所有人的行迹,有些惊慌、有人亢奋、有人担忧、有人窃喜;有人逃离辽宁、隐入租界、有人离开课堂、跑向兵站,有人买盐囤粮,紧闭家门……,形形色色的忧喜善恶都在此时袒露毕现。

与中国这边人人行色各异相比。日本国内勘称团结,所有报纸都是‘教训支那人’的呼喊,靖国神社面前人群蜂拥,而在东京富士见楼,国民外交同盟会、对话联合会、浪人会,以及终于抛头露脸的中华革命党,邀请诸多实业家、新闻记者,召开了对支有志大会(对华同志大会)。会上除了田锅安之助等大陆主义者登场演讲之外,中华革命党的汪兆铭也粉墨登场,其言:‘今杨竟成悖天理人道。不念民众之利害,不顾友邦之劝告,一意孤行,挑起战争,以致激起列国之公愤,遂将中国陷于战乱之惨祸。吾党鉴于中日两国之特殊关系,认杨竟成之行动为非,断然斥之,誓救中国四亿之苍生,以收拾大局。并期确立东亚和平之基础!’

汪兆铭能言善辩,言辞明快,其讲演完毕,顿时掌声如雷。欢声不断。而就在汪兆铭登台讲演之时,头山满、犬养毅、古岛一雄、寺尾亨则在孙汶寓所,与孙汶、胡汉民、冯自由、廖仲恺等人畅谈。

“孙君,敝国海军拦截贵国之舰船,实乃外务部国贼为白人所迫之故,并非击沉之意。也非要挑起战争。今杨氏为其权势永固,受米国所蛊惑,一意要挑起战争,实乃黄种之疼,白种之快啊。”犬养毅开口就把事情定性为人种之争,着实诡辩。

“贵国政府当初就应该反对杨氏当政!”孙汶早就期盼中日谈判破裂,可事情还是拖到现在才成定局,他言辞虽有喜悦,但更有的确是责怪。“此人就是一个独夫民贼,操纵国会如玩物、横夺民财如贼寇,如此恶行,却无人反抗。

我们本来应当是共和国的,而共和的观念,是平等、自由、博爱。可中国这两年来,我们看到了什么?复兴会视公义为粪土,民众,仍然被奴役着!可即便如此,对此暴政民众却无比的顺从,是以我常说,中国人皆废物,唯我独豪!我才是中国救世主,你们不支持支持谁?”

孙汶这两年来饱受憋屈刺激,中华大理寺以谋杀罪将其通缉,报纸上对其人其事也素有报道,特别是中日东海海战之后,听闻其仍居日本以投靠倭寇,原先不相信政府言论的年轻学生也开始相信他就是一个日奸!一个国贼!而中国革命党内部原就因为黄兴的反对而四分五裂,如今受到东海海战刺激,党员更消散大半,现在他身边就只剩下一些骨干了。如此内外交困、日夜煎熬,他言辞日益激烈,‘唯我独豪,我才是中国之救世主’之言,就是激愤之时常说的。

幸好头山满、犬养毅等人早就知道他的坐态,闻言不但不悦,反而为喜,头山满道:“孙君之志,当如鸿鹄。中国没有你,将永处专制之黑暗中。如今中日开战在即,孙君及各位豪杰正可大展宏图,敝人已经说服政府,可为贵党提供两百万借款,以壮行色。”

“两百万元太少,最少两千万日元,这只是第一期,要想推翻杨氏,即便中日大战,没有五千万日元也是不够的。犬养君,前几次贵国虽有襄助,但金额极少,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局势已定,孙汶一点也不着急,他不想在像之前那般挤牙膏了。

似乎早知孙汶会如此作态,头山满和犬养毅对视之后说道,“贵国反杨氏者众,除了满人宗社党之外,两广的辅仁文社现在也与杨氏交恶……”

头山满此言一出,屋子里的党人如闻惊天霹雳,孙汶半起身道:“这是真的?!这是真的?!”

“孙君,辅仁文社之党魁黄世仲君已经决意反杨,他的私人代表昨日已经抵达东京,过两日就会拜会孙君的。”头山满细说完。犬养毅怕孙汶等人不解,又道:“两广之光复,实为辅仁文社一家所为,但建国之后复兴会对其并无像对直隶、云南那般特殊对待。两广和复兴会其他省份毫无二致,杨氏去年还想合并辅仁文社,以致使辅仁文社诸君很是不快。去年年末又有当地驻军和国税税警对持之事件,今中日交战在即,他们想像庚子东南互保那般。脱离中央而自治。”

两广和北京的矛盾不少,其最根本还是源自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的矛盾。在复兴会高层和辅仁文社高层的默契下,这种矛盾逐渐变大,以致使复兴会内部都开始担忧两广会发生叛乱。如今中日马上就要开战,黄世仲立即按照之前的计划开始运作。因为多年的潜心布局,自然而然的矛盾,这不得不使外界相信,这又是一次东南互保。

听完犬养毅的解释,诸人都是振奋,孙汶却站起道:“光自治是不行的。既然有了两广,那就应该以两广为根基,进行北伐!只要北伐军攻占湖南,逼近武昌,那杨竟成政府定会垮台!”

“孙君,黄世仲君只愿意两广独立,不愿意北伐!”犬养毅道。他还想说另一个人的时候,却被孙汶打断了。“中国饱受专制独裁之苦,黄世仲还想偏安一隅,独善其身?!广东财力雄厚。广西骁勇善战,两者结合,正是拯救四万万同胞之良机,他怎么能…怎么能……”

孙汶自己让自己激动了。站在榻榻米上气得要跳起来,犬养毅见其如此,道:“孙君稍安,北伐另有他处。贵国梁卓如先生,已经离京赴日。”

“什么!!梁启超也来了!”两广辅仁文社之变大家还能接受,但梁启超反杨。就出乎所有人意料了。

“确实如此。”头山满微笑道。“杨氏为求能独裁统治,对舆论监控日严,不但报纸、书本出版要审核,还弄出了一种叫‘关键字’的东西,诸如‘同盟、兴中、举义、革命、民主、革命’等文字禁止在报章书籍中出现,就是能出现,印刷厂也只会印两个星号,另外杨氏对文章内容也有限制,除杜绝民主思想外,最离谱的是规定开国后动物不许修炼成精。”

头山满一说‘开国后动物不许修炼成精’,屋子里众人就笑了,这是杨竟成担心民间借迷信挑动民众反抗独裁统治而制定的,此规定一经礼部刊出,舆论便笑骂一片。

众人笑毕,头山满再道:“卓如先生素来推崇民主政治,与杨氏不和,其原本还能在北京著书立说,但舆论控制愈演愈烈,特别是前两个月杨氏收回国家邮政权后,贵国报纸已经不敢刊载他的文章。”

“梁启超这个满遗还推崇什么民主?他无非是一身所学得不到主子赏识而已。”胡汉民为人刚硬,并素对善变无常的梁启超不齿,也是其劝孙汶不要和宗社党联合。现在听日本人吹捧;梁启超,实在忍不住出言相讥。

“展堂!”孙汶见头山满脸色不予,顿时把还想说话的胡汉民喝止住了。“先听头山先生说完。卓如能反杨,那是再好不过了,只是蔡松坡未至啊!若是他也来,那云南可就能北伐了。”

“蔡君虽然未至,但卓如先生愿意代为说项,挑动云南独立,孙君可入云南,就在云南严整将士施行北伐,攻占四川之后……”犬养毅道。

“不!云南太远了。”孙汶忽然摇头,“得北京者得天下!这是两年前就已经证实了的,当年杨氏一举占领京城,这才让满清群丑无首,短短两个月就稳定了全国。如今中国已经经历了一次革命,国贫民弱,大战之后要迅速安定。我之认为,如果两广不能北伐,那就从山东直隶或奉天着手,这样贵国军队也可以资助整训我党军队。”

想不到孙汶居然的打算是这样的,犬养毅和头山满再次对视,头山满道:“孙君,贵党在山东、直隶、奉天三省还有力量吗?”

“直隶、奉天力量较弱,但山东有不少势力。”孙汶答道。“山东虽然是德人势力范围,但黄河以北德国人管不着吧。奉天也有不少党人,最好是山东和奉天各组成一个革命军。环着渤海沿岸进击北京。”

演讲孙汶越说越越悬乎,犬养毅赶紧道:“孙君,要从山东和满洲进攻北京,还是等陆军部确定对支攻略之后再做定夺吧。现在当务之急是要挑动国内反杨势力。让杨氏应接不暇、焦头烂额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孙君,明日请到京桥区银座二丁目十号,日俄贸易会社二楼,日九原君签订两百万的借款合同,签收后请马上汇回国内以作活动经费。不够费用我们再议。”

日本资助别国革命党。向来是通过财阀、日侨以赞者借款的名义提供资金,九原房之助早前就赠送过十数万日元,孙汶对此是熟悉的,当下就先答应了。

见孙汶稽首鞠躬,头山满、犬养毅等数人又座谈一会便起身告辞了。他们这边一走,黄兴、居正、朱执信、吴大洲、薄子明、李烈钧、胡瑛等人又至,他们本是孙汶约来讨论应对中国当日危机的,但开会一开始,孙汶说的却不是应对,而是在布置任务。

“……山东方面军。以吴大洲为读都督,薄子明为总司令,李侠如次之;奉天方面,以克强为都督,居正为总司令,两军将在日军协助下,进攻北京。只要能占领北京……”孙汶自顾自说,根本没管黄兴等人的差异。

“逸仙,这是干什么?这是要打仗了吗?什么时候决定要打仗的?是谁决定要打仗的?”黄兴有些怒意,他虽然不入中华革命党。但依然住在东京与党人为伍。今日听闻孙汶相招说是商议如何应对当今形势,不想一来孙汶就发布作战命令。

“现在中日即将大战,我党正好可以趁此良机推翻杨竟成政权。”孙汶道。他压下要说话的黄兴,道:“克强。你有什么话一会再说吧,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