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帝师-第2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说的,不是还有息王妃母女么。”夏鸿升说道。

    幽姬翻了个身,一抹香肩微露,也不去管,说道:“妾身不让她们来。一个寡妇家的,怎好意思常往侯爷的家中去。别人是要嚼舌根子的。——公子有何事,还是快些说来听听吧!妾身已经无聊的紧了!”

    夏鸿升的脑海之中污了一个瞬间,然后就又恢复了清明,说道:“还真是有事情,想听听你的想法。”

    幽姬忽而一下子从床榻上坐起了身子来,起来两步走到桌边坐下,目光灼灼,竟好似发现了什么极为有趣的事情一般:“公子快些讲来!”

    夏鸿升于是便将阻截突厥和亲使团的事情讲给了幽姬,然后问道:“我不太明白,为何皇帝要派我去,总觉并非这么简单,所以想听听你的看法。”

    幽姬盯着夏鸿升看了看,忽而展颜一笑,说道:“公子怕不是不太明白,而是不太愿意相信吧!”

    “你说。”夏鸿升笑了笑,不置可否。

    “很明显,李世民是用此举在试探公子嘛!”幽姬对夏鸿升说道:“朝廷同江湖何曾两立过?公子这段时间又是写那些个侠客的故事,又是组建侠客行,又是文武大会比武的,还在报纸上让那么多人看。那报纸多有威力呀,恐怕李世民现在也担心那报纸上的东西了。保不齐李世民会把报纸和公子的举动联系起来呢

    夏鸿升又笑了笑:“有点儿意思,继续说呗!”

    “帝王心疑嘛!虽然公子做的都是好事,都是帮助大唐的。可凡事就怕个万一。万一公子其实是想要通过那些故事和报纸褒扬那些江湖侠客,然后自己又组建了侠客行这个组织,又通过比武大会聚集江湖势力呢?若妾身是皇帝,定然也会心存疑虑。若妾身是普通的皇帝,那就会不让公子做这些事情。若妾身是个有魄力的皇帝,那就干脆让公子去那帮江湖人之中,才能看清公子到底要做什么了。”

    “所以说来……”夏鸿升笑看着幽姬,她之所言同他方才路上所得出的结论差不离。

    “所以说来只不过是皇帝想多了而已。”幽姬很是妖媚的笑了起来,又忽而探身往前伸出双臂,勾住了夏鸿升的脖子,眨巴着眼睛:“李世民如此不信任公子,何不若公子同妾身一道将他撵下去,由公子做这个皇位,多好!”

    夏鸿升咧嘴笑笑,挣脱了她的手臂来:“喂,梦做的有点儿大过头了啊!”(未完待续。)

第487章 心灰意懒

    老实说,夏鸿升对于李老二的做法,是有些心凉的。回来的路上夏鸿升就已经想到了这一层了,只是心里不愿相信,从幽姬的口中说出来也是这个意思,也就只能相信了。虽然知道多疑是帝王的本性,但这让夏鸿升心里多少有些难受。不仅仅是难受,还有些心灰意懒的感觉。做个不太恰当的比喻,这感觉就好比你精心挑选了一部好电影,邀请朋友们来看,电影放到一半,发现大家早已经不知何时散去,各自做各自的事情了,仍旧只有你一个人在看着电影,顿时意兴阑珊。

    这种出力不讨好的感觉真的挺难受,若说出力做的事情反而造成了麻烦,那不讨好也罢。可夏鸿升自问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让大唐或多或少的朝着更好的方向走去,却仍旧被怀疑,就难以接受了。

    一腔热血毫无征兆的被浇上了一盆凉水,夏鸿升很是失落。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的事情是佳话,但夏鸿升自问做不到。

    渴望改造大唐,不管这种渴望里面是真心想要大唐万世永昌,让国人再不必经受后来的苦难,还是只是本能的想要将眼前的这个世界改造的更加接近于后世里自己已经习惯的那个世界,来填补隔着时空的寂寞感和缺失感。亦或着兼而有之吧!这种强烈的渴望近乎强迫似的在后面推着夏鸿升不遗余力的去改造这个大唐,努力了三年,大唐的转变说大不大,说小却也绝不小。大唐正在变得更加自信。也更加圆滑。也更加强大。也更加先进。

    夏鸿升觉得这里面自己是有些功劳的。而这功劳也的确带来了回报,让他得以在陌生的这个时代立足。

    只是现在,夏鸿升忽而觉得自己久为出现的深入骨髓的寂寞感再次席卷心头。这个时代里面,终究只有一个从后世而来的夏鸿升,而从来没有令一个从后世而来的甲乙丙。还真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语成谶。

    其实本就没有什么政治**,进入朝堂,也只是为了更好的接触到统治核心。去实施自己改造大唐的计划。去他的中郎将,去他的谏议大夫。既然不相信本公子,那本公子干脆就远离朝堂好了。

    夏鸿升有些赌气似的想到,等这回回来,立马就辞了这些劳什子官职,反正侯爵的地位已经得到了,挣得钱也足够多了,来钱的门路也已经稳定,这辈子就算是做个混吃等死调戏良家的纨绔子弟,也会过的滋滋润润。干脆回泾阳安安心心的办学校。省的有些人整天担心。

    好好在泾阳经营,总有一天泾阳书院会成为一所真正的综合性大学。并从里面涌现出一批批社会各界的人才。让他们带着这种科学的、先进的、创新的思想离开校园,分散到大唐的各个行业,各个方面,推动大唐改变原有的轨迹。

    一时之间,夏鸿升明悟了。走进朝堂,本来就不是最终的道路。本来就是为了创办大学积聚所需的东西,若是将朝堂当作主要,那就是本末倒置了。现下各种条件都已经做好了铺垫,进入朝廷的目的已经达到,是时候激流勇退了!

    从书房里走出来,夏鸿升心里平静了。泾阳书院的第一期工程已经快要完成,估计等夏鸿升回来之后,就可以完工了。到时候,就安心做一个逍遥侯爷,教教知识,逗逗妹子,那叫一个美啊!

    刚从书房走到堂中,就听下人说三女回来了,于是就往门口去。

    见了三女,看上去兴致颇高的从外面走进来,夏鸿升过去,笑问道:“今日可还玩的开心?”

    “今天可精彩啦!”徐惠很是兴高采烈的说道:“那些学子们满园子的到处找标记,找到标记之后就用被标记的景致或物件来作诗,却并未有具体的题目,须得学子们自己揣摩来写,有好些个人还因为争论诗作的立意而吵起来呢!”

    “夏公子今日没去,否则,当为那些学子指点迷津呢!”李丽质也说道。

    夏鸿升听二女叽叽喳喳的说着,并不插嘴,只是微微笑着,静静倾听。

    月仙在旁安静的浅笑着,听听二女说话,又看看夏鸿升。看着看着却微微蹙起了眉头来。

    “公子,可是有甚子烦心的事情了?”月仙忽而开口对问道:“奴家觉得公子似乎情绪不佳……”

    徐惠和李丽质听闻此言,都停下了说话,看着夏鸿升。

    对于她们三个,夏鸿升也不想有所隐瞒,于是摇了摇头,笑道:“也不算什么烦心事,只是多了些思量而已。陛下令我亲自带队出关,去暗中阻止突厥的和亲使团,所以我得有所计划才是。对了,这事儿可不能告诉给任何人呐!”

    “让公子亲自前去?”李丽质吃惊的看着夏鸿升:“父皇怎么……”

    “最近做的事情有些急了,陛下心生疑虑,也是正常。”夏鸿升笑道:“不过无需担心,也并非是多危险的事情,我也只是去站在后面出谋划策而已,回来又是大功一件,哈哈!”

    “这……”李丽质低下了头:“夏公子,对不起……”

    “哎,别这样啊!这是好事儿,回来就是一件大功劳,多少人巴不得去呐!你道个什么歉呢!”夏鸿升赶紧朝李丽质说道。

    一番好说歹说,才算是重又将李丽质哄的重又笑了起来。

    送走了徐惠和李丽质,夏鸿升同月仙一齐往屋里回去。路上月仙看看夏鸿升,开口问道:“公子,恐怕不如公子说的这般轻松吧?”

    夏鸿升点了点头:“我最近做的一些事情,引起了皇帝的疑心,是担心我与江湖人士结党啊!所以要将我派出去同那些江湖人一起,看看我的举动作为,是不是真的有二心。多少让我有些心凉,所以回来之后我就准备辞去所有实职,然后回泾阳,在泾阳书院广招学子,教授格物了。”

    月仙脚步停了一下,然后又抬起手臂挽住了夏鸿升的胳膊:“无论公子做出什么决定,奴家都会追随公子左右!”(未完待续。)

第488章 曲水流觞

    不管怎么说,文武大会还得继续,只是易秋楼和李奉二人都离开了长安,开始散步突厥和亲使团的消息,召集江湖各路人士去组织突厥和亲使团,共享突厥使团的宝物。

    与此同时,报纸上面对于和亲的讨论也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带有煽动性。尤其是一首“当年遗恨叹昭君,玉貌冰肤染胡尘。边塞未安嫔侮虏,朝廷何事拜功臣?朝云鹤唳天山外,残日猿悲黑水滨,十里东风青冢道,落花犹似汉宫春”的诗歌,更是引发了所有人的怒火。这一团怒火急需一个爆发点,而这个爆发点,正是通过易秋楼和李奉暗中散布出去的小道消息。

    而夏鸿升自己,则只等段瓒的情报传来。

    不知不觉间,文武大会已经开始了一个月了。

    诗会和比武都已经经过了好几轮,最后剩下来,却仍旧还有将近百十号。

    比武那边,仍旧是一轮轮比斗,而诗会这边显然有更文雅的做法。

    将近一百个文质彬彬的文士,沿着河堤下的木廊席地而坐。那木廊构造的很是奇异,中间竟然是分开的,一道从渭河引来的流水徐徐缓缓的从中间流过去。

    “诸位,今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吾等聚集于此,以诗会友,当以曲水流觞,杯停则饮觞而赋诗!”待一众文人纷纷坐到了蒲团之上,就见一人朗声喊道。

    众人顿觉妙极。效仿古人曲水流觞,将酒杯至于水中,水杯沿水流流动,停到谁的面前,谁就要取出酒杯尽饮一盏,然后赋诗一首。

    不过自然也有不太一样的地方。因为每人只能作诗一首,也就是说,如同酒杯停到一个已经写过了诗作的人面前的时候,是无效的,他要将其拨走。

    酒是大唐皇家酒坊产出的最好的酒,单是倒入杯中顺水而下。就已经是酒香四溢,惹得两边坐着的文人墨客们垂涎三尺了。

    今天的评判之中,多了几个令这些文人们立刻激动起来了的身影——李纲、颜师古、孔颖达、褚遂良……这些人中的无论哪一个,都是名动儒林的大家。倘若是能够得到他们中间任何一个人的青睐,那便就是天大的机缘!

    还有一个身穿黄袍的少年,年纪虽然下,但是从众学士都向他行礼的举动上,就足以看得出来他身份之尊贵,必然就是先前所说的。大唐太子殿下。

    “承乾,你瞅见没有,那些文人看你看的眼都直了。”夏鸿升看看下面的众人,对身旁的李承乾调笑道。

    饶是李承乾早已经习惯被人瞩目,但是面对这么多文人狂热的眼神,却依旧有些招架不住。此刻又听见夏鸿升这么说,就抱怨道:“升哥儿就莫要看我的笑话了!我这会儿心里紧张,都快要忘记待会儿要说的话了!”

    “诸位。今日此地凡九十七人,而总共参加诗会者。共计千三百名。今日能坐到这里,诸君的文采已然是十分过人的了。”主持的那人朗声说道:“今日诸君之风采,必将随诸君的文章一道,成为青史之上的一段佳话。千百年之后,后人乃知吾等今日之盛会,亦觉心驰神往。今日所有文章。诗会结束之后便会集中刊印,结集成册,留于后世人,来瞻仰我等今日之风采!”

    名垂青史,留下一段佳话与后人。这是多少文人梦寐以求的成就。这句话。令所有的文人瞬间兴致高涨了起来。

    “想必今日诸位也已经看见了,这上面坐着的,乃是大唐之巨儒,而太子殿下更是亲临诗会,还望诸君今日一展风采才是!

    这个主持的也是个机灵的人,几句话虽然说的简单,但是却句句说中下面这些文士心中最渴望的一部分,扎眼之间,就让这些文士激动不已了起来。

    ”下面,有请太子殿下。“

    李承乾一愣,继而深吸了一口气来,站起身子,朝下面缓缓扫视一周,然后才说道:“今日在此,孤甚为兴奋。来之前,父皇说,能走到这一步的,都是天下间文采国人者,命孤向诸位好生学习。此次诗会,朝廷亦看在眼里。最终前面十人,当入朝为官,为朝廷效力,为百姓谋福。”

    下面顿时哄然,前十名者能够直接入朝为官?!一众文士皆尽震惊,就连夏鸿升也是微微一愣。看来李世民真的是急于培养自己的脉系手下,竟然让前面十个人直接入朝为官!这可真是大手笔啊!

    下面的文士更加激动了,主持的那人此时才又高声宣布:“流觞赛诗开始,酒盏入水!”

    一杯酒樽被倒满了美酒,然后缓缓放入了水中,松开手之后,那酒盏就随着水流缓缓而去了。一只只杯盏随流而下,缓缓等飘过去。

    “停了!停了!”众人都紧紧的盯着水中的杯盏,忽而,就听见一人高声呼喊道:“停了!停了!停到在下这里了!”

    说罢,立刻伸出手臂从水中捞出了杯盏来,只见杯盏上有一编号,然后便听见了李纲的声音来:“酒樽几号?”

    那人大声回答了停下在自己面前的杯盏的编号,上面立刻有人记录了下来。同时也立刻盈盈过来几个白衣侍女,到了那人面前,将他手中的牌子收走了。那上面有他的姓名籍贯。

    接着,就看见一人捧来一个木箱,那木箱四面封闭,威后最上面的一面有个胳膊粗细的圆孔。盒子被端到李纲面前,李纲向旁边的颜师古让了一让,颜师古于是便伸出手来,伸入到了那箱子里面。继而,就见颜师古从箱中拿出一张纸条来,展开看看,交给了主持的那人。

    “阁下的题目是:以面前之水为题,赋诗一首。”

    那人顿时面色大喜,其余的文人也立刻满脸羡慕,抽到的这个题目很是简单。

    那人思索片刻,便张口有了诗作来。朗声诵念出来,见下面众文人有人点头有人摇头。上面的评判门却似乎并无反应,仍旧淡笑着,只是旁边坐着的人立刻给记录了下来。(未完待续。)

第489章 袁天罡登门道谢

    渭河中间的木台子上面,连日来一直受到瞩目。台子其实并不高,离水面不过丈余,周围有低矮的船只,倘若愿意加钱,船夫也不介意让人坐在船上近距离的观看木台上面的比斗。

    另有些空着的船只,上面的几个人整装待发的样子,是随时准备跳进水中捞人的。

    木台子选择的位置,正好是这一段河道中水面最窄的地方,两边堤坝上都有突出的阁台,供人们上去观看。

    代表皇帝来这里的是大唐皇家军官学校祭酒,大将军李靖。与诗会那边,前十个人可以直接入朝为官的诱人条件一样,这边的前十个人,亦会作为特招生直接进入大唐皇家军官学校进行军官学习,同样的诱人,也同样的让这武者们激动不已,摩拳擦掌的想要好好表现一番。

    现在是大唐,武者和政治还未彻底的分割开来,大多数武者还是有驰骋疆场,杀敌扩土的抱负的。

    让十八学士和久负盛名的大儒来当评判,对前十名的直接入朝为官或进入军校学习,对其他获得名次的也进行褒奖,皇帝的这些大手笔,在夏鸿升开来无疑是一招妙棋,通过如此丰厚的回报,不仅将本是民间举办的文武大会,同朝廷紧密联系到了一起,而且还会让人感到朝廷十分重视这些文武人才,为朝廷,为皇帝谋得了一个不问出身,唯才是举的好名声。

    李老二借这个机会做了一次秀,文武大会也因为李老二的作秀,而更具盛名。更具有含金量和影响力。日后若能几年一度。再次开办,则必成盛会。而夏鸿升借文武大会的目的宣传自己的商品的目的,也因此而更好的达成。这是双赢,各取所需,各有所得,且又能相互促进,而不互有影响,这是再好不过了。

    所以夏鸿升也乐于配合李老二完成他的这场作秀。

    对于李老二作秀。夏鸿升倒也不会反感。反而觉得正常。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后世里随随便便拉个局长县长的出来,做的秀就比李老二做的秀要多的多,还无耻的多,相比之下,李老二的作秀也的确给大唐带来好处了,那也就不只是作秀了,而是具有了实际的意义。

    一百进五十,五十进三十,三十进二十。再从二十个人里面选出十个人,来角逐最后的前十名。

    想想那结束之后的庆典。王掌柜找来的各种歌舞表演已经练习了许久了,夏鸿升从祖孝孙那里借来的教坊乐师舞女也已经排练了许久。作为文武大会的闭幕式,夏鸿升将后世里的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