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帝师-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敢开吃!

    众人让过几句,便各自下筷了,徐齐贤大口大口的夹菜,刘方也是,这时候他俩都已经快要忘记了礼仪了,手速越来越快,油光满面的,嘴里还不停的向自己先生和颜师古劝菜。

    颜师古老爷子见势头不对,也起了童心,加入了徐齐贤和刘方的你争我夺的之中,书院先生一看,也是袖子一挽,立刻加入了战团,下筷如飞,吃得啧啧有声。徐齐贤很夸张地发出了各种各样的感叹,看他的样子,恐怕以后在餐桌上就离不开这种佳肴了。

    扫荡,鬼子进村一般的扫荡,吃光喝光啃光,桌上是一片狼藉,几个人全都撑着了,就连颜师古老爷子,这位最注意形象的大儒,都下意识地摸了摸肚子打了个饱呃。徐齐贤挺着吃的圆滚滚的肚子,费力地把最后一块大肠放进了嘴里咽下去,才像是泄了气的皮球一般,发出了长长的一声满足的叹息。那模样,就跟乞丐抢到了肉骨头的表情没什么区别。

    “这可了不得,老夫都有些撑着了,回去得需要灌些山楂水来了。”有趣的颜老头苦笑着摇了摇头,有些烦恼的叹道:“老夫一把年纪,没想到今日却在你们这几个小辈面前大失风仪,都是这顿饭给害的!”

    夏鸿升一下没有忍住,扑哧笑了出来。

    颜老爷子很是没有好气的冲夏鸿升乜斜了过去,张口说道:“你这顽童,老夫一生君子,便是乱军阵前,又或是触动龙怒,都不曾失了风仪,却不料今日被你害的老夫晚节不保,哼,若是胆敢让老夫在外面听到了些许风声,定不叫你有好果子吃!说吧,所求何事?”

    夏鸿升咧嘴笑了起来,又博来了颜老头几个白眼,眼见颜老爷子有即将发飙的架势,赶紧恭敬的鞠躬施礼,说道:“无他,学生只希望,能在书院之中,建立一个兴趣小组而已。”

第十九章 炒茶

    恭恭敬敬的将一众人送出了门去,见他们转过了街角,夏鸿升这才咧嘴笑着回去了家里。有些意外,他从没想过事情会变得如此容易,颜师古老爷子也不知道是怎么看出来自己的意图的,但真称得上是慧眼如炬了,想起来临走前他交代的那些话,夏鸿升就觉得高兴。侍从头子刘方叫他颜大人,而不是什么颜先生、颜师之类的,说明什么,说明这老头是有官方背景的。怪不得县太爷见了老爷子,也得恭恭敬敬的鞠躬施礼,尊称一声颜师。有了他的同意,自己在鸾州书院之中想要所行之事,阻力就会少下许多,起码,那些教习先生们,不会出面质问与阻拦自己了。而至于其他的学子们,对于夏鸿升来说不在话下,自然,也不看看我后世是做什么的,最擅长的就是对付这一帮热血小青年们。

    “静石,汝有天大机缘,得仙人梦中传授,仙人门下所学想必已足以自成一家。听闻你几番论断,与老夫胸中的圣人之言虽略有出入,但大道至简,却又至繁,无论何解,终究殊途同归。昨日你赋诗一首,赠予王玄策共勉,老夫当时已知你有效仿王玄策脱离书院之意。你昨日说的很对,世间学问何止千万,谁也不能全部学会,学贵以专,老夫不可教你,以免掺杂,坏了你的学问,到时候不伦不类,想要再登堂入室,有所成就,就不再可能了。老夫允你不须进学,自成一脉,但却不能允你脱离书院,往好里说,老夫对你心中所学甚是好奇,也想要见识一番仙家学问,看看到底与我儒学孰高孰低,也好偷学一二。往丑里说,老夫要看着你,若是你能造福一方,老夫必定弹冠相庆,把酒相贺,若是你难以自衿,一念成魔,那就休怪老夫雷霆手段!”

    这是临走前颜师古拉着夏鸿升回避了其他人,然后对夏鸿升讲的话。老头是个真正的学问人,也是一个真正的聪明人啊。夏鸿升回味着老头的话,心中叹息一声,对于新的事物,不推崇,不排斥,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冷眼旁观,这的确是一代文宗该有的态度。

    颜师古,偶然通过徐齐贤知道了颜师的全名之后,苦思冥想的回忆了一个晚上,就差不多想起来这是谁了。孔夫子有弟子颜回,这颜家便是颜回血脉传人,一门皆学士,虽身居要职,但却不问朝堂之事,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也没有与之俱黑,只是钻研学问,恪守着自己的君子之道,唐朝的历史之所以大多可信,就是因为唐史与唐朝帝王的起居注,大都出自颜家之手,换了其他人,谁会将皇帝弑兄杀弟的丑闻和被臣下逼死了一只鸟儿来这种有损皇家颜面的事情如实的记录下来?尤其是那起居注,由颜家保管,客观的记录下皇帝的一言一行与功过是非,便是皇帝威逼利诱,强权压迫,也绝不篡改一字一句,连看都不让皇帝看上一眼,这是何等的气节与德操!

    可是,他不是该在皇宫里写起居注么?又怎么会在这小小鸾州城中做一个书院山长呢?知道了他的身份,夏鸿升就不能忽视他口中的雷霆手段。一句话,就能够让全天下的人群起攻伐,视其为败类,就能够让一门学问从此消失,拥有这种力量的,在贞观朝仅有两人,一个是孔子的后人,唐朝的大儒孔颖达,另外一个,就是这一代文宗了。

    不过,夏鸿升反倒也不怎么担心了。一个真正为了天下黎民着想的学问人,是不会棒杀一门能够造福于万民,富强于国家的学问的。不过,儒家根基已不容动摇,天下学者十有**为儒生。科学一道想要顺利发展,而又避开学派之争,在顺利的长成一株连儒学都无法撼动的参天巨树之前,仍旧需要借助儒家的羽翼才行。再者,科学太过于讲究理性,倘若没有伦理道德的束缚,那发展到极致人就会变成机器,毫无血肉人情了,也需要儒家从道德与思想上进行辅正。夏鸿升展开了一张纸来,拿出羽毛笔,在上面重重的写下了两个大字来——格物。

    夏鸿升一天都没有去书院,都在想着自己怎么把这推广开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是千古至理。有了兴趣,才有想要去探求的**,有了这种探求的**,才会坚定不移的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所以,夏鸿升才想起这么一个办法来,在书院成立兴趣小组,课业之余,激发学子们对格物一道的兴趣,有了兴趣做基础,其他的就好说了。

    不过,这注定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只能一步一步,慢慢的走啊。

    夏鸿升这么给自己开解到,然后一头栽倒在了床上,直觉得自己睡了老长的一觉,无意间睡意迷蒙中嗅到了一丝炊烟,这才悠悠然醒了过来,还以为是到了早上了。出门一看,却见一轮斜阳挂在墙头,嫂嫂已经回来了,正在灶火里面忙活着。

    帮着嫂嫂忙完了灶火里的活,低头再看看墙边的桶,里面的盐水已经只剩下三分之一了。夏鸿升叹了口气,拖延症晚期,懒癌,一桶咸水生生被用完了,也没能动手试一试制盐之法。

    “嫂嫂,咱们一共有多少钱了?”吃饭的时候,夏鸿升朝自己的嫂嫂问道。

    女人放下了碗筷,走到里间取出一个包裹来,揭开之后从里面拿出一个布包,展开摊在桌子上面,高兴的笑道:“鸿升,咱家已经有三贯钱了!”

    夏鸿升一伸手,那三贯钱就到了他的手中,被他塞到了自己的怀里。

    “鸿升……”嫂嫂的语调有些变了,已然有发飙的架势。

    “我前段时间让张大爷打造了些东西,需要付钱。等铁匠来了,也要打造一些东西。张大爷的东西已经好了,我琢磨着不是明天就是后天,就能送过来。送来之后,我再给你讲讲怎么使用。”夏鸿升向女人解释道:“嫂嫂,我交给你的那几个小吃,你可会做了?”

    “当然,又不是什么难事,只是,鸿升,那些东西不像葱油饼,拿在手里就能啃,都是需要碗筷桌子坐下来吃的,咱们又没有门面,怎么卖呢?”女人很苦恼,那些东西虽然吃起来新鲜,同样是花不了几文钱就能吃个嘴里清爽利落的东西,可自己烙葱油饼要带的东西就已经够多了,没法再带着那么多的碗筷,更没有地方让人坐下吃一碗被自己的小叔子叫做豆花的饭食了。

    夏鸿升嘿嘿一笑,说道:“刚不是说了么,我让张大爷做了些东西来,放心好了,等张大爷把东西送来,嫂嫂自然就知道了。”

    吃了晚饭,时间还早,天越来越长了,晚上吃完饭还没有黑下来。夏鸿升看看刘方送来的那一大包茶叶,晚上闲着没事,干脆就把茶炒了吧!炒锅虽然未成,可是炒茶叶偏不需要那么薄的炒锅,灶火里的厚底大黑锅,绝对合适。

    利用微火在锅中使茶叶痿凋,然后通过人工的揉捻令茶叶的水分快速蒸发,阻断了茶叶发酵,使茶汁的精华完全保留下来,炒青,绝对是是制茶史上一个质的飞跃。后世里有个大学同学家在信阳,家里有个茶园,去他家里玩,见过炒茶,大感有趣,还试着炒了几把。这里有一句俗语,第一锅满锅旋,第二锅带把劲,第三锅钻把子,说的就是炒茶的三道工序。第一锅叫生锅,用来杀青,需要在锅中旋转炒拌,让茶叶均匀受热失水。第二锅揉条,用力应比生锅大,所以要“带把劲”,使叶子开始搓卷成条。第三锅又叫熟锅,把茶叶卷条后做细。三道工序过后,此时叶子已经条索紧细,发出一股子沁人心脾的茶香来,到了约三四成干的时候,就可以出锅了,这茶就炒成了。

    茶香的味道好闻啊,一股股的茶香飘散而出,顿时满室清馨,中午留下的猪油气,全都被驱散的一干二净了。

    将茶叶放凉,夏鸿升烧了水来,往碗里捏了一小撮沏开,凑到碗边,深深吸入一口茶香来,顿时觉得心旷神怡。轻轻押下一口,满嘴的清淡,加上略微的苦涩,令人精神一提,缓缓送下,却又泛起满喉的冷冽清香。君子之交淡如水,寡淡清新,却又回味无穷,正如这茶,平淡之味连绵不绝,终不会断。人的一生,曲折往复,却恰若这杯中茶叶,无声舒展,淡然收尾,沉静,清苦,那味蕾上的涩涩余香,是生命的滋味,亦是茶的原味。

    夏鸿升满意的点了点头,看着夏鸿升那满脸云淡风轻宠辱不惊的享受意味,他旁边的女人大感好奇,轻轻的捧起碗来,也学着夏鸿升的样子抿下一口,却微微皱了皱眉头,重又将碗放了下来。

    夏鸿升将炒制好的茶叶摊开,拿出了一些交给嫂嫂收拾好,剩下的又分成两份包起来,想了想,又从那两分中各均出来了一点儿,成了另外一小份。

    这茶叶流传千年,征服了多少文人骚客与枭雄豪杰,自己来到大唐之后,真正的第一桶金,就在这几包茶叶上了。

第二十章 茶之本味,妙不可言

    山溪澄澈,潺潺而流,清洁凉爽,边上竟然还有一片野生的竹子,另有桃树数株,芽尖已然开始泛红,恐怕天气再热一些,就能够开发。余处皆是碧树成荫,暮春午后的阳光好不容易才寻得针缝般的叶隙,落在人们的衣裳之上。林间,不知名的雀儿穿梭于其间,空灵的清鸣偶尔吟唱起来,就仿佛是在议论树下的不速之客是何来历。踏于草木之间,羊肠小路若隐若现,曲径通幽,很是有一番桃源之境的意味,昨日晚间又一场微凉的小雨飘过,此刻周围散发着的植物清气,让人心旷神怡。颜师古连声赞叹:“齐贤能寻得如此佳处,碧色环幽,流水清明,倒也费心了。”

    得到了山长的表扬,徐齐贤立刻咧嘴笑了起来,恭敬的说道:“这是学生无意间发现的地方,往日里若有闲暇,就到这里看一会儿书,也不会有人打扰。今早夏师弟问我,后山上可有寂静空幽之处,学生就带他来了这里。”

    “静石,你要老夫等过来作甚?哪里有先生被学生带着到处跑的规矩?老夫本打算要休憩片刻的,你打搅了老夫清梦,若能说出个所以然来便罢,若是说不出,呵呵,少不得老夫要替你师尊打你一顿板子了!”书院里的几位先生都被夏鸿升请来了,不能不来啊,那小子先去请了山长,也不知道山长是如何被夏鸿升给说动的,竟然答应了这大晌午的往后山去,山长都来了,自己能不来么?其中一位已经睡下午休了的先生也被叫了起来,这时候一心的燥气,就冲夏鸿升说道。

    夏鸿升对书院先生的威胁充耳不闻,只是笑着恭敬说道:“众位先生莫急,马上便要到了,且容学生卖个关子,定然不叫众位先生失望就是了。”

    颜师古也不言语,只是慢悠悠的在林间走着,他倒是很好奇夏鸿升会做出来什么事情来,这个年纪小小,却满脑子奇异念头的小子,倒是总能激起别人的好奇心来,反正后山也不陡峭,缓缓趋步而上,便权当是散步了。

    众人顺着山溪而上,转过一处竹林,但见汩汩山溪在半山的一截平缓处拐了个弯,一方青石被放在溪边,周围摆放着几尊石块,正好将相对平整的那一面朝上,便成了能够让人坐下的石凳。刘方恭敬的笑着立在一旁,脚边放着一个小火炉子,上面铜壶里的水正冒出白烟。中间那一方青石上,摆放着一套古朴的茶具来。

    “呵呵,颜师,学生那日里斗胆向颜师要了茶叶,此番经过学生以炒青之法炮制完毕,茶叶炒制之后有火气,须得放上几天跑了火气才行。今日特来献于颜师、师尊及诸位先生。”夏鸿升恭敬的施了一礼,然后抬手道:“请诸位先生入座。”

    一众书院先生左右瞅瞅,但见山溪潺潺,树影婆娑,端的是一个清幽之地。以一方青石为桌,石块为凳,倒是与周围的山林景致相得益彰,更显的超凡自然。

    “鸿升倒是好心思,这地点与布置,倒也颇具山野情趣,几方青石,一座茶盏,竟有了一番超然世外的感觉。”其中一位教习先生捋着胡须说道,可以看得出来,他对这里清幽的环境十分满意。

    颜师古在青石旁边安坐下来,然后转头朝着搀扶自己的刘方笑道:“老夫还说一中午都不见你的人影,却不料你竟然跑到这里来了,老夫倒是好奇,那小子是怎么使动你的?”

    刘方笑呵呵的拱手回道:“怎么也架不住一声声热情的刘大哥啊!夏公子看得起小的,小的当然也要有所回报。不过,也怪小的贪心,小的吃人嘴软,一想到前几日里那一桌子美食,就寻思着没准儿能再蹭上一顿的,这就被拐带过来了。”

    颜师古听罢哈哈大笑,一众先生们也是一片大笑,有人就问了:“咦?那一桌子美食?老夫等怎么不知道?”

    “那日你等未去,那天在静石家一顿饭食,方知世间万物皆不可以貌取人,须得亲身尝试,才能有真知。若不是亲口去吃了,谁能知道那世人皆鄙的猪肉,却能有如此美味呢?老夫尤喜那一道红烧肉,肉香绵长软糯,肥而不腻,肉质醇烂,入口即化,满齿留香。”颜师古一副回味不已的模样。也是,红烧肉肉质松软,香浓而不腻味,尤为适合年纪大一些的人吃。

    “莫提,莫提,老夫还当是什么佳肴,却原来是那鄙陋之物。”一个老先生连连摆手:“我等还是让静石快快煎了茶来,看他说的好听,却不知道品味起来究竟如何了。”

    颜师古也不辩解,只是笑着朝夏鸿升点点头。

    “诸位先生,这茶叶炒制之后,不必再煎,以沸水冲泡即刻,当然水也不能过热,沸腾之后放上些许时候就正好。这茶叶冲泡之法,茶叶不在壶内,而在杯中,诸位先生可以一观叶舒云卷之姿。”说着,夏鸿升已经先将在炉上沸起了的沸水注入了茶杯之中,然后拿起了一只小刷子轻轻地清洗了杯子地内外壁之后,在把水倒入了边上一个木桶之中。然后抬手从一旁地上捧起来了一个封得严密地木盒,轻轻地打开,里边,正是那些炒制好的绿茶,片片葱绿,叶片轻卷,宛若针毫,上边细白的茸毛甚至明晰可见。夏鸿升脸上的淡笑就一直没有过变幻,指尖一动,从茶盒中轻轻取出一小撮茶叶,针毫般的茶叶顺着他的指缝滑落入杯中。

    一个杯子一小撮,不多时,五六个杯底,都多了一些翠绿的细毫。

    夏鸿升再次提过水壶,先依次向每个杯中注水少许,渐渐地,原本卷缩的针毫因吸水而渐渐地开始舒展,而原本被密闭于叶芽之中的芬芳,借着热水的温润,渐渐地溢散了开来,一股子淡而不散,浸人心脾的茶香便就此萦绕在了众人的周围。边上之人,莫不是一脸的异色,徐齐贤瞪着眼睛不停地吸着鼻子,快跟猎犬有得一比了,而书院的几位先生,则皆是在周身萦绕的茶香之中一副悠然神往之色。夏鸿升赶紧朝徐齐贤使眼色,徐齐贤看到夏鸿升朝自己挤眼睛,这才像是想起了了什么似的,赶紧退到一边,隐入了那一小片竹林之中,很快,便蓦地从那片竹林之中响起了一片攸然的琴声,空灵的古琴伴着自然万物的声响显得份外的和谐,夏鸿升面含浅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