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帝师-第2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你待如何做?”易秋楼问道。

    夏鸿升眼珠转转,对易秋楼说道:“这样……我明日联络夏州的间谍人员听取情报,易大哥你就去统计一下,这百十号人里面哪些人是这种擅长某个偏门的,各自擅长什么,拿来我看看,能派上什么用场。对方比咱们的人手多,且还是受过训练的突厥战士,正面硬刚咱们不占优势,就得剑走偏锋才能取胜。”(未完待续。)

第495章 夏州刺史

    夏鸿升并不打算将自己暴露在那些冲着突厥和亲使团的了财物的江湖中人面前,所以白日里见到了易秋楼之后,便什么都没有做,这是原本就计划好的。

    表面上,是易秋楼和李奉二人召集了那些江湖人士,领着那些人打着阻挠和亲的旗号去抢劫突厥的和亲使团,暗地里面,却是夏鸿升的制定行动计划和指挥。利用突厥和亲使团的财物将那些江湖中人吸引过来,用阻挠突厥和亲作为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连借口都给那些江湖中人找好了,且连顶缸的人都有现成的,这个便宜不占白不占。所以除却已经到了这里的那些人之外,陆续还有其他的人抵达。

    这样易秋楼和李奉在明,夏鸿升在暗,一起让那些江湖人士们去劫了突厥的和亲使团。

    第一天一早,夏鸿升从客栈的嘈杂声里面醒过来,用过了早饭,就在屋子中静等着。

    约莫过去了一个时辰,房间的门被敲响了,外面传来了齐勇的声音:“公子,刘大人来了。”

    因平定朔方之功,刘旻如今已经是夏州刺史,夏鸿升正是因为之前在收复朔方的时候与他有过合作,觉得他办事能力强,所以这一次才又将地方选在了夏州。

    夏鸿升将门打开,刘旻从外面走进来,立刻躬身施礼:“下官拜见夏侯!”

    夏鸿升摆了摆手,将刘旻拉起来,笑道:“上回一别,今已年余,刘刺史别来无恙啊?这一回本侯前来夏州,少不得又要刘刺史劳心劳力了。”

    “为朝廷效力,乃臣子之本分。夏侯奉旨前来,凡有所令,下官自当全力执行。”刘旻说道:“只是,下官有些不解,为何夏侯不前往刺史府,却将下官叫道这里来。不知可是有甚子事情安排?”

    “快坐。坐下细说。”夏鸿升将刘旻让坐下来,对刘旻说道:“当初因为朔方的事情,我与刘刺史有所合作,深觉刘刺史办事之牢靠,所以这一回却是自己向陛下提议,让突厥和亲使团由夏州进入大唐,却是为刘刺史带了不小的麻烦了。”

    “这么说,突厥与大唐和亲的传闻是真的了?”刘旻一愣,抬头问道。

    夏鸿升冲他眨眨眼睛。说道:“颉利政乱﹐薛延陀联合附近九姓铁勒中回纥等部共起反抗﹐受到突厥北边铁勒诸部落的拥护﹐共推夷男为首领。陛下之前暗中遣乔师望前往薛延陀部册封,而今,薛延陀已经派出了使臣,正在前往大唐的路上。倘若薛延陀部的使臣进入长安,陛下接见了其使臣,就代表着大唐承认了薛延陀是一个独立的国家。那时候,突厥就会腹背受敌。颉利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想要阻止大唐承认薛延陀。颉利派人劫杀薛延陀使臣。但是薛延陀使臣有大唐刀锋的队员和谍报人员保护,其未能得逞。突厥担心大唐承认了薛延陀之后。同薛延陀联合起来,所以想要先平定了薛延陀,以避免自己腹背受敌。因此颉利可汗主动向大唐示好,表示愿意称臣纳贡,与大唐和亲。这是为了麻痹大唐,稳住大唐。然后让其无后顾之忧的平定薛延陀啊。”

    刘旻听了夏鸿升的话,顿时眉目一紧,说道:“那陛下为何还会同意突厥的和亲使团进入大唐?同意和亲?!颉利狼子野心,陛下难道没有看穿?!”

    夏鸿升摇了摇头,说道:“陛下当然能够看穿颉利的心思。不过。如今大唐与突厥明面上并未撕破脸皮,还是歃血为盟的盟友。盟友提出称臣和亲,咱们大唐若是直接一口回绝,让其他那些对大唐称臣的国家怎么想?所以也只能同意突厥的和亲使团经由夏州进入大唐,并前往长安了。”

    “这……”刘旻摇了摇头:“这倒是的确如此……只是,颉利不安好心,一旦和亲,大唐就没法再承认从突厥之中叛离的薛延陀。突厥势必平定薛延陀,杜绝后患,然后回过头来,全力对付大唐了。”

    夏鸿升咧嘴笑了起来:“所以陛下排我来了啊。”

    刘旻不解,看着夏鸿升:“夏侯的意思是……”

    “答应突厥称臣和亲的请求,同意接见突厥的和亲使团,让突厥的和亲使团进入夏州,这些都是明面上的东西,都是给外人看的,以全咱们大唐的名声。”夏鸿升笑了笑,压低了声音对刘旻说道:“所以这明面上,我是奉旨前来夏州迎接突厥和亲使团的。但是暗地里面,我还接了陛下的另一道密旨。这道密旨,可是只有我与刘大人,还有那些谍报人员知道了。”

    刘旻一惊,赶紧站起来身子,躬身说道:“微臣接旨!”

    “不必,不必如此。”夏鸿升将刘旻拉了回来,说道:“我此番前往夏州的真正目的,其实是为设法阻挠突厥和亲使团,使其无法顺利抵达夏州。之前,我已经散布出去了突厥和亲使团带有无比珍宝的消息,又用阻挠突厥和亲的名义,引来了一些绿林之中要钱不要命的绿林大盗,和一些不满于和亲的江湖义士。他们如今正埋伏在关外突厥和亲使团毕竟的路上。只等突厥的和亲使团到达,就会对其进行劫掠。一旦礼物被劫,和亲使团自然无法空手千万长安。若是他们原路返回,重新准备礼物,那没有几个月的时间下不来,到时候薛延陀的使臣早已经进入长安,突厥再求和亲就已经没有意义。而若是他们空手千万长安,那也是诚意不足,陛下大可以拒绝接见,乃至于驱逐出大唐,也是合情合理。”

    刘旻大吃一惊,向夏鸿升问道:“这,我大唐身为宗主之国,使用这种手段,是不是……”

    “刘刺史觉得手段下作了?”夏鸿升笑了笑:“所以朝中的其他人都不肯来做,将我推了过来。所以陛下才用的密旨,绝不能让外人知晓啊!”

    刘旻一直在夏州,是见识过突厥的凶残的,所以也只是片刻的犹豫。听夏鸿升这么说了,自己反而又摇头笑了起来:“对付敌人,自然无所不用其极。这办法既能保全大唐的名声,又破坏了颉利的阴谋。是个好办法,却是下官看的短了。”

    (ps:今天女朋友头一回住我这儿,这会儿躺床上看电视,我却在这儿码字……看在这个份儿上,难道不该支持石肆一下吗?!tat……)(未完待续。)

第496章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天气渐热,还是刚刚日头升起来没有多长时间,就已经热的人想要出汗了。所幸皇宫里面已经开始制冰了,且因为随时都能做出来冰块,再不欠缺,所以每天都分发到各个宫里面不少,有个铜盆子盛住,旁边的宫娥手里拿着蒲扇,将冰块带来的凉气给扇出去——这是一样新物件,名叫冰盆子。放的冰盆子多了,宫殿里面还真就凉爽了下来。

    二十个人分立在太极殿两侧,恭恭敬敬的向御座上面的李世民行了礼。

    “哈哈哈哈,今日是我大唐文武之才子,往后就是我大唐文武之栋梁。今日见到诸位,便又忆起朕年轻之事,下马握笔,上马提槊,不觉依稀啊!”李世民扫视下面的这二十来个人,笑道。

    朝会方才结束,李世民却并未散朝,接见了这二十号人。

    “臣贺喜陛下,得此栋梁之才,实乃朝廷之幸,大唐之福。”长孙无忌乐呵呵的笑着,说道。

    “臣恭和陛下!”朝臣们齐声道来,声音在空旷的太极大殿之中回荡,听得那二十个人激动万分。

    他们当然激动。

    那十个文士,将会被朝廷分派职位,从此进入大唐“公务员”的行列。而那十个武者,也会作为特招生进入大唐皇家军官学校接受军官教育,毕业之后进入到军伍之中,直接成为一名中下级军官。

    要知道,便就是科考出身的进士,刚开始也不过是九品的小官儿。所以他们这就相当于直接考中了进士一样。

    进士。多难考啊!

    明经易得。进士难考。所以后来才有了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谚语。这句谚语虽不知道贞观年间出现了没有,但是也可以看得出来,进士有多难了。

    而且,考中进士虽荣耀无比,但并非等于马上就可以作官。走门路走关系有其他途径和条件直接被朝廷安排实职的暂且不提,那些正规途径出来的进士,还须在吏部参加“宏词”、“拔萃”两科的复试。“宏词”“拔萃”两科的复试均分四项内容进行,即身、言、书、判。身指体检。言即试口才,书为试书法,判则乃试公文写作。只有这四项全部达标合格者,才能补授九品之类的小官,在皇家图书馆担任古籍整理与抄录工作,意在让其继续读书以丰富知识,又或是到地方出任县一级左右的副职,意在让其在实际工作中以锻炼治政之才干。就这,也并不意味着就是当官了,因为此段时间只能当作是试用期。其年限有一年、二年、三年、五年乃至八年之不等。试用期满,再行由朝廷正式诏命任职。那些不合格者。须等三年后再行考试,如果仍不合格,则要经过三试、四试,直到完全达标为止。唐人所称之“前进士”,就是指的这些复试落榜者。

    而今这些人可以直接得到朝廷的任命,却是比进士还好了些,教他们如何不激动?

    这些武者,放到军校之中学习几年出来,就算不是一个计将,也会成为一个猛将。而这些文人,就算是他们没有实际管理的经验,可单单是放着做文书写东西,也足以胜任了。

    最后面的几轮,题目是夏鸿升提前出好的,根本就不是这些人常见的类型,与科举中的题目全然不同——连申论都被夏鸿升给搬出来了,那些依据真实事件的材料分析题,对于这些文人处理现实问题时候的看法、手段、逻辑等等都有了一个明显的突显,最终通过的人,不会那么没本事的。因为申论放到这个时候,可没有后世里面那么多死记硬背的模板之类的东西,而是全靠自己的脑子去动脑筋,想的怎么处理问题的方方面面的啊。

    李世民很是享受这种感觉,尤其是当看到那些个士族出身的大臣黑着一张脸的样子,顿觉心中又爽快了一大截。

    “前番科举,朕曾登临午门楼上远望,见新科举子自朱雀门鱼贯而入,心中感慨此乃我大唐一时之英杰矣!”李世民看看下面的那二十个人,和那些文武大臣们,说道:“如今,文武大会又使朕得到诸位。往后,通过科举与文武大会而为朝廷所用的栋梁之才更是不计其数。不拘是士族子弟,还是寒门士子,皆为我大唐之英才,携手与共,为朝廷效力,朕心甚慰。哈哈哈哈,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李世民的话令朝堂之中有人忽而一愣,那些人中有的面露喜色,有的却面色更沉。

    李世民在上面缓缓扫过,不动声色,却将此情此景尽收眼底。

    “老臣恭和陛下,大唐人才济济,必能万世永昌!”李纲听见李世民这一句话,躬身贺道:“天下英雄,果然尽入陛下彀中矣!”

    李世民心怀大悦,着吏部安排这二十来人,择日任命之后,这才退了朝。

    文武百官自太极殿两侧鱼贯而出,李世民看见了,又是一番心中激荡,不禁生出一番愿景来——天下英才何其多,倘若都能为我大唐效力,那这泱泱大唐,又如何不能够万世永昌?

    于是又想起来了那首《藏龙卧虎》的慷慨之词来,这词是李承乾在宫中教李泰和李恪来唱的时候,被他听到了,一问之下,听了几遍,就给记住了。此刻直觉与今日之心情无比契合,只是想起来所作之人,又有了些疑虑。

    谋逆之心,恐怕不会有的。

    他为大唐如此贡献,却始终规规矩矩。也真是奇了,明明他那无数点子,做出的东西,看问题的角度,都是那么的不合现有的“规矩”,而偏偏他本人,却又很守规矩。

    可江湖之人,向来易乱。他又如此聚拢江湖草莽之人,不能不叫人心生疑虑。

    以他的心思,不会看不出来用意。这回回来,恐怕就要心生间隙了。李世民摇了摇头,可是与他自己来说,又不得不试。

    思索了一阵,李世民忽而开了口,朝身边说道:“王德,去把青雀叫来。”(未完待续。)

第497章 突厥使团的情报

    关外如今正是青草丰茂的时候,远远望过去一片绿油油,一阵风来,便如一道碧绿的海浪一般层层荡漾过去,隐隐约约之间,看见那草丛里面藏着几个白色的身影,在一碧万顷的草浪之中显得突兀。

    夏鸿升放眼望过去,又低头看看自己手中的纸条,然后头也不抬,对身侧的人说道:“老爷子,突厥的和亲使团出发了,过不了多久就能到这里,您可选好了动手的地方了?”

    李奉笑了一笑,对夏鸿升说道:“此处往前百余里地,有一小湖。突厥的和亲使团不可能不在那里停下休整,所以那里就是咱们动手的最好地点。若是再远,咱们就是古今深入,不大方便了。”

    夏鸿升点了点头,然后对李奉说道:“咱们混入突厥和亲使团的间谍传来了情报,突厥此次派出的和亲使团一共有二十人,主使一人,其余皆为副使。另外,突厥和亲使团号称要向陛下进贡牛羊各万头,另有纯种突厥马数千匹,专司养马驯马之人五百。除去所有闲杂之人外,光是护送就派了千多号突厥骑兵。这难度可不小啊!”

    “千多号突厥骑兵……”李奉也皱起了眉头来。

    “反观咱们的人手,算上这几天里面又陆续而来的,也不过将近两百人而已。差距太过于悬殊,所以只能智取。”夏鸿升对李奉说道:“老爷子找的那个地方,就当作是最后一击的位置吧!只是咱们的行动,得开始在前面。”

    李奉看看夏鸿升。问道:“侯爷可是有了定计?”

    “咱们的目的组织突厥的和亲使团进入大唐。而不是抢夺突厥和亲使团的财物。时刻记得这一点,其实这件事情就不难办到了。”夏鸿升笑了笑,说道:“抢夺突厥的那些财物要面对那些突厥骑兵,十分困难。但是我们不求财,只求大乱突厥和亲使团的行程,让他们迟迟无法抵达夏州,这就要简单许多了。咱们得打游击战。”

    “游击战?”李奉没听明白。

    “就是滋扰。”夏鸿升对李奉说道:“我们不停的滋扰突厥的和亲使团,拖慢他们的脚步。让他们不能前行。至于抢夺财物,就让那些人去做吧,正好帮我们转移视线,让突厥人弄不清楚咱们的真正意图。”

    “不错,那些人正好可以吸引突厥人的注意,令突厥人以为是有人顶上了他们的财物,而不会想到咱们的目的就是让他们脚步慢下来。”李奉点了点头:“夏侯要如何做?”

    夏鸿升低头看了看自己手里面的那张纸条,笑了笑,说道:“牛羊万头啊,那是个什么概念?浩浩荡荡的一望无际啊!倘若是那些牛羊都乱了阵脚的乱窜。那场面……啧啧……”

    “侯爷是想惊了那些牛羊,让突厥人乱了阵脚?”李奉稍微一想。便了解了夏鸿升的用意,又问道:“可那些牛羊数目如此之多,且有突厥骑兵在外面守着,怎么使它们受惊?”

    “万头牛羊,总不能是一起的。咱们的人手估计不够,到时候还得老爷子出马。”夏鸿升看看李奉,笑着说道。

    李奉摆了摆手:“但凭侯爷吩咐。”

    夏鸿升点点头,便又翻身上马,同李奉一道往回折返。根据间谍的情报,突厥的和亲使团已经出发了有些时日了。夏鸿升必须令人迎上去,不能等到他们靠近了夏州了才动手。

    打马回到夏州,仍旧没有到刺史府中。将刘旻召入客栈,暗中交代布置了一番,刘旻便匆匆离开客栈,前去准备去了。

    “侯爷,老奴斗胆一问,您这是让刘刺史去准备何物了?”李奉见刘旻离开,进来问道。

    “炮仗。”夏鸿升对刘旻说道:“等刘刺史准备好了炮仗来,就劳烦老爷子带着人跑一趟,将这些炮仗暗中装进包裹里面,趁夜挂到那些牛羊的身上然后引燃。一旦炮仗点燃,势必会使牛羊马群受惊。乱蹄之下,突厥人必定手忙脚乱,老爷子和那些特战队员就趁乱抽身。易大哥就领着那些人埋伏在旁边,看见突厥人阵脚大乱之后,就扮作劫匪冲杀上前劫掠一番,不过切记不可恋战,别等突厥人反应过来。如此一来,那些人尝到了些甜头,突厥人也会因为牛羊马群的骚乱而停下来——那些牛羊马群都是进贡用的,若是四散跑去了,突厥人肯定要停下来在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