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帝师-第2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些争论已经开始少了,仍旧争论的人,也只剩下了少数的一些。因为聪明的人已经可以通过皇帝和大臣们的态度来判断出他们的心思了。自从报纸出来至今,虽然下面的言官们争论的不可开交,但是那些大员们却始终保持着沉默,未见发出一声。精明的人,就足以从中揣测出来皇帝的态度了。

    而这几日在朝廷上面,也是没见过夏鸿升露面。夏鸿升倒是想要上去跟那群言官们辩论一番,可惜,大唐的太子殿下带来了皇帝的口谕,让他专心在报社准备报纸。

    “你就安心在待在这里吧,我父皇说了,你要是出现在朝廷上,那群言官能把你给撕了。所以你还是老老实实的待在这里,等这件事情过去。”李承乾笑道:“你现如今可是在风口浪尖上,不出面还好,那些反对的人见我父皇没有回应。过一段时间。也就冷下去了。你现下要是再一出面。那那些人可就要揪住不放了。”

    夏鸿升摇了摇头,将手里的一篇文稿递给了李承乾,问道:“看看,这篇文章写的如何?”

    李承乾从夏鸿升的手中接过了文稿,低头看了起来。

    看完一遍,将文稿递回给了夏鸿升:“升哥儿,你觉得如何?”

    “我觉得写的很好,这一堆稿件里面。只有这一篇是关于突厥的,从中可以看得出来,作者是在突厥人的地界上生活过的,对于突厥人的残暴描写的很是细致,可以让读者认识到突厥人的可恨,这对于引起百信们对突厥的仇视是极有帮助的,附和我们需要的舆论方向,所以应该刊登上。”夏鸿升对李承乾说道。

    “对!孤也是这么想的!升哥儿的意思跟我的一样!”李承乾一副大有同感的样子点了点头,然后拿起了文稿,放入了一个方格之中:“头版!”

    夏鸿升冲他翻了翻白眼:“我的事情很多。可不是每天都会这样帮你的,你得学会自己分析稿件能不能刊载!——对了。我还得告诉你,怎么经营这些报纸,是掌柜的事情,不是你的事情,你就只看好内容这一块儿,别多管。分工要明确,股东们还得盈利呢!”

    “我知道。”李承乾恬不知耻,凑到夏鸿升跟前:“升哥儿,你说我咋能判断出来那些文稿有用没用,就跟你刚才想到的这些似的,我根本就起不来那个念头。”李承乾问道。

    “还是接触的少,看的多了,自然就知道的。”夏鸿升说道:“别着急,慢慢学。”

    “嘿嘿,多谢升哥儿这几日的指点!待会儿去烟雨楼,我作东,请大伙吃酒!”李承乾向夏鸿升笑道。

    夏鸿升没好气的看看他:“你这是把你爹让你来报社当成来放风的是吧?”

    二人等到去定好稿件,送去前面开始全力排版印刷之后,才离开了报社,便径自去烟雨楼了。

    离开印刷厂之前,就已经派人去通知了个遍,这会儿到了烟雨楼坐下来没有多久,人就陆陆续续的上来了。都是老主顾,有固定的位置,到了都直接上来,不多时,人就到齐全了。

    “升哥儿,你这回可是出大风头了,老爷子说整个朝堂的人都被这事儿给惊的不小,日后,怕是没法再像往前一样这么自在了。”刘仁实这小子一进来坐下,就冲夏鸿升说道。

    “对,我爹也让我给升哥儿稍个醒儿。这回估摸着得罪了不少人,以后就算是真的踏入到官场里面了。这事儿过去,日后就没人再拿你当个十四五岁的少年郎君了。”段瓒比刘仁实来的晚了一脚,听着刘仁实的话坐了下来,然后也说道。

    这帮纨绔都带来了自己家中长辈的提醒,让夏鸿升心里挺感动的。这些个叔叔伯伯们虽然平日老是阴人,其实还是挺关心自己的。

    “怕个鸟!就那几个嚼舌根子的老小儿,整天这个曰那个云的,也就能靠着一张嘴哼唧。”程处默很是嗤之以鼻的表达了自己对那些弹劾夏鸿升的言官的轻视:“就凭他们几个,蹦跶不起来多大的风浪来。”

    夏鸿升倒了满杯,端了起来,说道:“得,谢谢诸位兄弟对小弟的关心,这杯酒小弟敬大家伙,先干为敬!”

    说罢,仰头一饮而尽。

    “好!”长孙冲叫好一声。

    这厮因为印刷厂开始印报纸,需要大量的纸张缘由,从洛阳带来不少的纸,也带回来一些匠人,准备在长安城外也弄个造纸的作坊,专门卖给印刷厂用。这是看见了报纸的前景,从中找到的商机。夏鸿升有些想跟他合作做造纸的生意,改良造纸术,推动纸张的普及,至少以后就不用每天练字或者让别人练字了——说是练字,其实就是偷偷给拿茅房去了。厕筹太过恶心,夏鸿升实在接受不了。之前在鸾州没有这个经济条件,夏鸿升都是用树叶,现如今有了这条件,又怕人说闲话,只得借口练字,随手写错几个,带着上大号。

    “夏兄放心便是,听家父透露,朝堂上颇为得到陛下信重的人里面,就只有诸遂良等几个人反对报纸,却因为提前得了陛下的嘱托,也并未弹劾夏兄。至于其他人,陛下都已经提前打过招呼,没事。就那几个言官,夏兄不用放在心上。若是没有人支持,叫嚣几日也就停了。”长孙冲给夏鸿升填满了酒盏,笑道。

    众人说说笑笑,觥筹交错,不多时,便已经带上了些许醉意。

    正说闹间,却忽而听见外面突然泛起了一阵骚动来,只听见不少声音来。

    “裴大家来了!”

    “快看,是裴大家!”

    “裴大家!……”

    因为来的晚了些,而坐在帘子边尉迟宝林撩开了竹帘,往外面看看热闹。

    却刚一撩开竹帘,就咦了一声,转头说道:“咦?升哥儿,那不是你身边的贴身丫头?”(未完待续。)

第449章 遇见熟人

    听见尉迟宝林的话,众人皆是一愣,继而便都神色诡异的看向了夏鸿升。

    夏鸿升看他们那诡异的神色,半口茶水立刻就喷了出来:“别乱想,月仙这段时间在太乐坊同裴神符和祖孝孙祖少卿一起领着太乐坊的乐师做一批新的乐器,前几天还说就快要成了,估计今天是有了收获,来此庆祝了。”

    见众人还是一脸的诡色,夏鸿升无奈,只得站起了身来,绕过众人走到了门口,撩起来了竹帘。

    没曾想刚一将竹帘子撩起来,月仙就一下子看见了他,立刻快步走了过来:“公子!”

    月仙的眉宇间面带喜色,眼眸里面藏不住的兴奋,这种神情在一向显得有些淡漠的月仙脸上可不多见。

    “公子,乐器做成了!”月仙虽然已经在压抑了,但是却仍旧难以抑制心中的兴奋,对夏鸿升说道:“方才上来,就见了其他的诸位公子,奴家还心说不知公子是否也在,公子就出来了!”

    这时候裴神符也已经看见了夏鸿升,走了过来了,同来的还有祖孝孙,一张老脸上也尽是兴奋之色溢于言表。

    “在下见过夏侯。”裴神符面露一丝尴尬,随即又正容向夏鸿升拱手说道。

    夏鸿升也拱手回礼:“呵呵,祖少卿,裴乐师,乐器既成,是一件好事啊!择日不如撞日,今日恰巧在此相逢,可见是冥冥中让你我共享这份高兴啊!哈哈哈哈,诸位且坐下尽欢,今日在下作东!”

    “呵呵呵。能在这里遇见夏侯。也是……”祖孝孙上前来同样拱拱手。对夏鸿升说道。话说到一半,却忽而看见了里面的李承乾,顿时神色一肃,立刻就要超里面躬身行礼:“臣拜……”

    祖孝孙没能行礼,夏鸿升拉住了他。

    “祖少卿莫要多礼,孤只是同友人在此小聚片刻。”李承乾站了起来,很是彬彬有礼的说道:“方才听祖少卿做成了新的乐器,当真是喜事一件。孤在此向祖少卿道喜了。”

    “来来来!店家,开带这几位去入座!”夏鸿升对小厮招呼道,然后又对几人说道:“祖少卿,裴乐师,还有诸位乐师,大家今日且尽欢,都算做本侯头上,来日,本侯在到太乐坊登门拜访,以谢诸位!请!”

    夏鸿升将两人连同那些乐师送到雅座。又交代了小厮将他们的费用算到自己账上,又向众人敬了几杯酒。就准备回去原先的雅座里了。

    站起来正要出去,却见月仙也跟了出来:“公子,祖大人和诸位乐师要在此饮酒,奴家不胜酒力,不免会扫了诸位的兴致,还是同公子一起吧。”

    “如此,多谢姑娘多日来的指点和相助,老夫感激不尽!”祖孝孙听月仙要随夏鸿升过去,于是起身说道。

    “不敢,祖大人精通音律,月仙自愧不如,到太乐坊去已是班门弄斧,又岂敢当得祖大人如此赞誉!”月仙回了一礼,便告退一声,随着夏鸿升出去了。

    夏鸿升回头看了一眼,见裴神符面无神情,只是一杯接一杯的饮酒。

    回到原先的雅座,就听见众人正在讨论外面的说书人,说是一天只说一个章回,实在是不够过瘾。

    “那段誉真是个傻子,王语嫣分明都不将他放在眼里,他却一见到人家就贴上去。”夏鸿升进去,正赶上听见尉迟宝林在那里说话:“那个王语嫣也是个眼瞎的,那慕容复那一点儿比段誉好了?”

    “哎哟,咱们宝林也懂的看书了?却不知道是何时学会了识字儿的?”李业诩听见尉迟宝林这么说,就出言嘲笑道。

    “看书?”尉迟宝林不解的看看李业诩:“看个甚子书,我是每日都要去听说书的讲的!”

    “咳咳……”李业诩自己说漏了嘴,讪笑着干咳了几声,端起酒盏来喝了一口。

    却见李承乾很是艳羡的说道:“方才听你们所说,该是极有趣的故事,可惜,我整天在宫中,却听不成。不过往后就好了!如今在报社当值,总算是能出来了!”

    因为之前的报纸是为了引起李世民的注意,所以上面连载的几篇小说都慢,且正式对外发行量,就暂停了,总不能从半截让大家看吧!所以李承乾只看了个开头几章,后面的却不知道。不过,如今报纸公开发行了,夏鸿升觉得就可以写一些别的武侠小说在报纸上连载,报纸有更多的受众,这种正面的树立“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内涵的武侠小说就能被更多的人看见,加快对那些江湖人士的思想影响。

    夏鸿升笑笑,说道:“慌什么,《天龙八部》的书早就印好了,再过些时日,就在中上架开售,到时候过去买几本带回去,不就可以在宫中看了。还可以借给你弟弟妹妹们也解解闷儿。”

    要是让你爹好好看看,就更好了!

    这句话夏鸿升放在心里没说出来。

    易秋楼可没有夏鸿升这么沉得住气,追问了好几次了。

    众人继续说笑耍闹起来,月仙坐在夏鸿升的身后,不时的为众人斟满酒盏。饮至正酣,却忽而听见外面猛地传来一声裂帛之音,继而,就听见一片嘈嘈切切的声音传来,竟然十分悲戚。

    楼上雅座纷纷掀开了帘子,朝外面来回看去,寻找声音的来源。

    “这琵琶声……”李承乾几人也是大吃一惊,轻声惊讶了一句,便凝神细听了起来。

    “公子,这是公子之前作的那首《琵琶行》,裴乐师将其重又配了曲儿。”月仙在夏鸿升的身后对夏鸿升说道。

    果不其然,话音刚落,就又在琵琶声中听见了一个很是沧桑悲戚的男子声音,婉转的唱了起来。

    那琵琶声婉转悲切,却又即为动听,勾人心弦。歌声更是苍凉,唱的人心中落寞孤寡起来。

    一直到琵琶声和歌声都已经落下了许久了,原本喧嚣的二楼雅座中,却还是仍旧一片静默。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唉!……”不知那一间隔间里面忽而传来了一声叹息:“不知是哪位大家在此,某当敬奉一杯!”

    即便是不知道从哪一个雅座里面传出来的声音,也还是让夏鸿升身边的这些人不由的心有戚戚焉的下意识齐齐点了点头。

    不过,夏鸿升所关注的却并不在这上面,而是在于,这一个叹息的声音,怎么听起来有些耳熟?(未完待续。)

第450章 又逢王玄策

    话音落下,夏鸿升正觉得这个声音好似有些耳熟的样子,就见对面的一个雅座里走出一个端着酒樽的男子来,循着方才的琵琶声找了过去。

    看见了那人的样子的夏鸿升一愣,咦?他不是……

    “在下王玄策,却不知是哪位大家奏唱于此?在下闻大家此曲,只觉心有戚戚,还请大家赏脸,现身一叙。”王玄策很是有礼的朝方才琵琶声音和歌声传出来的方向躬身行了一礼。

    果然是王玄策。夏鸿升有些吃惊,这货当初从鸾州书院退学离开的时候还是踌躇满志,现如今看起来却又沧桑了许多。夏鸿升之前问过唐俭,唐俭说自己从未收到过叫王玄策的人的投卷,更不见有此人登门拜访。于是夏鸿升由此得知王玄策在离开了鸾州之后并未到唐俭处学习纵横之术。没曾想今日又在这里遇见了。

    若是换做旁人,夏鸿升不一定就会想着去与他相认。可对方是王玄策,夏鸿升就想着去见他了。

    一人灭一国的勇气和能力,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已经证明,王玄策有这个胆识和能力,只是缺少一个让他发挥的平台。所以才以至于王玄策回国之后再也无踪无影。当然,这与太宗皇帝吞服长生药而死的事情也有关系,因为为李世民炼制长生药的人,正是王玄策从印度带回来的,这也一定会影响到王玄策的前程。

    不过,正当夏鸿升要起身的时候,却忽而又想到了一个问题。

    显然。现在的王玄策。是没有这个能力的。

    历史上的他。一定是有了自己的经历甚至奇遇,最终成就了那一身纵横的能力。可如今若是自己出面,而干扰了历史上王玄策自己的经历,会不会引发蝴蝶效应,反而导致王玄策无法学成历史上他本该有的那些本事呢?

    微微皱眉想了想,夏鸿升还是决定去同王玄策相认。因为自己知道他在原本的历史上的发展轨迹,知道他将会有的能力,知道他的天赋所在。自己手中所掌握的资源,能够帮助王玄策在这个方面获取更好的发展,针对王玄策历史上的方向,提供给他更加系统化、全面化的教育,只会让他比历史上更加厉害。

    心中打定主意,这边,王玄策问过了之后,裴神符却并未有什么回应,就使王玄策有些尴尬了。不过王玄策自己到是自若,见无人回应。于是又躬身拱手施礼道:“闻大家一曲,当三月不知肉味。余心有所感,当因为知己。既然大家不愿现身,实属余之遗憾,却也不能勉强。是在下唐突了,还请大家恕罪!”

    说罢,王玄策转身就要往原本的雅座中回去。

    “玄策兄?!”夏鸿升起身超外面喊了一声:“玄策兄,别来无恙啊!”

    王玄策猛一回头,见了夏鸿升,立刻脸色一喜,转身快步走了过来:“哎呀!静石!你怎的会在长安?!……哦,是了!以静石的文才,定是被颜师看上,收做弟子了!”

    “当初书院一别,却不知玄策兄云游何方,也恍恍乎两年,如今,可学有所成?”夏鸿升笑问道。

    王玄策脸色郝然一红,摇头道:“唉,说来惭愧,自离开鸾州书院之后,余多方求学,却终于无果,这几日才同友人一道抵达长安。”

    “我到长安之后还托人打听过,得知玄策兄并未前来长安拜见莒国公,却不知玄策兄去了何处。”夏鸿升和王玄策相见,心里也挺高兴。除却为自己找到了大唐的一位未来极为优秀的外交人才不说,当初在鸾州书院,书院里面那个谁针对他的时候,虽然不太熟悉王玄策,但是王玄策却为他说话,而王玄策离开鸾州书院的时候,夏鸿升也送他了诗,两人也有同窗之谊。

    王玄策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说道:“当初离开鸾州书院,余深感自身之浅薄,若是贸然前来求见莒国公,就算是自己个儿都觉得没有底气,没这个脸,也难免会被看低。所以想着先去他处求学,待小有所成,再前来拜访求见莒国公。却未料竟然遍寻不着,两年里面也只是稍学了些东西来。无奈之下,只能前往长安来,看看有没有机会能够拜访莒国公,权作试一试了。前日方才抵达长安,今日就遇见了你,好啊!静石,来,且坐下共饮几杯,你如今跟随颜师修学,却不知学的如何了?”

    夏鸿升挠了挠头,一时间有点儿不知道该怎么跟他说。

    “升哥儿,你怎的不回去……”这时候见夏鸿升出来了老半天,还没有回去的众人等的急了,就差了尉迟宝林出来叫他。

    “哦,遇到之前的同窗友人。”夏鸿升转头对尉迟宝林说道。

    这边,从王玄策出来的雅座里面也出来了几个人来,走到了王玄策身后。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