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帝师-第4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婿准备改革书院了。”夏鸿升对李世民说道:“确切来说,是改革整个泾阳县的教育体制。”

    “教育体制?”李世民摸摸下巴,怪不得今日里看火车的时候,这小子有事儿没事儿的走神不说,还时不时一副若有所思的神色,敢情是心里有事。可见在他心中,这件事情比火车更大。

    夏鸿升点了点头,开始背书:“所谓教育体制,乃是教育机构与教育规范的结合体、统一体,它是由教育的机构体系与教育的规范体系所组成。所谓教育的机构体系,就是自上而下实施教育的机构,所谓规范体系,便是这些教育机构应当以何种规范来进行教育。”

    “说人话。”李世民淡声一句,他早已经习惯夏鸿升嘴里面吧唧吧唧说出来一大堆听不懂的话来了。

    “是。”夏鸿升点头道:“就是说从上到下各级学校如何设置,还有这些学校应该以什么样的形式,遵从什么样的规范来进行教育活动。总合到一起的国家制定的教育政策,就是教育体制。”

    “泾阳县不是已经开始实施普及教育了么?”李世民问道:“你还要如何改?”

    “正是因为泾阳已经实施了普及教育,故而才要改。”夏鸿升说道:“改,是为了更好的进行普及教育。也是铺开一条路子。”

    “岳父大人,现在虽然有些地方已经推行了普及教育,但是究竟如何教,教什么,谁来教,却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教育体制改革,就是为了解决这三个问题。咱大唐现如今的教育体制,是国子监为管理机构,但实际上,国子监并没有完全起到管理的作用,对于各级各类学校,它没有规定你应该教什么,应该由谁来教。另外,虽然有科举,但是终究还是士族举荐更为主要。且学子们开始学习的时间不一,学习的内容也不一,只是片面而单薄。小婿的教育体制,就是要规定,但凡到了几岁,就该进入什么样的学校,就该学习什么样的东西,学到一定的层次之后,就该如何进行下一步的学习或人生规划。扫除年轻人中的文盲,使他们都变成对国家,对大唐有不同作用的,有用的人。”

    (唉,夏天了,大家吃东西可千万要注意。昨天晚上石肆九点多开始拉肚子,肠子剧痛,上吐下泻,喝着盐糖水还是给拉脱水了,半夜送到急诊输液。大家可千万不要乱吃东西啊tat)

第1128章 教育体制改革

    “具体要如何搞?”李世民问道。

    “小婿构想,将一个人受教育的阶段,以年龄为划分,分成不同的学段。”夏鸿升对李世民说道:“第一个,是学前教育阶段,实施教育的地方是幼儿园,所受教育者,乃四岁至六岁之间的孩童。这一阶段的教育,是为了让孩童养成良好的习惯,刺激他们头脑的发育。孩童时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李世民沉思一下,说道:“朕看你庄子上的幼儿,的确要更灵动一些,习性也不错,莫非就是在幼儿园中所学?”

    “正是。”夏鸿升说道:“从小养成好的习惯,终生受益。打下好的基础,更是受用无穷。此阶段学制三年。”

    “继续说。”李世民说道。

    “六岁之后,孩童离开学前教育阶段,进入初等教育阶段。此刻负责实施教育的地方,小婿起名叫小学。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孩童开始接受真正的知识的学习。初等教育,即是基础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打下文化知识基础,和作好初步生活准备的教育。此阶段学制五年。完成五年学习者,已经初步具备生活的能力,会认字,会写字,不再属于文盲。”夏鸿升继续说道:“但是也仅止于此了。”

    “就似你庄子上的学堂。”李世民说道。

    “是。不过,小婿庄子上的学堂并没有分的太细,日后学堂将会再分出一个阶段。”夏鸿升继续说道:“这个阶段在初等教育之上,名曰中等教育。中等教育分作两种,是在初等教育基础上继续实施的中等普通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实施中等教育的各类学校为中等学校。其中,普通中学是其主要部分,担负着为更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以及为国家建设培养劳动后备力量的双重任务。而中等专业学校,则主要以技术为教育内容,担负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培养中等专业技术人员的任务。普通中中学的学子,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各方面的更深一步的知识,为日后接受更高一等的教育打下基础,是于初等教育一脉相承的,依据知识的深浅,分作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学制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而专业中学,则是学习某一种专门的具体的技术,毕业之后,就可以直接到相对应的岗位上进行工作。”

    “就是如铁匠、船匠……各种工匠之类的。”李世民问道:“这倒是极为有用。”

    “不错,职业教育应当重视。”夏鸿升点头说道:“经过中等教育的分化,一部分人通过职业教育进入了社会,从事了更方面的不同工作。另一部分人接受了普通中等教育,升入了更高一级的学府,开始接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继中等教育之后进行的更高层次的教育。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为,小婿将其统称为大学。高等学校具有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比方说现在的泾阳书院上满六年的人,就属于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小婿准备改革的另一个重点,就是将泾阳书院划分学段。将属于中等教育的部分还给中等教育学校,而专门进行高等教育。这一部分,学制为四年。四年之后,有更高层级的研究和学习,就相当于现下书院的五六年级生。”

    李世民沉吟半晌,然后说道:“贤婿的规划,即是说孩童年满四岁者,便必须要进入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够三年,满七岁者,进入小学。小学学够五年,满十一者进入初级中学,学习三年之后,一部分人进入高级中学,一部分人进入职业中学。进入高级中学的继续进学知识,进入职业中学的开始学习具体的某一样技艺,成为立身之本。二者……”

    “二者都是三年,结束之后都可以进行考试,来考入更高一级的学府,进行高等教育。”夏鸿升说道:“自然,二者进入高等教育阶段之后,所学的内容也不太一样,仍旧是一样偏重于知识研究,一种偏重于具体技能。”

    李世民点了点头:“不错,朕听明白了。”

    “另外,针对有些耽搁了年纪,又或是进入社会之后,又想要接受高等教育,或是想要学习一种技能的人,也有一样补充。那便是继续教育。包括成人技术培训、成人非学历高等教育以及扫盲教育。可以利用人们的空余时间进行教育,帮助他们进一步提升自己。”

    夏鸿升说完了,静静的看着李世民,等他说话。

    李世民思索一阵,说道:“贤婿这是要颠覆千百年来的习惯啊。”

    夏鸿升点了点头:“孔子说有教无类,教育本就不该将人分割开来。大唐有这么多人,这些人里面从来不缺天资聪颖的。接受教育的人越多,当中产生的能人就越多。孔子弟子三千,出来了七十二个贤人。要是弟子三万,保不齐就是七百二十个了。若是三十万,可能就是七千二百个贤人了!”

    “你说的朕明白。”李世民说道:“只是这当中的阻力,恐怕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所以小婿才只打算在泾阳这么做。”夏鸿升说道:“而并未请求岳父大人在大唐推开。小婿明白,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情。选择在泾阳,是因为小婿在泾阳已经打下了基础。其实若要推开,有一急一徐两个法子。”

    “说来听听。”李世民道。

    “徐者,暂且与士族妥协,各级学校所选用的教师,从士族当中选用。这样一来,士族仍旧可以保持眼下控制教育的利益,且会更加方便,故而阻力会很小。日后瓜熟落地,再慢慢通过其他的选拔教师的形式,将这些士族的教师踢出去。”夏鸿升说道:“急者……强行推开,大不了打一仗。”

    李世民沉吟片刻,摇了摇头:“你且先在泾阳这么做看看。另外,若真是开始了,这些时日就安生待在泾阳罢。”

第1129章 大唐的第一口奶粉

    夏鸿升得了李世民准信儿,便离开了皇宫,到长安的宅子里安排了一下。

    翌日一早,夏鸿升便回了泾阳,开始准备对书院进行改革。

    其实,泾阳的教育体制改革起来并不会太大的难度,因为夏鸿升早已经铺垫好了一切,现下所要做的,也就是依照年纪而划分出来不同的年级,安排好学校和教师,再让学子们对号入座便可以了。

    教师是现成的,泾阳书院里有不少将近毕业的学子,都愿意留在泾阳教书,夏鸿升之前做个调查。学校也是现成的,将现有的学校分一分就可以了。职业学院,也快要建成了。

    一路思索着改革泾阳县教育体制的事情,夏鸿升不多时便回到了泾阳家中。

    改革的事情不是小事,即便是夏鸿升已经完成了所有铺垫,但难保中间不会出现其他的问题。还是得通书院中的教席们好生商议,将一切都准备万全,可能会发生的事情都考虑到了才行。

    因而夏鸿升回去家中转了一圈,便就要去书院准备召集所有教席先生开会。不仅是书院的教席,还有整个泾阳县其他学校里面的教席先生。泾阳县其他学校里的教席先生都是泾阳书院提供的,工资也是泾阳书院给开的,因而他们眼下也归泾阳书院管。

    自然,还有泾阳县衙的一干人等,也是要来的。这件事情他们必须参与,因为日后这些教师,就要划入公务员体系,由县衙发工钱了。夏鸿升初步计划,教师对于一定不能盲目扩大,一定要严进。相对应的,极端的严进也就意味着地位的崇高。

    这是夏鸿升所以有意打造的一个现象。严入,使得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有所保证。崇高的地位和优厚的待遇,使得人们愿意从事这一职业。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夏鸿升就要从泾阳开始。

    正准备离开家往书院去,迎面就见管家过来,当即行了一礼道:“公子,听家丁说您回来了,小的赶紧过来。那日里您让晒的奶,晒干后都照您的吩咐弄成粉装入玻璃瓶当中了。”

    “哦?”夏鸿升这两天一心在火车上,差点儿忘记,当即一拍手,道:“快拿来一瓶!”

    管家立刻领命去取,夏鸿升也就暂且没有出门,回到了正堂当中,又对堂中侍女吩咐道:“去弄些温水来,用不着太热,不烫嘴可以大口喝这般冷热就行。再拿个勺子。”

    很快,管家便拿着一瓶奶粉跑了回来,侍女也端来了水和水杯。

    夏鸿升从侍女的手中接过水杯,倒入水尝了一口,点了点头:“恩,不错,温度正好。”

    说罢,将奶粉舀出两勺,倒入了水中,搅拌了起来。

    随着搅拌,奶粉逐渐融解开来,最终成了一杯散发着奶香的乳白色液体。

    “闻闻。”夏鸿升对管家和侍女说道。

    二人凑前嗅了嗅,管家说道:“公子,闻着是奶味儿,却没有那股子腥气。”

    夏鸿升点了点头,自己端起来尝了一口。

    不错,是奶粉的味道,香香的奶味儿,的确没有生奶那一股淡淡的腥气。

    又是几口下去,便将杯中的奶粉喝了干净。

    夏鸿升想了想,问道:“一共装了多少瓶?装的时候瓶子干么?密封好了么?”

    “都是照公子的吩咐做的。”管家说道:“瓶子先消毒,再煮,煮过之后又晒干,一点儿水汽没有之后才装的,装满之后也拧紧了,拧口外面还用蜡封了一层。一共装了五十一瓶。”

    “这样,我留下来六瓶送人,剩下的四十五瓶,你拿去分给下人们,估摸着是不够分,你且均对均对,教每个人都能喝上些。告诉大家这次是试着做的,所以有点儿少。你再去买些牛奶,多买一些,照我那日做的法子再去做,多做一些,每人发五瓶!做的时候,一定要确保卫生。这是嘴里吃的,特别是给孩童们吃的,一定得干净卫生!”

    夏鸿升心里是在寻思着,这东西以后是要给婴儿喝的,得确保没问题才行。让大人们先喝喝试试,都没问题了,再试着给孩童喝。

    “多谢公子!”管家躬身一礼,心道公子真是宽仁,能这么对待下人的,漫天下只怕也就这一家了。

    奶粉的事情,暂且就这样了。

    夏鸿升离开了家,去了书院,并未去找住在书院别墅里的四女,而是直接去了集体办公室。

    因还在课时,办公室内的人不多,见了夏鸿升,都起来行礼。

    夏鸿升对众人说道:“劳烦几位收拾一下,先去大教室,我这就差人去叫其他人,咱们开个会。”

    夏鸿升不喜欢后世里开会,那种领导坐在上面,其他人坐在下面的那种居高临下的模式,因而书院里开大会,都是在大教室内。书院的大教室跟后世大学里的大教室一样,地方很大,能坐下八个班级,从最后一排道讲台,是逐渐降低的。

    “开会?山长要讲何事?”刘焯问道。

    “大事。”夏鸿升笑了笑,说道:“诸位先去罢!”

    开会常用的那个大教师,书院的教席们已经是轻车熟路,夏鸿升派人召集下,人也陆陆续续的到了。

    “还是上课时间,山长这么急着召集,不知有何要事?”颜相时算是来得晚的,进来之后,经过夏鸿升旁边,问道。

    “颜先生,我准备干一件大事。”夏鸿升说道:“估计会得罪不少人。”

    “山长这样的事情干的还少么?”颜相时一笑,说道。然后便就近坐了下来。

    夏鸿升一咧嘴:“也是!”

    随即,又提声说道:“诸位,在下创办泾阳书院至今,全赖诸位先生功劳,才有了今日。在泾阳,因着书院的带动,也已经普及教育,孩童们都有书可读,有学可入。可眼下泾阳,不论是孩童入学,还是学习的东西,都没有一个既定的规范。故而,我准备改变泾阳的教育体系。今日先与诸位通个气,因涉及到书院,咱们书院也要改。此番,在下是死了心要这么做的,还望诸位先生能不弃在下,不弃书院,不弃学子!”

    说罢,夏鸿升深深弯腰行了一礼。

    直起来之后,开始说道:“新的教育体系,以学子之年龄为准,划分诸般学段……”

第1130章 接着忽悠

    许大人最近很郁闷。

    征辽本该是他的一个机会,一个获得皇帝青睐的时机。但是他却被贬官到了一个小小的泾阳县,成了一个小小的县丞。

    即便这样,他还是满心欢喜。

    毕竟这是替皇帝做事,贬官的原因不是他丧失了皇帝的信任,而是皇帝对他另有重托。这意味着,皇帝的意愿达成之后,他就会再度进入朝堂,并且在皇帝心中拥有比以前更多的信重,获得远超以往的地位。

    征辽也结束了,泾阳的新法也施行的好好的,出来的成果更是震惊大唐。

    一个县一年的税收,差点儿抵上一个道,这放之天下何处,都是一个惊天的大功劳吧?皇帝却为何迟迟没有动静?

    许大人觉得心中甚是憋屈。

    为了成为皇帝的心腹,他可是认认真真在泾阳施行新法,劳心费神,殚精竭虑,更是同某些故意搞破坏的人斗智斗勇,心力憔悴。当中可真是半分出格之举都没有。这中间不是没有人给他许以重利,但是一想到此事关系到自己日后在皇帝心中的分量,他还是忍住了。

    可是皇帝怎么就还是没有动静呢?

    难道不该是施行新法立下大功,自己荣耀加身,风风光光的回到朝堂之上,教那些平常看不起自己的人艳羡不已么?

    许敬宗长叹一息,满面愁容。

    “许县丞。”门外突然传来一个声音,教许敬宗不由抬起了头来。

    外面站着一个人,一副家丁的装束,一看就是谁家的下人。

    却见那个下人很是恭敬的对他行了一礼,说道:“许县丞,我家公子有请。”

    “你家公子!”许敬宗正要发火,虽说我如今只是区区一个县丞,但也不是谁家派个下人就能喊去的,但是转念又一想,沉下了声音,问道:“是夏少师?”

    “正是我家公子。”那下人答道:“公子已然备好宴席,特命小的来请许县丞过去。”

    备好宴席?

    夏少师备好宴席请我作甚?许敬宗心头一跳,眼中忽而一亮,莫非是……

    一念及此,许敬宗顿时暗暗激动,连忙收拾了东西,起身走了出来:“既然是夏少师所召,在下自然要速速过去。”

    不多时,许敬宗便到了夏鸿升家里。

    果然见夏鸿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