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宫--宛妃传全集_派派小说-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真的这么相信你姨娘能看到这只风筝吗?”福临轻声问着玄烨。

“一定可以地,儿臣相信姨娘一定没有死!”他说的很有力也很坚定,可为什么那双明亮地眼睛中有水光亮起,福临无言地点着头,他真地需要有个人来告诉他,宛卿没有死,她还活着,只有这样,他才能继续找下去!

“不要哭了!”福临伸手想帮玄烨擦去已经滚落脸颊的泪水,然玄烨比他快一步抹去泪水,带着一丝哽咽地道:“玄烨不哭,姨娘说过,玄烨是个男子汉,男子汉流血不流泪!”

一个六岁地阿哥,一个六岁的男子汉。

福临忽然觉得很欣慰,这个儿子确实是他几个孩子中最出色的,如果将来他来做皇帝,应该会比自己更出色吧!

佟妃你做了这么多错事,唯一做对的一件事就是生了这个儿子!

恍然间,连他自己也没发现,他对佟妃的恨似乎已经模糊了,至少没有再牵连到玄烨的身上,他将玄烨放在了与其他阿哥一样的位置上!

福临拿着风筝站起来道:“皇阿玛和你一起把风筝放起来好不好?皇阿玛相信,这个风筝你姨娘一定会看到,一定!”他的眼中闪着异样的光芒,宛卿,朕一定会找到你的!

听得皇阿玛要和自己一起放风筝,玄烨高兴地点着头,两人寻了一个空旷些的地方,由福临在前面拖着风筝跑,玄烨在后面追。

不知是风大的原因,还是福临跑得快的原因,总之风筝飞了起来,随着玄烨将手里的线放出去,风筝越飞越高,后面两根尾带在晴空中尽情飘飞。

线圈上的线已经全部放出去了,而风筝也飞到了最高的地方,玄烨握着让湘远找来的剪刀问福临:“皇阿玛,你说人也可以像风筝一样飞起来吗?”

福临蹲下来替玄烨拉着线道:“人又不是鸟,怎么可能飞起来呢,何况这风筝即使飞得再高再远,线也是握在人的手里,人要它飞就飞,要它落就落,它永远也不可能摆脱人的控制!”

“那它可以挣脱线的束缚啊,这样就不用被控制了,就像现在这样。”玄烨拿着剪刀迟迟未剪下去,头一直抬起望着天上的风筝。

福临随着他的目光一并望去,眯着眼道:“断了线的风筝,只有坠落一途,它永远不可能再飞起来,这和为君之道其实是一样的,身为君王,你可以让手下的大臣拥有他们该有的权势与地位,但是一定要将他们的线牢牢掌握在手中,让他们高就高,让他们低就低,一旦他们不自量力威胁到你君王的地位,那就只有断线一途,堕落,永不复起!”说到这里他低下头道:“玄烨你记下皇阿玛说的话吗?”

玄烨看看风筝又看看福临,将他的话细细想了半响后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儿臣记下了,不过皇阿玛的话儿臣不是太懂!”

福临淡然一笑道:“你不懂是正常的,只要记住就可以了,以后你也许会有机会懂,也许没有!”说完这话他收起目光道:“好了,把线剪断吧,希望这风能带着风筝到你姨娘的手里!”

玄烨应了声,将剪刀对准那线剪了下去,没有一点响声那线就断了,而高飞的风筝在空中顿时打起转来,然后随风飞了出去,渐至人眼不可见之处。

福临与玄烨默默地看着风筝远去,然在他们不知道的是,在后面还有一个人将刚才的一幕以及对话都听了个明白。

孝庄其实早就来了,只是看到福临在后就没出声,一直躲在后面看,头不时微微颔着,她的儿子似乎和以前不太一样了。

待见风筝剪断时,这位太后朝着风筝飞去的方向闭目合起了双手,轻念一声:“老天保佑!”

第四十八章 松涛如诗(4)

今天没有码字啊,所以就发一章,明天看码字的情况

这边的风筝放完了,另一边却还没,宋陵和如诗乘着那只巨大的风筝在空中任意飞翔,不过这载人的风筝到底飞不久,没一会儿功夫就开始慢慢降落了,而这个降落的地方在宋陵的暗中控制与计算下,如愿落在了他一早就选定的地方。

相较于宋陵的镇定自若,如诗就显得惊三不已了,她从风筝底下钻出来,左右瞧了一眼讶然道:“咦,这里不是我们来过的湖边吗?怎么会降到这里来的?”

宋陵没有给她答案,而是将她拉到了湖对面被柳树掩起来的院落前,如诗彻底呆住了,这里……这里怎么会一下子多出了一座院子,打开围住院子的杆,痴走了进来,屋子,这里的屋子全是用竹子做成的,竹舍!这个名字跃入如诗的眼里,它就写在门上方,推门而入,里面的陈设一应俱全,桌椅床铺,很明显全部都是新的,会是谁?

带着这个疑问,如诗回头望向宋陵,然在看到他的眼睛时,一切顿时有了答案,不用问,这一切定然都是他做的。

是了,一定是他上次听到自己说想在这里盖间小屋,所以……

同样的,这段时间宋陵总是神神秘秘地外出也有了答案,他必是来这里了,只是这好快,才多少天的功夫,居然就已经建起来了,而且还是这般的精巧!

宋陵,他必为此花了许多心思!

女孩子总是受不得激动,那眼里的泪光跃然浮现。宋陵从进来后就一直注意着如诗,赶在她眼泪落下前道:“可不许哭,你这是第一次来。要是现在哭了,以后每次来都要哭了。。。乖,把眼泪收回去,开开心心的!”

“嗯!”如诗笑着答应,将眼闭起,直到把泪水收回后才重新张来。宋陵微笑着牵起她的手,带她四处看着,在院子一角还养了几只小白兔,小白兔可爱地模样惹得如诗一阵娇笑,嚷着要把它们放出来,不过宋陵为怕小白兔跑掉,所以没让她放出来。

待把竹舍全然看遍后,两个才走出来,宋陵倚在一棵柳树上对如诗道:“喜欢这里吗?如果喜欢的话只要将你随身的东西带过来便能住了!”

“你真地是为了我而特意建的?”如诗依然沉浸在刚才地震撼中。今天所喜好美太多,让她不知该如何自处,虽已习惯了宋陵待她的好。但是还是忍不住感动。“我说过,只要你喜欢。我便一定会为你做到。如诗你愿意和我一起在这里看日出,看星星吗?”落日的余辉下。宋陵向如诗郑重地伸出了手。

“你……”如诗多少有些明白宋陵的意思,但她不敢确定也完全没有想到。

宋陵仿佛读懂了如诗眼中的意思,他点头目光越过如诗地身影望着西下的夕阳道:“是的!我想你永远陪在我身边,陪我弹琴抚箫,赏星览日,我希望这一生,这一世都不要与你分离!”

停了一下他将目光移回到如诗身上:“如诗,也许我真是个自私的男人,我不想失去你,哪怕将来有一天你恢复了记忆我也不想失去你,我想与你成亲,与你白首偕老,笑傲人生!”

“那么……你愿意嫁给我吗?”他鼓足勇气问出这句一直藏在心中的话,同时人亦紧张万分地等着如诗的回答。

如诗脸上的笑缓缓敛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脸沉静雅秀,这样的她是宋陵所不熟悉地,因为他已经习惯了她的活泼,可是他依然爱,只因为她是如诗,若说以前对灵襄有过心动,那么对如诗则是由心动转变成刻骨铭心,他可以忍受灵襄随别人而去,却无法忍受如诗的离去。

如诗一言不发地望着宋陵,眼中有着许多连她自己都无法理解的复杂,落日在她地身后散发着最后一丝余光,鸟鸣虫叫成为这个地方唯一地声音。

许久之后,如诗慢慢伸出手,在宋陵俊美的脸上慢慢抚着,一切仿佛又到如诗初醒地那一刻,她也是这个样子抚着宋陵的脸。手缓缓松开,似乎要放下,然宋陵却握住了她的手,让她依然紧贴在脸上:“告诉我,你愿意吗?”他在害怕,这个独自闯荡商海的男人竟然在害怕。

如诗的眼中凝聚起一丝又一丝的茫然,她摇头:“我不知道,宋陵,我真的不知道,我也很想一生依偎在你的怀里,可是……”她用另一只手指着自己的胸口道:“这里会痛,很痛很痛,就像有人拿剪刀在戳一样,这不是重点,重点是……”眉头紧紧皱起,形成一个明显的川字:“重点在于,我是一个没有过去的人,我记不起自己的过去,所以我不知道,不知道与你成亲后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会不会引来灾难,宋陵,我不希望你因我而有事,你明白吗?”

在明白了如诗的心意后,宋陵心里顿时为之一松,只要知道如诗不是不喜欢他就好:“如诗,未来是怎样的,我们谁都不知道,但是你我现在的人生却是可以自己掌握的,只要我们在一起,我相信没有什么难关是不可以度过的,你是我心爱的人,你决不会给我带来灾难,我相信!”

他斩钉截铁的说着,但如诗还是不太放心,心中升起的危险感实在太强了,让她真的不能不怀疑,她刚要说,宋陵已经明白了她的意思,抢先说道:“即使你真的会给我带来灾难,我也愿意承受,哪怕是付出我的生命!因为我的幸福只系在你身上,失去你,对我来说一切都将不复存在!”

“你……你真的不会后悔?”其实如诗的心中何尝愿意让宋陵伤心,她只是有着太多的顾忌,往日里她可以什么都不想,尽情享受着宋陵待她的好,但真到了重要的事上她还是要想上一想。

宋陵面向如诗,面向夕阳,伸出右手,屈起拇指与小指肃然道:“我宋陵发誓,愿与如诗共结生死连理,不论富贵还是灾难,此生决不后悔!”

如诗突然转过身,与宋陵一并面对着夕阳,然后她也伸也右手举天发誓:“我如诗愿嫁宋陵为妻,此生此世,白首为老宋陵闻得此言高兴的人都愣住了,他一把扳过如诗的肩道:“你真的愿意嫁我,真的?真的?”他一遍一遍地问着同样的两个字,向以冷静果断出名的宋陵何曾有过如此失态的时候。

如诗又恢复成那笑嘻嘻地模样,她淘气地用双手地拉着宋的脸颊道:“是啊是啊,从我被你救起的那刻,我就被你拐走了,想逃都逃不开呢!”

宋陵任由她捏着脸颊,突然伸手将她一把抱起转着圈圈,男人的笑,女人的笑一并围绕在这片静寂的林湖间!

夕阳之誓,连理之盟!

但愿一切都能如誓盟之约,此生此世,白首为老!

第四十九章 命定(1)

待得宋陵与如诗从小竹屋回到宋府时,已是近夜时分,宋陵心中欢喜也不隐瞒,当即将自己要与如诗成亲的消息告之了齐伯。

齐伯虽惊讶,倒也不三怪,这一切都在情理这中,少爷对小姐的宠爱是谁都知道的,甚至为了她而与方家翻脸,至于小姐对少爷的依赖那也是有目共的,现在他们能成一对自是最好。

齐伯惊讶过后很快就高兴不已,他早就盼着少爷能成家立室为宋家开枝散叶,现在可总算要定下来了,只可惜老爷和夫人去世的早,不然他们指不定有多高兴呢!唉,想到仙逝的老爷夫人忍不住又是一阵神伤啊!

宋陵交待了齐伯去准备成婚的事宜等等,他则将如诗带到自己的房里,从五柜的暗格中取出一枝紫玉簪,簪身幽紫光亮,簪头雕成一枝出水清莲,脱俗雅致,宋陵郑重地取出后交给如诗,迎着她异的目光道:“这枝紫莲簪是我们宋家的传家之宝,只给长孙长媳以为文定之物,父母去世之前将此物留给了我,让我娶妻时将其给媳妇带上。”

如诗不想这簪还有如此来历,也可说是宋家长媳的身份象征,她既已决定要嫁给宋陵,自不会推辞,点头让宋陵将此簪带在她的头上,抚着头上冰滑凉许的簪子笑问宋陵她带着好不好看。

宋陵微微一笑道:“你带着自然好看,可可惜这簪只剩下一枝了,不然一对带着更好看!”

“一对?这簪子是一对吗?”如诗好三地问道。

“是啊,原本这簪子确是一对,这枝是莲花。另一枝是牡丹!”宋陵瞧着如诗,见她齿一动,知她想问什么。便接下去道:“有一件事你不知道,在我五岁的时候父母曾给我订过一门亲事。这约定之礼便是那只牡丹簪!”

这下如诗真是又惊又怒,她气呼呼的退开几步道:“原来你订过亲,那你还来招惹我干嘛,难不成你还想成齐人之美,让我做你的妾室?!”说着就要动手去拔那只已经戴在头上的簪子。宋陵赶紧抓住她地手,不让她拔:“你这么生气做什么,听我说完不行吗?”

如诗用力挣开宋陵的手转过身道:“还有什么好说的,不都是你自己承认地吗?”

宋陵不见生气更多的暗喜,如诗如此表现就说明她地心中确然有了自己,他一走到如诗面前,如诗就撇过头不看他,弄得他一点脾气也没有:“这门亲事订下时我才五岁那个小女娃娃才刚满月懂得些什么,都是双方父母的意思。。三∨書∨網。我家和陈家是世交关系极好,我父亲和陈世伯希望亲上加亲,两家成一家。所以便结了娃娃亲,为了表示诚意。我娘就将其中一枝簪子给了陈家。在亲事订下没多久,陈世伯一家就因生意重心的转移而迁到了浙江。刚开始两家还互有通信,可后来不知怎的,寄去的信就如石沉大海,不见有回信过来。”

“那后来呢?”如诗听得入神,一时忘了生气。

“虽然我对这门亲事不甚在意,但我爹想着早些让我成婚,但亲自去了一趟浙江,到了那里才知道原来陈世伯一家早在几年前就遭仇人报复,全家连仆人通通被杀,无一人脱逃,其后更放火烧宅。

陈小姐自然也已经被杀身亡,既然女方都死了,那这门亲事自然也就不了了之了!”将整件事都说完后宋陵又故意逗如诗道:“怎么样,小醋坛子,现在还要吃那根本没有地飞醋不?”

如诗听完才知道原来宋陵的未婚妻早就不在人世了,而自己却在吃那死人的醋,顿时脸如飞霞般红了起来,轻啐了宋陵一口道:“美的你,我才不会为你吃醋呢,你再乱说小心我打你!”说着就举起那粉嫩的拳头,试图加强说服力。

宋陵哈哈一笑,情知女孩子家脸皮子薄也就不再逗她,笑过后正颜道:“这簪子已经带在你头上,你可不许再赌气把它拿下来,我可还想着你将来亲手把它交给咱们的儿子,让他给自己的媳妇带上。”

如诗低着头没有说话,只有头微微点了一下,示意她知道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两人着实过了一阵惬意的日子,如诗对那把灵韵琴爱不释手,总央着宋陵寻一些古曲琴谱来,说起来如诗对弹琴地天赋确是极高,不论多难的曲子,她看过几遍后都能照谱弹出来,而且最难得的是她往往能弹出曲中蕴含地韵味。

宋陵多半是在旁边听,但有时兴起也会用叶子在一旁为她伴奏,每每这个时候总有一些鸟雀甚至于蝴蝶被他们吸引过来,围着两人飞舞,实堪称三景。

至于与宋陵撕破了脸的方家,一边没了做知府地妹夫支持,一边又被宋家打压,已无了还手之力,实力进一步萎缩,一下子就掉到四大家地最后去了,幸而宋陵没有趁机加压,他只是想给方家一个教训,并非真想铲除,所以也就放弃了打压,方家这才有了喘息之机,但也只能勉强自保,当初方老爷子给两个儿子带去的可是一大笔财物。

在齐伯地操办下宋府洋溢着浓浓的喜气,因为宋家在扬州是绝对的有头脸,所以这宋家家主的婚事绝对不能草率,齐伯列了一张长长的名单,将与宋家的生意来往或有关系都列在里面,以发请帖相邀。与此同时他还差人去京城请名楼大厨,准备开个三天三夜的流水席,这些事办起来都需要时间,不像小门小户,只要扯上几块红布红蜡烛就可以成亲了,在齐伯与宋陵几经商量后将婚礼时间定在五月二十九,整整要准备一个月的时间。

五月初一,如诗嫌在府里呆着憋气要宋陵带她出去走走,她听说扬州城里有一座观音庙,求神问事特别的灵验,这一天又是初一前去上香的人特别多,便拉着宋陵去了观音庙。

这庙并不大,至少与一些名刹大寺相比要寒碜许多,但这一切并没能影响它的香火,这一天前来上香的人极多,几乎是人挤着人。

宋陵与如诗来到庙门前,见里面人山人海不禁皱起了眉头,本想劝如诗不要去挤这个热闹,但在瞧见她那兴奋的样子后话顿时收住了,这个丫头哪里热闹就爱往哪里钻,他要是不让她去又该不高兴了。

无法之下,只好与如诗一起排在众人后面等着进去,这庙门前摆着不少算命的摊子,时有人去算个命什么的,生意倒也不错,至于准不准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不过在这其中有一摊算命的比较三怪。

一般算命先生都是些年纪大的人,至少五十以上,而且还有人是瞎子,但这一摊却全然不同,算命者闭着双眼,很是年轻,年龄大约和宋陵年纪相仿,相貌古朴无三,身上穿着一袭干净的布衫,两只手相互拢在袖中,看不见,却给人一种极三怪的感觉。

这样的人怎么看着都不像算命的,可是他的身边却着实立了一个算命的杆子,不过他面前算命的人一个也没有,而他似乎也不在意,双眼合着一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