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栋?”看得出小魔女是真看上这辆车了,这也不怪她,一来中国目前还没有什么轿车,虽然红旗是中国人的骄傲,但坐红旗的还真一般是政府工作人员,所以民间买红旗的不多。而来店里也就几种车型,还就属这款桑塔纳2000最漂亮。
“好吧,小姐,我试试车吧。如果车可以的话我就买了。”小魔女倒是没有对张国栋会开车表示疑问,现在她对张国栋已经有了一种盲从的信任感。张国栋无论会什么她都不会表示惊奇,这倒省了张国栋找借口解释了。
坐在车里张国栋试了一下舒适性,感觉还是可以的,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最高时速表上写的是180,但这车地盘高,估计要真跑到180那就飘起来了,估计得像波浪般在路面上一跳一跳的,而且中国目前也没有多少高速公路,最重要的是张国栋这种性格的人不喜欢开快车,毕竟开快车是对他们和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任,有人或许会用自己技术好来辩解,但是没有人可以拍着胸脯保证自己完全理解运动着的机械性能,要稍微产生一点偏差,夺取的就是他人的生命,张国栋可不想有一天北京交警部门给自己出一份70码的鉴定。所以这个最高时速对张国栋还真没什么用。至于桑塔纳的瞬间加速性,呃,还是不谈为好。
张国栋又检测了一下汽车的制动性,毕竟这是和性命息息相关的指标,还好,制动时方向稳定性不错,而且刹车也达到较标准的滑行距离。在张国栋忙着做各种检验的同时,汽车店的经理也到了这边。这位经理可不是导航小姐这样的小白,看看张国栋的几个动作就知道这人至少是懂车的,而不是那种一掷千金的暴发户,所以张国栋的生意也变成了他亲自负责。这个时候的汽车店老板都是非常有关系的人,毕竟生意能做到这种程度而没被投机倒把罪给抓进去的都是人物。所以张国栋需要的驾照也是非常快就办好了,甚至快于后世的美国。张国栋临走时经理还将自己的名片送给了张国栋,说是以后有需要愿意打9。5折。张国栋特意的瞧了瞧经理,这是个有心人,他会成功的,张国栋心想。
车有了当然还得有房,张国栋以前一直是租住的房子,现在看来已经不是很合适了,毕竟龙腾发展越来越快,可能随便一个什么文件都是机密,有自己的房应该安全点,何况也不是没钱。
如果说买车小魔女还只能参合的话那买房小魔女就实实在在的成了主人了,而且小魔女作为地头蛇这房子的事情就基本上以她的意见为主了。本来按照小魔女的意思是买个独立的四合院儿,不过张国栋考虑到了房子太大不容易收拾,还是让小魔女买个商品房得了,当然得有车库。
房子也不是一天能找好的,现在还没有后世多如牛毛的中介,也就不存在那些欺诈集团了,买房子都是和房主单对单联系,幸亏不是回到70年代,不然房子还不让交易。
就在张国栋寻找房子的当口,一个巨大的阴谋真朝他扑来,这是他自己从来没有想到过的,就连邓老都没有想到,正是他的一个特事特办让那群人看到了巨大的利益,于是一场掺杂了政治和金钱的生死决斗由此展开,这也为后世李**书记入主中央扫清了道路。后世国外评价中国的廉洁政府时,纷纷表示,正是从这场风波开始,导致邓老下定决心党内整风,打掉了一批党内的吸血虫。!~!
..
第一百零二章:有眼光的‘领导人’
人类社会进化到今天还真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形成的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组织既规范着人们的活动又促进着社会的进步。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利益,有利益的地方就有争斗。当邓老一纸特事特办的条例发下去后,立马引起了很多有心人的关注。拍马屁的自就不用说了,毕竟党内目前正处于马屁风潮开始期。而想从中分一杯羹的家伙也开始上蹿下跳起来。毕竟从邓老如此重视来看,这其中的利益必然不小。而一些党内的败类就没有什么不敢伸手的,毕竟连农田水利之类的费用他们都敢截留,何况这个小小的专利委员会。
“李少,我真不明白你为什么要那么重视那个什么龙腾公司,还有什么狗屁的专利委员会,这个世界赚钱的项目少么,到时候让老爷子他们给我们活动活动,批几块地,我们转手出去不就是大把的钱了么。”一个长得还蛮精致的公子哥说道,看他身上的西装就知道他家里面衣食无忧而且有钱,如果单从外表上看真可谓是一表人才。不过这个家伙对着那个叫李少的说话的时候嘴里还是保持着恭敬的。
“延辉,平时叫你多读书你就是不听,我们这种层面的人不能落了下层,地我们当然要开发,可是我们不能采取你那样的方式。你那种方式是竭泽而渔,我们弄一个地方就会臭一个地方,即使别的地方惧于老爷子们的压力会批给我们,但你想让我们在哪里都指指点点么?”李少望向延辉的脸上多少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感觉,看得延辉脸上一红,再也不敢说话。
“李少,曾叔叔说过,那位对这个公司非常重视啊,那个张国栋到底是什么人啊?”另外一个戴着一副金边眼镜儿,手上端着一杯红酒,轻轻的摇曳,缓缓的说道,“我查过他的背景,没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啊?如果但从张蓉蓉那小丫头看,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吧。”
“正亭,万事不能只看表面。一个不到20岁就在美国有了不小的名气,一个不到两年就赚取了上亿美金的利润的家伙难道还不值得我们重视?其实我还是很欣赏他的,如果他能成为朋友的话。”
“可惜了,要是新平在这里就好了,那家伙鬼点子多,那丫竟然去美国混了,实在是无语。”正亭说到。
“是啊,不过我还是给你们说说原因吧,免得你们几个家伙办事儿不用心。知道世界上办公司的流行什么语言么?三流的企业卖产品,二流的企业卖服务,一流的企业卖标准,目前我们中国的企业基本上都是在卖产品,哪有什么服务可说,但这个龙腾在干什么,他们在卖标准!单是这种眼光就值得你们几个家伙学习。而这个标准可是全中国的发明创造,你们想想这其中能产生多大的利益?”
“嘶”一屋的少爷齐齐吸了口气,他们不是傻蛋,当然不会连这点眼光都没有,以前只是他们太过于局限而已,现在经过李少的点拨,他们都明白了事情的意义,想到如此细水长流的巨大利润,人人都开心起来。
“难怪上次我爸骂我只懂得打炮,叫我多和这个张国栋学学,我原先还认为纯属老头子随便找个人忽悠我,现在连曾叔叔都提到了他,看来那家伙真是个人物啊。要知道曾叔叔作为咱们太子党的核心领导人,那可是一向以眼光见长的啊。”延辉将那支颇为漂亮的烟给熄掉,懊恼的说到,屋内几个公子哥儿都笑了起来。
“不过说实在的,延辉,你确实得悠着点儿啊,你看你嘴唇都有点发青,女人哪里哪时没有,干嘛这么糟蹋自己的身体呢。”
“李少,道理我也知道,可是我一看到漂亮的女人我就忍不住想上,想蹂躏,我也不知道是怎么了,特别是那种十四到十六岁的小姑娘,我每次见到都忍不住。”
“玩玩就玩玩吧,但是我要告诫你,不许把人玩死玩残,别整天给向叔叔惹麻烦。这次我们入主龙腾专利委员会的事情前期的公关工作就交给你了,没问题吧。”李少相信向家这个在中宣部盘根错节的家族在这方面是没问题的,虽然延辉有很多缺点,但他并不是傻子。
“当然没问题!”延辉其实就是喜欢这种被重视的感觉,毕竟他们这个层面上的人难道还缺钱么?当然钱那是越多越好的。
“正亭,找专家的事情就交给你了,你得把专利局那批人弄到手,我想你这个科技部的大少这种事情应该很简单吧。”万家也可谓是科技部的内部大家族了,毕竟重要职位除了邓女士担任了一个以外,其余的基本上是他们万家的人。
“请李少放心!”别看他们一伙人平常玩在一起,但是李少往往是不和他们一起的,用李少的话说就是这种层面上的游戏就像小孩子过家家没什么意思,但他们一群公子哥没什么意见,毕竟李少的能力是公认的,而李少背后的曾叔叔更是他们这群人的终极Boss,就是他们的父母爷爷见到李少还得叫声李少好呢,何况是他们呢。
这群公子哥就是目前京城最有势力的一群人,他们的父母家族都是党内高官甚至是入主了中央级别的人物,他们自身的能力也是非常的不错,他们看不起那种只会用家族力量办事儿的人,比如陈*同,这家伙做人做事儿太过于嚣张,而且没什么才能,所以他们根本就不和陈*同这个北京太子来往,见面最多也是打个招呼。而陈*同也是看不起他们这群人,用后世的话来讲就是他们太装13了。
这群人显然以李少为核心,以王新平为军师,在北京这个政治中心呼风唤雨,小人物惹不起他们,大人物有大人物的层面,不屑于和他们这群孩子争斗。所以到目前为止,他们这伙人还没遇到什么挑战。北京在处于高速发展期,所以他们这伙人捞的钱也不少,但他们这群人不是傻蛋,所以他们还是使用的正规的建筑公司,修房子也是用的正规材料,在这种东西上如果栽了的话,估计猪都笑了。!~!
..
第一百零三章:大兴安岭!大兴安岭!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环境被破坏得越来越厉害,从黄河的清澈程度就可以看出不少,以前叫黄河还有水清的时候,现在叫黄河那真的是黄色的河。经济发展带来的第二个直接改变便是人们的经济思想被搞活,要么想着走穴捞外快,要么想着如何增加灰色收入,总之有责任心的人的比例在不断的减少。
张国栋这一个多月完全是在忙碌中度过的,没有一天休息过,幸亏他的体制比较变态,精神更是变态,不然就是铁人都要被累趴下。
5月8号,国务院雷霆出击,发布《加强生产资料价格管理,制止乱涨价、乱收费的若干规定》,严厉大家双轨制中囤积货物,乘机涨价发横财的家伙,一批曾经风光无比的官宦子弟被狠狠打击,有的甚至直接破产,这也直接催生了大批贪官,毕竟中国人的传统里面子女是很重要的,现在儿子破产了,做老子的不捞一点给儿子,儿子怎么维持奢侈的生活?
5月25日至30日,国家计委在湖北咸宁召开全国农业计划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今后我国的基本建设要考虑农业的承受能力,逐步增加对农业的投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扩大化肥等支农工业的生产能力,兴办农村工业,拓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门路。很显然,张国栋的化肥厂成了第一批被政策照顾的企业。
时间快进入到六月,北京的天已经非常炎热了,用后来的人的话说,70年代到80年代的夏天格外热,不过张国栋想应该是后世享受够了空调吹风机,再去回首那段岁月才会觉得特别热的吧。不过眼下的张国栋那是再没有这样的想法了,天,真的很热,真他妈的热。
可是相比于这炎热的心情,张国栋更加痛恨的是那位不负责任的工人,大兴安岭林区的火已经快燃烧了一个月了,相当于苏格兰大小的森林被波及了,中国境内已经有超过1800万英亩的森林,还得加上苏联境内的1200万英亩森林被大火施虐。
人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明知一件事情的发生却无力去阻止,张国栋派了人去大兴安岭,可是他不知道那位工人叫什么,也不知道事情到底是怎么引起的,只知道这场被称为新中国建立以来最为严重的火灾使得大兴安岭的森林覆盖率从76猛降到61。5。好吧,就算时候追究责任人,就算林业部部长、副部长一起辞职,可是这又能改变什么呢,能改变大片森林被损毁么?面对两百多人死亡,两百多人受伤,5万多人无家可归的结果,张国栋的脸变得苍白,他再一次感受到了深深的无力感,这样的事情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穿越能解决问题的。
张国栋没有多做什么,捐了800万,以及从日本买来了大量的帐篷,他所能做的便只有这些了,可是这些面对逝去的生命,真的有用么?
小魔女这几天见到张国栋,张国栋都是一副飘过的样子,脸色有点白,她也不知道怎么开导张国栋好,毕竟这种事情只有他自个儿走出心里误区才好,不然以后遇到相同的事情岂不是每次都要来一次?不过她也深深的为自己的男朋友表示骄傲,毕竟张国栋竟然为了一次灾难而如此担忧,这不是心怀人民是什么。
哎,直接经济损失过5亿,不知道中国又要卖多少资源才能凑够这5亿呢?
这场意外的大火带来了林业系统内部的大地震,这也是中国那时候官僚气息的一种间接的反应,如果不是后来的邓老力挽狂澜,不知道党这座大厦是不是会倾倒,这也间接的导致了5月23日,**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做出的关于调整干部分布结构的决定。
再大的痛苦也抵不过时间的冲刷,国内虽然各界还在为灾区捐款捐物,可那种悲伤的气氛已经渐渐消失了,张国栋的心也平静了下来,他只是在暗暗的下决定,一定要渐渐发挥自己的作用,使中国向更健康的道路发展。
进入六月,首先一则利好消息从刚刚完成建厂的三一重工传来,梁稳根不愧为后世带领三一重工创立国内重工标牌的企业人,在经过张国栋的提点后梁稳根两个人在和贵州的瓮安磷矿合作后已经生产出第一批磷肥,磷肥含磷量达到并超过了国家标准,被湖南省政府认定为优质产品,并优先向湖南和贵州两省供应。
由于三一重工符合国务院最新的农民扶持计划,所以三一重工也被扶持了一把,原本三一重工免掉两年税收的基础上再免掉一年。
1987年六月一日,世界儿童节,中国的上千万儿童也在欢呼着节日,虽然他们不曾收到礼物,但是他们获得了一天的假期。儿童节这天张国栋去看望了北京福地孤儿院的小朋友,看着场中正和小朋友们玩得很开心的蓉蓉,连日来的郁闷终于丢开了心头。
收起心中感慨的张国栋很快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之中,当然,目前最主要的工作便是专利委员会的成立工作了。自从邓老的特旨下来后张国栋要人的工作已经迅速了许多,很多无故推拖的借口都被急于巴结上司的工作人员给丢开了。张国栋目前联系到了专利局的领导,他们答应为委员会申请专利开办绿色通道,中科院周院长已经答应配合了,社科院的经济专家和金融专家也有几个答应加入这个委员会,各个省中已经有17个省表示愿意派出一个代表加入该委员会,唯一让张国栋觉得奇怪的便是科技部的态度了,按道理说科技部应该会对张国栋的委员会表示大力支持,可是他们没有太大的行动,而仅仅是答应了几个专家,但是他们主抓的一些研究所却没有丝毫动静,这由不得张国栋不奇怪。
张国栋问邓阿姨,邓阿姨笑容中多少有些无奈,她竟然也做不了主,毕竟如果一切按照规矩来办的话,科技部是有权拒绝加入进去的,而现在看来是一些不为人知的因素夹杂在其中了。不过也不是丝毫没有收获,至少张国栋知道了要过科技部这关需要找万家。!~!
..
第一百零四章:第一次交锋
在弄清楚了需要去找谁后张国栋的情报团开始发挥作用,一张张关于万家的情报写在纸上传到龙腾科技,然后由小吴整理后交给张国栋。张国栋看到这些情报后也是不由得不咂舌。万家的老爷子目前是中央某高官,四个儿子全部在科技部,与万家联姻的也是政治上的大家族,他们一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团体。万家有个叫正亭的孩子目前正与京城第一少李少一起,据说这个正亭是万家倾力培养的孩子,虽然目前还只有20岁,但是城府深、有远谋。
看到这些情报张国栋真的有点震惊,想不到党内还有这样的家族,不过也是,**时代呢各个家庭只要养得起的都有很多孩子,像万老爷子这样的高官显贵显然是不可能饿死的,而文化大革命时期万老爷子又站对了队,他出面保护了大批五七干校中的中高级知识分子,改革开放后这些知识分子已经逐渐的走上了比较重要的工作岗位,这样把持着科技部的万家便有着庞大的人脉,而且万老爷子当年还对邓老有过恩,所以在位没有犯什么大错的万老爷子也就在邓老的默许下把持了整个科技部,虽然有把自己大女儿调进去平衡一下万家的势力的,现在看来几乎没什么效果。
张国栋不是傻蛋,既然弄出了863计划,证明科技部的人还是很有眼光的,他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