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慧贞看着自己养了十几年的女儿,心里有些骄傲,但又有些忧虑。
做母亲的,在女儿要出嫁的时候,可不就是这样的感受吗?
徐慧贞道:“这养女儿就是要操许多的心,好不容易养大了吧还得嫁到别人家去,我这些日子倒也确实在给宁姐儿物色亲事,不过任是多出色的后生,总觉得不放心。”
她现在算是明白当初老太太操持她的亲事时是什么样的感受了。
安阳郡主闻言倒是乐道:“还好我就只得了熙哥儿这么一个儿子,倒是不用将女儿嫁出去,而是把你们徐家的好女儿娶进了门了……”
这话一出,大家便一起笑了出来。
徐慧贞这还是隔了许久之后第一次见到徐玉见,听了安阳郡主这话又将徐玉见细细打量了一遍,这才有些感慨地拍了拍徐玉见的手,“恬姐儿你是个有福的,能有个郡主这样的婆婆。”
屋里的气氛顿时就轻松了起来。
安阳郡主倒是往自己身上揽了事,“要是不嫌我多事的话,恬姐儿的婚事我倒也能替你斟酌几个人选出来,宗室里品貌俱佳,家中没有那么多事,年纪又与宁姐儿相当的后生倒也有那么几个,你若是乐意啊,我就说了给你参详参详。”
徐慧贞大喜。
安阳郡主的眼光自然是极高的,若不是那几个宗室子弟确实是好的,她断然不会说出来的。
大梁的宗室子弟并不多,因而宗室的地位比起前朝来说倒是高了不少,若是真的能嫁给宗室子弟,倒也确实不错……
徐慧贞又哪里有不愿意的?
因为涉及到沈怡宁的婚事,总不好当着她的面说哪个后生如何如何这样的话,安阳郡主于是也就打发了徐玉见领着沈怡宁一起去园子里转转。
徐玉见站起身,“母亲,这也亏得今天老天爷知道姑母上门特有在昨晚下了场雨,否则您就这样将我和宁姐儿撵了出去,咱们可不得中了暑气……”
话说完,便笑着领了沈怡宁一起出了门。
沈怡宁一直到出了安和院的门,面上都一直带着些红霞呢。
徐玉见也没有继续打趣她,因着沈怡宁这也是第一次来郡王府,便只带着沈怡宁在郡王府里四处走动走动。
到了园子里的八角亭里坐下,沈怡宁道:“五表姐,你嫁给五哥哥真好。”
语气中是满满的祝福。
徐玉见闻言隔着亭子里的石桌,伸手在沈怡宁脸上轻轻掐了掐,“放心吧,有母亲和二姑母替你参详着,一定也会为你找个如意夫婿的……”
沈怡宁好不容易才恢复了正常的颊上便又变得通红。
两人随后又在园子里四处转了转,估摸着安阳郡主和徐慧贞话说得差不多了,这才又一起回了安和院去。
这时也快到午膳时间了,徐玉见和沈怡宁进屋的时候,沈熙已经领着沈泓和彻哥儿一起到了安和院。
原本只有三个主子略显冷清的郡王府,便这样热闹了起来。
第320章
徐慧贞一行在郡王府呆了大半日。
有徐慧贞和几个孩子陪着说话,安阳郡主这一整天面上就没断过笑容,要不是现在郡王府与成国公府的关系僵成了这样,安阳郡主都想将徐慧贞几人留下来了。
彻哥儿这一整日最受到了安阳郡主的疼爱,到临走的时候拿了一双泪眼可怜兮兮地看着安阳郡主,看着别提有多让人心疼了。
后来还是沈泓用了回去的时候带他骑马的话,才总算是将彻哥儿哄着回去了。
安阳郡主看着马车离开的方向,还觉得颇为有趣地道:“……看看,这样的小不点儿可真招人疼。”
说完还看了徐玉见和沈熙一眼。
其中的意味不言而明。
徐玉见现在也不觉得羞赧了。
成亲,生子,这样的日子可不就是她从前一直想过的吗?
她其实都有些期待,可以有一个,或者几个她与沈熙的孩子了,也不知道他们会长得像她一些,还是会像沈熙一些。
想着这些,她便忍不住往沈熙那里看过去。
沈熙这时也正在看着徐玉见呢,两人的视线便就这样胶着了在一起。
安阳郡主见着这小夫妻恩爱的模样,笑着摇了摇头,然后也没想着要打扰他们,就先扶着荣嬷嬷的手回了安和院。
等到徐玉见和沈熙终于从对视之中回过神来了,却发现这里只剩下了他们两人而已。
徐玉见瞪了沈熙一眼,“你看看,又叫母亲看笑话了!”
沈熙可一点都不在意,还说出了他的歪理,“母亲又不是外人,看到我们这样恩爱只会祈福我们更恩爱一些,要不然她哪里会悄悄就先走了,又怎么会笑话我们呢?”
徐玉见总是说不过这人的,于是干脆就只又瞪了他一眼,再不开口了。
见着将徐玉见惹恼了,沈熙连忙又低笑道:“恬恬,你没瞧着母亲有多喜欢彻哥儿么,她大概是巴不得我们恩爱一些,好让她早早的抱孙子呢。”
这倒是极有可能的。
不过……
徐玉见没有反驳沈熙这话,却是道:“一张嘴就说抱孙子,难不成你还与旁人一样只喜欢儿子不喜欢闺女不成?将来我若是生了个闺女,你是不是都不乐意往我跟前凑啊?”
沈熙连忙表忠心,“媳妇,你这话可就错了,臭小子有什么好的,一想着我会有个像我小时候那样人憎狗嫌的儿子,我都不乐意呢,要是有个闺女多好,长得像你,娇娇软软的别提有多可爱了……”
第一次听到有人形容自己小时候是“人憎狗嫌”,徐玉见到底没忍住笑出声来。
见徐玉见笑了,沈熙这才道:“媳妇你笑了,可别再胡思乱想的,只要是咱们的孩子,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我都喜欢,要是个儿子,我一定打小就拘着他学武,绝对不让他像我小时候那样让母亲头疼,要是个女儿,那咱们就一起替她攒嫁妆,将来替她找个好夫婿,当然了,嫁女儿之前得先前那不知哪儿冒出来跟我抢女儿的臭小子揍上一顿……”
这样说着,沈熙都开始期待着将来的日子了。
徐玉见也被沈熙带进了他对未来的设想之中。
他们一路并肩前行,再慢慢将儿女抚养成人,在儿女的成长之中自己一点点变老,再儿孙满堂。
这样的日子,让人想想都会觉得温暖呢。
过了好一会儿,徐玉见才又从那样的想象中抽回了思绪。
她拿了帕子轻轻掩唇,“你这人说的话还有什么可信的吗,先前才说了不乐意要儿子,现在又说要从小带着他习武了。”
沈熙轻轻握着徐玉见的手,两人并肩慢慢往回走。
“谁叫那臭小子会投胎,是媳妇你生的呢?”沈熙这样道。
只一句话,就将徐玉见又逗乐了。
……
第二日上午,上次来过的陈义安就又上了门。
大概就如沈熙所说的那样,陈义安是想搭上沈熙这条线,所以这段时间有空没空的总要往沈熙这里凑。
徐玉见倒没见过这个陈义安,不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但她也知道沈熙可不是傻的,要不是这个陈义安与沈熙在某方面投了缘,沈熙也不会与他一再的风面了。
想来,沈熙也是乐意与陈义安结交的。
陈义安上门之后,沈熙就直接领着人去人了外院的书房。
徐玉见则留在了东篱轩里处理着府里的各项事务,等她忙完了歇下空来了,时间也不早了,再过一会儿就是午膳时间了,
正盘算着要不要让厨房往书房里送午膳呢,汤圆就过来传话了。
“郡王妃,郡王爷让小的给您递个话儿,长宁侯世子今儿要在府里用午膳,郡王爷还请郡王妃往书房那里送几碟点心去……”汤圆道。
徐玉见一怔。
陈义安要在郡王府里留膳,这倒并不让她惊讶。
让她惊讶的是,沈熙会让她往书房里送点心。
早在陈义安到了之后,徐玉见早就命了人往书房里送上茶水点心的,沈熙特意让汤圆来传话,想来也不会是茶水点心不够了,而是想让她亲自去一趟。
这意味着……
沈熙现在是真的将陈义安当作了自己人了。
这样一来,徐玉见作为沈熙的妻子,与他的至交见上一面说会儿话倒也确实是不妨事的。
“我知道了。”徐玉见道。
然后,她让汤圆在外面等了一会儿,在锦年几个人的服侍下换了一身见客的衣裳,然后也没要锦年几个跟着,自己提了一个黑漆装了几碟特色点心的食盒往了书房而去。
徐玉见到的时候,沈熙和陈义安正在因为什么而争执,两人都没有压着自己的声音,远远的听着都让人觉得有些争吵得很激烈。
不过,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沈熙是真的没将陈义安当作外人了。
毕竟,人一般只有在被自己当作是自己人的人面前,才会这样毫不掩饰自己。
相反,当着外人的面,却总会下意识的让自己表现得温和些。
虽然有些奇怪,但这确实是大多数人的习惯。
第321章 发现
“郡王爷。”
徐玉见隔了一段距离便轻声唤道。
书房里的争执声于是便戛然而止。
接着,沈熙就自内将门打开。
看到徐玉见,他眼里现出几分柔和来,朝着徐玉见招了招手,“媳妇,快进来,介绍一个人给你认识。”
徐玉见面上带着笑容,提着食盒进了书房。
书房的桌案边,这时正坐了一名看起来年纪比沈熙要大上几岁的青年,他的容貌看着倒有些斯文,像是个满腹经纶的文人学子一般。
徐玉见笑着朝着那人,也就是陈义安点了点头。
沈熙这时伸手将徐玉见手里的食盒接了过来,然后指着陈义安,“喏,这就是我之前与你提起过的长宁侯世子陈义安,字明远,媳妇你可以叫他陈明远。”
然后又轻轻揽着徐玉见的肩头,“这是我媳妇,你喊一声嫂子就可以了。”
这话当然是对陈义安说的。
陈义安闻言“呸”了一声,“好你个沈子长,我可是比你大好几岁呢,你不叫上一声大哥也就罢了,竟然还让我叫弟妹‘嫂子’?弟妹,你给评评理啊,到哪里都没有这样的道理!”
虽然话中带着争执的意味,但从两人的语气中不难听出亲近之意。
徐玉见和陈义安,这就算是见过了。
徐玉见接着就将食盒里装着的几碟点心一一拿出来,“也不知道陈世子喜欢用些什么点心,我也就自作主张的每样都拿了一点过来,陈世子是郡王爷的好友,到了郡王府也不用客气,爱吃什么只管与我说,下一次陈世子再来指定早早的将点心备好。”
陈义安连忙点头,“劳烦弟妹了……”
沈熙闻言又看了陈义安一眼,“你知道劳烦到我媳妇就好了,下次可千万别往我这里来了,我可懒得伺候你。”
把陈义安噎得话都说不出来,只能拿碟子里的点心撒气,一连吃了好几块点心。
沈熙见状便又笑道:“陈明远,你可赶紧多用些点心,等到待会儿用午膳的时候,我看你还能吃得下什么……”
陈义安手里咬了一半的一块点心,于是也不知道是该吃下去还是就此作罢。
徐玉见见状,掩唇又是一阵轻笑。
她认识沈熙也有几年了,这倒还是第一次见着沈熙这样自在的与友人相处,由此可见,沈熙倒也真的与陈义安意气相投。
否则……
就算是为了利益结合在一起,沈熙也断不会如此轻松自在。
徐玉见倒也放下心来了。
陈义安午膳时果然留在了郡王府里用。
虽然是沈熙的好友,但徐玉见总是不好与外男一起用膳的,因而只留了沈熙与陈义安一起,徐玉见自己则去了安和院陪着安阳郡主。
安阳郡主也是早早的就知道沈熙是招待陈义安去了,倒也有些感慨,“长宁侯世子能长到这么大没长歪了,说起来倒也确实不容易,他与熙哥儿倒是差不多,有爹跟没爹都没什么两样……”
说着话就又拧起了眉头。
显然是想起了沈兆临对沈熙所做的那些事。
徐玉见连忙用公筷替安阳郡主夹了些她平素就爱吃的菜,转移话题道:“母亲,子长也难得交到一个朋友,多与朋友相处些倒也是好事,您该高兴才是。”
安阳郡主眉宇间便也舒展了些。
就如徐玉见所说,沈熙总不能一辈子困在这后宅之中,能有一个与之交好的朋友,这也确实是件好事。
于是又心里宽慰了起来。
在安和院里用完膳,徐玉见想着也不知道厨房送去的午膳合不合沈熙和陈义安的口味,便想着去书房里看看。
才拐到了院门外,还没往院子里进,就听到了一番她先前可没想过的话。
“……这该死的小东西,瞧瞧现在都被郡王爷惯成什么样子了,真是不管好歹什么都敢下口了,郡王爷收得好好的那些信,竟然就被扑扑啄坏了好些……”
这是汤圆的声音,声音里无疑是带了些抱怨的。
紧跟着就响起了元宵的声音。
“这小东西不听话,犯得着你生气么?那些信你也知道是怎么回事,郡王爷平时将那些信藏得跟宝贝一样,这次扑扑敢往那些信下口,你觉得郡王爷会饶了它?怎么也得叫它掉二两肉不可!”元宵道。
听元宵这样一说,汤圆倒也真的有些解气。
不过……
汤圆随即就又有些沮丧,“你倒是说得轻松了,郡王爷可是将扑扑交到我手里的,特意交代了我不能叫郡王妃发现了,还得看好这小东西,结果就出了这种事,元宵,你说郡王爷会不会撕了我?”
元宵后面说了什么,徐玉见就没注意了。
她只在意汤圆和元宵先前的谈话。
扑扑,信……
不能叫她发现?
徐玉见脑中出现了一条线,将她以前发现过的那些端倪都一点点联系了起来,然后得出了一个让她都有些不相信的事实来。
所以……
这几年来,一直与她通过那只叫扑扑的小鸽子通信的人,其实就是沈熙?
徐玉见先是觉得有些混乱,然后就觉得从来没有像这样清明过。
难怪了……
难怪那次在庄子上,沈熙写过来的信总叫她觉得有些似曾相似的感觉,而且那段时间扑扑送信的间隔也特别的短,大概就是因为他们相隔得根本就没几步路吧。
还有……
那次在沈熙的庄子里,徐玉见正好碰到了被元宵抓在手里的扑扑。
那时她还以为扑扑是来找她的,只不过是找错了地方而已,却没想到压根儿就不是这么回事,扑扑的主人根本就是沈熙!
呵呵,真是好啊!
想到沈熙竟然一直瞒着自己,徐玉见就恨得牙痒痒的。
不过……
沈熙是什么时候知道这件事的呢?
徐玉见相信他不可能是一开始就知道的。
毕竟,那次在光华寺里,她会按捺不住去解答沈熙留下的算学题本就是意外,既然是意外,那就是她自己都没想到的,沈熙又怎么可能提前知道?
既是如此,就算扑扑能循着气味找过来,沈熙也绝不可能知道自己就是解题之人。
第322章
徐玉见连着“呵呵”了几声。
要不是沈熙,以及元宵都知道通过扑扑与沈熙通话的人就是她,上次她看到元宵抓着扑扑的时候,元宵又怎么会有那样奇怪的反应?
所以……
那么长一段时间里,沈熙就是明知道她的身份,却还故作不知的与她通信?
徐玉见连连吸了几口气。
好啊,真是好!
便在这时,原本正在院子里低声说着话的元宵和汤圆,大概是察觉到了徐玉见的存在,突然就转身往院子外看过来。
两双眼睛里于是齐齐多了些惊骇。
“郡、郡王妃……”
元宵向来沉稳的人,这时说起话来也难免有些不顺畅。
汤圆更是瞪大了眼睛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两人对视一眼,都在心里为自家郡王爷默默地点了根蜡。
看郡王妃现在的样子,他们都觉得,自家主子应该会倒霉了吧?
徐玉见斜睨了元宵和汤圆一眼,也没有为难他们,只看向了汤圆手里拿着的那叠略有些破损的书信。
这些,就是沈熙保存下来的这几年来他与徐玉见之间的通信了。
原本这些书信被沈熙当作是宝贝一样珍藏了起来,为了防止被徐玉见发现了,他还特地收在了锦盒之中放到了书房里,除了他自己,元宵和汤圆也是不能碰一下的。
只不过,今天就发生了些意外。
沈熙的书房可以算是郡王府的重地了,只要汤圆和元宵在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