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打造盖世英雄-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结交清流名士。(郭嘉)

3、笼络并州军中人士(吕布、聂辽),必要时为聂辽购买官位。

4、购买奴隶、招募流民充实叶府,使其屯田、放牧。

5、囤积粮食、弓箭,畜养战马。

6,洛阳会馆及其他会馆往来,徉装移交叶青、叶虎。

7、叶龙、叶白回九原,和秦宜禄统领种田、训练家奴之事。

8、叶玄、叶武训练秘密杀手和死士:从叶府的老家丁中抽取五百人,二百亲卫,二百暗杀者,一百八卦传播者。==。

9、叶朱、叶雀助沈娴整顿会馆账目。

10、如遇乱局,接收部分可用之人,编入叶府。

目标:力求叶府为并州最具实力的豪强。

注释:上述为暂定,具体施行据情势更动。

娴、晓易、嘉。”

汗。

看完条款,叶晓易很不纯洁地想到了何进、董卓、曹操。她记得京城大乱之前,何进去丹杨招兵,后来董卓把凉州兵给带进了城,而曹操扫平黄巾残党的时候,接受了一帮黄巾军……

按照最后一条和历史事件,是否可以顺手牵羊,从前两者手里弄点兵出来,然后借口讨灭黄巾,再收编大股人马到并州地盘,然后慢慢吞噬凉州、幽州……阻力也很大啊。凉州有马腾、韩遂挡着,幽州的公孙瓒、刘虞也不是好相与的。

“哎,再说吧。”谁知道那些历史事件会不会按时发生呢?叶晓易把纸张递给华佗、沈娴。那两人看完一起点头,郭嘉便把这内容又誊写了份,准备让叶玄亲自送回晋阳给吕布、聂辽看。

“好了,现在大概的方针有了,说说你怎么让我恢复女子身份,而且还有帅帅的背景……告诉你,嫁人我不要。嗯,当然……应该也没有什么名士会娶我。”叶晓易回想沈娴出嫁的盛况:聂辽收财礼收到手发软,内心爽到快翻天了。

“你拥有那身份后,肯定会有名士娶你。”郭嘉伸手解下叶晓易的发带,用手指梳开她的头发,“你明日就着女装随我出门吧。我们去颍川许昌。那里有几个人,你要见见。而且,我来的时候,许劭正好也到颍川。我们也顺便拜访他……你似乎不适合女装打扮啊,怎么没有一点三嫂的温柔,还是满身铜臭?”

我踢。

叶晓易甩郭嘉的手,学印第安人那样,把头发编成两个麻花辫:“什么人?用来给我当后台的人?”

“呵呵,去了你就知道了。”郭嘉看到叶晓易脖颈上有根红线,便问:“这是什么?是先生当年给你的那个指环么?”

“是啊。你也记得?不过不是他给我的,是他输给我的。”叶晓易得意地拽红线,露出穿在上面的银质指环,环的内侧还刻了些古字。

“他输给你?”华佗也听了不少老头的事情,他拿过指环仔细看,眼睛慢慢眯了起来。

“是啊。九原会馆有阵子很流行赌钱……咳,不过赌额都不大。魏续是常胜将军,聂辽是常败将军。先生嘛,一般不玩,玩则必胜。只有那一次,输给了我。嘿嘿,他郁闷下,就把这东西赔给我了。”叶晓易看着银指环,笑眯眯地想起当时老头吹胡子瞪眼的表情。

“呵呵,你能赢先生……算了。不提这个。总之,明天走时,依然随身带着它吧。”郭嘉看着指环,笑得愈发莫测。

啦啦啦,回帖ing。

1、关于甘蔗水。嘿嘿,看到某位大人的回帖,我又去查了资料。甘蔗,汉朝有。但是蔗糖,应该是唐朝时候出现的。(资料,天工开物,岳麓02年版本――b)。所以,俺当时用了“甘蔗水”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没提糖字,哈哈哈(被殴飞ing。)不纯洁地想到了“泔水”这个词……黑线。

2、“韬晦”。当时看了某位大人的回帖,我也很怕用错,就去查俺家的汉语词典……竟然没有,我倒。后来不死心,上网查,貌似辞海中谈到这个词了,而且许多古代文章上用过,汗,放心鸟。

3、关于董卓的并州刺史……――,这点很谢谢陵大人,俺果然是个不折不扣的笨蛋。前几天重温董卓传,竟然都米发现这个,我倒。汗,想办法弥补吧。另外,大人,其实您的回帖很好啊,文章的基调轻松,不代表内容可以胡来^^,合理的发展情节,是需要基础的,谢谢您辩论。也谢谢小舞的哥哥,^o^。

4、关于某大人说的诸葛亮三国第一……从军师家、政治家、谋士、武士……咳,说实话,俺不觉得诸葛小同学可以称为第一。如果他第一,那曹操、荀彧等人又算什么?就算比帅气、气度……俺怀疑周瑜同学也应该不逊于他==b。大人是不是看三国演义得出的诸葛亮三国第一的结论。汗,如果这样问题比较大条,因为俺没看过三国演义(表打我――b,我写这个是把后汉书和三国志当资料,泪ing。),所以这个文,不是三国演义的同人。只是以汉末、三国为背景的穿越题材,当然,可以看成真实历史人物的同人……(某:那你把赵云弄得跟三国演义里面一样帅怎么解释?烟:这个,那个……没看过不等于没听过嘛,评书里不是讲过赵云很帅嘛,虽然三国志里……咳,爬走……)。==,其实抛开上述冠冕堂皇的说法,可能俺对郭嘉更私心吧,哈哈哈哈哈哈――b。俺的小嘉嘉啊,大心。

第二卷 第十二章 老头的秘密(上)

从洛阳出来前,叶晓易采购了一批礼物。多是文人雅士爱好的字画、书籍,还有些衣料、日常饰物。叶府的食品和特制陶瓷也带了些,想到被介绍认识的可能是名士,陶瓷上面便很正经地写了后世的诗句。此外,考虑汉末的时尚,她还请沈娴连夜赶制了几双千层底的布鞋。

这年头没有千层底布鞋,但叶晓易穿别的不舒服,便在九原叶府推广了这种。做法也没太难,就是用碎布加糨糊,一层糊一层,最后用针纳。她没做过,但在电视上见过。她把大致的过程跟沈娴一说,沈娴鼓捣数日,就研究出来,并教给府内其他女孩子。所以,到了后来,叶府家丁人手三双。当然,九原六小更多,最夸张的还就数叶晓易,攒了一大箱子的绣花鞋,型号还都不一样。

“哎呀,晓易啊,你换了女装也不怎么样嘛。”华佗掀起叶晓易的裙子,发现里面穿得还是现代做法的裤子,整个换汤不换药。

“你想死啊。”叶晓易把华佗从车这头踢到那头,轻轻拍了拍裙子上的尘土,努力装出沈娴那种温柔姿态。这几天,为了学习汉朝女子的生活方式,她可是费了不少力,希望到了颍川,多少能蒙人。

“不用担心。你记得看我的眼色行事。我说什么,你都要顺着。”郭嘉骑马,居高临下地把华佗拎起来,坐到了自己的身前。

“可是小嘉嘉,真的不能提前透露些吗?”叶晓易缠了郭嘉好几天,可半点效果都没有。

“呵呵。”郭嘉摇头,用微笑拒绝。望着远处聚集的房子,他催促赶车的家丁快些。午前便派人送了信过去,他估计那兄弟二人已经久候多时了。

“奉孝,你太吊人胃口了。”眼看目的地接近,叶晓易的心跳也有些加速。担忧、好奇,她说不好什么多一些,穿越了这么久,还是第一次见所谓的古代名士,未免有些紧张。毕竟这些人跟丁原、袁绍、曹操他们不同,都是有些臭脾气、怪性格,万一弄砸,就辜负郭嘉的苦心了。

进了颍川许地,马蹄声渐渐慢了下去。

仔细观察周围的房屋,叶晓易发现这里跟洛阳城相似,多是夯土、单砖筑墙,街道也很整齐,不算太宽,但两侧都有沟渠,也没有太多垃圾,显得很干净。街上来往的人表情平和,不似并州人面露凶悍,相反地,还有着一点点文雅,给人朴拙之感。

啊咧,看来此地人教化得不错嘛。

叶晓易心道这可真是一地一风俗。并州多匪患,民众便弓马娴熟,颍川多士子,百姓便都很有规矩的样子。

马车缓缓前行,街上也有士子打扮的人走过。他们见了郭嘉,便都热情招呼。郭嘉则跳下马,微微做个还礼姿态。他虽然比那些人都年轻,但却比他们态度倨傲些,而那些人不以为受到轻视,反而很欢喜。

“奉孝,他们有受虐倾向吗?拿热脸贴你的冷屁股,还都乐得屁颠屁颠的。”叶晓易不解,她发现那些人见到郭嘉,特别像追星族见到偶像:恨不得冲上来抱住郭嘉啃两口。

“不要乱讲。”郭嘉低声警告叶晓易,又微笑着继续跟打招呼的人客套,神情、举止持续保持“大牌”状态。

“啧、啧,看来郭嘉在这里混得不错嘛。超有人气的。”华佗看到远处过来几个女孩子,恨不得立刻施展迷魂大法,将她们迷倒。可那些人没有一个看他,都直勾勾地盯着郭嘉,然后又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蹑手蹑脚溜边走了过去。

“完了,奉孝,你害那帮女子晚上睡不着觉了。”叶晓易取笑郭嘉,发现郭嘉长大后,简直就是偶像派的外表,实力派的内在,绝对的天皇巨星模样。

“是啊,简直就是勾引妙龄女青年的祸害嘛。”华佗哀怨地瞪着郭嘉,摸摸自己白皙、柔嫩的双手,很惆怅地叹了口气。

郭嘉听到两人对话,很受不了地扭过头,让家丁快些转弯,免得这两个太过丢人,恶名从并州传入洛阳又一路传到颍川许地。

转弯,是条长长的巷子。巷子左侧,有间较大的宅邸,但看上去很朴素,没有太多的花哨。郭嘉让家丁叩门,门中出来一名奴仆。那奴仆见是郭嘉,便朝里面跑去禀报。很快地,两名四五十岁的男子便在仆从陪伴下出来,他们见到郭嘉,脸上满是欢喜,待看到从车上下来的叶晓易,那欣喜中又多了分感慨和哀愁。

“元方兄,季方兄,她便是晓易。”郭嘉执起叶晓易的手,将她介绍给两人。

这俩人是谁?看上去蛮有书卷气的,长得也像,应该是亲兄弟吧?

叶晓易不好意思过多打量,回忆沈娴教过的规矩,跟那两人见礼。那两人虚搀,口中连声道:来了就好,来了就好。说着,眼角还湿润了。

“两位兄长,晓易还不知情。”郭嘉提醒两人,那两人才醒悟过来,忙把叶晓易往院里让。

叶晓易偷偷看了华佗一眼,见华佗耸肩,知道华佗也没猜出这是怎么回事。

车马进了前院,停放在花草旁,仆佣被遣到下人房休息,郭嘉、叶晓易、华佗三人跟着主人到了后院。后院正中,是一间堂屋,旁边有两间内室,两侧,则是附属房,也分前后两院,院中房屋边上还有回廊,颇为雅致。

进了堂屋,五人分宾主落座。叶晓易忍耐着腿脚的麻痹感,老老实实“坐”在榻上,对着面前案几,再次跟两人施礼道谢。那两人坐着三人对面还礼,一时间,气氛倒凝重起来。

“奉孝,你们舟车劳顿,我们已安排了饭食。先请晓易把东西拿出来吧。”被郭嘉称作元方兄的那人开口,眼珠盯紧叶晓易,几乎转都不转。

“晓易,将先生给你的东西拿出来吧。”郭嘉冲叶晓易点头,叶晓易便将脖颈上的丝带解下,将银指环放在郭嘉掌心,郭嘉又恭敬地把指环交给那兄弟二人。

那两人接过指环,看了又看,才将指环放在案几上。他们俯首深深叩拜,过了很久,才缓缓起身,而脸上,满是泪痕。

“奉孝……”叶晓易看了眼郭嘉,郭嘉伸手拉住了她的手,冲她微微点头。

“果然是先母遗物……当年先母将它送给姊姊,可后来……奉孝,没想到,我们兄弟二人有生之年,还能见到它。”两人哭罢,将指环递还郭嘉,郭嘉又还给叶晓易。

“这个……两位兄长……”既然郭嘉这么叫,自己也这么叫好了。叶晓易看那两人瞅指环的目光都不对了,便很主动地又把指环递了出去,“恕晓易冒昧,既然如此,指环应该归还两位兄长,以寄托哀思。虽然,这是晓易很重要长辈送的。”

话虽说得好听,但叶晓易不过是客气客气。毕竟这是老头留给她的唯一纪念,如果这两人真好意思要,她就准备派人把指环给偷回来。

不过老头到底跟这两人的母亲有什么瓜葛?不会是欠了一屁股风流帐,然后溜之大吉了吧?老头虽然平日很严肃,但也喜欢去菜园子看小女生哎。

叶晓易想到老头,总觉得老头的裸体老天使形象在头上漂浮,上面一个光圈,脊梁骨处还有两只脱了毛的翅膀。

“不敢,既然是……奉孝,你一点都没与跟晓易说?”被称作季方的中年男子问郭嘉。

“半点都没有。”郭嘉回答,“嘉虽然是先生的关门弟子,但晓易却是先生义女,也得过先生授业,算是两位兄长的家人。嘉不敢逾矩。还请两位兄长把事情跟晓易讲明。”

搞什么?还有什么古怪事情?

好你个郭嘉啊,把我蒙在鼓里。等我把你捏破相,看你还敢吊我胃口。

叶晓易咬牙切齿,磨着牙,把头扭开。可一转头,她的目光却粘在院中一个老者的身上,再也挪不开了。

那老者被家仆搀扶入堂屋,元方、季方兄弟二人跟他施礼后,把家仆又遣了下去。他看到郭嘉,便笑着点头,郭嘉也恭敬地行了大礼。

“这就是晓易?”老者看了眼叶晓易,和蔼地问道。

“是。”郭嘉伸手要拉叶晓易,叶晓易却早已站了起来。

缓缓走到老者的身边,叶晓易不敢置信地盯着他,猛地上前将他抱住,哭着喊了声:“先生~~”

为什么是老头?怎么可能是老头?为什么他还活着?大家不是亲手把他埋掉了么?为什么他还会活着,活着喘气、微笑、开口说话?

“先生,你怎么舍得丢下我?先生,你走后,大家都走了。先生……我把魏续害死了。我也没留住云哥和夫罗。先生……你为什么最后找吕布说话,为什么最后一句不跟我说……你跟大家说了什么,你为什么不告诉我,我该怎么做……先生,你说句话啊,你是不是把我忘了?”叶晓易号啕大哭,抱住老者,死死不放。她只觉胸中气苦,拥堵在喉咙中,把眼泪齐刷刷逼下,肆无忌惮地流淌到脸颊上……

第二卷 第十三章 逝者如风

太丘的初春,树叶染绿,扑满来风仍有一丝未褪的寒意。

匆匆的行人中,两个年轻男子最为显眼。

他们一身士子打扮,脚步踉跄、面带悲怆地往太丘长家走去。旁边的人不停侧目,有认识的,知道他们乃是太丘长陈寔最有贤名的两个儿子:陈纪陈元方,陈谌陈季方。

太丘长陈寔,字仲弓,颍川许人。出身寒微,家里很穷,但有志好学,从县吏、都亭佐、郡西门亭长、功曹等官职一路当来,又被迁为太丘长,是个素有德行,被天下众多士子叹服的人。

可街上行人搞不明白,为何陈纪、陈谌如此慌张,完全没了往日的风范。而在内堂读书的陈寔闻声抬头,见到的也正是两个儿子的凄苦模样。

“爹爹,姐姐她……她……”陈纪、陈谌也顾不得许多,他们进屋合上门,就跪在陈寔的面前哭泣,热泪打湿了陈寔的长袍,惊得陈寔手中书卷落到案几上。

“她怎么了?”陈寔拉住两个儿子的手,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一年前,他那视作掌上明珠的女儿嫁人,可没出月,他便闻得夫家对女儿不满意,而从女儿回来诉苦得知,是那家公婆不慈。她夫婿也不冷不热,全不似出嫁前的儒雅体贴,时常抬出《女诫》刁难,好像她欠了他什么一样。

“半月前,我已与他们说休掉你姐姐……你们为何没有接她回来?”陈寔有六子,但只有一个女儿。他宁愿女儿被休回家,承欢膝下,也不能容忍女儿被夫家百般折磨。

“爹爹,姐姐被他们……被他们打死了……他们说姐姐不守妇道……”陈纪拉住陈寔的袖口,膝行半步,叩头不止。

被打死了?这怎么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陈寔张大嘴巴,缓缓摇摇头,旋即猛地站起来往外走,要去女婿家问个究竟。

“爹爹,不要去,你记得那个小吏么?我们今日才知,那人是姐姐夫婿的表弟。”陈纪、陈谌拉住陈寔的手,死活不肯让陈寔跨出门半步。得知真相,他们才明白从头到尾对方就是在复仇,而苦命的姐姐,不过是对方泄愤的一枚棋子。

“小吏……你们是说那个被我……”陈寔听了倒退两步,颓然坐在地上,身体颤抖起来。

他素以刚德治理事务,性格冷峻,加上对忠孝极为看重,待人接物未免就少了变通。某次有个小吏谎称母病求假,他允假后发现真相,便将小吏收监斩首。

“欺君是不忠,谎称母病为不孝,其罪莫大……”

杀人的理由声犹在耳。可陈寔却绝不曾想过,同样因为这所谓的“德”,女儿被会人找理由打死。

报复……报复……这乃是报复……

陈寔记起,女儿某次来,曾状似无意地说:爹爹,你做人过于严格苛刻。

那句话很平淡,平淡到他没有听出后面隐藏的深义。而如果听出,他绝对不会让女儿回去。

不让女儿回去,也便不会发生今天的事情……可如果不将女儿嫁过去,女儿也不会遭此横祸……而追根究底,如果当初没有严苛地杀掉那人,又怎么会有今天的结局?

陈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