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霸天下-第2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愧是玄晏先生的后人,医术果然了得,老朽这一趟算是没有白来啊!哈哈!”辩论了大半个时辰,小仙翁感慨的说道。

    话语中的玄晏先生,自然就是皇甫医的曾祖父皇甫谧了,皇甫谧的医学水平,在医学界是公认的,就连这个小仙翁也是非常的佩服。

    皇甫医闻言,连忙客气道:“葛公见笑了,在下的医术和葛公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啊!”

    小仙翁指着皇甫医,正色道:“皇甫贤侄太过谦了,说实话,你我医术算是在伯仲之间罢了,哈哈!”说完大笑起来。

    皇甫医也跟着笑了笑,顿了顿,说道:“葛公长年隐居罗浮山,此次前来南郑,是否有出山的打算呢?”

    小仙翁愣了一下,笑道:“贤侄真会说笑,老朽已经年过六旬,该是颐养天年的时候了,还谈何出山。”

    “廉颇七十,尚能食肉,葛公是大才,若肯出山相助,华将军一定喜不自胜,必然重用。”皇甫医轻声劝道。

    小仙翁摆了摆手,轻声道:“老朽已经习惯了闲云野鹤的生活,效忠朝廷的事情,就全靠贤侄这样的人才了。”

    皇甫医还想再劝,见小仙翁态度坚决,便不再强迫。

    小仙翁顿了顿,看向皇甫医,问道:“贤侄啊!老朽听说这个华将军出身颇为卑贱,却做到了一州刺史的职位,着实不易啊!”

    皇甫医连忙回道:“所谓英雄不问出身,华将军英雄出少年,凭着军功一步步升到这样的职位,也算是名副其实,在我大晋朝廷之中,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小仙翁闻言点了点头,轻声道:“这个华将军如此英雄,老朽倒是想要见上一见,只是不知如何才能得见华将军。”

    “哈哈!葛公,本将已经等候多时了。”就在这时,华安大步走进了正堂。(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章 西北惊变

    见华安突然走了进来,皇甫医和小仙翁都吓了一跳,并立刻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哦,华将军,在下介绍一下,这位便是隐居罗浮山的葛公。”皇甫医向华安介绍了一下,又回头看向小仙翁,说道:“葛公,这位便是华将军。”

    “呵呵,老朽葛洪见过华将军。”葛洪向华安略微行了一礼。

    原来这位小仙翁,便是隐居罗浮山的葛洪,这位擅长炼丹的医学家,华安还是早有耳闻的,只是对其了解的不多,甚至连其小仙翁的绰号都不曾得知。

    华安摆了摆手,客气道:“葛公能不远千里的来我南郑,便是我南郑百姓的福气,本将未能亲迎葛公于十里长亭,心中颇感惭愧。”

    “诶,将军严重了,老朽只是一闲云野鹤罢了,哪能容将军如此抬爱,前来南郑未能先拜访将军,是老朽惭愧才是。”葛洪态度很是客气。

    华安指着四周,正色道:“我南郑的医学馆规模宏大,正缺少像葛公这样的人才,若葛公不嫌弃,不如就留在此处吧!也好与皇甫先生切磋医术,不知葛公意下如何?”说完看向葛洪。

    葛洪闻言,自然是有些心动的,不过他已经习惯了自由自在的生活,若是对其有所限制,他是极其不愿意的。

    “将军让老朽留在此处是何意,仅仅是当客人招待吗?还是另有所图。”葛洪直截了当的问道。

    在葛洪与皇甫医的对话中,华安已经对葛洪的性格有所了解。知道这个葛洪是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愿意被别人束缚,因此,自然不能强行给予固定的职位,以免葛洪以年迈为由,据不答应。

    华安笑了笑,轻声道:“葛公不远千里前来,本将自然是以客人招待了,只要葛公愿意,在此处住多久都可以。若是嫌闷了。可以随时前往附近各城游览一番,总之,葛公是本将永远的座上客,来去自由。本将绝不为难。”

    如此表态。便是让葛洪放心。华安此举看似对葛洪太过放纵,但葛洪是著名的医学家,也是个极其重视名声的人。在华安的心中,这样的人是绝对不会白吃白喝白住,只要他安心留在南郑,迟早会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

    葛洪闻言很是心动,忙道:“将军此话当真,老朽真的可以常驻此处,来去自由。”

    “当然可以,本将一言九鼎,是不会食言的。”华安连忙表态,让葛洪放心。

    葛洪捋了捋胡子,笑道:“既然将军如此热情,那老朽就暂且住下了。”

    华安笑了笑,轻声道:“葛公、皇甫先生,二位接着聊,本将还有一些军务需要处理,暂且告辞了。”说完转身离开。

    华安走远后,葛洪看向皇甫医,正色道:“贤侄说的没错,这个华将军器宇轩昂,礼贤下士,果然是个人才啊!”

    皇甫医点头道:“若非如此,小侄岂能出山相助。”说完让门外的侍从进屋。

    “刚才华将军在门外站了多久,你为何不通报。”皇甫医开口指责道。

    侍从感觉委屈,忙解释道:“先生息怒,刚才华将军在门外,特意嘱咐小人不要出声,小人岂能不遵命,将军站在门口足有半个时辰。”

    “哦,站了足足有半个时辰。”葛洪闻言,有些不敢相信。

    皇甫医则轻声道:“华将军是见我们在辩论,不想打扰我们,所以才独自站在门外等候的,见葛公想要相见方才现身啊!”

    “难得,真是难得啊!”葛洪闻言,嗟叹不已。

    ######

    华安离开医学馆之后,便直接前往刺史府,在刺史府中,还有许多重要的事情等着自己处理。

    “将军,将军。”华安刚刚进入刺史府,皇甫明便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华安侧身看向皇甫明,问道:“什么事情,这么慌慌张张的。”

    皇甫明抱拳道:“启禀将军,派往凉州的斥候回来了,带回了重要的消息。”

    “到底什么重要的消息,快速。”华安急切的问道。

    “将军,据斥候探查,赵国天王石虎派遣大将麻秋、王擢、孙伏都三人,领兵十万从关中出发,向凉国的晋兴郡首府枹罕进军,凉王张重华派遣大将裴恒领兵三万据守枹罕城,凉赵之间一场血战只怕不远了。”皇甫明正色说道。

    华安闻言,微微有些惊诧,石虎这么快便迫不及待的要进攻凉国,是完全不把自己麾下的十余万大军放在眼里啊!只要自己从后出击,完全可以与凉国两面夹击,围攻赵军。

    不过,华安觉得石虎这么急切的进攻凉国也是有原因的,一是因为凉王张俊去世不久,新任凉王张重华根基不稳,趁幼主新立起兵攻打凉国确实是个很好的机会,而且,自己麾下的军队虽多,但很多都是新招募的新兵,暂时还没有形成战斗力,若要帮助凉国,则只能调动两三万主力大军,这么少的兵力,赵国的虎狼之师是不会惧怕的,为了在凉王张重华坐稳江山之前灭掉凉国,石虎打算孤注一掷了。

    “将军,凉赵即将血战,我军是不是也要有所准备。”见华安不说话,皇甫明轻声问道。

    华安点了点头,看向身后的亲兵,下令道:“你们几个立即前往秦州,告诉雷暴和杨安,要小心提防西北方向,随时关注凉赵之间的战况,一有消息立刻回报。”

    “是,将军。”几名亲兵闻令,立即离开,准备前往武都郡,向雷暴和杨安示警,让二人做好警戒西北部的准备。

    华安回头看向皇甫明,正色道:“现在西北战事随时会爆发,本将需要各种可靠的情报,让所有空闲的聪士,全部前往枹罕城附近探查情报,也好利用这次机会,锻炼这些聪士。”

    “将军放心,末将会安排的。”皇甫明连忙领命道。

    华安吁了一口气,轻声道:“凉赵大帐即将爆发,本将的时间也不多了,必须尽快让今年新募集的近五万新兵,迅速形成战斗力,也好随时应对西北的局势,必要的时候可以出兵帮助凉国,以共同打击赵国。”

    “将军说的是,末将也会加紧训练聪士,必要的时候,聪士营也可以投入战斗,随时为将军效力。”皇甫明正色表态道。

    华安满意的点了点头,称赞道:“好样的,皇甫明,训练聪士就全靠你们兄弟俩了,去吧!”说完摆了摆手,示意皇甫明返回聋哑馆。

    “将军放心,我与大哥一定会训练好聪士,告辞!”皇甫明抱拳一揖,转身离开刺史府。

    皇甫明走后,华安前往刺史府正堂,与马当一起处理梁州的各种重要事务,而后,便召集张育等智谋之士,商议西北方向的局势,以及可能对梁州方向产生的影响。

    在刺史府正堂之中,华安首先将赵国集结十万大军,即将进攻凉国晋兴郡的事情,向正堂内的众人做了一番汇报,随后便让众人发表看法。

    “将军,所谓唇亡齿寒,凉国是我大晋的藩属国,有凉国大军牵制,赵国虎狼之师不敢轻易进犯我梁州,但若凉国被赵国攻灭,那赵国在西北方向便没了后顾之忧,便可集中全力进攻秦州和梁州,届时,我军将要独自面对赵国的十余万虎狼之师,情况堪忧啊!所以,以下官之见,我军当救援凉国,从背后袭击赵国,如此,方可与凉国形成掎角之势,让赵国的奸计无法得逞。”一名官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另一名官员闻言,忙反驳道:“将军,末将以为此计不妥,目前,我军兵力虽说不少,但在梁州和秦州方向,有超过半数的将士都是新兵,让训练不足的士兵前去与赵国的虎狼之师较量,无异于驱羊入虎口,此等行为与自杀无异,更是拿将士们的生命不当回事,是万万不可的,所以,下官以为,我军当按兵不动,坐山观虎斗,就算赵国可以攻灭凉国,届时,也一定是惨胜,而那时,我军的新兵已经形成战力,以我精锐之师对抗赵国的疲惫之师,我军胜算极大。”

    “没错,将军,凉国虽然是我大晋的附属国,但却与独立的国家无异,我军大可不必为了救援凉国而损耗自己的实力,万一惹怒了赵国,使其停止进攻凉国,转而进攻秦州,到那时,凉国是否会为了救援我军而出兵,都未可知啊!”又一名部将反对救援凉国。

    华安闻言,思考了一下,觉得唇亡齿寒和保存实力都很有道理,顿了顿,看向张育,正色问道:“张育,你有何看法。”

    张育连忙抱拳道:“将军,恕下官直言,我军当作两手准备,既要保存实力,不立即救援凉国,同时也要加紧训练新兵,以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凉国必要的援助,毕竟,凉国是大晋的藩属,我军有充足的救援理由。”

    华安闻言,觉得张育说的很有道理,于是,正色道:“本将心意已决,暂时按兵不动,并加紧训练新兵,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新兵形成战斗力。”(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一章 赵军兵围枹罕

    华安下定决心之后,看向张育,正色道:“新兵训练刻不容缓,南郑城扩建街道的事情也不能停下,张育,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将军放心,下官一定全力办好此事。”张育连忙应道。

    华安满意的点了点头,在进行一番嘱咐之后,便让各位下属回去各司其职,为新兵的训练和街道的建设做好后勤保障。

    随后华安前往西门处的军营,亲自督促和指导亲卫军将士进行训练,并让他们刻苦训练,随时做好打仗的准备。

    在训练中,华安让亲卫军的将士着重训练野战能力,毕竟,亲卫军将来要面对的是北伐强敌的大规模骑兵队伍,野战能力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亲卫军的野战训练水平,华安除了在城内的校场中训练他们,更将西门外的一大片山地划为亲卫军的训练场所,让亲卫军将士在城外的山中策马驰骋,这样一来,才能训练出正在的野战勇士。

    新兵一旦形成战斗力,华安的实力将今非昔比,过去着重训练守城的方式将要彻底抛弃,取而代之的是着重训练野战和攻城的能力。

    过多的训练守城能力,练出来的是一支防守型的军队,而着重训练野战和攻城能力,则可以练出一支进攻性的军队。

    在过去,北伐军兵力较少,而面对的敌人实力很强大,为了保存实力,经常要依托城墙。迟滞敌军的进攻锋芒,为此,自然需要着重训练守城的能力,而如今,华安麾下的主力兵马将要达到十几万人,如此多的兵马,足以匹敌任何敌人,况且,日后北伐关中和中原,需要的是进攻作战。也就是要有足够的实力在野战中消灭对手。并攻破敌人的城池,这种作战方式,就需要一支擅长野战和攻城作战的军队,为此。必须改变原有的防守型训练模式。形成新的进攻型训练模式。以适应未来作战的需要。

    对于攻城方面,主要依赖重型的攻城器械,只要有霹雳车等重型器械的助战。在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攻破城池不是很难,这一点,华安并不是十分的担心。

    但在野战这一块,华安还是比较担忧的,毕竟,赵国的骑兵动辄十几万,北方鲜卑族的骑兵更是众多,可以说有多少军队就有多少骑兵,而在野战中,骑兵往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敌军十几万铁骑的冲击下,自己麾下的野战大军能否支撑的住,真的是个未知数。

    每每想到可能遇到敌军十几万铁骑冲击的时候,华安就惊出了一身的冷汗,对于敌军的铁骑洪流,华安是真的有些担心。

    为了对抗敌军的大规模铁骑,华安也想出了很多应对的办法,比如,加强自身队伍的骑兵建设,多组建骑兵部队,让骑兵在主力大军中的比例达到三分之一的规模。

    还有,就是让兵器馆多打造弓弩等装备,以用弓弩的激射,大规模的杀伤敌军的骑兵,从而阻断敌军骑兵的进攻锋芒,无当五营的诸葛连弩则是骑兵最大的克星,只是这种兵器,太过于消耗箭矢,而且精度不佳,华安决定只配备于无当五营,别的队伍仍用普通的弩和箭。

    为了让自己麾下的步兵主力,在遇到敌军骑兵的时候,不至于被敌军冲散,华安特意让盾牌兵和长枪兵组成方圆阵,刻苦训练这种保命的阵法,在有辎重营的情况下,则可以利用辎重车组成更加坚固的方圆阵,有河流作为依托的时候,则可以组成却月阵。

    华安将自己总结的新的训练方法,下发到麾下各军,要求各军将领严格按照新的训练方法训练部队,一定要将所部将士训练成一支擅长野战和攻城作战的精锐大军。

    为了检验各军的训练成果,华安特意在南郑城周围的山区建立了一个演练的区域,各军将士将在这里进行对抗性演练,以比较各军训练成果的优劣,如此一来,自然可以极大的提高各军训练的积极性。

    在督促亲卫军训练的这些日子里,华安没有忘记北门附近正在动工的街道,每天不管有多忙,华安都会抽出一点时间前往新街道的施工现场,以了解和指导工匠们干活,对于工匠们遇到的困难,也都及时给予解决。

    在路过老街道的时候,华安会遇到许多从远方慕名前来的商人,这些商人无一例外的都是大规模的队伍,往往一个商队便占据了一座客栈,商队所属的骡马更是将客栈的院子挤的满满的。

    见到这些商人,华安确信自己坚持新建街道是明智之举,随着南郑名气的越来越大,日后前来做买卖的商人会越来越多,仅有的老街道和院落狭窄的客栈是远远满足不了需求的。

    仔细观察之下,华安发现从西域前来的商人越来越少了,甚至,很快便一支商队也见不到了。

    刚开始的时候,华安还觉得奇怪,唯利是图的西域商人,怎么可能放弃赚钱的机会,后来仔细一想,才明白是凉国和赵国发生的战争,阻碍了西域商人前来南郑的道路。

    这也足以说明,西北方向的紧张状态,此时,很有可能凉赵两国已经开始交战。

    商人的嗅觉是最灵敏的,只要他们发现情况不妙便不会冒险,要知道在交战的时候,商人的权益是很难得到保障的,交战双方的军队,很有可能会扣下商人的物资,并征用商人的骡马供给自身。

    了解了西北方向的紧张状态,华安觉得自己的时间更加的紧迫了,为了防止武都郡出现意外,华安让赵武麾下的两万大军,离开褒中城,向西行进百余里,抵达武都郡的沮县,并在沮县驻扎下来,一边训练新兵,一便与雷暴的两万大军互相依靠,严密监视赵国大军的一举一动。

    在刺史府的正堂之中,华安看着秦州周边地形图,蹙眉分析起了赵国大军可能的进攻方向,以及凉国可能采取的对策,并按照兵力的多寡,分析双方胜败的概率。

    “大哥,斥候急报。”就在这时,王三急匆匆的走进了刺史府的正堂。

    华安回头问道:“是西北方向的军情?”

    王三点头道:“是的,大哥,赵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