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口气读完二战史 作者:杨会军-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对蒋进行了严肃的谈话。蒋介石表示同意上述协议,并以人格担保,履行协议。  

  至此,西安事变获得了和平解决。蒋介石回到南京后,迫于国内外客观形势的压力,被迫停止了对红军的进攻,10年内战暂告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局面初步形成。正如毛泽东所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了时局转换的枢纽,在新形势下的国内合作形成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发动了。”  

  精彩旁白:据《宋子文日记》介绍,蒋介石被捉之时,态度羞愤绝望,不吃不喝,与张学良连话都不讲,更别说谈判了。宋子文乘飞机抵达西安后,“我单独拜见委员长。他甚为感动,失声大泣。我对其安慰,告诉他,彼并未蒙羞,相反,整个世界均在关心他,同情他。”  

  蒋介石告诉宋,他不会在胁迫下接受任何条件,军事解决为惟一之途。宋向蒋指出,“军事上之成功并不能确保其性命之保全,即便西安被占,他们尚可退至接壤共区,惟国家将陷于分裂,内战四起……”  

  当天下午,蒋介石“渐次通情达理”。蒋介石再次会见了张学良。事后告宋,他已同意张学良将其军队开往绥远;召开大会讨论四项条件;改组陕西省政府,由杨虎城提名人选。  

  ——《宋子文日记》(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档案馆资料)  

  1935年华北危急,蒋介石仍对日妥协,何香凝女士便模仿三国时诸葛亮羞辱司马懿之法,将自己的一条裙子寄给蒋并附诗一首:“枉自称男儿,甘受敌人气,不战送山河,万世同羞耻。吾侪妇女们,愿往沙场死,将我巾帼裳,换你征衣去。”  

  ——《何香凝:女中伟人是画家》(2002年1月26日《北京青年报》) 


第四部分中国正面战场(1)

  日军侵占平津之后,得寸进尺,又调集重兵,分成三路向河北、山东、山西等中国腹地大举进犯,妄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1937年8月上旬起,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1937年8月12日,日军5000多人在飞机和坦克掩护下,向扼制察哈尔省和山西省的咽喉要地——南口镇——发起疯狂进攻。南口阵地的防御工事几乎被日军炮火夷为平地。中国守军在废墟中顽强抗击日军。激战一昼夜,双方伤亡各500多人。次日晨,日军在重炮和坦克支援下,反复发起冲锋。中国守军在枪林弹雨中,踏着血肉模糊的尸体与日军展开白热化的肉搏厮杀,一个团的守城官兵几乎全部战死。但是,中国军队前仆后继,殊死抵抗,日军被牢牢地阻击在南口战场上。  

  无奈之下,日军暂停正面硬攻南口,改用包抄战术,转而进犯张家口。张家口是平绥铁路线上的重镇,也是保护南口、怀来一线的战略屏障。  

  8月21日,日军集结重兵向张家口凶猛扑来。当日,暴雨倾盆,中国守军冒雨与日军激烈战斗,杀声震天。在日军的重炮和坦克攻击下,右翼城垣首先陷落,导致两翼守军陷入重围。战至8月27日,日军大部队冲入市区,中国守军突出包围,撤往宣化、涿鹿一带。怀来也随后失守。  

  张家口陷落使南口镇的中国守军腹背受敌。守军将领汤恩伯只知单纯防守,“处处据守则处处薄弱,易被敌击破。”结果,兵力越拚越少,防线漏洞越来越大,终致南口一线防线溃散,日军逐一侵占了平绥路东线的各处要点,察哈尔全省落入日军手中。  

  8月下旬,日军开始向河北省中部大举进犯。9月11日,攻占津浦路上的马厂,对保定和石家庄形成钳式包抄。9月21日,日军大队兵马向落马坡、姚官屯发起攻势,中国守军“阵地多半炸平,外壕外围铁丝网炸断,官兵伤亡2000余人”。激战到9月24日,中国守军伤亡惨重,被迫西撤;日军继续推进,轻易夺取沧县,直下泊头镇,进逼德县。  

  9月23日,日军向保定发起攻势,中国空军首次在华北上空参战,中国守军士气大振,奋勇杀敌。次日,日军完成对保定的包围,发起总攻。激战11个小时,日军坦克突入城南公园,中国守军弃城撤走。  

  10月8日,日军又向正定发起攻势,中国守军与之展开激烈巷战,伤亡过半,被迫南撤。次日,日军从三面包围了石家庄。10月10日,日军攻占石家庄,随即沿平汉路南犯。10月15日,攻陷邢台,10月17日攻占邯郸,11月5日占领古都安阳。  

  在向河北、河南进犯的同时,另有一路日军向西进逼山西的门户——大同。9月5日,中国军队在大同前哨天镇与日军血战一昼夜,守住了阵地。9月8日,日军炸毁天镇城垣,但是,遭到中国守军的有力阻击,无法推进。日军于是绕过天镇,奔袭阳高、大同。9月10日,阳高失陷,天镇丧失屏障,中国守军弃城撤退。9月11日,日军兵临大同城下。鉴于大同守备空虚,阎锡山下令弃守大同。9月12日,日军进占大同,夺取了晋北煤炭基地。  

  10月12日,中国军队一路退到平绥线终点——包头。10月17日,中国守军又放弃了包头。在撤退途中,这些中国军队“官不知兵,兵不见官,一退数百里,将民财骡马拉抢一空”,“多三五成群,奸淫掳掠,任意开枪寻事,”溃败得十分可悲。  

  10月中旬,日军7万多人侵入晋北,在忻口一带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阻击,进展甚微。日军转而渡过滹沱河,沿正太铁路向太原进攻。10月13日晨,日军进抵娘子关附近的核桃园。阎锡山下令“严督进攻部队拚命杀敌,总司令、军长应亲自督战,有畏缩不前者,就地枪决”。经过连日激战,旧关至核桃园一带,山沟中积尸累累,伤亡甚众。10月26日,娘子关陷落。  

  日军继续西进,11月4日攻占榆次县城,太原危机。11月6日,日军进抵太原北郊,随即对城内进行炮击和空中轰炸。11月7日,日军完全包围了太原。11月8日发动总攻,并以30多架飞机轮番轰炸,全城陷入一片火海。中国守军誓死抵抗,伤亡异常惨重。入夜后,日军向城内空投伞兵,造成混乱。城防司令傅作义率部从南大门突出重围,撤往晋南,太原陷落。  

  在疯狂侵略中国华北地区的同时,日军再次对淞沪地区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妄图对中国南北夹击,速战速决,迫使中国“军队及国民丧失战斗意志”,尽快投降。  

  淞沪地区位于长江下游黄浦、吴淞两江汇合处,扼长江门户。在“一•;二八”事变后,日本就在上海虹口、杨树浦一带派驻重兵,专设日本驻沪海军陆战队司令部,驻沪兵力3000多人,大批日本舰艇常年在长江、黄浦江沿岸巡弋。  

  1937年8月13日,日本海军陆战队向淞沪铁路天通庵车站的中国守军开枪挑畔,并出动坦克沿宝山路进攻,被中国守军击退。8月14日,中国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8月15日,蒋介石下达全国总动员令,自任海陆军总司令。8月17日,中国军队向虹口、杨树浦方面日军发动反击。经数日激战,中国军队突破日军阵地,攻入汇山码头。与此同时,中国空军队也与日本航空队展开激战,并积极攻击进犯的日本陆军和舰艇,击落日机47架,炸沉1艘日军巡洋舰。  

  8月23日晨,从日本赶来的大股日军在川沙河口、狮子林、吴淞一带强行登陆。9月1日,日军围攻狮子林炮台,与中国守军反复白刃搏斗,双方伤亡惨重。9月5日,日军集中30余艘军舰,掩护陆军向宝山发起猛攻,中国军队浴血奋战,苦战2昼夜,500名官兵多数壮烈牺牲。  

  9月下旬至10月初,日军增援部队陆续在上海登陆,总兵力达20多万人。11月5日拂晓,日军利用大雾、大潮在杭州湾的全公亭、金山嘴登陆,对淞沪实施迂回包围。中国沿海守备部队已抽调支援市区作战,猝不及防,阵地相继失守,战局急转直下。11月6日,日军占领金山,企图对上海形成合围。11月8日,蒋介石被迫下令全线撤退。11月9日,日军进占淞江,11月12日占领上海。  

  淞沪会战期间,日军投入28万人、10个师的兵力,动用30多艘军舰、500多架飞机、300多辆坦克。中国守军共30万人、70多个师,装备40艘舰艇、250架飞机。中国官兵以劣势装备与日军殊死拚搏,毙伤日军4万多人。 


第四部分中国正面战场(2)

  上海陷落后,近在咫尺的首都南京直接处于日军的威胁之下。蒋介石紧急召集各路将领商讨保卫南京的问题。因为上海和南京之间一路都是平原,无险可守,大部分将领都主张放弃南京。只有唐生智站出来激昂地说:“南京不仅是我国的首都,而且是国父之陵所在地。如果没有人愿意守卫南京,我愿意与南京共存亡。”唐生智本是湖南军阀,过去曾两次参加倒蒋运动,当时在国民政府中仅是一个备受冷落的训练总监部总监。唐生智的爱国发言和决心,令举座无言。蒋介石当即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城防司令,负责南京保卫战。  

  11月16日,蒋介石决定迁都重庆,给唐生智留下10多万人坚守南京。留守南京的将士几乎都是从淞沪战场上败退下来的,伤亡过半,疲惫不堪;临时补充的新兵都是从农村临时召集或强行抓来的壮丁,完全没有受过军事训练,谈不上有什么战斗力。  

  12月8日,来势凶猛的20多万日军攻陷淳化镇和镇江炮台后,向南京城发起攻击。12月10日,日军攻陷芜湖,切断了中国守军的退路。12月12日傍晚,小股日军攻进了雨花台、中华门阵地。  

  当晚7点,唐生智突然发出撤退命令,自己背弃了与南京共存亡的誓言,并于晚8点乘坐为他保留的最后一条小汽艇北渡长江逃走。唐生智的带头出逃引起了南京守军的哗然,部队顿时发生总崩溃,完全失去了组织,官兵们开始各自设法逃命。开战之前,唐生智为了表示破釜沉舟的必死决心,已经把长江上的渡船全部销毁,断绝了南京守军的退路。此时,部队毫无计划地撤退,造成极度混乱。有些部队长官自己急着逃命,连突围命令都没有传达下去。  

  更糟糕的是,唐生智逃走之前并没有解除不准任何人出城逃跑的命令,所以守卫挹江门的36师开枪阻止试图出城逃跑的守军,中国军队双方发生交火,最后城内的守军动用准备进行街巷战的坦克,击破挹江门出城,随后逃兵和难民乘势冲出城外。大量军民蜂拥到下关后,却根本没有渡江的船只,很多人就抓一块木板、一条树枝试图游水渡过近2公里宽的长江。12月的江水已经十分寒冷,很多军民溺死在江中。  

  12月13日清早,日军吃惊地发现曾顽强抵抗的中国军队忽然全部退走,日军轻易冲入南京城内。下午2点左右,日军的先头部队到达挹江门,发现挹江门外有成千上万的逃兵和难民挤杂在一起试图渡江,于是日军向逃兵和难民们开火,造成血染长江的大惨案。  

  南京陷落后,从12月13日到1938年2月上旬的6周里,日军实施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残杀中国军民34万之众。其中集体屠杀28起19万多人。例如,12月间,日军在草鞋峡集体屠杀被俘军人5。7万多人,在鱼雷营、宝塔桥集体屠杀市民3万多人,在燕子矶江滩集体屠杀被俘军民5万多人,在上新河集体屠杀被俘军民28700多人;零星屠杀有据可查的达858起,残杀15万多人。  

  日军还肆无忌惮地强奸、集体轮奸中国妇女。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判决书中确认:南京“全城无论是少女或是老年妇女,多数都被奸污了。在这类强奸的事例中还有许多属于变态的淫虐狂行径。许多妇女被强奸后又被杀,她们的躯体还被斩断。南京被占领后的一个月内,发生了2万起左右的强奸事件。”  

  攻占中国首都南京之后,日军认为中国军队不堪一击,见猎心喜,想一鼓气赶尽杀绝,彻底歼灭中国军队。随即分兵北上,企图与沿津浦路南下的日军夹击徐州,打通南北战场。  

  此时,山东就成为抵御和分割日军的重要战场。驻守山东的是中国第3集团军总司令兼山东省主席韩复榘,麾下正规军5个师、1个手枪旅、1个重炮旅、2个山炮团、1个重追击炮团,加上由正规军改编的保安队,共约10万兵力。另外,第51军和青岛守备队也受其指挥。同时还拥有黄河天险、泰山、沂山、蒙山等天然屏障。但是,韩复榘畏敌如虎,竟然一枪不放就放弃济南,逃之夭夭。结果,日军垂手而得大半个山东,12月23日进占济南,直逼徐州。  

  徐州位于苏、鲁、豫、皖四省的交界口,素有“五省通衢”之称,是陇海和津浦两条铁路的交会点,也是衔接黄河、长江两条水路、毗邻南北大运河的古城。几千年来,在这里发生过200多次战争,是兵家必争之地,有道是“九里山前古战场,儿童拾到旧刀枪”。九里山便是当年楚汉相争、张良一曲吹散项羽3000子弟兵的地方。  

  1939年3月,在徐州东北30公里的大运河北岸台儿庄,李宗仁将军麾下的中国军队血战日军,击败日军2个精锐师,歼敌2万多人,取得了中国正面防御战中的第一次大胜利。后来,日军增援部队越来越多,中国军队于5月19日放弃徐州,撤往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  

  占领徐州后,日军气焰更加嚣张。1938年8月初,调集20个师沿长江两岸向武汉猛扑而来。当时驻守武汉的中国军队号称60万人,数量占有优势。但是,士气不振,一再败退。10月25日,中国军队放弃汉口,26日撤出武昌,汉阳也随即陷落。中国军队从武汉一路向西,一直撤退到四川。在武汉保卫战中,苏联志愿空军大队曾多次痛击日军,有些飞行员壮烈地牺牲在中国战场上。  

  在进攻武汉的同时,1938年10月12日,日军又在广东惠阳东南的大亚湾登陆,中国守军望风而逃。10月21日,日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广州。至此,中国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的大片国土都沦陷在日军的铁蹄之下。中国抗日战争也进入了相持阶段。  

  精彩旁白:对于中国抗战的重大意义,美国总统罗斯福曾经深刻地指出:“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坍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  

  ——(美)依丽诺•;罗斯福著《罗斯福见闻密录》 


第四部分中国敌后战场

  早在日本侵华战争爆发之前,中国就存在着两个对峙的政权——国民党领导的中国民国政府和共产党领导的中华苏维埃政府。“西安事变”之后,中国内战暂时停止了,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联手抗击日本侵略军。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守土御敌,节节败退,最后龟缩西南一隅;而共产党军队却奋勇向前,冲进敌占区开辟了“敌后战场”,浴血抗敌,不断发展壮大,在艰苦卓绝中走向胜利。  

  迫于国难的压力和中国共产党的积极争取,1937年7月15日,蒋介石正式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8月22日,蒋介石公布了将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任命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  

  8月25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出改编命令,宣布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陕北红军等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11日改称第十八集团军),简称“八路军”。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改为八路军总指挥部,由朱德、彭德怀任正副总指挥(9月11日改称正副总司令),叶剑英、左权为正副参谋长,任弼时、邓小平为政治部正副主任,下辖3个师和1个特务团。八路军总部直属队3000多人,全军共有4。6万人。3个师分别为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肖克)、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每师15000人。  

  1937年10月12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又宣布,将南方8省和14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1938年1月,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成立,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张云逸、周子昆任正副参谋长,袁国平、邓子恢任政治部正副主任。军部下辖4个支队,全军共有10300余人。  

  完成改编之后,八路军很快就从陕西韩城、潼关两处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冲锋陷阵,奋勇杀敌,开辟敌后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先锋队。  

  在华北战场上,日军疯狂进攻、国民党军队节节失利的危急时刻,八路军进入山西境内,迎击日军。1937年9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