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科技崛起-第1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也便宜了红旗国kao近西伯利亚的倒爷们,只要胆子大,基本上随便从红旗国拉点什么东西都能赚钱。加上国家也基本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倒也在短时间内催生了大量的百万富翁,甚至是千万富翁。当然,诸如牟其重这样的牛人,至于属于亿万富翁的行列了。虽然他赚的钱多半都属于龙腾的,但是即使依kao分红,依然勉强达到了上亿的身价。

    而美国的态度则有些奇怪,从本质上来说阿三国是美国在印度洋地区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毕竟印度洋扼制着马六甲海峡,而阿三国的航母则彻底封锁住了中国迈向印度洋的脚步,但是有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就是这么奇怪,有的时候美国大张旗鼓的支持阿三国,有的时候美国又披着联合国的外衣对阿三国挑起克什米尔地区的战火表示谴责。估计阿三国也知道美国爸爸的脾气,倒也不敢多说什么。反正只要美国爸爸一不高兴,阿三们就多凑点钱买点武器就是了。

    而现在龙腾的崛起,使得中国无论是在系统软件还是在应用软件方面都走到了世界的前列,如果不是邻居日本的嵌入式软件起步比较早的话,估计中国早已经发展成全面的软件王国了,但是随着龙腾Linux系统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人们已经发现了Linux系统在嵌入式软件方面的优势了,很多智能设备已经尝试着用Linux来驱动,到那时,中国的嵌入式必将迎头赶上。

    而致力于将软件产业打造成国家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的阿三国此时却像吞了一只苍蝇一样难受,心里不知道有多恨红旗国了。每年向美国输送数万计算机人才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这些人才能够回国,反哺国家的软件事业,但是现在基本上成了一个笑话。相反,随着红旗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渐渐为西方人所知,已经有不少的人才决定来这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看一看了,已经有不少的阿三籍人才跑到中国去了,而且去后竟然发现中国在计算机方面并不比美国落后多少。如果不是国家基础设施跟不上,甚至能够和美国齐头并进。这个发现被反馈到阿三国国内后,婆罗门们大吃一惊,这简直是叔叔可以忍,婶婶不能忍了。红旗国欺国太甚。

    没办法,打,阿三国还是不敢打的,毕竟60年代那场战争已经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了。既然不能打自然只能调整国家的政策了,于是阿三国国家高层竟然频繁的走访红旗国,两国还颇有点水乳交融的架势。

    当然,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暗地里阿三国狠得牙痒痒的,一方面加紧了对于国防的投入,令以方面,严令国内训练专门的间谍用于窃取红旗国最先进的计算机方面的情报,重点渗透龙腾公司。

    于是一时间,竟然有大量的阿三从美国跨洋来到中国,不少城市一时竟充满了咖喱气息。

    对于阿三国的动作国家自然心知肚明,也第一时间将一些情报透lou给了龙腾,毕竟中国这些好的转变都是龙腾带来的,国家领导人还是明白的,在国家稳定的基础上大量发展经济的领导人们这时候已经渐渐发现了那只北极熊的弱势,他们深深的明白,一旦那只北极熊被肢解,那现在亲密的盟友转眼就会翻脸,屠刀下一刻就将指向自己!!~!

    ..

第三百零九章:钢都的迁移(shang)

    有的时候历史真的是小人物来创造的,大人物苦心经营谋划也许没有什么效果,但小人物不经意间的一个措施却能起到无比重要的作用。比如老牟。这厮在苏联混得风生水起,在和科克维奇搅和在一起后,颇有点挖社会主义墙角的味道。在过去的一年里,差不多弄回去了数十架飞机。有客运打飞机,竟然还有一架战斗机,虽然不是最新的米格,但好歹是他能力的体现。

    苏联有个马格尼托哥尔斯克,是苏联最大的钢铁工业中心。俄语意为磁山城。位于南乌拉尔山东麓 ,南西伯利亚铁路与乌拉尔河交会处 。面积317。6平方千米,人口约42。2万,该市因1929~1931年建钢铁联合企业而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至 60 年代中发展迅速。70年代前铁矿出自附近的马格尼特山。以后改用北哈萨克的库斯塔奈和中央黑土区库尔斯克的铁矿石。焦煤来自库兹巴斯和卡拉干达 。

    围绕钢铁工业,马格尼托哥尔斯克还发展了冶金及矿山机械、化工、建材、金属制品及加工等部门。可以说整个城市基本上属于一个重工业的集中地。城市位于乌拉尔河两岸,沿河修有一座水库。东岸为工业区,再向东为矿山,其间沿山麓为居民区。

    或许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完全没有叶卡捷琳娜这座乌拉尔最大城市那么出名,但实际上叶卡捷琳娜除了更有纪念意义以外,无论是对前苏联还是对后世的俄罗斯,都不及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重要。

    其实这座城市能够发展起来,虽然有着天时地利的原因,但是却有一段不得不提到的历史,这段历史应该成为中国人心中永远的伤痛。即使过一万年也不要忘记。可惜的是,随着21世纪某位领导人的一个签名,中国的百多万领土永远不是中国的了。

    抗战结束后,1945年9月18日,中国政。府向美、苏建议:凡属日本及日本国民在华领土内所有全部产业权、契据、利息以及各类财产,包括房屋、发电厂、各种工厂、船只、船坞、造船厂、机器、矿业、有线及无线电设备材料、铁路、车辆、修理厂等等应认为已让予中国;凡属同盟国约定归还中国之领土,如有盟**队驻扎,应采取一切必要及紧急办法,防止敌人从事摧毁、破坏、隐藏、移动及转让等行为;关于分配日本国内各种资产,中国应享受优良百分法,及交货优先权,以抵偿中国国家及人民所受之长期牺牲与损失。

    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复函表示,苏。联完全理解中国对日本赔偿问题的立场,具体办法应由中苏美英组成的对日管制委员会做出。美国还在1945年8月下旬宋子文访问时,就表示支持中国的要求。美国总统杜鲁门在接见宋子文时说,“中国抗战八年,苏对日作战仅数日,向日本要求赔偿,中国自应居首位。”英法等同盟国对中国的正当要求也表赞成。在当时看来,日本在华资产,作为对华赔偿的一部分,在国际上并无问题。但是谁也没想到,都认为没有问题的事情却出了问题。

    其实这也和中国长期以来坚。持的仁义有关,中国总以为大家都会在规则内玩游戏,但实际情况却是弱国无外交,即使签订了条约的事情别人也要违约,何况还没有签订条约。其实中国人却是忘记了,近代史开始以来,西方国家种种撕毁条约的事情了。

    斯大林是一个多么野蛮强势的人,历史自有公断,。他对自己统治下的苏联强势也就罢了,对别国同样非常强势。

    斯大林虽口头上对中国以日本资产作为赔偿的。主张表示同情,但实际上他对东北的日本工业早就另有打算。在签订《雅尔塔协议》时,他对罗斯福要条件:恢复俄国在日俄战争中失去的在东北的全部特权,否则他无法对人民交代苏联为什么要出兵中国东北。注意,是全部特权,那时候苏联在中国东北基本上处于野蛮的烧杀抢掠状态,哥萨克的凶残是出了名的,而苏联红军表面上是彬彬有礼的知识分子,但实际上并没有拖离这种凶残。

    这是斯大林公开说出口的出兵东北的目的;还。有没说出口的目的就是把东北的日本资产全面占有、重点摧毁,然后实行垄断性的经济合作。对后一目的,是后来苏联代表在与中国国民政府进行经济合作谈判时透lou出来的。

    所谓全面占有,。就是把东北所有日资产业宣布为红军的战利品,由红军全面接收。重点摧毁就是把最新最好最重要的机器设备拆运到苏联,满足自己的需要。剩余的部分,一分为二,中苏各占其一,双方再进行排他性的经济合作,以免第三国(美国)的势力进入东北。这三个环节是统一的,缺一不可的,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全面占有和重点摧毁。三个环节都服从于苏联国家安全的目的。由于东北的轻重工业几乎全为日本的满洲重工业株式会社、满洲电业株式会社以及满铁株式会社所垄断,苏军占领东北后,首先将这几个垄断组织的头头满洲重工业会社总裁高崎建之助等日本高级经济管理人员抓起来,拘留于长春寓所,严加看管,然后从他们口中索取各种所需要的材料。让他们证明,东北某某企业是为关东军服务的,日本资本占多大比例,以便为苏军将企业攫为战利品提供“事实根据”。

    把各种材料准备齐全之后,苏军当局于1945年10月24日,强迫高崎建之助 “将属于满业之各种事业移交于苏联”。高崎表示,满洲国既已解散,他作为满业总裁,无权签署这样的文件。既然苏联要求移交,应由苏联下书面命令;不然,“将来中国方面必有异议”。但苏军当局拒绝下书面命令,并说中国方面,由苏联解决。但实际上从一开始斯大林就没有打算要给中国任何交待,其存在的心思便是单独吞并所有的东西,留给中国的基本上都是一些苏联看不上的东西。

    高崎等人怎么可能扛得住苏联人的压力,关东军的失败早已经使得他们人心惶惶了,现在能有活命的机会,在苏军所谓的政委攻势下,这伙人终于下令,要求中国东北的所有的满洲株式会社以及旗下的企业,所有的资源、设备、技术员等等,全部听从苏联人的命令。

    实际上由高崎他统管的工业大概有72种,辅助工业有差不多150种,这些企业其实很多是作为民营企业存在的,但是苏联人强迫他将之证明为曾为关东军服务的企业,从而使得这些工业全部作为军事企业移交给苏军。苏军还让高崎倒填日期,填为9月17日。满洲电业株式会社理事长平岛敏夫等也签署了同样的文件,作了同样的移交。注意,苏联是知道中国9月18日要收回东北的,也就是将东北所有的工业搬迁至中**队接手的最后那一刻!有了合法的外衣以后,接着便是拆运了。实际上,仗一打完,拆运就开始了。以让高崎倒填的日期断定,苏军拆运机器设备至迟是1945年9月下旬。所有被苏联认定为战利品的工厂,都被苏军当局派兵把守,严禁外人进入。日本战俘(特别是技术人员)是拆卸机器的主要承担者,事后被押赴西伯利亚战俘营作苦役。他们把工厂里的机器和重型设备拆卸下来,装进箱里,并拖拽到火车上,被拆卸后的工矿企业一片惨景。

    对工矿机器设备拆毁的程度,取决于工矿本身的重要程度和苏联对其机器设备需要的程度。例如,东北最大之鞍山钢厂是东北的骨干企业,“摧毁”该厂,便可瘫痪整个东北工业体系。因此苏联对其拆运也最为认真,由苏军中校柯刹罗夫指挥苏俄技工80名,暨工人及日俘共8000名,经40余日才拆运完毕。该厂被洗劫之彻底,非经重建,永无恢复之可能。

    还有奉天飞机制造厂,月产高等教练机70架,发动机100台。后来为躲避美机轰炸,实行分散经营,设公主岭和哈尔滨二厂。公主岭月产高等教练机30架,发动机100台。哈尔滨月产高等战斗机10架,发动机100台。以上三厂全部机件均被苏军拆运而去。所有的汽车制造厂的机部件也被拆运一空。

    如果不是苏联人的洗劫,或许后世的中国根本不用和别国合作,搞得自己的飞机工业不是飞机工业,汽车工业不是汽车工业。可以说,正是因为苏联人的这种洗劫,使得中国的这两种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工业基本上从零开始,而且是面对国际技术封锁的从零开始。

    拆运这些工厂的机器设备,既破坏东北的工业基础,又满足苏联的需求。东北水电和火电发电机,苏联也有需求,但苏联准备与中国合作,就拆了大部分,留下小部分。整个拆运一直到1946年3月苏联最后撤军时为止,实际上已无可再拆了。

    苏联拆运机器设备的总价值到底有多少,有各种统计数字,如(台湾)国民党中央党史会库藏史料中的有关资料、中国记者的统计资料、鲍莱调查团的统计资料和东北工业会及日侨善后联络处的调查资料都提供了各种不同的数字。这些资料中统计数字的出入主要因调查详略和货币换算不同所致。

    相比之下,“东北工侨”善后联络处的调查就更准确一些。该处于1946年冬组团,对东北工业所受损失的情况作了更为详尽的调查。调查团各组有21名前东北各事业高级主管,了解实际情况,判断事实与估算方法也比较可kao:损失程度以恢复原状估计,损失额折合为美金,以珍珠港事件前10年美金与日圆的比率和1934—1945的10年中机器和材料的物价指数折算,100日元等于23。53美元,机器价值均摘自各厂账簿。按“东北工侨”的统计,损失为1236211000美元。但占东北企业三分之一的日本陆军企业并未包括统计之内,如加上这部分损失,总计不下于2000000000美元。

    也就是说,光能统计出来的就至少有20亿美金,而那时候中国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都只有区区的百亿美金。而间接损失就更不用说了,所谓的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基本上是后世的**凭着一腔热情新建起来的。

    可惜,后来国家因为安全的需要以及总总的考虑,在苏联被肢解后,国内的宣传材料上已经很少能见到这些资料了,而广大的青少年更是认为俄罗斯和中国是天然的盟友关系,殊不知道的是,一旦lou出了牙齿的时候,俄罗斯人天生的掠夺性更加恐怖。!~!

    ..

第三百一十章:钢都的迁移(下)

    老牟能在历史上lou彩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牛皮虽然kao吹,但也至少有张牛皮不是。现在张国栋给他提供了如此好的条件他如果还越混越回去,那只能说是历史在开玩笑了。至少上辈子他在苏联钻营的时候,没人能保证他的生命安全。现在嘛,无论如何,死亡基本上是不会了。

    所谓的事有反常必有妖,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在美国的持续抽血下已经基本上陷入困境了,诸如龙腾这样的企业在苏联的国土上已经有不少,龙腾好歹还给了一点补偿,交了一点税,带给了当地人工作,而且还养活了一群军队,但其他国家的公司可就不会这么客气了。基本上属于空手套白狼,当然,最**的还是金融业。

    其实自从戈尔巴乔夫请外国专家担任苏联的金融改革总设计师开始就注定了要失败,不知道他是不是忘记了狼是不会放下屠刀爱抚羊这个道理,虽然后世的喜羊羊每次都会战胜灰太狼,但那是演给无聊的都市人看的,就像电视中总是在演正义会战胜邪恶,好人会战胜坏人一样,都是虚构的。

    老牟能注意到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其实还是受了张国栋的影响。一直一来,对于湖南、贵州、四川等地,张国栋一直在重点引进重工业帮助当地发展,类似于三一重工这样的企业已经陆陆续续成立了几家,有的是纯粹的民营资本,有的是与当地政府合作建立的企业,还有的是和省委省政府一起成立的重点企业。张国栋之所以这样做,便是因为,在中国经济才刚刚起步的八十年代,劳动密集型企业基本上都在沿海一带,第一次第二次南下打工浪潮已经形成了,内地和中西部地区的厂子基本上很难吸引到工人,更不用说人才了。重型企业则不同,因为这些企业基本上是立足于资源型,只要有资源,然后请上当地的劳动力,就可以开工。

    在老牟在外活动的这一年里面,已经陆陆续续的引进了许多生产线,比如煤矿安全生产标准配置啊,比如挖煤机啊,抽水机啊,钢铁的自动化生产线啊,虽然这些设备比起日本美国等西方国家来说有差距,毕竟苏联代表着粗放型工业,但是在缺少生产设备的中国,还是能够找到可用之地的。

    而开始盯上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则是因为一个偶然因素。

    老牟在为张国栋办事儿,但已经。在苏联打开局面的他显然不甘心单单的做一个代理商,他的梦想是有一天单干,反正和张国栋的协议也只有三年,所以平常他非常注重培养人脉,他知道有些人是他不能动的,比如心甘情愿做张国栋的猎犬的科克维奇,比如远东的军区司令这样的人,他暂时也没资格动,但是一些小人物却是可以的,积少成多,总有一天会发挥作用的。

    平常老牟也比较喜欢去酒吧。喝上几杯,远东的天气酷寒,能够喝上几杯对于身体的取暖是有好处的。苏联人也比较喜欢饮酒,一来二去,他这个出手阔绰的中国人自然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和追捧。这个时候苏联可没有后世臭名昭著的光头党,小太子们组成的那个光头党已经被张国栋下令改了名字了。如果是光头党的年代,说不定财已lou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