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知道,一家年净资产收益率达25%的公司,已经是十年十倍的超级牛逼的存在了。
小伙伴院线公司的季净资产收益就达到25%,若是能够支持下去,十个季度资产规模就增长十倍!
这种突然起来的业绩,让很多市场人士都没有准备。以至于,股价跌破了300元不久,又凌空而起,再度创新高,股价直冲370元每股,创下了a股上市公司最高股价纪录!
由于同期a股市场又开始新一轮的阴跌,连a股市场最高价的标杆贵州茅台的股价,也下挫到每股180元。
相当于是院线控股一股可以换两股贵州茅台!
过去,很多的牛股、妖股,最高股价超越了贵州茅台不久,都开始遭遇茅台魔咒,股价开始迅速下跌。
最高价纪录。成为了很多年后高不可攀的高点。这个魔咒虽然有点不科学,但也是影响了投资者的心理。
因此,即使院线控股公司的质地再好。投资者也开始纷纷抛售,采取了落袋为安的策略。
实际上,若非王启年是院线控股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他也会逢高减持,落袋为安。不过,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掌控一家大型上市公司。可以获得的长远利益,远远超过减持所得的利益。更何况,新股ipo上市之后。是有12个月限售期。限售期以内,公司原始股股东,是不可以通过二级市场等等渠道减持股票的。
当然了,即使限售股解禁之后。小伙伴集团抛售院线控股子公司的股票的概率也不大。
因为。小伙伴公司内部对于子公司的质地是更了解,姑且不说目前这家子公司,每天都在赚钱盈利,是一台效率非常高的赚钱机器。光是公司地产价值没有重估,所以,净资产其实是低估了一大截,这就是不减持的理由之一。
要知道,院线控股公司作为小伙伴系子公司里面持有商业地产最多的公司。累计投资了300多亿元,买入了450多万平米的商业地产。像一线城市的商业地产。很多都涨价到每平米10万元以上,即使是一些二三线城市的商业地产,也很少低于每平米2万元。即使是一些经济不算发达的地区,城镇的电影院周边商圈的门店,每平米估计也很少有万元以下的。
拥有一堆的商业地产,但小伙伴院线公司,故意装糊涂,以当初投资的价格估值,没有以当前房地产的市场价去估值。这其实,也是小伙伴公司比较厚道。
嗯,这跟内地目前地产公司估值比较厚道有关,国内的很多企业资产估值偏于保守。大多数的企业,很少重估资产,这让一部分经营时间比较长的企业,隐藏了大量的资产,这些资产在财务报表里面已经看不见了,但是,实际上,若是出售转让,还是会有市场价。这里面,老牌的地产公司,在很多年前囤地没有开发,或者是自持大量的地产没有出售,随着房价上涨,资产被低估的可能性也是巨大的。
香港那边的一部分地产公司就不是这样的,比如,香港在进入21世纪之后,修改了证券法规,上市公司可以随时按照市场价重估自己的净资产价值。所以,香港很多的地产公司,喜欢在房价上涨的时候,按照涨价后的价格重估自己的资产价值。但是,房价跌价的时候,很多地产公司却又闷着,不进行重估。
这正是因为,香港的很多地产公司奸滑,喜欢把自己的资产估值尽可能的多估一点。这也是造成了,一部分的香港的地产公司,即使不是老千股,也容易按照市场价打折,正常的港股地产公司股价的净资产的五折左右。有些被怀疑有问题的地产公司,经常股价相对于净资产两三折的股价,甚至有的便宜到一两折。当然了,相对于净资产一两折的公司,别怀疑——它有九成的概率的老千股,过去用老千的手段坑过投资者,所以,投资者已经学精了,再便宜也不想信你。
院线控股公司的业绩暴涨和股价暴涨之后,市场上的基金、券商和保险等等机构的调研,自然也是此起彼伏。
券商公司的研究报告,一篇又一篇,都是深度挖掘院线控股公司价值的。
“……根据院线控股公司披露的资料,以及我们实地调研,得出一个结论。院线控股公司的高收益率,第一驱动是来源于近些年文化产业高度景气,尤其是电影院线市场保持每年30%~40%的高速飞速增长,小伙伴院线作为龙头企业,具备渠道优势和定价权优势。第二驱动来源于小伙伴公司董事长王启年先生高瞻远瞩,十年前既坚定的买入大量的商业地产,自用的门店经营院线节省了大量租金,另外,小伙伴院线的持有450万平米商业地产,大多数是按照当年买入价计算资产价值,并未加入地产涨价带来的估值提升。第三充分利用院线人流量,发展非电影门票收入,目前,非电影门票收入增长迅猛,广告、零食、商场、餐饮、周边产品、互联网等等业态,皆实现盈利。我们认为,院线公司未来有望打造类似于迪士尼的文化生态。预计2013年、2014年、2015年分别盈利25亿元、39亿元、45亿。目标价400元每股,对应2013年40倍市盈率。”
“按照中美两国娱乐上市公司市值,总体而言,美国已经有大量几百亿美元甚至千亿美元娱乐航母。院线控股公司作为中国院线第一股,并且,小伙伴集团有意将其打造成为文化消费航母,对标美国的娱乐龙头迪士尼。目前,院线控股市值仅100多亿美元,相当于迪士尼十分之一,从市值的角度来看,并不能算高度。另外,院线控股公司并不是一家纯粹的靠电影票分成吃饭的纯院线公司,实际上,院线控股利用自身优势,定制投资电影、游戏等等内容市场。其中,院线控股手游业务,第一季度贡献了超过8000万元的净利润,可以说,它的手游的业务都不逊色于纯粹做手游的掌趣科技。综上分析,院线控股1000亿市值,并不算贵。”
“买入评级,院线控股目标价450元。”
一堆的券商扎堆的推荐和研究院线控股,其实都有一点马后炮的意思。一些好的公司,还未成功之前,没有多少的券商关注调研,一旦已经成功了,大家都来研究。
从一家小公司成长到巨头的过程,基本上是未上市之前已经完成。上市之后,可以让它再上一层楼,但这肯定不会院线控股公司成长最快的时期。
而且,若是按照院线控股发行价58。8元每股买入,或许还有一定的油水。但是追高在300元以上买入,恐怕未必有多高的回报率。
当然了,投资者买入院线控股,应该还是比大多数的股票靠谱。毕竟,王启年自我感觉,自己还是比较有良心的大股东,肯为员工和小股东的利益着想。(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八章 抄底水电股
2013年6月,a股市场重新陷入深跌。即使是上市后气势如虹上涨的院线控股公司,股价止步于399元之后,开始迅速的掉头,跌回到了350元以下。不过,依然有八百多亿元的市值。
市场上其他的股票,更是哀鸿遍野。
当然了,这也算是最后一跌,6月25日,上证指数跌到1849点,被誉为鸦片战争底。
这个底部之后,未来一年多时间,a股市场虽然没有迅速的暴涨,但实际上,已经是遍地黄金。
当然了,2000点左右的时间长了,投资者难免有恐高症。在2014年第四季度开始,a股开始暴涨之后,不少的投资者刚刚解套就离场,踏空了2015年上半年的暴涨行情。
作为小伙伴公司的掌门,王启年自然不会错过这种抄底机会。
当然了,小伙伴公司投资a股市场,为了避免操纵嫌疑,基本上是只买不卖。
这种买入长期持有策略,而并非的赚差价,而是真正的依靠这些公司的盈利和分红来收回成本。所以,小伙伴公司买入的都是一些经营比较稳健,分红率比较高的公司。
不分红的成长股,对不起,a股存在这样的公司的话,王启年是不会买的。
a股市场的股票,王启年紧盯着公司的资产质地和分红,如果一家公司十年的分红不能收回投资成本的话,这样的公司。不符合小伙伴在a股市场只买不卖原则,那么,自然就不会去投资了。
正是因此。小伙伴公司在a股市场的投资是非常苛刻的,基本上,绝大多数公司都不会碰。
即使是一些商业模式很好,护城河很高,分红非常慷慨的公司。也必须要等到股价跌的妈都不认识,小伙伴公司才会买入。
简单说,一般不买股。买股必然的大熊市!
只有大熊市,才会有廉价买入好公司的机会。
“我觉得现在应该买入一些优质的水电股!”王启年悠然感慨。
“不买银行股?”小伙伴金控总经理张伟不禁愕然,按照他的看法。现在四五倍市盈率的银行股,应该是a股市场最低估的。
从各种角度来看,现在的a股市场的银行股,应该是有几十年以来最最低。不仅仅是跟a股市场自己比。即使跟欧美股市的同行相比。现在的a股银行,普遍是利润、分红都完爆欧美大行。
“不能单纯的看银行的市盈率、市净率。仅看市盈率和市净率,a股银行很便宜,但是,银行是一个长周期行业,周期性太强了,经济增速一旦降下来,烂账问题肯定要不断暴露。要烂账彻底暴露清理掉。才能腾出未来十年以上的发展空间。之前,是98年金融危机。彻底把超过40%的烂账都化解掉了,才奠定了中国银行业从技术性破产到涅槃重生。但现在过了十多年好日子,银行规模固然增长了很多,但是大规模的暴露烂账却不是很彻底。”王启年笑道。
银行贷款给企业,企业即使一开始出了问题,也会捂着,直到捂不住,才会让银行知道。银行业务人员知道了之后,为了避免自己业绩考核受影响,自然也要想办法化解和延迟烂账暴露的时间。业务人员捂不住了,地方支行分行的行业,肯定也会尝试着去解决问题,真的解决不掉捂不住才会上报。所以,银行的总行获得的不良贷款曝光的速度,跟真实不良总是有巨大的差距。
现在大家都是比较乐观的情况下,没有意识到问题严峻,都捂着很多烂账。最终,这些不良贷款,会集中披露和爆发出来。
简单说,王启年看来,不是银行不好。而是,银行行长都没办法知道银行的真实不良贷款情况,而未来经济又是下滑的,银行不知道要付出多少的利润积累去填补庞大的不良贷款的损失。这个问题没有彻底暴露,没有大规模的核销个几万亿的不良,王启年暂时的不会投资银行股。
至于水电,比银行靠谱一些,
毕竟,现代社会人们甚至可以很少跟银行打交道,但是,不可能不用电!
水电,是仅次于火电的发电方式。不仅仅清洁环保,而且,成本甚至比火电还便宜,安全性也跟火电差不多。
当然,水电也有一定的垄断性,优质的水电资源,具备一定的垄断性。比如,长江三峡的电力资源,主要是被长江电力公司垄断,这个资源就是长江电力独家经营。
大型水电项目,基本上都是这样。成本几百亿、数千亿的超级项目,都是具备垄断性的。
只有那些小水电,才不具备垄断性,但却是鸡肋一般的存在。
而现在的一些大型水电股,可谓是真的便宜!
比如,国投电力、川投能源。这两家国营电力公司,主要是两家公司瓜分雅砻江水电项目。
雅砻江水电项目,是仅次于长江三峡水电。而且,来水稳定性比三峡更好。
大型水电项目一般使用寿命比较长,比如,清末建设的小水电站,至今还在发电,由此可见,水电站寿命有多长。
而除了水电站一开始的投资成本比较昂贵之外,实际运营过程中,水电站运营成本低廉,比较好的水电站,毛利润甚至超过50%!
此外,水电站的利润比较稳定,而不容易像火电站那样成本随着煤炭价格波动而非常不稳定。
水资源过来被储存到水库中,水库里面放水即可开始发电。等于是水过来之后,就自动印钞一般。
由于发电成本的很低的。电力销售也非常稳定,所以,优质水电项目。堪称是印钞机。
正常情况下,一些比较优质的大型水电站项目每年偿还银行贷款本息,以及扣除折旧和运营成本之外,利润率都是高的惊人。
王启年之所以想到投资电力公司,主要是因为上辈子投资过火电,研究火电自然就难免会看水电。毕竟,水火不容。两者是竞争关系。
火电很明显是周期产业,不仅仅受制于煤炭价格。经济好的时候,煤炭价格昂贵。火电站想要赚钱不容易。经济不好的时候,煤炭价格确实跌了,发电成本降下来了,但实际上。发电机组利用小时数又降低了。因为电力需求下降,火电产能又遇到过剩的尴尬。
水电站就不用那么蛋疼,一般水电是优先上网。除非特别操蛋的官僚,宁可多烧媒体也要用火电,正常情况下,以大局着想,都会先用水电。毕竟,火电发电是用不可再生资源。烧掉了就没了。水电发电却是可再生资源,只要把水库蓄足水。就可以源源不断发电。
全世界各种的电力资源而言,稳定性最好的,无疑是水电和火电。性价比方面,水电又领先火电,既稳价格又便宜,水电应该说是最好的一种发电方式。
其他的光伏、风电,不仅仅成本昂贵,还不稳定。只能作为补充能源,只要上马了风电和水电,肯定要上马大量的火电和水电,一旦这些不靠谱的发电站歇菜了,需要立即启动火电和水电给他们擦屁股。
至于核电,虽然既稳定又廉价,但是,安全性备受怀疑。一旦核电站出事了,就是全世界瞩目的大事。
总之,既赚钱又有前途的水电印钞机,2013年的价格确实是罕见的便宜。
除了便宜之外,两投的分红也是比较靠谱。分红靠谱的企业,买入之后,每年拿分红就是了,学习巴菲特长期持有又何妨。
对于两投,王启年表示:“国投4块以下有多少买多少,川投10块钱以下也一样。”嗯,目前川投的10块相对于几年后的5块,因为,之后是又一个转股,10转10,本质上是一股拆分成两股的把戏,当然,a股市场的赌徒们,就喜欢这种转送股。
真正货真价实的是现金分红,企业把现金拿出来分红,利润和资产,才是比较真实和靠谱的。否则的话,有可能是会说故事的纸老虎一只,看起来风光,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东西。
关于两投,小伙伴公司悄然爆买!
只买不卖,而且,买的时候不跟任何人打照顾,闷着头用自有资金疯狂买入。每天买入额超过1个亿人民币。
这种大手笔买入,想要不被关注是不可能的!
毕竟,a股市场大手笔买入,是有可能上龙虎榜的。果然,连续几天,小伙伴金融控股公司的名单,上了两投的净买入龙虎榜。
当然了,等到市场开始后知后觉的分析小伙伴金控突然出收买入a股的水电股时,小伙伴公司已经吃饱喝足,买完收工。
大体上,国投电力买入了4。35亿股,耗资16。5亿元。川投能源买入2。5亿股,耗资20亿元。
这两大公司的股票都超过了5%,构成了举牌,成为了重要投资者,今后,增持减持都会及时披露,受到一定限制。
买完之后,媒体已经纷纷曝光,小伙伴公司在大举买进水电两投!
小伙伴金融控股公司自然有所表示,张伟表示说道:“作为a股市场罕见的长期投资者,我们基本上是左侧、价值为主,好公司便宜的时候,我们就买入。并不是因为预测a股指数多少点,是不是见底了。这对我们来说,基本上没有意义。小伙伴金控买入的a股股票,有的是战略合作伙伴,持有他们的股权,可以更好跟他们合作。有的是好公司。好公司,我们买入之后,都是不买的,因为,每年我们看它的资产,都是增加的,它每年也给我们红利。不用耗费我们管理资源,就可以源源不断给我们创造价值,这种公司没必要卖。比如,贵州茅台我们很早就买入了,王总本人应该是茅台上市不久就买了,小伙伴公司财务投资茅台,也有八年历史了,我们赚了很多钱,而且,靠分红也收回了投资成本,今后,不仅仅每年新增的分红的纯赚的利润,就是股票也算是纯赚的了。”
“为什么不买入长江电力呢,毕竟它才是水电老大,分红比例更很高!而且,雅砻江负债率很高,每年大量的收入都用来还债去了。”
“长电更稳定,但是,但两投的雅砻江项目短期看,毛利超过三峡水电站。长远来看,雅砻江还是具备更充分的开发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