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霸天下-第1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从海路运输的物资走,得有一个屯粮的地方,石虎在地图上仔细的看了半天,挑中了一个地方,那便是距离沧海边不远的宾徒城。

    只要攻陷宾徒城,既解决了屯粮的问题,同时也是燕国的大棘城失去了南方的屏障,可谓一举多得。

    确定了自己的目标,石虎大声下令道:“传令,让桃豹、王华率十万水军,从海路进攻宾徒城,支雄、姚戈仲率领七万前锋大军沿陆路进攻辽东,本王亲率主力大军直逼大棘城。”

    “是,王上。”传令兵领命,转身离开,前去通知桃豹和支雄。

    下完命令,石虎目光从诸将脸上一一扫过,大声道:“全军修养几日,下个月初一,全军向辽东大棘城进发。”

    “末将遵令。”诸将异口同声。

    石虎手一摆,诸将尽皆退去。

    诸将走后,石虎仰头看天,嘴角露出了奸诈的笑意。

    #######

    石虎已经决定出兵辽东,抱头鼠窜的燕国使者,策马追上慕容皝,将石虎的嚣张表态如实告知。

    慕容皝和麾下诸将听了,都是极为愤怒,甚至大声的骂了起来。

    “父王,石虎不日即将进攻辽东,我们必须尽快做好防御才是。”世子慕容俊大声说道。

    慕容皝点头道:“如今,石虎兵力强盛,我大燕南方的几十座城池,只怕不能抵挡,我军必须加速退回大棘城,只有凭借大棘城的坚固,才有可能挡住石虎。”

    “南方的几十座城池,兵力几百、几千不等,若是全力抵抗,必能大大减缓赵国大军的推进速度,为我大棘城的设防取得一定的时间。”将军慕舆根如是说。

    节节抵抗,自然能减缓赵国的进攻锋芒,慕容皝明白这个道理,于是,一边率领主力向后撤退,一边派遣属下向沿途的城池下达死守的命令。

    经过连续几日的连续急行军,燕国主力大军终于退回大棘城附近,慕容皝精选两万主力留下防守大棘城,让部将率领剩下的三万大军前往宾徒城,与宾徒城附近陆续集结的两万大军汇合,慕容皝相信,凭借五万大军的实力,足以坚守宾徒城。

    只要宾徒城万无一失,大棘城侧翼安全,抵挡石虎于坚城之下的计划,就可以顺利实行。

    慕容皝率领两万大军抵达大棘城下时,城门立刻大开,大军凯旋的消息顿时传遍了全城,大棘城的老百姓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他们完全不知道石虎的几十万大军就要入侵辽东了。

    两万大军陆陆续续进入城中,慕容皝让部将分别准备守城事宜,而他自己则带着几个儿子向王府走去。

    “恪儿,江南的晋室派使者前来,在驿馆已经等了很多天了,你去驿馆拜见一下。”慕容皝突然想起,部下曾告诉他,大晋使团已经在大棘城多日了。

    “是,父王。”慕容恪微微抱拳,策马向驿馆奔去。

    ######

    此时,驿馆之中,众多的官员都染上了疾病,就连褚裒都有些咳嗽,这也难怪,从西安平开始,一路迎着寒风大雪向大棘城而来,路上受到风寒的侵袭,再正常不过了。

    只是一路颠簸,人的身体处于紧张状态,反而不易发病,但寒邪却会在体内越积越多,待进入大棘城的驿馆之中,所有人的身体都极度的放松了,这个时候寒邪自然而然的就特别容易发作了。

    而且,在大棘城中,经过很多天的等待,此时,已经是春天了,春天万物复苏,病菌的繁殖也会加快,就更易使人生病了。

    慕容恪策马奔至驿馆,下马后便听到驿馆中传出了阵阵咳嗽声,带着疑惑,慕容恪大步的走了进去。

    屋子里全是草药的味道,慕容恪一进驿馆的大门,就看到了几位面容憔悴的官员,于是,抱拳恭敬的问道:“请问,哪位是褚将军。”

    褚裒看了慕容恪一眼,轻咳两声,轻声回道:“在下便是大晋使者褚裒,公子是?”

    慕容恪见状,立马抱拳道:“在下慕容恪,奉父王之命,特来拜见褚将军,辽东苦寒之地,让诸位受苦了。”

    “哦,燕王已经凯旋归来了。”褚裒显得有些惊讶,一个时辰前,他得到的消息是燕王还未回来,这么快慕容恪就登门拜访了,这足以说明,慕容皝刚回来,而且,第一时间就派自己的儿子前来拜访自己。

    “褚将军,我父王刚刚进城,得知褚将军在此等候多日,特派在下前来拜见。”慕容恪的话,证实了褚裒的推测,慕容皝果然刚回来。

    褚裒咧嘴一笑,恭喜道:“燕王凯旋归来,可喜可贺啊!哈哈!”

    “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周围的诸位官员也跟着附和。

    慕容恪自然早就得知,大晋使团来辽东的目的,是为了正式册封自己的父亲为燕王,于是,开门见山的说道:“褚将军,各位大人,我慕容家族世代受大晋册封,去年父王自称燕王,也是辽东形势所逼,如今,大晋天子不计前嫌,派各位大人前来正式册封,父王已经回府斋戒沐浴,三日后,正式接受册封,烦劳各位大人在此稍等三日。”

    见慕容恪如此说,驿馆中的官员都大大的松了口气,毕竟,此时的慕容皝已经拥兵十余万,若是不领情,不接受册封,他们也只能灰溜溜的回去。

    从慕容皝愿意接受册封,可以看出,燕国愿意与大晋结盟,共同对抗占据中原的赵国。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褚裒自然十分高兴。

    见褚裒表态,慕容恪抱拳道:“天色不早了,诸位大人早些歇息,在下先行告辞。”说完转身离开驿馆,策马向王府行去。

    ######

    傍晚时分,天色有些暗淡,华安与慕容燕在邺城的集市上逛了一天了,此时,正准备各自分开。

    “燕儿姑娘,天色晚了,我送你回去吧!”华安开口道。

    “不用,我自己能找到回家的路。”慕容燕当即拒绝。

    华安挠了挠头,解释道:“天快黑了,你一个姑娘家不安全,还是我送你回去吧!”

    见华安如此体贴,慕容燕莞尔一笑,答应道:“好吧!”

    二人一前一后,向着燕王府的方向行进。

    在燕王府的大门前,慕容燕停了下来,一双美目看向华安。

    华安看了看燕王府的大门,故作疑惑的问道:“燕儿姑娘,你竟然住在燕王府,你是丫鬟还是郡主?”

    “你猜?”慕容燕卖起了关子。

    华安故作惊讶,自言自语道:“丫鬟等下人,是不走正门的,姑娘莫不是郡主吧!”

    “那你看我,像不像郡主。”慕容燕说笑着,在原地转了一个圈。

    身材婀娜,嘴角含笑,翩然起舞,华安直看得呆了,怔了片刻,故作惊讶道:“想不到,整日陪着在下,游览辽东山水的燕儿姑娘,居然是大燕的郡主,华安何德何能,竟能有此殊荣。”

    说完,华安满脸的陶醉,这陶醉的表情绝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华安内心的真实想法。

    见华安一脸的陶醉,慕容燕捂嘴笑了起来。

    “驾驾驾……”

    就在二人陶醉与嬉笑的时候,慕容恪骑着战马奔了过来。

    “燕儿,你在和谁说话。”慕容恪勒马问道,此时,华安背对着他,他自然猜不出眼前之人,就是邺城见过的华安了。

第二百一十三章 世子的野心

    “四哥,你回来了。”慕容燕一见慕容恪,一脸的高兴,可见,平时,慕容恪对自己的妹妹一定不错。

    华安从来人的声音与慕容燕的称呼,已经完全可以肯定,来人正是慕容恪,于是连忙转身,问候道:“原来是四王子回来了,好久不见。”

    一听‘好久不见’慕容恪先是一怔,随即看向华安,惊讶道:“你不是邺城的那个华兄吗?”

    说完慕容恪一脸的兴奋,因为在邺城分别的时候,他曾让华安许诺,只要华安肯归附燕国,至少让其担任千夫长之职,而华安此时出现在大棘城,会不会如约前来归附的呢?

    “哈哈哈!等了近一年了,华兄终于还是来辽东了,放心,我大燕国是不会埋没一个人才的,华兄在我大燕,一定可以大展所长,成就一番功名。”慕容恪难以掩饰内心的兴奋,言语极为亲切与热情。

    这句‘等了近一年’倒让华安内心顿时升起一阵温馨的感觉,但华安毕竟已经是大晋的讨虏将军,而且,作为大晋的子民,华安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投靠燕国的。

    此时,见慕容恪误会自己了,华安正想解释,可又不知从哪一句说起,一时怔怔的愣在了原地。

    慕容恪是一个极为精明的人,见华安一副欲言又止的尴尬表情,他知道自己猜错了,眼前的华安并不是来投奔大燕的,可辽东苦寒之地,华安不投奔大燕,来这里干什么,不会是专程赶来赏雪的吧!

    慕容恪不愧是个聪明的人才,只略微思索了一会儿,他便立刻想到,大晋的使团正在大棘城,而华安很有可能是大晋使团的一员。

    想到了这点,慕容恪淡然一笑,问道:“看华兄的表情,似乎是在下猜错了,我大燕无福,竟不能得到华兄青睐,如今,大晋使团正在城中,想必,华兄是跟着大晋使团来得吧!”

    见慕容恪已经猜出来了,华安抱拳,如实回道:“四王子过奖了,华安粗鄙之人,大燕国名臣名将辈出,哪一个都强过华安百倍,如今,华安勉强就职大晋讨虏将军,特奉皇命,护送使团前来辽东。”

    “哦,一年不见,华兄竟然入职讨虏将军,哈哈!在下果然没有看错人,英雄之人自由出头之日。”虽然感到有些意外,心里也略微有些失落,但慕容恪还是极为高兴的夸赞了华安一句,似乎,并没有将华安效忠大晋,而不投奔大燕的事情放在心上。

    不过,在心下,慕容恪还是颇为后悔的,他认为华安之所以选择效忠大晋,而不是燕国,最重要的原因是,华安乃大晋的子民,同时也是自己给予的许诺不够大,那小小的千夫长根本就不能打动华安的心,而事实已经证明自己的推断,一年不见,华安已经就职大晋的讨虏将军,官职自然超过千夫长。

    一个领兵的人才就这么在自己手中错过了,慕容恪不自觉的暗叹了口气。

    见慕容恪并没有丝毫不满的意思,华安暗叹,慕容恪胸怀宽广,不愧为一代名将。

    “四王子、郡主,天色不早了,你们赶紧回府吧!在下也该告辞了。”华安抱拳向二人告辞。

    “哈哈!那好,华将军,我们就此别过。”慕容恪见华安称呼自己为‘四王子’也改口称华安为‘华将军’说完向府邸走去。

    “嗨!明天,我去驿馆找你。”慕容燕莞尔一笑,向华安暗送一个秋波,随即跟着慕容恪的身后进了王府。

    华安目视二人走进王府,一转身向城中的驿馆行去。

    #######

    回到王府之后,慕容恪第一时间向正堂走去,因为他知道,此时,自己的父亲一定在与族中人员商议大事。

    “父王,我回来了。”一进正堂,慕容恪直接走向了自己的位置。

    慕容皝正与慕容评、慕容汗、慕容俊等人,商议完具体的抵御赵国大军的策略,此时,他们正准备商议大晋派遣使者册封一事,慕容恪就回来了。

    “恪儿,你回来了。”慕容皝招呼了一句,随即问道:“见到晋室的使者没有。”

    慕容恪正色道:“见过了,晋室使者褚裒,端庄大气、面色老成,算是名不虚传。”

    “那你对这件事怎么看。”慕容皝说得自然是,大晋正式册封慕容皝为燕王一事。

    慕容恪不慌不忙,轻声道:“父王,这是件好事,如今天下,对我大燕国威胁最大的莫过于赵国,而晋室与赵国更是死敌,我们接受晋室的册封,就等于与江南的司马家族结盟,以后共同对抗赵国,此为‘远交近攻’之策。”

    “哈哈!恪儿所言极是,眼下赵国进犯在即,晋室正式前来册封,这正是我们与晋室结盟的好时机。”慕容皝很满意自己儿子的回答。

    世子慕容俊看了自己的四弟一眼,淡然说道:“父王,四弟说的不错,眼下,我们确实应给接受晋室的册封,从而与江南的司马家族结盟,共同对抗赵国,但这也是权宜之计,司马家族只不过是篡位得到的天下,我大燕国只能暂时屈居人下,日后,若我大燕国强盛,一定问鼎中原,让司马家族接受我大燕的册封。”

    慕容俊的一番极富野心的话语,让正堂中的慕容评、慕容汗等人均是一惊,众人都没有看出,燕王世子居然有称雄天下的野心。

    而慕容皝却是很自豪的看向自己的儿子,因为他自己也有如此想法,只是燕国实力还是太弱小,慕容皝明白,终其一生也不大可能问鼎中原,因此,也从来不敢说如此大话。

    而自己的儿子慕容俊就不一样了,他还年轻,也许经过数十年的积累,待自己的儿子慕容俊继位之后,大燕国真的有可能问鼎中原,实现自己心中不敢说出的想法。

    “俊儿,大燕国的未来,就靠你了。”慕容皝向慕容俊投以肯定的目光。

    见父亲肯定了自己的疯狂想法,慕容俊自豪的点了点头。

第二百一十四章 大兵压境

    三日后,大晋使者褚裒,率领一众官员以封王之礼,正式册封辽东刺史慕容皝为燕王,并当场宣读赏赐的各种物资。

    慕容皝自然痛痛快快的接受了册封,面向南方跪拜一番,算是感谢大晋皇帝的皇恩浩荡了。

    繁琐的仪式过后,慕容皝站起身来,走向褚裒的身旁,热情的说道:“褚将军不远千里,前来辽东,怎奈本王一直公务缠身,未能很好的尽地主之谊,还请褚将军不要见怪。”

    褚裒连忙客气道:“燕王严重了,褚裒奉皇上之命前来辽东,也算是职责所在,岂能言苦。”

    见褚裒是个很好说话的人,慕容皝真诚的关心说道:“听说各位大人多半感染了风寒,不知现在如何了。”

    “托燕王的福,已经好多了,不过仍有几位大人病情严重,只怕还不能经受旅途颠簸,要在贵地多休养几日了。”褚裒如实回道。

    慕容皝一听,连忙道:“辽东苦寒之地,哪里能算得上贵地,褚将军与各位大人,想住多久就住多久,本王求之不得。”

    “那就要多打搅几日了。”褚裒见慕容皝很是热情,也就不客气了。

    “不打扰,不打扰。”慕容皝客气两句,突然正色道:“褚将军,本王还有军国要事,暂且告辞,将军在城中有任何需要,可以告诉恪儿。”

    慕容皝说着,看向慕容恪,大声道:“恪儿,这几日,你一定要照顾好褚将军和各位大人,不得有误。”

    “父王放心,恪儿明白。”慕容恪点头领命。

    “嗯。”慕容皝应了一声,大步离开。

    ######

    就在燕国大棘城,热热闹闹的举行封王大典的时候,石虎的三十万大军,已经向燕国的边境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尤其前锋支雄、姚戈仲的七万人马,披坚持锐,所向披靡,二人一路向北杀去,沿途的燕国守军,不是投降便是弃城逃跑,几乎没有受到太大的抵抗,支雄、姚戈仲所率的七万人马,便杀到了大棘城南方百余里的宾徒城。

    而从海路进攻的桃豹、王华,所率的十万水军,也已经在宾徒南面的海边登陆,如此,赵国水陆前锋共计十七万大军,从多个方向将宾徒城彻底的包围了起来,形势对慕容皝极为不利。

    慕容皝原先预定的节节抵抗,逐步消耗石虎大军的策略完全没有凑效,这也难怪,毕竟,沿途的燕国城池都是些小城,而且,许多都是刚归附不久的部落,对慕容皝的忠心度不高,还有,身为一国之主的慕容皝都撤到了大棘城,这些只有数百人,上千人守军的城池,守军们自然不会为了没有任何胜利希望的战斗而卖命,何况,这些单薄的人马在敌军七万大军面前根本就不堪一击,投降和弃城逃跑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不过,最糟糕的是,石虎亲自率领的十余万主力大军,也正在向大棘城压来,对于只有二万守军的大棘城来说,形势已经异常严峻。

    几日后,前线探子回报,赵国十七万大军,已经对宾徒城发起了数轮猛烈的进攻,不过,由于城池相对高大,战前各种物资准备充足,赵国大军的进攻,并没有撼动宾徒城的防御。

    同时,赵国天王石虎亲自率领的十余万大军,已经逼近大棘城,估计,两日后,便可兵临大棘城下。

    在如此大兵压境的情况下,燕**民一片恐慌,就连燕王慕容皝都有些坐不住了,他原先设计的节节抵抗完全没有起到作用,赵国大军进展极为神速,这让慕容皝有些失去信心了。

    燕王府正堂之中,慕容皝麾下的文官、武将能来的都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