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仕途正道-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殷由之,殷由之,哎,这名字不错,一点都不俗。这就是说什么事都得应该由着她的意思吧?”楚豹良油腔滑调,自说自话。

    “哎呀,贤侄果然文才不凡啊,这当时也就是那么随口一说,还没想那么深远呢,经你这么一点拨,迪迪你还真是个享福的命。”

    殷副市长寓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迪迪又看了一眼楚豹良笑着说。

    “是啊,一辈子都得宠着哄着。”楚豹良这次没敢抬头,说话声音也不大,像是自言自语,却很认真。

    那两警察更懵了,心说他们谈的这叫什么恋爱啊,怎么双方相互连名字都不知道啊?

    “不道歉就拉倒。二爸,我们回家!”迪迪说罢,转身就走。

    “哎哎哎!你站住,站住!这哪有跑着听人家道歉的。。。。。。。”楚豹良一路追了出去。

    留在屋子里的几个人面面相觑,真的是哭笑不得。尤其是殷副市长,他第一次感受到权力也有达不到的地方。

    “现在的小年轻,真是搞不懂。恋爱时就是这样的一阵风一阵雨的。”软所长看着殷副市长说。他的眼神里带着探寻,似乎想要求证什么。

    “恋爱?”殷副市长一惊,但看着软所长,又看看张秘书,似乎明白了什么,连忙点头道:“是啊,年轻人嘛,表面上皮皮闹闹,实际感情牢靠着呢!。”

第七十三章 形势逼人(一)

    县城建设工作结束后,又召开了招商引资工作大会。会上姚书记作了重要讲话,有三个部门的主要领导因为没有完成上阶段的工作任务作了表态发言。

    姚书记首先重申了根据市里文件精神出台的县招商引资奖励政策的文件,凡机关干部的招到一个投资额一千万元以上的企业,就可以在原来的职位上提升一个职级,引来一个投资额五千万元以上的企业,就可以提升两个职级。

    当然如果招到一个世界五百强或是国内百强的企业,那奖励就是。。。。。当然,那不容易。

    接下来姚书记的话讲得很重,甚至可以听得出是充满了火药味。

    参会者在下面是议论纷纷。据说姚书记生气是因为最近招商引资工作中接连发生了两件让他头疼的事情。

    第一件是一个机关小科长,熬了二十多年,眼看着就要退休了还是小科长一个。听到县里出台了这样的一个政策,就动起了脑筋。

    他报名出去招商,也不知采取了什么样的手段,真的招了一个一千万元的企业,可是对方光是圈地,建围墙,却迟迟不见厂房的影子,这样一拖再拖的最后居然黄了。

    那个小科长倒是真的提拔成了副局长,工资涨了好几百。这件事在全县上下形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姚书记狠狠地批评了组织部门,说他们把关不严,组织部门也很委屈,说他们完全是按照文件的程序办事,谁知道会出这种事情啊。

    这干部就是这样,能上不能下,上可以没有理由,但是下,那必须得有原因。最后,组织部门也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没法言。

    还有一件事是一机关工作人员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在外商面前竭尽讨好之能事,说尽千言万语,就差点给人家跪下了。苍天不付有心人。总算有一个外商被其真情打动,真的来考察了。

    县领导得知情况后,大喜过望,高度重视,放下手头一切工作,陪吃陪住陪玩,就真的成了‘三陪’。人家外商到这考察了两天时间,离开后就‘黄鹤一去不复返’了。

    县领导就三番五次大会小会地自我反省,深刻检讨,提高认识,最后得出结论说,肯定是接待工作没有做好,还把宾馆里那个微笑时只露出七颗半牙齿的服务员辞退回家了。

    听说还有一个服务员微笑时也按照国际惯例露出了八颗牙齿,但其中居然有一颗是虎牙。反省会上甚至有人提出这颗虎牙暗含‘拦路虎’之意,所以更应该被辞退。

    县招商局的领导实在是夜不能寐,心有不甘。他们最后一次厚着脸皮给外商打电话,问人家不来投资的真正原因,外商用广东话夹杂着普通话回答说:第一是你们那的县委办公楼太豪华,办公条件太奢华,应该是发达地区的啦!不太适合我们去投资的啦;

    第二是接待规格太高,每顿饭都要花费几千元人民币,我们怕以后招待不起的啦;

    第三就是陪客的人太多太热情的啦!我本人天生滴酒不沾,还要以茶代酒,显得很尷尬;

    还有吃饭时间太长,每顿饭吃下来,总是感到很累的啦!请转告你们的领导,我很感谢他们的盛情款待;

    最后,我还要感谢你们那的宾馆服务人员,她们个个服务周到,热情得体,特别是那个长着虎牙的小同志,她为人很好,待人也真诚,尤其是那颗虎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谢谢的啦!再见的啦!

    姚书记在会上还说了,市里也要组织一个大的招商团,由各个县区推荐能人组成,奖励政策不变。

    开完大会,又留小会。

    这是个县委常委扩大会,扩大会扩大会,自然是扩大到那些与会议内容密切相关的单位部门上,时伟明的城市规划工作就在扩大之列,因此,他就坐在会场。

    会上,姚书记有点沮丧地说:

    “通过几年的招商,我们的钱倒是花了不少,每个单位每年都要开支近五十万元以上,但是收效甚微。

    目前,我们林怀县经济压力这么大,不能光指望招商引资那口食。这一不靠山二不靠海的,哪有人肯来投资啊,招商确实不容易。眼前我们在不放松招商引资的同时,更要另辟溪径。各位看看有没有好的意见和建议。”

    见大家不说,姚书记又说:

    “我倒是有几点想法,也可以说宏伟规划,就是还是在房地产开发上大做文章。拆迁重建是一个好方案,比这个更好的方案就是基本不用拆迁就能平地生起高楼,这简直可以说是无本取利。

    第一是利用起我们三湖公园北边的那块空地,那地方正处于城市的中心位置,北边是路,南边是湖,东西两边只有为数不多的低矮平房。

    我大概框了框,那地方可以建八幢二十层以上的高层楼房子,下面做商铺。因为北边是一条宽宽的马路,所以建高层不担心挡到其他建筑物的采光问题。

    第二是把县第一人民医院和县第二高级中学搬迁到北城边的二环路外,那地方马上要开发商住区,这样可以拉动房地产市场,提高房价,增加收入。

    第三就是把我们花大力气招来的造纸厂选址问题定下来,厂方要求把厂址选在西城。。。。。。。只要这部机器一响,银子就会滚滚而来。。。。。。

    同志们,你们虽然没有经常走出去看看,但是从新闻媒体上也该看到听到,现在我们周边地区乃到全国的发展形势是喜人的更是逼人的。

    我们不能还做小脚奶奶裹足不前,一定要赶超周边地区的发展速度,我们的目标是全市争第一,全省争先进全国有位置,这个衡量标准就是我们的gdp的增长。

    只有脚下动起来,腰包才能鼓起来。我相信,只要完成了我们的宏伟规划,在近一两年内我们的发展速度,我们的gdp增长水平应该是能够达到预定目标的。

    总之,我们要让我们的大楼越来越高,道路越来越宽,城市越来越大,房子越来越新,街道越来越亮,烟囱(厂)越来越多,人们的腰包越来越鼓。打破常规,跳跃前进,想常人所不敢想,做常人所不敢做。。。。。。。”

    姚书记一口气说了那么多,简直就是商机无限,遍地财宝,前景光明,形势一片大好。

第七十四章 形势逼人(二))

    通过姚书记的阐述,如果把县城里的各个能盖房子的空地都建成高楼,那全县人民啥事都不做,也能过上一阵子好日子。

    与会者受到姚书记大好形势的鼓舞,个个显得精神振奋,满面红光,跃跃欲试。

    “如果大家没有不同意见,那就请我们规划局早日拿出具体的操作方案。时局长,今天也来了吧?”姚书记在人群中寻找着时伟明的面孔。

    时伟明的脸色很难看,应该说他早就已经坐不住了。

    今天姚书记的关于开发房地产的意见与自己那天在全县城市工作建设大会上的讲话完全相反,他真的不能接受,他在考虑应该如何表达自己的反对意见。

    见他没反应,姚书记怀疑他开会时思想开小差了,于是又说:“时局,我刚才的话你听到了吗?就尽快拿出具体的操作方案。”

    “哦,姚书记,我有不同意见,您讲的这些与我们上次大会上的五年规划完全不同,您这个方案我也没法弄。”

    “什么?”姚书记,包括所有的常委们所有在座的参会者们愕然。

    在常委会的历史上,讨论什么事情,研究什么问题,正常情况也就是常委们根据一把手的指示像征性地说几句。

    或许你会有什么奇思妙想,想要标新立异,展露一下自己非凡的才华和独树一帜的见地,你可以说,可以尽情地说,畅所欲言嘛,但即使说得再多,最后能定调子,拿主意的还是一把手。

    所以,一般情况下老常委是从来不发表意见的,开会时他们总是闭目养神,专等举手表态或者拍手叫好最后散会走人,所以他们正常都会保养得很好。

    像今天这样的,一个列席会议的小科局长,敢于说出“不同意”三个字的,那直接就是直言犯上,冲撞圣颜,触怒天庭的大不敬行为。

    他们一个个侧过头来,先是盯着时伟明看个仔细,当然他们并不是不认识这个时伟明,只是好像要看看这个人到底头上长了几支角,身上生了多少刺。

    姚书记没有过多的去看时伟明,因为他对他太熟悉了,知道他没长角也没生刺,只是他上次真的在全县城建工作大会上很认真地读了十分钟的发言材料。

    至于时伟明的发言材料的内容到底是什么,老实说姚书记是真的没留意。

    就算姚书记知道也记得时伟明的那个所谓城市五年规划,又怎样呢?你说哪个单位不开**生活会,哪个部门年初工作不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哪个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没有十个八个的,但是这又怎么样?

    不管怎么说吧,时伟明的这个举动是大大的出乎所有人的意外。姚书记当然不好生气,他带着一点笑意说:“哦,我们的规划局长,你有什么不同意见呀?不妨说说。”

    参会者们又都纷纷抬起头来盯看着时伟明,“这小子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吧?看他能说些什么?”

    时伟明倒没有觉得自己是当面顶撞领导或者是不给领导台阶下,他只是觉得自己是在尽本分,这本来就是自己的工作职责,应该说而违心的不说,这就是一种失职。于是,他理直气壮地说:

    “首先城中心的广场不但要保留,而且要扩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不只是一味的建房子。

    城市就像一个家一样,如果农村的房子没有院子或者城里的房子没有客厅,那会是一种什么样子呢?那肯定会有堵心的感觉。

    我可以说我们这个县城现在缺少的不是房子而是院子。三湖公园北边的那个小广场就是这个城市的小院子。

    首先如果在三湖公园北边的那个小广场上建起高楼,那就像是在这个县城的心脏上插上一把刀,不但会令这个县城窒息,还能让这个城市死亡。

    我们这个县城在不断扩大,人口在日益聚增,人们不仅要有吃的喝的,还要有玩的,玩就要有去处。我们的目标是在东城西城南城北城四个区域和城中心各建一个万人活动休闲广场。

    第二,现在的县第一人民医院和县第二高级中学都是刚刚新建起来不久的新址。第一医院的附属楼甚至还没有建好;第二中学的塑胶跑道正在铺设,这又要搬迁,实在是资源lang费。

    第三,把造纸厂厂址选在西城附近,也是不科学的。

    它生产时排出的污水会让周围的河流受到重度污染,这首当其冲的就是西城的那条护城河,真的污染了这条河,我们就会成为全县人民的罪人,也会成为历史的罪人。。。。。。。”

    就在时伟明侃侃而谈的时候,姚书记已经抽完了三支香烟,却仿佛并没有形成什么规模性的烟圈。

    时伟明说完了,姚书记也熄灭了烟蒂。他看了看会场,说道:“大家都听到了吧,现在请各位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大家又相互看了看,知道这次是真的要开口说话了。

    “我来说两句。”县长清了清嗓子说:

    “时局长,你说的这些也有道理,但是我们姚书记及我们县委班子肯定是考虑到这个问题的。城市发展是很重要,但是你别忘了,民以食为天。

    眼下我县经济缺少支柱产业,近三万的财政供养人口的工资就是个大问题,先解决吃饭问题才是最主要的。”

    “时局长,据我所知建广场也需要钱的。”大家一看说话的是县委负责招商引资工作的李副书记,他说:

    “我去过南方的一个城市考察过,他们的广场上面立着的大柱小柱,附设的大桥小桥等各种设施并不比建一幢高楼花钱少。

    还有那个造纸厂,那是我们县花大力气好不容易招引过来的企业,你说它有污染,那利润回报也大呀。

    不管怎么说经济发展始终是第一位的。你说的那些,是我们这个小县城五十年后,才应该考虑到的事情。”

    。。。。。。。。。。

第七十五章 逼上梁山

    与会者差不多都开口了,时伟明统计了一下,自己的支持率几乎为零。

    虽然也有个别同志,比如分管科教文卫的褚副县长是**人士,原来是村支书出生,大字不识一箩框,因为常年围着饭桌面对山珍美酒又不懂节制,腰围很快突破六尺三,b超提示为深度脂肪肝。

    生命诚可贵。从此,这位副县长就酷爱上了运动,切身体会运动场所实在是必须的。

    虽然他客观上是支持城市应该有广场的,但主观上又要去否定这个上广场,又因为没有文化,不懂诡辩,说着说着就自相矛盾起来。

    但他的视力还是很好的,透过会场里那硝烟弥漫般的层层烟雾,他还是看到了姚书记对他投过来的那意味深长的微笑,于是便赶紧话锋一转,来了个总而言之,最终还是否定了小广场的生存权。

    本来预定半小个的短会,足足开了三个小时,也没什么结果,姚书记还要赶到市里去开会,只得先散了。

    而且去市里参加团队招商引资的人选也没能确定下来。要说这个人选也实在是个烫手的山芋。

    虽然说县里开出的奖励帐单是长长的,如果能引来项目,升官发财那是肯定的。

    但是如果你风风火火地大头大脸的代表县里出去了,走遍名山大川,吃遍祖国各地,饱了馋眼,肥了五脏,归来却是空空的行囊,花了县里钱财没替领导消灾,那于人于己,于家于国,于公于私都是大大的说不过去的。

    所以姚书记提出了以前的几个常年在外招商的人选,但始终没有人敢伸口吐舌地接下这道令牌。

    第二天一上班,时伟明就接到县委办的通知,让他立即到姚书记办公室去一趟。

    时伟明不敢怠慢,五分钟就来到了那熟悉的书记室门口。发现门半敞着,里面有人话,后客等前客,这是规矩,时伟明只能在外面等着。

    “姚书记,您看我的这个方案您还满意吗?这个比上一次的每年要少支出三百多万元呢!”站在姚书记办公室对面的男子说。

    “哦?这么厉害!哈哈——好事啊!你们每个部门替我省一点,我的日子就好过多了。”姚书记的声音。

    “是啊,您看您为全县的干部群众能过上小康生活真是废寝忘食、殚精竭虑,可是就这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理解的呀。唉!这年头想要做点事情还真的难啊!”男子说。

    “哦?我说小费,你年纪轻轻的已经是个副科级了,怎么还会发此感慨啊?我看你的工作干得挺好的嘛!这不,这个测算表就做得不错嘛!工作中有什么困难可以跟组织提嘛!”姚书记说。

    “哎呀,不瞒您领导说,为了这张表我真的是顶住了不小的压力呢,还听了不少闲言碎语。”这个叫费局长显得满腹委屈。

    “哦,还这么严重啊!我知道为了给县财政减轻压力,你们工作是真的不容易啊!”

    “哎,按说我是分管领导,这测算工作应该由我们民政部门的优抚科负责。但是那个沈科长她是个很有个性的人,坚持要按新标准测算,那样一来,全县一年就要多支出好几百万。”

    “那,你的这个没不会出什么庇漏吧?”

    “不会的,这一点请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