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帝师-第3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请侯爷入衙明示!”泾阳县令将夏鸿升请入衙中。

    夏鸿升摇了摇头,说道:“不必。县令大人可知这几日陛下在泾阳?”

    县令点了点头,又施礼道:“下官听说了陛下銮驾再次,便立刻连忙赶去拜见,却被陛下的贴身内侍王德所拦,说故而未能拜见陛下。这……”

    见县令神色有些紧张,夏鸿升于是摆摆手,说道:“陛下这次虽然带了銮驾来,可平日里却是便装示人,未曾暴露身份,所以一直装作是我泾阳书院的先生。本侯乃是山长,陪同新来的先生倒无所谓,可哪见过一方县令陪同着一个教席先生呢?故而未见你。张县令莫要多想。”

    “原来如此!”县令面色松了下来,又问道:“敢问夏侯驾临,有何吩咐下官?”

    夏鸿升笑道:“却是给张县令带来了一个机会。呵呵,张县令还是交代一下,即刻随本侯前往长安,入宫面见陛下。具体事宜,路上再与县令大人细说。”

    “入宫面见陛下?!”张县令一愣,吃惊的看着夏鸿升。像他这样外放的县官,能亲眼看见皇帝都是不易,这还是泾阳离得近。而单独被皇帝召见入宫,那就更加罕见了。

    “呵呵,张县令莫要慌张,本侯猜着,陛下会给张县令一项任务。倘若张县令办的好了,以本侯估计,至少也是一州之刺史了。”夏鸿升笑着对张县令说道。

    夏鸿升并不是再瞎猜。李世民听了夏鸿升在庄子上普及教育所做的事情,又知道难以立刻在大唐全面推广开来。却又叫了泾阳县令入宫,最大的可能,就是趁着夏鸿升的庄子在泾阳,让夏鸿升庄子上的普及教育之法在泾阳县内推行,试行。张县令肯定要操持此时,而一旦此时操办的得当,达到了李世民的预期,则势必要将试点的范围扩大一些。而张县令那时自会成为除了夏鸿升之后最有经验的人,所以势必会将张县令调去操持。试点从一县扩为一州,则张县令便成州官。所以夏鸿升所言非虚。

    张县令闻言先是一惊,继而面色激动起来,弯腰拜道:“还请夏侯明示下官!”

    “走吧,路上细说。”夏鸿升笑道:“张县令当知本侯在庄子上修了学堂,让所有孩童都必须进入学堂一事。陛下召见张县令,便与此有关。或许,会让张县令在泾阳县内仿效此举也说不定。”

    “下官明白了!”张县令行礼道:“还请容下官换了官服便去!”

    夏鸿升点点头,等张县令回去换上了官服,然后也不停留,直接出发了。

    这样,李世民前脚走,夏鸿升后脚就带着泾阳县令跟着去了长安。

    到了长安在,方才日落,夏鸿升带着张县令直入朱雀门,而宫门口的内侍已经的了交代,带着二人径直往李世民的书房去了。

    进去拜见,李世民对夏鸿升笑道:“朕就知道你小子干旁的事情皮的很,一干这些事情,就心急火燎了。”

    夏鸿升笑着退了后,李世民转头看向了张县令,说道:“朕这几日在泾阳,见泾阳之风貌,比之上一回朕到泾阳的时候,又大为改观。百姓安居乐业,可知汝功劳不浅。”

    张县令一听,顿时大为激动,立刻躬身行礼:“臣蒙陛下厚恩,为陛下治理一方土地,理当兢兢业业,以报皇恩。再者,夏侯在泾阳,亦为臣提供诸多方便,泾阳能有今日,全赖陛下圣明,夏侯提携,微臣愧不敢当!”

    你看看,这话说的多叫人舒服!

    “哪里哪里,陛下可别被他骗了,微臣可没管过泾阳的事儿,都是张县令自己辛辛苦苦搞的。张县令常去微臣庄子上看看,若是看到好的东西,会主动跟微臣商量,在泾阳县内其他地方实行。泾阳能有今日,多亏张县令才是,跟微臣可无关。”夏鸿升笑着摆手说道。

    “两位爱卿都有功劳,朕心里都明白。”李世民笑道,然后又转而对张县令问道:“夏卿庄子上,建了一所学堂,令其庄户家中,但凡年满六岁之幼童,皆须进入其中进学。此事卿可知晓?”

    张县令答曰:“回陛下的话,微臣常到夏侯庄中看看,偷学些夏侯治民之法。亦知晓此事。”

    “那卿是如何看待此事的?”李世民问道。

    张县令心头一跳,方才在马车上夏鸿升已于他说过此事。不过,面上却是不动声色,躬身行礼答道:“回陛下的话,微臣以为,此事大善,其绝不应该仅仅是夏侯爱护庄户之举,更应该是只得朝廷效仿的治民之举。不过,微臣亦以为,若真要效仿此举,只怕很是为难。微臣也想过在泾阳县内其他地方效仿夏侯之举,只是碍于一些原因,不得不作罢。”

    “哦?”李世民很是意外的看了看张县令,转头看看夏鸿升,见夏鸿升也是一副有些意外的样子,于是又问道:“是和原因?”

    张县令答曰:“回陛下,夏侯庄子上之学堂,分文不取,全赖夏侯一人出资。倘若推行,则须县衙全部出资,一县之内孩童之多,不比一庄之人,费用甚多,县衙还要处理其他诸多事情,资财皆有用处,就算是挤出来,只怕也不够,此其一也。夏侯爱护庄户,庄户心存感激,是以夏侯强制孩童必须进入学堂,庄户们自然遵从。然一县之中,人有不同,各有主张,恐不能强求其全部进入学堂,此其二也。夏侯庄子上的学堂,所学之物与一般学堂不同,微臣窃以为,能做夏侯庄子上学堂的教席的,唯有泾阳书院学子而已。这个,臣却是有心无力,此其三也!另外……夏侯的学堂,不论出身,不论贵贱,不论寒门还是士族,夏侯只在自己庄上,只对自家庄户,旁人自然无话可说。而若是微臣在泾阳县中这么做,恐怕……”

    李世民眉头一皱,眼中一冷,问道:“恐怕什么?说!”

    那张县令面露为难,见皇帝神色冷峻,一咬牙,一跺脚,说道:“恐怕……恐怕微臣难保这顶乌纱!……”(未完待续。)

第718章 遣唐使造访

    夏鸿升是哼着小曲儿从皇宫里面出来的,倒是张县令满额头的汗,两条腿走路都有些哆嗦。

    “哈哈,张县令,走,今晚且去我那,叫人摆了宴席,咱俩可得好生说叨说叨。”夏鸿升对张县令说道。

    那张县令露出一个苦笑来,说道:“下官哪里还有心思吃饭,陛下放下真是要吓死下官了。侯爷,您怎么知道那么说,陛下必然会更加坚定的办这件事情呢?”

    夏鸿升笑了笑:“因为陛下也受士族擎肘已久啊!张县令如今有了陛下的力挺,只管放手去做,将普及教育这件事情在泾阳做好,做出成果来,到时候自然是少不了陛下的封赏的,加官进爵更是指日可待。恭喜恭喜!”

    “都是夏侯提点,下官感激不尽!”张县令拜谢道。

    李世民以泾阳县为试点,在泾阳县内推行普及教育,由夏鸿升进行指导,泾阳县令负责操持,这事儿就这么定下来了。李世民甚至还发下了“朕看谁敢让汝乌纱不保”的狠话来,作为对张县令在泾阳县内普及教育的支持。

    当然,作为最希望普及教育的夏鸿升来说,早就已经准备好了一切,随时可以动用的资源,来支持泾阳县的教育普及了。

    “明日,本侯的建筑队就会从书院里调出两支来,去为泾阳修建官学。不知张县令心中可有合适的位置?”夏鸿升问道。

    张县令想了想,问道:“却不知夏侯可有看中的地方?”

    夏鸿升笑道:“既为官学,使全县孩童有学可入,独其一所肯定是不成了。县令大人可将泾阳县化成几块,修建官学。比方说本侯庄子周围的人,就都可以集中到本侯庄子里的学堂中去。如此一来,多建几所官学在不同的区域,将人分散开来。依本侯来看,不若便以东西南北中五方,以泾阳县城为中,化作五个方位,以城中的官学为中心学校,每个方位再修建一到两所官学分校,各自分管一个方位的教育普及。至于这具体的位置嘛,呵呵,还是得张县令来定,本侯只是指导,这拿主意操持的还是张县令,本侯不会擅权。”

    “这,官学之址,所涉众多,还请侯爷容下官回去之后仔细思量一番,再做定论。”张县令行礼说道:“下官会尽快做出定论,报于夏侯。”

    夏鸿升点了点头:“好,明日本侯的建筑队会从书院抽出来,交给张县令,听凭张县令调遣。另外,作为对张县令的支持,城中的中心学校,有统筹其他四方官学之责,应当规格更高些,花费也更多,本侯自己出资来替泾阳修建。其他四方分校,县上出资修建。”

    “这……多谢侯爷!夏侯利民之心,堪为楷模!下官必定效仿夏侯,尽心尽力操办教育普及之事!”张县令顿时面露喜色,躬身行礼道。

    夏鸿升摆了摆手手,示意他用不着多礼。

    在长安休息了一碗,第二日一早,张县令就匆匆赶回泾阳去了。这是一个他最有可能从此平步青云的机会,他几乎耗费了大半辈子,都在等这么一个机会,如今终于来了,他必须要将这件事情做好!而这次的事情,听起来很难,但实际上却又十分简单。原因无他,只因前面还有一个泾阳县侯为他开路,上面还有一个皇帝替他撑头。

    可以说,只要一旦有问题,就立刻去找泾阳候,必能帮助其解决。张县令也是混迹官场半生的人,哪能看不出来,夏鸿升一力想要办成这件事情,所以无论是张县令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什么事情,夏鸿升都会尽力去替他解决。

    夏鸿升送走了张县令,自己并未一同回泾阳。他要在长安待几天,集中处理一下长安这边的事物。如今长安这边夏鸿升不必常在,只是每月两三次的趁着在长安的时候集中处理一下,便又回泾阳书院教书。

    主要就是军校、军机坊、报馆,亦或是一些生意上的事情。

    不过,等夏鸿升送走了张县令,去军校处理了一天的事情,傍晚回府到了门前的时候,却遇上了一个不速之客。

    犬上三田耜。

    “呵呵,久不见夏侯,甚是想念,昨日听闻夏侯归来长安,今日便想着前来拜会。所幸夏侯未回泾阳,终于得见。”犬上三田耜躬身行礼说道。

    夏鸿升抬手回礼,笑道:“犬上兄别来无恙啊!这段时间泾阳的事情略有些忙,是以也没怎么待在长安,叫犬上兄挂念了!”

    无事不登三宝殿,夏鸿升一边客套,心里一边猜度着这个日本鬼子来找自己,是为了什么。

    他一定是在自己家外布置了眼线,否则不可能这么快就知道自己回来了长安。

    昨日出宫已是天黑,今日一早送张县令的时候也是才刚刚天亮,然后就直接到了军校,现在才回来,未曾在旁的地方出现过。可见一定是有人通知于他。

    见这个倭国遣唐使带入了屋中,到了正堂坐下,两人一番寒暄。

    “不知犬上主使今日莅临寒舍,只是看望,还是有所相商?”寒暄一阵之后,夏鸿升主动开口问道:“若是有事相商,只管开口便是。”

    犬上三田耜听夏鸿升这么说,于是笑道:“哈哈,不瞒夏侯,在下的确是有求于夏侯啊!”

    “但讲无妨。”夏鸿升心中冷笑了一下,面上却不露声色,说道。

    犬上三田耜起身拜了一拜,说道:“承蒙夏侯相助,陛下开恩,于国子监中设四方书院,以大唐之教化,教化四海仰慕之属。倭国遣唐使学于其中,方知华夏之文明,当世之无双耳!听闻夏侯在泾阳开办书院,感念夏侯相助之举,我倭国使节,亦当对夏侯有所报恩,有所支持才是啊!”

    夏鸿升一听,当下便明白了他的用意,于是苦笑道:“哦?那可太好了,唉!犬上主使也不是外人,在下也不瞒着主使。如今西行的商路屡遭阻拦,这泾阳书院的资费,全赖本侯西行的商队所获收益支撑,如今商队受阻,书院已经是不堪运转了。书院乃是本侯宏愿之所在,如今运行不下去了,甚是难过。不过,若是能够得到犬上主使的支持,那或可撑过此劫也说不定!”

    犬上三田耜显然没有料到夏鸿升会这么直接张口要钱,脸上笑容一僵,不过很快又笑道:“哈哈哈哈,好说好说!夏侯遇到了难处,身为朋友,在下自当鼎力相助才是啊!”(未完待续。)

第719章 来个将计就计?

    其实,犬上三田耜一提起泾阳书院,夏鸿升就知道他肚子里面装的是哪一壶坏水了。

    倭国派来遣唐使,不仅仅是要学习大唐的更方面规制,学习华夏的文化,监视大唐在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的动作。同时也为了学习大唐的先进技术,回去好发展倭国。

    这有点儿像晚清时候的“师夷长技以自强”,不过正好反过来,是这个“夷”试图来学习华夏各个方面的先进之处,去壮大它自己。

    夏鸿升和李世民唱双簧,在国子监设立了四方书院,让愿意学习华夏文化的属国都可以遣使前来学习。国子监是什么地方?是大唐名义上的最高学府了。所以这些使节们激动的不行,纷纷立刻遣人前来进学。不过,国子监里面可不教什么技术,张玄素又得了皇帝和夏鸿升的嘱托定计,在四方书院里面,更是连国子监里面原有的算学之类全都给砍去了,只留下了经科。

    所以自从那帮使节到了四方书院之后,从《千字文》,到夏鸿升之前删改过的《三字经》,再到“四书”、“五经”,再到“忠君爱大唐”……他们所学的全都是儒家的文化。且,张玄素为四方书院选择教席,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只要腐儒,不要旁人。孔颖达也得了李世民授意,令国子监学子彰显大国气度,不要与那些“外国友人”争辩对错。

    “取其糟粕,弃其精华”,这一四方书院的原则方针,被张玄素贯彻的淋漓尽致。

    那些外国使节却浑然不知,亦或是出于对于大唐先进文化有一种盲目而狂热的信服和崇拜,所以态度之认真,学习之用功,令国子监的学子都大为汗颜。

    在他们看来,大唐的文化,是最先进的,最正确的,他们能够学习这些儒学,十分满足了。

    可显然,对于另外一些更加贪心的人来说,仅仅是儒学,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野心。

    就是倭国遣唐使。

    他无非是想要派人进入泾阳书院,学习泾阳书院之中的东西。

    到长安了这么久,想来关于夏鸿升他已经了解了许多了。那么自然也该听说过夏鸿升那些神乎其神的神技。

    夏鸿升敏锐的捕捉到了犬上三田耜的意图,又转瞬间有了应对的法子。

    哎,怎么觉得自从穿越之后就变得很腹黑啊,难道是这是这具身体的特质?

    夏鸿升笑了起来。

    犬上三田耜也笑了起来。

    “夏侯创办的书院,在下同夏侯既为友人,自当鼎力支持。夏侯放心,明日,在下就先送来些东西,想来可够夏侯支应一阵子了。另外,听说书院的人数并不多,为了支持夏侯创办书院,在下挑出来十个人交给夏侯,进入书院,作为对夏侯的支持。说来实在惭愧,挑出十个人已经是在下的极限了,只因这次人数有限,若不然,还能多为夏侯的书院送去些学子!”犬上三田耜叹了口气,一副惭愧的口吻说道。

    果然是这样。夏鸿升心中暗自冷笑一声,面上却是露出一副惊喜的神情来,说道:“哎呀!那可真是……犬上兄,本侯果然没有白交你这个朋友啊!犬上兄,大恩不言谢,日后在下必有所报!”

    “呵呵,能够帮上夏侯就好!”犬上三田耜对夏鸿升说道:“如此,在下这便回去准备,明日送来给夏侯!”

    “不慌,不慌!”夏鸿升起身说道:“待本侯敬备宴席,款待犬上兄!”

    犬上三田耜笑着摇头道:“哈哈,今日还是暂且不了,在下还需回去抓紧准备,且今日独有夏侯与在下二人,无所助兴,终为不美。明日待在下将东西送来,再带了助兴的人来,而夏侯了却心中烦忧,方能共度良宵,不醉不归啊!”

    我去,共度你妹!夏鸿升一阵恶寒,这个词是这么用的么!

    “哈哈,如此也好!”夏鸿升笑道,然后亲自送走了犬上三田耜。

    见他的身影消失在了街头,夏鸿升脸上的笑容立刻就变成了一个冷笑。

    想从泾阳书院学东西,休想!

    且看本公子如何让尔等血本无归!

    “齐勇。”夏鸿升唤了一声。

    “公子!”齐勇在夏鸿升的身后应和道:“请公子吩咐!”

    夏鸿升看看已经空无人影了的街口,说道:“去请李老爷子和易大哥过来。说我有事请他们帮忙。”

    “是!”齐勇领命,回去牵马离去了。

    倭国的遣唐使,似乎带的东西不少啊!夏鸿升很是邪恶的笑了起来。谁也不会嫌钱多,既然带来了,那就多给大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