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霸天下-第5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让本王非常不放心啊!毕竟,辽东的兵马是背水一战,一旦高句丽等小国与燕国结盟,极有可能会向辽东发起进攻,而此次北伐燕国是我大晋极其重要的一次军事行动,是不可以失败的。”说完看向王猛。

    “王上,末将愿意前往辽东,负责指挥辽东的偏师,请王上恩准。”王猛大声请命道。

    此次北伐燕国是极其重要的行动,不允许有丝毫的失误,为此,华安不但仔细的考虑了几乎所有的细节,而且,对将领的任命也非常慎重,凡是调往前线的将领,都是能征善战的猛将,冀州方向有谢艾负责指挥,华安自然不需要过多的忧虑,而辽东方向的偏师负责从侧面牵制燕国,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但王午的能力明显不如燕国的慕容恪,所以,华安非常担忧辽东的兵马会首先被慕容恪一口吃掉,不过,一想到扬州的五万水军会立即增援辽东,华安又放心了不少。

    此时,王猛主动请缨,要求前去辽东统领这支偏师,华安自然非常的高兴,并立即应道:“好,太好了,有王将军前去辽东统领偏师,本王便可以高枕无忧了,王将军可从洛阳城挑选三千精锐人马一同前往。”

    “是,王上,末将一定幸不辱命,早日为王上攻下燕国。”王猛自信的说道。

    “好好好。”华安非常满意的点了点头,冀州有谢艾统领大军,辽东有王猛的一支偏师,后方粮草军械充足,洛阳城仍有四十万后备兵马,不论怎么设想,此次北伐燕国都是胜利在望的,根本就不存在失败的可能。

    一想到很快就可以收复幽州和平州,华安的心头便忍不住有些兴奋,只要收复幽州和平州,大晋的所有失地就全都收复了,接下来,就是拓土开疆了。

    “王上,荆州方向刚刚传回消息,平东将军桓冲已经集结十万荆州大军,两日后就将向北进发。”一名心腹亲兵,大声汇报道。

    华安和麾下的部将闻言,皆是大为高兴,荆州军终于出动了,看来他们还是不敢违反圣旨。

    “邓羌、杨安,你二人立即回去准备,五日后统领十万大军北上孟津,并率先渡河,在黄河北岸等待荆州军主力。”华安大声下令道。

    “是,王上,末将遵令。”邓羌和杨安,正色领命道。

    此时,一切全都准备就绪,只要进展顺利,大晋王师收复幽州和平州,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而华安也只需在洛阳城等着胜利的消息就可以了。

    不过,此时毕竟还没有收复幽州和平州,所以,华安还是不敢马虎大意,并时不时的在大殿之中,看着幽州和平州的沙盘模型,思考燕国大军可能的防守策略,而且,还根据彼此的实力,估算此次北伐燕国可能遭受的损失,以及所需要消耗的粮草和军用物资。

    尽管华安已经想好了多条进攻燕国的路线,但华安还是将如何进攻燕国的主动权交给谢艾和王猛,因为,他相信这两位将领,一定可以很好的完成自己的任务,并成功的收复幽州和平州,至于进军的路线是否与自己想的一致就不重要了,毕竟,战场的形势瞬息万变,他们身处前线可以更好的发现敌情和战机,并立即抓住战机,对燕国大军发起进攻。

    前线作战有麾下部将指挥,华安不需要操太多的心,但战争对人力和物力的消耗是非常庞大的,所以,人力和物力的多少,决定了日后大晋能够扩张多远,能够将自己的旗帜,插到多远的位置。

    而人力和物力的多寡,关键取决于人口的规模,只有人口众多,分工合理,才可以产生庞大的人力和物力,从而让大晋拥有庞大的实力,可以向遥远的地域进行扩张。

    因此,尽管北伐燕国对人力和物力的消耗非常庞大,但华安还是要抽出部分人力物力,扩建洛阳城的学馆,培养医学和水利人才,另外,水利建设还要继续加强,以让天地可以产生更多的产量。(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五十章 主动出击

    何忠的阴谋被粉碎之后,燕国安插在洛阳城的情报系统遭到了致命的打击,除了逃回幽州的人马之外,剩下的人马大部分被抓获,并很快被处死,但仍有少量细作逃过了一劫,并潜回洛阳城,继续刺探大晋的情报。

    邓羌和杨安麾下的十万兵马已经离开洛阳城,并向孟津方向奔去,桓冲的十万荆州军也已经按时出发,如此大规模的军队调动,自然很快就被燕国的细作发现了,他们立即将这一情报送回蓟城,以让燕王慕容俊尽快做好准备。

    几日后,细作的情报便顺利的送入了蓟城的燕王宫,并向燕王慕容俊作了详细的汇报。

    得知大晋正在向北调兵遣将,慕容俊心里非常的紧张,这一次,不仅华安麾下的兵马调动了,就连曾与他们联盟的荆州军,也领兵十万北上,如此一来,他的大燕国将会遭到大晋军队的大兵压境,这一战能否打赢,他的心里是一点底都没有。

    在最近的一年时间内,慕容俊也派遣大量的斥候,对大晋境内的兵马部署情况进行调查,并获悉了大晋军队的详细情报,他知道,大晋在河北的冀州有二十余万兵马,由主将谢艾统领,辽东有王午麾下的不足十万兵马,原本这些人马对燕国构不成太大的威胁,不过,若是邓羌、杨安以及桓冲麾下的二十万人马增援河北,则晋军的兵马就太雄厚了,他们大燕国取胜的希望不大。

    他早就知道华安有收复幽州和平州的计划,为此,当慕容英与何忠接触,并提出暗杀华安的时候,他点头答应了。他原本希望何忠等人可以顺利的除掉华安,不料事与愿违,何忠不但没有顺利的除掉华安,反而被华安株连九族,而且,大燕国支持何忠刺杀华安的事实。也被华安掌握了,所以,华安一怒之下便有了足够的理由发兵准备攻打燕国。

    该来的终究会来,躲是躲不过去的,既然华安已经调集大批军队,准备攻打燕国,那他们燕国也只好迎战了。

    慕容俊觉得迎战之事已经刻不容缓,于是,立即传召麾下臣子。让他们立即前往王宫。

    很快,以慕容恪为首的燕国大臣,全都前往王宫的大殿,并按照职位的高低,依次站立在两旁。

    见麾下臣子已经全部到齐,慕容俊开门见山的说道:“各位爱卿,二十万晋军正在北上,看样子他们很快就会向我大燕国发起进攻了。所以,本王的意思。是提前做好应战的准备,不惜一切代价挡住晋军的进攻,不知各位意下如何?”说完看向麾下众臣。

    “王上,冀州的晋军足有二十余万,若是再有二十万兵马,就有四十万之众了。而且,老臣听说今年中原一带获得了大丰收,如此一来,晋军占据了极大的优势,形势对我军极其不利。”一名老臣。担忧的说道。

    “那又如何,即便形势对我军不利,但我大燕国还是要奋力一战,幽州和平州都是膏腴之地,若是放弃了,我大燕国将从此一蹶不振。”另一名大臣大声吼道。

    “王上,我大燕国还有三十万兵马,足以抵御晋军的进攻。”一名将领大声说道。

    “王上,趁着晋军主力还没有集结完毕,我军应该率先向晋军发起进攻,如此,或许还有一丝胜算。”又一名将领说道。

    慕容俊吁了口气,正色道:“主动出击,是个不错的主意。”

    “王上,冀州的谢艾军团有二十余万兵马,而辽东的王午麾下兵马不足十万,臣以为,应该集中主力进攻辽东,先全面歼灭辽东的王午军团,以解除后顾之忧,然后再调兵西进,集中力量与晋军主力决战。”一名大臣建议道。

    “是啊!王上,辽东的王午军团是我大燕背后的一把利刃,必须尽快将其消灭,否则,我大燕国将面临两面受敌的后果。”一名将领大声说道。

    慕容俊闻言,看向慕容恪,正色问道:“四弟,你的意思呢?不妨说说。”

    慕容恪想了一下,正色道:“谢艾麾下有二十余万兵马,且此人善于用兵,短时间内的确不容易将其击败,而王午军团的实力就相对弱了很多,只要我军集中主力向辽东发起进攻,一定可以在晋军主力增援冀州之前拿下辽东,只要我们能顺利拿下辽东,不但可以解除侧面的威胁,而且,还可以大大挫败晋军的锐气,提高我军的实力,如此,锐气正盛的我军三十万兵马,一定可以挡住晋军的四十万兵马,这一战,我大燕国的胜算很大。”

    “好,既然四弟有把握,那进攻辽东的任务就交给你好了,你需要多少人马?”慕容俊看向慕容恪,正色问道。

    慕容恪略微思索了一下,正色道:“为了速战速决,我要二十万主力大军,请二哥相信我。”

    显然,慕容恪觉得,既然要主动出击,就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辽东拿下,以尽快解除后顾之忧。

    不过,刚刚说完这话,他又想到了高句丽等小国,这些小国万一从背后杀来,对他燕国来说将是致命的。

    “对了,二哥,高句丽等国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万一他们从背后向我大燕国发起进攻,后果不堪设想。”慕容恪蹙眉说道。

    慕容俊点了点头,正色道:“我会派遣使者前去安抚这些小国的,你只要尽快南下辽东就可以了。”

    “是,二哥,一个月之内,我一定拿下全部辽东。”慕容恪自信的说道。

    随后,慕容俊给麾下的几名臣子下达命令,让他们分别前往高句丽等小国,并游说这些小国加入燕国阵营,当然,燕国为了拉拢这些小国,还是下了很大本钱的,甚至。连边境的一些领土都让给这些小国了。

    慕容恪接受命令之后,立即开始集结部队,并让相关部门立即准备好出征所需的粮草和各种物资,他要求两日之后,所有的兵马都要出发,另外。为了尽可能的减少损失,他要亲自率领一支轻装部队,以最快的速度突袭辽东,以打破王午军团的防御体系,让王午军团陷入崩溃。

    “四哥,这一次攻打辽东,还是让我做先锋吧!”慕容霸走到慕容恪的身旁,大声要求道。

    慕容恪思考了片刻,摇头道:“不妥。这一次我大燕国集中主力兵马攻打辽东的王午军团,幽州的留守兵马仅有十万,而谢艾的冀州军团足有二十万之众,所以,幽州方向的战备压力会非常大,四哥希望你留下来镇守幽州,挡住谢艾军团的北进,为我攻下辽东赢得时间。”

    “是。四哥,你就放心的攻打辽东吧!两个月之内。我一定可以守住易水防线,让谢艾军团不能前进一步。”慕容霸自信的说道。

    慕容恪轻轻点了点头,正色道:“幽州有你镇守,我很放心,记住,在我的主力大军返回之前。一定要守住易水防线,绝对不能让谢艾军团进入幽州。”

    顿了片刻之后,慕容恪吁了口气,正色说道:“不过,若是情况紧急。防线已经被突破,你就要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二哥退往昌黎,到时候我部大军也会一并开往昌黎,此次就算幽州守不住,至少平州也要守住,当然,这是最坏的打算,事情也许还没有那么糟糕。”

    “四哥放心吧!我心中有数。”慕容霸正色说道。

    慕容恪放心的点了点头,并让麾下的一支精锐兵马立即开始准备,以随时奉命出发。

    经过一年多的军事准备,燕国的三十万兵马之中,足有十万精锐,另外二十万兵马的战力也是不弱,总之,燕国大军的实力还是非常强悍的,不过,华安麾下的兵马也在不断操练,武器装备更是不断的改良,相比燕国大军,更是占据了非常巨大的优势,而且,此次北伐的理由非常充分,也算是师出有名,所以,晋军的胜算自然更大。

    经过整整一日的准备,慕容恪首先率领五万精锐兵马向辽东奔去,剩余的十五万大军正在各地紧张的准备,晚一日便可以出发。

    燕国大规模的集结兵马,自然很快就被华安派遣的斥候发现了,他们立即飞鸽传书,逐步将这一消息,向洛阳城方向传达。

    仅仅一日之后,坐镇冀州的谢艾便得知了燕国兵马向辽东进军的消息,而此前,谢艾已经得知华安正在调遣二十万兵马前往河北,准备让自己统领四十万主力大军北伐燕国,所以,在得知燕国向辽东调兵的消息之后,谢艾立刻就意识到,燕国的目标是先荡平辽东,解除后顾之忧,然后再集中精力与自己对抗。

    既然已经得知燕国的计谋,谢艾自然不能等候二十万援兵,而是要立即向幽州发起进攻,以缓解辽东方向的压力,同时,立即派人通知辽东的王午,让其立即做好应变的准备。

    很快,谢艾下达紧急动员的命令,让冀州所有主力兵马立即向高阳城方向集结,准备提前向燕国发起进攻。

    另外,邓羌和杨安麾下的十万大军已经渡过孟津渡口,并抵达黄河北岸,为此,谢艾立即下达命令,让邓羌和杨安二人麾下的兵马,不必等候桓冲的荆州军,立即向高阳城方向开进。

    此时,在河北和辽东的大片区域,燕国和大晋都在磨刀霍霍,一场决定大晋雄起和燕国存亡的大战即将爆发。

    几日后,奉命北上的桓冲军团抵达了洛水的南岸,由于天色已经比较晚了,为此,桓冲决定让麾下大军停下来宿营,第二日再搭建浮桥渡过洛水。

    看着眼前波光粼粼的洛水,桓冲在心里计算第二日搭建浮桥的时间,以及麾下部队渡过浮桥所需的时间,粗略的算了一下之后,桓冲便返回中军大帐,与部下商议第二日渡河的各种事情。

    “将军,北岸有一支兵马正在搭建浮桥,好像是洛阳城方向的部队。”一名亲兵走入中军大帐,大声说道。

    桓冲闻言一愣,此处渡河地点距离洛阳城足有三十里之遥,他没有想到华安居然派遣部队前来搭建浮桥,如此便省了他很多事,带着好奇,桓冲与麾下的部将走出中军大帐,前去岸边查看。

    这一支千余人的舟桥部队自然是华安麾下的兵马了,而华安之所以派遣他们前来为桓冲麾下的兵马搭建浮桥,完全是为了让桓冲麾下的兵马能够早些渡河,以尽快增援河北,燕国兵马的异常调动情况,已经传到洛阳城,而谢艾让邓羌和杨安麾下的兵马尽快增援高阳城,华安也已经知晓,并非常赞同谢艾的应对之策。

    “将军,既然洛阳城的兵马已经为我们搭建浮桥,我们明日一早就可以直接渡河了。”一名部将高兴的说道。

    桓冲点了点头,正色道:“没错,这倒省去我们很多麻烦,哈哈!走,我们回大帐。”说完向大帐方向走去。

    一个时辰之后,亲兵再次奔入中军大帐,汇报道:“将军,浮桥已经搭好,洛阳城的一名校尉有急事要见将军。”

    “什么,这么快就搭好了。”桓冲感到有些不可思议,身旁的众部将也同样感到非常的惊诧。

    “让他进来。”桓冲轻声说道。

    很快,一名校尉走了进来,并告诉桓冲,大晋与燕国的战争已经迫在眉睫,并让他们加快行军速度,以尽快抵达河北。

    听说战争即将爆发,原定的会师计划已经改变,桓冲不由得紧张的吁了口气,并询问粮草的情况。

    校尉告诉他们,沿途粮草充足,孟津渡口已经集结了数千艘大小船只,让他们直管放心北上。

    桓冲在与麾下部将,进行一番商议之后,决定第二日凌晨便开始横渡洛水,渡过洛水之后,以最快的速度奔向孟津,并在傍晚之前,让全部人马渡过黄河,抵达黄河北岸。(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晋军逼近易水

    冬季渐渐来临,天气变得越发寒冷,在中原一带倒也冷的不是太明显,不过,辽东地区的气温却已经降至冰点。

    就在燕国大将慕容恪亲率五万精锐向辽东进发的时候,辽东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雪,道路被大雪完全覆盖,为此,给慕容恪麾下大军的行军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大大拖慢了大军的行进速度。

    此刻,王午麾下的主力兵马正部署在辽东北部的几座城池之中,其中,襄平、居就、新昌、安市和汶县各有一万兵马,其余的数万兵马,则部署在南部的金州城和南关城,以及棋盘关、碧海关和马右津渡口。

    王午军团的部署可谓是北重南轻,这也与他们所面临的威胁有关,毕竟,南部是三面环海的半岛,战备压力很小,而北部则同时面临燕国和高句丽,尤其是辽河西岸的燕国,实力不容小觑,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镇守辽东的这些日子里,王午每隔一日都会收到洛阳城方向传来的各种消息,并根据这些消息做出相应的部署,尤其是得知燕国参与何忠密谋之后,更是加强了战备,并派遣细作前往辽河西岸,对燕国大军的战备情况进行探查,以便随时掌握燕国大军的动向,以免遭到突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