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闲王-第3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赵颜问起曹崇。章惇脸上也露出几分苦笑,不过还是向赵颜禀报道:“启禀殿下,曹嵩之前的确掌管着火药署,但是后来因不满军器监对火药署的改进,于是一怒之下辞了官,所以火药署才换了主官!”

    赵颜听到这里也立刻明白过来,估计又是当初变法派向军器监伸手时,排挤军器监本来的一些官员,曹崇也只是其中之一。这让他也不禁有些气恼。不过还没等他说话,善于察言观色的章惇就明白了赵颜的心思,当下赶紧再次开口道:“当然这其中肯定有什么误会,下官今日下午就去拜访一下曹崇,尽量说服他重新回来任职!”

    看到章惇如此识趣,赵颜当下也点了点头道:“嗯,不错,有章判监坐镇军器监。本王也十分放心,之前有些误会本王也就不追究了。还希望日后章判监能够拨乱反正,早日让军器监走上正轨才是!”

    “多谢殿下体谅,下官日后一定尽心办事!”章惇听到赵颜不追究以前的事,当下急忙向赵颜躬身行礼道,之前排挤军器监的一些官员正是他主使的,这也使得他尽快的掌管了军器监。只是这几年被吕惠卿派来的人架空了,这才失去了对军器监的掌控。

    赵颜听后点了点头,当下也没再追究这件事,毕竟章惇已经说了要请曹崇回来,肯定会对他有所补偿。

    进到火药署后。赵颜也不用章惇等人带领,毕竟他对这里本来就很熟,所以自己在前面走,后面有章惇等人跟着,很快他就把军器监了一圈,最后这才来到当初齐瑜他们研究火炮的那个院子,只是出乎他意料的是,这间院子竟然上了锁。

    “怎么回事,这里不是研究火炮的地方吗,怎么被锁上了?”看到眼前这个被锁的院子,赵颜忽然有一种十分不好的预感,特别是有了之前曹崇的遭遇,他几乎已经可以猜到齐瑜这些人的下场了。

    “这个……,启禀殿下,当初下官接手军器监时,身为军器丞的伍全认为研究火炮太过耗费财力,而且齐瑜他们改进火炮的研究也一直没能拿出什么成果,所以在伍判丞的坚持下,就把齐瑜他们的研究给停下来了!”这时章惇犹豫了一下上前禀报道,不过他心里却是乐开了花,因为与曹崇的事不同,当初主张停下火炮研究的人是军器丞伍全,而伍全则是吕惠卿的人,同时也是把自己架空的主要人物,本来对方已经称病在家了,不过现在看越王生气的样子,估计就算是伍全想辞官也逃不掉惩罚。

    “哼!好一个伍全,当初本王离开京城时,还特意叮嘱火炮的改进研究绝对不能停下来,可是他倒是好大的胆子,竟然连本王的话都不放在眼里!”赵颜当即也是怒火万丈的道,对于火炮和火枪的作用,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了,为此他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却没想到竟然有人把自己几年的努力都给毁掉了,这让他如何不怒?

    “来人,去把那个伍全带来,若是他不来,绑也要把他绑来!”赵颜当即对身边的护卫吩咐道,本来对于那些称病不来的官员,赵颜也没打算和他们计较,毕竟他们都是些小人物,可是这个伍全他却非追究不可!

    “喏!”当下有护卫答应一声,立刻转身离去找伍全,这也更让章惇心中高兴,这段时间被伍全等人架空之后,他可没少受这帮人的气,现在终于可以出气了。

    “对了,齐瑜那些人呢?”这时赵颜忽然又想到齐瑜这些人,当下对章惇身后的火药署官员开口问道。

    “这个……”听到赵颜问起齐瑜等人的下落,火药署的官员也都面面相觑,最后还是为首的那个中年官员硬着头皮上前禀报道,“启禀殿下,当初伍判丞停下火炮的改进时,齐瑜气不过与伍判丞争辩了几句,结果被罚到仓库做苦力,现在……现在应该还在仓库!”

    “好……好一个伍全,竟然把一个大匠之材赶到仓库去苦力,他还真是爱惜人才啊!”赵颜听到这里当即恨声道,当初为了培养齐瑜,他可花费了不少的力气,甚至亲自给对方讲课,好不容易才培养出一个火炮和火枪方面的专家,却没想到竟然被对方当成苦力,幸好对方不在他面前,否则他真想踹对方几脚。

    当下赵颜转身向仓库的方向大步走去,火药署的仓库全都在一起,形成一片仓库区,赵颜来到这里找了几个仓库,最后终于在一个原料仓库前看到了齐瑜等人的身影,只是包括齐瑜在内,这些本来应该研究火炮与火枪的人才却都成了苦力,一个个弓着腰吃力的背着麻包,身上的衣服也是又破又旧,其中齐瑜更是看起来苍老了许多,这让赵颜也禁不住心中叹息。

    对于赵颜他们的到来,也很快引起了仓库区这些人的注意,其中那个工头周老三看到赵颜这帮人,虽然他不认识赵颜,但却认得赵颜身后的章惇等人,所以在看到他们径直向自己这边的仓库走来时,立刻快步迎了上来,不过他还没有走近,就被赵颜身边的护卫拦到了一边,毕竟像他这种闲杂人等,是绝对无法近到赵颜身边的。

    这时齐瑜等人也都看到了赵颜,他们刚才就知道了赵颜要来的消息,心中也是十分的兴奋,不过紧接着他们又十分的忐忑,不知道赵颜能否想到他们?另外以他们现在的身份,也不可能跑去见赵颜,所以只能老实的呆在这里干活,只是却都有些心不在焉,为此周老三已经骂了他们不知多少次了。

    “殿……殿下!”齐瑜看到赵颜径直向自己走来,当下也激动的热泪盈眶道,甚至忘记了放下肩头的麻包,站在那里全身激动的颤抖个不停。

    只见赵颜大步来到齐瑜面前,亲手把他肩头上的麻包接过去放在地上,然后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沉重的道:“都怪本王一时疏忽,这几年让你们受苦了!”

    “殿下言重了,我们受点苦不算什么,只是没能完成殿下的嘱托,小人实在无颜再见殿下!”齐瑜低下头同样十分难过的道,当初赵颜离开京城时,还特意见了他一面,让他努力的改进火炮可火枪,希望这几年可以拿出一个成果来,可惜赵颜刚走没多久,他们的研究就被停了,自然也完不成赵颜的嘱托。

    “这些又不能怪你们,怪只怪那个伍全太过短视,不过你们放心,本王既然回来了,就不会让你们的委屈白受,本王已经让人去把伍全叫来了,等下看本王为你们出气!”赵颜当下大声安慰道。

    被拦在路边的周老三听到这里,却是吓的全身抖个不停,他是伍全的大舅哥,平时也没少欺负齐瑜这些人,可是现在这位越王殿下回来了,恐怕不但他要倒霉,连伍全也是自身难保,一想到这些,他就抖的更厉害了,同时裤子里胯下一热,一股暖流已经顺着裤子腿流了下来。(未完待续……)

第七百二十九章 春雨中的追击

    赵颜回到京城之后,先是以雷霆手段将军校整顿一遍,之后被赵顼任命为摄政之后,很快又再次出手,将军器监也从头到尾梳理了一遍,除了军器监章惇事先投靠了赵颜,终于保住了职位外,章惇以下三十多名军器监的官员被清理出去,特别是身为军器丞的伍全,更因为玩忽职守之罪被送交刑部,据说连罪名都已经定下来了,并且要流放到海外的吕宋去,这辈子都别想再回来了。

    看到赵颜如此雷厉风行,也使得朝堂上的百官一时间都为之震慑,所有人都为赵颜强硬的手段而感到震惊,甚至他们隐约从赵颜身上看到几分王安石的影子,当初王安石在赵顼的支持下进行变法时,也同样如此的强硬,而且赵颜的底气比王安石要足多了,毕竟以他现在的地位和名望,整个大宋都找不出第二个来,再加上赵顼对赵颜的信任,可以说若是赵颜想做什么,几乎没有人可以阻挡得了。

    也正是看到赵颜归来后的强硬手段,使得不少人都认为接下来赵颜肯定会往朝中大肆的安插人手,顺便打击那些政敌,比如像吕惠卿肯定就是首当其冲,所以不少人都在等着看吕惠卿的笑话,甚至连吕惠卿自己也都做好了最坏的准备。

    不过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他们设想中的争斗并没有出现,赵颜在将军器监清理了一遍后,接着又大概整顿了一下其它的几个重要衙门,随后再也没有对朝中的人动手,反而将所有精力都放在平息国内的叛乱,以及处理之前因为变法、战争等种种原因而导致各地纷争上。

    对于赵颜上面的做为,刚开始还有些不太明白,不过很快就有聪明人反应过来。这是赵颜为了顾全大局,所以才没有率先挑起朝中的纷争,而是以稳定大宋国内的局面为主,这也是对现在的大宋来说最好的处理办法,毕竟国内的叛乱和各种纷争已经是十分的严重,若是再挑起朝堂上的争斗。只会消耗大宋的国力,对于大宋根本没有任何的好处。

    明白了赵颜心中的想法,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只要是有见识的人都对赵颜的这种做法表示赞赏,更有不少官员主动放下政见的不同,努力协助赵颜平稳国内的局势,比如连一向不怎么管事的陈升之和曾公亮这两位老臣也活动起来,开始真正的发挥出他们身为宰相的能力,吕惠卿更是不敢乱动。唯独司马光有些死脑袋,还是经常向赵颜劝说彻底的废除新法,估计是这几年他被变法派打压的厉害,因此对新法的成见很深,可惜现在却不是时候,所以每次都被赵颜给敷衍过去了。

    在赵颜和一些大臣的努力下,终于使得大宋国内不断恶化的局势开始平稳起来,一些不太严重的纷争也慢慢的在平息。一些民怨极大的新法虽然还没有完全废除,但实际在地方上却几乎已经不再实行。这也极大的平息了各地的民怨,不过现在最让赵颜担心的,还是南方的摩尼教叛乱,以及西北的西夏作孽之乱。

    阳春三月,江南却是一片烟雨朦胧的景象,也许是为了弥补之前的大旱。今年的雨水好像比往年都要多,刚开春就下个不停,正所谓春雨贵如油,这场连绵不绝的春雨对于江南之地的农户们来说也是个难得的好事,至少他们不用费力的给庄稼浇水了。

    “这鬼天气。什么时候能出个太阳,再这么下去老子都要发霉了!”骑在马上的郭逵却是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然后低声咒骂道,他当然知道春雨对于农户们的重要,可是对于他和手下的将士们而言,这场连绵不绝的春雨简直就是场灾难,已经有不少因冒雨行军的将士生病,不得不送到附近的州县中养病,这也使得他手中的兵力进一步削弱。

    不过相比这场惹人心烦的春雨,更让郭逵头痛的却是前面那支狡猾的摩尼教叛军,本来他在去年冬天时就已经打败了摩尼教的主力,但是摩尼教的叛首石佛子却是个极其狡猾的家伙,他看到自己无法抵挡郭逵的大军时,立刻率领余下的军队四处逃窜,郭逵只能在后面猛追,结果这一追就是好几个月。

    在这种追逐之中,看似是郭逵的大军把石佛子追的狼狈而逃,但事实上却并不是如此,摩尼教在江南之地经营多年,在民间拥有不少的支持者,特别是连一些士绅和底层的官吏也都与他们有勾结,如此一来,摩尼教在逃跑时经常可以得到地方上的援助,结果使得本来已经败落的叛军竟然开始慢慢的恢复元气,现在石佛子麾下竟然又聚集起数万之众。

    与摩尼教的叛军相比,郭逵的大军表面上看起来十分威风,但其实却在这场追逐中处处吃瘪,有些一些暗中投靠摩尼教的地方势力处处给他下套子,虽然他们不敢与大军正面对抗,但是暗中拖延一下粮草的送达,或是放出一些错误的消息,就足以让郭逵感到疲于应付了。

    更让郭逵没有想到的是,他手下的人中好像也出现了摩尼教的内奸,之前他设计了几次对摩尼教叛军的军事行动,却没想到竟然被对方提前得知,反而利用他的行动设下圈套,结果不但没能抓住摩尼教的叛军,反而使得派去的军队损兵折将,更让他暴怒不已。

    对于手下出内奸这件事,郭逵也有些眉目,首先他手下的军队全都是从西北调来的西军,摩尼教的手还伸不到那里,所以西军中出现内奸的可能性很小,但是除了西军之外,他手下还有一些地方上派来的官员,这些官员负责军队的后勤等事务,有时他们也会接触到军中的一些机密,再加上摩尼教对地方上的渗透,所以郭逵几乎可以断定,内奸肯定在这些官员之中,只是这些官员人数量不少,短时间内想要查出内奸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想到上面这些事情,骑在马上的郭逵更加头痛,特别是现在细雨纷纷,把他全身都给淋透了,春天的小风一吹,冻的人上下牙直打架。也就在这时,只见一员年轻的将官上前向郭逵建议道:“将军,不能再这么走下去了,将士们都已经冻得受不了了,若是再不休息一下把衣服烤干,恐怕明天又有不少人因此而生病,而以咱们的兵力,若是再这么下去,恐怕就算是追上摩尼教的叛军也打不过对方啊!”

    这个说话的年轻将官名叫杨安兴,正是当初与呼延庆等人同一个寝室的兄弟,另外杨安兴还是杨怀玉的亲侄子,当初军校毕业后就进到西军之中,虽然不像呼延庆那么耀眼,但也稳扎稳打的升到军指挥使一职,这次被调到郭逵手下清剿摩尼教,也立下不少的功劳,从而被郭逵所看重,成为他重要的助手之一。

    “安兴,我也知道这么走下去会让一些将士生病,但是摩尼教的叛军已经逃出去很远,若是咱们再不紧紧的追上,恐怕就会失去摩尼教叛军的踪迹,到时这些摩尼教的判贼万一找个地方潜伏下来,日后肯定会成为我大宋的心腹之患啊!”郭逵这时却有些无奈的道,他又何尝不想停下来休息,但又怕失去前面摩尼教叛军的踪迹,所以只能冒雨前进了。

    听到郭逵的话,杨安兴同样感到十分的无奈,本来他们一同来的西军共有三万人,可是经过这几个月的消耗,战死的人倒是不多,可是有不少人都因为无法适应当地的气候而生病,不得不安置到附近的州府养病,现在他们剩下的兵力已经不足两万人,而前面逃跑的摩尼教叛军却已经增长到三四万人,此消彼长之下,他真担心有一天自己这些人反被摩尼教的叛军吃掉。

    郭逵执意要赶路,杨安兴也能体量他的难处,所以也不再劝说,当下回到本部人马继续咬紧牙关赶路,最后在天快黑时,终于来到一处名叫青云岭的地界,据他们之前得到的情况,摩尼教的叛军在两天前曾经在这里驻扎过。

    事实上郭逵他们也很快就找到了摩尼教叛军驻扎过的营盘痕迹,按照这个营盘的规模来看,应该是对方的主力,而且看他们的行军方向,应该是翻过了青云岭,不过这也更让郭逵他们担心,因为过了青云岭就是杭州地界了,之前他们曾经把摩尼教的叛军从杭州赶跑过一次,难道这次对方又要杀回去吗?

    有了上面这个猜测,郭逵和杨安兴等将领也再次紧张起来,杭州是江南的重镇,绝对不能有失,所以他们必须尽快的追上摩尼教的叛军,否则等到他们把杭州打下来的话,到时肯定会震动全国,万一朝廷因此而怪罪下来,他们肯定也要吃不了兜着走!(未完待续……)

第七百三十章 挡路的难民

    连绵不绝的春雨之中,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正冒雨前进,只是与大宋的正规军不同,这支军队虽然数量极多,但军中的将士却是衣着不一,有些身份高一些的将领倒是穿着盔甲,但是下面的士卒却是服饰各异,绝大部分人连身皮甲都没有,而且这些士卒手中的武器也不一样,甚至有些人直接拿着农具或木棍,更有不少人拖家带口的混在其中,女人和孩子的哭喊声连成一片。

    在这支军队前方的核心位置,一个身穿铠甲的威严中年人骑在马上,眼睛时不时的向身后的方向扫过,目光中偶尔露出几分焦急的神色。这个威严的中年人正是摩尼教的叛军首领石佛子。

    “佛子,您不必担心身后的宋军,郭逵虽然精通兵法,但奈何不占天时地利与人和,现在已经被咱们慢慢的拖垮了,不是在下夸口,就算是现在郭逵的大军追上来,咱们也能战而胜之,只不过现在郭逵就像是一头病狼,咱们没必要在他身上消耗太大的实力,还是先打下杭州,到时再以杭州为根基向外发展,到时佛子您的大业已成,谁也奈何不了您!”这时只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骑着马在石佛子旁边笑着开口道。

    听到这个老者的话,石佛子脸上的担心之色这才消减了一些,这时只见他扭头对老者一笑道:“崔先生,郭逵是个聪明人,他恐怕早就猜到咱们就是想用这种办法把他慢慢的拖死,可是他为什么还会上当呢?”

    石佛子虽然是摩尼教一方的教首,但以前也只是一个商人,对于朝堂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