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上下五千年1-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考察一番地形,并且观察一下秦昭襄王的为人。 
    他打扮成赵国的一名使臣,带着几个手下人,上秦国去。 
    到了咸阳,赵主父以使臣的身份拜见秦昭襄王,还向他报告了赵武灵 
王传位的事情。 
    秦昭襄王接见了那个假“使臣”后,觉得那个“使臣”的态度举止, 
既大方,又威严,不像个普通人,心里有点犯疑。过了几天,秦昭襄王又派 
人去请他,发现那个“使臣”已经不告而别了。客馆里留着一个赵国来的手 
下人。秦昭襄王把他找来一问,才知道他接见的原来就是有名的赵主父。秦 
昭襄王大吃一惊,立刻叫大将白起带领精兵,连夜追赶。追兵到函谷关,赵 

主父已经出关三天了。 



                        33 孟尝君的门客 



    秦昭襄王为了拆散齐楚联盟,他使用两种手段。对楚国他用的是硬手 
段,对齐国他用的是软手段。他听说齐国最有势力的大臣是孟尝君,就邀请 
孟尝君上咸阳来,说是要拜他为丞相。 
    孟尝君是齐国的贵族,名叫田文。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专门招收 
人才。凡是投奔到他门下来的,他都收留下来,供养他们。这种人叫做门客, 
也叫做食客。据说,孟尝君门下一共养了三千个食客。其中有许多人其实没 
有什么本领,只是混口饭吃。 
    孟尝君上咸阳去的时候,随身带了一大帮门客。秦昭襄王亲自欢迎他。 
孟尝君献上一件纯白的狐狸皮的袍子作见面礼。秦昭襄王知道这是很名贵的 
银狐皮,很高兴地把它藏在内库里。 
    秦昭襄王本来打算请孟尝君当丞相,有人对他说:“田文是齐国的贵 
族,手下人又多。 
    他当了丞相,一定先替齐国打算,秦国不就危险了吗?”秦昭襄王说: 
“那么,还是把他送回去吧。”他们说:“他在这儿已经住了不少日子,秦国 
的情况他差不多全知道,哪儿能轻易放他回去呢?”秦昭襄王就把孟尝君软 
禁起来。 
    孟尝君十分着急,他打听得秦王身边有个宠爱的妃子,就托人向她求 
救。那个妃子叫人传话说:“叫我跟大王说句话并不难,我只要一件银狐皮 
袍。”孟尝君和手下的门客商量,说:“我就这么一件,已经送给秦王了,哪 
里还能要得回来呢?”其中有个门客说:“我有办法。”当天夜里,这个门客 
就摸黑进王宫,找到了内库,把狐皮袍偷了出来。 
    孟尝君把狐皮袍子送给秦昭襄王的宠妃。那个妃子得了皮袍,就向秦 
昭襄王劝说把孟尝君释放回去。秦昭襄王果然同意了,发下过关文书,让孟 
尝君他们回去。 
    孟尝君得到文书,急急忙忙地往函谷关跑去。他怕秦王反悔,还改名 
换姓,把文书上的名字也改了。到了关上,正赶上半夜里。依照秦国的规矩, 
每天早晨,关上要到鸡叫的时候才许放人。大伙儿正在愁眉苦脸盼天亮的时 
候,忽然有个门客捏着鼻子学起公鸡叫来。一声跟着一声,附近的公鸡全都 
叫起来了。 
    守关的人听到鸡叫,开了城门,验过过关文书,让孟尝君出了关。 
    秦昭襄王果然后悔,派人赶到函谷关,孟尝君已经走远了。 
    孟尝君回到齐国,当了齐国的相国。他门下的食客就更多了。他把门 
客分为几等:头等的门客出去有车马,一般的门客吃的有鱼肉,至于下等的 
门客,就只能吃粗菜淡饭了。有个名叫冯驩(一作冯煖)的老头子,穷苦得 
活不下去,投到孟尝君门下来作食客。孟尝君问管事的:“这个人有什么本 
领?”管事的回答说:“他说没有什么本领。”孟尝君笑着说:“把他留下吧。” 
管事的懂得孟尝君的意思,就把冯驩当作下等门客对待。过了几天,冯驩靠 

着柱子敲敲他的剑哼起歌来:“长剑呀,咱们回去吧,吃饭没有鱼呀!”管事 
的报告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鱼吃,照一般门客的伙食办吧!”又过了五 
天,冯驩又敲打他的剑唱起来:“长剑呀,咱们回去吧,出门没有车呀!”孟 
尝君听到这个情况,又跟管事的说:“给他备车,照上等门客一样对待。”又 
过了五天,孟尝君又问管事的,那位冯先生还有什么意见。管事的回答说: 
“他又在唱歌了,说什么没有钱养家呢。”孟尝君问了一下,知道冯驩家里 
有个老娘,就派人给他老娘送了些吃的穿的。这一来,冯驩果然不再唱歌了。 
    孟尝君养了这么多的门客,管吃管住,光靠他的俸禄是远远不够花的。 
他就在自己的封地薛城(今山东滕县东南)向老百姓放债收利息,来维持他 
家的巨大的耗费。 
    有一天,孟尝君派冯驩到薛城去收债。冯驩临走的时候,向孟尝君告 
别,问:“回来的时候,要买点什么东西来?”孟尝君说:“你瞧着办吧,看 
我家缺什么就买什么。”冯驩到了薛城,把欠债的百姓都召集拢来,叫他们 
把债券拿出来核对。老百姓正在发愁还不出这些债,冯驩却当众假传孟尝君 
的决定:还不出债的,一概免了。 
    老百姓听了将信将疑,冯驩干脆点起一把火,把债券烧掉。 
    冯驩赶回临淄,把收债的情况原原本本告诉孟尝君。孟尝君听了十分 
生气:“你把债券都烧了,我这里三千人吃什么!”冯驩不慌不忙地说:“我 
临走的时候您不是说过,这儿缺什么就买什么吗?我觉得您这儿别的不缺 
少,缺少的是老百姓的情义,所以我把‘情义’买回来了。”孟尝君很不高 
兴地说:“算了吧!”后来,孟尝君的声望越来越大。秦昭襄王听到齐国重用 
孟尝君,很担心,暗中打发人到齐国去散播谣言,说孟尝君收买民心,眼看 
就要当上齐王了。齐湣王听信这些话,认为孟尝君名声太大,威胁他的地位, 
决定收回孟尝君的相印。孟尝君被革了职,只好回到他的封地薛城去。 
    这时候,三千多门客大都散了,只有冯驩跟着他,替他驾车上薛城。 
当他的车马离开薛城还差一百里的时候,只见薛城的百姓,扶老携幼,都来 
迎接。 
    孟尝君看到这番情景,十分感触。对冯驩说:“你过去给我买的‘情义’, 
我今天才看到了。” 


                          34 燕昭王求贤 



    打从孟尝君被撤了相位以后,齐湣王又和楚、魏两国灭了宋国,更加 
骄横起来。他一心想兼并列国,自己来当天子。这一来,列国诸侯对他都不 
满意;特别是齐国北面的燕国,受到齐国的欺负,更想找机会报仇。 
    燕国本来也是个大国。后来传到燕王哙(音kuài)手里,听信了坏 
人的主意,竟学起传说中尧舜让位的办法来,把王位让给了相国子之。燕国 
将军和太子平进攻子之,燕国发生大乱。齐国借平定燕国内乱的名义,打进 
燕国,燕国差点被灭掉。后来燕国军民把太子平立为国君,奋起反抗,把齐 
国军队赶了出去。 
    太子平即位,就是燕昭王。他立志使燕国强大起来,下决心物色治国 
的人才,可是没找到合适的人。有人提醒他,老臣郭隗(音wěi)挺有见 

识,不如去找他商量一下。 
    燕昭王亲自登门拜访郭隗,对郭隗说:“齐国趁我们国家内乱侵略我 
们,这个耻辱我是忘不了的。但是现在燕国国力弱小,还不能报这个仇。要 
是有个贤人来帮助我报仇雪耻,我宁愿伺候他。您能不能推荐这样的人才 
呢?”郭隗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沉思了一下说:“要推荐现成的人才,我也 
说不上,请允许我先说个故事吧。”接着,他就说了个故事:古时候,有个 
国君,最爱千里马。他派人到处寻找,找了三年都没找到。有个侍臣打听到 
远处某个地方有一匹名贵的千里马,就跟国君说,只要给他一千两金子,准 
能把千里马买回来。那个国君挺高兴,就派侍臣带了一千两金子去买。没料 
到侍臣到了那里,千里马已经害病死了。侍臣想,空着双手回去不好交代, 
就把带去的金子拿出一半,把马骨买了回来。 
    侍臣把马骨献给国君,国君大发雷霆,说:“我要你买的是活马,谁叫 
你花了钱把没用的马骨买回来?”侍臣不慌不忙地说:“人家听说你肯花钱 
买死马,还怕没有人把活马送上来?”国君将信将疑,也不再责备侍臣。这 
个消息一传开,大家都认为那位国君真爱惜千里马。不出一年,果然从四面 
八方送来了好几匹千里马。 
    郭隗说完这个故事,说:“大王一定要征求贤才,就不妨把我当马骨来 
试一试吧。”燕昭王听了大受启发,回去以后,马上派人造了一座很精致的 
房子给郭隗住,还拜郭隗做老师。各国有才干的人听到燕昭王这样真心实意 
招请人才,纷纷赶到燕国来求见。其中最出名的是赵国人乐毅。燕昭王拜乐 
毅为亚卿,请他整顿国政,训练兵马,燕国果然一天天强大起来。 
    这时候,燕昭王看到齐湣王骄横自大,不得人心,就对乐毅说:“现在 
齐王无道,正是我们雪耻的时候,我打算发动全国人马去打齐国,你看怎么 
样?”乐毅说:“齐国地广人多,靠我们一个国家去打,恐怕不行。大王要 
攻打齐国,一定要跟别的国家联合起来。”燕昭王就派乐毅到赵国跟赵惠文 
王接上了头,另派人跟韩、魏两国取得联络,还叫赵国去联络秦国。这些国 
家看不惯齐国的霸道,都愿意跟燕国一起发兵。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统率五国兵马,浩浩荡荡 
杀奔齐国。 
    齐湣王听说五国联军打过来,也着了慌,把全国兵马集中起来抵抗联 
军,在济水的西面打了一仗。由于乐毅善于指挥,五国人马士气旺盛,把齐 
国军队打得一败涂地,齐湣王逃回临淄去了。 
    赵、韩、秦、魏的将士打了胜仗,各自占领了齐国的几座城,不想再 
打下去了。只有乐毅不肯罢休,他亲自率领燕国军队,长驱直入,一直打下 
了齐国都城临淄。齐湣王不得不出走,最后在莒城被人杀死。 
    燕昭王认为乐毅立了大功,亲自到济水边劳军,论功行赏,封乐毅为 
昌国君。 



                        35 田单的火牛阵 



    乐毅出兵半年,接连攻下齐国七十多座城池。最后只剩了莒城(今山 

东莒县,莒音jǔ)和即墨(今山东平度县东南)两个地方。莒城的齐国大 
夫立齐王儿子为新王,就是齐襄王。乐毅派兵进攻即墨,即墨的守城大夫出 
去抵抗,在战斗中受伤死了。 
    即墨城里没有守将,差点儿乱了起来。这时候,即墨城里有一个齐王 
远房亲戚,叫做田单,是带过兵的。大家就公推他做将军,带领大家守城。 
    田单跟兵士们同甘共苦,还把本族人和自己的家属都编在队伍里,抵 
抗燕兵。即墨人都很钦佩他,守城的士气旺盛起来了。 
    乐毅把莒城和即墨围困了三年,没有攻下来。燕国有人妒忌乐毅,在 
燕昭王面前说:乐毅能在半年之内打下七十多座城,为什么费了三年还攻不 
下这两座城呢?并不是他没有这个能耐,而是想收服齐国人的心,等齐国人 
归顺了他,他自己当齐王。 
    燕昭王非常信任乐毅。他说:“乐毅的功劳大得没法说,就是他真的做 
了齐王,也是完全应该的。你们怎么能说他的坏话!”燕昭王还真的打发使 
者到临淄去见乐毅,封乐毅为齐王。 
    乐毅十分感激燕昭王,但宁死也不肯接受封王的命令。 
    这样一来,乐毅的威信反而更高了。 
    又过了两年,燕昭王死了。太子即位,就是燕惠王。田单一听到这个 
消息,认为是个好机会,暗中派人到燕国去散布流言,说乐毅本来早就当上 
齐王了。为了讨先王(指燕昭王)的好,才没接受称号。如今新王即位,乐 
毅就要留在齐国做王了。要是燕国另派一个大将来,一定能攻下莒城和即墨。 
    燕惠王本来跟乐毅有疙瘩,听了这个谣言,就决定派大将骑劫到齐国 
去代替乐毅。乐毅本来是赵国人,就回到赵国去了。 
    骑劫当了大将,接管了乐毅的军队。燕军的将士都不服气,可大伙儿 
敢怒而不敢言。 
    骑劫下令围攻即墨,围了好几层。可是城里的田单,早已把决战的步 
骤准备好了。 
    隔了不多天,燕国兵将听到附近老百姓在谈论。有的说:“以前乐将军 
太好了,抓了俘虏还好好对待,城里人当然用不到怕。要是燕国人把俘虏的 
鼻子都削去,齐国人还敢打仗吗?”有的说:“我的祖宗的坟都在城外,要 
是燕国军队真的创起坟来,可怎么办呢?”这些议论传到骑劫耳朵里。骑劫 
就真的把齐国俘虏的鼻子都削去,又叫兵士把齐国城外的坟都刨了。 
    即墨城里的人听说燕国的军队这样虐待俘虏,全都气愤极了。他们还 
在城头上瞧见燕国的兵士刨他们的祖坟,恨得咬牙切齿,纷纷向田单请求, 
要跟燕国人拼个死活。 
    田单还打发几个人装作即墨的富翁,偷偷地给骑劫送去金银财宝,说: 
“城里的粮食已经完了,不出几天就要投降。 
    贵国大军进城的时候,请将军保全我们的家小。”骑劫高兴地接受了财 
物,满口答应。 
    这样一来,燕军净等着即墨人投降,认为用不到再打仗了。 
    田单挑选了一千多头牛,把它们打扮起来。牛身上披着一块被子,上 
面画着大红大绿、希奇古怪的花样。牛角上捆着两把尖刀,尾巴上系着一捆 
浸透了油的苇束。 
    一天午夜,田单下令凿开十几处城墙,把牛队赶到城外,在牛尾巴上 
点上了火。牛尾巴一烧着,一千多头牛被烧得牛性子发作起来,朝着燕军兵 

营方向猛冲过去。齐军的五千名“敢死队”拿着大刀长矛,紧跟着牛队,冲 
杀上去。 
    城里,无数的老百姓都一起来到城头,拿着铜壶、铜盆,狠命地敲打 
起来。 
    一时间,一阵震天动地的呐喊声夹杂着鼓声、铜器声,惊醒了燕国人 
的睡梦。大伙儿睡眼蒙胧,只见火光炫耀,成百上千脑袋上长着刀的怪兽, 
已经冲过来了。许多士兵吓得腿都软了,哪儿还想抵抗呢?别说那一千多头 
牛角上捆的刀扎死了多少人,那五千名敢死队砍死了多少人,就是燕国军队 
自己乱窜狂奔,被踩死的也不计其数。 
    燕将骑劫坐着战车,想杀出一条活路,哪儿冲得出去,结果被齐兵围 
住,丢了性命。 
    齐军乘胜反攻。整个齐国都轰动起来了,那些被燕国占领地方的将士 
百姓,都纷纷起兵,杀了燕国的守将,迎接田单。田单的军队打到哪儿,哪 
儿的百姓群起响应。不到几个月工夫就收复了被燕国和秦、赵、韩、魏四国 
占领的七十多座城。 
    田军把齐襄王从莒城迎回临淄,齐国才从几乎亡国的境地中恢复过来。 



                          36 屈原沉江 



    楚国自从被秦国打败以后,一直受秦国欺负,楚怀王又想重新和齐国 
联合。秦昭襄王即位以后,很客气地给楚怀王写信,请他到武关(在陕西丹 
凤县东南)相会,当面订立盟约。 
    楚怀王接到秦昭襄王的信,不去呢,怕得罪秦国;去呢,又怕出危险。 
他就跟大臣们商量。 
    大夫屈原对楚怀王说:“秦国强暴得像豺狼一样,咱们受秦国的欺负不 
止一次了。大王一去,准上他们的圈套。”可是怀王的儿子公子子兰却一股 
劲儿劝楚怀王去,说:“咱们为了把秦国当做敌人,结果死了好多人,又丢 
了土地。 
    如今秦国愿意跟咱们和好,怎么能推辞人家呢。”楚怀王听信了公子子 
兰的话,就上秦国去了。 
    果然不出屈原所料,楚怀王刚踏进秦国的武关,立刻被秦国预先埋伏 
下的人马截断了后路。在会见时,秦昭襄王逼迫楚怀王把黔中的土地割让给 
秦国,楚怀王没答应。秦昭襄王就把楚怀王押到咸阳软禁起来,要楚国大臣 
拿土地来赎才放他。 
    楚国的大臣们听到国君被押,把太子立为新的国君,拒绝割让土地。 
这个国君就是楚顷襄王。公子子兰当了楚国的令尹。 
    楚怀王在秦国被押了一年多,吃尽苦头。他冒险逃出咸阳,又被秦国 
派兵追捕了回去。 
    他连气带病,没有多久就死在秦国。 
    楚国人因为楚怀王受秦国欺负,死在外头,心里很不平。特别是大夫 
屈原,更是气愤。 

    他劝楚顷襄王搜罗人才,远离小人,鼓励将士,操练兵马,为国家和 
怀王报仇雪耻。 
    可是他这种劝告不但不顶事,反倒招来了令尹子兰和靳尚等人的仇视。 
他们天天在顷襄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