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帝师-第1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头一看,来的人却是阎立德,于是笑道:“阎尚书不也是没有在军校看着营建,也跑来了么。”

    “哈哈,老夫受陛下之命,作为这东西二市的监督之人,监察这东西二市的营建。”阎立德笑道:“这一回,夏侯可得好生巴结着老夫!”

    “自然,自然!”夏鸿升笑着拱拱手,两人是老熟人了,互相看看玩笑,也没有什么。

    ”照着这个势态,只怕是不出三日民夫就能招募够了。“阎立德看着那一片拥挤的人群,说道:“朝廷征募的时候也没有见他们这般热情过。”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给出的条件在这些百姓看来很好,自然就会积极一些了。”夏鸿升笑着解释道:“倘若日后能有朝一日,不论是朝廷还是私人,所需营建需要人手的,都能够像我今日这般,那百姓们自然就不再怕徭役,反而要争抢着来做活了。”

    “朝廷?朝廷哪里来的如此多的钱财去支应所有的营造都给征募的民夫发?夏侯这话,却是难以实现了。”阎立德摇了摇头。

    夏鸿升不置可否,只是笑笑。(未完待续。)

第353章 被山寨了

    一切都进行的十分顺利,民夫招募的不少人,庄子上的东西也准备的齐全。东西二市迅速开始了重建。按照夏鸿升的规划,东市西市的房屋需要全部拆了重建,若真是这样,那成本可就太高了。不过那场大火也把东市西市烧的差不多了,基本上剩下完好的没有几间。也正是因为此,夏鸿升才敢彻底将东市和西市重新规划。

    东市和西市现如今已经是处于瘫痪的状态了,售卖东西的临时换了两个街坊,东西都摆到那里去了,倒是不用担心修建的时候影响使用,也能够两侧同时开工,不用一边一边的逐次进行了。

    夏鸿升从军校那边调来的自己庄子上的匠人,如今不论是盖那些夏鸿升画出来的房子,还是使用那些方便盖房子的器械,如今都已经是轻车熟路了,每个人负责指挥一匹民夫,盖起来根本不用夏鸿升操心。不过,夏鸿升还是亲自来到了工地上面。那些征募的民夫到底都是生手,夏鸿升担心发生什么意外来。这是他头一个承包的工程,当然不希望出现任何的意外情况了。

    刚开始的进度挺慢,因为这些民夫得去熟悉这种他们从来没有见识过的盖房子的办法,也得去学习如何使用那些方便省力,又快捷的器械。所以头几天进度慢是理所当然的,随后当这些民夫都熟络了之后,速度就会快起来。

    “公子!”夏鸿升正坐在棚子下面看着来来回回的民夫,就忽而听见了后面传来一声呼声,转头一看。是管家走进了棚子里面。拜见了他。

    “怎么。庄子上有事情了?”夏鸿升问道。管家如今要打理着庄子,所以一般不会让他来长安,毕竟庄子上的窑和大棚如今都正是忙的时候,他得招呼着,做好后勤工作。

    “宫里来人了,要订今冬的蜂窝煤。”管家向夏鸿升说道:“数量太大,我琢磨着得跟公子禀报一声。”

    “比去年多吧?”夏鸿升问道。

    田管家点点头:“比去年多了不少,而且又添了百十个煤炉子。我私下里面打听了几句。走的是内库的账。”

    夏鸿升了然,皇宫里面一冬烧的蜂窝煤很多,可谓是煤场最大的客户了。走的是内库,也就是说皇宫里面烧煤的钱财是从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内府里出的,花的是他们自己的钱财,不是国家的钱财。

    于是夏鸿升说道:“内府的手头也不宽绰,陛下跟皇后娘娘待我又不错,这样,统统半价!”

    “啊?!”田管家一愣:“半价?!公子,这……”

    “没事。半价就能回本儿,还能稍赚一些。”夏鸿升笑了笑。说道:“而且我敢肯定内府他不敢半价收,陛下和皇后娘娘定然不许,一定是坚持要按原价的。到时候你顺水人情,压到七折买给皇家,再高了不卖。数量在那里放着呢,咱们不会有什么损失,还能落得个皇家的人情。”

    田管家恍然点头:“明白了!公子,还有一件事情……”

    “什么事?”夏鸿升看看田管家,见他面上露出了一些犹豫来,于是问道。

    田管家小心翼翼的看看夏鸿升,说道:“我有一个亲戚,前些时日来投奔于我,到了我那里之后,看见了咱们的蜂窝煤,说是途经云中的时候,在云中也见过这东西。小的当时就奇怪,按说这如今能做出蜂窝煤的,就咱们庄子上,还能被旁人得了去不成?想着云中也不远,就从家里派了人往云中走了一遭。昨日回来了,说云中果然也有学着咱们做蜂窝煤的,还捎回来了几块来,果然跟咱们的蜂窝煤长的一模一样。我烧了一块,发现那蜂窝煤虽然跟咱们的看起来一样,但是却烧不透,而且烧着烧着就碎了。公子,您说说,他这不仅盗用咱庄子上的蜂窝煤,还做不出真的来,卖出去凭白又败坏了咱的蜂窝煤的名声!您看看,要不要趁着云中的蜂窝煤还没有传的太广,坏了咱们的名声,把他报官了,交给官家处置?”

    “官家?”夏鸿升看看田管家:“官家会理会这种事情么?”

    田管家的话还是令夏鸿升感到很意外的,虽然知道被山寨是不可避免,就算是有知识产权和专利保护后世里,我大中华山寨技术也是世界第一等的,更何况是没有专利保护的古代。只是没有料到,最先被山寨出来的,却竟然是蜂窝煤!

    专利保护不力,其实在夏鸿升看来,是国人喜欢将自己掌握的技术或者独家的一些东西藏着掖着带进棺材里面这一习性形成的一大原因。

    说白了还是那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凡事都过去一个利字。举个最常见的例子,就是药方。有些郎中一辈子就靠那一张方子过活,其他的病症不怎么会治,但是独对一种病症极有疗效。夏鸿升曾经在后世里的时候,学校有一个女同事,脸上出斑了,怎么治疗都不会好,中医西医看过无数,可就是消不下去。后来听人说村子里一个老人会治脸上的斑点,绝望之余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了。结果那个看起来脏兮兮的老人,从屋子里拿出一个罐子来,里面掏出来些黑乎乎的东西,往脸上抹去,抹了一个月,全消了,好了!后来激动去感谢人家,顺嘴打听了一句那黑乎乎的是什么,结果老人就不高兴了,赶紧道歉。

    自古以来,许多医术,或者其他的技术,都掌握在个别人的手中,一代代的相传,不让外人知道,以此来保障这张药方,或者这门技术带给自己的利益。若是被外人知道,外人就可以拿着这东西去博取利益,就损害了他们自己的利益了。所以都不愿意拿出来,藏着掖着偷偷摸摸的,带到坟墓里也不愿意被外人知道。所以许许多多的东西到了后世就都失传了。

    试想,若是早早的就有了十分严厉的专利保护,那么就算是掌握着专利的人将东西拿出来给大众,其他人也不敢贸然盗用,否则就是大罪,想要使用,就要付给专利费,这样持有专利的人的利益得到了保证,他巴不得更多的人使用这一样东西,如此一来,不仅保证了专利人的利益,是他愿意分享自己的秘方或者技术,更刺激了人们去开发新的技术,形成新的专利来,从而促进了技术的发展。

    是不是应该借着这个机会,试着去说服一下李世民,关心关心这档子事情了?

    见夏鸿升半天没有说话,田管家又在旁边说道:“公子,您看这件事情怎么办?”

    夏鸿升这才醒了过来,笑了笑,说道:“这样,你回去之后,去煤场找连个熟手,带着咱们打煤的工具去云中一趟,看看是谁在那里做的蜂窝煤,然后把真正做蜂窝煤的技术教会他,就收他一个铜板,算是他从咱们这里买去的技术。”

    “啊?!”田管家有些懵,惊疑了一声,怔怔的看着夏鸿升,对于夏鸿升的吩咐十分不解。

    “去吧,就这么办。”夏鸿升也没解释,对田管家说道:“我自有我的打算,去安排吧,越快越好。”

    “这……是!”田管家大为不解,不过也不能违背夏鸿升的命令,于是只好应承了下来,然后告辞离开,匆匆准备回去泾阳安排去了。

    田管家离开之后,夏鸿升就开始思考起来这件事情来。在技术发展的最初阶段,山寨并不可耻,反而有利。可以推广技术,使更多的人以更少的成本体验到新技术带来的便利,从而淘汰原有的落后技术,促使技术的进步。可若是只知道山寨,而不知道从中获取技术之后进一步升华创新,使之更加完善,并以此为基础开发出更好的技术来,那就是扼杀技术进步的毒瘤了。无限制的肆意山寨,只能够让大家习惯于吃现成儿饭,吃别人嚼过的东西,若成风气,则创新更加举步维艰。如今竟然已经有了这个苗头,夏鸿升就希望能够从一开始就让它得到约束,不至于以后肆虐。

    这一个人是不行的,还得找个帮手一起去向李世民说。

    稍微一想,就想到了一个人来,心中便有了定计。

    有了定计,心中就有谱了。

    夏鸿升起身从棚子里面走出去,看看天色,也到了正午了。于是对旁边的人说道:“中午了,上午就到这儿吧。让大家伙休息一下,准备用午饭。”

    旁边的人立刻出去振臂高呼,那些民夫聚集到了一起,各自拿出了碗来,排好了队等待舀饭。

    都是干活的人,夏鸿升不忍心让他们吃不饱,于是饭备的充足。不过东西也并不是什么好东西,只是量够多。毕竟粮食产量低的古代,若是要用好粮来给这么多人,代价还是太高了。不过对于这些民夫来说,却已经很好。这些都是平常他们主要吃的东西,在家里多数时候不敢吃的全饱,到工地上了反而可以吃个够,于是已经是感恩戴德。(未完待续。)

第354章 唉,本来是商量事的……

    因为心里想着事情,所以夏鸿升早上也就早早的醒了过来,匆匆吃了口东西,到工地上转了一圈看看,然后便前去太医院了。

    到了太医院,一众太医们已经忙碌开了。里面吵吵嚷嚷的,跟菜市场似的,听听内容,都是在争论某个药方得不得当,某种药材究竟有没有效果之类。

    走到门口往里面看,就见里面的太医们一个个的坐在桌边,一手翻书,一手提笔,两手不停,嘴里还同其他人争辩着,好不热闹。一时之间,竟然都没有人留意到夏鸿升站在门口了。

    看看眼前这群太医们的工作热情,再比对比对自己整日里面偷懒旷工的懈怠样子,夏鸿升顿时汗颜。

    “恩?这不是夏侯么?夏侯今日怎的有空来咱们太医院了?”还是太医令眼尖,瞅见了站在门口的夏鸿升,于是走了过来,说道:“怎么,夏侯身子不舒服了?”

    “吃饱穿暖睡得香,舒坦着呐!”夏鸿升对太医令笑道:“今日前来,是来找孙神医,和太医令大人商量一件事情。”

    太医令听了夏鸿升的话,于是笑着点了点头,说道:“那夏侯这边请,孙道长正在后面辨识药材呢,昨日派出去找药的人新带回来了一些药材来,孙道长正在对照医书。”

    两人一同往太医院的后院过去,前面争辩的声音不绝于耳。到了后面,但见有一间药庐,门开着。正好能够瞧见孙思邈在里面。一手拿着一本厚厚的医书。一手拿着几株草药,来回的看着。

    “孙道长!”夏鸿升在外面呼唤了一声,药庐里面孙思邈听见声音转过了身来,见是两人了,于是就走了出去,笑道:“夏侯今日怎么来太医院了,可是哪里不甚舒服了?”

    夏鸿升哑然失笑,到底都是医生!

    “没有。身体康健,好着呐!”夏鸿升笑着拱手见了礼,又道:“孙道长,您这是在做什么?”

    孙思邈同两人一起走到旁边坐了下来,将手中的那几株草药放到石桌上,说道:“古书云,菣者,清热解暑,可用于暑邪发热,阴虚发热。夜热早凉,骨蒸劳热。寒热交替,湿热黄疸。可这菣是何物,却了无定论。老道翻遍医书,综前者之所述,窃以为菣者,蒿也。然蒿有数种,却不能确定其一。如今正是入秋,乃蒿之生发之期,贫道就请人去找了几样可能是菣的,回来加以辨识,想要从中得出确论,也好使后人可以明辨。”

    夏鸿升哦了一声,点了点头,看看孙思邈放在桌子上面的几株蒿,心说这玩意儿后世里小时候还喝过洗过来着,效果杠杠的。可眼前这几株看起来都差不离,也不知道到时自己喝的洗的是哪一种。

    仔细想了想,说道:“这个……我记得是能去火,治血热来着?似乎是叫黄蒿来着?”

    “黄蒿?”太医令摇了摇头:“夏侯说的怕是青蒿,青蒿倒是有这清热之效。”

    “或许是吧……”夏鸿升摇了摇头,说道:“记不大清楚了,这东西还能够治疗疟疾,挺神奇的。”

    “哗啦”一声,孙思邈手中那本厚厚的医书掉地上了,可也不见他捡,夏鸿升就看过去,却发现孙思邈正瞪大了眼睛,张着嘴愣愣的看着自己。在看看太医令,也是同一幅样子。

    夏鸿升有些摸不着头脑了,挠了挠头:“孙道长?何大人?”

    “夏侯!你方才说,青蒿治疟疾?!”孙思邈神色严肃,紧紧的盯着夏鸿升,沉声问道。

    “是啊!”夏鸿升被孙思邈那一副严肃而凝重的样子搞的愣愣的,点了点头。可不是么,后世里不是有青蒿素么……对,青蒿素青蒿素,就是青蒿了!

    “这……”太医令拧着胡子看向了孙思邈。

    孙思邈一拍大腿,猛地一下站起身来大步走进了草庐里面,背出来了一大筐的青蒿来,说道:“走!”

    太医令赶紧点点头起身,两人就要往外面走去。

    夏鸿升当时就懵比了,赶紧站起来:“哎,我说两位,这是作甚子,我今日本来是来找两位有要事相商的……”

    “人命关天,夏侯!”孙思邈打断了夏鸿升的话:“有甚子事情还是回来再说吧!”

    “啊?”夏鸿升一愣,问道:“怎么了?”

    太医令答道:“夏侯,长安城外四十多里远的一个村子,里面染了疟疾,已经死了十多个人了!其余的人如今被封在村中不得出入,雍州牧为了这事已经是焦头烂额了。如今幸好扔在那一村之中还没传开,若是传开,就要禀报陛下了!”

    听了太医令的解释,夏鸿升一拍手,哎哟,忘记了,疟疾在后世里面已经算不上什么大病绝症了,可是放在古代那可就是瘟疫了。怪不得听到青蒿能治疟疾孙思邈和太医令会如此激动。这只凭一句话,问也不问的就背着青蒿过去,可见是已经没法子了,急于过去试一试了。

    “别慌,孙道长,何大人,莫慌。您呐,这就去命令太医院的人弄来艾草来,在那个村子里面焚烧艾草,用艾草围住那个村子,然后焚烧生烟,那病就传不出村子去。”夏鸿升对二人说道:“传染疟疾的是蚊子嘛,秋后的蚊子正咬人呢,等再冷些蚊子死绝了,这病就传染不出去了。”

    “什么?!”孙思邈和太医令都是不解地看着夏鸿升:“夏侯,你可知何为疟疾?可知道每逢瘴疠多作,病死者十之七八,鲜有能侥幸活命者。且此疫极其染人,凡有一人疟疾者,迅速可蔓延开来。”

    夏鸿升摆摆手,说道:“孙道长,还记得我以前跟你说个,这世上是有些活物,比头发丝还要小无数倍,人的眼睛是看不见的?引发疟疾的是一种……呃,您可以理解为一种虫子吧,这种虫子极其小,随蚊虫嗜血时进入人的血液里面,然后人就得疟疾了。若是有蚊虫吸了得疟疾的人的血,沾着这些血再去咬旁人,那种虫子就又会进入到他的血里面,他就也得了疟疾了。而本身人与人之间,疟疾时不会传染的。”

    “这……”太医令和孙思邈相视一眼,摇摇头:“匪夷所思……”

    “别匪夷所思了,赶紧过去看看吧。”夏鸿升也知道古代爆发疟疾的可怕,于是催促道:“要是真的压不住,到时候若是传染了开来,上达天听,我看雍州牧到时候怎么跟陛下交代!去官贬为庶民都时轻的!”

    “夏侯也要去?”孙思邈惊讶的看着夏鸿升:“那村中危险,夏侯还是……”

    “人命重于千金呢!”夏鸿升打断了孙思邈,说道:“孙道长,快走吧。这回听我的,准没错。大唐刀锋当初三是来个人在岭南平定谭殿诸部叛乱的事情知道吧?岭南密林之中瘴气缭绕,他们可是一个得了疟疾的都没有。就是因为我让他们没人随身带足了艾草,用艾草的气味驱逐蚊蝇,而且他们去的时候还不是蚊子太多的时候,没被蚊子咬,就不会得疟疾了。”

    听了夏鸿升这么说,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