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科技崛起-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起蛇口,了解深圳发展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蛇口的电子一条街,那是第一条远洋贸易的电子产品的集中地,从此以后深圳拉开了山寨的窗口,2008年时深圳甚至成为了亚洲最大的山寨出产地。

    说起八十年代中国的远洋贸易,可是那种搜罗搜罗日本、美国、香港的各种“洋电子垃圾”,诸如落后几代的黑白电视机都能在国内换大价钱的时期。同时从八十年代开始一直到九十年代中期,国家政策实际上是允许“合法走私”的,也就是说船员和远洋贸易公司如果出洋回来,可是允许带东西回来的,只要那些东西不是国内违法禁止的东西就成。

    也因为这样,张国栋一家的日子确实过得比较红火,他老爸虽然一年才跑几趟美国,但美国的东西还是很先进的,所以每次回来带回的东西都可以赚好几千,一年下来利润也非常可观。

    实际上,现在电子街上面的东西都非常的破,不说来自21世纪的张国栋瞧不上眼,就是来自日美等发达国家的普通中产阶级也瞧不上眼,毕竟这些东西一般都是外国已经淘汰或正在淘汰的东西。不过张国栋还是看得非常专注,倒不是他对这些东西感兴趣,实际上他是在想这么多小铺子到底又有多少能在严格遵守丛林法则的商界生存下来,又到底有多少这种小店铺最后成为了中国商界的巨人呢。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一阵后世极其熟悉的音乐声传来,张国栋举目四望,原来是从前面不远处的一个小店面传来的,一个小小的电子喇叭在发声,这个门面只有10平米,整个店子里到处都堆满了电子产品,就像杂货店,突然,张国栋脑海中传出了一个巨大的声音,这个声音让他开始快步走到钱生钱的地步。!~!

    ..

第十一章:一张卡片引发的灵感

    因为就在这时,他突然想到,今年好像是第一个教师节的年头,1985年9月10日,第一个教师节被恢复建立,从此老师们有了自己的节日。而现在人们之间的送礼方式往往还很有限,嘿嘿,要是自己做一张音乐卡片又会是怎样的场景呢?而且自己印象中有那么多畅销书籍,那所有的出版业务不都是自己的了么?

    心动不如行动,张国栋再也没有逛街的心情了,他立马回到家中,开始做调研与策划工作。下定决心的张国栋,晚上回到家就把他的准备投资25万开印刷厂(明面上,实际上他准备投入更多的资金)的计划告诉了父母。虽然那25万是他自己的,但这样重大的事情当然还是要和父母商量商量,至少要让他们知晓,说不定还可以得到帮助。

    “什么?你想办个出版社和印刷厂?”张建国惊讶的看着儿子,不但是他,一旁的陈芸倩也是满脸惊讶。他们看到儿子在美国赚到了50万之后,就一直琢磨着儿子会怎样利用自己的25万,可是没想到,这25万刚赚回来一个星期,儿子就计划自己投资了,而且还是准备将自己全部的25万投入出版社和印刷厂。在他们看来印刷厂就是印刷一下信封之类的东西,而出版社更是国家垄断性的东西,这样的厂根本不可能赚什么钱。

    “是啊!现在国内教育业蓬勃兴起,越来越多的学生走入校门,那将来学生之间的竞争一定会非常激烈的。而且随着爸爸这一代人纷纷结婚生子,我们这代人可是有很多同龄人的,那么教育产业肯定会膨胀起来啊,而且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说不定以后会有什么教师节之类的东西,你说我要印刷教师节的卡片能不赚钱么?而且我还可以出版和印刷学习资料啊。”张国栋信心满满的说道。其实张国栋内心的打算是将自己的出版社打造成邮电出版社和电子工业出版社那样的计算机产业方面的专家级出版社,至于印刷厂,有了牛顶的出版社还愁印刷厂没有生意么。

    “真的能赚大钱?”陈芸倩非常怀疑的问。她的想象中,从来没听过做印刷这种蓝领工种,能赚什么大钱的。至于出版社,难道出版书籍还会有很大的利润么?可是之前儿子说要去美国赚大钱,还说回来要给他爸爸买条船,自己不是也不相信,结果儿子还真的用两个月赚了50万,是50万,可不是50块,比她和丈夫一辈子赚的钱都还多么?自从上次的事情后,她这个当妈的,就隐隐把儿子当作天才了了,所以她现在只是怀疑而已,要不然的话她早就会直接否决掉了的,但是从这里还是可以看出陈芸倩的开明,毕竟在传统的中国人心中,子女一般都要听从父母对其道路的安排,而不应该有什么自己的想法的。

    “是啊,老妈。我做了一整天的调查,现在市场上根本就很少有什么贺卡的,如果我全力去印刷的话,一张卡片卖8分钱,一个月印刷200万张,一个月的利润就是1万了,我还准备做更加高级的音乐卡片,估计这种卡片单张能达到5毛钱,一个月卖20万张就是10万,不到三个月就能收回成本。至于出版社我也已经有了准备出版的书籍了呢。”张国栋说道。反正出版社有邮电出版社成功例子在那里摆着,想赔钱都难,只不过邮电现在还没有成为后世那种牛气冲天的出版社。

    “你办厂,上学怎么办呢?难道说你不上学了?”张建国又提出了一个问题。是啊,张国栋开厂的话,学业怎么办?不可能不去上课而专门管理厂里的事情吧。毕竟在张建国和陈芸倩看来,只有读书人才是有前途的,至于赚钱,当时的中国人还没有后世那种利用各种机会投机倒把一心向钱看的习惯,这个年头虽然改革开放已经有几年了,但时不时打击私营、小资产阶级还是让人很不放心的。

    这个问题,其实之前也正是张国栋所苦恼的。现在他的这个高三学生的身份,实在限制了他的活动,许多事情都因为不能或者没时间去做而必须放弃,毕竟中国不是美国,创业气氛还几乎没有,而中国人崇尚中庸,一旦太过于出格是会被别人背后嚼嘴皮子的。不过,办厂的事情,他倒是想好了解决的办法。只见张国栋笑了笑,慢慢的说道:“我当然要去上学了,读了11年书,马上就要高考了,当然要考个好大学来读读了,你们儿子我可是准备考深圳理科状元的!关于这个问题我已经想好了,国外很多人办厂也是这么做的,我只是投资加宏观运作,相当于董事长,而厂子平常的具体管理我将会找一个人来办的,也就是请职业经理人啊。”张国栋心目中的虽然暂时还没有人选,但他相信中国这么大,一定能找到合格的经理人的。

    “这样倒是可以考虑。”陈芸倩点点头。!~!

    ..

第十二章:卖废纸起家的女首富

    在苦苦思索了三天后,张国栋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人物,她就是以卖废纸起家的中国女首富——张英(避免被和谐,全部改掉)。

    张英出生在黑龙江,她通过废纸回收再生产问鼎首富。“纸”是中国最为古老的四大发明之一,最传统的行业造就了这位最富有的女性。

    1985年,二十七岁的张英放弃了国内优厚的工薪和住房,仅带了三万元人民币到香港闯荡。自从张英在香港入了行,就坚持品质第一,改变往纸浆里面掺水的做法。结果触犯了同行的利益,被认为是违反了“行规”,并因此接到黑社会的恐吓电话。就连合伙人也欺骗她,偷偷往里面掺水,但她没有退缩也没有害怕。最后因为她的豪爽、公道,收废纸的那些人都愿意跟她做生意,愿意把收来的废纸卖给她。她也经常去看望他们,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尽管张英的广东话讲得不太好,可这些人都愿意向她诉说心里话。然而香港的废纸资源不能使张英实现“废纸大王”梦。于是1990年2月,张英到了美国,开始了新的创业。

    如果说张英在香港的创业是kao勤奋和勇气获得成功的话,那么到美国后更多的是kao智慧和多年累积的专业知识。十年里,张英建立的美国中南有限公司先后在美建起了七家打包厂和运输企业。

    十年前,张英想做全美废纸回收出口大王,这一愿望很快实现了。十年后,她又有了新的梦想,那就是在中国实现年产包装纸一百万吨,成为中国牛卡纸大王。早在做废纸贸易时,为了弥补国内造纸原料短缺现象,张英和丈夫就把重点放在供应中国废纸市场上,并很快打开了销路,最终占领了中国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再生纸原料市场。

    1987年,张英开始在中国选择投资合作伙伴,第一站是她的祖籍东北。张英和辽宁营口造纸厂合资,并很快获得了成功。随后,她又与武汉东风造纸厂、河北唐山造纸厂进行合资,使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1988年是张英事业上的又一个里程碑,这一年她在广东东莞建立了自己的独资工厂——东莞中南纸业有限公司,该企业主要生产生活用纸,产品遍及全国各地,其中“BB宝”儿童尿布在1997年全国同类产品评比中获得第一名。1996年,中国的高档包装纸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尤其高级牛卡纸,几乎全部从国外进口。张英及时抓住了这一历史性机遇,决定建立东莞玖龙纸业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高档牛卡纸。她投资一点一亿美元,于1996年12月开始了一期工程的建设。1999年7月,张英继续注资一点一亿美元,进行二期工程扩建,同时于2006年继续注资一亿多美元,进行三期工程扩建,成为了世界上可数的巨型包装用纸生产成员之一。

    在2006年揭晓的《观澜湖二零零六胡润百富榜》上成为中国第一位女首富,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女白手起家者,财富二百七十亿元人民币。

    根据资料,也就是今年,张英将会远走香港,这样的人才自己不抓住简直是没有天理了,所以内心已经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厂长了。

    “老妈,职业经理人我已经找好了,但是我从来没有接触过出版和印刷这个行业,所以我不知道怎样开始。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晚上一家人吃饭的时候,张国栋向自己的母亲问道。

    “哈哈,你不是一直称自己是天才么?天才还有不知道的事情么?”张建国一听儿子居然不知道怎样开始乐了起来,这些日子自己不停的被震撼,终于可以好好耍一下自己作为父亲大人的威风了。

    “老爸,你有没有搞错,天才难道就无所不知么,你以为我是火星来的啊,真是的。爱因斯坦够聪明么,他会造汽车么?牛顿伟大么,他会提炼石油么?周总理语言天赋够强么,他会非洲土著的类人语么?真是的。”张国栋显然看清了父亲的邪恶本质,所以马上一连串的排比反问式的抢白。

    “就是,你这个老东西,有你这样说自己儿子的么,有本事你也给我挣个50万啊,有本事你也给我想个点子开厂啊。”陈芸倩立马和儿子结成了统一战线,开始了对张建国的批判。张建国有点无语,自己不就想满足一下自己做父亲的威风么,这也有错么?自从儿子出院以来,自己这个做父亲的,做丈夫的,在这个家的地位就一降再降,从原来的老二降到了现在的老三,真是郁闷啊。

    “国栋,我倒是知道有这么个快要开不下去的出版社,是我们商场的人事经理的妹妹所在的单位,这些天她都和我说好多次想把她妹妹弄到我们百货公司来。而且她妹夫就是在一家印刷厂,不过厂子很小,效益不怎么好,总是亏损,职工工资经常不能按时发,没什么发展前途。”

    “这样啊……老妈,你明天上班时,帮我去问问好么?看那个出版社是不是有意向出售?看能不能让我把那个印刷厂也盘下来。”张国栋想了想请求道。他心里正高兴着,正愁申请公司审批时间过长,怕抓不住最好的机会,现在有了这两个单位,只要把公司法人变成自己就可以了,两家单位正处于困顿中,这年头在深圳开什么厂应该都能赚钱,如果不是经营上的决策性失误还不至于会这么困难,看来自己还是非常有希望能盘过来的。

    “嗯,好吧!我明天帮你问问。但是你一下子接手两家工厂,钱够么?要不,妈妈再给你十万吧?不过,虽然你投资办厂,但不能心思只放在赚钱方面,学习还是不能放松啊!”陈芸倩答应了下来,又提出了要求。

    “不用,你儿子我可是天才,会钱生钱的魔术,你放心好啦,我会抓紧学习的,一定会考上清华的。”张国栋笑着直点头。其实老妈这样说,等于就是同意了他投资开厂的事情,只是估计为了不让自己过于得意而敲打敲打自己。

    “那就好。不过你也不用总把天才挂自己嘴边吧,要知道天才可不是吹出来的”陈芸倩笑笑说到。如今对于儿子,她还是蛮相信他的学习能力的,毕竟那天儿子数学做了满分她是知道的,为此还和丈夫激动了好久,至于其赚钱的能力了,投资办厂的事情,虽然在她看来有些奇怪,但儿子既然都调查过了,说得也还蛮有道理的,加上他上次的那个软件据说是根据自己商场的东西写出来的,看来他的眼光肯定也不错,所以她也就默认了。

    征得父母同意开厂之后,张国栋便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开始具体计划该怎样办厂的事情。

    “嗯……明天中午等老妈打听出来的消息,如果她说的那两个厂真能盘下来,那就好了,不过周末得马上去把张茵请过来,不然她马上就要出国了啊。”!~!

    ..

第十三章:挖到金矿

    第二天不是周末,张国栋自然是去学校上课。好不容易熬到中午放学,他急急忙忙的就赶回了家。

    “老妈,怎么样了?那件事问了没有?那两个厂子是不是准备出售?”张国栋一回到家,看到陈芸倩已经下班在家做饭,便迫不及待的张口问道。

    “看你急得,一副钻入钱眼的样子,你的事情老妈怎么会不记得。小李(人事经理)她妹妹所在的出版社正想找个人接手,他妹夫的那个印刷厂也有意转让。”陈芸倩边洗米边说“还有你爸也给你做了些工作呢,他有个战友,叫高进,是一个印刷厂的车间主任,一个月工资400,因为母亲生病,急需一笔钱,如果你能帮帮他,他就过来帮你,说是预支三年的工资。”

    “啊?那太好了!自己正发愁改进工艺的事情,没想到瞌睡遇到了枕头啊。”张国栋高兴的跳了起来,然后又问道,“那爸爸答应了没有?”

    “你爸就是他不过来他也会帮他啊,况且又能为你带个人才过来,当然答应了。至于小李妹夫两口子工厂上的事情,你自己去好了。”

    “我自己跟谈会有效果么?人家会不会接见我?”张国栋疑虑的问道。他现在的年龄和身份,可是他最大的障碍,许多事情都不好办。

    “呵呵……”看着儿子那呆样,陈芸倩笑了起来,“你现在怎么想到这个了?你不是连美国人的大公司都能谈生意赚钱么?你去美国的时候怎么就知道别人会接见你呢?怎么现在却不知道怎么去说了?”

    张国栋摇了摇头说:“这不同的。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他们重视创业,鼓励创业,所以才会有13岁就从政的事迹,更有20岁就当市长的,他们重视的是能力,而中国不行,中国重视的是资历,没有经过时间的熬练,人家是不会把我当回事儿的。而且上次是我拿着现成的产品出售给对方,对方只需要了解其中的市场前景就可以做决定,可这次则是经营未来的东西。像我这么年轻,会让人感觉办事不牢。说不定别人会以为我是在开玩笑呢。”

    陈芸倩顿时愣了愣,片刻后又忽然笑了起来,“好吧,那就让你爸爸陪你去好了,反正他们刚刚返航暂时也没什么事情,下次出去要到两个月后。”

    “真的么?这样最好了,谢谢老妈,也感谢老爸。”

    “谢我什么啊?”张建国一进门,就听到儿子感谢自己。

    “经过刚才我们家的民主评议,一致通过了让你陪我去谈工厂的事情,所以感谢老爸,恩,特别是那个高叔叔的事情,老爸的眼光见长啊。”

    “臭小子,能在当事人不在的情况下通知民主评议么,你这是欺负你老爸不懂法呢。”

    幸运的是,第二天父子两个去出版社非常顺利,老板是个中年汉子,估计也被厂子效益不好的情况急闹心了,总之几乎没怎么讨价还价就拿到了厂子的经营权,才花12万,真是大白菜的价格啊,当知道公司的法人居然是张国栋的时候,那大叔还是比较惊讶的,不过他以为是张建国为了给儿子留点财产才让儿子玩玩,还顺便说了下一定要好好经营,自己对不起那些老工人。至于印刷厂也只拖了两天就搞定了,不过花了15万,为此张建国还笑了张国栋好久,说没有顺利规划,后来还给了3万块让他作为流动资金。至于高进,老爸花了5000块就为自己带来了一个绝对的人才,张国栋和他面谈后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