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英雄-第6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历史上袁世凯死后,日本不再支持孙汶,负担程璧光带北洋舰队南下、以及参众两院议员南下广东的开销,都来自于这笔德国资金,而当时接头磋商的正是曹亚伯。这笔钱一共有两百万美元,都是德国人以黄金支付的。'注:'

听说宋教仁不敢拿这笔钱,曹亚伯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不说此事了。”他说完似乎很轻松的舒了口气,觉得完成一个任务,而后便转换话题道:“遁初,你看咱们真要对德宣战吗?”

“差不多吧。”宋教仁道,“这事情、这朝政。都是复兴会说了算。我虽然知情,可也是他们按照规定不得不让我知情。等我知道了,那离事情见报已经没两天了。”

“可复兴会不是德国扶起来的吗?”曹亚伯好奇问道。

“什么德国扶起来的?”宋教仁感觉好笑,“这复兴会啊。是吃百家饭大的。最开始的时候是找的德国人办了个军校,再去东北俄国人、日本人那里捞了不少好处,最后美国人又拉了他们一把,打赢了日本,这位置才算坐稳。

手段是刁滑了些。但事情都没得说的,没有什么见不得光的东西,找德国人半军校就是那么回事,更何况复兴会找的德国人都是被德皇出卖、不愿回国的那些,根本就没有和德国政府挂上边,所以说他们根本就不是德国人扶起来的。”

“居然是这样。”宋教仁说的和曹亚伯听来的坊间传言差别很大,甚至和让他来游说国民党的德国特务也不尽相同,“就算复兴会和德国人没有关系,那我们西北还在和俄国人开战呢。这出洋万里去欧洲和德国人打,复兴会那些人就不担心国力无法承受吗?开国到现在。百姓似乎没几年安生日子,打完满清打日本,打完日本打俄国,打完俄国打德国,这简直是……”

“我也是这个态度的啊。”宋教仁点头,“满人不说,日俄不说,可这德国远在欧洲,又没有惹我们,何必劳师动众的去帮英法出力流血呢?中国人命再贱。也不是草长的啊,若是能将赴欧参战的那些钱省下来,投资到实业上,那最少也是利国利民啊。可惜啊。舆论都被英法等国挑唆了,民众又想借此战废除那些条约,好似这么一参战,以往的任何问题都解决了一般。他们何曾想过,洋人尊不尊重你是看实力的,你国还是那个国。实业还是那个实业,连日本都还不如,即便这仗打胜了,看不起你还是看不起你。”

宋教仁抱怨着,觉得复兴会把太多钱花在了军费上。以他观点,神武三年和日本那一仗根本就不该那么早打,要是能拖到现在才和日本开战,那付出的代价会少得多。

他这边抱怨着,谭人凤、李平书、胡瑛等人忽然匆匆的来。一张京津泰晤士报被谭人凤着急的递了过来,老爷子有些激动的道:“这可真是要开战了!”

“开战?!”宋教仁一惊后想到了德国。他拿起报纸一看,却见那头版上大大的标题:俄国两次东侵记。文章很长,但上面的内容宋教仁却一扫而知。记得前年中国派出志愿飞行队远赴英伦时,俄国侵华其实是被德国皇帝怂恿的新闻就报道了一次,不过当时德国公使出来辟谣说绝无此事,事情就淡了下去。不想这一次不光是说神武三年德国怂恿俄国东侵,十二年前的日俄战争也说是德国怂恿所致。最致命的是,文章写的极为考究,刊出的几张照片居然是德皇威廉二世给沙皇尼古拉的私人电报,上面正是德皇怂恿沙皇对中国开战的内容。

“这是真的吗?”宋教仁看着那几张俄语电报照片,感觉这一切难以置信。

“应该是真的!”李平书道。他有些警惕的看了曹亚伯一眼,但想来说的也不是什么不得了的大事,便接着道:“沙皇被俄临时政府囚禁以后,以往的一切隐私都得不到保障。前几日翻出来的日俄密约,虽然日本政府不承认,可英国人还是非常恼火。”

李平书不提日俄密约还好,一提宋教仁脑子就‘嗡’了一声。他也不知道为何俄国临时政府不看守好那些密约,以致弄出来丢人现眼。但不管怎么说,最近从俄国挖出来的消息基本上是真的,京津泰晤士报会刊登这篇文章,就很能说明问题。

“看来这宣战的借口也找到了!”宋教仁拿着报纸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有气无力。

宋教仁看到报纸还是晚的,在登报的前一天,京津泰晤士报馆就将样稿送到总理府请杨锐过目。本来以为宣战要拖上几个月的杨锐看到这份报纸摇头直笑。西线攻势只维持了八个多月,英法联军就伤亡了七十多万;而已经宣战的美国除了陆军第一师和拉法叶航空队到了法国大陆外,其余的部队大多还在美国新兵营里。

即使是到了法国,美国陆军第一师也没有马上拉上战场,美军总司令潘兴将军认为美国陆军完全无法适用残酷的欧洲战场,军火、大炮这些必备军需也还没到达,所以部队需要漫长的训练才能参加战斗。只有拉法叶航空队正式作战,不过这仅仅是给德军飞行员填了些战绩而言,对整个战事毫无帮助。

签发了大额支票、却不知何时才能兑现的美国;勉强发起进攻,却终究在德奥联军反击下成建制溃散逃亡的俄国;还有那左右逢源、一败再败的意大利;自知境况、不想做无谓牺牲的日本……,形形色色的国家、苟延残喘的战局。在美国宣战后断定同盟国必定战败的评论家,此时做出了和以前截然相反的判断,那便是:如果美国陆军不能快速训练完毕投入战争,那么打垮俄国的东线德军西调,等待英法联军的只会是末日。

“竟成,我们真的做好了准备吗?”银安殿内,拿着同样一份津京泰晤士报的虞辉祖看着杨锐问道。虽然他现在不是常委了,但每次的常委讨论的结果他都是第一个知道。

“基本上吧。”杨锐手交叉着,腿也在桌子底下交叉着,手和脚在有规律的摇摆,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样。“即使现在就宣战,我们也要按照既定计划才能出兵,既然美国人能拖,我们也能拖。”

“那复兴军那边呢?”虞辉祖再问,“军队不是还在各县驻扎,防止土改后有人作乱吗?”

“几个月前就已经用秘密召集的预备役师替换了,需要出洋作战的部队现在正在做针对性训练。”杨锐道:“俄国俘虏那边前些日子也开始摸枪了,就是朝鲜,因为造木船挣了几个钱,居然也骚包的说要跟我们一起出兵,真是……”

日本松方正义内阁很非常清楚己国的处境,所以得知中国要派遣五十万以上部队赴欧参战后,索性一兵也不派。对日本来说,既然中国出兵无法阻止、国际格局变化无法改变,那还是省些军费吧,反正他已经是参战国了。是以在谢缵泰发出出兵邀请后,日本的答复是国力有限,因此无法负担陆军前往欧洲作战的费用,只表示愿意为中国赴欧远征军护航。

日本人不去,朝鲜人立即雀跃。他们或是想着要为中国分忧,或是希望参战能提升朝鲜的国际地位,居然也想派两个师去欧洲战场见识见识,真不知道说他们什么好。

“朝鲜……”说到朝鲜虞辉祖也笑了,四千万税入的国家,百废待举,虽然靠中国的提点挣了一些钱,可脑子一热也喊着要出兵,真是不知道说他们什么好。他道:“我们现在就宣战,德国会有什么反应?”

“还能有什么反应,恨之入骨吧。”杨锐道,“不过有英法美在顶缸,要杀要剐还轮不到我们,再说这一战后,德国凭什么记恨我们?”

“话是这么说,可雷奥那边可就……”虞辉祖说着忽然想起那个残废的德国人来了,话语里很是遗憾。

“含章兄,国家利益在上,私人情义就只能放一边了。”杨锐听闻他提到雷奥,手上的摇摆停了下来。虽然给自己找了一个‘国家利益’的安慰,但本有些热切的心也冷了下来,他忽然想到,听到中国宣战的消息,雷奥会怎么想?

PS:  注:上海文史资料选辑第74辑p191;

辛卷第二十六章出事

西里西亚的夏季一点也不炎热,凉风在奥德河的河谷里升起,顺着苏台德山脉一直往南,吹拂着本就郁郁葱葱勒普斯小城。这使人有一种飘仙欲歌的感觉,而比清风更清凉人心的是,上个月俄军的克伦斯基攻势在德军的反击下溃败,俄国最后的战斗意志消失殆尽,胜利已对同盟国露出了曙光。

在所有人都为此高呼德意志万岁时,德国最高统帅部内却是有着一种无法言表的沉静。如果说美国人宣战只是爆发户的任性胡闹,只要在美国士兵未投入战场之前快速将英法联军击败,德国便能获取一线生机的话;那中国的宣战,就使同盟国最后的希望完全熄灭——作为中国曾经的‘盟友’,军事技术的合作者,最高统帅部在审视开战迄今的战术变化时,神奇的发现欧洲打了三年,依然没有跳出复兴军当年的战术窠臼。

战火的锤炼,使得德军从一支纯步兵军,艰难的脱变为一支以炮兵为中心的步兵军,可这种军队编制和战术思想,在复兴军建军伊始就已经确定了。以炮兵为中心的步兵军,进攻和防守全部依赖大炮,而大炮这种沉重的武器在泥泞、坎坷的野外难以运动,所以军队进攻和防守的纵深都很小。

在这种战术思想和技术限制下,机枪、铁丝网、飞机、坦克,这些都只是以炮兵为中心作战模式的补充。试想,如果没有炮火覆盖,没有反炮兵战术压制,即使有再多的机枪、铁丝网、战车、飞机,士兵也无法获得防守上的成功或进攻上的胜利——防守的时候,铁丝网将被炸碎、堑壕被轰平、追着弹幕冲来的敌军在守军还处于昏迷状态中就将他们缴械;而进攻,没有己方炮火压制,对方不需要机枪铁丝网,只来一顿覆盖性涉及便足够解决冲击的步兵了。

战越打越大,战事越来越惨烈。大炮口径也越来越大。一开始德军就学习复兴军的经验,弃榴霰弹而不用,而后连75mm的大炮也不要,开始大量装备105mm和150mm榴弹炮。给只使用75mm小姐的英法联军以重大杀伤。炮火虽强,可口径越大炮就越重,缺少牵引拖拉机的德国炮兵,往往像上个世纪一样使用畜力。这在以前的战争中也许够用,在少有移动的西线堑壕战中也够用。但在东线,以及在面对即将到来的复兴军时,这就不够用了。

想想中国人在全机械化牵引的炮兵保护下,依靠战车,一昼夜就突进二三十公里,那德军原有的防御体系将土崩瓦解。如果他们再像对付俄国西伯利亚军团那样迂回、穿插,包抄,那已习惯固定战线作战的士兵将全部崩溃。

中国人的到来将打破既有的堑壕防御体系,而堑壕防御体系的瓦解将使得己方像俄国西伯利亚军团那样溃退。这是‘懒惰而聪明’鲁登道夫将军的第一个判断;而他的第二个判断就是,中国人所带来的新式作战思想。在初尝胜利后将变成英法联军的学习对象,这会使那些老迈的联军的指挥官逐渐从堑壕战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将固定不动的火炮步兵师转变成移动的火炮步兵师,这个结果将是同盟的噩梦。

和能得到全世界资源和人力的协约国相比,同盟国的一切资源都是匮乏的。西线是因为在堑壕战模式下,防守损失远小于进攻损失才获得稳定的,一旦堑壕战模式被颠覆,攻势损失比相同甚至是进攻利于防守,那德国将无法将战争维持下去,失败是必定的。德意志将在战争中灭亡!

“报告!”庶务官冯。德。布舍。伊彭堡上尉打断了鲁登道夫的沉思。在鲁登道夫回过神来时,他正站得笔直,“将军,威廉公爵已经到了。”

“元帅在哪里?”鲁登道夫问道。将前线的雷奥。威廉召到最高统帅部。这是他和兴登堡一致的意见,所以接见他也必须和元帅一起。

“元帅正在隔壁等待威廉公爵。”伊彭堡上尉答道。

“那先通知元帅,然后再请威廉公爵进来。”鲁登道夫答道。

风尘仆仆的被最高统帅部的电报从前线召来,雷奥的心情并不好。在中国宣战之前,他已经感觉一些不妙,而中国宣战之后。在接到最高统帅部电报来勒普斯城的路上,他则阴沉着脸,唯有在看见打扮成自己副官模样的女儿时,目光才是温柔的。

“公爵阁下,元帅有请。”伊彭堡上尉看着坐在那里发呆的雷奥,轻轻的说道。

“不,请叫我威廉将军。”雷奥在丽贝卡的搀扶下艰难的起身,但口气却是不容置疑的。公爵只是中国给他的封号,现在他在为祖国而战,所以只是威廉将军。

“是的,将军。”伊彭堡上尉谦逊的答道。任何熟悉威廉将军的士兵,对他都是无比尊敬的,而他的战绩,在东线所有将军中是最高的,如果真要说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他被任命的太晚了——在公爵战术(步炮协同下突击队战术)的打击下,俄国人只有抱头鼠窜的命。

“请坐下吧,雷奥。”难得睡醒了的兴登堡元帅在雷奥敬礼之后说道,而看见打扮成副官的丽贝卡要退下时,他忽然道:“这是你的女儿吧?”

穿着最小号无衔德军士兵军装的丽贝卡剪着短发,虽然只有十三岁,但得益于德式饮食和雷奥严苛的教育,她仿佛已是一个大人。

“是的,元帅。”没等父亲回答,丽贝卡就立正回答道,军姿并不比德国最精锐的士兵差。

“非常好,这就是将军的女儿。”兴登堡笑道,随后从身上变戏法的摸出几块糖,道:“知道吗,你应该在学校里而不是在战场上。喜欢吃糖吗?”

“不,元帅。”丽贝卡身姿一紧,严肃中又带着些笑意:“您说过我是将军的女儿,所以应该在战场上。”说罢就立正敬礼退了房间。

看到小女孩居然不爱吃糖,兴登堡看了看鲁登道夫,又看了看雷奥,遗憾的道:“她居然不喜欢吃糖。她是……。她是德国人吗?”

“她是…”雷奥似乎有些难以启口,不过最后他还是轻声说道:“她的母亲的是中国人,而父亲,我想应该是一个可耻的俄国士兵。”

“哦…。上帝。”初见丽贝卡的时候,长发掩盖了她的相貌,而现在,从她干净的毫无遮挡的脸庞上,兴登堡看出这个女孩居然有一些混血的迹象。除了身材比同龄的女孩高大外。高耸的额头、深陷的眼窝、刀削的脸颊、直挺的鼻子,除了眼睛不是碧蓝,其他都像极了日耳曼人。兴登堡知道她只是雷奥的养女,不想往事却是这么悲惨。他摇着头道:“神会惩罚那个人的。”

“元帅,我希望这件事情能够保密,不要告诉任何人。”雷奥补充道,为自己的直率不救。

“当然。”兴登堡和一边的鲁登道夫都点头,为了打破尴尬,鲁登道夫还笑道,“我认为她根本就是一个优秀的日耳曼人。听说她曾在你睡着的时候代替你下达过命令,最后那场战斗居然胜利了。将军,在你的教育下,她已经变成一个天才。”

听闻鲁登道夫的夸奖,雷奥原本有些僵硬的脸庞顿时柔和起来,他不好意思的笑笑,然后道:“元帅,我想这么紧急的将我从前线……”

“是的。”话题终于回归正题,兴登堡收敛笑意,额头皱了起来。凸显出无数沟壑。他无比沉重的道:“雷奥,中国人要来了。”

“真的吗?”虽然早就料到了这个结果,可雷奥的话语还是轻轻的,仿佛太大声会惊扰到什么一样。“现在俄国人还没有退出战争。不可能这么快的。”

“是的,我也认为太快了,可他们已经来了,第一批船队上个月末就出发了。”兴登堡点燃了自己的玉米烟斗,嘴唇上卷翘的胡子因为吸烟的关系不断蠕动。“上帝似乎太眷嫉妒意志,让我们有一个会招致一切不幸的皇帝。虽然陛下不承认那些电报是他出自他之手。可事实就是中国人完全相信三年前俄国人的进攻是他极力怂恿的结果,就像十二年前的俄日战争一样……”

重重的吐了一口烟,兴登堡道:“然后结果就是现在这个样子。中国不是俄国,他的军队从创建以来一直在作战,没有任何停歇,这种经历对一支军队的成长是极为有利的;而且,中国军队是基于一种新式战争模式创建的,根本就没有英法旧式军队的影子,在他们身上,存在着无限的可能。我想,德国任何一个将军面对他们都难以适应,所以……”

又重重的吐了一口烟,屋子里烟雾使兴登堡和雷奥间短短距离混沌,但和上次不一样,元帅吐烟之后并没有马上紧接着说,而是旁边的鲁登道夫把话题接了过去:“在几年前我前往中国帮助清朝皇帝制定剿灭复兴军作战计划时,我就认为这支军队非常非常的难以对付。而在所有的德国将军中,只有你最熟悉这支军队,所以我们希望你能统帅一个集团军,在西线和他们作战。不一定是要将他们打垮,只要遏制住他们的凌厉攻势就可以了。这样不但能让英法联军看不到希望,也可以使协约国所有军队不会采用他们的作战方式。

最后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西线所有军队都像中国人那样战斗,那获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