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流-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次,二流自信满满地回答,要在农业上进行创业,不用再出去了,二流他爷心里虽然有点失落,总觉得这些年辛苦换来的知识给浪费了,不值得,但看到二流的信心和决心,二流他爷也很高兴,自家的娃子终于长大了,懂得有担当了。 


第013章 异能种植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了高原村,照进了二流的庄稼地,照得庄稼地里干活的二流的脸红通通、亮堂堂的。 
  有了异能的二流,此时正在庄稼地里忙活着,对清晨的这一缕阳光,他有了某些特殊的感受。这阳光,就好像流动的营养水,温柔地滋补着每一株有生命的植物,而有生命的植物,则好像张大了全身的毛孔和嘴巴,贪婪地吮吸着大自然赐给的母乳。 
  清晨的露珠清洁了植物的身体,清晨的阳光滋补了植物的心灵。对于作物而言,新的一天,这个世界是全新的,对于二流而言,新的一天,这种感觉也是全新的。 
  在西红柿地里,二流把自己想象成为一棵西红柿,他的思维、他的动作甚至他的味道都隐隐带有西红柿的意味。他完全放开自己心中的感官,与西红柿融为一体。 
  哪一株西红柿长虫了,二流也知道痛,赶紧拿出小夹子伸到长虫的位置,将虫拉出来放到腰间别着的小瓶子里。这些虫子还有很多用,可以挂在鱼钩上引诱几条鱼儿上钩,可以放到鸡鸭的饲料中,增添饲料的营养,让鸡鸭长个下蛋。 
  哪一株西红柿口渴了,二流便从水桶里舀一碗水轻轻地浇到植物的根部,想喝一碗浇一碗,想喝两碗浇两碗,蛮节约方便的。 
  哪一株西红柿想吃饭了,二流便从茅坑里挑一担农家肥,根据植物的用量浇在地上。得了营养的西红柿,更精神了,对着阳光昂起大大的脑袋。 
  二流这种全仿真管理模式,真正做到了精细化管理,即使是最精密的计算机也做不到。 

  除了虫,浇了水,二流弯下腰,将地里长出的杂草一根一根的连根拔起,然后,把可以拿来喂猪的杂草单独分出来,其他的在西红柿地旁边挖了个坑,将无用的草埋到坑里,用脚踩严实了,给地里增肥。 
  小半天时间,一块地就侍弄完毕了。二流直起腰,看着充满精神的株株西红柿,满意地笑了,这就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待明儿个赶集日,把树上挂着果的几十斤成熟的西红柿摘了,挑到镇上去,又可以换回些钞票,补贴家用了。 
  二流侍弄过的西红柿也特别兴奋,身体随着朝阳啪拉啪拉长个,将要成熟的西红柿在二流神奇的手的抚摸下,羞得满脸通红。 
  侍弄完西红柿地。二流又侍弄起辣椒地来。辣椒地比西红柿地要好侍弄一些。毕竟那些小虫都不喜欢去爬辣辣地东西。只需要浇浇水、除除草就行了。得到二流地侍弄。个个辣椒比西红柿还兴奋。腰杆挺得更直了。脸部涨得更红了。 
  当太阳挂到东边地竹子尖上地时候。两块地已经侍弄完了。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二流》 第12节     
      

  
  
  《二流》    第12节 
作者: 离流 
         
  二流用肩上搭着地汗帕擦了把脸。满意地笑了。笑完。走上了院坝。走到狗棚边上。 
  经过上次地事情。狗棚里地狗早就怕了二流。乖乖地躺在狗棚边上。大气都不敢出。 
  二流走到兰花小剑旁边。找了块干净帕子。沾了水。轻柔地擦起兰花小剑地身子来。不大一会儿。兰花地叶片便被擦得透亮。 
  二流正忙活着。只听一片笑声传来。竹子后面转出一个人影。这不是秀花嫂子吗?秀花嫂子看到二流。笑着说:“城里人就是不一样。侍弄起花来就好像侍弄人似地。” 
  “侍弄秀花嫂子这朵花啊,我保证更精心。”二流瞄了一眼于秀花,说:“秀花嫂子想你家二流了,跑到这儿来干什么?” 
  “二流,明儿个赶场,你要去不?我听别人说你要去。”于秀花并没有跟二流紧纠缠,急切地问道,实际上这不算问,因为她已经帮二流回答了。 
  二流知道于秀花要说正事,便停止了嬉皮笑脸,答道:“要去,正好去把地里的番茄辣椒卖一些,卖了好翻了地,种其他的。” 

  “要去就好,记得跟我买一瓶治皮炎平。”说到此处,于秀花脸上隐隐有些忧色。 
  “怎么了?秀花嫂子皮痒了。”二流好奇地问道,带着点玩笑的意味。 
  “你才皮痒了呢?”于秀花见二流与她开玩笑,反驳说:“我家缓缓,不知怎么回事?身上长了很多红点点,得了皮肤炎症,因此,叫你帮忙上街买点药来擦擦。” 
  听说是刘缓缓生病,二流皱起了眉头,说:“买药到没问题。可是,要注意点,到底是啥病啊,最好上街去找医生瞧瞧哟。” 
  于秀花叹了口气,说:“缓缓得这病已经好几天了,得病的头天,我就带她上街瞧过了,医生就说是皮肤发炎,打了一针,拿了些擦的药,好是好点,但没好断根。今天药查完了,所以请你帮忙买点药。” 

  “没问题,我明儿个就跟你买去。”二流爽快地答道。 
  第二日凌晨五点时候,天还蒙蒙亮,二流便早早地起了床。 
  今天可是收获的日子,同时也是赶集的日子,二流要把西红柿地里和辣椒地里的果实收下来,装上满满一担,挑到集市上去卖。 
  经过一夜的滋润,西红柿和辣椒也都焕发出勃勃生机,叶片上挂满了露珠,只待朝阳一出,将自己最美丽、最动人的一面展现给世人。 
  二流挑了扁担,到了地里,看着地里沉甸甸的果实,充实了欣喜。 

  这是劳动的成果,更是生活的希望,看着地里一个个红红的果实,二流笑了。这种笑着的情绪感染了两块地里的庄稼,将要成熟的也在这一刻翻红起来。 
  二流将扁担放在地边,挽起裤脚,避免早晨的露水将裤脚打湿,走进地里,伸出手,一个一个摘着果实。西红柿又大又红,每个果实的表皮上闪耀着幸福的光泽,用手轻轻一捏,整个果实好像要鼓涨开来一样,很是舒服。 
  二流感觉到了西红柿的心情,果实被摘了下来,它仿佛完成了女人分娩了一般,整个植株都充满着快意,迎着微风笑个不停。 
  朝天椒也不干示弱,将红红的果实展露出来,骄傲地表着功。 
  好一阵忙活,二流终于把已经成熟的果子摘了下来。西红柿装了三分之二挑,朝天椒个头小些,装了三分之一挑。 
  收获完果实,二流对着两块地里的植物笑了笑,回应二流的微笑,两块地里的植物都迎着微风,兴奋地跳起了舞蹈。 
  虽然,这一季收了,再收一季,它们就完成了生命的使命,将面临被砍掉的危险。但是,它们知道,明年的时候,它们的子女又将充满生机,延续生命。 

  二流挑起扁担,一闪一闪,晃晃悠悠,向集镇上走去。 
  经过观音坡的时候,太阳终于钻出了山凹。如果是常人,走这么远的山路,还是摸黑挑担走,肯定累得够呛。可是二流不同,整个山林的植物都是他力量的源泉,渴了,尝一点植物叶片上的露珠,累了,呼吸一下晨间清新的空气。别人都要打着电筒才能走夜路,可二流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路边的植物已经告诉了他该怎么走路。 
  二流现在对于生活的感觉,真的好像神仙一样。从三道坡走下来,二流知道,这一辈子也无法与整个山林分开了。因为,他是这片山林的主人。 
  到了老镇,找个卖果蔬的地,二流将担子放下,等待着镇上的人们前来买菜。 
  镇上做菜卖的农民有很多,多是镇上周围生活的农民。在利益的诱惑下,做菜也采用了现代化的手段。比如茄子,在刚长出像鸟蛋一样的果实的时候,在上面涂一层催化剂,隔个两天时间,鸟蛋大的茄子就长成了一掌大小的果实,就可以收获了。虽然与土生土长的茄子一模一样,可是营养价值就差得远了。 

  二流的果实与别家不同,完全属于无公害绿色食品。长期买菜的人也贼精,是不是无公害蔬菜一眼就看得出来。象二流这个菜品,即使卖的贵点,番茄其他人卖个一元一斤,他卖个一元五一斤,朝天椒其他人卖个三元一斤,他卖个四元一斤,也有人要,还卖得很快。 
  不大一会儿功夫,二流担子里的菜就卖了一大半。 
  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了。一个中年妇女挽着一个少女来到了菜市场。二流定睛一看,那少女不是王护士吗?于是,二流热情地打着招呼:“王护士,买菜啊。” 
  听到喊声,王护士看了过来,见是二流,对那中年妇女说:“妈,那是前段时间医院的一个病人,过去看看吧。” 
  中年妇女与王护士走了过来,看到二流卖菜,菜品不错,便问道:“你这菜咋卖?” 
  二流拿出两个胶口袋,一口袋装了番茄,一口袋装了朝天椒,说:“王医生救了我的命,我哪能问你们要钱,这,你拿去,就当我感谢王医生的。” 

  王护士连忙说:“你们种一回地不容易,我哪能占你的便宜啊。”王护士的妈妈也连忙推辞,说不能这样。二流可不管这些,将两包菜向王妈妈的菜篮子里装,一边装一边说:“都是自家种的,保管没用过农药,也不管什么钱,再说,这点菜,哪能感谢王医生对我的大恩啊,你不收下,我心里可过意不去。” 
  王妈妈推辞了一阵,也就半推半就了。 
  王妈妈看了一眼面前的这个小伙子,觉得不错,说:“小伙子,你住哪儿啊?” 
  二流笑着说:“我家远着呢,在高原村。” 
  高原村是阿南镇最高最远的村,条件也最是艰苦的,王妈妈知道,你别看这两包蔬菜,要从高原村担下来,可不容易。王妈妈心中一动,说:“高原村离这儿这么远,看来赶不上回去吃午饭了,这样吧,今天中午就到我那儿去,随茶便饭了。” 

  二流正要推辞,王妈妈接着说:“你可一定要去啊,不去可看不起我们家了。这样,小秋儿,你就在这儿盯着,等他菜卖玩了,就带回家来。” 
  王与秋笑弯了脸,立刻就答应了。王妈妈继续去买菜,王与秋和二流一道守着菜摊。 
  二流一边卖菜,一边与王与秋讲着农村里面的趣事,什么抠黄鳝啊,什么拣野菌啊,听得王与秋羡慕不已,她虽然也是在农村场镇上长大,但好多农村的事情都没经历过,自然听得津津有味。 
  有美女在一边展示形象促销,二流的菜卖得很快。有些认识二流亲戚看到二流和一个美女站在一起,纷纷投到别有意味的眼光。经此一事,二流有个女朋友的事便传遍了高原村。最开始的时候,二流还解释解释,可谁信啊?到后来,二流也懒得解释,随它去吧。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中午也到了,二流的菜也卖完了。二流本来想快点回家,可王与秋也是死心眼,非要拉着二流回到他家去吃饭。 
  二流无法,只得跟着去了。 


第014章 天赋 

  二流把两个箩筐重在一起,套在扁担上,再把扁担搁在肩上,好像一个重庆等地专门担抬东西卖劳力的棒棒,跟着王与秋走了。到了医院,王与秋把二流的扁担放到值班室里,便领着二流朝自家屋里走去。 
  走进房门,二流只觉眼前一亮。整洁的客厅,墙上挂着几幅字画,看样子不是那种随处可以买到的印刷品。客厅是磨石地面,干净得可以照出人影子来。 
  二流犹豫着,进也不是,不进也不是。王与秋从鞋柜里拿出一双布拖鞋,丢在二流的面前,然后脱起自己的鞋来。二流明白了,这是让他换鞋,这在大城市才有的现象,在这个小镇上他也遇到了,看来流行是无地域限制的。 
  客厅里,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正坐在那里,抱着一本书看着。 
  那男子见有人来,从书里抬起了头,看见来人,想了想,说:“你是高原村的吧。” 
  二流一看那男子,这不是王台医吗?就是给二流他爷看病的那个医生。 
  王与秋指着那男子说:“这是我堂哥王与春,每回赶场天,他准会到我家来蹭饭。”说完,又指着二流,说:“这是我爸的一个病人,外号叫二流,真名字我倒记不清楚了。今天他到镇上卖菜,硬塞给我妈好多菜,我妈叫他来吃饭的。” 

  二流赶紧点头,说:“我叫刘国庆,别人都叫我二流。高原村的,我爹就是前些天摔了一跤那个,还是王医生给治的。谢谢王医生。” 
  王与春对二流点点头,便不大理会二流,转过头对王与秋说:“小秋儿,我这不是来求教医术的吗?你以为我希罕你家的饭啊。”说完,又埋下头,自顾自地看起书来。 
  面对王与春冷漠的表情,有点尴尬,但又不好说什么,只好嘿嘿傻笑了一下。 
  王与秋招呼二流到沙发上坐了,便进厨房帮忙去了。 
  看着客厅里精致地摆设。整洁地屋面。二流觉得很不适应。生怕一不小心便把什么东西给弄脏了。最后。二流地目光落到了茶几上王与春看过地书上。 

  茶几上摆着好几本书。最面上地一本刚好是《本草纲目》。在历史书上。这本书可是大大地有名。它是明朝伟大地医药学家李时珍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实地考察。历时29年编成地。 
  闲来无事。二流便把这本书抓在手里。随意地翻翻。 
  王与春看见了。抬起头来。问道:“你也是学医地?” 
  二流不好意思地笑笑。说:“我不是学医地。没什么事。随便翻看翻看。” 
  王与春“嗯”了声。不再理会二流。又继续埋下头看自己手里地书。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二流》 第13节     
      

  
  
  《二流》    第13节 
作者: 离流 
         
  二流手上拿的书,是《本草纲目》全书的其中一卷《草部》。二流看着一幅幅配有插图的植物,以及介绍植物特点的文字,突然发现,自己竟然对这些图片文字这么感兴趣,一读起来眼神就不愿意离开。翻过一页,书中的内容就好像一股意识流一样钻进自己的脑海中,再也忘记不了。 

  二流好像一名饿汉,饥渴地品尝着书中的知识,手在书上也越翻越快,似乎只要轻轻一翻,书上的知识二流就全明白了一样。 
  听到翻书声,王与春疑惑地再次抬起头,看着二流翻书的样子,不仅想起了自己第一次看《本草纲目》这本书。当时,自己对这些书也是很感兴趣的,就把书翻开看这些植物是不是自己看到过的,也是翻得这样快,看到认识的,就停下来仔细地看一看。但是,二流却是不停地翻,没有停下来的意思,难道这书上画的二流都不认识?不可能啊? 

  终于看完了,二流关上书,叹了口气,说:“没想到这世界上居然有这么多种植物,光这草部就有268种。” 
  王与春对这个年青人感到了一丝好奇,便问道:“刚才你把《草部》都看完了?” 
  二流点点头,王与春继续问道:“哪你说说石斛的特点是什么?” 
  “石斛,释名:石、金钗、禁生、林兰、杜兰。气味:甘、平、无毒。”二流随口答道。 
  听到二流答得如此标准,王与春心里暗暗吃了一惊,继续问:“忍冬呢?” 
  “忍冬,释名:金银藤、鸳鸯藤、鹭鸶藤,老翁须、左缠藤、金钗股、通灵草、蜜桶藤、金银花。气味:甘、温、无毒。” 

  又是答得一字不差,王与春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坐正了身子,问道:“这草部你以前看过?全部都记得?” 
  二流随意地答道:“以前没看过,刚才看了一遍,觉得这些好像本来就在我脑子里存着一样,一下就想起来了。” 
  殊不知,这个答案给了王与春多大的冲击。王与春学医数十年,《本草纲目》背了两年时间,才勉强将其中的主要药物和药方记住,可是,这个年青人,居然短短一瞬间的时间,便记住了草部的所有植物特点。 
  这需要多么强大的记忆力?或者说,这是多么强大的天赋? 
  王与春看向二流的眼神变了。 
  王与春礼貌地前倾着身子,对着二流问道:“小伙子,你叫什么名字呢?刚才小秋儿介绍的时候我没大听得清楚。”他不是没听清楚,是根本没用心去听,这下二流表现出来的天赋把他吓到了,他心里无比佩服,便想结交一番。 
  二流答道:“我叫刘国庆,别人都叫我二流。” 

  王与春关心的还是二流超强的记忆力,问道:“你是不是有什么秘诀,一下就把这么多药名给记住了。我可是记了两年才基本上记完的。” 
  二流想了想,说:“秘诀倒是没有。不过,我在农村种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