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帝师-第3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补充到:“老汉拿蒲扇扇了好几下,包子眼下不烫嘴了。”

    夏鸿升看他热切,觉得盛情难却,加之肚中也的确饥饿,汤和饼都烫,喝着也慢,几口包子倒也快。于是掏出几文钱来,就要往盘子里面放,一边放,一边说道:“也好,正是饿了,先偷偷吃个包子压一压,待会儿等人到了,再去喝汤。”

    “不行不行,公子待咱们这些人都没个架子,咱们整个庄子要不是遇上了公子这般的主人家,哪里有如今的好日子。咱得记着公子的好,要再问公子要钱,那就丢了良心了。”说完,那老汉将包子往夏鸿升手里一塞,转身就跑了。

    夏鸿升笑着摇了摇头,靠,本公子是不是太平易近人太没有威严了?

    不过这样也挺好。夏鸿升笑了起来,几大口下去啃了包子,剩下的分给了齐勇,让他吃了。

    日头渐渐露出了一线朝暾,泾阳集上开始热闹了起来,各种各样的饭香交织在一起,让夏鸿升肚子里面咕咕叫。

    齐勇却在一旁打饱嗝,丫的把剩下的大包子全给吃光了,撑不死他!

    忽而,就见远处似乎有一道反光闪过,夏鸿升举目望过去,却见正是李世民的銮驾。

    天子驾六,李世民的马车一出现,就惊动了路上的所有人。

    大约是不信,也可能是惊疑,路人纷纷闪开两侧,呆愣愣的盯着銮驾过去。

    夏鸿升也是吃了一惊,李世民答应来泾阳书院,帮夏鸿升免费做一回广告,有两个条件。一是夏鸿升不能提前有所预备,他分辨的出有没有提前准备,他不看表演;二是走到哪里看哪里,夏鸿升只做陪同和讲解,不用规划路线。

    夏鸿升对自己的封地有信心,于是也就答应了。

    可他没想到,李世民会直接光明正大的带着銮驾来啊。

    李世民的銮驾并没有靠近泾阳集,而是在老远的地方停了下来。那里是岔路口,一条路没过泾阳集,直通夏鸿升的宅子。另外一条路通过泾阳集,往后又直达书院。

    夏鸿升赶紧迎了过去,匆匆跑到了岔路口,就看见李世民已经下来了。

    不仅是李世民,身后还跟了一帮穿着便服的大佬。李世民自己,也是穿了一身的便服。

    “微臣拜见陛下!”夏鸿升赶紧过去行礼。

    李世民笑了笑,说道:“先前可是说好了的,今日朕率性而来,信步而游,夏卿只做陪同。”

    夏鸿升点点头。

    “夏卿啊,朕为了帮你,可是下了功夫啊!”李世民又对夏鸿升说道:“你看,朕不仅自己来了,还带了朝廷重臣过来,连朕的銮驾都摆过来给你出风头,你这泾阳书院,可莫要让朕失望啊!”

    “不会不会。”夏鸿升连忙摇头:“失望不失望的,微臣不敢替陛下决断,不过,让陛下及诸位大人耳目一新,微臣是可以保证的!”

    李世民点了点头:“銮驾先去,诸卿随朕步行,咱们去瞅瞅这个泾阳书院。”(未完待续。)

第704章 李世民观书院(一)

    众人继续前行,这里面有不少人其实不是第一次来泾阳了,自然也不是第一次见到泾阳集。与夏鸿升关系比较好的那些大臣们对于此地更是轻车熟路。

    比方说程咬金,刚进入泾阳集,他就自己去买了个白吉馍已经啃开了,一边啃一边叫着“香,真香!”,一边还跑过去问李世民吃不吃。

    李世民没好气的瞪了瞪这个老货,继续往前走去。

    “这个,陛下,您与诸位大人这么早就到了,想必出发的更早,怕是还未用过早饭。”夏鸿升对李世民说道:“不若咱们先在这泾阳集上用过了早饭,再去书院如何?”

    李世民摇了摇头:“去书院,朕早就听说泾阳书院的食堂比军校还好,早饭在书院食堂里用。”

    夏鸿升无奈,只得点了点头,继续往前走去。途径那老汉的摊前的时候,朝他歉意的看了一眼,却发现那老汉愣愣的盯着前面已经过去了老远的銮驾,已经吓傻了。

    众人一起穿过了泾阳集,走到了直通泾阳书院的路上,李世民低头看看脚下,又转头看看两侧,说道:“这条路倒是修的真好,两边这景致做的也好。”

    那是,本公子是照着后世里的旅游观光大道的标准来修的这条路,绿化不好怎么行?

    “好好的一条路,干啥中间非要搞出几行草树来?凭白的站了地方!”尉迟恭对于在道路的正中间,和两边各自留出一条绿化带感到十分不解和惋惜。

    “呵呵,这三条草树,是有用意的。”夏鸿升对李世民说道:“因为里面中了草树,绿意盎然,所以微臣称呼它为绿化带。绿化带的作用,就是在于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景致来,另外,两边的绿化带是隔开了两边那窄路这中间这宽路。两边的窄路,是用来步行,走路的。中间这条宽路,是用来行车马的。而正中间这条绿化带,则是将行车马的路又分作两边,无论车马何向而来,皆靠右而行,如此来者去者各自一边,井然有序,路人在最外,又绿化带相隔,不入车马之道,车马亦不入人行之道,互不干扰,免生危险。”

    “原来如此。”李世民点了点头:“这路宽敞平坦,又风景不错,想来也是散步之好去处了。”

    “不错,泾阳书院许多学子,晚间无课的时候,也会结伴在此路上边走边畅谈。”夏鸿升点头说道。

    李世民点点头:“李师、颜师二位每来泾阳书院一趟,回去都赞不绝口的好几天,今日单从这条沥青石子儿路,似可窥见一斑。”

    众人继续朝前,到了书院门口,先就被那书院正门给惊讶了一下。

    “呵呵,这字还是朕亲手给提写的,放在这巨石之上横亘于此,倒也相得益彰。”李世民笑着点头道,又问:“这些学子怎的四散于书院之中?”

    夏鸿升看看书院中正奔走着的学子们,说道:“回陛下的话,此刻正是书院之中用早饭的时间。学子们早晨日出即起,需进行跑操。跑操之后方才自由安排时间。有的晨读,有的回去睡个回笼觉,有的晨练,有的洗漱,时间全凭自己安排。到了这个点,食堂开门,便是吃早饭的时间了。学子们便要自行去食堂吃饭。”

    “夏小子,俺老臣虽然不会读书,但也知道晨起之后练武的练武,读书的读书,你怎的容许他们回去睡回笼觉?!”程咬金大喊道。

    似乎也到处了众人的心声,众人都看向了夏鸿升。

    “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不学习也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出了选择,就代表了自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夏鸿升对众人解释道:“心若不在晨读,就算是微臣逼着他去晨读,也记不下来东西。自然,也有的学子天资聪颖,不须晨读亦不会落后。总之,学子们有自己选择的余地,也要学会承担相应的后果。这也是书院教给他们的一课。不过,睡回笼觉的人总是极个别的,诸位学子还是晨读的多。”

    众人没再说话,进入了书院之中,也见到了晨读归来直接去了食堂的学子。书院之中的学子人来人往,对于众人也只是稍微看上一眼,便也就各自做各自的事情去了。

    “陛下,诸位大人,请随在下去食堂用餐。”夏鸿升对众人说道,领着众人到了食堂。

    一路上众人感叹泾阳书院美景好似山中园林,夏鸿升也只是笑笑。

    “此刻书院的教席们如何?也是在此间用餐?”李世民问道。

    夏鸿升点了点头:“书院食堂对于教席先生们是免费的,书院给先生们分有房屋住所,先生们亦可在自己居所用饭,亦可来食堂之中。不过,因为食堂的饭菜味美可口,也方便,所以先生们都一齐也在食堂用餐,这会儿想来正在里面。”

    李世民听了,说道:“那等等再进去。”

    夏鸿升于是叫了齐勇进去告诉食堂留下些饭食来。

    李世民又在书院中转了一会儿,看看书院风景,一边感叹着风景比之皇家园林亦毫不逊色,个别地方甚至远比皇家园林更有清韵、雅韵,一边就看见乐台、盖文达等人从食堂里面说说笑笑的出来,一道去办公室去了。

    “这几人倒是在这里享福!”李世民笑道:“他们可该谢谢朕,给他们寻了分好差事。”

    到食堂用餐,众人在军校之中见过这种自己打饭的模式,相差不多,都有诸多花样可以自己挑选,不过军校之中是自助餐,而这里需要付上几文钱。

    “咦,方才打饭的那人,怎的看来好似学子?穿的衣服也如学子一样,而不是食堂这些人统一的着装?”房玄龄问道:“莫不是那间是他家开的,他来帮忙?”

    “哦,许是勤工俭学的学子,赶时间去上课,顾不得脱去校服,换上食堂的制服了。”夏鸿升解释道:“书院提供了不少勤工俭学的岗位,来帮助寒门学子。所谓勤工俭学,就是家庭条件困苦的学子,经过书院确认之后,为其提供一些书院或周边的工作岗位,让其在课余、业余时间参加一些劳动,从而赚取报酬,维持生计,补贴家用,也能获得一些社会实践经验。方才那位学子,就是利用这个业余的时间,受到食堂的雇佣,帮忙食堂做活,食堂给他报酬。一会儿他就要去上课了。”

    “好!这个好!”李世民点了点头:“寒门之中不无人才,那马周就是个例子。无奈大多寒门因家境贫寒而求学无门,此举即可使其求学,又能使其有所生计,很好!”(未完待续。)

第705章 李世民观书院(二)

    等到书院的先生们从食堂里面出来,李世民这才同诸人一道进去食堂用了餐。赞叹了一番泾阳书院的食堂物美价廉饭菜美味可口不亚于夏府之后,李世民对夏鸿升提出了一个要求——他要去听课。

    夏鸿升不禁很是头疼,你摆了銮驾却传了便服就够奇怪的了,现在还要坐在教室后面装学生,你有意思么你?

    头疼归头疼,夏鸿升还是得安排。谁让他之前已经答应了李世民,让他率性而来,信步而游的呢。

    也罢,我泾阳书院也岂是怕人去听课的?所以夏鸿升干脆对众人说道:“如今正是上午上课的时候,陛下和诸位大人若是想要听课,下官也不逐一安排了,陛下及诸位大人自去便是,书院之教室,诸位皆可自由进出。”

    想听课就听呗,本公子让你们自由活动去,随便听,随便看!

    对于夏鸿升的这个安排,众人很是满意,李世民捋须笑道:“如此也好,那诸卿就各自散去,咱们分开去看看这泾阳书院的课程,有何特别之处。”

    众人点头称是,各自散去,三三两两的相互一道,往教学楼上去了。

    夏鸿升跟着李世民,两人也一道过去。因泾阳书院的教室侧边墙壁上面都有窗户,虽是仿古式的建筑,可窗户上的窗纸全换成了玻璃,所以李世民可以看进里面去。李世民在外面看了一层,上到二层上去,顺脚就走到了头一间教室的门口,轻轻推开了门。

    讲台上面讲课的人正是刘师,忽然见有人推门进来,就停了下来。

    “只是随便看看,刘师请继续。”夏鸿升拱手行了一礼,说道。

    刘信点了点头,继续讲起自己的课程来:“咱们之前已经学习过,《九章算术》中之所谓‘盈不足术;,便是一次差内插。今日咱们在这基础上所学之物,即为二次差内插,无论几次差内插,诸君且记住,皆是利用等比之关系……”

    李世民听的一头雾水,压低了声音悄悄向夏鸿升问道:“夏卿,此人是……”

    “回陛下的话,这位先生名曰刘信,乃是前朝大才刘焯之子,继承其父于算数及天文之学,如今在书院之中教授算学及一些天文方面的知识。”夏鸿升同样压低了声音,对李世民说道。

    “刘焯!”李世民吃惊的看看讲台上的刘信,说道:“朕知道他!”

    李世民站在后面听了一阵子,然后也不打扰,便悄悄退了出去。到了第二间教室里面,又推门进去。

    台上的人却是乐台后来带来的墨家后学中的一个墨者,没见过李世民,见有人进去,看是夏鸿升领着,是以也没有什么反应,继续讲着自己的课:“……什么叫做‘争彼’呢?就是对于一个矛盾问题之中的是非。举个例子来说,如针对同一动物,甲说“这是牛“,乙说“这不是牛“,两人互相辩论,甲要证明这是牛,乙要证明这不是牛,就叫做‘争彼’。这种争彼是不俱当,必或不当的,也就是说,甲和乙的观点不能同真,必有一假。用山长的定义来说,这争彼就相当于矛盾律的内容……”

    “这朕倒是听出来了,讲的是墨家的学说。”李世民又低声对夏鸿升说道。

    夏鸿升点了点头:“墨家的学说里面,有一部分理论对于学子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有很大的用处。”

    李世民从那间教室里面退出来,站在外面对夏鸿升说道:“泾阳书院的课程似乎很杂,所有的学子都要学这些东西?”

    夏鸿升点了点头,说道:“因为现在的学子根本没有一丝格物所需的基础,所以他们只能将这些全部都学了。打下了基础之后,就会由学子们依据自己的喜好或者擅长,自己选择主修的课程,专门学习某一门学科,进行精研。现在的学子没有基础,还不具备往单独一科进行深研的条件。其实,这些东西应该是更加年轻一些的时候所学习的。学过之后,学到了他们的这个年纪,就该对格物的不同方面和方向有所了解,进而从中挑选自己想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某一个方向了。术业有专攻,贪多嚼不烂,全才是很少的,大多数学子,因其不同的兴趣,不同的天赋,所擅长的方面也是不同的,书院理应给他们不同的选择,让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专长,在自己所喜欢或是擅长的领域内得到更深层次的教育。”

    说话间,突然听见一阵清脆的金属敲击声传来,那声音像钟又不像钟,接着,就听见楼上一片挪椅子的声音来,然后就见学子们从教室中出来了。

    “陛下,这是小课间。书院以两柱香的时间为一节小课,两节小课为一节大课。一大节课是一门课程,大课下课之后学子们会带着课本去找下一节大课的教室,在那个教室里听下一节的课程。”夏鸿升对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看看那些学子:“这么说,学子上完一门课的课程,到下一门课的时候还要跑着换教室?”

    夏鸿升点了点头,说道:“书院给他们建好了,先生也给他们寻好了,也总得让他们知道,求学求学,学问是自己去找,去求,去学的,而不是等来的。所以要养成自己求学,自主学习的意识。”

    “听起来颇有道理。在国子监和弘文馆,都是学子坐于室中等候,先生前去讲课。泾阳书院中却反过来,先生坐于室内,学子去寻先生听课。这看似简单的一反,却叫学子们明白学问要自己去求得,不错。”李世民点了点头,

    “教者,教授学问,育者,培育为人。所谓教育,尽在此二字之中。而要完成教育,不仅在书里,也在点滴之行为啊!”夏鸿升对李世民说道:“陛下,下一节有个班在上实验课,陛下要不要去看看?”

    “实验课?”李世民看上去似乎颇为好奇。

    夏鸿升点点头:“恩,就是学生自己动手,将课堂上讲述的理论,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的课程。”(未完待续。)

第706章 书院镇宅之物,哈哈哈

    夏鸿升带着李世民下了楼,遇见了其他人,又聚到了一起。

    “这泾阳书院果有独到之处,国子监讲学,重在讲,这泾阳书院讲学,老臣看来重在引。”李纲下来之后捋须说道:“教习先生并不直接讲解,而是循循善诱,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引导学子自行找出答案来。另外,不同学子又不同之见解,老夫见那教习先生也为曾论说对错,而是叫学子之间互相论述。老夫观其学子,各个都能引经据典,款款而论,不少观点都令老夫也有顿觉耳目一新的感觉,却是比之国子监的学子,多了许多灵性。”

    “哎呀!臣等不知陛下与诸位大人莅临书院,有失远迎,还望陛下恕罪!”说话间,就见盖文达、于志宁二人匆匆疾步走了过来,立刻就要作势躬身行礼,却被拦了下来。

    “两位学士毋须多礼,莫要惊扰了学子们。”李世民对二人说道,又问:“怎么不见颜学士?”

    “回陛下的话,颜先生上午无课,此时想来正在办公室里备课。”盖文达答道。

    旁边房玄龄捋须笑道:“先前过年的时候,还听说二位没在长安,而留在了泾阳过年。当时我还奇怪,怎的连过年都不回长安去了。今日到了泾阳书院,方知此地端得称得上一个世外桃源,也难怪二位不舍得离开。呵呵,这转转看看了一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