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宋之我主沉浮-第2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邵刚接受了张文谦的劝解,他很清楚,大宋皇室之人到了开封府城,必定会引发诸多的议论,这个时候,他这个明王不回到开封府城,的确会引发一些不好的猜测,而且主持开封府事宜以及全面事宜的李庭芝,也是不好应对的。

    咸淳十年十二月初五,吴邵刚回到了开封府城。

    左丞相李庭芝率领诸多的文武大臣,在开封府城外十里地的地方迎候,当吴邵刚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李庭芝带头跪下行跪拜礼,众人也跟着跪下,就连远远看热闹的百姓,也跟着跪下了。

    这是李庭芝造出的声势,以确定吴邵刚的地位,可更是民心所向,若是吴邵刚没有那么高的威望,周遭的百姓是不可能跟着跪下的。

    吴邵刚治理的地方,老百姓至少是安宁的,是能够过日子的,不至于冻饿致死,官府是关心百姓的,也是理会百姓疾苦的,在诸多的百姓看来,这样的官府很长时间没有出现了。

    回到明王府,吴邵刚来不及歇息,李庭芝就代表众人上奏折了。

    奏折上面说到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恳请吴邵刚即皇帝位,到皇宫之中去,第二件事情,就是确定新的纪元,大宋已经灭亡,继续使用咸淳的纪元,明显不合适了,当然更不能够使用大元朝廷的纪元。

    这两件事情,都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是不能够耽误的事情。

    吴邵刚也很清楚,大宋已经灭亡,明军取得了山东之战的重大胜利,真正的立足了,接下来明军与蒙军之间争夺天下的战斗厮杀,就要开始了,这个时候,他吴邵刚必须要即皇帝位,让明军名正言顺,也让诸多的将士能够以更加昂然的斗志投身于战斗之中。

    十二月初七,明王府,厢房。

    左右丞相、御史大夫、六部尚书全部都在厢房集中了,翰林院祭酒以及开封府尹也参与此次的商议。

    这可以算是一次小型的朝会了。

    商议的事情,就是左丞相李庭芝提出来的事宜。

    国号是不需要讨论的,就是明,也就是说,接下来大明王朝将横空出世,与大元王朝开始捉对厮杀,争夺天下,重点需要讨论的就是下一年的纪元问题。

    其实李庭芝已经提出来了一个纪元的年号,那就是凌源,这个年号的寓意是非常明确的,吴邵刚字沧凌,从中取出凌这个字,新诞生的大明王朝,就是以吴邵刚为起源,万万年的传承下去,这个年号,最终的意思,就是颂扬吴邵刚个人的功德与能力,最大限度的宣扬吴邵刚的睿智,是能够承担治理天下之重任的。

    凌源这个年号,李庭芝与郝经、刘秉忠等人仔细商议过多次,大家伙都是同意的,刚刚回到开封府城的张文谦,对于这个年号也是完全赞同的。

    故而这一次所谓小型的朝会,其实主要任务就是一个,让吴邵刚即皇帝位。

    古往今来的皇帝,不管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即位,都是要推辞一番的,需要诸多的文武大臣三番五次的恳求,才会勉强即位,虽说皇帝本人内心是一万个愿意即位的,可表面上也要做足推辞的态势。

    所以李庭芝等人是做足了功夫的,今日必须让明王殿下即皇帝位,若是殿下不答应,众人就在厢房耗着。

    吴邵刚进入了厢房。

    他还没有来得及开口,李庭芝就带头站起身来,微微抚了抚衣襟,恭恭敬敬的跪下了,其余人同样是如此,跟随李庭芝跪下了。

    “臣拜见殿下。。。”

    吴邵刚愣了一下,马上开口了。

    “诸位不必如此客气,岳父大人,快快起身,如此我有些不习惯。”

    李庭芝没有起身,而是伏地开口了。

    “臣今日领着众人,恳求殿下即皇帝位,进入到皇宫之中,所谓正本清源,大宋已经灭亡,天下无主,殿下正是众人期盼之主人,若是不能够尽快的即皇帝位,必定令诸多的文武大臣无所适从,更是会招致上天之愤怒,臣不愿意看见此等情况的出现,恳求殿下即皇帝位。”

    诸多的文武大臣也跟着开口,恳求吴邵刚即皇帝位。

    吴邵刚看着众人,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开口了,作为穿越之人,他能够很爽快的答应众人的请求,可是穿越这么多年,看见的和知道的诸多的事宜,让他不得不装腔作势,推辞一番。

    “这个,诸位的心愿,我是清楚的,眼下还有诸多的事情需要处理,这个时候即皇帝位,怕是有些不合适,还是等等看。”

    吴邵刚的推辞,就好像是在演戏,不过这也是不得已为之。

    李庭芝等人当然不会起身,继续开口恳求吴邵刚即皇帝位。

    如此三番五次的推脱,吴邵刚最终无话可说了。

    “诸位爱卿既然有如此之想法,那朕就不推辞了,只是朕继位之后,还希望诸位爱卿齐心协力,与朕一道开创我大明万世之江山。”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咸淳十年十二月初七,吴邵刚正式即皇帝位,国号大明,纪元凌源,且昭告天下。

    吴邵刚登基的仪式,将在凌源元年一月一日进行,这个日子是李庭芝专门安排的,只是苦了诸多的文武大臣,正月初一这一天要参加盛大的早朝,恭迎皇上登基。

    在这之前,很多的事情需要忙碌,包括册封皇后、贵妃以及嫔妃等事宜,这件事情难度倒不是很大,李涵薇自然被册封为皇后,阿珂察、青娘、玉环和绿珠等人,被册封为贵妃以及嫔妃,最为微妙的事宜,就是册封太子以及皇子的事宜。

    作为长子的吴瑞坤,肯定是会册封为太子的,其余的就是皇子与公主了,若是达到了一定的年龄,则会被册封为亲王。

    册立太子的事宜,绝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的,在这个年代,是否册封太子,被看作国本是不是稳固的典型标志,吴邵刚的情况更是特殊,毕竟大宋皇室之人,已经安顿在开封府城,也就是安顿在京城里面,若是吴邵刚即位的时候,不能够直接册封太子,则会给某些人奇怪的想法,也会导致某些奇怪的事情发生。

    国本稳固了,就不需要担心那么多的事情了。

    所以吴邵刚没有丝毫的犹豫,御批吴瑞坤为太子。

    如此吴邵刚即皇帝位的仪式结束的时候,吴瑞坤也要即太子位。

    集光耀于一身的李庭芝,开始了脚不沾地的忙碌,他是国丈,又是大明王朝的左丞相,几乎可以决定朝中的大小事宜,故而所有请示的事宜,都朝着他这里集中。

    相比较来说,吴邵刚显得超脱一些,其主要的注意力,还是在南方,蔡思伟和张珏等人率领的大军,正在南方征伐,捷报不断的传来,两淮、京西路、荆湖路等地,顺利的攻陷,驻守这些地方的蒙军,早就成为无头苍蝇,征南大军被明军彻底剿灭、大帅阿术自尽身亡的消息传到这些地方的时候,驻守的蒙军就知道他们的结局了,故而明军进攻而来的时候,他们完全放弃抵抗,打开城门投降。

    相比较来说,江浙路以及两广的情况稍微复杂一些,这些地方的某些安抚使、制置使以及知府、知州和知县等人,还是想着效忠大宋朝廷的。

    吴邵刚的圣旨倒也简单,对于那些愿意归顺的原大宋朝廷的官吏,可以就地安置,继续管理地方上的事宜,只是主官有朝廷派遣,那些不愿意归附的官吏,一律革除,若是遇见起兵抵御之人,则严惩首恶,其余的可以宽大。

    已经即皇帝位的吴邵刚,可不会像之前那么柔和了,他已经是大明王朝的皇上,一言九鼎,对于不愿意归附之人,没有必要过于的迁就。(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六章 雄鹰折翅

    征南大军全军覆没、阿术自杀的消息传来,忽必烈一夜之间头发全部白了。

    忽必烈刚好六十岁,知天命的年纪,对朝政已经非常熟悉,也能够熟练的掌控朝中文武大臣,其治理天下之能力,更是慢慢开始臻于完美,可偏偏就在这个时候,就在大元朝廷灭掉大宋王朝,准备统一天下的时候,一匹黑马横空出世。

    二十万的征南大军被彻底剿灭,这需要多大的气魄,需要多么高深的筹谋,吴邵刚做到了,而且做的异常的漂亮,用最短的时间,就干净利落的灭掉了征南大军。

    忽必烈已经无法大发雷霆了,他感受到了强烈的威胁,这是深入骨子里的威胁,那个所谓的明王吴邵刚,迄今不过三十岁的年纪,刚好而立之年,年富力强,比起他这个已经六十岁的老人来说,有着太多的优势了。

    以前忽必烈或许没有真正将吴邵刚放在眼里,他的第一目标还是灭掉大宋,这个目的达到了,大宋被灭掉了,可是那个被忽略的对手吴邵刚,开始真正的露出了獠牙。

    忽必烈发现自己出现了根本性的、无法挽回的错误,其实这个吴邵刚,才是大元王朝真正的对手,最为强悍、最具有威胁的对手,当年若是倾尽全力,围剿这个吴邵刚,或许还有彻底灭掉其的机会,可现在不敢如此说了,吴邵刚的力量已经强大到足以震撼大元王朝了。

    这一夜,忽必烈彻夜未眠,思索吴邵刚崛起之路,吃惊的发现,被吴邵刚零零星星剿灭的蒙军,总兵力已经突破四十万人了,虽说这里面绝大部分都是新附军,可仅仅凭着这样的战绩,吴邵刚就完全可以挑战大元王朝了。

    伯颜和阿术,是忽必烈最为看重的两个大元朝廷的青壮,如今这两人的结局都是一样,都是命丧吴邵刚的手下。忽必烈忽然感觉到自己有些老了,以至于忽略了真正的对手吴邵刚,等到醒悟过来的时候,难以有雄心灭掉吴邵刚了。

    统一天下的雄心,遭遇到重创,忽必烈只能够在夜晚的时候,独自喝着这杯自酿的苦酒。

    但忽必烈就是忽必烈,一代枭雄,绝不会轻易的倒下。

    翌日的早朝,忽必烈准时出现在大殿之上,脸上看不出丝毫的沮丧气息,至于说全部白了的头发,已经被御冠遮起来了。

    朝中的诸多文武大臣,包括蒙古亲王和权贵,都是人心惶惶的,征南大军被歼灭的消息,震撼的不仅仅是忽必烈,还有诸多的文武大臣。

    早朝的时候,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众人上朝了。

    看见神情笃定的皇上,众人总算是放心一些了,想想曾经的蒙古王朝,也是遭遇到无数的风暴,最终还不是应对过来了。

    早朝议事依旧,忽必烈还是那么的果断,只是这一次的早朝,没有人提及山东之战。

    蒙军在山东全线失利,征南大军被彻底剿灭,驰援山东的合丹亲王,败退到济南府,莒州也丢给了明军,说的不好听一些,若是明军全线出击,合丹亲王怕是要被迫撤离山东。

    一旦失去了整个的山东,则燕京将暴露在明军的兵锋之下,到时候大都都会遭受威胁。

    故而合丹亲王不敢轻易撤离山东,依旧在济南府固守。

    好在明军没有继续发起进攻,可从南方零零星星传来的消息,表示明军正在逐渐的控制整个的南方,一旦明军完全掌控了南方,则吴邵刚的实力将会成倍的增加,到了那个时候,大元朝廷怕是真的要退守漠北草原了。

    这些可能发生的情况是在众人脑海里面回旋的,可没有人敢于提出来。

    皇上显然是还没有思考到应对的办法,故而在早朝的时候,也没有专门提及山东之战的事宜,甚至没有提及军队调遣的事宜。

    只是早朝结束之后,末哥亲王、哈必赤亲王、塔察儿亲王、阿只积亲王、爪都亲王以及万户长、都元帅兀良合台、拔突儿等人都留下来了,想必是要和皇上一道商议重大的事宜。

    早朝结束,看着诸位亲王和蒙古权贵,忽必烈脸上终于显露出来悲愤的神情。

    “朕完全没有想到,征南大军竟然全军覆没,二十万大军啊,朕不敢想,也不愿意想,朕不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合丹兄弟率领的大军,为什么就没有能够驰援征南大军,阿术能够领兵取得襄阳之战、鄂州之战、丁家洲之战和临安府之战的胜利,为什么就会在涟水县惨败,朕不知道该怎么说,伯颜和阿术,都是我蒙古遭遇的雄鹰,他们一直都是在天空之中翱翔的,可现在他们都折翅了。。。”

    说着说着,忽必烈的眼泪不自觉的流出来了。

    不会有人笑话忽必烈流出了眼泪,其实很多人都低下头擦眼睛,征南大军被全部剿灭、合丹亲王退守济南府,意味着什么,众人都是清楚的。

    忽必烈看着众人,想着站起身来,可他有些无力,刚刚早朝的硬撑,已经消耗了他太多的力量,这个时候撑不下去了。

    看了看低着头的众人,忽必烈再次开口了,语气变得有些苍凉。

    “朕想听你们说说,接下来朕该怎么办,是不是举全国之兵,去征伐吴邵刚,征伐明军,朕是不是应该御驾亲征。。。”

    依旧没有人开口,就在站在最前面的末哥亲王,也是低着头。

    忽必烈再次愤怒了,他希望众人能够打起精神,至少有人在这个时候站出身来,愿意在大元朝廷危急的时候站出来。

    可惜忽必烈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刚刚他留下的眼泪,已经让下面的所有人都胆怯了,没有谁想着在这个时候触霉头。

    “怎么了,你们都畏惧吴邵刚,都畏惧明军吗,那好,朕也不指望你们了,明日朕就御驾亲征,前往山东去征伐。。。”

    发怒的忽必烈,展现出来的帝王至尊,让所有人畏惧。

    众人的目光看向了末哥、哈必赤和塔察儿等人,这几位亲王,是皇上最为信任的人,如此关键的时刻,是该这些人开口说话了。

    末哥亲王第一个开口。

    “皇上,臣等不是不愿意征伐明军,只是如今的情形之下,明军的气势正盛,此刻若是倾尽全力去征伐明军,不一定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臣以为,我蒙古铁骑并未遭遇到多大的伤害,当年蒙古铁骑能够横扫欧洲的十字军,也一定能够横扫明军,现如今臣觉得需要分析山东之战失利之原因,找到明军作战的规律,以及破解明军犀利火炮之办法,如此才能够出兵征伐明军。。。”

    末哥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才说出来这番话的,这里面有劝解的意思,也表明了大元王朝的实力依旧是存在的吗,接下来作战就是以蒙古铁骑为主了。

    还有一层意思末哥暂时没有说出来,那就是尽最大力量团结漠北草原的部落,甚至可以付出以前不愿意付出的代价,从漠北草原的部落抽调一部分的兵力,充实到蒙古铁骑之中,让大元朝廷的兵力更加的强盛。

    末哥说完之后,哈必赤和塔察儿两人没有开口。

    两人本来是想着马上表决心、愿意率领大军出征的,可听到末哥的话语,他们不好表态了,若是盲目的表态,拿不出来真正战胜明军的办法,那就是贻笑大方了。

    一直以来在朝会上面从未开口的阿只积亲王,此刻开口了。

    “皇上,臣以为末哥兄弟所言极是,这些年以来,皇上以及朝廷的注意力,都在大宋王朝,忽略了吴邵刚,现如今只要皇上重视吴邵刚,迟早是能够打败吴邵刚和明军的。。。”

    其实阿只积亲王的地位不低,在亲王之中的排名,在塔察儿与哈必赤之上,只是这位亲王对于权势好像没有多大的兴趣,更多的时候都是追求享乐。

    忽必烈的脸色好了一些,他知道末哥说的是对的,越是关键时刻,越是要冷静,不能够冒进,否则再次的征伐失败,那就真正危及到大元朝廷了。

    忽必烈对诸多的亲王是熟悉的,也知道每个人开口能够说些什么,末哥亲王排名第一,来都是以冷静着称,这个关键时刻开口说话,的确起到了作用。

    忽必烈的眼神,看向了兀良合台。

    没有等到忽必烈再次开口,兀良合台就开口了。

    “臣有罪,孽子阿术不仅未能收复山东、大败明军,反而全军覆没,这是臣的责任,是臣教谕不当,臣愿意接受皇上的惩戒。。。”

    兀良合台的声音同样有些苍凉,阿术是他最为看重的文字,也是家族的希望,想不到就这样去了,让家族崛起的希望,瞬间破灭了。

    忽必烈叹了一口气。

    “兀良合台,你不必自责,征南大军全军覆没,你没有任何的责任,你给阿术写去的信函,朕看过了,你的教诲很是到位,朕都自愧不如,可惜啊,阿术若是稍微注意一些,也不至于到如今的局面,可不管怎么说,阿术都是我大元朝廷的功臣,灭掉了大宋,这等的功劳是不能够被抹杀的。。。”

    忽必烈还没有说完,兀良合台已经泪流满面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七章 被迫的联合

    末哥亲王再一次成为大元朝廷的使者,此次陪着他的是兀良合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