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帝师-第2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天罡闻言一震,愣愣的看着夏鸿升:“这……令道门道士随军,作为军医?!”

    “不错!”夏鸿升点了点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长大可以向陛下提议,由道门自己出资组建一支道士队伍,不上战场,而是专司救治受伤的兵卒!”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这次起…点515粉丝节的作家荣耀堂和作品总选举,希望都能支持一把。另外粉丝节还有些红包礼包的,领一领,把订阅继续下去!】(未完待续。)

第558章 道士做军医

    ps。 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别赶紧去玩,记得先投个月票。现在起…点515粉丝节享双倍月票,其他活动有送红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夏鸿升同袁天罡二人一直说到了也不知剪去了几回灯花,袁天罡这才告辞离去。

    古代战争中的死亡率高,是由许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其中固然有人海战术、盔甲护具、以斩首割耳计算战功……等等的因素在里面,但是这诸多的因素之中,影响较大的,必然有一个是当时医疗条件,特别是急救及伤口处理技术的落后。

    夏鸿升平素交好的友人里面,大半都是军方的勋贵子弟,听父辈讲战场上的事情多,夏鸿升也跟着知道了不少。

    一场战斗拼杀下来,拼杀会死人,乱军阵中踩踏也会死人,甚至杀疯了眼根本不看人,只要是身边的人就砍的也不少,这些都会造成死伤。伤的人永远比直接立刻死去的人多。而这些伤的人,由于医疗条件和技术的落后,往往不能得到有效的救治,进而成为算入死亡率中的一员。

    军队中处理伤员的手法,夏鸿升是见识过的。

    老实说,其实古代对于军中的军医和伤员并不是不重视,反而是十分重视的。

    军中有专门治疗战伤的军医,为太医校尉、太医司马、金疮医和折伤医等称呼,且对于进入军伍的兵卒还会进行体检。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践医学的发展,就使金创折疡的临证经验得到积累和发展。比如说《肘后方》一书之中,就介绍了危重创伤的早期处理,描写了颅脑损伤和外伤可导致大出血致死的部位。另外还有《外台秘要》“金疮禁忌序”中引葛洪“凡金疮出血,其人若渴。当忍之。常用乾食并肥脂之物以止渴,慎勿咸食,若多饮粥荤,则血溢出杀人,不可救也。又忌嗔怒大言笑,思想阴阳。行动作劳。勿多食酸咸,饮食酒、热羹臛辈,皆使疮肿痛发,甚者即死。现代对创伤休克及出血性休克的处理,仍然采取这些措施。

    葛洪认为:“凡金疮,伤天囟、眉角、脑户、臂里跳脉、髀内阴股、两乳上下、心、鸠尾,小肠及五藏之腑输皆是死处,不可疗也”。即是说,颅脑损伤、肱或股大动脉出血不止。或内脏破裂,肋骨骨折所致的气血胸等证候,就没救了。而这些对于现代医学来说也是严重的战伤。

    同时,龚庆宣整理的《刘涓子鬼遗方》是中国在痈疽金疮方面论述较详的第一本方书。他还提出:如被有射网的毒箭所伤,可用兰子散解毒。如箭在肉中不出,可用半夏和白蔹下筛,以酒服。并说:“浅者十日出,深者二十日。终不住肉中”。

    另外,唐代辽阔的疆域和漫长的边防线之所以能够巩固。唐朝地主阶级一百多年相对安定的统治秩序之所以能够确定,其中重要的因素是府兵制造成了强大的唐帝**队。而在《通典》中曾引用李靖兵法:在军队中每营设有“检校病儿官”,每日巡查伤病员情况和饮食起居,以便安排医疗和后送,如发现新的病员或病情危重的士兵,必须报告总管。令医生巡营,给以适当的治疗。营主和检校病儿官,应按照伤病员伤势的轻重,安排运输工具和护理人员。能行走的病员给傔人(即看护)一名;病重不能行走的加给驴一头,连牲口也不能乘骑的重伤病员。则给驴二头,看护二人缚辇运送。如病儿检校官和傔人不好好照顾伤病员,各杖一百;若将未死的伤病员加以掩埋时,处以斩罪。部队中军校,每三天必须巡行本部军士的营幕,检阅他们饮食的精粗,以及劳逸是否适当,并抚恤战士疾苦,视察医药护理情况。战士如有死亡应立即上报,以礼祭葬,并抚恤其家属。如果死于阵战间,同火应掩埋其尸体,如因作战负伤死亡,本部将校应将经过情况详细呈报,以礼祭赠。如仅负伤,应随伤势的轻重予以优赏。这些记载,说明了唐代在军队中似已有类似现代救护所的设立,并有了较详细的医疗后送制度。

    这些都说明了,古代军医不仅没有被忽略,反而非常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因为在皇权体制下,唯有统治者十分重视,才会有大量的人去在这一方面花费心思。

    可是,受限于医者的认知和水平,有些在后世人看来十分常识性的地方,这个时代的军医也并为有所意识。

    就拿孙思邈来说,即便是他的医术超凡,也懂的如何医治感染的烂疽,但是却对于如何阻止感染,也并无多少概念。

    其实清创缝合术早已有之,东晋葛洪首先用盐水处理伤口,然后进行缝合手术,时至此时,已经形成了完备的清创术体系。

    不过,仍旧有能够改良的地方。而恰巧,夏鸿升亲眼见识过村里的一位老中医缝合伤口。

    村子偏远而贫穷,老中医手里根本就没有缝合线,而是用了另外一种线来替代医用缝合线来对伤口进行缝合——桑皮线。

    所谓桑皮线,即取桑树之根皮,去其表层黄皮,留取洁白柔软的长纤维层,经锤制加工而成之纤维细线。桑皮线不仅制作方法简单,应用方便,且不易断折,更有药性和平,清热解毒,促进伤口愈合的治疗作用。

    另外,对于如何包扎伤口,如何给伤口消毒,如何对用于急救的器材进行消毒等等这些方面,都是这个时代的人注意的不多的方面。

    更重要的,军医太少!

    太少了!学医的人本来就少,进入军伍之中成为军医的更是少之又少,外加专业技能并不过硬,甚至于有大量的巫医存在,这也是造成军队当中许多伤兵处置不当或是未及处理而死亡的重大因素。

    倘若能够让孙思邈培养出来一批专业的急救队伍,跟随大唐军队为战场上受伤的士兵进行急救和伤口处理,防止感染的话。不仅仅于道门有利,更加对于大唐军队有利。

    夏鸿升相信,袁天罡一定会接受这个建议。

    袁天罡需要道门博得美名,受到朝廷看重。夏鸿升需要军队之中有更多的,更加专业一些的急救处理人员。

    两者互利双赢。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这次起…点515粉丝节的作家荣耀堂和作品总选举,希望都能支持一把。另外粉丝节还有些红包礼包的,领一领,把订阅继续下去!】(未完待续。)

第559章 李泰大嘴巴

    袁天罡去听了夏鸿升一堆话,回去自行参悟去了。夏鸿升等到了第二日一早,便带自己在庄子上的木匠帮助下做出来的水枪去了军机坊。

    倒不是说真的要拿这种玩具水枪来喷火。毕竟,这种简易的气压水枪在玩具水枪之中算是喷的远的,可要是真的放到战场上,那还是根本不顶用的。

    夏鸿升其实想要向军机坊的人展示的是,这种通过气压来增加喷射射成的原理。

    虽然对于陆战来说,这东西的作用实际上很有限,但是夏鸿升的着眼的地方是水战。

    喷火枪对于骑兵的作用,大概可以从侧翼偷袭,若是要正面硬刚,恐怕得把这喷火的射程增加许多倍才行了。要不然火才喷出去骑兵就冲过来了。然后被烧着,马又刹不住,四散狂乱的到处乱冲,跟一群火球似的过来,夏鸿升可是见识过畜群失控乱冲的威力,更别提还都着着火,那场面谁也挡不住。

    所以啊有些武器它注定就埋伏起来阴人用的。

    夏鸿升将水枪交给了军机坊,让他们去研究,把水枪上的气泵原理应用到喷火器上面,加大喷火器的喷射射程。

    从军机坊回去,夏鸿升就得到了一个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沮丧的消息——小舟成功了,在泾河上面来回渡了一天,人也上去了,都没事。

    那些造船的老师傅们还有帮忙的铁匠太高兴,叫人快马加鞭的从泾阳赶到长安,夏鸿升一回去,就得知了。

    夏鸿升知道了铁船造成功了的消息,心里面很是矛盾。想想那些难以解决的难题,恐怕此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铁船也就只能做到这种层次了。被说是钢铁大舰,恐怕就是再大一些的普通船只,也做不成了。

    “升哥儿,你看起来怎的似乎并不太高兴?”李泰看见夏鸿升的反应,于是问道。

    “叫师尊!”夏鸿升朝着李泰的脑袋上面就是一个脑瓜崩。

    “是你说平日里面不用叫的!”李泰捂着脑袋幽怨的瞪着夏鸿升。

    “小孩子家家的问那么多干啥?过几天重回庄子上教人去!”夏鸿升冲李泰说道。

    李泰更加幽怨了:“你有气怎么往我身上撒!”

    “公子!”一个家丁跑了过来:“公子,之前来过的那个王玄策王公子在门外求见。”

    “请进来。”夏鸿升说道。然后又扭头对李泰说道:“过几天回庄子,你这几日去宫里同陛下和娘娘告辞一下,多陪陪他们,别没事儿老往我这儿钻,要不然你爹娘得恨死我。”

    李泰回应了一对白眼仁,夏鸿升则去了前面。

    走到门口,见了王玄策,于是笑道:“玄策兄,今日怎的得闲了?”

    “王玄策拜见殿下!”王玄策先给李泰行了礼。

    “夏侯!”王玄策又行了一礼:“这段时日一直随师尊忙于薛延陀及突厥之事。这几日总算是得了成果。明日突厥使者就要先行离开长安,薛延陀的使节不日也将离去,总算是事了,今日特来告知,师尊说看看明日夏侯是否有空,同去送阿史那穆金出城。”

    说完,王玄策自己就笑起来了。

    夏鸿升也是一咧嘴:“莒国公这是要故意膈应突厥人,怎的拉我去得罪人呢?!”

    “谁让夏侯那首长短句甚是流传。如今遍长安的人都知道夏侯那‘有几个苍蝇碰壁’的词话气的突厥人白了脸。”王玄策笑道:“可惜,似乎词作本尊并不知晓啊!”

    夏鸿升这才是真的吃了一惊。那天酒劲儿上头,冲动之下就偷了毛太祖的豪词,好好的羞辱了阿史那穆金。事后冷静一些想想停担心,到底是太祖的词作,里面那股子睥睨天下的帝王之气藏都藏不住,这若是传入李老二耳中。有心人再一搅和,那可就是犯了大忌了。

    想着干脆事情也完成,也同突厥使节撕破脸皮了,干脆就让这件事情淡掉算了,没曾想。怎么还流传出去了?当时在场者除了阿史那穆金之外都是自己人,这首词明显是在嘲讽他,阿史那穆金想来不会传出去吧?自己人这边,易秋楼和齐勇更不会,自己更不能了。那还有谁?

    “师尊,学生要回宫里拜见父皇问安,先行告辞!”李泰弯了下腰,转身就要跑。

    “等等!”夏鸿升忽然想起来了,那天还带着李泰!

    “师尊留步!学生自行离开便可!”李泰一溜烟跑出去大门了。

    一定是李泰这个大嘴巴了!

    夏鸿升一转头:“玄策兄,你是打哪儿听来的?”

    “啊?师尊?!……这……”王玄策则吃惊的看着夏鸿升。

    “李泰以后要去泾阳书院读书,自然这么叫。”夏鸿升随口一解释,又问道:“这词是哪儿传开的?”

    “哦,是从宫里传出来的。”王玄策说道:“师尊有次从宫中回来,对夏侯交口称赞,说是夏侯好气节,连陛下都赞不绝口,还亲笔书写了此长短句。”

    “我勒个去!”夏鸿升一下没守住。

    “恩?”王玄策一愣:“何为我勒个去?敢问这是何意?”

    “语气词,没啥意思。”夏鸿升摆了摆手,说道:“好吧,明日何时何地?我自会去。顺便给阿史那穆金捎带些礼物。”

    两人边走边说,到了堂中,眼看已经快是晚上饭点,留了王玄策,他也不推辞。

    “夏侯这张嘴,只怕从今往后要随着薛延陀和突厥的实沉口中传遍大唐周围之国了。”王玄策笑道:“动一动嘴,就使得大唐凭白得了牛羊马匹无数,又令薛延陀和突厥争抢着要给大唐付钱,这可真是破天荒的头一回。今次贩售兵器所得,具体数目暂时玄策诚不敢透露,不过,可令夏侯知晓,当不比大唐几个繁华些的道一年的收入差!”

    “这么多?”夏鸿升也是吓了一跳。

    “呵呵,此翻都知道乃是夏侯之功,想来,官复原职就在眼前了。”王玄策对夏鸿升笑道:“玄策在此先行恭贺夏侯了。”(未完待续。)

第560章 只有“一叶扁舟”

    李泰真的是一个大嘴巴。

    头一天回去,第二天李孝恭就来了。

    “船呢?!”李孝恭一登门就直接问道。

    “呃,叔叔莫急,船在庄子上!”夏鸿升嘴角还留着包子渣儿呢。

    “走!”李孝恭一把拉了夏鸿升就要出门。

    “哎,叔叔莫急,小侄还未吃完……”

    “带着路上吃,走了!”李孝恭拉着夏鸿升出了门,留下了面面相觑目瞪口呆的一众家丁。

    齐勇赶紧追了出去跟上。

    一路打马疾驰,李孝恭的亲兵在前面开路,路人纷纷让开了道道,夏鸿升犹如风一般的男子,一路疾驰冲回了泾阳。

    待到站在泾阳的宅子门口的时候,都还是愣愣的凌乱着。

    “公子?”月仙的声音响起在了夏鸿升的身后。

    夏鸿升一扭头,见月仙手里还带这个篮子,夏府特质篮子,软的,方便提着。

    这才刚吃早饭的节奏!

    夏鸿升要哭了,这是骑马骑的有多猛?!

    本公子要等等灵魂啊!

    “早……”夏鸿升打了声招呼:“买饭啊?”

    “幽……她想要吃糖油馍,恰巧老夫人想要喝豆腐脑,奴家就出来一起捎了。”月仙对夏鸿升解释道,奇怪的看看夏鸿升,对于他的语气很是奇怪。

    “好了好了,贤侄,船呢?”李孝恭有些不耐烦的打断了夏鸿升和月仙说话,喊道。

    夏鸿升只得将李孝恭带着,同他的亲兵一道去了作坊里面。

    到了作坊,李孝恭一眼就看见里面锁着的铁船了,一个箭步奔过去,一拳头夯上了船身。

    “咣!”一声巨响。

    “好家伙。果然是铁心儿的!”李孝恭喊道。

    夏鸿升一脸黑线:“此地距离泾河不远,叔叔要不要试试?”

    “儿郎们,抬走!”李孝恭手一挥,一声令下。

    一众亲兵上前,扛起铁船就抬走了。众人到了泾河边上,几个亲兵将船放入了水中。

    “咦!”李孝恭惊叹一声。他带来的那些亲兵也是倒抽了一口气。

    李孝恭目光热切的看着水中飘荡着的铁船,一抬脚,竟然一下子跳了上去!

    夏鸿升吓了一跳,旁边他的亲兵也是顿时下的一愣神。

    “来,再上来些个人!”李孝恭喊道。

    几个亲兵又上去,铁船又沉下去了几分。

    一直上去了八个人,这才总算是不能再上人了,否则就要沉船。

    李孝恭满意的点了点头,责令又下去了几个。然后一转头:“船桨何在?!”

    “叔叔!这船划船不用桨!”夏鸿升赶紧在岸上说道。

    “哦?不用桨?那它如何能走?自个儿飘着不成?!”李孝恭很是怀疑的反问道:“不靠桨,那靠甚子?!”

    全靠浪!全靠你浪啊!

    夏鸿升心里腹诽,嘴上可不敢这么说,赶紧说道:“脚踩!这船得前面的两个人坐下来用脚踩!”

    说着,夏鸿升赶紧一抬手,边上一个作坊里做船的人赶紧上去,给示范了起来。

    “咦?新奇!”李孝恭顿时自己也坐了下来,很是不顾形象的两脚蹬了起来。

    后世里。夏鸿升小的时候,河边常有那种玩具似的两人踩着在水上游玩的。鸭子形状的小船。那上面就是这么两个人用脚蹬的,夏鸿升也给用在了这上面。

    李孝恭和那些亲兵控制着船在泾河上游荡,起初不会转向,只会直着走,一转弯就原地转圈。后来熟悉摸索了出来,就顺利了。

    老半晌。一直到日头都升高了,这才将船划到了边上,靠岸上岸了。

    “好!好啊!”李孝恭到了夏鸿升的跟前,拍了拍夏鸿升的肩膀,笑道:“贤侄果然鬼才!竟然真的用这铁做出了船来!且如此踩而行舟。比起船桨划动来又省事许多。好啊!——不过,老夫却还有些事情要试一试,却由不得贤侄不许了。”

    说完,李孝恭一转身,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