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小梦(空间) 作者:尤三姐(晋江vip13.10.12正文完结)-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够,她已经有计划了,等她大一点,就会实施,到时候刘张氏才会真正的受到教训,也许到时候她会怀念现在的日子是多么的幸福,她会深深地后悔为什么要这么作,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

    等刘文厚,刘文智俩兄弟回来,听说此事后,也受到不小的惊吓。围着娘的床边,嘘寒问暖,最后被刘习廉以不要打扰了他们娘休息的借口赶回去,俩兄弟才依依不舍地回他们房间。

    刘文青练了会拳脚后,想着以后家里的活她要承担大部分,好让娘好好休养,反正今天也稍微露了点超乎同龄人的智慧,他们多少心里也有了底,再说经过这个变故,变得成熟点也是正常的,所以会做饭,洗衣,喂猪什么的也只能说明她能干。

    画插图编故事,又接着续写了两章内容,想着以后又要忙家务,又要练字,练女红,时间会很紧,现在能多存点稿子也是好事。而且她没有多少信心报社会直接征用她的童话,所以在寄信的同时,她准备附送一条建议,就像前世的报纸一样,好多房地产,展览活动的广告都以一些彩页的形式夹在报纸里,是赠送的。

    这时候的报社也可以把她画的童话作为订购报纸的福利,只需花费一些纸张印出来就好,没什么成本,也不会给报社增添负担和风险。而且直接印出来的话的纸张会保持原汁原味,也也是一种特色。等有了一定固定的读者,再在报纸上连载,到时候报社的收益就会有保障。那时候刘文青的稿酬才会源源不断。

    作者有话要说:  看了我的点击,评论和收藏。

    我发现我和刘文青一样,也是小透明!

    求包养啊~~

正文 24家务

    夜晚,在刘文青的吐纳术中度过。

    第二天,她特意早起了一个时辰,起来做早饭,喂猪,喂鸡,要是她不做,不是娘要挣扎着起来忙活,就是需要刘习廉早早起来做这些。他们俩谁忙都不合适,一个要修养,一个要做工。只有她上阵。当然了,她在做饭上面虽然是小天才,但不是妖孽。稀饭变成半干饭也不足为奇。

    果然,刘习廉起床后见到家的活都被忙完了,饭也做好了,欣慰之余也有点心酸。昨日的事情终究在孩子的心中留下阴影,成长总是需要代价的。唉,这样也好,一时女孩子早早的学会这些,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或者被婆家人说嘴;二是以后家里总是需要有个人撑着,他还打算在家休息直到媳妇生产完的,现在看来不用了,她娘后继有人了。

    正在他想着事情的时候,两个哥哥也起来了,看来他们没有被之乎者也腐化。说什么君子远庖厨的废话。

    刘习廉惊讶地问道:“你们怎么也起得这么早?”

    “昨晚和弟弟商量好了,以后早点起来,看家里有什么要做的,我们学着做,弄完再去学。”刘文厚扭捏地说道,随即又补充:“家里娘要卧床,爹要做工,妹妹还小,只剩我和弟弟。”

    “好,好,你们都是好孩子,我刘习廉有子女如此,父复何求啊。”刘习廉仰天长叹道:“不过,小三起得可比你们早,家里的活也忙完了,明天早起来帮忙吧。你妹妹都能做得来,没道理做哥哥的还学不会。爹也不要求你们会烧饭,叠衣服这些精细活,重力气活你们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妹妹去做,总要搭把手吧,我们家可不养自私自利的懒家伙。还有一条,学业不能耽误。”

    “知道了,爹。”听到爹答应了他们的请求,都很高兴,能帮娘和妹妹减轻点负担,他们心里的内疚感也会轻点,难不成做哥哥的还要妹妹来撑起这个家?

    吃饭的时候,谁都没有嫌弃刘文青煮的稀饭太稠,个个吃的津津有味,以这种无声的形式鼓励着她。虽然她是未免别人太惊疑,故意少放了水,但是还是很感动,她能重生在这样的家庭里何尝不是一种幸运呢?

    在他们吃完都离开家后,刘文青把锅碗瓢盆都收拾好,然后她又端了碗稀饭,和上红糖,给娘吃下,这年头,补血什么的可没有各种保健品,红糖还是一种小小的奢侈品。像到人家送月子礼,带一包红糖可是一份大礼。还好,刘文青的空间还有不少,拿点出来搀和在家里的存货里面,也能多撑一点时间。

    而且她今早煮饭用的都是空间的池水,把水缸也注满了,以前刘文青认为现在井水,河水都没有什么大的污染,像她们村的小河,平时一些污水它自身的净化功能就能解决,所以挑来做饭,饮用都是可以的。

    但怎么也比不上她的池水,长期坚持饮用也能添寿不是。前世的爹娘,在那种时常要担惊受怕的环境下,也能活个七八十岁,其中池水的作用功不可没。它的作用不逆天,就胜在和风细雨,潜移默化地转变服用人的体质。

    刘文青也不是小气的,有好东西只顾自己,再说她也真心把这家人当成自己的父母兄弟,所以只要不危极到自己,她有好东西还是愿意和他们分享的。希望她们也能如同前世的父母一样,陪自己一路走下去。

    当看到一个小小的人小心翼翼端着碗稀饭给她的时候,刘任氏瞬间哽咽了:“小三,都是娘的身体没用,还要你这么小就来照顾做娘的。”

    “娘,你可千万不要胡思乱想,你们把我养到这么大,孝顺娘还不是天经地义的,你现在主要任务是养好自己的身体,照顾好肚子里的弟弟才是正经。”要知道虑极伤身,她可不愿意躺在床上想东想西的,万一得个什么忧郁症,对孩子不好另说,受累得还不是她。

    “娘,你就等着享福吧,以后弟弟出来,我们四兄妹一定会把娘和爹当祖宗一样的还吃好喝地供起来。”

    “你这孩子瞎说什么呢,还祖宗呢。”几句话说得她破涕而笑,不禁嗔道:“不过娘以前听村里人说有自己福气,还不怎么上心,现在一想,自己可不就是掉到福窝里去了嘛。年纪还不大就享受到了儿女的服侍。”说着,端起碗来喝着粥。

    “小三,怎么放糖啦,家里还有多少啊,留着给你弟弟补身子,娘用不着。”刘任氏有点心疼地说道。

    “你把心放到肚子里,红糖家里还有不好,够吃的,咱们家还不至于连糖都吃不起,又不是长年累月地用。再说你不吃,肚子里的弟弟要吃啊。”刘文青看娘那样,连忙劝道。

    “你这孩子,娘才说一句,你就有十句再等着。”想了想,终归没有再说什么,默认了刘仁氏以后给她服用红糖的事情。

    将娘喝完粥的空碗收走洗净,又收拾了脏衣服道河边洗。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昨日沈姨奶奶去叫邻居帮忙去城里喊刘习廉回来的时候,也不知道说了什么,大家都知道刘家出了什么变故。而且刘张氏那喉咙,村里有不少人听到了。现在都迫不及待地聚在河边相互打探。

    看到刘长青单独拎着洗衣服的篮子过来,证实刘家出事的事实,平时刘任氏可都跟着的。大家都像打了鸡血似的,想从刘文青嘴里得到第一手资料。哪知道这么小的孩子,说话时滴水不漏,愣是没有说出个二四五六出来。难不成还能直接问,“嗳,小三子,你家出什么事了。”他们也自侍身份,做不出逼迫小孩子的事情出来。

    刘文青看着村里人因为没有得到消息都忧郁了的表情,觉得好好笑。其实都是能理解的,这就是农村的生活方式,不过理解是一回事,家里的私事是另一回事,她可没有家务事从她嘴里公开似的被全村人议论纷纷的习惯。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写到一半,突然死机了,吓得我是魂飞魄散啊!

    家里来客人了,提早更!

正文 25家务(二)

    以刘文青现在的力气将洗好的衣服拎回去,还是很吃劲的,虽然是春末夏初的季节,穿着的都是单衣,但衣服吃水后会变重,而且一家四口的衣服,也不老少。村里的人看着远去的刘文青都纷纷表示,回家一定要好好和孩子说说,看看人家刘文青,多跟着学学,不要一天到晚地只知道疯玩,于是,村里的孩子都悲催了。

    村里人晒衣服都是在两根树之间接一条长绳,将湿衣服挂在上面,刘长青家也不例外。看着比她高半个身子的晾衣绳,再看看自己的小身板,不禁感慨道:这具小身体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啊。虽然她很享受现在做小孩子的感觉,可有的时候真的很不方便。不由自嘲道:自己还真是魔障了不成,贪心不足蛇吞象啊,不知道多少人想要她这样的际遇在求而不得呢。

    认命地回去搬了一把椅子,放在晒衣绳下。晒完一见衣服,再跳下椅子拿另一件,再爬上椅子,把它晒好,周而复始,等它把全部衣服晒完的时候,已经累的满头大汗了。而且爬上爬下,弯腰低头的,头还有点晕眩,好像有轻微的贫血,看来她也要弄点红糖水喝喝了。

    院子早上就被爹扫过了,省了她不少功夫,现在就剩下屋子没有打扫了。拿出笤帚,把地上的浮灰扫到,这时候的地面都还是泥地,很轻松就把几间屋子的地扫干净了。看着光滑的地面,刘文青童心顿起,把鞋子脱掉,脚踩在泥地上,冰凉凉的,接地气的感觉很舒服啊。

    又一项家务完成,只剩下桌椅没有擦拭。她翻开箱子找出一件被虫眼咬破的旧衣服,把它五马分尸,用来做抹布,将客厅和哥哥房间的桌椅都搽干净,看着窗明几净的家,刘文青心理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今天家里有两个人,其实就和一个人没有区别,她娘又不会起床,看这架势,也不会有客人邻居登门,终于有时间可以把空间好好的整理整理了。她掩上门,回屋躺在床上,精神连接空间。万一别人闯进来,也只会认为她在睡觉。

    先把秧田里新长的草都拔掉,扔到猪和鸡羊的范围里,留着给它们做预备粮,再把一些成熟的蔬菜都收起来放在筐子里,整整齐齐地码在空间的上层。空间就这个好处,不管什么时候,拿出来的东西,都是新鲜的。

    把一些不怎么吃的蔬菜清理掉,留下区域准备专门用来种果树,等果树长成后,空间可以源源不断地提供各种各样的水果,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那日子,怎么想怎么舒心呢。

    再看看空间隔开的上层,剩下的物资还有不少,将现在这个家用的着的东西都挑出来,这样时不时地可以混在家里的东西里面,偷偷地以这种方式来尽自己的一份心力。

    将空间都打理好后,精神退出来,刘文青感到一阵的恍惚,要是空间可以让自己的身体进去,那她宁愿大部分的时间都在里面,听听歌,看看电影,读读小说,寂寞了就出来逛逛街,补充补充东西,吸收点人气,那生活不要太惬意哦。

    哎,幻想终归不会变成现实,咱还是老老实实地过日子吧,看着自己身边人的成长,感觉时间的流逝,静静地品味它,也能体会到一种俗世的美。

    刘文青到娘的房间陪她聊聊天,长期卧床的人,很容易胡思乱想,因为行动受到限制,不可能床边总是围绕着人去陪她们解闷,没有开导,没有发泄,抑郁会悄悄找上门。说话其实就是一种发泄,让心里的郁闷借着话语传出来,人就轻松了。

    “娘,等会我画画给你看,小三可有本事了,画的画特别好。”刘文青装着很有兴致地说。现在慢慢地让她们看到自己有这种天分,画画也需要想象力的。万一哪天寄童话给报社的事情败落了,他们也不至于太过惊讶,反而会为引以为豪。

    “可不是,我家小三可聪明了,将来不知道被哪家的臭小子给骗走。”刘任氏最起码还有十年左右才到嫁闺女的时候,但是想到自己娇养的闺女成别人家的人了,还是忍不住地一阵心酸。

    “娘,说什么呢,小三一辈子不嫁人,就陪着爹和娘。”

    “傻丫头,瞎说,哪有闺女不嫁人的啊。”刘任氏好笑地说道:“现在你还好,等长大了,我们想留你都留不住。”

    “才不呢,我要永远地陪着你们,做你们的贴心小棉袄。”

    “你这丫头,也不害臊,才多大点,就把嫁人挂在嘴边。”刘任氏这么见闺女黏她们,心也很熨帖,但还是笑着骂道。

    刘文青心里翻着白眼,是你先提出来的好不好,难不成顺着你的话说也有错?偏见啊偏见。

    她拿来了张纸,磨好墨,在纸上轻轻画出两只小老鼠在打架的样子,献宝地拿给刘任氏看:“怎么样啊,娘,小三画的不错吧?”

    “这,很可爱,没想到我家小三还有这个天分啊。”刘任氏微微惊讶到,虽然看着很稚嫩,但能感觉到这孩子的想象力。

    想着不能埋没她的天分,就说道:“不错,不错,娘过两天给你订一个小本子,就和你哥哥们上学用的那个一样,到时候你有什么想法都可以画在上面,好好保管,等你年纪大了,可以拿出来回忆。唉,和你说这些你也听不懂,照娘说的话去做就行了。”

    刘仁氏想着如果刘文青长期画着,说不定会变成一种习惯,将来嫁人了,有烦心事的时候可以用画画来调节,这年头,女子生存很是艰难,有个精神寄托也是不错的,于是才有她让刘文青画画的一幕。

    刘文青明白她娘的意思,就像前世人家拍照片留念一样,等儿孙满堂的年纪,可以翻开相册,坐在摇摇椅上,缅怀逝去的青春。没想到她娘的思想境界这么高。可惜她没这个天分,她只是把前世的东西搬出来,是抄袭,而且把它当成一种赚钱的工具,比不上她娘啊。这年头生存都成问题,她哪有闲情逸致去考虑几十年后的事情啊,所以说预先知道将来的社会走向,生存状况也不是一件太美妙的事情。

    作者有话要说:  憋了好长时间才憋出来,太销魂了~

正文 26第25章

    这几天,刘文青就在照顾母亲,做家务,写字,练女红,存童话的稿子中度过的。刘家之前发生的事情,村里都已经传开了。在不耻刘张氏为人的同时,隐隐带来一个好处。那就是现在谁提到刘文青,都会竖起大拇指,小小年纪家里家外都能一把挑。更有甚者,家里有年纪相当男娃的,都在盘算着看能不能结个娃娃亲或者现在先打好关系,将来刘家选女婿的时候也能优先考虑什么的。

    对于这些,刘文青没有分出心思去关注,也就不清楚她在村里人气高涨的情况,当然就是知道了,也就微微一笑,丝毫不会放在心上。

    母亲在吃过几天药后,除了需要在床上休养后,表面上看已经没什么大碍了。所以家里一扫前几天的低迷,逐渐恢复正常。在几天的劳作的锻炼下,她也能控制自己的家务水平,慢慢地提高。刘文青在爹娘心目中的地位在极度攀升,隐隐有和两位哥哥齐平的架势。

    谁不愿意自己受宠一点;又不是受虐狂。有就安心享受关怀,若是没有父母缘分,她也不强求。人心天生就是偏的,命中注定,强求不来。

    家里都已经上了正轨,她想着挑个时间去城里,先寄个几章的童话去报社,看看效果。早点有回音,才能早日见效益,时间就是金钱啊。

    可是怎么去还得安排好,家里现在又不能长时间的离人。村里的刘老汉老汉有个牛车,专门拉人去城里,每人收个一文钱,回来也可以搭他的车,只要到固定地点集合就可以。所以说不能小看任何人,一个老汉都有这样的生意头脑,不就是现代的公交车的雏形嘛。一天来回几趟,沿途还能加人。来回都不空车的。

    碍于年纪得好好操作,若是大点,还不是想去哪去哪啊,郁闷。要是不考虑保密问题的话,直接让爹上工的时候带去寄了就可以,可惜她不想让家里人知道,只能找一个合适的理由,为自己去城里做掩饰。

    苦思后,她决定借着送饭的名义行动。都说春吃莲藕,夏食莲子的,她把目光瞄向河里长的藕上。刘文青她们这个村子里人的生活水平还是不错的。这两年老天也赏脸,风调雨顺,家家都有口饭吃。而且平时也可以到城里卖点时令蔬菜啊,鸡蛋什么的补贴点家用。有点固定收入的人家隔三差五的还能割点肉解解馋。对于藕也就不那么热衷,毕竟家前屋后长的菜都吃不完,哪有那个闲工夫到河里去弄藕啊。偶尔打打牙祭还可以。

    当然也有个别的,会弄点藕去城里卖,可惜单独卖根本卖不上价钱,只是家里有些存货后,顺带着点藕去碰碰运气,单独去卖藕估计连来回的车费都赚不回来。

    这些情况导致,她们村的小河里的藕还有不老少,占了一半的面积,密密麻麻的。刘文青弄了四根藕出来,现在的藕很嫩,等过段时间就会长莲子,味道也不错。看四下无人,她也拔了两根扔进空间的水稻田里,留着它自生自灭。

    将藕上的泥洗掉,切成片,再剁点肉沫,没错,刘文青打算做藕合,借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