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皇帝分身-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ps:这本书的订阅是偶有史以来最低的一本,只有260均订。不过,偶在之前断更了一个月后,经过艰难思考,决定暂时放弃些新书。毕竟,一旦扑街就放弃,长此以往,会坏了写作心态。所以,这本书不但要写完,而且还要按照初始大纲,不缩水的写完。毕竟,扑街很常见,不过遭遇有史以来最扑街的成绩后依然坚持写完,是非常罕见的。按照初始的构思,这本书的构架会是200万字以上篇幅。事实上,我也缺乏写200万字以上篇幅小说的经历。坚持写完这本书,也算是当做人生重要的历练。当然,订阅还是非常重要的!毕竟订阅的增长,对士气的鼓舞是非常显著的。

第二二零章 为了当官,读书人可以背叛孔孟之道!

    仅是整风,还是不够的!

    肖图白真正的意图是“移风易俗”,任何一个国家从农业社会迈向工业社会,都必须走上移风易俗这条路。尤其是中华大地,几千年传统道德风俗,已经与旧社会旧制度融为一体,很难适应工业时代。

    用唯物主义历史观来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若是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么是摧毁生产关系,要么生产力发展严重受到阻碍。

    就像中国古代一些经济繁荣的盛世,一直仅是“资本主义萌芽”,而未成功的蜕变为真正的资本主义社会。这就是,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写照……

    儒家社会一直在提倡“以孝治国”,这种孝已经不是父母兄弟之间的关怀,而是一只束缚和奴役,家族靠孝奴役族人,朝廷靠孝奴役官员,官员靠孝,奴役子民。

    而以孝治国的儒家社会,最讲究宗族关系和叶落归根。人们传统的观念,无论是当官,还是经商,皆是为了将来在家乡买田产,衣锦还乡。这种社会的伦理道德,对于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巨大的阻力!

    试想,工厂主一旦赚了足够的钱,就解散工厂,带着自己的积蓄回到乡下,工业技术如何能够持续的被积累?官员、商人们赚了足够的钱,也将资本带到乡下购买田产,城市化如何能被推进?

    因为儒家社会的种种风俗束缚。中国尽管在唐宋时期,已经拥有了工业革命前夜的技术水平,但是总是“资本主义萌芽”,就是不能开花结果,变成工业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这里面,可不仅仅是北方游牧民族入侵,打断了工业革命发展进程。

    事实上,与中国儒家思想治国,中国恐怕永远不能迈入工业国家的门槛。因为,儒家思想天生就是为农业社会设计出来的制度。

    当然了。儒家社会将孝道演变为奴役之道。破除这种陋俗,也并不是说以后就不孝了。而是要将之推演到工业社会、法制社会的孝道。

    于此同时,道德仅是社会的束缚力量,让人类不至于疯狂。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终究是科技、工业、资本等等“生产力”。

    孝道只能是社会的一种私人品德,不能作为统治阶层的标准。比如,儒家社会能够拿着政敌不孝来文章,让政敌下野,无疑是很可笑的。

    政治家。归根结底是考验期职业的能力和值得道德,而非是私人品德。讲究私人品德的话。二战时期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都是花花公子,而纳粹德国的希特勒私人品德却是圣人一般无暇。最终历史给予双方的评价,私人品德非常好的希特勒是恶魔,花花公子的罗斯福、丘吉尔是伟人。

    为了推广新的社会风气,特区的公务员要求读《国富论》、《资本论》,这两部与后世牛人著作同名,但是却是肖图白自由发挥,塞了很多“私货”的著作,却是全面的阐述了经济学常识。和科技、工业对于社会的影响。

    对于17世纪20世纪而言,肖图白的理论,可谓是最权威的经济学著作,直接能够指导人类社会,工业化、蒸汽革命、电力革命、信息革命,这几个历程的技术发展、演进路径。

    而为了潜移默化的改变特区下一代青年的思想,特区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上着重讲述了中国古代发明、创造的技术牛人,却是将儒家理论和学者们进行淡化了。

    孔子在特区新式学校的教科书上,仅仅是一个很普通的古代教育学家,其功其过。经过客观评价,而并不会将之神话为圣人。孔子最大的成就,主要是在于教育,在春秋时代普及教育,对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但是,孔子的思想本身,被教科书批判,已经严重跟不上时代,阻碍了工业化进城和华夏民族对外开拓进取。

    与此同时,特区的教科书上,抬高了墨子、公输班两位春秋战国时期的大科学家、发明家,盛赞两者对于中华古代木工、冶炼、建筑等等多项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至今中国还在使用的一些手工业工具很多都是这两位牛人发明出来的。以及对于他们在数学、光学、声学、力学等等自然科学的发现,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而孙武、管仲等等春秋战国时期的杰出名人,地位也被抬高了很多。尤其是,管仲在特区被尊为“中华古代经济学鼻祖”。

    对于管仲政治思想的解读,在特区的媒体上,已经成为了惯例。稍微有一点见地的管仲思想解读,皆能够在报纸上获得刊登发表。

    孙武的《孙子兵法》里面战略思想,在特区也备受解读。不但,《孙子兵法》被用在军事上,而且商业、经济等等领域的价值,也被许多学者挖掘出来。

    而儒家学说,在特区的媒体上曝光率是很低的。无论是赞扬儒家思想,还是批判儒家思想,在特区的媒体上,皆是很难获得发表的资格。简单说,儒家是学术,在特区遭到了冷遇和排斥。

    特区当前舆论喉舌的倡导方向是——“联合诸子百家思想,打破儒家思想独大”这一局面。除此之外,特区的媒体也被大量翻译、发表外国学者的文章,开拓国人的视野。让人们意识到,儒家理论仅仅是一家之言,还上升不到真理的高度。

    哪怕是写《金瓶梅》、《肉蒲团》之类的文章,在特区也是比儒家的文章更受倡导。总之,儒家思想在特区被列为不受欢迎的思想。

    当然了,抵制儒家思想,并不代表儒家思想中有益成分被特区拿来用!当年的儒家思想,也是对诸子百家赶尽杀绝,但是儒家思想里面也抄袭、借鉴了一堆意识形态敌人的一些有用的部分。

    人类其实一直是口是心非的!

    比如,后世一些对中医喊打喊杀的医学机构,也同时在分析研究中医古代药方,并且用现代科学的手段,优化古代中医的药方,当做自己新“发明”开发出新药去赚钱。

    再如,后世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两大意识形态国家,进行了长期的冷战。但是,冷战结束之前,资本主义国家不断的学习社会主义国家的方方面面,而社会主义国家也在研究资本主义理论。最终,殊途同归,不外乎是——资本主义越来越像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也变的越来越像资本主义。

    比如,后世最接近**的国家,是北欧的瑞典、挪威等等高福利资本主义国家。在冷战时期,两国为了对抗苏联的体制,于是变得越来越接近社会主义制度。但是,他们不承认自己的社会主义国家。

    肖图白将来哪怕能够将儒家思想赶下神坛,重新构建一套统治学说,但是也会研究儒家思想有有益成分。废除儒家思想,但却将儒家思想中一些有用的成分,纳入自己新的统治思想学说里面。

    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来形容特区的思想界近况,无疑是非常贴切的。唯一受到打压的,也仅是儒家这一门学说。

    作为特区的文官首脑,将岸虽然不是进士出身,但是也读了不少的儒家书籍,对于儒家理论如此***裸的排斥,不免感觉到担忧:“大人,这么大张旗鼓的反儒,真的没有问题?要知道,天下有几百万专业读圣贤种子……”

    肖图白淡然道:“读书人尊的其实不是孔,而是官!读孔孟之道,仅是为了自己一朝成名天下知,仅是为了追求当官。读儒家书,能提供几个官位?平均一年抛出100个官位,便笼络了几百万读书人!如果,我们能够提供更多当官的机会,大量读书人也就分化瓦解了!”

    “更多的官位?”将岸愕然。

    肖图白点头道:“学校的校长、医院的院长、工厂的厂长、银行的行长,皆可以许诺九品官身。大明整个国家九品以上官员,加起来有2万多人。平均一个县20个官。我们的工业化社会,可以提供更多的官位。一个乡镇给安排50个官位,一个县可以有500个官位。你想,许多落魄的读书人,会不会为我所用?”

    “这个?”将岸心中暗想道,一些落魄的读书人,投奔乱贼,投奔鞑子的不在少数。由此可见,只要给官当,很多读书人会愿意为之妥协的。

    肖图白笑道:“想要我们这里当官,不考儒家书籍。而是考数学、经济、地理、农业、工业、科学知识。而读儒家书籍当官的概率是万人选一,读我们提供的书籍,参与我们特区的考试,当官的概率是十分之一!你说,这种概率,对读书人会是什么样的诱惑?”

    将岸倒吸一空凉气。

    资本家为了高额的利润,敢于违法,敢于冒着杀头的危险。读书人为了当官,也同样能够背叛孔孟之道!

    ————————

    ps:第二更,求支持。有订阅的弟兄,订阅支持。木有条件订阅的,顺手投几张推荐票也好啊。

第二二一章 新式教育和舆论宣传

    儒家的发展,其实也并非一帆风顺。春秋战国时期,墨家、法家之类学说,才是显学。儒家站在墨家身后,给墨家摇旗呐喊。而法家和墨家,则是一母同胎的兄弟。

    辅助秦王扫平六国的法家学派,开始决心镇压诸子百家,独霸统治思想,为此展开了“焚书坑儒”。当然,坑的儒也很少,只有数百多名,但是却激发了诸子百家各学派联手抗衡意图消灭诸子百家的法家。

    法家镇压诸子百家时,儒家一直在隐忍,得以保存实力。

    等到法家与其他学派斗的两败俱伤,道家、儒家是两大实力保存较好的学派。汉初使用道家的黄老学说,但是道家学说,只适合小国寡民的统治模式,并不适合庞大的帝国。最终,汉武帝选择“独尊儒术”,首次令儒家上升到了统治学说的层次。

    三国两晋北朝时期,天下动荡远远超过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岌岌可危。甚至,甚至外来的佛教思想,成为了统治工具。

    而隋唐的科举制度,令儒家学说统治地位得到巩固。尤其是,唐太宗李世民,完善了科举制度后,得意洋洋宣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为什么天下英雄甘心入彀——还不是因为想要当官。

    表面上,读书人在读儒家学说,本质上却仅仅是参与科举的敲门砖。真正的儒家,已经逐渐消失。天下繁荣昌盛的思想,仅是官本位思想。

    所以。朝廷以科举制度笼络读书人。特区也可以用公务员考试来吸引读书人入彀。

    为了拉拢旧式知识分子,抛出大量的官位,这也仅仅是临时应急的办法。真正的长远计划是,推广新式教育。从孩童时代抓起,令孩童从小接受新教育,避免腐儒学说的毒害。

    特区的义务教育中,课本主要是《语文》、《数学》、《历史》、《地理》、《自然科学》等等项目。

    《语文》教育,并不是传统是私塾教育那样,死记硬本的认字。而是从汉语拼音还是教起,掌握了汉语拼音后。识字的效率比之死记硬本,效率至少增加五六倍以上。特区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育,主要是学习汉语拼音,以及看图识字。小学二年级,开始学会用《新军字典》。第三年,掌握更多的字词,并且学会造句。第四年,识字要达到1000个,并且开始学习写作文。第五年。掌握更好的读写能力,阅读一般书籍。无阅严重阅读障碍。而特区语文教育,基本也都是白话文。

    《数学》教材也是非常接近后世,教学内容阿拉伯数字,四则运算,简单的方程式,几何学基础。这一系列的教材内容,使得特区的小学数学教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历史》内容,除了中华文明的一些历史之外。更着重介绍世界历史。欧洲文明、美洲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半岛文明,皆有所介绍。使得特区新式教育的儿童,首先便是眼界大开,晓得全世界并不仅是中华一国。若仅满足占据天下二十分之一的土地,沉迷于天朝上国是美梦,这是何等的浅陋和鄙薄。

    《地理》教育除了本国的地理概括之外,亚洲的周边地区概况。还有世界其他洲皆有介绍。其中,地理教科书上介绍的欧洲列国在世界各地的殖民据点,更是起到警醒作用。

    《自然科学》书籍,主要是做科普作用。介绍了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力学、光学、声学的一些现象和实验。并阐述科学进步给人类工业、农业、经济、军事、交通等等领域带来的变化。给予学生们心灵种下科学技术改变世界的种子。说不准,某些学生未来会产生科技大牛。

    特区的教材中,已经播下了现代文明的种子。未来,守候这些种子成熟,肖图白能够收获一大批丰硕果实。

    但是,等到这些学生成才,至少是几年后了!

    而且,这仅仅是小学教育,给予这些学童将来奠定了一些基础,将来他们想要成为科技、军事、教育、发明等等领域的人才,还是需要他们自身努力磨砺。

    用官位来分化瓦解一部分旧式文人,用新式教育改变下一代人的思想观念。不过,对于普通人,或者是粗通文墨的市民、劳动者,这一批人是“沉默的大多数”。对于沉默的大多数人而言,用金钱雇佣他们容易,但是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却很难。

    为此肖图白准备用舆论宣传的方式,去影响大多数人。

    “办好一份好的报纸,胜过百万雄兵!”“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这皆是后世人对于舆论宣传重要性的认识。

    明朝的识字率约为15%,识字的人中大多数仅算是粗通文墨,真正的职业读书人只占据3%左右的比例。职业的读书人,才算是知识分子,这些人关心政治,关心舆论,哪怕没有成为统治者,也不断设想自己将来成为统治者。特区的报纸媒体,一般能够影响的,都是这些文化层次较高的读书人,以及一些对于政治敏感的商人。

    粗通文墨的市民阶级,喜欢的。唐诗、宋词、元曲……这些朝代,玩弄文字的都很高档,离普通百姓很远。明清小说,这标志着草根阶层开始阅读图书了。明朝的图书出版是非常繁荣的,尤其是长篇小说的出现,养活了大批的出版商。而一些落魄的文人,也开始扭扭咧咧的写一些小说赚取润笔费。

    肖图白准备利用小说作为杀手锏,去影响市民阶层的思想文化动态。

    事实上,明朝时期最著名的出版物《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为例。本质上还是充满了儒家的价值观。比如,《水浒传》开头把梁山好汉写的多名厉害,最终还要接受招安的。《西游记》里面隐射社会,无论多名离经叛道的人,最终都要被儒家社会镇压。《三国演义》里面,无论曹操多么雄才大略,但是大义偏偏是刘皇叔占据。

    对于这些“放不开”的小说,肖图白只能摇头,怪就挂儒家社会太压抑。就像后世的小说家,面对和谐问题。也是无法放开手脚的。

    儒家的压抑,对于统治者来说是好事。

    比如,儒家社会的造反者,首先面对的不是官府的镇压,而是无数地主乡绅集团的反对。战败了地主乡绅后,会面对县官。杀了县官后,才开始面对整个朝廷体制的镇压。朝廷没有办法镇压,那么地主甚至会组建地主团练武装,队伍造反者进行镇压。

    明末的李自成、张献忠等人。自从造反后,长期流窜各地。这并非他们喜欢流窜当流贼。问题是,他们每到一地,地主官绅集团,皆会严阵以待,官兵也会四面八方围剿,而底层农民,也没有革命觉悟,非要流贼烧毁他们家园,胁迫他们跟随流窜。才能够壮大队伍。

    一方面地主集团和儒家思想,维护了农业社会的统治。另一方面,这种思想和社会结构,对于工业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比如,古代人重宗族,有些地区,一个村、甚至几个村。全部是同宗同族。官府要办事,根本没法子按照国法去做,只能与乡绅们合作。乡绅在基层,也从来不按照国法办事。而是按照宗族规矩。

    而整个村、几个村全是一家人。这样的宗族,往往多是非常排外,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