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帝师-第4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请陛下定夺。”房玄龄转身行了一礼,对李世民说道。

    众人也是都随之行礼,请李世民决定。

    李世民盯着地图,眉目间一片沉静。片刻之后,开口说道:“传旨,调岭南道、江南道之兵入吐蕃之地,进援天竺。令牛卿正面迎击天竺联军,拖住天竺联军,程卿绕开天竺联军西进天竺,夺取巴塞因,立刻屯兵筑港。水师分出一部绕至西岸,协助筑港。再传,蒸汽机立刻上线量产,军机坊量产蒸汽机之所需,各部须优先备齐。尽快改装水师铁甲船为蒸汽战船,前往巴塞因。另,褚卿下去之后立刻拟昭传告天下,言大食国无礼,杀我海商,夺我海船,其既向大唐宣战,大唐自然不惧。若要战,即可战。其若主动来降,大唐仁义,或可恕其罪。若不然,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勿谓言之不预也!”

第1179章 苦差事

    众臣在两仪殿中直到傍晚时分才离开,李世民独留下了夏鸿升,说还有话要说。

    待众人都离去,夏鸿升才又山前,行了一礼,问道:“不知岳父大人留下小婿,还有何事?”

    “贤婿,来,坐下。”李世民往旁边指了指,待夏鸿升过去坐下,又说道:“大食远在万里之外,大唐从来没有打过这么远的仗。这一仗朕心里有些没底啊。”

    “用不着这么担心,岳父大人。就如小婿方才所言,大食最厉害的是骑兵,至于海上力量,船只虽然不少,但又落后又破烂,咱们大唐的蒸汽机船就算是不装配武器,光是开过去横冲直撞,都能撞得他们怀疑人生。”夏鸿升说道:“再加上有四处大港作为补给基地,想要摧毁大食的海上力量,问题不大。其实应该考虑的是,怎么才能让大食将其所有的海上力量都聚集在波斯湾,好让大唐水师一举全歼。”

    “看来贤婿是很有信心啊。”李世民笑道:“那干脆便对外就宣称大唐水师派出千艘战船前往波斯湾攻伐大食,朕不信大食不会将其水师倾巢而出。”

    “小婿要是大食,听到这个消息,就一艘船也不派,故意放人上岸了。”夏鸿升说道:“我明知我海上力量是弱势,面对千艘唐国战船,可能会不是对手。所以肯定要发挥我的优势。而等人一上岸,就可以发挥我大食骑兵的优势,立刻从两侧包抄,夺回登陆点,那登上岸的人就是瓮中之鳖,任由宰杀了。然后严守海岸,使唐军无法登陆,这样光是在海上耗,也能耗得他们无计可施。”

    “看来贤婿果然是帅才。”李世民笑容更甚,又道:“这样岂不是更好?大食水师若不迎敌,那我大唐岂不就不费吹灰之力的拿下了那一片海域的制海权?到时候,什么狗屁的大食战船,全都得给朕老老实实缩着,出来一艘,轰碎一艘!”

    夏鸿升也咧嘴笑了起来。大食人的思想,还停留在战争就是在陆地上两军列阵,骑兵冲杀的阶段。以为大唐攻伐,肯定会登陆,却不会想到,大唐这一次本就没有打算上岸。

    李世民笑罢,神色俨然放松了下来,盯着夏鸿升,说道:“朝中诸将,无人知大食底细,唯有贤婿,对大食可以做到知己知彼。这一次,朕想让贤婿挂帅,亲自出征。”

    夏鸿升心里咯噔一下,刚才李世民的话,就让他隐约猜到了用意,此刻听李世民亲口说出,顿时一脸菜色。

    “小婿可以拒绝么?”夏鸿升苦笑着问道。

    “此乃圣旨,不可不尊。”李世民笑着摇了摇头。

    “岳父大人,小婿身子骨弱,经不起大风大浪啊!咳咳咳咳……”夏鸿升一副虚弱的样子。

    “若是成了,回来朕与你个开国郡公,拜为上柱国。”李世民笑道:“朕意已决,你少在这里给朕装可怜。”

    “那若是不成呢?”夏鸿升幽幽问道。

    李世民笑了笑:“朕相信贤婿,贤婿难不成自不信乎?”

    “岳父大人,小婿晕船!”夏鸿升垂死挣扎:”特别晕,能要命那种!”

    “天竺战局惊人,朕估摸着要不了多久战事就要结束了。”李世民说道:“巴塞因筑港,会当成重中之重来做,一年足以。一年之后贤婿才须出征,这一年的时间,贤婿可以多坐坐船,适应适应。”

    “战局惊人?”夏鸿升一愣。

    却见李世民苦笑着摇了摇头:“咱们都被天竺给骗了。天竺之前态度如此强硬,动静闹的如此大,朕还以为天竺有多能耐,熟料唉,根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若非是牛卿亲笔所书,朕还以为那些天竺联军是来……恩……”

    “搞笑的。”夏鸿升琢磨着李世民估计是想要表达这个意思,却没有合适的词语,于是帮他补充道:“就是来开玩笑逗人的意思。”

    “不错!正是此意。”李世民摇了摇头,说道:“算了,不说天竺了。还有一年的时间,这一年里,朝廷会将所有资源优先集中在大食之事。贤婿曾经说过,当今世上,国力勉强可以与大唐相比的,一个是大食,一个是东罗马帝国。但是大食是在上升期,东罗马帝国却已经快要走到头了。既然大食仍在上升期,国力又几乎可以比肩大唐,那便是大唐未来之劲敌。在大唐,朕找不出谁对大食,甚至对这个世界,能有比贤婿更了解的人了。贤婿从来没有叫朕失望过,这一次,朕仍然相信贤婿,仍不会让朕失望!”

    夏鸿升离开皇宫的时候,外面正是夜风习习。

    一想到要船行万里,心里面就觉得难过。

    倒不是担心消灭大食的海上力量有困难毕竟,原本的历史上,没落的拜占庭只是靠着希腊火,就能将大食的水师打得将近覆灭,如今的大唐却是拥有蒸汽机船和火炮这样开挂般的军事力量,大食水师有多少船只,也都不够看。

    而是船行万里本身。

    远洋航行可不是一件好差事啊!

    就算是从大唐出发到波斯湾沿线,如今都已经是相当成熟的航线,特别是从大唐到天竺这一段,都具备近海航行的条件,再加上有是热带地区居多,补给倒也不用太过担心,败血症的可能性也会因此大为降低。可是,一旦进入了阿拉伯海,就需要在海上游弋。而又远离补给港口,不像在琉球时补给船可以往来于舰队和基地港口之间不停补充补给。那补给和败血症可就是大问题了。

    夏鸿升长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好在还有一年的时间来准备,这准备时间倒也还充足。

    回到长安的宅子里,夏鸿升直接就进了书房,坐下来铺开纸,提笔开始将自己需要准备的东西列成一个备忘录。

    思考着远洋航行中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东西,淡水、食物自不用说,蔬菜、水果亦必不可少。这些都是保障基本生存和健康的东西。

    同样必不可少的,还有……药!

    远洋作战,不是商船。商船虽然也远航,但船少人少,却反而有些时候问题也相应的少。因为人少,就算有人生病,带的药材也够用了。

    而作战则不同,动辄千号人甚至于万号人,谁能保证一个人都不会生病?可这么多人,倘若要是带上药材,只怕光是药材都要好些船吧?

    夏鸿升皱了皱眉头看来明日得去找一趟何太医。

第1180章 中药颗粒冲剂之法

    夏鸿升当晚列了一个准备计划,一直到后半夜才完成,便直接在书房的内间睡了一晚。

    翌日一早,夏鸿升被热醒过来,出门让清早的晨风一吹,顿感清爽无比,一心热燥也终于消退了去。

    却是再睡不着了。

    干脆大早上出门,喊了已然练功完毕的齐勇,俩人去坊市里吃了早饭,然后便径直去了太医局。

    刚到太医局门口,就见何太医正捏着一封信往外走,也是刚出来门。

    “哎呀,夏少师!”何太医上前行了一礼,笑道:“这可真是巧了,正要去府上问问少师是在长安还是在泾阳。”

    “哦?那可真是巧了!”夏鸿升亦笑道:“不知何太医何事?”

    “孙道长传回书信一封,带来天大的好消息,下官正要去告诉少师。”何太医扬了扬手中的信封,递给了夏鸿升。

    “可是种痘之法有了成效?”夏鸿升不用看信,知道是孙思邈传回的,就想到里面的内容了。

    何太医点了点头:“正是!孙道长到了岭南之后,立刻便开始实验种牛痘之法。当时天花已传五城,死人七千余。道长差随行特战队的人寻找痘牛,找来了痘牛,可又找不来愿意实验的人。倒是那些特战队的人甘冒风险来给孙道长实验,可孙道长念他们本事精锐将士,陪自己深入疫区已然是冒命,不忍再拿他们实验,便干脆自个儿给自个儿钟了痘孙道长之医德,我辈之楷模啊!”

    夏鸿升一边接过信低头看,一边又听何太医说道:“之后,孙道长又与罹患天花之人同吃同住,朝夕相处,天花病患死了好几茬,孙道长也没有染上天花。当地人这才相信种痘可防天花。刚开始,痘牛还不够,提炼出来的痂粉不够,官府便买了不少牛来,同痘牛放到一起令其感染,再提炼痂粉,到如今,当地已有过万人接种了牛痘,天花也没有再继续传开。”

    夏鸿升此时也低头看完了信,里面的内容基本上便是何太医所言。信上还说,孙思邈已经准备回长安,托何太医在长安附近寻找痘牛,他自己也会带上一些痂粉,回来之后,便要立刻推行种痘之法,以绝天花。

    “大医精诚啊!”夏鸿升想起来孙思邈在千金方之前写的文章,叹道:“我以后会在泾阳书院单分出医学院,给孙道长立一座像,然后将此篇书刻于基座之上!”

    “公爷大善!”何太医也是感慨道:“对了,不知今日少师莅临太医局,所为何事?”

    “是有一件事情,还是大事、”夏鸿升说道:“咱们进去说。”

    二人进入太医局,到了屋内,又屏退了左右,只有了何太医与夏鸿升二人。

    “大食国向大唐下来战书,同大唐宣战,此事何太医可知?”夏鸿升问道。

    何太医点了点头:“听说今日陛下在朝会上已说了此事。”

    “一年之后,我将会率领大唐水师,远航波斯,以水师之力,荡灭大食国水师,将大食周围的海域控制在大唐手中。”夏鸿升又说道。

    何太医一惊:“这……少师告知下官此事,只怕不合适……”

    “无妨,我信得过何太医。”夏鸿升摆了摆手,说道:“既是远航,就须在海上待上极长的时日。海上条件极为有限,而远海更是远离海港,难以补给。到时候船上将士、水手营养不济,容易得病。随船有军医,一般病患倒也不难诊断。但是船只有限,船上空间更是要精细安排,以便携带军备及生活物资。这药材也是需要精细打理。然而此次水师出动万里,人会很多,这药材……”

    “夏少师的意思是,将士出征,人数众多,船要载人,还要载种种物资,担心需要携带的药材,少了不济事,不够用,多了,又没法带那么多的补给船?”何太医听了夏鸿升的话,就猜出了夏鸿升的问题。

    夏鸿升点了点头,说道:“不止如此,海上瞬息万变,又不如陆地上,可以安置军营,将伤兵至于军营里面将养。若遇战时,所有的船只都需随时动作,于分材熬药也有极大不便呐。”

    “这些,的确是个问题。”何太医皱起了眉头,说道:“寻常水师出动,多携粮食与水,药材带得的确不多。然寻常并不太过远离海港,补给起来倒也方便。这大食国万里之遥,在海上的时间就要许多了,海上又无菜蔬,的确容易得病。既容易得病,却又带不了太多药材,确是麻烦。”

    “我有一法,可解决此问题。”夏鸿升一副犹如诸葛孔明一般的神态,笑道:“不止如此,此法或可还能为天下病患之人,提供大便利。”

    “哦?”何太医脸色一喜,他知道夏鸿升的本事,不论是朝堂之事,还是民生之事,他每一次说出来这样的话,还未曾失言过。

    何太医坐正了身子:“不知却是何法?”

    “将药物配好熬煮,然后经一些手段制成干粉颗粒,药物制成颗粒之后,许一锅之药液,浓缩成颗粒之后也不过一把而已。需要之时,将颗粒放入杯中,热水冲下,颗粒便溶解入水,饮下便可。既方便接待,又喝药容易。”

    “一样病症,所需药材有时候可达十数种。还要许多顿。光是这些药材,就得好几大包。喝药的时候,还需熬煮许久,才能饮下。”夏鸿升继续说道:“而这颗粒冲剂之法,则提前将治疗这样病症的药物分配好,熬煮之后制成颗粒,按顿装入小纸包。一顿也不过手心里面一小把而已。装成小包,一手就能带走好些天的药量了,携带起来多方便!喝药的时候,也不须再熬煮半晌,只需拆开一小包,倒入水中,稍加搅拌喝下去就行了。”

    “这……”何太医想了想,说道:“且不说如何制成这……颗粒冲剂,只是寻常抓药,皆须对症对人,就算是同一种病,病人不同,里面每种药材所需之量也不同,都要斟酌加减,如何能提前做成药?要提前做成,那配比定然就是固定的,如何对症对人?”

第1181章

    “何太医您说得不错。”夏鸿升点头道:“然疑难杂症究竟还是少数,多数寻常之人,差不多都是同一种病,同一副方子,同一副药。对吧?”

    何太医想了想,点了点头:“这倒也是。不少药店当中,哪时节容易生何种病症,都是提前准备好了药材包好,诊断之后,直接取药拿走的。”

    “对啊!咱们不过是又多做了两步而已。”夏鸿升一拍手,说道:“咱们只不过是连熬也给他熬得现成,然后又制干做成粉末冲剂而已。药还是一样的药,就算是这样药力有所缺失,也不过是多吃几顿,一顿多吃几包就行了。本来,咱们要做成冲剂的,本就是常见,又算不得太过于严重的病症。那些疑难杂症,自然不能这样图个方便。”

    “别的不说,军中太方便啊!”夏鸿升又继续说道:“就拿一马车为准,同一种病症,平素一马车,能装多少药材?够几个人用?”

    “十来个吧?”何太医想了想,答道。

    “若是熬煮之后制成冲剂呢?”夏鸿升又问道:“一剂药好几样药材,和到一起包一大包,多占地方啊!可是一剂药制成冲剂,也不过区区掌心那么大一小包而已。原本的一大包只能包一剂药,可制成冲剂之后,一大包里面能包住好几十小包,那就是好几十剂药!一马车又能装下多少大包?装满一马车,只怕百十号人也够用了!这样一来,虽然损失了一些药力,但是能带的量多了许多。寻常的病症之类的,直接冲服冲剂,多喝几顿多喝几包,药力也就补回来了。做成之后,咱可以试试效果嘛!实在不行也就罢了。”

    “那这药剂,如何制成可以用热水冲开即可溶于水中口服下去的冲剂?”何太医问道。

    “倒是有几个法子!”夏鸿升一边说着,一边掏出一沓纸张来,递给了何太医,说道:“这上面就是将药剂制成颗粒冲剂的几种方法。依据药物的不同特性,可选取不同的方法制成颗粒冲剂。这些法子乃是书院的医学专业整理出来的,那边也有些器具,可以使之制作起来更加方便。书院有技术,但是药材不足,何太医这边,药材充足,若是能一起合作试验,到时候得出成果,不论于军中还是对民间,都是一件大有裨益的好事。想来,陛下也会极为高兴。”

    这中药制成冲剂的法子,是夏鸿升自己脑子里面的,昨夜主要就是这玩意让他熬到了后半夜。

    当年支教的穷山村里,村医能够在县城买两套房子,在村里盖三层小楼,还给自个儿和儿子各买一辆车,靠得就是这一手。

    当然,人家靠得其实是自家祖传的治肝药,做成颗粒冲剂,只是为了保密所用药材。

    夏鸿升那年刚从镇中学转到村小学,水土不服老拉肚子,去村医那儿看过几回,觉得人闺女好看,老是往那跑。

    村医瞅夏鸿升行啊,工作虽然工资低,但是稳定,饿不死,再加上人品也很好,就是人胖了些,不过人村医就喜欢这号的看着富态。于是也有心撮合。

    做颗粒冲剂的时候,喊夏鸿升过去帮忙,他闺女肯定也是要帮忙打下手的。原想让俩人趁此机会培养培养感觉。

    不过村医他儿子看不上老师这职业,托人给自家妹妹介绍了个在县委办工作的小伙子,俩人发展的很快。

    夏鸿升后来听说了,得,还是老同事,知根知底儿,人帅多金,瞅瞅自己,还是算求。

    夏鸿升觉得,也就是从那一次开始吧,开始有那么一瞬间后悔自己跑来做教师。待过审计局,待过政府办,待过秘书科,又到教育战线,中学里干过万金油教师,又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