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帝师-第5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看这些法子好得很!”苏定方说道:“战场之上唯有敌我之分,敌不死我死。我死尚不足惜,将士部曲随我征战他乡,若因我慈悲之心而客死他处,我有何面目泉下再见他们?故而,何须在乎手段!大将军,大总管乃是以奇法制出一种东西,这东西很是危险,放在哪里无人动都会自己烧着,烧起绿色的毒火来。这火一旦沾到人的身上,便不会灭去,越拍打越剧烈,一直往身子里面钻,烧了皮肉烧骨头,决不罢休。且冒出的白烟有剧毒,嗅之眼不得看,口鼻不得呼吸,就算当时未死,事后也活不成。我们将这东西混入药包,扔到大食军中,大食人以为这是真神惩罚下来的神火,吓得不轻。大总管又将死尸缀上巨石沉入河底,如此一来,表面上看起来河水并无异样,然里面已经满是尸毒。大总管将驱除河水里面的尸毒的法子教给城中将士,将士们便无事。但大食人不得此法,全都中了毒,生了疫病,是以不能再战。”

    “哦?!”李惊奇不已。

第1228章 归家前

    塔布克城距离大食的国都,乘坐蒸汽机船,只需数日时间。

    这里已经被大唐攻占,此刻正在安抚城中百姓,用得是夏鸿升在塔布克城中所用的方法,倒也还算是顺利。

    “当时英国公让全城百姓自己选择,要受大唐庇护,重新过上和原先一样的平静日子的,就留下来,不愿听从大唐的,就放出城去,可自去寻大食军队投靠,大唐绝不干涉。”程处默压低了声音对夏鸿升说道:“后来还真出城了不少人。”

    “就这么放他们走了?”夏鸿升诧异道。

    “哪能!”程处默嘿嘿一笑,又道:“咱们跟出去了老远,到了荒无人烟的地方,全都给逮了。眼下估计都在挖运河呢!李业诩那厮说,咱们跟占了他们国都的军队虽然都是唐军,但是不一路,不一个统帅,不归城里的那个管,因此不听他的命令。就都给掳了。”

    “啊?”夏鸿升愣了愣:“这事儿……英国公他知道么?”

    “他若不答应,咱也不敢违抗将令啊!”程处默冲夏鸿升挤挤眼睛:“英国公阴着呐!对待敌军,他能将敌军给阴得自己怎么死得都不知晓!当时我问英国公,也是一句‘就这么教他们走啦’?你猜英国公怎的说了?英国公说,你们不是正在挖运河么?难道不缺人手?你说,这是不是暗示咱的!”

    呸,这哪里是暗示,这都是指示了!李果真不愧是大唐军中第一号老阴人!

    夏鸿升心中敬佩不已。

    不过,大食远离大唐万里之遥,替大唐坐镇此处的,必定得是有勇有谋有心计,文能安定一方,武能平定军事,又对大唐忠心不二之人。若缺前者,压不住场面,若缺后者,定然会拥兵自立。而大唐朝中拥有这些能力的人,老得太老,出不来这么远,小得又太小,能力还得锻炼。中间的也没有几个了,随着这些年大唐的开疆扩土,也都外派了出去。对于大食,李的确是最佳的人选。

    有李这个大唐第二军神坐镇于此,想来不出几年,大食就会安稳的成为大唐的大食道。

    “大食已经基本覆灭,余下只是残存势力而已。老夫得陛下旨意外派到此都督,暂且节度此地大小事务。稍后,陛下会另寻一人过来,掌管民事,老夫则专司军事。”李扭头同夏鸿升说道:“贤侄出来两年,终是能回家看看了。”

    “哎,小侄恨不得一眨眼便能到了家中。”夏鸿升叹了口气,道:“也不知家中人若何了。”

    “贤侄放心,你家中一切安好。”李拍了拍夏鸿升,说道:“泾阳开了商限,定了商法,改了税制,几年间一县之税收,竟然比得上一个关内道的还多,且百姓一句怨言也没有!朝野上下震惊不已,再也无人言反对新法了。如今,已经在几个道推行开来。想来不出两年,就要在整个大唐推开了。那义务教育之法,和泾阳推行的学制,眼下也已经推行了半个大唐了。还有火车,从长安到洛阳的铁路已经通车,陛下亲自坐了一回,回来之后便下令让工部又规划了十条铁路,要在三年内修好。哦,还有公主殿下办的女校,如今也收了不少人,呵呵,老夫的孙女也都送去了。”

    听闻李的话,夏鸿升心中思念更甚,更是按捺不住回家的冲动,几乎想要立刻离开大食,回到长安。

    “哦,对了,还有一个好消息。”李笑了起来,捋须又道:“先前你推举前去辽东道的刘仁轨,在老夫离开长安之前回到了长安。他发现了另一块土地,竟然要比大唐还要大上数倍,且带回了上百种种子。陛下在军机坊旁边又辟了好几处大田,派了特战队日夜看守,试种那些种子。刘仁轨也因此大功而得以封公入勋。”

    “种子!”夏鸿升瞪大了眼睛,一下失声大叫了出来。

    种子!夏鸿升顿时激动起来,更是恨不得一下瞬移到长安去了。

    玉米!红薯!土豆!辣椒!……夏鸿升兴奋的难以言表。

    “刘仁轨明言,那些种子都是你先前画了图纸,又或是细致描述了样貌,又指了他如何能到那里,他才一路寻去的。”李又道:“加上大食灭国之功,和那些新法之功,贤侄这次回去,只怕受封国公也不为过了。”

    卧槽,国公!哈哈哈哈!……

    “归心似箭啊!”夏鸿升对李苦笑一下,摇了摇头:“不过眼下却还走不了,我得在回去之前见见王玄策。”

    李盯着夏鸿升看了几眼,当下便猜到了夏鸿升的想法,问道:“贤侄想让王玄策来大食?”

    夏鸿升见李猜到,于是点了点头,道:“大食乃大唐一块飞地,距离大唐太远。而此处各国关系,又很是复杂。王玄策久在波斯,对此间的种种关系很是了解。有他经略,大食能更加稳固,且能从容周旋于此地的各个势力之间,谋大唐之利。”

    “王玄策此人的确大才。”李点了点头,说道:“若非他多年在此间游走,大唐也不会如此顺利。大食和波斯也不会有如今之式微。既如此,老夫便也会在上奏陛下的奏疏中提及此事。”

    “多谢伯伯!”夏鸿升对李拱手行了一礼,说道:“如今大食虽然只剩流兵,但正因为如此,东西两向的波斯军队和东罗马军队,势必会加紧同咱们争夺瓜分大食的利益,抢夺剩下的没有被大唐占领的地方集中在大食的最北边。伯伯坐镇于此,须得注意,最北边的其他地方都可以让给东罗马和波斯,让他们自去相争。唯独两个地方,要牢牢把控在大唐手中。一个是地中海沿岸,另外一个是黑海沿岸。”

    夏鸿升走到桌前摊开地图,在地图上面一边比划一边说道:“黑海连通地中海,这两处地方,日后不论是威慑,还是要动真格的对付东罗马,都能够起到巨大作用。东罗马的战船要比大食的多,比波斯的也多,而波斯已然式微,过不了多久,就要奉大唐为主了。日后同大唐在这一片地方争夺利益的,就是东罗马。”

    李看看地图,点了点头,道:“贤侄放心,有老夫在此,断容不得他东罗马造次!”

第1229章 苦昼短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度与泰娘娇。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从大食归来,中途在孟买因听闻程咬金找到了玄奘而停留数日。玄奘本已经欲图回国,但被大唐与天竺的战争拖留。天竺被灭之后,清点寺庙时被发现,因之前夏鸿升有过交代,故被带到了程咬金处。

    夏鸿升以为泾阳书院学子及天下百姓增广见闻为由,托玄奘将其西行之见闻记录成册,书成《大唐西域记》。玄奘欣然答应。

    之后夏鸿升归心似箭,便不再多留,又从孟买乘船,经马六甲过琉球。在泉州上岸之时,已然是又一年春来。

    这已经是贞观十三年了。

    从自己穿越到大唐,到如今也正好是十三年。

    弹指一挥间,恍惚竟已经过去了十三年时间,果真是樱桃才红,芭蕉又绿,春夏更替,时日过往,都只在一瞬之间。

    夏鸿升才惊觉,这一世也都已经二十六了。四舍五入一下,也是奔三而去了。

    前一世穿越之时,也是二十七八岁的年纪。这一瞬仿若时空交错,令人不由发笑。

    大唐已经全然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相信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有自己的干预,资本和封建地主会相互妥协,从而使大唐用不着流血,而完成资产阶级革命,成为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可是再往后,大唐又会如何走下去,却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了。

    大唐无疑会变得越来越好,也可能数百年之后走上了下坡路。看着眼前一片火热,那些笑逐颜开的唐人面孔,夏鸿升突然好像理解了,为何越是那些雄才大略的帝王,越是渴切的追求长生因其在这片土地,这片山河上倾注了太多太多,不论是夙愿也好,野心也罢,总不甘心看着自己一手调教出来的天下,从此再也看不到了。

    夏鸿升觉得自己此刻也有这种感觉。自己一手调教出来的大唐,倘若有朝一日再也看不到它的样子,真得太不甘心。

    “苦昼短啊……”夏鸿升摇了摇头,轻声呢喃。

    当年讲这首诗,讲这个题目,说“同学们,这里的苦是以动用法,是以……为苦,昼这里指得是时间,短,自然就是短暂的意思,因此翻译起来,就是因为人生时间短暂而感到愁苦。”

    当时只是一个解释,如今,却才深切的体会到了这种愁苦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想要挟飞仙以遨游,想要抱明月而长终,正因知不可乎骤得,所以才更觉悲切。

    想到这里,却又不禁莞尔。当初是怎么劝李世民的?怎的现下自己也开始胡思乱想了?

    能穿越至此,人活两世,改造大唐至于如今这般强盛,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公子,咱们马上就要到洛州地界了。”齐勇的声音将夏鸿升从纷繁的思绪中拉回了现实。

    夏鸿升心中一动,道:“拐去鸾州看看。”

    众人沿水船行,从通济渠上岸,改道往鸾州而去。复行数日,到了鸾州。

    城门未变,夏鸿升一身寻常装束,身后的亲兵们也都是寻常的装扮,入了城内。

    城中较之十三年前更加热闹,因为行新法开了商限,商人变得更多。

    鸾州书院还在,此刻正是进学的时间,夏鸿升不愿意进去打扰到里面的学子。

    坊市上较之以往热闹得多,人也多。走到原先嫂嫂摆摊卖吃食的地方,却未见到林二狗一家。

    上到旁边商铺打听:“这位老丈,原先这旁边有一家路边卖油泼面、羊肉汤的,怎的不见了?”

    柜台后面的老人脸也不抬,却道:“后生是多年不到鸾州了罢!”

    说罢,又抬其手随手一指,道:“对面看看,前好几年都租了铺子了。”

    “多谢老丈。”夏鸿升道了声谢,走出商铺,到错对面看了几间,果真就在里面见到了穿梭在桌子间的林二狗的身影。

    “只怕他也认不得我啦!”夏鸿升对齐勇笑了笑,道:“咱们进去吃些东西。”

    进到店里,店中倒有两个小二一起忙着,当中一个与林二狗有几分相似,夏鸿升猜着兴许便是他大儿子。

    夏鸿升要了碗油泼面,要了碗羊肉汤,然后静静等着,左右看看。

    不多时,东西便端来了:“客官,您的油泼面和羊肉汤!”

    实实诚诚的两大海碗。

    夏鸿升盯着林二狗看,林二狗果然也没有认出他来。

    看看周围食客不少,料想他一家应当过得不差。

    林二狗有自己的执着,如何也不让夏鸿升帮衬,更不愿让鸾州人知道他同夏鸿升是亲戚。

    多年无往来了。

    夏鸿升突然心生沧桑。

    熟悉的味道里面,夏鸿升吃了油泼面,喝了羊肉汤,又带着齐勇和一众亲兵们默默离去了。

    在熟悉又陌生的街道上走着,不知不觉回到了老宅前面。

    老宅又盖了新的,很普通,很常见的宅子,定然是原先的住不成了,林二狗又因卖吃食挣了钱,故而盖了新的。

    夏鸿升定定的看着陌生的房子。

    “你……莫不是升哥儿?”突然身后传来一个声音。

    夏鸿升从定定的状态中惊醒,连忙回头,一个老汉佝偻着脊背,正拄着拐杖从后面经过去。

    此时却立定了,正满面疑惑的看着夏鸿升。

    夏鸿升笑了起来:“您老健朗着呐!张大哥可曾将您老的手艺学去?”

    “真是升哥儿!”老汉激动起来,胡子都抖动起来,不仅是胡子,浑身都颤颤巍巍的:“哎哟!可了不得!可了不得了!”

    “不能让人知晓的!”夏鸿升连忙说道:“不如去您老家中坐坐。”

    张老汉家里还是那般样子,满院子的木工东西,不过房屋显然翻过新,倒是比之以往好了不少。

    “要说这家里能过好,都是托了升哥儿的福。那些餐车、马扎、折叠桌还有折扇,算是教老汉翻了身。”张老汉喜笑颜开,满脸的褶子挤到一起,进门便喊:“都出来!都出来!祖坟冒青烟!今日有贵人来了!”

    喊了半天,也没见人出来。老汉有些尴尬,搓了搓手,说道:“兴许是都出去了。老大老二如今都学了老汉的手艺,恐怕是出去送东西了。小的都入了学堂,如今可真是好了,全都教进学。”

    张老汉没有提及,夏鸿升也就没问张老汉他婆娘去哪儿了。当初,张老汉的婆娘总是给夏鸿升端水喝,如今,怕是已经没了。

    夏鸿升坐下来同张老汉就在院子闲聊,一如当年夏鸿升去让张老汉,请他打餐车的时候。

    从张老汉家出来,夏鸿升没再多留,当晚更没有在鸾州城住下,赶路便往洛阳去了。

    未老莫还乡啊!

第1230章

    洛阳繁华,不亚于长安。

    夏鸿升到了洛阳,去拜访了蒋国公府,家主人都出仕在外,不在家中,便也只是坐坐就走了。

    火车汽笛鸣叫,有一种时空错乱之感。

    夏鸿升坐在车上,看着人上上下下,感觉十分欣慰唐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他预想中的更强。

    火车缓缓开动,隔着车窗,外面月台上有人招手作别,更令夏鸿升觉得时空错乱。

    大唐的第一条铁路,第一列火车。

    夏鸿升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看到长安城时候的感觉。

    当年让他仿佛跨越时空,隔着一千三百年按在了同一堵墙上的城墙,早就已经换成了新的。

    “公子,咱们先去哪儿?”出来火车站,齐勇问道。

    “先回家。”夏鸿升精神一振,说道。

    话刚说完,却突然感到心中莫名紧张了起来。

    这种紧张感伴随了夏鸿升一路,一直到泾阳。

    只怕这便是近乡情更怯了。

    鸾州、长安和泾阳,夏鸿升也不知道哪个才算是自己的故乡。自己终究来自于一千三百年之后,或者几处都不是。

    “郎君!”一声呼唤,将夏鸿升的思绪拉回了现实。

    家门已在眼前,早先一步接到了亲兵传讯的家人此刻已经在家门外等候着了。

    李丽质脸上带笑,却双目婆娑。

    徐惠紧咬着嘴唇,激动不已。

    月仙定定望着自己,手紧紧的揪着衣角。

    幽姬好似松了口气一般,看着夏鸿升,须角眉梢都带着媚意,吃吃笑了起来。

    夏鸿升也笑了起来,望着她们。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此心安处是吾乡啊……

    故乡不是一个地方。故乡是人,是她们。

    “我回来了。”夏鸿升走上前去,伸开了双臂,将她们一齐圈了过来。

    将四女安慰一番,夏鸿升又走到了门前。

    门后,夏鸿升的嫂嫂站在那里,一个劲儿的抹泪:“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张灯结彩,摆开家宴,满堂欢庆,大被同……呃,互诉衷肠!

    一连几日过去,夏鸿升清早起来不禁扶腰苦笑。只有累死的牛,没有耕坏的地啊!

    也该是时候去长安了。

    重着战铠,点令部曲,亲骑战马,向君缴命。

    长安城外,李世民亲自相迎。朱雀街上,一百零八鼓次第传开。

    城中百姓夹道欢呼,大唐将士高呼万胜。

    太极殿上,李世民走上御座,扫视群臣。

    一声宣号,夏鸿升率几个将军走入大殿。

    “大食无礼,欺辱大唐。臣奉旨讨伐,出万里而击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