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宋之我主沉浮-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营外面,站着一个身穿官服的年轻人。

    这个年轻人显然是想着进入到军营之中,却被守卫大营的军士挡住了。

    年轻人在来回的踱步,脸上的神色不是很好。

    任何人进入到军营之中,都要下马,吴邵刚也不例外。

    翻身下马的时候,年轻人快步准备走过来,却被另外的两名军士挡住。

    负责大门警戒的部将谭麻子快步走过来,低声开口了。

    “统领大人,此人自称是朝中著作局著作佐郎,今日专门来拜会大人,有要事告知,属下见其神色不对,将其挡在了军营之外。。。”

    吴邵刚看了看正在怒斥军士的年轻人,大约二十四五岁的样子,身材魁梧,皮肤白皙,双目炯炯有神,身穿黑色的八品官服,浑身透露出来儒雅的气息。

    不用多看,就知道这个年轻人是读书人出身,且肯定是当朝的进士。

    不管怎么说,大宋的读书人身份都是高于军人的,不要看吴邵刚现如今很是风光,可惜他不是读书人这个短板,还是会遭遇到诟病,若是不出什么意外,吴邵刚顶多能够成为御前诸军都统制,那就是最高的官职了。

    稍稍思索了一下,吴邵刚对着谭麻子开口了。

    “老谭,让此人过来,你们都去忙。”

    年轻人终于走到了吴邵刚的对面。

    四目对视,年轻人丝毫不畏惧,这让吴邵刚有些吃惊和好奇,要知道他的目光是有些犀利的,一般人看过一会之后,都会不自觉的低下头。

    “在下著作佐郎、献景府教授文天祥,字履善,今日前来拜见吴统领,想不到吴统领真的是如此的年轻,刚刚在下听军士说了,吴统领公务繁忙,不知道是不是有时间与在下交谈。”

    吴邵刚瞪大了眼睛,看着眼前的文天祥。

    此人乃是宋末三杰之中名气最大的一个,一首《过零丁洋》的诗词,影响深远,“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诗句,成为多少怀抱信阳之人的座右铭。

    吴邵刚对文天祥的履历还是知晓的,甚至是很清楚的,刚刚穿越的时候,他就想到了文天祥,毕竟任何一个知晓历史的人,想到南宋的历史,就会想到岳飞、文天祥等大名鼎鼎的人,这些人千年之后的影响依旧巨大。

    看着吴邵刚没有开口说话,文天祥按捺不住了。

    “吴统领,公务真的那么繁忙吗,没有时间与在下交谈吗,如此在下只好告辞,等到吴统领有时间的时候,再行来拜访。”

    吴邵刚眨了眨眼睛,终于开口。

    “文大人误会了,早在鄂州之时,我就听闻你之名声了,殿试状元,集英殿殿试之时的御试策,惊动了皇上,被主考官王应麟大人誉为忠君爱国之心坚如铁石,我只是想不到,大名鼎鼎的文天祥大人,居然回来拜访我这个军中粗人。”

    文天祥看着吴邵刚,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其实到军营来之前,他也曾经打听过吴邵刚的情况,评论吴邵刚为儒将的人非常多,且朝中几个地位显赫之大人,也是这样的看法,作为殿试状元的文天祥,当然不服气,想着亲自来拜访一番,看看情况究竟如何,当然文天祥今日前来拜访,主要还是其他的事宜。

    看见文天祥没有开口说话,吴邵刚接着开口了。

    “怎么,文大人身为状元,看不上我们这些军中粗人吗,如此也罢,文大人还是请回,军中不是你们读书人该来的地方。”

    文天祥的脸瞬间有些红了。

    “吴统领,怎么说出这样的话语来,在下今日是真心诚意前来拜访的。。。”

    现如今的文天祥,远没有什么名气,是京城之中有名的刺头。

    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文天祥成为殿试状元,被贾似道收为门生,无奈父亲病亡,来不及进入朝中做官,便回家守孝三年。

    守孝结束,回到京城,已经是天庆元年,正值蒙古大军大举进攻,蒙古大汗蒙哥亲率大军进攻sc亲王忽必烈率领大军进攻鄂州等地,一时间京城风声鹤唳,当时皇上最为宠信的宦官董宋臣建议迁都至四明府,仅仅为进士身份、尚无任何官职的文天祥大胆上书,强烈反对迁都之建议,且恳请皇上斩杀提出迁都之建议的董宋臣。

    此举引发了巨大的轰动,董宋臣权倾朝野,深得皇上之信任,与权相丁大全的关系颇为密切,无人敢于得罪。

    好在蒙古大汗蒙哥阵亡,蒙古大军很快撤离,迁都之事再也无人提及。

    文天祥得罪了董宋臣,身为状元的他,仅仅被敕封为正八品的著作佐郎。

    六月,董宋臣病亡,文天祥的日子总算是好过了一些,因为其是贾似道的门生,于是兼任献景府教授。

    可不要小看这个不起眼的官职,献景府乃是太子的府邸,献景府教授就是太子的老师,身份无比的清贵。

    若是顺利的发展,文天祥的前途无量。

第八十六章 刺头

    “快到午时,文大人难得来一趟军营,我请吴大人吃饭如何。”

    面对历史名人文天祥,吴邵刚还是表现出来了尊重,尽管说此刻的京城,他吴邵刚的名气远远大于文天祥。

    “在下不敢,在下前来催锋军军营,一来是专门拜访吴统领,二来是有些事情不是很明白,特地前来请教的,这吃饭的事宜就免了。”

    吴邵刚有些气堵,他想不到文天祥是如此的态度,这明显就是刺头,缺乏转圜,难怪在官场上,文天祥屡次遭遇到排挤,几乎就没有怎么正正经经的做官,一直到南宋快要灭亡的时候,才在关键时刻出任右丞相、枢密使,代表南宋朝廷与蒙古大军谈判。

    文天祥的骨头很硬,这是历史公认的,不过很多时候,仅仅骨头硬,那是办不好事情的。

    吴邵刚有些嗟叹,不知道为什么,文天祥在他的心目之中,影响力忽然有些低了。

    “既然文大人是如此之想法,我亦不能够左右,那就请文大人进入军营之中交谈,不过有一点我需要提醒文大人,军营之中不同于其他地方,进去之后务必遵守规矩,若是有放肆之行为,哪怕文大人身为著作佐郎、献景府教授,也是要遭受到责罚的。”

    文天祥看着吴邵刚,只是点头,没有开口回答。

    吴邵刚转身朝着军营大门而去,文天祥紧紧跟随在身后。

    偌大的军营之内,寂静无声,到处都是干净整洁的,要知道这里驻扎了一万多的军士。

    文天祥的神情慢慢变得肃穆,不过这肃穆的神情并未维持好长时间,很快怀疑的神情出现,且一直持续到中军帐。

    中军帐外面,催锋军副将以上的军官,都整齐站来在外面等候,吴邵刚每三天就要与军中副将以上军官在中军帐见面,询问军中诸多的情况,听取诸多军官的禀报。

    吴邵刚挥手,示意诸多的军官暂时在中军帐外面等候。

    进入中军帐,案桌上面,摆着一荤一素一汤三个菜,木桶装着的米饭放在旁边。

    这是吴邵刚的午餐,只要在军营之中,午餐都是如此。

    吴邵刚看了看跟随在身后的谭麻子。

    谭麻子低着头,没有看吴邵刚。

    这肯定是谭麻子的安排,按说军营之中来了客人,吃饭的事宜就要往后推,否则对来客是不礼貌的,可明知如此,谭麻子依旧安排军士送来了午饭,这说明谭麻子很是看不惯这个文天祥,觉得文天祥就是故意来找茬的。

    在文天祥的面前,吴邵刚当然不会训斥谭麻子,相反,他也想趁着这个机会,打压文天祥的气焰,或者说让文天祥明白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

    “文大人,对不住了,军营里面就是这样,有着自身之规矩,吃饭的时间到了,就要吃饭,上至我这个统领,下至每一个军士,都是如此,有些时候事情太多,一边吃饭一边商议事情的情况也是存在的,让文大人见笑了。”

    文天祥本来是很生气的,明明他进入到军营之中,就要与吴邵刚交谈,谁知道中军帐里面摆着饭菜,这是什么意思,难道吴邵刚不懂得基本礼仪。可吴邵刚简单的几句话,硬生生将他的火气压下去了,军中有着自身的规矩。

    “文大人若是没有吃,就一起吃饭。”

    文天祥连忙摆手,开口说话了。

    “在下不饿,刚刚吴统领不是说过吗,一边吃饭可以一边议事,在下看外面还有诸多的军官等候,也不想耽误吴统领太多时间,吴统领吃饭之时,我就说说今日之来意吧。”

    “那就委屈文大人了。”

    吴邵刚不再客气,端碗自己添饭,开始大口吃起来。

    文天祥本来准备开口说话的,可看见吴邵刚专注吃饭,又不好开口了。

    一个醋溜白菜,一个东坡肉,一碗蛋汤,算是非常平常的饭菜了,吴邵刚吃的很香,而且一点都不浪费,这让文天祥异常的吃惊,他本来以为,吴邵刚这种突然升迁到高位的军官,生活方面一定是非常讲究甚至是奢侈的,这类人有一个共同点,以前吃过不少苦,或者说家境不是很好,等到自身境况改变之后,都是怀揣弥补之心态,拼命享受的。

    可眼前的吴邵刚,好像不是如此。

    不过几分钟的时间,吴邵刚已经端起了蛋汤,开始大口喝起来。

    文天祥眨了眨眼睛,仔细看了看案桌上面,醋溜白菜和红烧肉全部吃完,一点都没有剩下,木桶里面还有一些米饭。

    待到吴邵刚放下汤碗,文天祥眉头稍微舒展了一些。

    “文大人,先前一直没有说话,是不是想着我在吃饭,你是朝中的大人,朝中议事之时,不会出现此类情况,否则就是不懂得礼仪,可是军中不一样,试想一下,若是在战场上面厮杀,难不成对方还会给你留下吃饭的时间,故而争分夺秒的吃饭,养足精神,就是必须要遵循的规矩,战场上的军士,时时刻刻都在生死之间徘徊,可没有那么多的闲情逸致,也无法有那么多的讲究和礼仪,若是大战之前顾及到这些方面,恐怕性命就保不住了。”

    文天祥连连点头,根本没有办法反驳。

    “吴统领说的是,军中的事宜,在下不是很清楚,不知者不为罪。”

    “也不能够怪文大人,驻扎京城的诸军,有些依旧是讲究这方面规则的,毕竟他们要与朝中的大人接触,若是不懂得如此的规矩,岂不是被看轻了,依照我的看法,这算是入乡随俗吧,也颇为无奈的,我亦是如此,若是不再军营之中,我同样需要讲究诸多的礼仪。”

    文天祥的脸微微有些红,这里面的意思,他岂能不明白。

    “好了,说远了,文大人有什么需要说的,尽管说就是。”

    文天祥明显有些犹豫了,但咬牙之后,还是开口了。

    “在下今日前来,是有一事不明,想要请教吴统领。”

    “文大人请说,我洗耳恭听。”

    “殿前司诸军、侍卫马兵司所属诸军,以及侍卫步军司所属诸军,悉数都展开了训练,据说这是学习的殿前司所属催锋军之做法,其实也就是学习吴统领之做法。。。”

    “文大人,纠正一下,这不是学习我的做法,这是殿前司做出的决定。”

    “不管是殿前司还是催锋军,那都无所谓,在下以为军队的确需要训练,但训练不能够成为形式,更不能够成为敛财之手段,近段时间以来,军费开支猛增,户部都有些吃不消了,连连叫苦,在下有些不明白,难不成军队训练,就需要大量开销,没有这些钱粮的支撑,就不能够训练了,推而广之,没有了钱粮,军队是不是就不能够杀敌了。。。”

    吴邵刚微微摇头。

    文天祥说的不错,现如今涌现出来的训练热潮,里面有太多的猫腻,大宋朝廷上下,不贪腐的情况是非常少见的,军中掌控实权的军官,贪腐到了无所顾忌的程度,有些是将手伸向了外部,有些则是将手伸向了内部。

    不过这些事情,单单凭着文天祥,就算是喊破喉咙,甚至将性命搭上,都无济于事,没有谁会在乎一个八品官员的疾呼,皇上不会在乎,朝廷也不会在乎。

    大宋朝廷这些方面的痼疾,已经无解。

    文天祥品行的确很好,敢于大胆的提出这些问题,丝毫不在乎自身得失,可惜吴邵刚丝毫不看好文天祥。

    有一种读书人,骨头很硬,坚持原则,丝毫不会妥协,更不会转圜,哪怕是搭上性命,也要坚持到底,这样的读书人,一辈子做学问是最好的,盘敲侧击批评当局也是可行的,但不能够进入到官场之中,一旦进入到官场,这等人注定一辈子坎坷,美好的愿望不能够实现,自身饱受折磨,很多时候还会将好事办成坏事。

    这等人不懂得什么是时机,眼里容不得一点沙子,遇见不平的事情就要出头,结果自身遭遇打压,想要解决的问题也被耽误。

    文天祥应该属于这类人,压根不适合进入到官场。

    历史记载,文天祥是贾似道的门生,但没有多长的时间,就开始在朝中讥讽贾似道,以至于多次遭受到打压,官路异常坎坷。

    “文大人,有一件事情我要告知你,没有粮草,军队真的无法打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作战之基本要求,你可知军中最大的威胁是什么,不是对方的强悍,也不是境况异常的艰苦,而是缺粮,不管多么强悍的军队,一旦缺乏了粮草,军士没有饭吃,开始饿肚子了,那么这支军队就彻底垮了,不要说作战,自身都稳不住。”

    “至于说文大人说到的训练的诸多事宜,我不知道这些情况,我关心的是殿前司所属催锋军的事宜,其余的事情与我没有多少的关系,我更是没有权限去关心,文大人若是怀疑这里面存在猫腻,大可代表朝廷调查,发现之后严惩不贷。”

    “该说的我都说了,今日军营里面还有不少的事情需要处理,文大人若是没有其他的事宜,那我就要暂时告退了。”

第八十七章 纳采

    穿越大半年的时间,宋末三杰吴邵刚全部都见到了,给他的感触也是百味杂陈,三人之中的陆秀夫,与他是最投缘的,文天祥则属于典型的刺头,结交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张世杰成为了他吴邵刚直接的对头。

    历史好像是开了一个玩笑。

    吴邵刚很清楚,他已经略微的改变了历史,若是继续发展,绝对有能力改变宋末三杰的命运,就看他是不是愿意努力去做。

    历史只能够拿来借鉴,吴邵刚暗自庆幸,好在他对南宋的历史不是特别的熟悉,要不然完全按照历史的记叙行事,早就栽跟头了。

    十一月下旬。

    已经进入到寒冬季节,军士全部都穿上了棉服。

    驻扎在京城军营的催锋军军士训练的节奏慢下来,由原来的三天一练,改为五天一练,不过驻扎在城外的一千多人,训练则是抓的更紧,也更加的艰苦,他们的训练已经进入到关键时期,所谓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到了这个时候,意志方面的训练成为重中之重。

    这样的训练,被张炳辉等人称之为魔鬼训练。

    这一千多人,看不见一个大肚汉,看不见一个胖乎乎的人,几乎全部都是精瘦的,身上没有多余的脂肪,在他们的身上没有任何散漫的气息,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真正的军人。

    斥候的训练最为艰苦,除开平常的训练,他们还要学习野外求生技能、隐藏躲避技能、画图分析技能和审讯技巧技能等等,而且知识方面的学习,要求也是最高的。

    吴邵刚依旧是每三天到城外军营一趟,雷打不动,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雪花飘飘。

    一些关键的训练地方,吴邵刚要亲自出面,不仅仅是做示范,还要授课。

    让诸多军官军士想不到的是,饮食方面吴邵刚也有心得,他时常到军营的厨房去,多次强调营养搭配的事宜,且亲自指点厨师做菜。

    这一切,让军士将吴邵刚视为了无所不通之人。

    这一切,让吴邵刚在军中的威望直线上升。

    军中以强者为尊,吴邵刚本来就是强者,更是催锋军的最高指挥官。

    不管是正将张炳辉,还是普通的军士,见到吴邵刚之后,都是不自觉的立正行礼,表示出来对吴邵刚的尊重和服从。

    一千二百八十人的队伍,涵盖了斥候、骑兵和步兵三个方面,其中斥候一百五十人,骑兵八百人,步卒三百三十人,斥候队伍的训练强度,甚至超过了特种兵。

    一千多人的队伍走出来,动作整齐划一,迸发出来无敌的气势。

    训练的效果终于显现出来,这让吴邵刚异常的舒心。

    当然,训练远未结束,更是谈不上达到巅峰,一支真正强悍的军队,迸发出来的气势是返璞归真,放松的时候看上去散漫,一旦行动,则是下山猛虎。

    因为军营之中的事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