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末法时代修仙记-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被林国栋提点了几句,宋诚也变狡猾了,他知道小神医根本不在乎什么口碑,而自己的福利院又急缺资金支持,索性就弄了个有偿解惑。凡有邀请他出席什么学术讨论见面会的,行,先拿出场费!对了,宋院长现在也是名人,而且又有梁德阳、林国栋两位商界巨头撑腰,小钱也不怎么看得上了,想让他老人家移驾见面,需要提前预约不说,没个十万二十万“慈善捐助”的,根本没空搭理你!

就这么着,一个月过去了,学术讨论最强劲的那股风也吹过去了。由于死活不见正主露面,而唯一的那点证据药液,又被仁和医院和木头医生所在的“游方郎中”协会牢牢控制着,所有的材料都是经过二手三手甚至许多的手倒腾出来的,所以大多数医学界人士都把这玩意认定为这些年炒的极热的“气功”、“神药”一类的华夏噱头,根本就是仁和医院有意放出的假消息!

然而“游方郎中”这个组织,在全球医学界的地位却十分特殊,不但拥有着独立于所有体系之外的学术自由精神,更有着令人信服的口碑。可让所有人奇怪的是,仁和医院宣称神药样本已递交给了该组织以供分析,而“游方郎中”组织的发言人也回应确认了这一消息,但时间已经过了整整一月之久了,该组织却依然没有发布任何相关分析结果。这就更让泾渭分明的两派吵的更凶了,本来嘛,这种一直不公布消息的法子肯定就会有这种结果。

好在,最初的冲动过去了,现在的大家,更多的是打嘴皮子官司,互相撰文质疑、澄清、指责、回应,斗的不亦乐乎。至于做实地调查的?梁老爷子身份高贵,岂能轻易让你见一回?而宋院长倒是平易近人,可他那张笑脸下的手里,那可是把剔骨钢刀!往往被一刀割的血淋淋还得不到想要的东西,那才真叫个坑死人不偿命!哪里是“慈善”?分明就是“慈骟”!

李念青听过林国栋的讲述,也觉得挺好笑。虽然早对争论有心理准备,可却没想到会闹出这么大动静来。再听到宋诚那被迫采取的“生财之道”,更是忍不住笑的开心。这时候,林国栋告诉他,宋诚病愈回去之后,福利院里所有的人都很感谢李念青,并很委婉的表示,希望他能亲自去一次福利院,好让大家好好感谢他一次。

李念青一口就应了下来,于是,第二天一大早,就和林国栋两人一同前往宋诚所在的福利院。

这几天在努力摆脱2k党的影响,如果有信仰之力净化一下我懒惰的心灵就好了……

没有信仰之力,大家用票票来净化我吧!

第一卷仙府第九十八章温情(下)

因为之前曾听林风和胡绛雪提及过自己小时候的环境,所以李念青的印象里,福利院就是个又破又烂,又穷又小,还挤着一群穿不好吃不饱的小屁孩那样的地方。当他从停车场走出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错的离谱,眼前这座占地足有百亩方圆,前后几重院落,数座七八层高楼的地方,真是福利院?

宋诚父女早就接到了通知,早早就等在停车场边了,见到林国栋的车子进来,父女俩都有点兴奋。李念青走出车门东张西望的时候,父女俩连忙迎了上来。

“欢迎黄医生!”宋雯雯先一步抢上来开口:“本来应该我们上门去感谢的,可是林叔说你不喜欢被人打搅,所以只好请你屈尊走一趟了……”

李念青摆摆手:“什么屈尊,搞的好像我多重要一样……”

宋诚连忙插话:“救命之恩,怎么重要都不为过!”

李念青不置可否岔开了话题:“你们这儿挺大的呀!我还以为就一个小院子,几间破房子那种呢。”

换别人这么说,宋雯雯兴许都怒了,可之前有过一次类似经验,她知道这位医术通神的恩公,本质上还是个懵懂少年,便笑了向他解释:“这间温情福利院,早年曾是英国传教士开设的公益医院,后来在日占时期,因为收留人口越来越多,就进行了扩建,再后来,因为战后许多人无家可归,就改成了福利院来收留这些人。这个传统一直保留了下来……”

一行人晃悠悠向办公楼走去,宋雯雯接着介绍:“经过这么多年的变迁,现在的温情福利院,共占地七万平方米,投入福利使用的建筑四幢,除了这一幢办公楼之外,还有一座老人楼,一座儿童楼,一座康复保健楼。如今院中收容有老人一百六十位,十八岁以下未成年人三百零六人,十八岁以上九十一人。院中包括行政、医疗、教师、护理、院工、保洁等各种员工两百一十人。平时还有许多主动上门来做帮忙的公益爱心人士。”

李念青很惊讶,坐下的同时下意识道:“原来这么厉害,难怪几百万也解决不了问题。”

宋雯雯道:“虽然经过十几年努力,我们已有两座临街楼可以出租收息实现自给,但那点钱远远解决不了正常运转所需,这几年我们每月的资金缺口大绝在二十万左右,这一部分缺口主要靠社会公益捐赠来填补。”

李念青暗自咂舌,他知道宋雯雯嘴里所说的努力,是指他宋诚几乎拼尽了家底才做到的。做了这么多努力,现在还有这么大的窟窿,那之前岂不更穷更可怕?回忆他进门时扫过这几幢建筑,除了眼前这座四层西洋风格明显的旧楼之外,其余的五幢七层建筑,全是新建的。这说明,那些楼都是宋诚接手后才建起来的!乖乖,难怪宋诚死都放心不下这里,也难怪那位洋婆修女对他那么关心了,能做那么大的努力,要是连这点情分都挣不到,那可真白折腾了!

想到宋雯雯的介绍,李念青又疑惑了:“你不是说还有九十一个成年了的吗?那样的就可以让他们自己出门去谋生,就算不能回馈,起码也不用院里再负担了嘛!总不能让院里就那么养活一辈子吧?”

提到这个,宋诚父女俩的眼一下就红了,又吓李念青一跳:“我又说错什么了?”

宋诚摇摇头:“你不知道,所以谈不上说错。我们温情福利院里收容的……多少都有点缺陷……”说到这里,他似乎有点伤心又有点沮丧,语气一下沉了下去。

李念青愣了一会才明白过来:“你是说……他们都是病人?或者是,残疾人?”见其他三人都点头,这才恍然:“难怪成年了也还住在这里,如果是这样的话,那除了本身无法自己赚钱养活自己以外,平时需要花的钱还要比正常人多,也难怪你们会那么为难了!”

听到李念青说到“比正常人”多,宋雯雯一下就急了:“他们……”宋诚连忙伸手一扯,轻轻摇头,将她的话头打断。

宋雯雯一惊,对,这就是个毛头小子,和他计较什么?为了掩饰自己的情绪波动,连忙起身道:“你看,都坐了半天了,连杯水也没有,我去沏茶……”匆匆扭头离去。

李念青也意识到,自己可能又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了,他忽然想起自己小时候,因为妈妈右腿不方便,所以他特别痛恨那些说妈妈是“瘸子”的人,为此常常不惜与人打架。唯有自己亲人受到这种“另眼看待”时,才会让人心疼。看来,宋雯雯是与这些不正常的人相处太久,真的把他们当亲人看了。

想明白了这道理,李念青又尴尬了,扭头在这间装修简单的办公室里四下乱瞅,一张长长的大方桌就是办公桌,现在大家落座的地方,是一只多处掉漆的小茶几,这几张椅子都是很简单的木凉椅,虽然简陋,却结实耐用。再看四周,那些现代化的饮水机咖啡机之类的根本没踪影,倒是有几只高头铁柜和一个大大的书架。

正对书架的另一面墙壁上,悬挂着一幅十分大副色彩画,看了老半天,李念青也没认出来那画里是什么内容,他觉得这可能就是西方人比较推崇的抽象类或者概念类画风。

宋诚见他看了半天那副画,笑着解释:“这是去年雯雯生日的时候,那几个孩子亲手为她画的生日礼物。雯雯最喜欢了,就把它挂在办公室里,可以天天都见到。”

哦,不是画风不正常,是画家不正常!李念青很庆幸,幸亏刚刚没乱夸,不然又漏气了。他觉得很郁闷,想我李念青,虽然不是什么顶天立地的英雄,可多少也算有点本事吧,经过的危险就不提了,光是什么四大家的长老、商界巨头、医学权威之类的大人物,不知道见了多少,甚至连佛陀显圣都被我收拾过,凡和我打过交道的,哪个见了我不得看我脸色?可怎么到了这儿就变了呢?好像弄来弄去,做错事的那个一直都是我!这可真是,太奇怪了!

这时候,就听到门外走廊传来一阵杂音,伴随着宋雯雯紧张的叮嘱声:“翠翠你慢点!”

一个含糊不清的声音回应她:“我要看蝈蝈……”话音未落,一个人影跌跌撞撞出现在了门口。

李念青上下一打量这冒冒失失走过来的小女孩,只见她大约一米出头的个子,年龄应该在十岁上下,一身洗的发白的牛仔服收拾的干净利落,乌黑的长发扎成了个马尾垂在背后,再向女孩脸上看,却见她生的眉清目秀,样貌端正,只是在看人时,两眼稍一转动,便很明显的出现两眼不同步的情景,那样子,就好像是一个眼球在看东,另一个眼球却瞟西。而在她看到屋子里的人时,一脸兴奋的向宋诚面前跑动,更是出现了明显的不协调,右手悬在空中无规则的乱抖,而右腿同样每每是被左腿拖着前行。综合起来说,就是这孩子整个右半边好像不怎么管用。

那女孩一头扑进宋诚怀里,闷声叫了一句:“爸爸!”

宋诚见到这女孩,一脸慈祥的笑道:“翠翠来了!来,这就是给爸爸治好病的黄哥哥,你不是一直想谢谢他吗?快叫黄哥哥!”

翠翠从宋诚怀里冒出头来,看着李念青,很小心的叫了一句:“王蝈蝈……”敢情这孩子还口齿不清。

李念青一听,哦,刚才在外面说的那只蝈蝈,原来是我!连忙笑着应了一句,心中又挺埋怨林国栋的,你老应该知道这情况,怎么来前也不提醒我一句,给人家买点小礼物也好,这叫什么事?不自觉的就白了林国栋一眼,倒把林国栋吓了一跳,不会是怪我自作主张了吧?可我昨天问的你,是你自己答应来的!

宋诚笑着问翠翠:“少说了什么?”

翠翠轻轻从他怀时挣脱出来,拐了两拐,站在李念青的对面,恭恭敬敬的弯腰鞠了一躬:“谢谢王蝈蝈救我爸爸!”

李念青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甚至有点慌乱的不知所措,刚一抬手想去扶一下她,就觉得一股激烈澎湃的信仰之力从翠翠身上扑面而来,那股力量雄厚而纯粹,比起自己第一次收到的那一股强烈了足有十倍之多!这一下,真的让李念青震惊了!这么小的一个孩子,手脚不便,口齿不清,居然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

宋诚见李念青愣住了,他并没多想,因为这种情况见的多了,但李念青毕竟是自己的救命恩人,而且这次他还希望能借这个机会求得恩公出手呢,所以直接无视了这个细节,接着问翠翠:“那你打算用什么来谢哥哥呀?”

翠翠连忙回头向门口看了一眼,低声向宋诚道:“哎呀,姐姐好慢,我要给蝈蝈斟茶!”

门口响起宋雯雯的笑声:“来啦来啦!今天让你们见识见识我们翠翠的茶艺!”随着她的话,门口出现了一辆轮椅,轮椅上架着一堆大大小小的茶具和一个一米多长的大盒子,宋雯雯推着轮椅慢慢向进去,指着李念青向轮椅上那个同样只有十岁上下的小姑娘道:“他就是黄哥哥!”

那个眉毛弯弯,一张表情永远都好像在笑的姑娘努力的点头:“谢谢黄哥哥救我爸爸!”话音未落,同样一股不输翠翠的信仰之力传进了李念青泥丸宫。

李念青心头狂震,一个都够吓人了,又来一个!原来好人有好报是这么回事,这回拣到宝了!

蝈蝈,有票吗?

第一卷仙府第九十九章神医神术(上)

在李念青震惊到失神的功夫里,宋雯雯已经帮着翠翠把一大堆的茶具一一摆放到了茶几上,又帮轮椅上那个名叫楚琴的女孩打开了那只长盒子,却原来是一只华夏古琴。很快,翠翠便开始了用那只行动正常的左手表演起了一整套茶艺,与此同时,随着几声“仙翁仙翁”的弱弱试音,楚琴也开始用那只十三弦的古琴开始了弹奏。

翠翠的右半边身体功能严重失调,基本上无法自主动作,所以她所有的动作都必须用左手独立来完成,因此,她的茶艺表演也就丝毫没有电视上见到的那么优美,但就在这种费力而笨拙的一系列动作中,李念青除了感受到那一股浓烈的信仰之力外,竟然感觉到了一种朦朦胧胧的残缺之美。

古琴的声音柔和悠扬,使听到的人如沐春风,恍惚中仿佛到了仙境,在琴声的感染下,李念青只觉得心头一阵空灵,这一刻,什么恩怨情仇,什么修行之路,什么法地侣财统统被抛到了九霄云外,迷糊中,他竟然感觉到了很久很久以前,自己听到妈妈哼唱小曲的情景,甚至几度差点都以为又回到了妈妈的怀抱里,这种感觉让他痴迷,不知不觉眼角就湿了。

“蝈蝈,请喝茶!”翠翠的右手平举,斜斜的摆放在半空中轻轻摆动,那是她无法控制的,左手中一只与酒杯大小相当的茶杯水汽氤氲,茶香四溢。

李念青从琴声中惊醒,连忙接过茶杯来,轻啜一口,只觉得一股清香瞬间充斥了口腔,随着吞茶落肚,那股清香一路穿重楼,透玉府,在胃中稍稍停留手,又猛然炸开,沿着浑身每一个毛孔同时向外冲去。只片刻间,整个人都被这口茶泡透了。

“真是好茶!”李念青不知道究竟是这茶好,还是茶艺好,又或者是自己的心境左右,但这一刻的美妙感觉,却让他由衷的赞叹了一句。

翠翠一直眼巴巴的看着他喝下那口茶,直到他赞叹了之后,这才松了一口气,露出一个虽不协调却灿烂无比的甜甜笑容,开始一一敬林国栋和宋诚喝茶。

李念青这声由衷的赞叹获得了所有人的好感,这种环境中生活的人,在感觉方面总是会有得天独厚的敏感,他们能准确的捕捉到别人的心意,所以当李念青真心赞叹时,宋诚笑了,宋雯雯也笑了,楚琴手中的琴声也变的欢快了许多,虽然大家都没多说话,但整个场面一下子就被浓浓的快乐元素包围了起来。

心中再没了隔阂,李念青用很自然的眼光看待这两个身体各有残缺的小丫头,悄悄使用天眼扫了一遍,心中更是震惊。原来那坐在轮椅上的楚琴,是脊椎在腰间有了断裂,所以齐腰完全瘫痪,而且两腿齐膝以下的部分都被截了肢,看起来应该是某种外伤引起的。而翠翠的情况,就更加让人难以置信了,这孩子的三魂七魄,居然少了四魄之多!人体的魂魄,魂主神识,魄主肉身。三魂全,所以灵台清明,意识清楚。但七魄缺了一大半,这才导致了半个身子无法控制。

像这两个孩子的情况,无论是哪一种,以李念青的眼光来看,每一天活着都是难以承受的煎熬,可这两个孩子不但活下来了,而且还如此的快乐!再看宋诚和宋雯雯父女看她们时那慈祥宠爱的目光,李念青的心狠狠的被抽动了。很明显,这两个孩子都不是他们自己的家人,但他们不但毫不排斥的照顾着她们,而且还让她们能够像正常人那样去生活学习,这是多么伟大的一种情操!

帮帮他们!李念青心中做了个决定,不为那信仰之力,就只为这份胜过血缘关系的亲情,也值得帮他们一把!他接过了翠翠递来的第二杯茶,并没有品尝,而是轻声问道:“翠翠,你有什么心愿吗?”

翠翠点头:“有哇!我想做医生!”

李念青心头一动:“为什么想做医生呢?”

翠翠很认真的回答:“我做了医生,就可以帮爸爸和姐姐的忙了,爸爸病了我也可以帮他医病。蝈蝈,我在很努力的学医哦!”

宋诚伸手抚了扶翠翠头发,笑着解释:“这孩子,听说我被神医哥哥治好了病,就说要和哥哥一样,学中医呢。这一个月里,天天缠着胡医生,听说已经学会不少东西了呢。翠翠,告诉哥哥,你都学了些什么?”

翠翠:“我会背汤土蝈了。蝈蝈我背给你听!”

李念青也挺好奇她学了什么,就点头:“好,你背给哥哥听。”

翠翠努力肃立,缓缓开口:“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李念青恍然,原来是《汤头歌》。这是清代名医汪昂编撰的一部医学著作,其中收集整理了常用方剂三百余方,全书以七言歌诀的形式加以归纳和概括,非常适合初学中医时用作入门教材。听到翠翠那偶乐咬字不清的声音,李念青又想起了自己小时在爷爷的教导下,学习背诵中医著作时的经历。心中越发感动了,他自己当时是因为觉得中医中的那些东西太过浅陋,所以有意逃避,最终让爷爷不得不放弃了对他的教导。而翠翠在短短一个月里,就硬生生把一部《汤头歌》一字不漏的背了下来,可见她的确是用了心思。不管她以后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