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玩具-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文海想收服白石,还得看他究竟能拿出什么真材实料来。白石的年纪不小,早就已经过了三两句话热血沸腾,就不管不顾把自己卖给别人的时候。

胡文海笑了,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不错,那我就给白叔叔说说我的想法。”

说着,他从自己的书架上抽出一个笔记本,翻找了一阵之后,将打开的笔记本摆在了白石的面前。

“白叔叔在64所是做光学研究的吧?”胡文海问道。

“64所是光电研究所,我对光学有些研究。”白石谦虚一番,低头看向笔记本上记录的内容,问道:“这是什么?”

胡文海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指了指窗户外面的太阳,说道:“白叔叔应该知道,为什么人类不论走到地球的哪个角度,太阳的位置只和经度与时间有关。”

“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体积也太大。从太阳射来的光线可以视为是平衡于人眼的。”白石熟稔的答道:“也就是说,经度相同、时间相同,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就相同。”

“对,简单来说,只要光线平衡与人眼,那么观察角度的改变就不会影响影像的位置对吧?”

白石想了想,点头道:“不错,确实如此。”

“这就对了。”胡文海笑笑,说道:“如果我们通过折射使得一个光点平衡与人眼,而这个光点又平行于步枪的弹道,那射击的人是否不需要将视线三点一线也能在其他角度就进行瞄准呢?”

(所谓光线平衡人眼,简单的说表现出的形式就是人眼往左光线往右,人眼往右光线往左,人眼往上它往下、人眼往下它往上。当然,实际上光线是没有变动的,只是通过光线的折射,使得入眼的这个光点的虚像处于无限远处,模仿出类似太阳的位置效果。而太阳不论怎么观察,角度改变都不影响它在天空中的位置。)

第九章盛京

胡文海说的这个东西,其实就是后世的“反射式瞄准镜”,也就是俗称红点瞄准镜、快速瞄准镜的东西。

它能够固定在枪支的瞄准线上,甚至是取代过去三点一线的机械式瞄具。具有快速瞄准、快速射击,能够不必把眼睛和瞄具形成直线,所见即所得的优势。

美军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大规模的装备这种反射式红点瞄准镜。甚至其带有放大倍数的版本,还是美国先进战斗步枪——acr计划的其中一部分。而世界上其他国家,乃至于中国也陆续引进了这种技术,用于装备常规军队,甚至是快速反应和特种部队。

到二十一世纪,红点瞄准镜的全球市场甚至能够达到百亿美元的规模。不过当然,这东西主要还是各**队采购,留给民间企业的利润空间不大。但即使如此,仍然是个动人心弦的市场。

反射式瞄准镜的制造难点有两个,一个是它的瞄准镜片,这直接决定了它的瞄准精度。而另一个则是它的镜片镀膜,可以将光源反射到人的眼中。

这其中瞄准镜片的制造不需要胡文海担心,还是那句话,谁叫咱有八级工大触胡世武老先生呢?镜片加工使用的模具,由他老人家开模的话绝对是没有问题的。而反射镀膜的问题就更好解决了,和后世的车用抬头显示器材料相同,主要是使用一氧化硅。这种材料的折射率在1。98,远大于普通的玻璃折射率。

这样在经过几次光干涉之后,就能得到无限远处的虚像光点了。

然而不论是hud折射技术也好,还是一氧化硅材料,亦或者是反射镜片,全!都!不!是!什!么!高!科!技!

这才是胡文海最为看重的地方,后世有专利限制,所以红点瞄准镜的价格才会居高不下。否则一票中国山寨工厂虎视眈眈,tb上又不是没有白菜价的玩具在卖。哪怕是八十年代的中国,这些材料也都是现成可用的。只要能够采购到原材料,就能生产出质量还算过得去的产品。

红点瞄准镜这个东西,说穿了不过就是一层窗户纸。原理和战斗机上的hud没多大差别。只不过潜意识里会觉得,战斗机上用的高科技,步枪用不上而已。

胡文海他爹胡解放就是军工厂厂长,64所作为光电研究所也不是没做过军工项目。白石哪怕再怎么不了解军事,这种浅显的道理总是一听就懂的。

毕竟两点成线的瞄准方式肯定比三点成线要优越,这里面的市场是毋庸置疑的。

咣当、咣当的火车车轮压过铁轨声有规律的响起,在这有着八十年代风格的绿皮闷罐车里,胡文海有些百无聊赖的拿着一本书在读。

“皮皮鲁和鲁西西?你怎么会看这个?”司谷新有些讶异的看着胡文海手里的书封面,一个穿着背带裤的傻小子正在挠头。内容如何不说,起码这个封面设计的实在是有些低幼向。

胡文海却半点没有不好意思,笑着抖抖书,说道:“司爷爷可别小看郑渊洁,他写的虽然是童话,但绝对比中国90%的文学作家更有思想。这东西说实话给没什么社会经验的孩子看可惜了,成年人拿来受受教育是再好不过。”

胡文海正说着话,突然就听车厢里的广播开始播报起来。两人静下来仔细听了听,原来是渤海省的省城盛京站就要到了。

听到目的地即将到达,胡文海和司谷新也就没有了交谈的**。两人把一路上吃的食物和书本都收起来,然后早早就将行礼从行李架上拿下来。

2015年绣城到盛京不过两三个小时,放到八十年代这段旅程就要跑足足八个多小时。这么长的时间窝在空气混浊的绿皮车厢里,这对没怎么吃过苦的胡文海,和年纪已经有些大的司谷新,都是不怎么美好的体验。

所以当火车刚一停稳,两人便已经拿起行礼顺着人流快速的走了出去。

盛京作为一座重工业城市,甚至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就是这里。即使是八十年代,盛京市区的人口就已经达到了五六百万。这么多的人口聚集在一座计划经济工业城市里,可想而知这座城市拥有多少工厂。

胡文海和司谷新刚从火车站出来,就看到有人打着牌子等在出站口。一个留着两撇胡子、头发好像鸟窝,穿了一身肥大的藏青色西服的干瘦中年人,有些慵懒的靠在一根电线杆的下面。

“小姜啊,我们在这!”司谷新摆摆手,冲着那中年人大声的喊道。

“司校长好,王主任让我来接您。”小姜有些不情愿的从司谷新手里接过行礼,老头都是半截入土的人了,拎着个起码一米多长的帆布包,好多人都在往这边瞄着。

小姜带着两人走了一段路,穿过了火车站前的广场,到了路边一辆破破烂烂的面包车钱,它看起来就属于那种“除了喇叭不响,哪里都响”类型的。但就算如此,在这遍地自行车海洋的时代,也算是鹤立鸡群了。

“这是您家孩子?哎,怎么没听您提过?”小姜熟练的跳上车,拧了几下钥匙才把车发动起来。面包车发出吭哧吭哧的声音,喘着粗气艰难的向前挪动着。

“我那孙子,要是有文海十分之一的本事,我睡觉都能笑醒咯!”司谷新摆摆手,笑道:“这是我一个朋友的孙子,这次带他来601所谈合作的事情。”

“这么大就带出来见世面?怎么,上大学了没有?”小姜话里透着一股骄傲和自豪,仿佛如果没有上大学,连601的大门都不能进似的。

“今年高二,上大学估计是不成问题的。对吧?”司谷新转过头,看向胡文海问道:“对了文海,还没问过你,明年准备考哪所大学?”

“还没想过呢,不过我觉得,大概不是国防科技大,就是中科大吧。”

“咦,不准备考清华北大吗?”司谷新一愣,下意识的就问道。

“哈哈,司校长说的好像清华北大是他家开的似的,想考就能考上么?”小姜摇摇头,不相信的说道:“别说清华北大了,就是国防大和中科大,能考上那也很了不起咯!”

“呵呵,别人家孩子不好说,不过如果是文海的话,我看国内的大学想去哪个都没问题!”

“司校长……你这可真是挺看重他的。”小姜有些不置可否的笑笑,转头专心开车去了。

一路无话,面包车在盛京成立穿街过巷,开了足足小一个小时,这才到了一道大门前。

胡文海从车上跳下来,入目的第一眼就看到了门边上挂着的不起眼的牌匾,上面用黑色的油漆写着:盛京飞机设计研究所的字样。

这里就是沈霍伊啊……

在未来,围绕着这座大院互联网上的军坛里可没少喷口水。沈霍伊这个名字胡文海也总是挂在嘴上的,但这并不代表他对“沈霍伊”有什么偏见。

不论如何,如果吃透苏霍伊的技术能够保卫祖国的天空,那按照苏联的技术路线走又有什么关系呢?从su27到歼11,中国完成从国土防空军到战略空军的转变,沈霍伊可谓是居功至伟、功不可没。

说到底,只是大家一直以来对它的期待太高,以至于在四代机竞争中沈霍伊没有担当的怒其不争、恨其不为罢了。但是也要想想,人力有时而穷,哪个研究所又能在研发三代重型机的同时还两线作战呢?

说到底,这里毕竟是中国战斗机研发的圣地,是有大功于国的一群人抛洒青春和热血的地方。

站在这座门前,胡文海不自觉的就有些神情肃穆了起来。

在门前经过一阵繁琐的核对过程,胡文海和司谷新跟着小姜总算走进了601所。

大门里面的空间有些出乎意料的大,在小姜的面包车里又坐了十多分钟时间,胡文海和司谷新这才真正到了地方。

这是一栋两层高、四四方方的小楼,楼前有些点缀的花草树木,但打理的显然不太精心,盛夏草木的旺盛生长让这里有些杂乱的感觉。

楼门口已经早早就有人等在那里,一个穿着白大褂、头发半白的中老年人急匆匆的在台阶上走下来,二话不说的就握住了司谷新的手。

“司老哥,好久不见了!”

“有两年多了吧,想死我了!”

两个头发见白的男人激动的拥抱了一下,互相问候了一番,这才来得及给胡文海介绍起来。司谷新指着那穿白大褂的人说的:“这是你王爷爷,某实验室主任。具体的身份我就不和你说了,你爹管的军工厂,你对保密条例也不陌生。”

说完,司谷新转身又给那王主任说的:“老王,这就是我给你说的,那款小型涡喷发动机的发明者,胡文海。”

“什么,那款发动机是他设计的!”王主任和他身边的小姜,闻言不由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第十章空气轴承

对于司谷新来说,他知道能够手造涡喷发动机很了不起,但也仅仅只是知道很了不起而已。他的专业是航校校长,对飞机有了解,可也有其极限。

胡文海始终声称那是玩具,在他看来也就是有很多用途的玩具,国家经济困难,暂时用玩具航模代替训练属于无可奈何的事情。

可这个涡喷发动机究竟好不好、有多好,这个他只是有个模糊的印象。知道好,但说不出哪里好,也说不出好到什么程度。

为了说动专业人士——也就是王主任,他早就先一步将航模上的涡喷发动机拆卸下来,托人送到了盛京这边。

kj66小型涡喷发动机是经过几十年市场淘汰,最终称霸喷气航模领域的优秀设计。这种小型涡喷发动机从最初型号只能提供2。5kg推力,到最新型号能够提供12kg推力,在保证业余手造的条件下,可以说已经将设计做到了极致。其高达8的推重比,甚至能秒杀一票的二代、三代机引擎。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王主任在研究过kj66的设计之后,也不由得对其大感兴趣。

一方面是kj66为了满足个人diy的需求,不能使用难以得到的材料,加工精度和难度都必须处于普通水平。另一方面,却是其出色的性能和低廉的成本。

这种矛盾却难得的在kj66上得到了完美的妥协,用王主任的眼光来看,这哪里是什么玩具,分明是一个天才的闪光!

照他的理解,能设计出这种水平发动机的人,肯定在航空发动机技术上有很深的造诣。说不得,是绣城哪个老工程师的作品?但航空发动机圈子就这么大,没听说有谁老家是绣城的啊。如果再刨去仍然呆在工作岗位上的,那就更没有了。

王主任也不是没想过胡世武,但他虽说是个八级工,也参加过几次航空工程的会战,但那毕竟只是一个工人,怎么可能做得出这种创新性的产品。

直到这一刻,哪怕听到司谷新亲口确认,他仍然有些不敢相信。

“司老哥,你说什么?你送来那个小型涡喷发动机的设计者,就是这个小伙子?”

司谷新苦笑点点头,说道:“开始我也不相信,胡文海的爷爷是胡世武,你应该还记得吧?我开始以为,这款发动机是他爷爷的作品……”

“这不太可能,老胡的知识结构,做不出这种设计来。”王主任斩钉截铁的下结论道。

“是,我后来也发现自己是误会了。”司谷新有些不好意思的感叹一声,道:“谁能想得到,结果竟然是这么一个才高中二年级的小家伙!”

王主任上下打量了一番胡文海,不住的点头,招呼道:“不错,你叫胡文海对吧?来,快跟我来,和我说说你是怎么设计这款发动机的。”

“王爷爷好,我也是瞎鼓弄,哪里能值得您这么夸奖……”

“话不能这么说,越是简单的东西才越是藏着大智慧。涡喷发动机小型化不是没有人做过,但做到像你这种程度的,我还没见过!”

王主任拉着胡文海的手,迫不及待的就转身走进了办公楼。司谷新笑的合不拢嘴,迈着八字步跟在两人的后面。只剩下司机小姜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大门前,他挠了挠头,摇头道:“嘿,能设计涡喷发动机,怪不得清华北大不放在眼里呢。”

照他的想法,胡文海说去国防大、中科大什么的恐怕也是托词。这种天才,出国留学也是轻而易举吧。

八十年代的中国,一流的人才总是在向往着出国的。别管是出去了回不回来,但总归是要出去的。这倒说不上是什么崇洋媚外,只是当时的社会风气如此,而且此时的中国也确实需要从国外汲取营养,来追赶世界的潮流。

“我注意到你这款发动机,性能应该还没有完全挖掘出来。比如说这个轴承,你用的虽然是很好的产品了,但应该还是无法满足设计需要吧?”

王主任将胡文海直接拉进了自己的实验室,正中间的实验台上就摆放着他制造出来的一套涡喷发动机。各种检测设备摆满了实验台,而检测的数据也画满了整面墙上的黑板。

显然,王主任在得到这款发动机之后,已经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测试和分析。而作为专业人士,他的提问可谓是一针见血。

“如果完全按照我的设计实现,这款发动机的转速应该在十万转以上。”胡文海有些遗憾的说道:“不过确如王主任所说,虽然使用了我能找到的最好的轴承,但很可惜还是达不到要求。这次我和司爷爷来,就是希望王主任能够帮助我们,继续提高这款发动机的性能。”

“这我知道,你们打算用航模做无人机来代替真机的训练。”王主任点点头,叹了口气说道:“如今国家经济困难,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对,但航模毕竟是航模,和真机的操纵性是无法完全模拟的。我们也只是想尽可能的让拟真机,能够有接近真机的性能。”

“这可不容易,驾驶战斗机训练很大部分工作,就是熟悉战斗机的发动机。什么情况下会停车,什么时候可能会失速,如何尾旋改出……”

“王爷爷你误会了。”胡文海连忙摆摆手,苦笑道:“拟真机只是飞行员训练的补充,你说的这些高级课程肯定还是要到飞行联队的真机上训练。而我们的拟真机,则主要是供给初学者和飞行员日常维持状态用的。只不过,我和司爷爷都希望能够把拟真机做到尽善尽美的程度。”

王主任若有所思,点头道:“嗯,这个想法也不错。虽然不能替代真机训练,但起码可以用来练手和做做战术验证之类的。”

“对,我们就是这个意思。”胡文海趁热打铁,接着说道:“以航模想要模拟真机,就必须提高发动机的出力,并且优化它的飞行参数,增加整架飞机的密度、将整机推重比降低到真机的水平。其他的都好说,但唯有这发动机优化,以我的能力实在是无法胜任。”

“这个……”

说到这里,王主任竟然面露难色,叹气道:“不是我不想帮忙,只是说实话,我从来没接触过发动机小型化的项目,以前也没有这方面的积累。最重要的是,以我看来这款发动机的设计已经是非常优秀,一时之间根本不知道应该从何着手。”

司谷新闻言吹胡子瞪眼道:“老王,你这时候还谦虚什么?我老头子求你一回不容易,你一个国家级研究所的大科学家,连一个孩子的设计都改不了?”

“改不了,确实改不了。”王主任把手一摊,无奈道:“在我看来,这款发动机已经是极其成熟的产品了。从任何一处的改变,都会导致其成本和制造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