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宋之我主沉浮-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子,放声大哭也不至于吧,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自古都是如此,要说放声大哭,离开京城的时候,你不是有过吗。”

    李涵薇看着吴邵刚,脸上突然闪过一丝的笑容。

    揭开红头巾之后,接下来就要喝下交杯酒。

    吴邵刚拉着李涵薇,走到桌前坐下,他感觉到李涵薇的手汗蠕蠕的,手心里面更是湿润。

    吴邵刚准备斟酒的时候,李涵薇的手动了一下,好像是想着拿起酒壶倒酒,可最终没有动,安安静静的看着吴邵刚。

    端起酒杯的时候,两人都没有说话,挽着手臂,喝下交杯酒。

    “娘子,一天都没有吃饭,还是吃一些,免得身体承受不住。”

    李涵薇摇摇头,表示不想吃东西,吴邵刚能够理解,十六岁的小姑娘,此刻内心肯定是扑通扑通跳,五味杂陈,哪里还有吃饭的心思。

    最后一道程序就是圆房了。

    这让吴邵刚异常的纠结,他十八岁的年纪,李涵薇十六岁的年纪,按照千年之后的标准,两人都没有达到法定结婚的年龄,的确是有些过早,不过放在如今这个时代,非常合适。

    理性最终还是战胜了感性,吴邵刚决定离开了,反正外面还有客人需要他招呼。

    “娘子,外面还有很多客人,我去招呼,你先歇息吧。”

    吴邵刚准备转身的时候,李涵薇突然一下子站起身来了。

    “官人,是不是妾身做错了什么。”

    “没有啊,娘子怎么说出这样的话语来了。”

    “官人不愿意与妾身在一起,还询问妾身为什么说出这样的话语。”

    李涵薇的脸虽然通红,不过展现出来的气势却是气愤的。

    吴邵刚看着李涵薇,说不话来了,他总不能说李涵薇的年龄太小了,还不适合圆房,这样的道理显然是解释不通的。

    再说吴邵刚也不是什么都不知道,其实他也间接打听过李涵薇的情况,说是这个女孩子脾气有些倔,就连李庭芝都感觉到头疼。

    脾气倔吴邵刚不在乎,相反那种温柔似水的女子,没有丝毫的脾气性格,倒是让人头疼,因为这样的女孩子同样没有丝毫的性格。

    只是洞房花烛的日子,李涵薇就能够说出来如此的话语,且毫不客气的诘问,这让吴邵刚有些吃惊,在他看来,一般的女孩子,遇见这样的情况,都是默默无语的,顶多就是伤心一阵子罢了。

    这个李涵薇果然是有性格的,且不是一般女孩子的性格。

    吴邵刚不打算解释,转身准备去开门。

    李涵薇居然跟过来,站在了吴邵刚的身后。

    吴邵刚打开门的时候,玉环亦站在门口。

    玉环红着脸,根本没有让开的意思。

    这一下,吴邵刚无法强行离开了,若是做的过火了,真的伤了李涵薇的心,那就不是言语可以弥补的。

    再次关门的时候,吴邵刚脱口而出说了一句话。

    “娘子,能不能与我一道吃苦。”

    “妾身已经是官人的人,自然跟随官人身边,要吃苦也是命里注定。”

    吴邵刚看着李涵薇,李涵薇清澈的眼神,让他的心动了一下。(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六章 意外的机会

    李庭芝的信函与四爷的信函,几乎同时抵达江夏村。

    两封信函说到的是同一件事情,泸州知府兼潼川路安抚副使刘整谋反,投降蒙古,四川制置使俞兴奉诏讨伐,被刘整所败,此事震动了朝廷。

    刘整是邓州人,金末投奔南宋,属于孟珙麾下,其作战勇猛,屡立战功,景定元年升迁为泸州知府兼潼川路安抚副使,可惜刘整是北方人,遭遇到南方诸多文武大臣的猜忌怀疑,就在朝廷推行打算法的时候,四川制置使俞兴借机暗算刘整,且得到了策应大使吕文德的支持,就在他们准备动手的时候,刘整获取了消息。

    一不做二不休,刘整索性反叛,投降蒙古。

    泸州和潼川一带紧靠着成都府路,成都府被蒙古将领刘黑马所占据,刘整愿意以泸州府所辖的十五郡三十万户投降蒙古,这引发了蒙古高层的疑虑,毕竟泸州所处的位置太重要了。

    天庆元年,蒙古大汗蒙哥率领的大军就是进攻泸州所属和和州,在钓鱼城之战负伤而亡,那一次蒙哥若是顺利拿下和州,可以直接进攻重庆、涪州等地,占据夔州路,向南可拿下广南西路,向东可以拿下荆湖北路与荆湖北路,与忽必烈率领的大军会和,到了那个时候,南宋朝廷面临的就是灭亡的境地。

    退一步说,占据了潼川路,大宋朝廷引以为傲的四川防线,被削弱大半,西面的防线接近于崩溃,如此重要的地方,难怪大宋朝廷高度重视。

    关键时刻,蒙古成都路军马经略使刘黑马毅然接受了刘整的投降,且完全相信。

    六月初,刘整开始了行动,他斩杀了官吏之中的反对者,打开了泸州城门,迎接刘黑马的儿子刘元振入城,并正式向刘元振投降。

    投降的刘整,旋即被蒙古朝廷任命为夔州路安抚使。

    七月,四川制置使俞兴奉诏讨伐,被刘整打败。

    看完信函,吴邵刚陷入到沉思之中,他很清楚,关键时刻已经到来,他一直等待的那个机会,也在不知不觉间到来了。

    贾似道的打算法,清算了朝中不少的文武官员,空缺出来很多重要的职位,朝中不少攀附贾似道的官员,都想着去补缺,这个时候吴邵刚是不能够有什么动作的,他不想背负不好的名声,不想与贾似道之间有着任何直接的瓜葛。

    这一次刘整突然谋反,完全出乎朝廷的预料,加之四川制置使俞兴奉诏平叛,却被刘整打败,引发的震动更大,想必这个时候,朝中无人愿意赶赴地处偏远的泸州,前去剿灭刘整。

    潼川路属于南宋西北方向的屏障,其府治所在地泸州距离京城三千六百里地,为南宋辖内最为偏远的地方之一,若不是刘整投降蒙古,压根不会引发注意,朝中的文武大臣一般也不愿意前往泸州这样的地方。

    潼川路以及泸州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那就是这里是与蒙古占领地交接的地方,属于最前线,时常有可能遭遇到战斗,根本不要想着能够安稳。

    地理位置的重要与否,根本不是朝中文武大臣需要考虑的,他们想到的就是地方距离京城近,富庶繁华,其他的不需要考虑。

    吴邵刚的眼前摆着四川的地图。

    潼川府路位于四川的西部,其西面的成都府、西南方向的云南悉数被蒙古占领,且潼川府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既是战略要地,也是坚守自保、发展力量的最佳地方。

    朝廷是决不允许失去潼川府路的。

    自古四川就被称之为天府之国,一首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诗词,道出了天府之国的特殊地理位置,三国时候的蜀国,就是在四川这一片富庶之地建立起来的。

    吴邵刚若是能够抓住机会,前往潼川路去发展,无疑是上上之选。

    不过潼川府一带复杂的地形、艰苦的条件,是一般人难以承受的,吴邵刚身为殿前司所属催锋军统领,要求到泸州一带去平叛,无疑会得到朝廷的支持,可跟随吴邵刚身边的家人,就真的要跟随吃苦了。

    吴邵刚与李涵薇新婚才几天的时间,两人之间还是磨合的状态,不过有一点吴邵刚算是领教了,那就是李涵薇的脾气的确是有些倔强的。

    李涵薇应该是接受了母亲的教诲,在新婚的时候,很注意自身的表现,很多的脾气性格没有展露出来,不过新婚之后就不一样了,马上开始了表现。

    因为从未来过乡下,新婚的翌日,李涵薇居然就骑马在村子的周边驰骋,害的张炳辉等人全副武装的跟随保护。或许是感受到了畅快,亦或许是以前在家中憋闷的时间太长,连续几天的时间,李涵薇都是骑马在四周驰骋,而且回家之后,还告诉吴邵刚,不想回到京城去,若是能够在江夏村生活是最好了。

    家中的条件在江夏村首屈一指,就算是在庐州也是排列在最前面的,李涵薇在这里不会感觉到生活上的不适应,至于说其他的娱乐方面,女孩子与男人是不一样的。

    李涵薇的要求当然是合理的,作为吴家的媳妇,本就应该在家中孝敬公公和公婆,守好这个家,可惜吴邵刚的想法不是这样。

    江夏村的这个家,吴邵刚是打算让弟弟吴绍尊经营的,至于说他,志向压根不再这里。

    现如今,机会出来了,吴邵刚必须当机立断,做出最后的决定。

    这件事情,吴邵刚需要得到李涵薇的支持,若是李涵薇能够跟随前往潼川路,那是最好的,若是不行,那就留在江夏村,当然,也可以回到京城去,吴邵刚在京城有府邸。

    穿越之前养成的习惯,让吴邵刚觉得必须要征询李涵薇的意见,其实这件事情,他完全可以自作主张的。

    吴邵刚知道,自己前往潼川路,不是几个月,可能是好些年,一旦在泸州平定了刘整的叛乱,吴邵刚将留在泸州,开始壮大自身的力量。

    吃饭之后,回到卧室。

    李涵薇的脸上还带着笑容,连续多天的时间,她要么是在张炳辉等人的保护之下,在村子的四周骑马驰骋,要么就是在家中与吴绍岚等人抚琴,过的很是快乐。

    看见吴邵刚略微严肃的表情,李涵薇撅着嘴开口了。

    “官人,是不是觉得奴家太野了,四处乱跑,奴家就喜欢这样。”

    吴邵刚微微摇头。

    “娘子,我可没有那么多古板的要求,你就是每日里在外面骑马驰骋,也不算什么的。”

    “那就好,还是官人知晓奴家的心思。”

    “好了,我有三个想法,供你选择。”

    李涵薇眨巴着眼睛,看着吴邵刚,她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娘子,你我俱为一体,已经是一家人,这家里的事情,我是必须要和你商议的,我不愿意强迫他人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对待家人也是如此,故而我准备决定的事宜,一定和你商议,看看你是什么意见。”

    “你说过了,想留在江夏村,这没有问题,只要你愿意,你亦可以回到京城去,我在京城有一处府邸,不是很大,生活足够了,不过你做出的这两个选择,都不会在我的身边。”

    李涵薇差点跳起来,瞪着眼睛开口了。

    “官人这是什么意思,嫌弃奴家吗。”

    “不是,接下来我要去的地方,不是江夏村,亦不是京城,可能是条件很艰苦的地方,你是大家闺秀,从小就未曾吃苦,跟随在我的身边难以适应,故而我想着让你留在江夏村,或者是回到京城去。”

    “奴家要跟随在官人的身边。”

    “娘子,这话说出来容易,做起来就有着不小的难度了,你还是认真考虑一番,我是军人,保家卫国是我的本分,你不应该跟随在我的身边吃苦。”

    “不,奴家就要跟随在官人的身边。”

    吴邵刚看着李涵薇,过了好一会,才轻轻的将李涵薇拥在怀中。

    “娘子,既然你做出了决定,那我们就准备一道吃苦,娘子以真心待我,我必定以真心回报娘子。”

    李涵薇身体微微颤抖,蜷缩在吴邵刚的怀里,没有开口说话。

    吴邵刚开始给李庭芝回信了,其内容非常的明确,那就是要求前往泸州去平定刘整的叛乱,且在平定叛乱之后留在潼川府路。

    同时,吴邵刚给朝廷也写去了请战的奏折,恳请能够为朝廷效力,进入潼川府路,剿灭刘整的叛乱,为朝廷稳定四川之局势。

    吴邵刚也给殿前司都指挥使马华轩写去了信函,说了自身之想法,若是得到朝廷准许,前往潼川府路去平叛,依旧领着此番完成迎亲任务的这些军士,同时需要携带一部分的粮草和器械,恳请得到马华轩的支持。

    最后,吴邵刚给四爷写信了,感谢四爷提供的诸多情报,同时请四爷这段时间密切注意朝中的动向,有什么事情立即通禀。

    做完这些事情,吴邵刚召集张炳辉等人,告诉他们马上就要开始征伐和厮杀,所有军士都要做好准备,且这一次的作战任务,绝不会很轻松。(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七章 叮嘱

    殿前司所属催锋军统领吴邵刚主动请缨,前往潼川府路剿灭刘整叛乱一事,很快在朝中传开了,不少人认为吴邵刚一定是脑袋出现了问题。

    十八岁的年纪,从五品的游击将军,朝廷最为精锐的军队之统领,且刚刚新婚,老婆是两淮制置使李庭芝大人的嫡亲女儿,且不说是不是前途无限光明,至少能够呆在京城好好的过舒心的日子,这个吴邵刚,放着如此舒心的日子不过,居然要前往偏僻的潼川府路作战。

    尽管吴邵刚尚在庐州府所属的江夏村,正在渡假,关于他的议论已经在京城四处流传。

    绝大部分的传闻,认定吴邵刚不知道天高地厚,想升迁想疯了,以为随随便便就能够平定叛乱、立下战功,以为凭着这样的战功就能够快速升迁,岂不是欺负朝中无人。

    出现这等的传闻,与两淮制置使李庭芝的夫人龚氏也有一定的关系,龚氏听闻此事之后,气的在家中掉泪,且大骂姑爷吴邵刚不知道天高地厚,害了自家的女儿,这等的情形传出去之后,外界更是认为吴邵刚求功心切,自私到了极点。

    不过就算是如此的传闻四处流传,也不见有其他人申请前去剿灭刘整的叛乱。

    也是因为这样的传闻,朝廷始终没有动静,不说同意吴邵刚前往潼川府路平定叛乱,也没有说不同意。

    事情的转机,在于两淮制置使李庭芝表明态度。

    两淮制置使李庭芝上了奏折,完全支持姑爷吴邵刚前往潼川府路剿灭叛乱,且在奏折之中鼎立推荐吴邵刚承担平定叛乱之重任。

    李庭芝这个态度,影响是重大的,其在朝中本来就有着不一般的威望,如此大义凛然的支持姑爷吴邵刚前往潼川府路去剿灭叛乱,体现出来了高风亮节,赢得了赞誉。

    随着李庭芝奏折的抵达,所有的议论都消失。

    李庭芝的奏折抵达朝廷两天时间之后,皇上的圣旨下了,令殿前司所属催锋军统领吴邵刚即刻赶赴京城。

    江夏村。

    这里依旧平静,京城发生的事情,与这里没有丝毫的关系,农户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就连村子里最有出息的吴邵刚新婚带来的羡慕和议论,也逐渐的消失。

    府邸,书房。

    吴邵刚的脸上带着严肃和纠结,看着面前的吴绍尊。

    吴绍尊不过十四岁的年纪,应该是无忧无虑读书的时节,不过这样的日子,从吴邵刚离开家的这一刻,消失的无隐无踪。

    吴绍尊必须要撑起吴家,甚至是撑起整个的吴氏家族。

    吴邵刚此番离家,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回家,而且在这个过程之中,两淮有可能遭遇到蒙古鞑子的进攻,毕竟这里很是富庶,让蒙古鞑子垂涎,而应对这一切的事宜,都要依靠吴绍尊的智慧了。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尽管吴家已经是当地的望族人家,可依旧要遵循这个原则。

    “弟弟,我马上就要离开家,赶赴京城去了,此番离开家,可能很长时间都不会回家了,故而家中的一切事宜,都需要你来操持,父母的年纪大了,辛劳了一辈子,让他们过上舒心的日子,不用操心太多家中的事宜,也是我们做子女的责任。”

    “你已经是读书人,来日还会取得功名,很多事情不需要我多说,你也是明白的,吴家已经成为村子里的望族,得到他人尊重的同时,也会遭受到嫉妒,一旦发生变故,首当其冲的就是吴家,包括吴氏家族。”

    “奢华的府邸,富足的生活,不能够抵御不妄之灾,庐州府所处之位置,你也是清楚的,淮河以北就是蒙古鞑子占据的地方,一旦蒙古鞑子决定发动进攻,则庐州很有可能首当其冲。”

    说到这里,吴邵刚微微叹了一口气,他知道吴绍尊不可能明白那么多的道理。

    “弟弟,此番我离开家乡,会留下一部分的人,成为家中的护院,我离开之后,这些人听从你的指挥,你要善待他们,让他们真正的保卫家族。”

    “与府州县衙门的接触,亦是你的事情,这方面不可能依靠父母,吴氏家族既然已经慢慢崛起,吴家已经是村中的望族,那就需要与官府接触。”

    “前两日,我听闻县衙准备举荐父亲为镇子里的耆老,父亲本不想答应,我已经给父亲说过,应允这件事情,父亲没有见过很多的场面,处理村镇的事宜,定会有遗漏的地方,你平日里不仅仅是读书,还要帮助父亲解决村镇里面的矛盾,逐渐的熟悉民间的事物,树立起来自身的威信。”

    “家族的威望和地位,家人富足的生活,绝不是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