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帝师-第2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道:“其所谋划者,在于百济之地。方才微臣也说了,倭国是由四个岛屿组成,其全部国土也不必大唐一个道大。如此,其国自然种种资源都是不足以发展的。它必然要向外部谋取。实际上,当年炀帝征伐高丽,倭国便趁机渡海侵入了百济,当年的遣隋使,也有搜集隋朝情报,应对隋朝对高丽三国的动作。当年为了确保其在百济的利益,倭国暗地里还曾支持过高丽对抗前隋。炀帝三征高丽无果,这里面也有倭国的影子。所以说啊,陛下,倭国不怀好意!”(未完待续。)

第619章 安敢妄称天皇?!

    夏鸿升顶不喜欢这些个遣唐使。

    正是因为后世里为了写论文而搜集过这方面的资料,所以夏鸿升才更是讨厌他们。

    看看大唐是如何对待日本的,再看看日本是如何回报中华的。

    两厢一对比,若是还有人喜欢这些个遣唐使的话,那只能说这个人是真的心大。

    夏鸿升自问做不多。

    于是在意识到这是遣唐使的那一刻起,夏鸿升就决定了,决计不会教他们的目的得逞。

    “……陛下,这些人他们不安好心。”夏鸿升对李世民说道:“陛下或许已经发现了,按说倭国遣隋使是件大事,但是前隋的记事之中却并未有太多的涉及。这是因为炀帝受辱,不怎么待见他们,故而此事便只是稍作记录而已。”

    “遣隋使越海而贡,炀帝如何是受辱?”李世民好奇的问道:“方才夏卿还未到之时,魏卿与朕讲诉遣隋使之事,却也未曾提到。魏卿近来正为著《隋书》一事而寻录典籍,看来,尚未有夏卿所了解的多啊。”

    “微臣所知甚少,只是恰巧在此事而已。魏大人细致缜密,想来或是还未曾读到有关此事之典籍罢了。”夏鸿升叹了口气,讲道:“陛下只看今日之国书,上款东天皇敬白西皇帝,却不知当日遣隋使之国书,上面写的却是: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

    “什么?!”李世民当即眉头一皱:“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他倭国好大的口气!”

    夏鸿升两手一拍:“可不是么!陛下,当年炀帝即位不久,天下未乱,隋朝正值国立之鼎盛,倭国便已然妄自尊大了。所以炀帝不悦,说‘蛮夷书有无礼者,勿复以闻’。不过,后来考虑到要征伐高句丽,不宜再多树敌,于是炀帝忍住不快,接见了当时的遣隋使,并于次年派了回访使节。陛下若欲知道个详细,可召裴世清裴大人来问明情况。裴大人正是当初炀帝所派之回访使节。”

    “裴世清?”李世民一愣,显然对这个名字并无多少印象。

    “大家,莫不是如今朝中从五品上驾部郎中裴世清?”王德见李世民没想起来,于是在旁边提醒道。作为皇帝的贴身秘书,朝中百官的名字和职务都要记下来,这是他的义务。

    “裴世清……”李世民沉吟了一下,有抬头问道:“夏卿是从何处听说了这些东西的?连人命都知晓,怕不是一般人吧?‘

    “乃一山中隐者,樵木为生,微臣同嫂嫂去山中寻食所常遇,因微臣当时年小,体力不行,故常于其草庐之中休憩等待嫂嫂,或得其碗水止渴,听他讲从前之事。不过,其人在微臣离开鸾州之前便已然过世了。”夏鸿升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当时微臣年小,只当是故事来听,而今想来,其或为前隋之臣,隐居于山中耳。”

    “原来如此。”李世民见夏鸿升说的一本正经,说出的话也没有什么破绽,于是也就信了。山中隐者众多,本就是个事实。于是又朝王德问道:“这个裴世清,你知道多少?”

    “请大家容奴婢想想……”王德仔细回忆一下,说道:“裴世清,似是河东闻喜人,仕隋为文林郎。入我朝为驾部郎中,无功亦无过,未曾经传,故而大家无有印象。”

    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去召此人前来见朕。”

    王德点了点头,出去令人传召去了。

    夏鸿升趁机又说道:“陛下,臣觉得,这些遣唐使跟之前的遣隋使并无区别。隋末天下动乱之后,倭国便不再派遣隋使来。其与百济交往甚密,必是听说了突厥已然为大唐所灭,知道了如今咱们大唐鼎盛,故而又动了偷盗文化典章技术的心思,所以又继续派人过来。”

    “若真如此,那这倭国可着实令人愤恨了。”李世民皱着眉头说了一句。

    日本四岛,山地居多,平原少且分散,不利于种植作物。天然矿产比较匮乏,又地处太平洋西部,靠近亚欧大陆,处于地震带,常年遭受地震和台风的困扰,不是个好地方。

    不过,若是抛开了自然资源这方面的劣势来看,却又是一个极好的地方——倘若以后大唐要面向海洋发展的话。

    日本海岸线曲折,拥有众多的天然优良港湾,且其四面环海,面临西太平洋,是一个极好极好的门户和窗口。

    若是以此为基地,则大唐的便可更加向太平洋纵深拓长。

    夏鸿升挠了挠头,不行啊,怎么打赢了突厥之后,什么地方都想占呢?

    “怎么,夏卿有话要说?”见夏鸿升挠头,李世民问道。

    夏鸿升想了想,说道:“这个,其实那倭国死性不改,如今还不是对陛下不敬?”

    “恩?”李世民抬头看着夏鸿升:“由何可见?”

    “这个!”夏鸿升扬了扬手中的国书:“陛下您看,这份国书上的用辞:东天皇敬白西皇帝。全天下的人都知道,陛下您自称为天子,可他倭国国主呢?居然自称天皇!这样一来,那陛下您岂不就成了他倭国国主的……”

    夏鸿升话没说完,李世民已然明白了夏鸿升的意思,当即就脸色多云转阴,一片黑青了。

    “好胆!卑鄙蛮夷,奴颜婢膝之辈,安敢在朕面前妄称天皇?!”李世民声音低沉,从牙缝里面挤出话来。

    李世民多么骄傲的一个人,听到竟然平白无故成了别人的儿子,而且还是一个区区东海蛮夷不化的岛国国主……这叫他如何能不动怒?

    “哼!其人如此无礼,朕亦非炀帝,朕不须忍下他们!”李世民颇有意思咬牙切齿的意味,说道:“来人!传旨下去,焚其国书,毁其贡献,将那些遣唐使尽数驱逐,永不得入!”

    “不可!陛下,不可冲动!”夏鸿升一听李世民竟然要当即驱逐他们,赶紧阻拦。

    “恩?”李世民一双眼睛立时就扫了过来,兵刃一样,看着夏鸿升。不明白为什么夏鸿升会阻拦他。

    “为何不可?”李世民一双鹰眼盯着夏鸿升。

    “比起驱逐他们,微臣忽然有了一个其他的想法。”夏鸿升躬身行礼,笑了笑,问道:“陛下可否先听听微臣的法子?”(未完待续。)

第620章 取其糟粕,弃其精华

    夏鸿升的想法当然要比李世民的想法大的多。

    对于李世民来说,倭国只是个弹丸小国,同大唐的交往也不密切,中间更有海洋相隔,便纵是心里不满倭国国主天皇的称呼,也只能是“焚其国书,毁其贡献,驱逐出国,永不得入”而已。因为,一来,就为了一个称呼而去打一场战争,太不值当。二来,就算是要打,也难以使军队大规模的渡海。

    不过,于夏鸿升来说,所想就很远了。

    夏鸿升致力于在李世民在位的期间就打开大航海时代的局面。因为李世民的果决是其他帝王所不能比拟的。面对着无限未知的大世界,夏鸿升相信终唐一朝,唯有李世民拥有可以胸怀那一切未知的胆识和魄力,也唯有他最有去征服那一切的底气。

    引导李世民去发现林邑,发现南洋,是夏鸿升开启大航海时代的第一步。利用东南亚的气候和占城稻,使其成为大唐粮仓,将更多的大唐人从土地上解放开来。也让大唐人知道,外面还有如此大的地方,打开唐人的眼界。利用那里的木材资源建造海船,奠定出海的基础。

    第二步,便是以夷洲为前哨和门户,向太平洋及印度洋深入,探索航路。

    这一次遣唐使的到来,使夏鸿升打起了倭国的主意。

    大唐要走向海洋,就需要一个海洋上的前哨基地。日本四岛,面向太平洋,拥有众多的天然优良海港,距离大唐又并不算太过于远,正是最适合作为大唐跃入海洋的那一块跳板。

    倭国和夷洲,是夏鸿升为大唐面向海洋准备的两个门户。

    “你又有甚子鬼主意?权且说来听听。”李世民往后靠了靠,找了个舒服的姿势靠着,笑问道。

    “呵呵,陛下,那倭国派出遣唐使来,目的何在?正在于其国落后,又不愿自己去发展,想要吃个现成,故而来偷学咱们大唐先进的各个方面。既然他想学,那咱们就让他学嘛!”夏鸿升笑了笑,说道:“不过,让他所学的,自然跟咱们大唐自己人所学的,不大一样了。”

    李世民一听,似乎猜到了一丝夏鸿升的法子,不过又不甚清晰,于是说道:“你的意思是,教给他们一些假的东西?”

    “也差不多。”夏鸿升复又笑道:“他们派出了遣唐使来学习东西,但是至于让他们学习什么,给他们安排如何学习,这些都是朝廷说的算。陛下可还记得先前针对如何处置那些突厥人,还有如何对待从突厥占来的那些土地时的办法?”

    李世民往前一坐:“你是说文化占领?”

    夏鸿升点了点头:“正是!陛下,咱们学习的时候,讲究的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待这些无礼的倭国人,咱们大可以反过来,使那些倭国人取其糟粕,弃其精华!”

    李世民一听此话,如何还能够不明白夏鸿升办法。盯着夏鸿升看了一会儿,李世民忽而开口问道:“若是依这办法做了,那倭国国运也是到头了。夏卿用这么阴损的法子对待倭国,所谋划者,只怕不单单是为了给朕出一口气罢。”

    夏鸿升嘿嘿笑了笑:“什么都瞒不过陛下!微臣当然不只是为了给陛下出一口气而已。微臣之谋划,是想让那东瀛倭国,变成大唐的东瀛道。”

    李世民不以为然:“朕对倭国,亦不是没有了解。其国依山岛而居,出白珠、青玉。其山有丹土。气温暖,冬夏生菜茹。无牛、马、虎、豹、羊、鹊。其兵有矛、盾、木弓、竹矢,或以骨为镞。男子皆黥面文身,以其文左右大小别尊卑之差。其男衣皆横幅,结束相连。女人被发屈纟介,衣如单被,贯头而着之;并以丹朱坌身,如中国之用粉也。有城栅屋室。父母兄弟异处,唯会同男女无别。饮食以手,而用笾豆……其蛮而不化若斯,且将近无毛之地,又同大唐远隔重海,朕要其作甚!夏卿先是劝朕谋划林邑,又是想要占据倭国。岂不闻:国虽大,好战必亡?如今大唐已荡灭突厥,威加四海,环视诸国,再无能撼我大唐者,此时,合该以圣人之德教化其国其人,不能妄开战事了。”

    夏鸿升默默的撇了撇嘴,心说,也不知道历史上是谁干掉了突厥之后寂寞空虚冷,越老越自大,变得骄戾好战,非要想着超越隋炀帝,于是也去三征高丽。

    听到李世民这么说,夏鸿升觉得是时候祭出自己的大杀器了。

    于是夏鸿升也没有接李世民的话,而是反问道:“陛下,微臣斗胆一问,陛下知道这世间有多大么?”

    李世民皱了皱眉:“夏卿此言何意?”

    “无他,微臣想要献给陛下一样宝贝。”夏鸿升笑道,顿了一顿,又轻声说道:“一样这世间唯一,也是真正可以堪称是仙家宝贝的东西。”

    “什么?!”李世民呼一下站了起来,两只眼睛瞪的圆如灯泡,连呼吸都粗重了起来,死死的盯着夏鸿升:“在哪儿?!”

    “在微臣长安宅子的书房之中。”夏鸿升笑了笑,说道:“陛下若是准许,可派人送微臣回去,取来献于陛下。”

    “李虎!”李世民咬着牙唤了一声。

    “陛下。”一个声音突然出现在了夏鸿升的背后,吓了夏鸿升一大跳,赶紧回头一看,就见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的背后出现了一个人来。

    我勒个去,你是啥时候出现的?!什么时候这里多了一个人?隐形?特异功能?

    夏鸿升赶紧远远躲开了几步。

    “夏卿莫慌,此乃朕贴身之暗卫。”李世民说道。

    “拜见夏侯。”那人朝夏鸿升抱拳行了一礼,又问道:“不知师兄在夏侯处可还无恙?”

    “你师兄?”夏鸿升一头雾水:“是谁?”

    “李奉。”那人笑道。

    啊噗——夏鸿升差点一口隔着一千三百多年的老血喷出来,你俩真是一个师傅教出来的,神出鬼没玩儿神秘这一点还真都一样!(未完待续。)

第621章 献宝

    纵观李世民的一生,英明神武、豪情万丈,堪称豪杰。

    可也许是物极必反,历史上的李世民到了晚年自我放纵,为所欲为,性情大变,除了使用权术更加老到之外,其余的一切同青壮年时的做派大不相同。他忘记了“创业固然艰难,守成更不容易”的诺言,没有做到“善始善终”。

    为了显示盖世武功,李世民发动的征伐战争越发频繁,数次征辽,百姓苦不堪言。

    另外,贞观前期的李世民,在中国历史上是最具有纳谏风范的英主明君,但是在晚年,却成为独断的“榜样”、拒谏的“楷模”。

    另外,更加不堪的是,采取不光彩的手法观看了记录君主每天起居言行的“起居注”,开了历史上最恶劣的先例。

    实际上,李世民是个非常聪明的君王,对自己晚年的过错也是有所察觉的,只不过是不愿改正罢了。在临死的前一年,他亲自为太子李治撰写《帝范》十二篇,不让李治效仿他。他说:“吾居位以来,不善多矣。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此皆吾之深过也,勿以为是而法之。”

    其实李世民在贞观后期的这些所作所为,夏鸿升认为全都是因为李世民失去了目标。

    一个人一旦失去了目标,或者换句话来说,一个人一旦认为自己所定下来的目标都已经达成,结果所得到的就是片刻成功的喜悦之后,无尽的空虚。

    刚开始的时候,李世民的目标应该是有许多的。

    最初,目标是为了打败各路反王,平定天下,完成唐的大一统。后来,是为了争夺皇位。玄武门之变后,目标是急于做出成绩,做出大成绩,大功德,来证明自己是皇帝的最佳人选,让世人觉得他抢走本属于李建成的皇位,是对的。再往后,是灭掉突厥,消除这个大唐最大的威胁。

    这些都是十分具体的目标,可以指引,也可以鞭策着李世民发奋图强,殚精竭虑。

    而在这些十分具体的目标都完成了之后,夏鸿升觉得,李世民陷入了一种成功之后的空虚之中。

    因为没有了具体的目标,所以李世民一直憋着的那股劲儿,那口气松懈了下来。所以就开始放纵自我。而征伐高句丽,则是李世民在极度的空虚之后,给自己画的一张大饼,给自己的一个空泛的目标。因为这个目标空泛,就是为了征服高丽,而并没有深入的思考为什么征服,如何征服,这些都流于表面了,所以不能让李世民重新憋起当年平灭十八路反王,七十二路烟尘,杀建成,斩元吉,灭突厥的那股劲儿来,所以三征高丽,劳民伤财而无果。倘若是当年马背上英姿雄发的天策将军秦王殿下,三征高丽可能就是另外一种结局了。

    其实现在,李世民就已经开始有些松劲儿了。

    荡灭了大唐最大的威胁,成为了“天可汗”,李世民现在的目标,似乎只剩下了“造福百姓,来向百姓宣告自己才是皇帝的最佳人选,得到百姓的肯定”这一个目标了。历史上,李世民用了十四年的时间完成了这个目标。然后松了那股劲儿,那口气,于是压抑了许久的那些负面人格都爆发了出来,晚节不保。也正是在这之后,李世民把目光投向了高丽,将灭高丽当作了自己的下一个目标。只是这个目标同之前的目标有些不大一样。一个已经松懈了的李世民,已经无法完成这个目标了。

    夏鸿升要做的,就是个李世民一个理由,或者说是一个目标,让他到死,也不会松懈了那口气,永远憋着一股拼劲儿。

    夏鸿升深吸了一口气,取出了木匣之中的东西,双手捧了出来。

    “这是何物?”李世民目光灼灼,两眼紧紧的盯着夏鸿升手中的东西。

    “这就是微臣要献给陛下的宝贝。”夏鸿升说道。

    李世民这次没让王德过去,而是亲自走了过来,走到了夏鸿升的面前。

    “这是……”李世民看着眼前,夏鸿升手中捧着的那一匹绢布。

    “这是天下。”夏鸿升举起双手,将那匹叠着的绢布捧到了李世民的面前。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