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两人仅以导演的身份而言,已经算是在在华语电影的金字塔顶尖,也堪称了引流潮流的导演。
这里面,王启年更多是靠着领先一步的创意,以及雄厚的资本,打造出一部中规中矩的商业电影。早几年,王启年是靠创意吃饭,但现在越来越靠资本。他的一部电影,亏也无所谓,反正对于小伙伴公司的身价而言,一部顶级大片即使全部亏了,也就相当于是整个集团不到一星期时间的利润。
小伙伴是一个怎么样的存在——一个拥有一堆印钞机一般前途无量的子公司的巨头,一天的净利润是可以达到2亿人民币以上。这种级别的利润,bat加起来,蔡勉强能跟小货币抗衡。
以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而论,移动、联通、电信三家而言。也就只有移动比较能打,跟小伙伴公司的利润旗鼓相当。
剩下的联通、电信规模大则大,收入也非常可观。但是他们的利润却很悲催,一年几十亿至于一两百亿的利润,并不算效益很高的公司。
而小伙伴的利润足以跟移动相提并论,王启年拍不拍电影,对于整个小伙伴来说,影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有了巨大的资本之后,王启年更多是以资本来投资别人的作品。这样一来。赚钱效率而言,未必比他自己拍片要低。
简单说,王启年越发有自知之明。推动中国电影市场发展的,更大因素可能不是一两个天才导演,而是这个市场的发展潜力,吸引越来越多资源愿意投钱进来。而有才的导演。拍摄好的作品。对电影市场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但不应该高估任何一部作品,对整体市场的贡献。
市场应该是资本来投资,以及观众愿意买票。剩下的,就是愿意从事这个行业人们付出自己的努力,把资金和票房分配给一些优秀的人才,让他们获得更好的激励,这样的市场化机制。是中国电影市场飞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市场不好的话,即使再牛逼的作品。又能卖几个钱呢?比如,90年代张艺谋、冯小刚、周星驰、徐克等人的电影都上映过,但是即使这样华语电影顶级的人杰,电影票房也就几百万至几千万。当年一部三千万、四千万票房的电影,已经算是华语电影冠军。
现在这个市场,已经比当初的市场,容量要大十多倍了。最顶级的电影,产生的票房,也是当年难以想想的。要知道以前,全年的电影市场总票房也就10个亿,现在一部最卖座的电影就可以获得10亿票房!
华语电影人,也难免有一种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的感慨。现如今,放眼天下,能被国内电影看得上眼的,也只剩下好莱坞了。
但是好莱坞市场增长近乎停滞,中国电影市场还是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周先生,请问你的《西游降魔篇》跟王启年的《西游之大圣篇》是姊妹篇吗?”一名媒体记者问道。
“不是!”周星驰言简意赅的说道。
“为什么标题这么相近?”
“有吗?”
“有没有借鉴《大圣篇》?”
“《降魔篇》编剧有今何在参与,今何在说,《悟空传》灵感来源于《大话西游》和《降魔篇》。”周星驰解释说道,“拍之前,我看过了《大圣篇》,有地方不好,也有的地方很好,我模仿了一点。”
在场提问有点贬周星驰,拍王启年马屁的味道了。
王启年在旁解释说道:“《降魔篇》是具备周星驰喜剧色彩的西游题材电影,主角是年轻时候的唐僧。而《大圣篇》主角是孙悟空。两者都取材自《西游记》!话说,我的《降魔篇》一部分灵感还是来自《大话西游》呢!我借鉴周星驰在前面!”
随着王启年的解释,媒体很快转移了提问话题的方向,氛围重新变得活跃起来。
听闻两位导演的坦诚,在场媒体感觉不虚此行。光是这一点八卦,就狗他们写一篇文章交差了。
……
《西游降魔篇》的档期安排在春节档,在以前的老观念来看,春节档票房应该不会很多。
因为,电影院线一般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很多的县城过去都没有被纳入电影院线市场中。
春节假期很多外地务工者,纷纷回到老家过年。以至于,虽然是假期,但春节档未必能取得超高的票房。
传统的电影市场竞争,更重视12月、1月的档期,这是电影市场中贺岁档。因为,贺岁档里面有圣诞节、元旦等等假期,再加上年底年初一般都是消费旺季,人们容易敞开钱包消费。所以,这段时间被视为最好的档期。
除了贺岁档之外,暑期档时间假期比较长,但由于长假未必有短假更能刺激消费。所以,暑期档虽然时间长,但平均每天的票房收入,是不能跟贺岁档抗衡的。
还有就是十一档期,一般十一是跟中秋节、重阳节等等节日接近。连续多个节假日时间接近,容易形成消费热潮。
春节档期不是不好,以前不行,只不过是因为很多小县城的影院都关门倒闭,院线市场推倒重来,以至于,回老家过年的人们,即使想要去给看电影,附近也找不到一家影院。
现在这个状况被改写了——小伙伴公司的院线渠道不断下沉,目前影院的数量已经增至500家,覆盖300个城市,拥有银幕数量突破5000。从城市数量上看来,可能仅覆盖了全国十分之一的地区。但实际上,覆盖的人口来看,这些地区都是人口相对比较集中的县、市,覆盖这些城市,已经意味着覆盖全国一半以上人口。一半以上的人,乘着1小时以内,即可抵达一家电影院。
当然了,大城市开设的影院,现在已经是要投资上亿元以上。小城市开设的一些影院,成本相对比较低,都是1000万元左右即可新开一座影院。这些新的影院一般是比较小,仅仅有两三个观影厅,座位数量也就300~600个左右。这还是买下物业的成本,若是选择租房,可能投资几百万元,即可开设一个新的影院网点。
大量的影院覆盖到三四线的小城市,即使很多外地上学和工作的人们回到老家,也能够在老家的电影院看电影。
渠道覆盖越来越全面之后,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影院,区别逐渐越来越小。
大城市的人口密集人们的收入相对较高,但是院线的成本也相对较高。小城市人口相对较少,但是院线经营成本也较低,有好看的电影,一样也可以创造不俗的收入。
简单说,2013年的春节档期,绝对不是鸡肋,而是一个火的不能再火的档期。跟之前的《泰囧》的档期相比,也丝毫不逊色!(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四章 又一个神话
“春节回老家好无聊啊,居然只能呆在家里面打牌。”
“出去看电影吧!”
“县城里面的两家电影院,不是十多年前就改成商场了吗?”
“今年新开了两家电影院,城西一家、城东一家。城东的小伙伴影城,还有imax观影厅呢。”
“什么?十八线小县城都有imax了?”
“那当然了,即使是十八线小县城全县也有百万人口,光是县城里的人口就超过30万。”
“最近有什么好看的电影?”
“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
……
“看电影吧,2月10号是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上映。”
“周星驰的电影啊,好啊,同去!”
……
“周星驰新片上映了。”
……
“《西游降魔篇》如果能有当初《大话西游》的水平,应该挺有看点的。”
“《大话西游》可惜了,当时国内院线市场规模太小了,再加上,宣传力度不够,排片力度也不够,造成叫好不叫座。”
“就冲着《大话西游》,也得支持《西游降魔篇》!”
……
这种对话场景,在全国各地不断上演。
光是观众之间的口碑传播,就让这部电影宣传的效果,达到了最大化。
再加上,发行渠道和院线场次,现在已经不是十八年前的《大话西游》上映时期了。
这一天以内。小伙伴公司联合国内主要的发行渠道,1万张电影银幕同时放映《西游降魔篇》,首映日全天下来。《降魔篇》的放映场次达到5万场。
全国各地,票房数据汇总出来,逐渐构建出了一个惊人的数字……
……
2013年2月10日,《西游降魔篇》中国大陆地区的首映日。
此前,《降魔篇》于2月2日,在香港首映,2月7日在台湾首映。
香港发行方主要是嘉禾。因为,目前嘉禾老树焕发新春,重新在香港院线市场占据领先位置。目前,嘉禾在香港本地票房规模占有率飙升到了10亿港元,市场占有率提升到了七成。其他各大影院,由于实力不济。完全不能跟嘉禾抗衡。
除此之外。台湾的第二大影院威秀影城,嘉禾也是这家公司的股东。再加上,东南亚市场上,嘉禾不仅仅巩固了新加坡市场的领先地位。甚至,院线扩张到了日、韩新马泰、澳大利亚等等地区。
基本上,海内海外《西游降魔篇》的主要发行方都是小伙伴系。当然了,周星驰的电影主要是在华语地区卖座,出了华语地区。票房成绩一般都是惨淡的。
主要因素是文化隔阂,华语地区的周星驰电影是大众文化。人们看得懂他的梗。但是,华语电影市场以外,由于文化隔阂,观众对周星驰电影里面的卖点接受程度一般般。
不过,现如今的华语市场,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票房市场。第一大票房市场的英语电影市场,能在华语市场占据优势,已经是仅次于好莱坞电影了。
港澳台之类的市场,只能算开胃菜。庞大的大陆电影市场,才是决定一部华语电影票房高度的关键因素。
《西游降魔篇》上映之后,圈内无数人都在关注它的票房走势。
小伙伴公司即使的春节放假,但是,很多高层也是在家义务办公。比如,小伙伴影视娱乐集团的总经理于冬,即使是在家过年,还是密切的关注电影市场动态。
“1。1亿!”于冬拿着报表,激动的向王启年回报佳绩,“首映日票房,打破了国内票房纪录,创下1。1亿元票房,《降魔篇》国内彻底牛逼了,能跟同期的北美票房冠军一较高下了!”
“哈哈哈,就知道观众会买账!”王启年比周星驰本人还有信心。
周星驰本人在电影上映之前,要求最低票房保底收益,就可以看出,其实周星驰对自己的作品,不是那么盲目的自信。
但周星驰还未意识到,以前他的票房被低估了。很多潜在的观众,因为当地没有电影院,而不能买票支持他。
一旦电影院的渠道覆盖到全国各地,到处都可以买到票,那么,周星驰的电影必然释放出震动市场的票房。
《西游降魔篇》首映日1。1亿元票房,不仅仅创下华语电影单日票房新纪录。而且,也打破了《阿凡达》在中国大陆地区的首映日票房。
当然了,这跟电影银幕数量有关,《阿凡达》上映期间,大约有6000万张电影银幕同步放映,一天安排的场次最高峰约为3万场。
而《西游降魔篇》的场次,已经比《阿凡达》高出了一倍。再加上,首映日之前,小伙伴公司进行了网络预售电影票,所以,这一天的票房数据,容易爆发出奇迹。
即使这样,《西游降魔篇》的数据,依然惊呆了全国的媒体。
“周星驰电影,日首日1。1亿票房,打破了各种数据神话!”
“春节档,周星驰称王!”
“《西游降魔篇》超过同期电影总和,票房第二名不及《降魔篇》零头!”
“观众心声,我欠周星驰一张电影票,至少要买一次电影票,支持周星驰!”
随着国内电影数据出炉之后,港台和东南亚各地的票房数据虽然也不错,在当地都属冠军。但是,跟国内票房相比,这些地区的票房,都属于零头了。
比如《降魔篇》香港首周票房达到1000万港元,日票房在150万港元以上,换做是十多年前,这肯定是非常牛逼的数据,但现如今,这个数据也只能跟京城、上海等等城市比一比,跟全国票房比的话,香港地区的票房也仅相当于一座一线城市,顶多相当于一个省的票房数据。
而且,随着院线渠道的覆盖,未来一个省的票房数据,可能就相当于海外一个几千万上亿人口大国票房数据。
由于首映日是周日,但仅仅是一天的票房,既拿下首周票房冠军,这个霸气,确实是专治不服的霸气。
首日票房创下神话之后,次日票房虽然回落,但依然达9000多万元。也就意味着,两天收2亿票房!
第二周的首日取得9000万票房开门后之后,接下来票房呈现了逐日回落,2月12日票房下降到7300万。2月13日票房骤降到5200万。
不过,2月14日是情人节,春节期间,很多年轻人被家长安排相亲。情人节自然也是年轻人相处看电影的高峰期。
因此,2月14日这一天,《西游降魔篇》票房又出现一波回升,达8000多万票房。(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五章 《降魔篇》影游联动
毫无疑问,《西游降魔篇》成为春节档期的王者。
仅仅6天时间,《西游降魔篇》破5亿票房,成为了中国电影票房史上,最快速度席卷5亿票房的电影。
而这部电影之前已经创下了多重纪录,唯一的一部日票房破亿的大片。这个数据在《西游降魔篇》之前是从未有过的奇迹。即使是《阿凡达》这样的神片,单日票房也没有达到这样的成绩。
当然了,电影上映期间,有一部分挑刺的人举报,说什么猪八戒太丑了。以及孙悟空居然阴险狡诈,脱困后战斗中更是啃人的脖子,出现了令人不适的血腥场面,猴哥形象彻底扭曲了。
很多西游原著党,对于这个改编是有意见的!
好在,广电还是比较通情达理,仅要求删改一部分的镜头,以至于,内地版比海外版短了几分钟。但大体上,还是无伤大雅,没有影响整部电影的观影体验。
电影六天破五亿票房,可见人气之旺,几乎无人可挡。
根据小伙伴公司跟周星驰签署的协议,5亿票房保底分成。此前,支付给周星驰1亿元的制片成本,也就是保底分成。按照这个成本来算,《西游降魔篇》实际上用的资金可能不到一个亿,毕竟,周星驰作为一家公司的老板,肯定是在盈利的基础上给一个报价。
不过,如果仅能拿1亿的分成,意味着周星驰的团队仅能微赚。所以。小伙伴公司给了一个优厚的条件,若是票房超过了5亿人民币,周星驰可以拿一半扣除了成本之外。一般的利润分账。
这个利润只要指电影投资利益,电影的制片方总共可以拿43%的税前分成。按照5亿票贩算的话,周星驰拿的钱,刚刚跟保底的1亿差不多。
但假若是票房达到10亿元,那么他可以在已经拿到的1亿元的基础上,再拿到1亿多元的分账。
历史上,华谊作为主要投资人。跟周星驰在《西游大圣篇》闹翻了的原因,主要是华谊跟他合同里面,白纸黑字仅签了5亿元的保底分账。口头上答应了超过5亿元之后。给与超出部分合理的利润分账。但由于后续的合约没有签下来,等到周星驰团队根据此前口头商议,但还未搞定的补充协议合同去要分账的时候,华谊以合同还未签署。拒绝给周星驰分补充协议里面的利润。
这样以来。确实让华谊少支付上亿元的,增厚了上亿元的利润。
但是,周星驰亏了这么大亏之后,原本跟华谊多年的合作关系就破裂了。后来又新作品《美人鱼》,自然就不可能跟华谊合作。
而华谊的竞争对手们,纷纷的成为了《美人鱼》的投资人,等于是华谊一群同行联手周星驰群殴华谊。
王启年就比华谊的老板处理的更好,因为。任何一个行业,想要混的开。总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希望长久的在行业里面占据上风,必须要让自身的信誉超过整个行业平均水平。
大多数合作者都觉得小伙伴公司非常靠谱和公正,这样的口碑建立以后,今后业内很多的优秀创作者们,都会相信小伙伴公司,优先寻求跟小伙伴公司合作,而不是其他的公司。
为了一两个亿的利润,而吃相难看。其实,失去的东西,肯定比获得的更多。
所以,面对周星驰团队的提醒后续分账问题,小伙伴公司表示,只管放心,不会少一分钱的分红,白纸黑字签了合同呢。
……
在《西游降魔篇》电影上映期间,小伙伴公司也乘机推出了同名手游。同名手游也是跟周星驰采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