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第一帝国-第1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道,但至少咱们中京这附近,家家户户虽不说都能吃饱,起码饿不死,有的吃这是真的。”

    “哎,这也就是帝国政府大度,还肯给李秀才一个控告的机会,要是换我上去啊,直接就把李秀才给关进去了,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去自己作死。”

    旁听的百姓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着,几乎清一色的都在说帝国的好。

    他们都是没有什么文化,也没有什么见识的庄家汉子,但是他们却很清楚,帝国与前清政府是不一样的,这一点从他们现在的生活上就能够看出来。

    说句更简单的,你跟他们谈什么国家理想,还不如告诉他们该怎么做才能填饱肚子更实在,谁能让他们填饱肚子,他们就跟谁干。

    别说是现在,就是抗战时期,大多数百姓也是这么干的,你不能去怪他们立场不坚定,从根本上来说,最大的错误还是在高层那里。

    而一些路过的客商也纷纷交谈了起来,他们去过的地方多,见过的人也多,或多或少的也与政府有过交往,所以对于今天的这件事情,还是有一些不同的看法的。

    甚至,为了能够看到今天的审理,有些人更是在中京住了半个月,更有些已经路过中京的人,在听到消息以后又返回来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旁听的百姓是越来越多,媒体们也纷纷抵达了现场,对着那些旁听的百姓也是拍了几张照片,搞的百姓们更是一阵的稀奇。(未完待续。)

365:青天大老爷在上

    (后面还有一更!)

    八点整,一队五十多名身着白色制服,头顶大檐帽,腰跨毛瑟手枪的法警队伍正式亮相。

    这些法警与外面的那些警察不同,首先,法警的身高几乎全在一米七以上,而且每一个人的平均身高差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虽说他们也是警察,但是在这些法警身上,却给人一种军人的味道,笔直的身杆,往那里一站,便给人一种强大的压力,让人不敢造次。

    而原本有些乱糟糟的场面,随着这五十余名法警的到来,瞬间安静了下来。

    这五十余名法警也并没有因为眼前的这种大场面而不知所措,似乎是早有预案,各自迅速的寻找着各自的位置,然后就那么直勾勾的站在那里,其实,用形象警察来形容他们才更加合理。

    紧接着,原告被告双方出场,临时法庭的摆设很简陋,原告和被告面前只有一张桌子,上面用一块青布盖着,原告的后方摆放着一张椅子,而被告的后方则摆放着两张椅子。

    正前方,有一个高约一米的临时舞台,上面摆放着几张桌子,不过正中间的桌子显然有些不同之处,正中间的桌子更像是一张讲台,面朝着众人的那一面,是一本书的模型,而书的封面上有一面国旗。

    国旗意味着国家,书,则是意味着法律,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则代表着公平,公正,公开。

    虽然话是这么说,最终的结果到底怎样,现在还没人知道,或许,一切等到这场审判结束之后就能真相大白了。

    高台的下方,是一张双人桌,后面摆放着两张椅子,桌子上分别摆着两只牌子,一支是书记员,一支是监督员。

    紧接着,法庭官员开始出场,法庭的规模并不大,构造也并不复杂,按照早就已经制定好的法律,法庭审判的时候,法院方面需要派出一位**官,两位辅助法官,以及一位监督员,一位书记员,共由五人组成审判组。

    至于那种代表着民主的陪审团制度,这个王思锐并没有同意被引入进来,这样固然可以最大化的避免冤案,但是同样的,对于一些有身份的人,或者善于伪装的人,陪审团反而会成为他们的帮手。

    而这次的案件,因为是开国以来的头一遭民告官案件,而且被告一方还是帝国政府,虽说法律上规定了法院的独立性,在接收到这种案子的时候,可以不用去顾及政府的面子,但袁世凯也不敢真的那么做。

    毕竟上面还有个皇帝呢,而这次的案件又非同一般,一旦判了帝国政府败诉,后果不堪设想,至少,帝国的发展也因此而将会陷入短暂的停止中。

    所以,在接到这件案子之后,袁世凯是第一时间内将情况汇报给了王思锐,虽然王思锐也有些生气,但是冷静下来之后,却又叮嘱袁世凯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不用考虑政府这边。

    其实说到这里,王思锐的态度就已经很明显了,这件案子要秉公审理,虽然会给帝国政府带来一定的麻烦,但是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却又是帝国政府狂刷声望的一个好机会。

    甚至,这种方法刷出来的声望,效果要远远的超过打一场胜仗所取得的效果。

    案件的敏感度如此大,又事关重大,所以,这一次的**官,将由袁世凯亲自出任。当然,其实最高法院的院长,就是整个国家最大的法官,按照法律规定,他也是有责任出庭审理案件的。

    只不过介于职位的问题,袁世凯出庭审理案件的机会并不多,而这几个月以来,袁世凯除了在建设各地法院之外,也没少研读那些法律文书。

    当然了,现在袁世凯每次一见到立法院那边的人就恨不能一脚一个,全将他们给踢回老家养老去。

    短短十个月,不到十一个月的时间内,他们已经审理通过了两千多条大小法律,有民事的,有刑事的,甚至有个闲的蛋疼的立法员提出了建议,要求立法院对官员建立一套不同的法律制度,原因是官员因为自身职位因素,所以一旦他们选择了犯罪,影响往往将会更大,所以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听说立法院那边已经去征询皇帝的意见了,只要皇帝同意了,他们就会将这件事情提上议程。

    好吧,其实立法院通过的没一条法律,作为**官的袁世凯,都必须要熟记于心,不说一问就百分百的说对,但至少也要知道这条法律属于民事还是刑事,在哪一个章节里。

    所以,袁世凯整天不是忙着处理法院的事情就是忙着背诵法律,忙的头脚不着地的,对立法院那帮永远不嫌事大的家伙又怎么会有好脸色看?

    袁世凯看着下方的众人,摆出一副严肃的表情,一身黑色严谨的汉服,让袁世凯不怒自威。

    袁世凯拿起了桌子上的小木锤子,跟以前衙门里的堂木属于一个性质,反正是王思锐让搞的,那就搞呗?轻轻的敲在下方的木板上,宣布正式开庭。

    而后,书记员先是宣读了法庭纪律,一旁的监督员则将整个流程记录了下来,当然,记录的内容不需要那么详细,他只需要记录下几点几分,**官宣布开庭,书记员在什么时候宣读的法庭纪律等等一系列的程序步骤,主要是监督审理流程是否规范,或是跳跃审理之类的。

    法庭纪律并不长,只有寥寥几条,前面是不准随意大声喧哗,不准吵闹动手等等,还有就是原被告双方必须要尊重法庭判决意见,如有不服,可向上级法院提出上诉,这一点书记员特别表明,如双方不服判决,将由皇帝陛下亲自审理此案。

    因为这次的案子就是最高法院审理的,在往上的话,那就只能是皇帝亲自去审理了。

    然后就是法庭的审理流程,这个是需要讲一遍的,不过都是化繁为简,只说要经过哪些步骤,让人心里有个数就可以了。

    大约十分钟不到,书记员宣读完毕,在得到**官袁世凯的同意下,这才坐了下来。而袁世凯则是再次敲响小木锤,宣布开庭。

    开庭的第一个步骤,是验明正身,这个其实很简单,帝国发放的有身份证明,这个是各地官府发放的,上面印的有政府的章,只做证明使用。

    李文煊将早已准备好的身份证明递了上去,一名法警端着托盘送到了袁世凯那里,袁世凯看过之后,将其送入书记员那里,由监督员和书记员共同记录。再然后,李文煊的身份证明被送到了被告那边,接受被告的检查。

    随后,被告方的稍微有些麻烦,因为被告方是帝国政府,理论上来讲,理应由帝国总理出席审判,但帝国总理哪有时间来干这个?于是便派了个帝国总理府办公室秘书代替帝国政府出席此案。

    所以,这位秘书要出具的证明就有些多了,首先是他个人的身份证明,然后是由帝国总理府开具的工作职位证明,随后是帝国总理府的委任书,授权他全权负责此案。

    然后是律师,这个是帝国自己培养的律师,是一个新兴职业,目前国内取得资格的律师一共也才不足百人,大多数都在法院有备案。

    所以,律师需要出示个人身份证明,由法院开具的律师资格证明,以及帝国总理府出具的委任书。

    这些证明都是先由**官袁世凯以及两个辅助法官检查,确认无误之后在交由书记员和监督员记录,最后在拿到对方那里接受对方的检验,走完流程之后,这些证明才会被归还给当事人,同时,**官宣布身份证明有效,案件进入下一个环节。

    “帝国最高法院于元年九月十五日接到原告方李文煊诉状,原告李文煊以帝国政府无恰当理由拒不归还公元1903年,元年这两年从民间收缴的庚子赔款为由,将帝国政府告至最高法院,经最高法院调查案宗,审理原告提交资料,此案符合立案标准,故于元年九月二十一日正式立案。于元年十月十七日开庭审理,原、被告,当事人及委任代表均已到庭,本案正式开审。”袁世凯宣读着开审致辞。

    一些形式上的东西,现在已经全部去掉了,为了将效率最大化,所以**官的开庭致辞也很简单,就是简单的阐述一下原告的诉状理由,法院什么时候收到的申请,什么时候决定立案,什么时候开庭审理,是否符合开庭要求就可以了,简化,而又五脏俱在。

    听着袁世凯的致辞,一直都很淡定的李文煊这个时候也淡定不起来了,毕竟他要面对的是帝国政府,虽然最高法院已经受理了此案,但是李文煊心里面还是很没底,而原本准备好的致辞,此刻也早已忘的一干二净。

    在书记员的催促下,李文煊最终不得不赶紧站了起来,心中当下一横,管他是死是活呢,反正已经来了,听天命吧还是。

    “青天大老爷在上……”(未完待续。)

366:这家伙真不要脸(推荐票加更)

    “青天大老爷在上……”

    下面的百姓以及客商倒是听的津津有味,毕竟这种民告官的事情百年难得一遇,如今被他们遇到了,暂且不管最终的结局如何,就是这个事情,作为参与者,就足够他们炫耀的了,而对于李文煊的话,也没有人觉得有什么问题。

    **官,虽说换了个名字,但说到底那不还是青天大老爷吗?

    不过袁世凯却是狠狠的皱了皱眉头,千算万算,还是算错了一点,他忘了现在是元年,帝国刚刚成立一年不到,而大多数百姓,虽然已经接受了新的帝国,新的生活,可是一些思想方面的问题,他们还是潜意识的在按照前朝的规矩去做的。

    想到这里,袁世凯轻轻的敲了敲小木锤,刚打算长篇大论的李文煊下意识的停了下来,心中微微有些恐惧,有些不知所措。

    先前已经有人告诉他法庭上的规矩,一旦**官敲响了木锤,不管你在干什么,你的话有没有说完,都必须要停止下来,然后保持安静,等待**官的问话。

    “原告,请注意你的言辞!”刚一开口,袁世凯便觉得自己这么说李文煊似乎不太听得明白,算了,还是破例一回吧,毕竟这是法院的工作失误,紧接着,袁世凯继续说道:“现在是新的国家,新的社会了,不要将旧社会的那一套用到这里来,在法庭上,你只能叫我**官,而不能叫我其他的称呼,这是对法律的尊重,对百姓的尊重,对国家的尊重。”

    “好……明白了,**官!”听着袁世凯的话,李文煊稍稍的松了口气,不过他真不敢保证,要是袁世凯再来上两下的话,他的小心肝会不会承受的住?**官?虽然就在那牌子上写着呢,但李文煊还是感觉很别扭,哎,管他呢,人家让怎么喊就怎么喊,反正就是个称号而已。

    “**官,小民状告帝国政府理由有三,其一,别的地方小民不知,但是小民所在的聊城,自帝国政府决定将庚子赔款摊派民间之后,聊城百姓便以官府的规定按时缴纳赔款费用,虽说帝国政府给出了可以分期的缴纳方式,但小民也还是严格的按照官府的要求去缴纳的,这几年来,小民一共缴纳了三两银子,其他百姓也差不太多。

    其二,帝国政府于建国之时便宣布不在支付给洋人庚子赔款,而洋人那边似乎也是默认了这一举动,但帝国政府却对内没有一个交代,难道我们交的钱就算是上缴国库了吗?

    其三,这不符合皇帝陛下于登基之日颁布的《大赦天下》诏书,小民觉得,帝国政府这完全就是跟皇帝陛下对着干的,要不然的话,为什么皇帝陛下都已经颁布了诏书,帝国政府却依旧不做任何解释呢?”

    ‘嗡……’

    因为李文煊的面前摆放的有一只话筒,虽然听着呲呲啦啦的,但是外围的百姓和客商也还是能够听清楚李文煊的理由的。

    “这李秀才未免也太胆大了吧?”

    “是啊,虽说帝国政府宽宏大量,可这李秀才竟然什么话都敢说。”

    “哎,谁不知道帝国初建,到处都是要用钱的地方?帝国为百姓做了那么多事,难道真的会把这些钱看在眼里吗?我觉得啊,帝国肯定是把钱用在了其他方面,加上税收几乎没有,又要维持庞大的政府和军队,所以才没办法退还这笔赔款。”

    “是啊,反正以前的日子虽然苦了点,但这不也熬过来了吗?现在只要肯好好干,谁还会饿死?又不缺这点钱,干嘛非要去为难国家呢?”

    “不对啊,李秀才的三两银子是怎么交的?我记得咱们这边一个人好像是半两银子啊,李秀才先前死了老伴,家中又只有他一个,怎么交的三两银子?”一名百姓疑惑道,反正不管他怎么算,按照李秀才的说法,这三两银子是对不住的。

    “什么?你们才一个人半两银子?”旁边的一名商人听到之后瞬间觉得一阵肉疼。

    “行了宋财主,帝国这是区别对待,有钱的多交一点,没钱的少交一点,总要让大家都能活下去吧?虽说咱们这些商人交的的确多了点,可那也伤不到骨头,中京这里之前是什么情况你还不知道吗?要是让他们一个人交一两银子,你觉得那得饿死多少人?”另一名商人倒是没有太大的反应。

    帝国对商人也有不同的等级划分,最高的每人交十两,然后依次往下降低,最低的交三两。

    宋财主因为生意做的不错,家中又有数十间店铺,每年的流水更是上百万两银子,所以帝国给他定的是每人十两银子,而宋财主一家老老少少二十多口人,按照这个标准,他的交两百多两银子。

    虽然伤不到骨头,但是也让宋财主很是一阵肉疼,这等于是他一家就交了中京这里四百多个人的钱。

    区别对待,这个他们是都知道的,但最低的也是三个人二两银子,这个是他们目前所知道的情况。

    听着下面一片议论之声,袁世凯赶紧敲响了木锤,示意肃静,在军警的帮助下,场面这才算控制了下来,而那些军警也更是站在旁边就不走了,这更让他们有什么话也只能在心里憋着,不敢说出来。

    紧接着,李文煊拿出了他精心准备的证据,看得出来,李文煊的确是下了功夫的,他收集到了一份帝国刊登了帝国决定停止对列强支付庚子赔款的公告,发文方是帝国总理府,这个等于是官方通告了,所以是具备法律效应的,是可以被当作证据的。

    而且报社那边也都有存档,这件证据很容易就能够被验证,况且,这件事情大家也都知道,只不过没人在意罢了。

    第二件证据是李秀才缴纳赔款的收据,是聊城官府开具的,上面有印章以及款项。

    李秀才当时手里是有一些钱,所以并没有选择分期支付,而是一口气将所有的赔款都缴纳了,而李秀才又是在聊城县城内,经济条件要好于农村,所以那里的标准是每人一点五两银子,而当时李秀才的老伴还没去世,所以要缴纳两个人的费用。

    当然,如果不是因为李秀才无法接触到那些机密的事情,他根本就不知道帝国政府那里到底收了多少款项没有交给列强,现在李秀才肯定会代表全国百姓状告帝国政府的。

    所有证据被呈交给了**官袁世凯,其实这些证据袁世凯是早就看过了,而且因为这件案子性质特殊,所以袁世凯又私自决定了要为李秀才补充一下证据,虽然不合理,但也避免了李秀才之后,所有人都来状告帝国政府,那样的话,他这个法院也别玩了,天天去审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