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几半,她连晨跑都停了,利用原本晨跑的时间来背拗口的政治。
凌妈和凌潇潇每天都忙的不得了,家里最空闲的反而变成按时上下班的凌爸,凌爸一直号称是新时代的好男人,所以收拾屋子,做饭洗衣服的任务就全部落在了凌爸的身上,每天吃着凌爸的爱心午饭和晚饭,凌潇潇突然发现自家老爸的手艺似乎比老妈要好不少。
九月二十八号上午八点,全省中学第一次统考正式开始。考试前一天初三年级几个班就已经按照中考的考场标准布置了教室,一个教室三十考生,多出来的桌椅全部叠放在了教室的后面。几个实验室也提前整理出来作为考场。
考号是按照年级大榜来排的,在年级大榜中排在前三十的学生在第一考场,三十一到六十在第二考场,之后以此类推,初二的期末考试凌潇潇班级排了第十名年级大榜勉强挤进了百人榜,所以这次考试被分在第四考场。吴青青作为三班的学霸自然是在第一考场,而徐晓莹成绩比凌潇潇还要差上一些,在第五考场。
七点五十分,所有考生全部入场,监考老师也已经进入考场开始拆文件袋发放考卷。第一科考语文用时是两个小时。监考老师把试卷数好分成几叠,一排放一叠让坐在前面的学生往后传。这次考试的试题是滨城八中出的,凌潇潇扫了一眼题目第一感觉就是难。试卷翻到最后一面看了下作文题目:关于“任性”。这个题目不太适合写记叙文,凌潇潇一边整理试卷和答题纸,一边琢磨议论文应该阐述什么样的观点。
这些年随着他们这批八零后学生的长大,社会上对于八零后的探讨也越来越激烈,什么垮掉的一代,什么骄傲任性的一代。。。。种种负面的评价跟不要钱一样全往他们身上堆。凌潇潇现在回想起来只想撇撇嘴,跟后来的九零后比他们八零后就是憨厚、老实、天真的一代好不好。
整理好发散的思绪,正式考试的铃声已经打响,她翻开试卷先写好了自己的班级和姓名,这才从第一面开始认真仔细的答题。
两个小时很快过去,凌潇潇觉得自己还没来得及再读一遍作文修改一下错别字,考试结束的铃声就已经打响。监考老师站在讲台上大声宣布考试结束并要求所有人停笔。
两位监考老师一位负责在讲台上检查秩序,另一位按照座位顺序开始收试卷。凌潇潇放下笔看了一下周围的同学,有的一脸轻松,有的一脸紧张,还有的脸上居然惨白惨白的。这是个被吓坏的小朋友!
第十二章 租店
上午考完就可以放学回家,下午两点开始考外语。凌潇潇整理好书包出教室正好遇到在旁边教室考试的徐晓莹。
徐晓莹一见到凌潇潇就大声的叹着气说道:“今天的语文题也太难了,我都怀疑我能不能及格。”凌潇潇赞同的点头,这次的语文题确实不简单。虽然不至于不及格,但是高分肯定拿不到。
放学早家里还没人,凌潇潇把家里那台老式的录音机翻了出来,将英语的听力卡带塞了进去,幸好初中英语听力简单,如果换成高中的听力她就只能跪了。找出听力试卷开始刷题,直到中午凌妈拎着饭盒进来,凌潇潇的听力题正确率堪堪能维持在百分之六十,正确率还是太低。凌潇潇又给自己今后重点复习的内容中加上一项英语听力。
下午的英语题果然跟上午的语文题一样都偏难,好多语法句型他们还没复习到,凌潇潇连蒙带猜的把答题卡全部涂满。接下来的两天凌潇潇觉得自己考的外焦里嫩,数学和物理最后面的几道大题她都没时间动笔,她甚至怀疑物理是否能及格。。。。
最后一科考完所有人都需要回班整理教室,值日生先打扫卫生,然后大家一起动手重新摆好课桌。虽然考题难度超出了想象,但是一想到马上就要十一放假所有人心里都有些开心,尤其是那些并不打算上高中的同学,此时已经三五成群的在讨论假期都要去哪里玩。
梁雪梅进班级的时候脸色不太好,凌潇潇偷偷的想估计是班里的语文成绩不太理想,作为第一门考完的科目,语文组赶赶时间放假前语文成绩应该就能出来。
梁雪梅走上讲台并没说什么扫兴的话,只是提醒大家假期注意安全,记得按时完成作业什么的,接着各科课代表发了长假作业就放学了。
估计是受这次考题难度的刺激,所有主科老师这个假期都留了不少作业,数学、物理、化学三门理科更是发了五套模拟试卷,凌潇潇大致扫了几眼,嗯,难度都不低,后面的大题她基本上都不会。。。。
这几天月考,虽然凌潇潇日子不好过,但是凌妈那边在小姑姑的帮助下终于搞定了那个店主,将店里的存货变成代卖,由那个店主给个最低价,凌妈在店里留一块地方专门代卖这些皮草,每两个月结一次钱。
凌妈在前一天就已经将门面的转让协议签好并且跟房东也见了面,由之前的店主说情房租还是每三个月付一次。那个店主也很痛快,签好协议就已经将店铺腾了出来,凌妈今天就已经正式接手了。
凌潇潇放学见时间还早就跟两个好朋友打了声招呼,带着小伙伴一起去参观凌妈新租下来的门面。县里的商厦前身因为是原本的国有企业百货大楼,所以位置很好,就在县城最中心的地段,整改后变成了泉县商业公司,在百货大楼旁边又建了一栋楼,跟百货大楼每一层都用走廊接通。凌妈租下来的门面是新楼的底商,也是这个时代大家都刚刚才开始做生意,底商还没有后世那样抢手,不然以凌妈那薄弱的家底这样的底商肯定是租不起的。
凌潇潇到的时候凌妈正跟小姑姑她们在讨论货架应该怎么摆,因为店里之前保持的一直都不错,所以她们都没怎么收拾,就到处擦了擦。这个时候的门店不像后世那样还会带上一个大大的橱窗能做一些陈列,现在就只有两扇大门,里面也是桶状的一通到底。
凌妈见闺女来了很是开心的招呼她们自己找地方坐,这个店凌潇潇还是第一次来,用她的眼光看自然是觉得简陋的不行,地面的大理石已经磨得有些花,棚顶的日光灯管太少,店里光线有些暗,墙上的壁纸有些已经开胶掉了下来,货架也是半新不旧的堆成一堆,更不用说模特还是那种跟纸板一样的半身模特。。。
不过这都是凌潇潇的感觉,吴青青和徐晓莹对店里的装修就很是满意,尤其是徐晓莹东摸摸西看看的不停的发出感叹。小县城里开业也讲究吉时,小姑姑带着凌妈找了一个据说算卦超级准的老太太给算了一个时间,正好是在十月八号,上午八点十八分,所以现在时间还是很紧迫的。
小姑姑见了自家侄女一把把她拽到身边,小声的问道:“我说丫丫,我听你妈说你想让她去京城进货?”
凌潇潇点头,自家老妈做生意她唯一能帮上忙的也就这一点了。
“京城那么大,你知道去哪里进货吗?我最开始去滨城进货的时候都是朋友带着去的,摸了大半年才摸清行情,你们这要是去京城找不到地方怎么办?”小姑姑对凌潇潇口中的大型批发市场多少有些怀疑,这个年代,大家对于没去过的地方多少都会有些敬畏,不像是后来互联网极度繁荣的时候,不管去哪里上网一查全都是攻略。
凌潇潇知道小姑姑也是为了自家好,赶紧小声的跟小姑姑咬耳朵:“小姑姑你就放心吧,我之前不是交了一个笔友嘛,那人就是京城的,我这段时间跟她写信已经问清楚怎么走了,我那个笔友还给我画了一个路线图呢,肯定能找到。”
凌潇潇前世的时候交过不少笔友,哪里人都有,就连凌爸凌妈都不知道她到底有多少个笔友更不用说这些亲戚了,在外人眼中这些天南海北的笔友们都很厉害很神秘的样子。。。。果然,小姑姑听凌小小这么一说,虽然还有点怀疑但是也多少能相信她们去了京城能找到批发市场。
凌妈事先就已经问清凌潇潇她们的放假时间,因为赶着吉时开业,去京城的火车票买了第二天晚上的,她们今天就要回家收拾行李,泉县还不通火车,她们需要先做客车到滨城再坐火车去京城。因为赶着开业,凌妈准备将这次要进的所有衣服全部人肉扛回来,所以箱子里塞了好几个编织袋,凌潇潇想了想又装了几根绳子,如果到时候能买到那种拉货的小车正好可以把袋子都绑起来。
第十三章 火车轶事
这个时候还没有高铁,也没有直达卧铺车,去京城最高级的火车就是特快列车,因为赶上了十一长假火车上的人特别多,凌妈因为心疼钱只买了两张坐票。
凌潇潇上大学那会来来回回的坐车也经常买坐票,谁让她上的那所大学太垃圾连统一订票都不给力呢,学校能给买到坐票她都很满足了。凌妈见车上的人很多,还有不少人都站在过道上推推搡搡,再看向自家闺女时眼神中多少有些歉意,这要是有钱买两张卧铺票闺女就不用跟着自己受罪。
凌潇潇一看凌妈的眼神就知道她又在责怪自己,连忙说道:“妈,咱们买的面包放哪里?我有点饿了,咱们先吃点东西吧。”听闺女说饿,凌妈赶紧开始拉开包给女儿找吃的,面包、牛奶、香肠还有各种零食全拿出来摆在了小餐桌上,顺便招呼着坐在对面的两个人一起吃。
坐在她们对面的两个人是一对小情侣,在滨城上大学,十一长假去京城找同学玩顺便旅游。小情侣见凌妈这么热情的招呼他们吃东西,也没多推辞,将背包里带的东西也都拿了出来,摆在小餐桌上招呼着凌妈她们一起吃。
凌妈上学那会正赶上特殊时期高考中断,她自己没上过大学,见到大学生就格外热切,不停的招呼着小情侣吃着吃那,到最后,四个人谁都吃的有些撑。
“妈,我实在吃不下了,张姐姐和刘大哥应该也吃饱了。妈,你要是也吃饱了,咱们就收拾一下吧。”凌潇潇见凌妈一直火力全开,对面的小情侣完全撑不住的模样,赶紧拉了拉自己的老妈,这太热情了好像也不好。
凌妈听闺女这么一说也反应过来,带着歉意的看着小情侣:“不好意思啊,你看,我这一看你们比我闺女也没大多少,就怕你们照顾不好自己。刚刚是不是吃的多了点?我这还有山楂片,你们要不吃点促促消化?”
凌妈一边说一边又准备去包里找东西,小情侣赶紧阻止:“叶阿姨,别找了,我们没吃撑,放心吧,您这么招呼我们,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呢。”
从滨城到京城,火车要走上十几个小时,凌潇潇从包里抽出两套数学模拟试卷准备开始刷题。老师作业留的太狠,她不抓紧时间根本做不完。小情侣见她坐火车还抓紧时间做作业,都不停的夸她认真爱学习,是个乖孩子,还笑着说要是有不会的题目可以问他们。
凌潇潇重生后脸皮自动厚了一大圈,听他们这么说一连声的点头说好,更是直接翻到试卷的最后一题,这题她之前琢磨很久也没找到解题的思路,现在有人愿意给她讲解,绝对是求之不得。小情侣没想到凌潇潇这么实在,稍微愣了一下就接过试卷看了起来,初中数学对他们来说并不难,只是时间隔得有些久远,很多公式都记不太清楚,所以两人做起来也不是很快,不过人家的基础还摆在那里,凌潇潇没等多久就见他们把解题的步骤很详细的写在了草稿纸上,还给她分析了一下解题思路。
小情侣的思路很清晰,跟数学老师平时讲的思路不太一样,但是更加容易理解,凌潇潇之前很多想不明白的地方被他们这么一讲就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两套数学试卷在小情侣睡觉前已经做的七七八八,比在家自己做题时效率高出了不是一点半点。凌妈见闺女出门都不忘学习,在一旁笑的嘴都闭不拢,不时的给倒水弄水果。
到了后半夜凌潇潇实在撑不住了,背单词时眼睛都能一直看错行,她也就不再勉强自己把书和试卷收好就靠在凌妈的肩上睡死过去,凌妈因为包里带的都是现金,不敢睡,怕被偷,就硬是坐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凌潇潇睡醒后发现凌妈一夜没睡心疼的不行,心里不住的责怪自己。
火车缓缓的驶入了车站,小情侣一人一个双肩背包早已经收拾完毕,笑着跟凌妈她们道别,又让她们以后有机会去滨城时一定要去学校找他们后,便先下车找同学去了,凌妈又检查了一遍东西确认没有丢东西没有没整理好的,这才带着凌潇潇下车。
走出车站,凌潇潇带着凌妈直接去了动批,没有选择大多数人都回去的南红门批发市场,南红门批发市场的货虽然更多更全,但是那边的货在年龄层上偏高一些,而且滨城很多批发商在那边拿货,并且,那边的批发市场上午十点就会关门,她们赶过去也来不及了。凌潇潇对动批更加熟悉,那边全天营业,可以批发也可以单买,服装的款式更新颖,还时常能淘到外贸货,质量好又便宜。
熟门熟路的带着凌妈坐地铁一路到了动批,这会的动批和后来凌潇潇上大学时来的还不太一样,这个时候地下批发市场还没有建成,传说中全都是外贸货的大棚还没有被拆掉。凌潇潇和凌妈先是在动批旁边的小旅店开了一个房间,动批这里全国各地前来进货的人很多,所以周边京城土著自己开的私人小旅馆很多,房间不大条件也不是很好,但是胜在价格便宜,而且全天候有热水。
凌潇潇和凌妈商量了一下,准备这一天先去踩点,先熟悉一下动批这边的各个批发市场。两个人把行李锁在房间中,只带了一只编织袋便一头扎进了大棚。女人对于逛街总是有着一种天生的热忱,凌妈一进到这里就被晃花了眼睛,完全忘记她们是来踩点的,拉着凌潇潇的手,脑海中就剩下三个字:买买买。
倒是凌潇潇因为时代差异,总觉得这个时候的衣服看着多少都有些土,凌妈拿起来比划的衣服,十件有九件她都看不上,间接的抑制了凌妈的冲动。不然她们这次京城进货之行就要变成京城血拼之行了。
因为赶上十一长假,大棚里人来人往,各种声音参杂在一起,超级热闹。凌妈冲动过后,拿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看着临行前那个小姐妹给她的建议,准备开始研究。
第十四章 京城进货
北方的冬天来的早,春天到的又迟,一年之中穿棉衣的时间更长一些,她们临行前一波寒流刮来,温度已经降到了十度左右,用不了多久就要穿冬装。所以基于这样的季节气候,她们这次来进货准备全部以冬装为主,秋装只象征性的进一点点即可。
来京城进货的人以北方人居多,虽然京城这个时候气温刚刚好不冷不热,但是很多商铺已经挂起了冬装,凌妈拿着小本子将看中的款式所在的店铺号都记了下来,还仔细的写上款式细节、颜色、尺码还有价格,准备晚上回去仔细的研究到底进哪些货比较合适。
临行前就已经订好这间服装店以少女装为主打,顺便卖一些中年女装,所以凌妈一路上很虚心的听着凌潇潇对各种款式的想法和意见,母女两个有商有量的花了三天时间将带来进货的钱全部花光。不过,母女二人也有意见不同意的时候。
凌潇潇强烈建议多进棉衣和羽绒服,这边的棉衣和羽绒服都以外贸货为主,价格便宜,款式、面料又好,回去肯定能卖上好价钱,她记得她上学那会凌妈给她买了一件x司登的羽绒服就花了大几百,卖货的人还牛气的不得了,一分钱都不肯便宜。但是凌妈嫌这些棉衣的单价太高,万一卖不出去压货压的太厉害,会没有资金周转。
坐在小饭馆里,凌潇潇动手洗了两个水杯,又给凌妈和自己各倒了一杯热水。抱着水杯,凌潇潇一脸严肃的看向自家老妈:“妈,上午在第三道看到的那款羽绒服一定要进回去,你要相信我,这些羽绒服一定能卖上好价钱,而且不会卖不出去。”她还记得当年上普高的时候,文科班里的小姑娘每一个都超级会打扮,到了冬天,羽绒服都能换上好几件,更别提里面穿的线衫和毛衣。
“大宝儿啊,不是妈不想进,你看那羽绒服又大又占地方,咱们到时候也不好往回拿,再说,那些衣服太占钱了,咱们进点别的小衫不是挺好。”凌妈说来说去还是嫌价格高。。。。
叹口气,凌潇潇从背包中掏出一张纸开始给凌妈算:“妈,你看,一件羽绒服进货价是120块,我记得你去年给我买的羽绒服,找了小姑姑过去给打了折扣还花了300多块,你说这中间的利润有多大?你说的那些小衫价钱是不高,可是商厦里卖的人也多,咱们进一件30块,最多能卖到50到60块,碰到能讲价的,估计也就挣个十块钱,还不见得能都卖掉,你说卖哪种赚钱?”
凌妈听闺女这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